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1)

合集下载

激励理论发展及趋势分析

激励理论发展及趋势分析

激励理论发展及趋势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各种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展望激励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激励理论的深入研究,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理解员工需求,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进而推动企业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文章首先回顾了激励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梳理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激励理论观点,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接着,文章分析了这些理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与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激励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个性化激励、多元化激励、动态激励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提出了针对企业和组织在激励实践中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激励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激励理论,作为管理学和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其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生产效率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

在这一背景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他提出了“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即通过奖励和惩罚来驱动员工的行为,这可以被视为早期激励理论的雏形。

随后,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开始深入研究激励的心理学机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及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经典激励理论相继问世。

这些理论从人的需求、动机和满足感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激励的本质和作用机制。

随着研究的深入,激励理论逐渐从单一的理论模型发展为多元化的理论体系。

从内容型激励理论到过程型激励理论,再到综合型激励理论,激励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

例如,期望理论、公平理论以及目标设置理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激励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加速,激励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知识型员工的崛起使得传统的物质激励方式逐渐失效,非物质激励如职业发展、工作挑战、团队合作等逐渐成为激励的新焦点。

股权激励的趋势

股权激励的趋势

股权激励的趋势
股权激励的趋势是逐渐增加和普及化。

传统上,股权激励主要是在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中才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包括初创企业和私营企业也开始采用股权激励制度。

这种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吸引和留住人才:股权激励是一种重要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手段。

通过给予员工股权,可以激励他们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成功产生更大的投入和积极性。

2. 创造共同利益:股权激励可以将员工和公司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员工持有公司股权后,与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3. 分配公司价值:股权激励可以将公司的价值分享给员工,让员工参与到公司价值的增长中来。

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加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与国际趋势相符:股权激励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流行趋势。

很多国际知名企业都采用股权激励制度,这也推动了国内企业对股权激励的关注和实施。

总的来说,股权激励的趋势是由于员工激励需求的增加、国际趋势的影响以及对
员工和公司利益共同体的认识逐渐提高等原因推动的。

预计未来,股权激励将逐渐成为公司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1. 个性化激励:未来的激励理论趋势将会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激励,即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制定出不同的激励方案。

2. 综合性激励:单一形式的激励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未来的趋势是将不同形式的激励综合起来,打造出更加完善和具体的激励方案。

3. 知识化激励: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激励理论将会更加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激励,打造出有利于员工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激励机制。

4. 以人为本:未来的激励理论将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员工的人性,鼓励员工自我实现,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5. 社会化激励:未来的激励理论将会更加注重社会化的激励,即通过社会化的认可和回报来激励员工,如荣誉、声誉等。

6. 可持续性激励:未来的激励理论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的激励,即使激励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是可持续的,不会因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而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1.个性化薪酬管理随着人才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个性化薪酬管理成为了企业薪酬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个性化薪酬管理是指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工作表现、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为员工量身定制薪酬方案,以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

2.绩效薪酬管理绩效薪酬管理是指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为员工制定相应的薪酬方案。

绩效薪酬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3.多元化薪酬管理多元化薪酬管理是指企业采用多种薪酬形式和方式,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多元化薪酬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1.激励方式的多样化激励方式的多样化是企业激励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如奖金、股票、福利等,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和激励效果。

2.激励目标的明确化激励目标的明确化是企业激励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企业需要明确激励的目标和效果,以便更好地实现激励的效果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激励机制的完善化激励机制的完善化是企业激励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激励方案的制定、激励效果的评估和激励机制的调整等,以提高激励的效果和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数字化薪酬与激励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薪酬与激励管理成为了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薪酬与激励管理可以提高薪酬和激励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智能化薪酬与激励管理智能化薪酬与激励管理是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另一个未来发展趋势。

【管理好文】薪酬激励发展的三大趋势股权激励、事业合伙人制度和弹性福利

【管理好文】薪酬激励发展的三大趋势股权激励、事业合伙人制度和弹性福利

薪酬激励发展的三大趋势:股权激励、事业合伙人制度和弹性福利薪酬激励发展新趋势本章主要介绍薪酬激励发展的三大趋势,即股权激励、事业合伙人制度和弹性福利。

这三大趋势也是目前实践中运用较多、效果较好的。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严格来说,已经超出日常薪酬管理的范畴,属于激励的一种方式。

