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教 学情境
的提升 , 从而抹杀 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
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 实现这一任务 的一
高 中化学教 学以提升 学生 的科 学素 课堂 上通 过对 陈述性 知识 的讲 授来达 到 “ 化学课程标准 ”指 出 :让每位学 生以轻 “
我在教授 “ 二氧化 硫会 有什 么性 质” 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追
其二氧化硫含量超标 9 2倍。 这些桔 题情境 是帮 助实现这一 目标的 有效 的教 学习主体 在一定的情境 中, 助必要的学 公斤 , 借
习资料 , 通过 自身的学习、 领悟 , 获得知识 梗是 用二氧 化硫薰 制过 的 ,虽然颜 色 白 学手段。
柔软湿润 , 口感好 , 但却因为其干桔梗 的掌握与能力的提 升。 以关注高 中化学 净 , 所 课堂 的情境 创设成 为提高化 学课堂教 学 效率 、 更好实现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实效
敢 于 发 现 问 题 、 于 探 究 问 题 、 终 解 决 善 最
现化学 高效课堂 的教学 情境成 为我们教 生的生活 中提 出化学问题 , 还必须结合现 学习方法 , 完全忽略 了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 师必须高度关注 的教学元素。 精心创设课 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学生运 用化 学知 让 堂教学中的生活、 问题 、 实验情境 i 是追 求 化学高效课堂 的有 力保证。 关键 词 :化 学
学 习的 重 要 因 素 。
孔子说 :不愤 不启 , j不发 , “ 不1 } 举一
中的 二氧 化硫 的含 量高达 每公 斤 46克 隅 不 以 三 隅 反 , 不 复也 。 意 思 是不 到学 . 则 ” 而成为 “ 品杀手 ” 通过这则极具生活气 生 努 力 想 弄 明 白 但 仍 然 想 不 透 的 程 度 不 食 。 息 的新 闻事件 ,我提 醒学生 明 白两个道 要去开导他 ; 到学生心里 明白却不能完 不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随着新课改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我们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新课标下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两个大的方面下功夫。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1.在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
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无疑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始。
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一新课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较高的求知欲和较大的学习热情,关键是教师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常言道:眼见为实。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
初三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恨不得早一点跨进化学科学的殿堂,更希望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亲手动一动、做一做,化学课堂教学应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更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完成家庭实验,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改进,从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当前,随着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而情境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与研究者的重视。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恰当、适时地创设有关情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探索,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心理体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了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化学;应用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情境教学指的主要是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教材创设出有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作为主体的课堂场景或这气氛,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
此种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引入到一个预先设定好的情境中,使学生能够置身在这个特定环境里,不断激发学生在思维、领略、掌握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对话与演示中轻松地学习,充分而有效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现代理论认为学习与情境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知识具有情境性,是在各种不同情境中重新被个体建构且获取意义的,学习不单是为获取知识,也要求学生可以在各种情境中进行思维与行动,可以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建构起一个具有学习情境的课堂是十分重要的。
二、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许多教学情境其实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靠教师用心去发现,这类情境通常可以被称为生活情境。
在高中所有学科中,化学可以说是同人民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
