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地球运动规律 (1)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二轮专题强化练(2019·湖南永州模拟)下表为“永州市2018年某月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1~2题。
1.与表中日期临近的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永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昼长接近于12小时,春、秋分日昼长接近12小时,夏至日昼最长,昼长远大于12小时,冬至日昼最短,昼长远小于12小时,可把B、D排除;从表格中还可以看出当地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日落越来越早,说明昼渐短,夜渐长,故可排除掉A,答案选C。
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由于直射点南移,永州离直射点越来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A错;由于离1月初越来越近,故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B 正确;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每年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获,故C错;印度半岛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故D错;综上所述,答案选B。
(2019·河北唐山模拟)搭载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于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8日16时离开澳大利亚霍巴特,开始穿越“西风带”,4天后到达南极浮冰区。
12月3日抵达南极中山站(南纬69°22′,东经76°22′)附近并进行卸货作业。
下图示意“霍巴特到中山站‘雪龙’号航线及霍巴特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3~4题。
3.霍巴特的地理位置最接近( )A.42°S,146°E B.43°S,147°EC.44°S,148°E D.43°S,147°W4.“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到达南极中山站进行卸货时看到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3时B.9时C.15时D.21时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霍巴特位于(43°S,147°E)附近,故选B。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课改 )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四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图甲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图乙所示2.周期3.(1)分布规律:(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特别提醒](1)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可以比较纬度高低;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自转线速度越大,纬度就越低;速度越小,纬度就越高。
(2)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对应点速度比较: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同步卫星大于地球表面的对应点。
题组练通(2013·天津高考)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选B恒星视运动的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当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时,连续拍摄需要3个多小时。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 km/h,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 km/h。
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3.图中a、b两点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解析:2.A 3.A第2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为v≈111×15×cos φ(φ为所在纬度)km/h。
该地的自转线速度为1 300~1 400 km/h,而中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为837~1 447 km/h,故图示地区位于中纬度。
又因为图上越往北自转线速度越小,根据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的规律可知,越往北纬度应越高,所以图示区域在北半球中纬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一、知识讲解1.公转规律(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方向绕转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面的交角。
目前,其大小是23°26′。
示意图如下:(2)影响 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关注“一向三线六点”即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二分二至日和近、远日点。
要能判断一年中任何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它对我们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大帮助。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a .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a.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b.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二、经典高考题1.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B.6月22日18时C.11月23日6时D.12月22日18时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
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
【复习指导】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考点4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视运动

考点4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视运动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问题思考] 据图回答,甲图中当地球位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球由D到A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位于C点时,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答案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90°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到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解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纬度特征,结合地球的公转轨道可知,当地球位于A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当地球由D移动到A位置时,即由春分日向夏至日运动,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因此,北回归线以北的点离太阳直射点距离逐步接近,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而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点,有太阳直射的机会,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当太阳直射点离开时,开始减小,因此,在此时间段内,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再减小。