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企业采用股权激励,相当于赋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公司股权呈分散趋势,管理水平和技术也更加复杂。

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股权激励。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地区很多著名的企业都采取了这种股权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概述股权激励的定义是“员工通过得到公司股权,享有一定的经济权利,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为企业提供比较长期的服务”。

从目前来看,股权激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一些HR错误地认为只有上市公司、大企业才能做股权激励,其实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比较好的长期激励方式,是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都可以采用的。

实际上,创业期的企业更适合采用股权激励。

创业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紧张,无法提供成熟公司那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常常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员工流失率也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描绘一个需要大家一起完成的美好蓝图并承诺在实现后给予丰厚回报,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保留核心员工,创造优秀人才与企业一起成长的激励机制。

当对股权激励不太熟悉时,很多人容易分不清楚“股权”和“期权”,认为二者是一样的。

实际上二者有差异。

股权是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某些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或股份的权利。

在实践中,既有“股权”激励,又有“期权”激励,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股权激励的方法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式。

激励理论的发展综述

激励理论的发展综述

激励理论的发展综述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激励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或是整合,激励都贯彻其中。

因此,关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也成为了管理者们颇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那么,随着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励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怎样的进展与创新呢?前人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激励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就试图对迄今为止的激励理论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述评。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 theories)着重研究激发人们行为动机的各种因素。

由于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因此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围绕人们的各种需要来进行研究的,故又把这种理论称之为需要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奥尔德佛的ERG理论、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哈克曼和奥德海姆的工作特性模型等。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他假设每个人有以下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他认为,个体顺着需要层次的阶梯前进,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显得迫切了。

2.奥尔德佛的ERG理论(Alderfer’S ERG theory)。

他认为人有三种基本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与马斯活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ERG理论认为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努力受挫会导致倒退到较低层次的需要。

一般上认为ERG理论弥补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不足。

3.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理论(McCIelland’S Achievement—theory)。

该理论关注三种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合需要。

如果说需求层次理论和ERG 理论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话,那么,麦克莱兰的需求理论则更适合于对企业家的研究。

4.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

赫兹伯格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满意感的因素往往与工作本身有直接联系,称为激励因素;产生不满意的因素往往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联系,称为保健因素。

企业中长期激励的四大趋势是什么,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关键因素是什么

企业中长期激励的四大趋势是什么,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关键因素是什么

企业中长期激励的四大趋势是什么?企业中长期激励的四大趋势是什么?(1)强调重点激励许多国有企业在设计中长期激励机制时存在误解,认为中长期激励是福利性质,所有员工都应该拥有。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将来要将员工福利性质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转变为只有少数员工才能参与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使激励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

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提出,股权激励的目标是直接或对公司业绩和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理和业务骨干,并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这个条款限制了不能所有人都参与员工持股,只有影响很大的人才能参与。

与此同时,股权奖励的激励对象仅限于在企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的重要技术人员,企业不得对所有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或股息激励。

(2)强调增量激励增量有一下三层含义:一是,在股权来源方面要鼓励增量,员工持股相关政策提出要坚持在增量中引入利益绑定,主要采用增资扩股、新增投资的方式,更鼓励的是增量引入。

二是,激励企业的业务来源主要来自增量市场,而非集团企业内部。

员工持股相关政策提出,营业收入和利润应达到90%以上,只有来自企业集团的外部市场才能实施,这也限制了企业的业务特点。

三是,激励的来源主要来自增量利润,如项目红利,鼓励项目今年的利润比去年的利润增加激励比例,这样鼓励国有企业创造增量,扩大国有资产。

红利激励相关政策提出要坚持增量激励,效益导向。

(3)强调激励与约束的统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我们现在制定激励计划不仅要设计如何激励,还要设置相关的绩效评估指标。

只有达到相关绩效指标,我们才能激励相关对象。

例如,分红激励激励计划应明确当年的绩效评估指标。

第二:不仅要提高未来激励水平,还要相应提高绩效考核指标。

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通过对标外部市场的方式,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而便设定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

第三:考核指标的兑现要严格,如果没有达到考核指标,就不能兑现相关的激励。

例如,上市公司的股票激励政策表明,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激励计划设定的权益授予业绩目标的,当时不得授予权益。