当前,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已经在新课程教学的课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例如,有些教师在进行铁、铜制备的讲解时,只是从基本化学原理着手,对铁的工业制备及生产原料进行简单地阐述,并让学生以记笔记为主,而不去创设情境,课堂上缺乏对话与交流,教师在唱独角戏,这样会造成课堂氛围的沉闷,无法使学生很好地融入到学习中。
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 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 利 用生活或生产常见 物质 的应 用设 问 , 使知 识化“ 为“ ’ 繁” 简 ’
初 中化 学 新 课程 强 调“ 生活 走 进 化 学 , 化 学 走 向社 会 ” 从 从 。
生 活 中蕴藏 着 巨大 的化 学 教育 资 源 , ~旦 将 它们 与 书 本 知识 融 合 起 来 , 会 使 学 生 感 到学 习书 本 知 识 的 意 义 和作 用 , 识 到 自己 就 意
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 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蔡 昂
摘 要 : 文 根 据 新 课 程 的理 念 , 本 结合 初 中学 生 的特 点 , 索 如 何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渗 透 联 系 生 活 实 际 的 问题 , 探 以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和 探 究欲 望 , 学 生 成 为 学 习 的 主 人 , 效地 提 高学 习效 率 , 到 乐 学 、 学 、 学 、 好化 学 , 好 化 学 的 目的 。 使 有 达 易 会 学 用 关键 词 : 系 生 活 : 联 问题 ; 趣 ; 效 教 学 兴 有
念 的定 义 比较 抽象 , 于 理 解 , 是 初 中 教学 的难 点 之 一 。 个 难 也 一 抽 象 的概 念 要 让 初 中学 生 理 解 , 最好 通过 直观 的方 法 展 示 给 方 法 。 人 在 教学 时 以学 生 熟 悉 的 生活 情 景 和 身 边 的现 象 以及 已 本 有 的 生活 经验 为 概 念 教 学 的 重 要 切 入 点 , 计 问 题 , 知 识 化 设 使 “ ” 易 ”4' ” 低 ”巧 妙 地 解 决 了这 个 教 学 难 点 。 难 为“ , ‘ 为“ , E 高 如“ 粒 观 ” 认 识 物 质 性 质 及 其 变 化 本 质 的化 学 基 本 观 微 是
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摘要:开展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基于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化学课堂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化学;学习效率;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81引言通过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创设适当的情境进行教学称之为情境教学。
目前,随着高中化学课堂改革的实施以及高效课堂的进一步发展推行,情境教学已经成了高中化学教师进行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实际生活中,也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因此,运用情境教学,为课堂添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成为目前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2创设教学情境的措施2.1设计情境问题,强化化学概念化学概念是反应化学过程最基本的特征,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基础。
概念不清就会导致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非常吃力,影响学习效率。
首先,化学概念具有逻辑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相关概念的特点,创造恰当合理并有具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还要和学生根据情境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再引出相关概念。
导出概念之后,还要进行强化概念,通过重设情景问题,诱导学生进行反复思考。
例如在讲授摩尔的时候可以想用《曹冲称象》动画为背景,引出巨大(象)与微小(石块)的称量思想,进而创设问题情境,为研究微小粒子与宏观物质质量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发现相对原子(分子)质里与6.02x1023的关系,在自学和交流后,体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引出摩尔的概念,最后设置典型练习,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所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体验成功的喜悦。
2.2设计教学情境,让实验教学充满乐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

1 中间”与 “ .“ 两头 ” .曾经 提倡 “ 抓 生要解决的重点及其 意义 和长远影响 ,以 中间 ,带 两头 ” ,这 是 应试 教 育 的需要 . 引起 学生特别注意 ;( ) 3 讲授 中 ,教师一
平 ,又能促进其发展的认知方案.
如 “ 酸碱指示剂”教学可设计如下 :
新 课程标 准 要求 每一 位学 生都 要共 同成 方 面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考 ,全神
现有 的知识水平 、学生的生活环境 、甚至 层次也是一个 至关 重要的问题.为此 ,应 并确定解决 的方法 ,保证在课堂上能顺利 还有 学生 的心态 ,掌握其思维脉搏 .只有 处理好 以下几个关系 : 这样 ,才能设计出既适合学生 已有智能水
扫 清障碍 ;( ) 2 讲授始 ,教师 明确告 诉学
优生不 突出,学 困生无转 领会的 内容 ,它必然导致教师难教 ,若是 酚酞也会有 同样 的颜色 变化 吗?( ) 2 如果 这一点 ,产生 “
有 的 话 ,石蕊 、酚 酞这 样 的试 剂 在 化 学 实 化”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 ,教师在处 教不得法 ,势必又学无头绪.攻克 的办法
验中可有什么用处 ?
盐 酸溶 液 ,然后 再 滴 人 紫 色石 蕊 试 液 ; 对学困生付出更多的爱 ,设法让他们达到 使学生牢牢掌握 ;( ) 4 教师要倾注 自己的
() 2 分别 向试管 中注入氢氧化钠溶 液和稀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 求 ,掌握一些生活 和工 情感 ,潜移默化地影 响学生 ,使之也怀有 盐酸溶液 ,然后再滴人无 色酚酞试液 ,引 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的课堂情景是一堂课成功与否 的关键.
