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退出卡特彼勒内幕

合集下载

陈雪峰:做细分市场的引领者

陈雪峰:做细分市场的引领者

细细数来,如果把时光追溯到2006年9月18日,江苏创导空调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创导空调)成立那天起,陈雪峰在传统制造产业里打拼已经整整10年了。

10年时间,风云际会。

他所在的行业由小变大,他带领的企业由弱变强。

“专注”“极致”是陈雪峰创业状态的最“做实业难”是当下不少企业家的共同感受。

于是,有人在逃离,有人在坚守;有人在挣扎,有人在重生。

“为谁风露立中宵”?究竟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一部分人还继续在里面稳打稳扎,追逐自己的梦想?比如,徐州天创集团董事长陈雪峰。

佳写照。

从10年前初入行和工程机械车空调行业结缘,一直耕耘至今,他把创导空调打造成了这个细分行业的引领者,于国内国际收获诸多市场份额。

从陈雪峰的创业历程,人们也许能发现,传统制造业尽管在当下面临不少困难,但是经营者身上如果有一种坚韧求变、勇于探索的创业精神,那么这些困难和挑战也许就转化成了机会和机遇。

偶然之中发现机遇在做生产型企业之前,陈雪峰已经涉足了商海。

他之前先在一家贸易企业工作。

陈雪峰的家乡徐州是座重工业城市,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徐工集团是这座城市的标杆企业。

它如同一棵参天大树,生长于这树阴之下的,还有许多相配套的细分行业。

陈雪峰开始所在的贸易公司便是为徐工集团做配套的小企业。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小企业虽然人不多,但该有的流程一样不少,财务、渠道、销售、客服、管理、内勤外联统统具备。

那时候陈雪峰才20岁左右,工作没多久,便因踏实勤奋活络成为这个小公司的骨干。

“处处留心皆学问”,虽然陈雪锋的职务是销售,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他想反正自己年纪小,能多学点东西就多学点。

公司里的每个流程,他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短短两三年,这些流程他全部了然于胸,熟练掌握。

时机成熟之后,陈雪峰便出来自己单干了。

创业之初,他成立的一家贸易公司也是给徐工集团、矿物集团等企业做配套,产品和制冷空调行业相关。

如此这般,经营了三四年左右,陈雪峰不仅把公司搞得有声有色,还积累了不少资源,包括人脉资源和对制冷空调行业的认知。

徐工集团

徐工集团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根据2010年‘YellowTable’国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徐工集团名列世界最大工程设备制造商第十位。

合并组建于1989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XCMG)由下属16家工厂组成,拥有15000名员工,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在过去的近三十多年里曾与卡特比勒、利勃海尔等世界知名企业公司合资合作,并从发达国家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

徐工的产品线几乎涵盖了工程机械的各个门类,并且大多数产品系列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中国出口排名中均保持前列,汽车起重机产量更是名列世界第一。

目录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企业科研实力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干部座右铭员工准则企业愿景公司荣誉公司国际化产品分类服务领域产品介绍徐工精彩亮相上海宝马展展开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徐工集团年营业收入由成立时的3.8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505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均位居首位。

徐工集团建立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徐工技术中心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持续名列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国家技术中心成就奖”。

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100多个国外徐工代理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方位营销服务,徐工产品已销售到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卡特彼勒退出北美重型柴油机市场之争

卡特彼勒退出北美重型柴油机市场之争

卡特彼勒退出北美重型柴油机市场之争作者:李清来源:《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第10期先进技术路线“惹祸”“卡特退出可以解读为康明斯的胜利,因为后者将成为2010年以后北美重型卡车柴油机市场的惟一独立供应商。

”花旗银行的投资分析师大卫·拉索认为。

意料之中的是,卡特宣布退出的第二天,康明斯股价便大涨10%以上。

意料之外的是,卡特的股价也同时上扬。

日前,原北美重卡柴油机领袖卡特彼勒公司(下称卡特)宣布,正式退出2010年以后的北美重型和中型卡车柴油机市场。

根据美媒体Wards Auto的统计,2007年康明斯的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37%),领先第二名的卡特公司18个百分点;2008年前四個月的份额更高达44%,领先位居第三的卡特近30个百分点。

“曾几何时,卡特是美国重型卡车的第一位供应者。

多年以前康明斯被卡特抢去了第一位,如今卡特下去了,康明斯又上来了。

”康明斯新兴市场部工程技术总顾问闵佟在访谈中感叹。

先进技术路线为卡特“惹祸”有关卡特计划退出重卡柴油机的市场传言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自美国联邦环保署2007年排放法规18个月前正式实施以来,卡特07款发动机的各种问题就层出不穷,拱手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给了竞争对手康明斯。

“以往我们每年买的肯沃池卡车有70%配的是卡特柴油机,07年这个比例正好颠倒过来,变成70%配康明斯了。

卡特的2007排放标准柴油机结构上实在太复杂了,发动机上面密密查查地塞了两个涡轮增压器,再加上一大堆燃油管嘴和喷油器之类的外围附件,这些都把用户给吓坏了。

”俄勒冈州卡特代理商反映。

北美卡车代理商们将2007年1月以来卡特重卡柴油机的销量下滑归结于产品上市交货太慢、发动机结构过于复杂以及新发动机不时出现的各种软件故障。

“卡特采用的是比康明斯、派卡等北美卡车企业更为先进的ACERT技术路线,因此推迟了一年才完全达标,为此被美国联邦环保署罚款12800万美元。

”闵佟分析说:“新技术和罚款导致卡特成本增加的同时,机型复杂导致了可靠性差、故障率高,保修成本直线上升。

徐工集团并购事件案例

徐工集团并购事件案例

徐工集团并购事件案例何伊凡他是一个不怕身后洪水滔天的国企改制者?还是一个拿民族品牌和国家利益做交易的人?亲手导演了徐工改制的王民,究竟会把他自己和2万人的徐工集团带往何处“这不是一场战争”。