激励理论发展及新趋势研究

激励理论发展及新趋势研究

本 文从经 济学 、行 为主义 、理论综 合三个 角度对 激励理论 ( 一) 基于扁 平化组 织 中的员工 激励模 式研究 发展历程进行总结评述。 在传统的科层式组织 中, 企业能够为组织 中的员工提供较广 ( 一) 经 济学 角度 的激励 理论 阔的职 位晋升 空 间 , 能够满 足员工 “ 尊重 感”方 面的需要 。比
二 、激励 理论研 究思 路 的分析
动人 的积极性 、主 动性及 创造性 的重要 手段 , 是 实 现 组 织 目标 关键 途 径 , 通过激励 理论 的研 究历程 , 激 励 理 论 研 究
内容与特征 , 提 出未来 激励 理论 发展趋 势。 关键 词 : 激励理 论 ; 内容 ; 趋势


激 励理 论述评
三 激励理 论 的发 展趋 势预测
2 0 世纪 , 随着 科学管 理理论 的 出现与 发展 , 对如何 调动人们 如 , 为员工配车 、分房 等, 然而 , 当今对员工 的 “ 经济人假设 ”已
的工作积极性这一 问题 的研 究也有 了长足发展 , 形成 了系统的激 行 不通 , 因此 , 基于扁平 化组织 中的员 工激励模式有待进 一步研 励理论 。2 0 世 纪初 , 弗雷德里克 ・ 泰 勒提 出用金钱去刺激工人 的 究 。 工作积极 性 , 即提 出 “ 经济人 假设” 。基 于 “ 经济 人假设 ” , 一 ( 二) 基 于柔性 管理 的柔性 激励研 究 些学者对激励理论进 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 并将人们追求 “ 经济收 柔 性管理模 式下 , 采取过于 僵硬 的激励 机制 , 将得 不到预期 入 最大化 ”扩展为追 求 “ 效用最大化” , 形成 各种激励模型 , 如: 的效果 , 要 求采用更为 柔性的激励方 式 , 催春 雷 、黄学文 、 吕亚 委托一代 理理论 、动态激励 模型 、标尺竞赛理论 、证 券设 计理 君 等人进 行 了归纳总结 , 得 出了柔性激 励方 式主要 包括 以下七

薪酬激励的发展趋势

薪酬激励的发展趋势

薪酬激励的发展趋势
薪酬激励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导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绩效与薪酬直接挂钩,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目标,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取得成绩。

同时,也注重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调整激励措施。

2.个性化定制:薪酬激励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定制,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价值贡献,制定差异化的薪酬方案。

这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励效果。

3.非财务激励:除了金钱外,企业也越来越注重非财务激励的使用。

例如,提供培训发展机会、灵活的工作安排、工作环境改善等方式,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福利感。

4.平衡绩效与公平:在个性化定制的基础上,也要求薪酬激励要保持一定的公平性,避免过于偏重个别员工或职位的激励。

同时,也要注重平衡激励与压力的关系,避免因绩效激励带来的过度竞争和紧张工作氛围。

5.跨界薪酬激励:随着全球化和跨国企业的发展,跨界薪酬激励也成为发展趋势。

企业需要灵活地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薪酬差异,确保员工的公平和满意度。

总体来说,薪酬激励的发展趋势是个性化、绩效导向和非财务化的。

企业需要根
据员工的需求和特点,定制符合其激励和发展的薪酬方案,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能。

【推荐下载】关于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推荐下载】关于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关于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令人振奋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

随着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令人振奋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

一、激励客体和对象趋向集中于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在以往的激励工作乃至当前的改革中,凡涉及激励,往往着眼于对一般职工的奖惩和精神激励,而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来说则缺乏理论探讨和实践。

其实,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而次要的。

由于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存在和深化,每一职工的操作和工作越来越单一、明晰和有形,确定性的工作表现为工作方法、方式、工业流程的标准化。

这种细致的分工意味着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一系列准确、精密和具体的涵盖其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速度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对职工的奖惩方式和奖惩程度,合理地分配组织激励资源。