一
似性 质 ,然 后很 自然地 让学 生用 羽衣 甘 “ ”的关系 ,做到精讲 多练. 练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如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关注的,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就是必须的,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发展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偶然性。
因此,教学设计既要备教材,备学生,也要考虑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如实验失败。
如何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在这里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是最要的环节,关系着一堂课的成败。
设计需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
要制定出教学方案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上了几年后,对教材就比较熟悉,经常备课都不看教材,我是要熟练掌握教材,不是简单了解知识点就行了。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
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学生是教学对象,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才能更好地做恰到好处。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
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主动 地参 与有关 燃烧 条 件 的实验探 究 。 当学 生明白燃烧 的条件之后 , 再让学生根
据 燃 烧 的条 件 分 析 手 帕 没 有 被 烧 坏 的 原
【 中图分类号 】 【 G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5~892 1)9 一 0 0 98(020B 4
00 -02 61
而能提高课堂效率 。 五、 利用优化实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学习 化学 的一个 重 要途 径是 实 验 。
如果实验现 象不 明显 ,势必会影 响学生 的观察 、 探究 、 分析及结论 。当我们 在教
变得直观 、 生动 。例 如 , 在做水通 电分解
的实验时 ,为了让学 生理解水 分子分解
觉、 视觉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 , 刺激学生 的 学习神经 ,从 而激发学生对 音乐欣赏 的
兴趣 。
作品。教 师不要帮学生分析乐 曲、 讲解作 者 的作 曲背景 ,而是 先提 出和作 品相关 的问题 , 如这部作 品的节奏是什么?强弱
总之 ,音 乐欣赏是 高中音乐教学 中 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音 乐教师应该努 力 组织好 自己的课堂教学 ,让音乐发挥 它 应有的作用。
帮 助 学 生 认 识 化 学 与 人 类 生 活 的密 切 关
化学实验 因操作 失误 或受 到反应物 浓度 、 纯度 、 温度等外 界条件 的影响而 出 现异常现象 或实验 失败是常有 的事 。如
纯 属 失 误 且 会 对 学 生 造 成 不 良影 响 的应
标之外 , 情境的 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 目标
堂教 学 效 率 。
生学 习的一种 教学环境 。创设教 学情境
是 初 中化 学 课 堂 教 学 中常 用 的 教 学 策 略 , 也 是 教 学 设 计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教 学
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

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提⾼课堂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便于保持,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全⽇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创设⽣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个学⽣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课堂教学效率。
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1.利⽤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标的全⾯落实具有重要的作⽤,化学实验是最形象、⽣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法之⼀。
利⽤化学实验创设情景时,可以采⽤演⽰实验、探究实验、⽣活⼩实验、趣味性实验等⽅法,培养学⽣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的实验动⼿能⼒和增强学⽣的⾃主学习能⼒。
笔者在“绪⾔”课的教学时,通过⼩实验,来创设情境:实验1,将⼀张滤纸张贴在⿊板上,对着滤纸喷上⽆⾊液体。
⽩⾊滤纸上显⽰出红⾊的“化学”字迹(事先⽤酚酞在滤纸上书写上“化学”两个字,然后⽤稀碱液喷)。
实验时,学⽣们屏住呼吸,仔细观察上述实验后异常兴奋。
此时问他们:“⼤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声地回答“想”。
师说“请随我⾛进化学世界”。
这充分调动了学⽣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然后,教师再提出“同学们想不想亲⾃见证奇迹?”让学⽣亲⾃动⼿做实验2“魔棒点灯”,⽤蘸有⾼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
上述利⽤化学实验创设的情境,学⽣看到实验产⽣的奇妙化学现象,⼜通过⾃⼰动⼿“做⼀做”,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发了学⽣进⼀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欲望,充分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愉悦、轻松地“⾛进化学世界”,感知“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问题情境 具有层 次性 .