寒风瑟瑟下,空旷的华北平原,200多辆重型机车,最轻的也有十八吨,扬起滚滚尘埃,大地为之震颤,“这是一次科技的较量!”2005年1月,徐工集团首则形象广告在境外的凤凰卫视热播,媒体的选择和画面的气势暗示了其对自身的期许:突破本土防线,成为国际市场有力竞争者。

然而,广告语成了错误的预言。

在那之后不久,这家中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年销售收入200亿的大型国企就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改制之争”。

它与国际私募投资基金凯雷的合作被舆论描述为一桩浮士德式的交易,而其民企对手三一重工的总裁干脆指责这桩交易将成为腐败的注脚和民族品牌沦陷的开端。

毫无疑问,徐工是近20年来国企改制史中难得一见的高透明度的样本。

改制过程中的每一步、谈判交易的每一处细节、协议文本上的每一个字,都被人们拿到“聚光灯下解剖台前详细检查”。

另一方面,这起引发了巨大争议的海外私人资本并购国企案,也被国际舆论当作中国对外开放“向左转”还是“向右转”的标志。

但是迄今为止,负责审批的商务部、国资委和发改委的高层官员都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放行。

大幕尚未落下,“导演”王民已站上了前台。

尽管许多人迫切希望从他此前一直紧闭的口中得到某些适用的普遍结论,但显然,这位无意中制造了历史的国企董事长的自白仍不会是最后的谢幕陈辞。

不过,第一当事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心路轨迹会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切面。

妥协2006年10月17日,徐工集团全资拥有的徐工机械发出通告,一天之前,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之修订协议和《合资合同》之修订协议。

根据这两则修订协议,凯雷放弃了控股徐工机械的计划,将持股比例从85%下调到50%,未来徐工机械可能带上的帽子将从外资企业变更为合资企业。

卡特彼勒中国战略受阻

卡特彼勒中国战略受阻
维普资讯
特 写
蝴 _ _ -

维普资讯
卡特彼勒正处于舆 论风暴 的中心 。因为在 中国的一系列 并购交易 ,以及与行业龙头企 业的频繁接 触 ,卡特彼勒被认 为正野心勃勃地整合并吃掉中 国整个工程机械市场。卡特彼 勒 的中国战略 冈此引起 了中国
于 “ 吃”了中国机 械工程行业 , 通 对中国
l9 年 ,卡特彼 勒中国投资有 限公 的销售收入才仅有 14 97 5 亿元人民币。 司、亚洲 战略投 资有限公 n和 中信机械 ] 同年年底 , 特 彼勒在世界经济 发
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严 重威 胁。
制造有 限公司合 资兴建了 山西国际铸造 展 宣言大会上 公开宣布 ,将在中 国扩 大
19 年 ,第一家合 资公司—— 卡特 快 , 人 知 。 94 为
随着 中国建筑 业的高速 发展和工程 彼勒上海发动机有 限公 司 式成立。 卜 机械市 场需求的不 断扩大 ,卡 特彼勒开
19 年 ,卡特彼勒与 中国最大 的工 95
加快 布局
经过3 多年的经营 , 特彼勒 已经形 0
国机械行业 内盛传 ,厦 工集 团总 经理王
租赁等商业运作。 进入 20 年以来, 00 卡特
19 ,卡 特彼 勒与 日本伊藤忠及 彼勒加快了在 中国的行动。20 年 , 9 7年 0 3 欧文
昆东正 在就并购事宜 与美 国卡特彼勒公 S NT公司在天津港保税区共 同投资4 6 斯向吴仪副总理表示 ,将投资中国 10 75 0 亿 司进行谈判 。 同时 , 卡特 彼勒 还在谋求并 万美 元组建 r亚 实履带灭 津公司和亚实 美元。消息一 ,震惊了中国整个 T程机 购三 一重工 、 棒柳 工和河北宣 T。 中国业 锻造天津有 限公司 , 制造履带 行走装置。 械行业 。这一年 ,中国业 界老大徐上集冈 界担心 , 卡特 彼勒 的布局一旦实现 , 等 就

并购案例分析

并购案例分析

1.米塔尔并购华菱管线2005年1月,作为华菱管线的控股股东,华菱集团与米塔尔钢铁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前者将其持有的华菱管线74.35%国有法人股中的37.175%转让给米塔尔。

转让后,米塔尔与华菱集团在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此后,随着国内钢铁行业新政策出台,明确规定外商不能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的背景下。

并购双方重新谈判,米塔尔钢铁公司同意其购入的股权减少 0.5%,以1%的股权差距屈居第二大股东。

1.1并购形式:横向并购——生产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

股票并购——并购方以股票作为支付方式,取得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权的一种并购行为。

吸收股份式并购——并购方通过吸收目标企业的净资产或资产,将其评估作价,折算为股金,使其成为并购方股东的一种并购行为。

跨国并购——并购双方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发生的并购1.2并购过程由于米塔尔本次收购的股权比例超过30%,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米塔尔应该以要约收购方式向华菱管线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