而相对来说,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其工作主要是决策、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其经营管理工作的直接成果主要是主意、指令、宗旨、目标、规范、制度,是软性的、无形的,同时其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投资倾向和决策正确性等内涉及变量和滞后显示变量囿于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及时准确地用简单的考核指标来衡量。

其次,企业经营者的间接劳动成果(即企业表现)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归因。

其可察变量(如资本利润率、企业成长和增长速度、全员劳动生产量、产值、成本、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其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维而是多维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量是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其可察因素往往是多维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

这时偏倚、强调某一因素和特性会产生不适当的刺激作用,因此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决定着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资源的合理导向和配置。

销售团队激励策略新趋势观察

销售团队激励策略新趋势观察

销售团队激励策略新趋势观察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销售团队的激励策略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这些趋势不仅能够提高销售团队的士气和动力,还能促进销售业绩的增长。

以下是对销售团队激励策略新趋势的观察。

一、个性化激励方案传统的销售激励策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销售人员实施相同的激励措施。

然而,随着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这种统一的激励方式已不再适用。

现代销售团队激励策略趋向于个性化,即根据每个销售人员的特点、需求和工作习惯来设计激励方案。

1.1 个性化激励方案的实施个性化激励方案的实施需要深入了解每个销售人员的个人目标、工作动机和职业发展需求。

通过一对一的沟通和反馈,管理者可以为每个销售人员量身定制激励计划。

例如,对于追求职业成长的销售人员,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对于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销售人员,可以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

1.2 个性化激励方案的优势个性化激励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销售人员的个人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这种激励方式还能激发销售人员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销售活动,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二、非物质激励的重视在传统的销售激励策略中,物质奖励(如奖金、提成、奖品等)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员工对工作意义和个人成长的追求日益增强,非物质激励开始受到重视。

非物质激励包括认可、表扬、职业发展机会、工作挑战等,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

2.1 非物质激励的实施非物质激励的实施需要管理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同理心。

管理者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关注销售人员的努力和成就,及时给予认可和表扬。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为销售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景。

同时,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销售目标和任务,可以激发销售人员的斗志和创造力。

2.2 非物质激励的优势非物质激励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满足销售人员的心理需求,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研究表明,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认可和重视时,他们的工作投入度和忠诚度会显著提高。

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

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

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一、本文概述激励理论是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旨在探索如何有效激发和维持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激励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地得到深化和完善。

本文旨在对激励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分析各种激励理论的优势和不足,探讨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实践中的激励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回顾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单一理论模型到现代的多元化、综合性的激励理论,展示激励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扩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当前主流的激励理论,如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等,以及这些理论在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情况。

再次,本文将探讨激励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激励效果的评估、激励措施的可持续性、激励与约束的平衡等,以期为激励管理的实际操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展望激励理论的发展前景,分析未来激励理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激励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前瞻性的思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激励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推动激励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实践中的激励管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激励理论的历史发展激励理论作为管理学和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其历史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管理者开始关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绩效。

早期的激励理论主要围绕“经济人”假设展开,认为员工的行为动机主要来源于经济利益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亨利·甘特的计件工资制。

这些理论强调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工作环境,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从而激发其工作动力。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单一的物质激励并非万能的。

于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激励问题,提出了“社会人”假设和“自我实现人”假设。

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综述

鼓励理论综述摘要:鼓励理论是现代多门学科共同研究旳热点问题之一。

自上世纪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等一大批学者旳研究与发展,管理鼓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并成熟完善。

本文一方面回忆并梳理了西方鼓励理论旳历史演进,接着对近年来鼓励理论旳部分前沿进展进行简介;最后,我们对鼓励理论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核心词:鼓励理论;历史演进;前沿进展;将来展望引言鼓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重要旳构成部分。

行为科学觉得,人旳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拟定人们旳行为目旳,鼓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旳行为。

鼓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解决需要、动机、目旳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旳核心理论。

其基本原理是:个体由自身需要引起内部紧张感,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行行为选择,以实现个体目旳,满足需要。

之后又产生新旳需要,引起新旳动机和行为,不断循环。

作为心理学术语,鼓励指旳是持续激发人旳动机旳心理过程。

应用于管理,鼓励就是我们一般所说旳调动人旳积极性。

如何调动人们旳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始终以来就是理论研究旳焦点问题之一。

一、鼓励理论旳历史演进在20世纪初期此前,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某些探讨,但没有形成系统旳理论。