根据学 生的学 习实 际 , 计 的问题 应具 有层 次性 , 设 循序 渐进 , 将每 节课 中的重 难点分 解成一个 个有序 的小问题 , 重点 突出 , 点 难
从而激 发他们 探求知识 的欲 望。 在菱形 的概念和 性质教学 中 。 如 先
设计 问题 情境 时 要紧 密联 系学生 的实 际生 活 , 学生 已有 的 从 生活 经验 和知 识 出发 , 创设 生 动有 趣 的情境 , 时 问题情 境 的创 同
设要 紧扣 教材 的重 点 、 点设 疑 , 学 生 明 白 自己本 节课 要 学 到 难 让
回顾矩 形 的概念 和性 质 , 什么 叫矩形? 矩行有 哪些性质? 学生 回答 :
“ 有一 个角是直 角的平 行四边形 叫矩形 。 然 后提 出问题 : ” 有一 组邻
什 么知识 , 备什 么 能 力 , 样 才 能使 学 生 自觉 参 与到 学 习中 , 具 这 激发探 求知 识 的兴趣 。如在 学 习三 角形 全等 判定 时 , 计如 下 问 设 题 : 有一 块 三角 形玻 璃不 小心 被打 碎 了 , 明一 看 三个 角 中有 现 小 两个 角在 一块 较大 玻璃 上 ,想 重新 去 玻璃 店 配一 块 同样 大 小 的 三 角形 玻璃 , 问这 些残 片还 有用 吗?怎样 去配 制呢?同学 们想 请
送相关 的信息 , 利于学 生认识 数学 知识 。通过 引导学 生动手 实 有 验 、 索活动 , 探 不仅 能提 高学 生 的兴趣 , 能提 高学 生的动 手能 力 更 和语言表 达能力 。 如在 学 习“ 三角形三 边关系 ” , 时 可让学 生制作长 度不等 的小木棒 若干 , 任意取 三根 , 能不能 组成三 角形 , 看 然后 测 量 木棒 的长度 , 看他 们之 间有怎样 的关系 。 4从 数 学故事 、 学典故 出发 , . 数 创设 问题情境 通过介 绍数学典 故 , 也是 创设情 境的一 种有效途 径 , 在学 习 如 “ 勾股定 理 ” , 以向学 生介 绍我 国古 代学 者在研 究 “ 时 可 勾股 定理 ” 方 面的一 些成就 。数学故事 、数学典 故有 的反映 了知识形 成的过 程, 有的反 映 了知识 点的本 质 , 用这 样的故事 来创设 问题 的情境不 仅 能够加深 学生对知 识的理 解 , 高学生对 数学的兴趣 。 提 而且 能使 学 生了解我 国在数学 发展 中的作用 。 激发学 生的爱 国热情 , 培养他
巧设问题情境建构有效课堂-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为例

德国一位学者对教学情境有过这样一个精辟的比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将所要学习的核心知识,设计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针对提出的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沪教版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包括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二氧化碳的制取与利用、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这五部分内容。
一般的设计思路是按照课本编排顺序,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前三部分内容,第二课时讲后两部分内容。
这样的设计不足之处是:知识相对有些零散,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建构性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打破课本知识的编排顺序,抓住“奇妙”二字,结合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六个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带着问题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串联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从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效的化学课堂。
一、问题导入,激活思维[教师设疑]我们身边有一种物质,它通常状况下,无色无气味,看不见摸不着;农民伯伯称它为植物的“粮食”,环境学家称它为全球变暖的“推手”,制造舞台云雾需要它,制作清凉的汽水也离不开它,它是牛奶魔术的“催化剂”,也被消防官兵称为灭火的“先锋”,它是什么物质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点题]我们就围绕这六个问题来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体验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设置奇妙的“称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并突出二氧化碳的奇妙。
巧设实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文献标识码 : B
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石 的文化基础课 , 实验对培
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 具有深 远的影 响。高中学 生特别是初 始年级接 触化学 的时间并不 长 , 在学 习方法 及 思维方式 上还未形 成 良好 的习惯 . 因此要 让学生更好 地 学习化学 , 实验教 学对提 高化 学课堂教学效 率 的作用 意义非凡 。但现在学 生的分 数是检测 教师教学质量 的唯
示 ) 以解决 以上所有 问题 , 且一次 性 可 并
完成制取及 三个性 质实验 。
说 明 :在 大试 管 中用饱 和食盐水 和 碳化 钙 制取 乙 炔 , 果速率 太快可 在试 管底部 放 一些碎 冰渣 , 如 在碎 冰
这个实验 。基 于以上原 因对实验进行探 究 , 最终 得出以
一
4 一 2
何 去平衡实验 、 时间、 堂效率 三者之 间的矛 盾呢?教学 课 有法 , 无定法 , 人认为 不必拘泥于课本 。 但 个 对于课本实 验 可 以根 据 不 同的学情 , 教师 可 以做 适 当的调整 , 让调
也除去 了试剂瓶 中剩余的氯气 。没有抽取完 的氯气可让
学 生用针筒 抽取 氢氧 化钠溶 液注 入其 中完 成第 七 个 实
标准 , 以不少 教师就 忽视了学生全面 发展和综合素 所
质 的提高 , 目地去 追求 眼前 利益 , 盲 面对化 学实验 是能 不做就 不 做 , 能少做 就少 做 , 而“ 约 ” 从 节 出大量 的时 间 来讲实验 、 习题 。结果会 怎样呢 ?能提 高学生 的成绩 做 吗?我想未必 , 的学生只会说实验而不会做实验 , 这样 到 最后也 只是记得 快忘得也 快 。面对新课 程的改革 , 该如
・
课堂教 学研 究 ・
化学教学中巧设情境的实践与反思

发 同学们 学 习化学 的兴趣 ,真正体 现新课 程标 准 的理
念 。根 据 多年 的 教 学 实 践 笔 者 总 结 如 下 :
一
利 用 实 验 创 设 情 境
所谓 利用实 验刨设 情境 就是指 根 据学情 及教学 内 容 教 师 演 示 某 些 化 学 实 验 ,让 学 生 在 实 验 中产 生 疑 问 ,
拧干在酒 精灯 上点燃 。此 时 同学们 屏住呼 吸 , 神贯注 全
地盯着手 帕 , 现手帕被 点燃 , 面有一团大火 , 发 表 但大火 熄灭之后手 帕却完好无损 。全班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接
混合 物 呢 ?这一 组 生 活 化 的 问题 都 是 同学 们 相 对 了解 但
的学习兴趣 。例 如在教学第七单元课 题 1燃烧 的条件 ” “
时 , 演示 “ 不坏 的手 帕” 我 烧 的实验 : 先取 一块棉 质 的手 帕, 将其 浸泡在 7 %的酒精 溶液 中 , 出拧干 , 5 取 用坩埚钳
化学知识 , 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 化 学 教 学 中 ,我 们 可 以 利 用 学 生 熟 悉 的 生 产 、 生
活素 材来创 设 问题情 境 , 从而 激发学 生 的求知 欲 , 使学
生 产 生 非 知 不 可 的 心 理 需 要 。例 如 在 教 学 第 三 单 元 课 题
化学教 学 中巧设情境 的实践 与反 思
缪 陈 亚
( 南京 市 扬子 第一 中 学 江 苏 南 京 20 4 ) 10 8
摘 要 : 学 巧妙 地创 设 教 学情 境 是 课 堂教 学的 一 种 重要 手段 , 能 引 导 学 生积 极 主 动 地 去 想 象、 思 考 、 大胆 发 现 问题 科 它 去 去 并探 索 解 决 问题 的 方 法 和 本 质 , 发 学 生 内在 的 学 习动 力 , 升 学 生 学 习化 学的 兴 趣 , 而提 高化 学课 堂教 学 效 率 、 高 激 提 进 提 化 学教 学质 量 。 关 键 词 : 学教 学 ; 境 ; 化 情 创设 文 章 编 号 :0 8 0 4 (0 2 0 — 0 8 0 10 — 5 62 1 )9 0 3 - 2 中 图分 类 号 : 6 2 1 G 3.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 提高高中化学课教学效率

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提高高中化学课教学效率问题驱动式教学(PBL),指的是学习者通过探究困难的、未解决的实际问题,经过自主思考、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自主学习的过程。
PBL教学法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通过活性化、启发式、情感化的操作,帮助学习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缩短知识点获取时间以传统教学法为例,教师通常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点。
但是当学生无法理解、吸收知识点时,他们对知识点的获取就会出现障碍,从而使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
通过PBL教学法,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出课程,让学生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理解知识点,缩短学生的知识点获取时间。
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是注重知识点的传输,而是注重让学生思考问题本质。