当地球位于C点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范围离太阳最近,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最大值。
[知识归纳](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①文字描述: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②图形描述③特别说明a.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b.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变化[问题思考] 上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地球的运动规律(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七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点统计],[命题分析]纵观近三年高考命题可以看出,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①时间计算、②正午太阳高度、③昼夜长短、④晨昏线等方面,题型以选择题形式为主,分值大多为4分。
命题趋势: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突出体现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趋势较强;难度有降低趋势。
考点一时间计算[真题领悟]1.(2014·四川文综,1,4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下题。
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解析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0时区在东8区的西边,相差8个时区,所以国际标准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即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是2013年12月1日17时30分。
答案 A2.(2014·天津文综,11,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3/4解析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即原则上以180°经线为界;另一条是自然日界线,即0时(或24时)所在经线。
当飞机飞行14小时抵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时,此时0时日界线为90°E,90°E以东到180°经线为6月23日,90°E以西到180°经线为6月22日,故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3/4。
(精)2020-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地球运动规律 Word版含答案

[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20·高考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Ⅰ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4:08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计算出该地经度为88°E,位于天津西方;该地冬至前后北京时间10:00日出即地方时7:52日出,计算知该地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44分,天津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左右(与北京相似),故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则C项正确。
第2题,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地球运动。
读图Ⅰ可知,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代表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则日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太阳直射点应该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A项正确。
答案:1.C 2.A(2020·四川天府大联考)2020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日本东京举行。
读两个国家略图,回答3~4题。
3.在第31届奥运会召开期间,两个举办城市的特点是( )A.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东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C.里约热内卢日出方向是东南方D.东京日出和日落方向偏向北方4.某日本游客从东京成田机场飞往里约热内卢,出发时间是2020年8月6日17点,飞行时间约是28小时,那么该游客到达里约热内卢机场的时间是( )A.8月6日9时B.8月7日9时C.8月8日3时D.8月7日3时解析:第3题,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运动,里约热内卢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东京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北半球夏季,两城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高中地理 1.3.1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练习 湘教版必修1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A卷课内练习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共24分)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读下图,回答2~4题。
2.②③④⑤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② B.③C.④ D.⑤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所以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②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答案:D解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②地所在经线为135°E,它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可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地球自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D.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答案:C解析:⑤地纬度比②地高,所以⑤地线速度小于②地;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约为15°/h,所以⑤地角速度与②地相同。