由于华菱管线的二级市场股价低于米塔尔的法人股收购价格,如果米塔尔实施要约收购的话,理性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将会选择接受要约。

这样的结果显然会打乱米塔尔和华菱管线对股权比例的约定,进而影响整个交易架构,并将大大增加米塔尔的收购资金。

因此,申请豁免要约收购是最佳的选择。

通过此次股权转让,米塔尔钢铁公司成为华菱管线的第二大股东,实现了战略合作,尽管与其实现控股的初衷有悖,米塔尔公司仍达到了抢先一步占据中国市场的目的。

华菱公司也通过此次交易获得了米塔尔在采购、营销、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当然,米塔尔对公司提出了15%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对公司是一个严重的考验,随着米塔尔管理的不断渗入,公司将进一步融入米塔尔的全球系统,从而达到相应的盈利水平,并且达到米塔尔盈利要求时间在缩短。

并购后如何与原企业融合: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米塔尔将为公司提供热镀铝锌钢板、优质线棒材等6大国际先进技术,帮助公司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增强核心竞争力。

各品牌挖掘机型号

各品牌挖掘机型号

卡特彼勒CATERPILLAR,、凯斯CASE、山猫、小松KOMATSU,日立HITACHI,加藤KATO,住友SUMITOMO,神钢KOBELCO,沃尔沃VOLVO,大宇/斗山DAEWOO/DOOSAN,现代HYUNDAI,杰希博JCB,利勃海尔LIEBHERR,久保田KUBOTA,竹内TAKEUCHI,石川岛IHISCE,特克雷斯TEREX,福田雷沃LOVOL、三一SANY、龙工、徐工、柳工、玉柴、中联、山河智能、山推、振宇、彭浦、华通动力、鼎盛天工、沈阳北方、陕西中大、西安筑路、四川新筑、徐州凯雷、维特根/戴纳派克,比泰利,玛莲尼等各种进口或合资挖掘机、推土机,旋挖钻机、装载机、平地机/铣刨机等重型工程机械。

产品适用各种工程机械型号:V81,V79,V71,V69,V61,V59,V51,V43,V39,V29,V19,卡特彼勒系列:CAT307,CAT315,CATE200,CAT320,CAT325,CA T330,CAT345,CAT350,CAT365,CAT37 4,CAT380,CAT385,CAT390D,D4D,D4H-HD,D6C,D6D,D6H,D7F,D7H,D8K,D8L,D8N/R,D 9G,D9L,D9N/D9R,D10N,D11N,,CAT988,CAT980沃尔沃挖掘机:EC55,EC140BP,EW145BP,EW160BB,EC210,EC240,EC290,EC360LC,EC460,EC700, EC480, EC380, EC750;小松挖掘机PC200-1-2-34-5-6-7,PC300-1-2-3-4-5-6-7,PC400-3-5-6,PC450-6,PC600-6,PC650-3,PC6 50,PC800,PC1000,PC1200,PC1250,PC8000,PC5500,PC4000,PC2000,PC3000,PC750。

小松推土机D60A/E ,D31,D60E-EWL,D60ELGPD65-12,D155A-1,D155AX-3,D355-1,D355A-3,D275A -2,D375A-2-3,D475,D575,小松装载机:,WD420,WD500,WD600,WD800,WD900,WA250,WA320,WA380,WA400,WA420,WA 470,WA500,WA600,WA800,WA900;WA1200,WA700等小松工程机械系列。

卡特彼勒中国战略受阻

卡特彼勒中国战略受阻

卡特彼勒正处于舆论风暴的中心。

因为在中国的一系列并购交易,以及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频繁接触,卡特彼勒被认为正野心勃勃地整合并吃掉中国整个工程机械市场。

卡特彼勒的中国战略因此引起了中国业界人士、政府层面以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卡特彼勒中国战略受阻卡特彼勒正处于舆论风暴的中心。

因为在中国的一系列并购交易,以及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频繁接触,卡特彼勒被认为正野心勃勃地整合并吃掉中国整个工程机械市场。

卡特彼勒的中国战略因此引起了中国业界人士、政府层面以及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不过,2006年3月,卡特彼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文斯的访华之行并未感到不愉快,并称还被中国政府官员鼓励收购更多小型企业。

3月28日,欧文斯访问清华大学,参观了清华汽车系汽车研究所。

当日下午,欧文斯接受了记者采访,回应了一段时间以来沸沸扬扬的“恶意并购、蓄意垄断中国机械产业”言论。

欧文斯说,卡特彼勒所有在华收购活动目的都是为了帮助中国企业发展。

与这些国内企业的合作,可以帮助他们做强做大,更顺利地进入卡特彼勒全球供应制造系统以及世界机械制造领域。

欧文斯认为,中国机械制造业水平不高,行业整体规模小而且技术落后,而卡特彼勒具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有效的产业整合,合并成大型公司,建立起世界级的大型集团。

正因如此,欧文斯说卡特彼勒一如既往的中国战略不会改变,将继续帮助整合中国工程机械包括柴油发动机产业。

据悉,目前卡特彼勒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13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1个培训中心和 1个物流服务中心,并建立了由5家代理商组成的产品分销网络。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卡特彼勒开始加快实施其在中国的扩张战略。

在完成对徐工的部分控股之后,卡特彼勒又兼并了山东工程机械厂。

2006年初,中国机械行业内盛传,厦工集团总经理王昆东正在就并购事宜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进行谈判。