通过各种拷贝、分析、比较,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建立解决问题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当学习者能够衡量责任、诱惑、影响、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时,就具备了决策和判断的能力,进而培养了批判思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PBL学习法要求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具备协作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可以分享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谦逊、果断、信任、敏锐、安排等基本职业素养,并能加深学习者之间的界限和感情,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提高课程吸引力化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具有高度抽象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还存在内容过难,与实际生活脱离的问题。
PBL教学法使化学内容更加接地气,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更有吸引力,学习者在参与解决问题时,逐步了解了问题的本质,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了一种知识的体系。
五、推动化学课堂教学技术的进步PBL教学法是一种高度互动、自主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具有教学创造力,并鼓励学生在集体合作中从事独立性学习。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单方面讲述,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的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价值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也比较大,教师为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选择有效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原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1]。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师通过提出合适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案。
二、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应用措施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能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1.注重问题深挖有效设疑问题式教学法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设疑的科学合理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化学课堂中的难点[2]。
教师在设置疑问时要抓住关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动力,学生从问题当中找到解决方案,为其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内容时,要善于利用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要点,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生对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方法已经有所掌握,配制溶液的操作看似简单,有的学生在操作时比较随意,往往会出现问题,在展示成果时常常会无法理解哪里出现了错误。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巧妙地设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二、巧设问题情境的原则1. 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经验,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思考和探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问题情境要具有挑战性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感到挑战和兴奋。
只有通过面临挑战的情境,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3. 问题情境要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互相启发和激励。
4. 问题情境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导向问题情境的设定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导向,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更好地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
1. 利用故事情境故事情境是一种常用的问题情境设计方法,可以通过故事情境来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老师可以通过精心编制的故事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故事中找到问题所在,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
4. 利用角色扮演情境角色扮演情境是一种富有情感和情景感的问题情境设计方法,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来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体验和探索问题。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
四、问题情境的实施与补充1. 实施问题情境时,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在实施问题情境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问题情境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应该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徐文丽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年第09期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增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化学课程要求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文章在详细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方面的作用的基础上,从教学实际出发,紧扣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情况,从实践教学案件切入,提出了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情境、实验情境和问题情境等具体方法,从而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增强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作者简介:徐文丽,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化学教学。
(江苏; 连云港; 222002)中图分类号:G633.8;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093-02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识记程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机械识记、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化学的学习处于表层状态,极易遗忘知识且难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具体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其化学思维,巩固学习成果,增进化学教学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1.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运用能力的提升。
高中化学教材本身就包含许多与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其化学思维。
2. 契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考能力会促使其主动思考、开展实践。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论文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问题情景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
也就是说,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亦即完成创造性活动。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教学的实践创设问题情景来实施创新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情景,提出问题。
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讲原电池的原理、形成条件时,首先利用(铜--硫酸--锌)原电池和门铃组成闭合电路,电铃出人意料铃声响起。