5.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到24°,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温带的范围减小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C.南北极点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D.7月,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答案:C解析: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极圈的度数互余。
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地球上热带(太阳直射的范围)和寒带(极圈范围)即有极昼、极夜的范围扩大;南北极点极昼、极夜的天数保持不变;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比目前要更短,夜长要更长,昼夜的比值变小。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C.酒泉(40°N) D.库鲁(5°N)答案:D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同步卫星为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般向东发射,发射点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地球运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检测:地球运动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2019年元旦17:00(北京时间)拍摄的我国某地街景照片。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材料可以推测( )A.车辆行驶的方向B.当地的经度、纬度C.当地白昼的时长D.当地正午太阳高度2.元旦前后几天,世界各地华人不可能观察到其所在地( )A.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短B.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短C.白昼渐长,正午物影渐长D.白昼渐短,正午物影渐长解析:1.A 2.C 第1题,图中太阳即将落山,元旦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下,可据此判断汽车行驶方向,A正确;当地的经度、纬度、白昼的时长、正午太阳高度都需要准确的日出、日落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材料无法判断。
第2题,元旦前后几天,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正午物影渐短,不可能观察到正午物影渐长,C正确;南半球白昼渐短,位于直射点以北的正午物影渐短,位于直射点以南的正午物影渐长。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4.下列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解析:3.A 4.C 第3题,图示惊蛰是3月上旬,此时为初春,气温回升,作物开始成长,还处于农闲时期,结合选项分析可知A项正确。
第4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对称,冬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
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是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则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则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地球运动规律一、选择题下图中的4条曲线反映R地某日近地面观测的辐射和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其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总辐射强度,地面净辐射强度是指地面收入与支出辐射差额的强度。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R地该日太阳总辐射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②气候类型③地形特点④地表温度⑤云量变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在世界时23时~次日13时,该地太阳总辐射强度大于0,说明此时段该地为白天。
正午前后,太阳总辐射强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大,①正确;图中显示,太阳总辐射强度呈波动变化,主要与天气状况有关,随着云量的变化,太阳总辐射强度呈波动变化,⑤正确;从日出时间到世界时2时,该地太阳辐射总强度增加缓慢,在世界时2时之后,该地太阳总辐射强度迅速增大,可能与地形阻挡有关,③正确。
故选择C项。
2.图中曲线与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依次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乙、甲 D.甲、丙、乙答案 B解析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地面净辐射强度大于0,夜晚地面净辐射强度小于0,则乙代表地面净辐射强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在午后2时出现最大值,日出前后出现最小值,则丙代表近地面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大致与太阳总辐射强度同步变化,则甲代表地表温度。
故B项正确。
3.此次的观测地点和时段可能是( )A.西欧平原,3、4月份 B.撒哈拉沙漠,7、8月份C.青藏高原,5、6月份 D.准噶尔盆地,10、11月份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在世界时6时前后,该地总辐射强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则此时为该地正午,则该地经度大约为90°E,排除A、B两项;此时该地昼长夜短,10、11月份准噶尔盆地昼短夜长,C项符合,D项错误。
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境内的11座城市举行,北京时间6月16日,王先生看到了好友小李在索契(43°35′N,39°43′E)比赛现场发布的微信朋友圈信息(见右图)。
据此完成4~5题。
4.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索契(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B.昼短夜长且昼渐长C.日落前的物体影子朝向正东D.日落前的物体影子朝向东南答案 D解析索契位于北半球,6月14日至7月15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索契昼长夜短;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索契昼长达一年中最长,6月14日至7月15日期间,索契昼长先变长后变短,A、B两项错误。
世界杯期间,日落前太阳位于西北方位,索契此时的物影朝向东南,C 项错误,D项正确。
5.据图推断小李发布信息时的当地区时大约是( )A.6月15日10:30 B.6月15日21:30C.6月16日00:30 D.6月16日02:30答案 B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王先生在北京时间6月16日5:30时看到小李3个小时前发送的朋友圈信息,说明小李发送信息时,北京时间为6月16日2:30。
据经度可知,索契位于东三区,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5个小时,所以小李在索契发布信息时当地的区时为6月15日的21:30,故B项正确。
下图为7月份某地观测者通过观测、记录下来的太阳运行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图中日落的方位是( )A.西北 B.西南 C.正西 D.正北答案 A解析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西北。