进入20世纪,随着着伟大旳“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旳浮现与发展,对如何调动人们旳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旳研究也有了长足旳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旳鼓励理论。

笔者结合学者吴云(1996)有关鼓励理论历史演进旳研究,觉得其历史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变化:从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早在20世纪初,西方旳管理界流行着一种普遍旳见解, 即把人当作是“经济人”, 觉得人是天生懒惰旳, 只要有也许便会逃避工作。

因此, 要鼓励工人旳生产积极性, 必须从他们追求金钱旳心理和获取自身最大利益旳愿望出发, 只能靠金钱旳刺激和经济上旳惩罚。

这就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所概括旳“X 理论”。

这种鼓励思想, 在被喻为“科学管理之父”旳泰勒所履行旳“胡罗卜加大棒”式旳管理中体现得很明显。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_郝辽钢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_郝辽钢

一、 引言 作为心理学术语, 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应用于管理, 激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 "& 世纪初期以前, 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探讨, 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进入 "& 世纪, 伴随着伟大 ) 的“ 科学管理之父” 弗雷德里克・泰勒 ( 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与发展, 对如何调动人们的 ’E?F?EGHI 8JKCBE 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激励理论。 "& 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用金钱去刺激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这隐含着对人性的一种假设, “ 经济人假设” , 即: 假定人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 金钱是惟一的激励因素。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方 式主要依赖于经济诱因和强制性的监督、 惩罚措施。基于 “ 经济人假设” , 一些学者对激励理论进行了更 深入的探讨, 并将人们追求“ 经济收入最大化” 扩展为追求“ 效用最大化” , 把闲暇的效用考虑了进来, 形成 了近年来的以非对称信息博弈为基础的各种激励模型。 “ 然而, 经济人假设” 真正反映了人的本性吗?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之后不久, 也就是在 主持的在美国芝加哥西 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 ( "& 世纪 "& 年代 L ,& 年代, 5CMBN OJKB) 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否定了这一点。埃尔顿・梅奥等人通过 “ 霍桑实验” 发现 经济利益并不是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惟一激励因素, 员工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外, 还追求其他一些东西, 诸 “ ” 如: 被他人重视、 被团体接受等。由此, 行为主义学者摒弃了 经济人假设 , 开始对人的本性进行深入的 探讨。一部分行为主义学者主要围绕 “ 人到底追求什么” 这一主题探讨人性, 形成了所谓的 “ 内容型激励 “ P 理论” , 包括: 马斯洛的 “ 需要层次论” 、 赫茨伯格的 “ 双因素理论” 、 阿尔德福的 “ 理论和麦克利兰 成 517 就需要P 理论。另外一部分行为主义学者主要围绕 “ 人追求的目标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人的 绩效表现的?” 这一问题探讨人性, 形成了所谓的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包括: 弗洛姆 “ 期望理论” 、 亚当斯 “ 公平理论” 、 洛克“ 目标设定理论 P 、 斯金纳“ 强化理论 P 以及挫折理论等。后来, 另外一些行为主义学者发 现“ 内容型激励理论” 和“ 过程型激励理论” 都过于片面, 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激励理论,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 “ 综合激励模式” , 包括: 波特 * 劳勒模型、 勒温的 “ 场动力论” 、 迪尔模型等。激励理论 研究思路可以通过图 ! 来表示: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证行政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合理激励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对于加强对政府和社会管理的任务至关重要。

从发展趋势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多元化激励体系将成为未来公共部门的趋势,这种激励方式包括经济和非经济激励。

除了传统的经济激励,还应该加强对员工职业发展、学习提高等非经济激励方面的重视。

2.优化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与奖励挂钩,以实现公共部门的效率最大化,以及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同时,必须保证绩效考核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操作繁琐等问题。

3.加强中高层干部激励在公共部门中,中高层干部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

因此,应该针对中高层干部的激励方案和机制,重视和支持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提高活动,挖掘和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智慧,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4.鼓励公共部门员工自主创新业务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已经成为公共部门工作中的常态。