同时,卡特彼勒还在谋求并购三一重工、桂柳工和河北宣工。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案例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案例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案例导语:外资私募基金在中国开疆拓土的步伐日益加快,一桩桩浮出水面的并购案例引人注目。

但并不是每个收购案例都进行得干净利落,收场皆大欢喜。

凯雷收购徐工和高盛收购双汇就是这样两个对比鲜明的案例。

同样是外资私募基金中的佼佼者,同样是意欲绝对控股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可是结局却是截然不同,悲喜各异。

外资私募基金在复杂的中国政治社会环境中,如何折冲樽俎才更能顺利取得最终的胜利?魔鬼藏在细节中,为此,我们先回顾一下两起收购案。

1、凯雷收购徐工案路线图2002年改制以徐工机械为平台启动改制计划。

2002年,徐工集团开始启动改制计划。

2003年中,摩根大通正式出任徐工集团的财务顾问,引资改制进入操作阶段。

自2003年中开始,原徐工机械中非实业资产得到了剥离,同时清算了内部企业交叉持股的资产。

徐工集团为数众多的合资公司则大部分未进入徐工机械,最终打包的资产主要包括徐工集团核心的重型厂、工程厂、装载机厂以及上市公司徐工科技,亦包括“徐工”品牌的知识产权。

20xx年初,打包完毕后的徐工机械引资工作正式展开。

20xx年选秀凯雷入围徐工集团。

引资之初,入围的有多家投资者,作为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巨头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一度被视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徐工集团对卡特彼勒并不陌生。

早在1995年,徐工集团即与之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

20xx年中,徐州方面对入围者进行了第一轮淘汰,公布了六家主要的潜在投资者,卡特彼勒赫然在列。

20xx年10月,第二轮淘汰已见分晓。

出人意料的是,清一色的金融资本美国国际投资集团、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和凯雷亚洲投资公司胜出,而此前志在必得的卡特彼勒正式出局。

年敲定战略投资者确定为凯雷。

第二轮淘汰后,剩下的三家投资基金以数月时间对徐工机械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并与徐州市政府开始了进一步谈判。

在xx 年5月左右,凯雷已然获得了进行细节谈判的优先权。

年10月25日,徐工集团与凯雷投资集团签署协议。

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液压挖掘机产量突破十万台

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液压挖掘机产量突破十万台

2017. 10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39017年10月10日,随着一台新一代Cat (卡特)320液压挖掘机缓缓下线,卡特彼勒全球最大的挖掘机生产基地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迎来了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液压挖掘机产量突破十万台。

从2001年第5,000台挖掘机下线,到2011年的第50,000台下线,再到今天的第十万台下线,卡特彼勒徐州工厂不断发展壮大。

成立于1994年的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是卡特彼勒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制造工厂。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旗舰制造工厂,在质量、安全、供应链整合、本地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表现卓越。

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液压挖掘机产量突破十万台创建“智慧工厂”徐州工厂目前设有四条产品线:小型及中型液压挖掘机(S&M HEX )、大型液压挖掘机(LHEX )、超大型液压挖掘机(SLHEX )以及轮式挖掘机(WEX )。

作为卡特彼勒全球唯一的超大型挖掘机生产基地,徐州工厂生产的超大挖产品目前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

徐州工厂于2015年开始逐步实施“智慧工厂”项目,运用创新的智能管理手段,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并改善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卡特彼勒在徐州打造的智慧型工厂是卡特彼勒实践“中国智造”的成功典范,关注创新、质量、智能和绿色,其理念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非常契合。

徐州工厂部署了SA P 制造资源管理系统、厂房设施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生产设施实时监控系统等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通过高度集成的智能系统来追踪人力、物料和生产进度,实施动态规划和执行,从而改善制造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徐州工厂还采用高端的智能制造技术,包括焊接机器人、机加工中心、全球最先进的动臂焊接柔性生产线、设备备件3D 打印技术、条码收料系统、AGV 自动导向送料车、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等,覆盖焊接、机加工、装配流水线、结构件喷漆和整机涂装等关键环节,大幅度提升制造质量和效率。

例如,焊接区域大量应用机器人,覆盖90%以上的焊缝。

徐工 不跟外资“玩”了

徐工 不跟外资“玩”了

双方决定不再 就此项投资进行合作”的
联 合 声 明 ,给 这 场 历 时 3年 ,同 时 以 前 所 未 有 的 方 式 进 人 公 共 视 野 、 各 方 激 烈
影 响 ,而 “ 默
以接 受 。 其 实 ,徐 二
6 T EN 8 AL TS. 0 80 2 0 。9
维普资讯
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徐
工机 械 ’ )通知 ,正 在筹 划 涉 及公 司 的 重 大事宜” 。而 徐 工 科技 在 6月 1 8日便 对 外 宣布 启 动 徐 工 集 团 的 “ B计 划 ” 一 对 徐工 科 技 进 行 资 产 重 组 ,整 合进 徐 工 机 械 资 产 后 打 包 上 市 。 几 乎 同 时 ,徐 工 集 团也 向外 界 透 露 了和 卡特 彼 勒 “ 分手 ”
标 准 ,它 不 取 决 于 净 资 产 ,而 取 决 于这
州 工 程 机 械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04 5 00 2 . S 。以下 简称 “ 工 科技 ”) Z 徐 ,便 发布 了 停 牌公 告 ,称 “ 公 司第 一 大 股 东 徐 工 接
起 ,构 成 了 对该 收 购 案 的某 种 暗 示 。 无 论 是 卡 特 馒 勒还 是 凯 雷 , 抑 或 是
至 此 ,起 女 年升 任徐 工董 另一 种 方 式 开 女
年 38 的营 0亿
徐 工 不 卖 了— — 无论 买家 是 中 国 人
还 是 外 国人 。
上了句号。
大概从 1 前开 始 出现 的对 “ 0年 引 进 外 资 ” 和 “ 退 民 进 ”的 大讨 论 ,在 国 “ 雷收 购 徐工 ” 役 上得 到 了集 中爆 发 , 凯 ~ 它 从一 个 商 业 事 件 成 为 了 一 个 社 会 性话 题 ,并 随 着 审 批 的 延 迟 而 持 续 了 3 。 年 而 这 场 前 所 未 有 的 外 资 对 中 国 企业 的并 购 拉 锯 战 , 历 经 ~ 波 三 折 ,最 后 还 是 以 缺 少 仲裁 的 方式 结 束 ,出 乎 预 料 却 又 符 合逻 辑 。