学生质疑构成这样一个能够产生电能的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一悬念式的情景使学生感到惊讶,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各自的假设。
教师进一步追问,如何通过实验探究以上理论假设的科学性及正确性?根据实验器材学生设计将铜锌插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产生气泡,而锌片上无气泡,似乎不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等等。
经过这一系列问题探究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在盐的水解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复习上一节内容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知道h+和oh-会抑制水的电离,降低水的电离度,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启发,即能否有微粒会促进水的电离,学生自发提出,盐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会和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从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而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即提出盐的水解的课题。
此课题是在复习旧知识引申推理出来,学生半信半疑,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做实验进行检验。
3、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问题情景教学实例1:al3+、alo2-、al(oh)3三者的相互转化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课前查找铝元素的危害及进入人体的途径。
巧设化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具体灵动

巧设化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更具体灵动[摘要]适宜的教学环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和丰富学习素材和信息,促进知识技能的体验和链接,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和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学环境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应用,在特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情境教学具体灵动效果[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19-0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何因势利导,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交流的课堂情境,让课堂灵动具体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课堂教学更具体灵动的前提——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调动他们的兴趣,就能使他们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课堂教学要一改以往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思维就能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活跃起来,就容易诱发创新意识,产生新异的独到见解,充分发挥出创造才能。
2.课堂教学更具体灵动的关键——巧设化学情境高中化学的情境设计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问题设计法课题的引入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以及生活热点、有趣的化学故事、化学实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等创设情景,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堂课都会高度集中。
如在讲氢键作用时可提出问题串:水结成冰后体积有什么变化?这种体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世纪海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冰块为什么浮在水上?设计这样的问题串来引入,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和好奇心,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接下来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从书本或老师的讲解中寻求答案,学习热情高涨。
2.2实验演示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也是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设问题情境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过程.这就是说,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问题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奋进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情境合作探究
所谓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1.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通过问题情境,切实让学生感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探究学习是获取新知的有效途径,逐渐养成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1.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变换问题和发展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或心理状态.新课标把“是否
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将学生置于问题研究的气氛中,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4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是人脑运用与众不同的本质和规律,找出事物之间的新联系,形成新结论,是对求知事物进行有创见的思索过程.教师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争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实施问题情境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循下面四个原则.
2.1针对性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
2.2适度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要让每位学生从教师的情境设计教学中得到发展.
2.3启发性
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2.4互动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3.1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我们今天来玩个猜数字游戏,我手中这支钢笔的价格标签是10~30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回答出这支钢笔的价格呢?
评注: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3.2利用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2等比数列的前项的和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
”国王欣然同意,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呢?
评注: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3.3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3复数的概念
已知a+1a=1,求a2+1a2的值
学生很快算出a2+1a2=(a+1a)2-2=-1
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评注: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4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4均值不等式
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时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时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评注:此案例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中学)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林光来.新课引入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教学通讯,2012(4)
[3] 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