因此,鼓励并支持员工在工作中自主创新,对于提高公共部门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优化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要强调以绩效为导向,还要坚持公正、公平和机动性原则,使得能够真实反映公共部门员工工作表现的绩效考核成为可能。

加强对中高层干部的职业发展、学习提高等非经济激励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他们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政治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构建创新型公共部门文化和激励机制,鼓励并支持员工在工作中自主创新。

通过探索和实践创新型思维和方法,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重视和持续关注,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发展趋势和对策的探讨和实践。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激励理论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备受研究者的重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激励理论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趋势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并提供一些案例和证据来支持这些趋势。

一、个性化激励个性化激励是当前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的激励理论通常将员工分为几个群体,并对每个群体采取相同的激励方式和手段。

然而,个体差异和员工需求的多样性使得通用的激励方式无法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

个性化激励致力于根据员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来设计和提供激励措施。

例如,一些组织开始采用个性化的奖励计划,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确定奖励的金额和形式。

另外,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如何使用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来激励员工。

这些个性化的激励措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二、心理激励心理激励是激励理论研究的另一个新趋势。

传统的激励理论主要聚焦于外部激励,即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员工。

然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激励在激励理论研究中逐渐得到重视。

心理激励强调员工内在的动机和目标导向。

例如,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员工通过满足内在需求(自主性、能力感、人际关系)来获得动机。

另外,目标设定理论认为,设定具有挑战性和明确性的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努力和绩效。

一些研究发现,心理激励相较于外部激励更有效。

例如,在一个关于奖励方式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员工在获得奖励前即使得知奖励金额较低,但有明确目标的员工表现出更高的工作动机和绩效。

三、新技术的运用新技术的运用对激励理论研究也产生了新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开始使用各种新技术来设计和执行激励措施。

例如,一些组织采用电子考勤和绩效管理系统来监控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提供及时反馈。

另外,一些组织还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来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新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激励效果,还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资源。

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来深入探索激励理论中的一些未解之谜。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1. 引言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企业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2. 薪酬与激励管理的重要性2.1 激励员工的必要性2.1.1 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与激励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1.2 促进员工发展和职业成长通过设立激励机制,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其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

2.2 企业发展与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关系2.2.1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优秀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提供公正、合理的薪酬与激励可以吸引和留住这些关键人才。

2.2.2 增加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良好的薪酬与激励管理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率,稳定企业人力资源。

3. 薪酬与激励管理的发展趋势3.1 个性化薪酬与激励3.1.1 差异化考核和奖励传统的薪酬与激励管理往往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机制,而个性化薪酬与激励则更加注重根据员工个体差异性制定差异化的考核和奖励方案。

3.1.2 弹性化福利待遇个性化薪酬与激励也体现在弹性化福利待遇上,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福利感和满意度。

3.2 绩效导向的薪酬与激励3.2.1 绩效评估和薪酬挂钩绩效导向的薪酬与激励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并将绩效与薪酬直接挂钩,激励员工通过绩效提升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

3.2.2 绩效管理的透明化透明化的绩效管理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公平竞争,激励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来提升绩效,推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3.3 平衡多元化的薪酬与激励元素3.3.1 薪酬结构多元化传统的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而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将其他激励元素如股权激励、福利待遇等纳入薪酬体系,实现多元化的薪酬结构。

激励理论的演变及其新趋势

激励理论的演变及其新趋势

激励理论的演变及其新趋势【关键词】激励理论;演变;发展趋势【摘要】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内容型激励理论到过程型激励理论再到综合型激励理论的演变过程来探讨激励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并对各种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管理实践,对激励理论发展的新的趋势进行展望。

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应用于管理,激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20世纪初期以前,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探讨,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进入20 世纪,伴随着“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对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激励理论。

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弗洛姆、洛克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和成熟完善。

近几十年来,现代管理学科也一直把激励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领域,组织设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

而进入新世纪,随着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激励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激励理论的演变在管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了许多不同的人性假设理论,从早期的经济人假设到行为科学主义的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再到复杂人假设(王家龙,2005)。

而激励理论的演变正是基于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性假设理论而来的。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此时,对人性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认为员工都是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的,基于此,“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手段是金钱刺激。

而此后的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将人们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扩展为追求“效用最大化”,将闲暇的效用考虑进来,形成了近年来的以非对称信息博弈为基础的各种激励模型(郝辽钢,2003)。