卡特彼勒全面收购山东山工

卡特彼勒全面收购山东山工

卡特彼勒全面收购山东山工、凯雷收购徐工(2008-02-25 17:24:20)全球最大的机械企业之一卡特彼勒公司2月1日宣布,已完成对中国轮式装载机制造商——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山工)剩余股份的收购,实现完全并购,该收购已正式获得国家及山东当地政府的批准。

不过,卡特彼勒方面并未透露此次并购交易的具体金额。

此前,卡特彼勒曾于2005年购入山工40%股权。

据2005年山东省外经贸厅正式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30.8万元和43.6万元,以股权并购方式获得山工30%和10%的股权。

双方成立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总额620万元,注册资本436万元。

地处山东青州的山工原先由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控股,在中国装载机行业中排名第七。

2003年,山工正式改制为一家半民营公司,改制后的股权结构为国有股20%,管理层持股60.5%,优秀员工持股19.5%。

山工总资产在6亿元左右,但因资产负债率比较高,所以净资产约为436万元。

卡特彼勒2007年全球销售总额及收入达到449.58亿美元,在全球轮式装载机市场也曾一直稳居第一。

其轮式装载机年产量在1.2万台以上,是该公司仅次于挖掘机的主导产品。

然而卡特彼勒的这一优势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出来,国内企业几乎把持着装载机市场100%的市场份额,柳工和厦工2004年产销量都已超过1.4万台。

对于全面收购山工,卡特彼勒方面指出,自三年前双方展开合作以来,山工利用外方在品牌、技术、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并在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方面得到提升。

2007年,山工装载机年产量由三年前的5000多台提高到1万台,利润增长近10倍。

卡特彼勒将继续致力于山工业务的发展,还将推出新型号的山工产品,并通过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公司为客户购买山工产品提供融资服务。

通过将山工完全收入囊中,卡特彼勒将大大加重在中国轮式装载机市场的份量。

80年代的技术引进,奠定了我国汽车起重机行业的格局,四大家族也开始变了模样

80年代的技术引进,奠定了我国汽车起重机行业的格局,四大家族也开始变了模样

80年代的技术引进,奠定了我国汽车起重机行业的格局,四大家族也开始变了模样机械财经在上一期介绍了我国汽车起重机在六七十年代的发展状况,那时候四大家族北起,长起,浦沅,徐工先发展起来,到了70年代锦州重型,泰安、柳工、蚌埠等机械厂开始投入到汽车起重机的生产研发,我国起重机行业有了一个小小的发展高峰期。

这一时期属于我国汽车起重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技术的积累阶段。

机械财经划分的我国汽车起重机的四个发展阶段:早期工业体系阶形成段(1958年-1979年),技术引进起飞阶段(1980年-2000年),大力发展阶段(2001年-2009年),走向世界舞台阶段(2010年至今)今天,我们介绍下我国汽车起重机的第二个阶段,即技术引进阶段。

第一阶段的内容可以查看下链接文章也可以搜索并关注同名"机械财经"号,并在后台留言"起重机"可自动回复相关内容。

1前言60年代前后的汽车起重机四大家族其原始技术与苏联的支援多少都有些联系,后来又经过了各起重机厂家,以及工程机械两大研究院——天工院,长工院的改进和创新,建立起了我国汽车起重机的技术基础,这些技术在当年还是比较先进的,有些甚至能领先日韩的企业。

但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左右,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很多领域停滞不前,汽车起重机也不例外,等到了80年代,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起重机技术上比较落后,产品单一,而邻国的日韩用了十几年时间,已经远远甩开了中国。

这个时期,我国也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广阔的民用市场对工程机械需求开始增多,对品种的要求也开始增多。

逐渐增加的市场需求和落后单一的产品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为此整个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搞技术引进,希望通过引进国外的已经成熟的技术,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汽车起重机领域也像其它工业领域一样,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引进。

读过机械财经历史文章的都知道,那个时期的技术引进可谓之疯狂,我们以一家外媒报道来描述下当时的状态,1985年英国的《金融时报》评价中国当时的技术引进"在全中国,即使是很小的工厂,也在寻找外国合资者,以帮助他们实现企业现代化。

徐工挖掘机调研报告

徐工挖掘机调研报告

徐工挖掘机调研报告徐工挖掘机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对徐工挖掘机进行调研,包括市场占有率、技术优势、产品创新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徐工挖掘机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并且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崛起等。

1. 引言徐工挖掘机是中国徐工集团推出的一款重型工程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建设、矿山开采等领域。