7.观察者所在半球及昼夜长短状况是(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北半球,昼短夜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 D.南半球,昼短夜长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位,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
8.日出时,伦敦时间是6时整,则观察者所在经度可能是( )A.15°E B.15°W C.0° D.30°E答案 B解析该地昼长夜短,日出地方时在6时之前。
此时伦敦时间为6时,因而该地应位于伦敦以西,故B项正确。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重达3.8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相比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落月难度更大。
嫦娥四号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特别是近月制动和落月的过程,没有重来的机会,对系统可靠性有着极高要求。
上图为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与月球正面相比,月球背面更加崎岖不平。
其主要原因是( )A.月球背面多火山爆发B.月球背面能量释放导致月面剧震C.冲向地球的流星体多撞击月球背面D.月球背面昼夜温差更大答案 C解析月球背面永远背向地球,面向外太空,当有流星体冲向地球时,月球背面最易受到冲击,形成许多陨石坑,造成极其崎岖不平的月貌。
月球正面则很少受到冲击。
故选C项。
10.相比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的落月难度更大。
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嫦娥四号探测器重量更大B.落月过程地面控制更困难C.月球背面光线昏暗D.月球背面温度变化极大答案 B解析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着陆,地球和月球之间通信便利,落月过程易于操控。
而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地球和月球背面之间通信困难,需要通过月球上空一定高度的中继星来完成月地信息沟通,落月过程地面控制难度增加。
故选B项。
11.与月球正面相比,在月球背面进行深空射电探测具有一定优势。
这种优势可能是月球背面( ) A.不受地球无线电信号干扰B.尘埃物质更少C.处于黑夜,便于观测D.表面更干燥答案 A解析在月球正面进行深空探测的仪器,会受到地球无线电信号的干扰,探测效果较差;如果在月球背面,可以屏蔽地球无线电信号,探测效果好。
故选A项。
磁纬度是地球磁场坐标的要素之一,磁极点的磁纬度为90°。
距磁极点约30°以内的范围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
下图示意地球磁纬度分布。
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便于游客观测极光的最佳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B解析据材料信息“距磁极点约30°以内的范围常出现极光”可知,磁纬度大于60°的地区常出现极光。
读图可知,图中近似平行的一组曲线为磁纬线,丙、丁两地磁纬度小于60°,不在极光区,排除C、D两项;乙地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甲地位于格陵兰岛,乙地基础设施完善,可进入性好,便于观测极光,B项正确,A项错误。
13.“极光之都”费尔班克斯(64°50′N,147°43′W)最适宜观测极光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答案 D解析极光应选择夜晚观测。
该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12月昼短夜长,便于观测极光。
城市路灯有光控和钟控两种,光控路灯可根据光线强弱自动开关,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会导致光控路灯的开关时间不同。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二分二至日光控路灯开关时刻示意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城市的经度最可能是( )A.108°E B.121°E C.131°E D.141°E答案 B解析根据四个日期开关灯时间分析,a、c两个日期昼夜基本等长,为二分日;b日期昼长夜短,为夏至日;d日期昼短夜长,为冬至日。
由于大气的散射,日出前一段时间关灯,日落后一段时间开灯。
a为春分日,131°E和141°E经线的北京时间5时41分早已日出,排除C、D两项;北京时间18时36分,108°E经线还未日落,排除A项。
15.该城市光控路灯耗电量最多的节气是( )A.a B.b C.c D.d答案 D解析d节气为冬至日,开灯时间为17时05分,时间较早,关灯时间为7时13分,时间最晚,灯亮时间最长,路灯耗电量最多。
下图为2019年某日世界三城市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其中甲表示墨尔本(38°S,145°E),a取值为36°。
读图完成16~17题。
16.此日所在时段大致为( )①2~3月②5~6月③7~8月④9~10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甲为墨尔本某日太阳视运动,该日墨尔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表明该日处于北半球夏半年,故B项正确。
17.乙和丙最可能是( )①新加坡(1°N,104°E)②常州(31°N,120°E)③悉尼(33°S,150°E)④纽约(40°N,75°W)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墨尔本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6°,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与38°S纬度距离为54°,太阳直射点位于16°N。
读图可知,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5°,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符合新加坡;丙地正午太阳高度约为76°,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符合常州。
结合选项计算可知,该日悉尼正午太阳高度为41°,纽约正午太阳高度为66°,都小于70°,不符合题意。
故选A项。
高达528米的北京中信大厦(中国尊)于2018年全面竣工。
读图一“中国尊”和图二“中国尊所在区域电子地图”,完成18~20题。
18.图一照片的拍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4:00~6:00 B.10:00~12:00C.12:00~14:00 D.17:00~19:00答案 D解析图一照片中,中国尊的右侧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楼,说明拍摄方向是面朝西方。
图示为日落时期,拍摄时的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17:00~19:00,D项正确。
19.若图一照片拍摄当日,天安门升旗时间为4:46,则该日北京( )A.日出东南方向 B.正午日影较长C.正值秋高气爽 D.处于夏至前后答案 D解析若图一照片拍摄当日,天安门升旗时间为4:46,升旗时间与日出同步,日出在6点前,则该日北京日出东北方向,北半球是夏季,A、C两项错误。
夏季正午日影较短,B项错误。
处于夏至前后,D项正确。
20.图二所示城市功能区( )A.位于北京市的中心 B.早晚人口流动量大C.土地利用率比较低 D.多高新技术制造业答案 B解析图二所示有商业大厦、宾馆酒店等,所示功能区为中心商务区,早晚人口流动量大,B项正确。
北京市的中心有故宫、天安门广场等,A项错误;商业区土地利用率比较高,C项错误;高新技术制造业集中于工业区,D项错误。
某日,在我国南方某中学上学的小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前几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还在正南,今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却在正北了。
据此完成21~23题。
21.该中学可能位于( )A.海口 B.济南 C.杭州 D.合肥答案 A解析该地正午太阳方位由正南转为正北,说明该地能出现阳光直射现象,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故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