然而“经济人假设”真正反映了人的本性吗?在泰勒科学管理提出后不久,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发现经济利益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员工除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外,还追求其他的一些东西。

浅析激励理论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

浅析激励理论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

浅析激励理论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分析近几十年来,现代管理学科一直把激励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多学科的介入和研究方法、工具的丰富,激励理论目前正处于由管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向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转变的过程中,具有系统性、多样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标签:激励理论发展过程特点和趋势激励理论是当代多门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费洛姆、洛克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和成熟完善。

近几十年来,现代管理学科也一直把激励问题作为研究的重要领域,组织设计理论、行为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等都是在管理激励目标下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

这些年来,激励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经济学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博弈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理论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且成果丰厚,极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构成了经济学的主流。

一、管理学根据人类行为的基本模式,并结合不同心理学派对这些模式的不同解释,提出了三种激励理论:行为主义激励论、认知派激励论和综合激励论1.行为主义激励论。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包括老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行为修正激励论。

行为主义研究的就是行为,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论,它是通过一定手段对人的行为进行定向控制或改造,以引导到预期的最佳状态。

老行为主义以经典条件反射为其理论基础,其基本公式为刺激→反应,通过刺激手段诱发人的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在管理措施上,激励手段的应用其实质是刺激,通过刺激手段尤其是金钱的刺激来诱发人的行为。

行为主义激励理论从总体上讲是机械主义时代的产物,它把人的行为简单地看成是人的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的机械联结,这与当时心理学理论不成熟有关,与当时被管理者地位和受教育水平低下有关,更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对立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有关,管理者是“牧羊人”,而被管理者只是些会说话的工具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职能,这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激励中牵涉到的信息问题所决定的。

随着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飞速发展,现代激励理论出现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令人振奋的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前沿。

一、激励客体和对象趋向集中于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
在以往的激励工作乃至当前的改革中,凡涉及激励,往往着眼于对一般职工的奖惩和精神激励,而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来说则缺乏理论探讨和实践。

其实,对于普通员工的激励,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而次要的。

由于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存在和深化,每一职工的操作和工作越来越单一、明晰和有形,确定性的工作表现为工作方法、方式、工业流程的标准化。

这种细致的分工意味着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一系列准确、精密和具体的涵盖其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速度等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对职工的奖惩方式和奖惩程度,合理地分配组织激励资源。

而相对来说,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其工作主要是决策、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其经营管理工作的直接成果主要是主意、指令、宗旨、目标、规范、制度,是软性的、无形的,同时其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投资倾向和决策正确性等内涉及变量和滞后显示变量囿于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及时准确地用简单的考核指标来衡量。

其次,企业经营者的间接劳动成果(即企业表现)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归因。

其可察变量(如资本利润率、企业成长和增长速度、全员劳动生产量、产值、成本、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其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维而是多维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量是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其可察因素往往是多维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

这时偏倚、强调某一因素和特性会产生不适当的刺激作用,因此平衡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恰到好处的激励决定着激励机制的制定、激励资源的合理导向和配置。

再次,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成果——企业表现,非但隐含着异常复杂的背景(如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而且还受到不少非经营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响(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制下由于企业目标多元化和行政指令的干涉而导致的激励不准确、不规范、不公平和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等)。

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诱导日益成为现代激励理论的研究重点。

二、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

因此,流行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这包括默里的需求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阿德佛的erg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另一类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激励过程理论。

这种理论以系统和动态的目光来看待激励,这主要包括弗鲁姆、波特和劳勒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迈克尔·罗斯的归因理论和轨迹控制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激励过程理论体系较之于激励内容理论体系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来说仍以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

而人的心理需求难以加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涉变量;同时心理特征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差,由此而难以把握;再次随着人们对于激励条件的适应性,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激励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因素(如工资、奖金)的刚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

因此,激励往往被认为是属于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的范畴,是一种令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工作。

激励,尤其是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以往的激励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最好的说明。

但激励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职能,并依附于其他职能(如决策、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指挥、控制)及其衍生的目标,激励归根结底是在对其他职能履行状况的评价的基础上促进其他职能更好地开展的职能。

因此,激励工作的真正科学
性在于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性质和规律为依据,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