这款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高效的工作速度和稳定的品质,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2. 市场占有率通过对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徐工挖掘机在国内挖掘机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徐工挖掘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左右,位列行业前列。

3. 技术优势徐工挖掘机在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液压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更精确、更高效的工作。

此外,徐工挖掘机还引入了先进的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机器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性。

4. 产品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徐工集团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型挖掘机产品。

这些新产品具备更高的功率、更大的施工范围和更低的能耗等优势,深受客户的欢迎。

例如,最新推出的徐工XX型挖掘机采用了独特的液压技术,能够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5. 竞争对手尽管徐工挖掘机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需要面对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国内和国外的竞争品牌,如卡特彼勒、三一重工等,它们也在致力于研发和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挖掘机产品。

因此,徐工公司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6. 发展潜力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徐工挖掘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挖掘机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徐工挖掘机也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徐工收购案例分析

徐工收购案例分析

徐工集团组织结构图
徐工集团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分公司 控股子公司 参股公司 全资子公司 控股子公司 参股公司 托管经营
徐 州 工 程 机 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中 心
徐 州 工 程 机 械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技 术 中 心
徐 州 重 型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 1989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政府为做大做强徐州 市的工程机械产业,把多家市属国有工程机械企 业合并,成立徐工集团。然而,由于1989年进入 集团公司的企业资质良莠不齐,徐工集团在企业 规模迅速壮大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 1、更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导致 国资贱卖; • 2、资金不足导致财务违规,留 下隐患; • 3、会固话内部人控制,企业的 所有权和控制权都更加封闭, 将“屏蔽”掉外部更适合的投 资者和经理人,而且管理层各 成员之间日后的责、权、利关 系可能出现纠纷从而使企业出 现动荡。
利弊分析——员工持股
• 1、职工持股实际上是“大锅股”,也可以叫做“二锅 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当中,都没有确切证据表 明这是一种良好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当然从短期看可 能有些效果,但边际效果递减非常厉害; • 2、员工作为“雇员”与作为“老板”的身份重合和固化, 对于公司治理转型和对于日常管理的规范化都没有好处; • 3、由于持股者人多势众,这种方式比MBO更容易践踏公 司治理规则,如过度分 红、严重的关联交易,侵占国有 资产和损害债权人利益等,而且很不好纠处; • 4、鉴于中国没有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些股份未来的流动 性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同时具有MBO所有的毛病。
Hale Waihona Puke 曾被考虑过的改制方向• 与国际产业经营者合作的途径:国内竞争对手纷 纷开始借助外来资本壮大实力,对徐工构成严重 的威胁,使徐工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需要 更加迫切,国际产业经营着的进入将带来充足的 资金、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能使徐工在短 期内有更新更快的发展,但将面临徐工品牌不再 保留的危机,这与徐工集团改制的初衷是相悖的。

凯雷并购徐工案:危害我国产业安全的典型案例

凯雷并购徐工案:危害我国产业安全的典型案例

最近 ,美 国凯雷集 团并 购徐 工 集 团 的 核 心 子 公 司 ~ 一 徐 工 机 械 一 案 ,引起 了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 。 这 一 并 购 案 已 具 有 标 杆 意 义 , 如 获 国 家 有 关 机 构 批 准 , 将 成 为 一 个十分 有害 的榜样 ,威胁 我国 产 业安全 ,误导 国有 企业改革 。
工 , 就 不 存 在 产 业 安 全 问 题 国 工 程 机 械 的半 壁 江 山 , 转 眼 被 不 设 股 权 限 制 , 不 等 于 一 定 要 让
国外头号竞争 对手收入 囊 中。 有 人 说 “ 雷 控 股 徐 工 不 是 凯 还 有 人 说 : 协 议 规 定 严 格 限 权 根 据 实 际情 况 决 定 合 作 合 资 条
所 以并购不 会损 害徐工 的 “ 核心 竞争力 ” ,对我 国机械 工程 行业的 影 响不 大 。 他 们 不 了解:外 方 控 但 制 了产权 后 ,中 国人还能 不能掌 握 企 业 经 营 权 , 就 不 是 由 你 说 了
业 , 遵
守 中 国
Hale Waihona Puke 算 的 。所谓 “ 留管理 团队和 品 保 牌 ” 的承诺 可信吗 ?就算 它还在 中 国 注 册 ,但 中 国 人 已 经 不 可 能 对 企 业 行 使 经营 和分 配 的决 策 权 。 这个企业 的 “ 核心竞 争力”再强 , 也 是 为 外 国 人 服 务 的 , 对 中 国 人 有 什 么 意 义 ? 有 人 问 得 好 : 关 键 是 徐 工 是 一 个 外 国 公 司 了 , 再 用 在 一 些 徐 工 品 牌 、 有 技 术 、 能借 助 凯 人 看 再 再 雷渠道 打开 国外市 场 ,赚 的钱是 来 , 一

徐工案:非外卖品

徐工案:非外卖品
难度 很大。一旦无法 清偿这部分债务 ,
债权银 行 叉将 提 出拍 卖股 权 的要 求 , 情 势非常清 楚 :必须 引入 有实 力的战 略投 资者 套现 部分 资金以还债 在徐 工集 团 向国资委 、商 务部 和 证监会递 交的 《 工集 团引进境 外战 徐 略投资者 对其核心企 业徐 工机械 进行 改 制 的情 况汇 报 ( 称 “《 况 汇 下 ( 情 报) ) , ) 中 徐工改制最初设计 了MB ” O、 公开上 市 、引进 产业投 资者和 引进财 务投资者等四种可能 的方 式。 州经 贸委 代表 市政府作 为徐 工机械 产 调 研的时候 ,曾明确表示 了支持 态度 权转让 的委托 方 ,在 徐州产权 交 易所 特彼勒 、 凯雷 美国国际集 团 摩 根大 通和花 旗等 6家潜在投 资者递 交 了意 当时各 方对这 一 收购案 获得审批 都持 前便能通过 。此前的 9 月份 , 徐工集 团 和徐 工 机械 分 别 召开职 工 代表 大会 , 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 并购 、 改制方 案) ) ,均以高票赞成获得通过 。 徐工集 团在 2 0 年 2月 2 06 3日发布
维普资讯
徐工案 : 非外卖品
记者 I 尚言
徐工机 械收 购案 已成为标 志性 事
件 。2 0 年 1 0 5 O月,凯雷与徐工集团签
做大做强 工程机械 产业 ,将数 家市属 国有工程 机械企业 合并而成立 徐工集 团。 经多年发展 , 徐工集 团已成为我 国 规模最大 的工程机 械研发 ,制造和 出 口企业 ,其核心资产为 10 0 %控股 的徐 工机械 ,后者持有 上市公 司徐工科技
结构变为徐工集团持1.7 卡特彼勒 58%,
1 9 年 也成为卡特 徐州的经营转 98 折 点 ,其 1 9 年 和 1 9 年 分别亏损 8 9 99

凯雷并购徐工案收场

凯雷并购徐工案收场

凯雷并购徐⼯案收场2019-09-07此次徐⼯、凯雷正式宣布合作意向结束,事实上是为徐⼯独⽴重组计划全⾯启动拉开了⼤幕。

徐⼯集团将旗下徐⼯机械的⼤部分核⼼资产注⼊上市公司之后,徐⼯科技将成为国内最⼤的⼯程机械上市公司。

7⽉23⽇,徐⼯集团正式宣布与凯雷签署的相关协议有效期已过,双⽅决定不再就此项投资进⾏合作。

虽然经过长达三年的“感情培养”,但最终凯雷与徐⼯机械最后还是不得不结束这段“恋情”。

“此次徐⼯、凯雷正式宣布合作意向结束,事实上是为徐⼯独⽴重组计划全⾯启动拉开了⼤幕。

”徐⼯集团新闻发⾔⼈刘庆东⽇前说。

“独⽴发展,对国有企业的长期利益发展等硬件⽅⾯和国有企业的⽂化环境、产业控制权升级、⼈事变动等软实⼒提升⽅⾯都有很⼤益处。

”河北师范⼤学商学院教授张光庆对记者说。

合资搁浅徐⼯科技(000425·SZ)7⽉23⽇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徐州⼯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徐⼯集团⼯程机械有限公司不准备再与凯雷徐⼯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就合资事项进⾏合作。

徐⼯凯雷长达三年的“恋爱”就到此“结束”。

2005年10⽉25⽇,凯雷徐⼯机械共同签署了《股权买卖及股本认购协议》:凯雷拟通过股份收购徐⼯机械85%的股份,付出22.13亿元,当时由于民众认为徐⼯机械被外资控股将危及国家产业安全和国有资产流失,所以要求限制外资收购;鉴此,双⽅为了尽快完成合作任务,2006年10⽉25⽇,双⽅签署修订协议,凯雷对徐⼯机械股权的收购⽐例降⾄50%,付出15.09亿元,这样的商议最终还是没有获得商务部、证监会等部门批准,这场“爱情”没有得到亲⼈的“祝福”;于是,为了能顺利合资,双⽅进⾏再次努⼒,2007年3⽉,徐⼯与凯雷再签协议,再将收购⽐例下降⾄45%,变相提⾼收购价格。

最终,7⽉18⽇徐⼯科技披露定向增发收购的资产⽬录,徐⼯集团整体上市基本敲定,这也意味着凯雷不得不放弃收购徐⼯的想法,黯然离去。

虽然⽆奈,但以凯雷向来的做法,可能并不⽢⼼失利,谢幕后的凯雷下⼀个⽬标会是谁呢?在强⼤的外资⾯前国有企业怎样才能“与狼共舞”,提升⾃⼰的产业竞争⼒?徐⼯独⽴华北电⼒⼤学的扬⼩名教授告诉本报记者:“徐州重机主营产品是汽车起重机和混凝⼟泵车,汽车起重机排名全国第⼀,混凝⼟泵车位居全国第三,⽆论从企业效益还是产品档次上看,都是响当当的优质资产,所以从企业的⾃主控制权和发展权来看,还是独⽴发展⽐较好。

卡特彼勒为何闪了腰?

卡特彼勒为何闪了腰?

这是 1 年来 卡特彼勒 第一 次交 出利润 为负的 7
财 报 。 就 在 2 0 年 ,这 家 行 业 巨 头 的 销 售 收 入 首 08 次 超 过 5 0 美 元 ,提 前 两 年 完 成 既 定 目标 ;不 0亿 过 ,其 3 .7 美 元 的净 利 润 几 乎 与 上年 持平 。 5 5亿 “0 8 的 市 场 真 可 谓 ‘ 火 两 重 天 ’ ,前 20 年 冰


卡特彼勒为何 闪 了腰?
“ 然 在 中国 多 年 , 虽
但 ( 卡特彼勒 )毕竟是外国公 司 ;
在对 国内市场行情 的判断 以及政府政策的理解上 ,
还 是不 如 本 土 企 业 。”
文 本刊记者 全亚娜
这一次 ,卡特彼勒可能笑不 出来了。
4 1 ,这 家 全 球 最 大 的 工 程 机 械 企 业 发 月2 号 布 了 O 年 一 季 度 财 报 , 以 1 1 亿 美 元 的 亏 损 结 9 .2 束 了 连 续 5 刷 新 记 录 的 疯 狂 增 长 ,进 入 “ 谷 年 波
卡 特彼勒 为何 会在这场 小比赛 中输 给中国本
土 企业 ?是 对 中 国市 场 重 视 不 够吗 ?
应该 不是 。
早在 17 年 ,卡特 彼勒就在 中国售出了第一 95
台 设 备 ;三 年 后 ,建 立 了北 京 办 事 处 。进 入 2 世 1
三个季度 延续了2 0 年 以来的繁荣 ,我们在市场 04
期 ”。
市场呈现 明显的 “ 外退 中进 ” :卡特彼勒 下降了
1 .%,现 代下 降近 4 %,小 松 、斗 山等 其 他 外 资 16 0 也 出 现 了 不 同程 度 的 下 滑 ;与 此 形 成 鲜 明 对 比 的 是 ,柳 工 、三 一 重 工 等 中 资 品 牌 市 场 份 额 的 迅 速 攀 升 ,其 中三 一 的增 幅 更 高 达 19 3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工退出卡特彼勒内幕
2008年06月15日10:03 华夏时报作者:曹开虎
14年前,徐工带着以“市场换技术”的梦想,与卡特彼勒在徐州组建了合资公司??卡特彼
勒(徐州)有限公司。

14年后,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机械公司和中国最大的机械公司“不欢而散”。

徐工缘何要退出合资公司,这其中又有哪些隐情?
徐工集团(下称徐工)董事长王民日前参加搜狐2008“中国制造全国行”活动时公开对外透露,徐工已正式决定从其已合资14年的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退出,并将成立自己的挖掘机生产企业,打造工程机械的成套生产规模。

“决定最终不欢而散,归咎于卡特彼勒。

两年前,卡特彼勒提出来,他们希望独资,要求我们退出合资公司。

”徐工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徐工退出的原委。

6月11日,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给记者发来书面声明则表示:“我们正在和徐工就今后如何继续合作以及合作方式进行讨论。

我们希望与徐工的合作关系继续成为卡特彼勒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两年前就埋下伏笔
“说到底,这个合资公司就是个组装公司,核心的技术一直没有放进来。

如果说卡特彼勒提供了一些技术,那也只是一些不关键的零配件。

”上述内部人士认为,这对于徐工“几乎没有什么益处”。

卡特彼勒方面显然不同意该人士的说法。

“徐工选择退出合资公司,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后,卡特彼勒和徐工之间在发展战略上出现了分歧。

”卡特彼勒公共事务部高级媒体关系代表丁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据了解,组建之初,徐工集团与卡特彼勒共同投资8200万美元,按照4∶6的股份比例方式共同经营合资公司。

据徐工上述内部人士回忆:“合资公司组建以后的前几年一直在亏损,这一点,我们都没有想到。


而据一位接近徐工高层的人士透露,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卡特彼勒利用合资公司高价从自己在国外的公司采购核心设备,“许多外资公司当时都是这么操作的,这已经是圈内公开的秘密”。

徐工对合资公司逐渐失去了信心,但是卡特彼勒却逐渐向合资公司增资扩股。

至今,徐工在合资公司40%股权比例,已被稀释成15.87%。

“每年虽然可以分得几千万利润,可是每年这么一点分红,没什么意义。

”王民称。

而两年前,卡特彼勒更是将自己的“野心”暴露无遗。

“当时,他们提出希望徐工退出合资公司,由卡特彼勒独资。

”徐工内部人士透露,“我们就征求了股东意见,最终决定退出合资公司。


该人士的说法得到了卡特彼勒方面的证实。

“卡特彼勒当时的确提出独资的想法,不过这也只是策略的一方面。

”丁雯说。

徐工选择退出,还有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按照当时合资公司的章程,徐工不能再单独生产挖掘机。

而事实上,记者获悉,上世纪90年代,徐工旗下的徐工研究院就悄然进行了挖掘机的研究与生产。

上述内部人士透露:“由于这个公司与合资公司的规程冲突,后来这家公司就从徐工剥离了出去,被民营化了。

”这家公司就是现在的徐州徐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合资公司只生产大中型挖掘机,这给了我们的空间,我们就研究小型挖掘机。

2006年决定开始做,去年就出了样机”。

他说,公司今后将大力发展挖掘机,先从小挖掘机开始,进一步过渡到中、大型挖掘机领域。

有迹可循的独资
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对卡特彼勒意义非凡,直至今日,这个合资公司依然是卡特彼勒在中国地区的最重要公司。

6月11日,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王晓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资公司在整个卡特彼勒中国区的销售中占了很大比重。

目前除了山工,只有这个合资公司是生产整机的。

山工虽然也生产,毕竟是我们收购过来的。

而卡特彼勒在中国区的其他公司,许多也只是生产零部件。


徐工退出后,卡特彼勒一旦完全掌控这间在华最重要的公司,其既往的发展战略是否将作出调整?王晓莉回应说:“合资公司的经营方式一直没有变,即便是我们以后取得了独资资格。

更何况,卡特彼勒与徐工并非以后就不合作了,现在我们一直在寻找如何进一步合作的方式。


事实上,卡特彼勒独资有迹可循,这家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在海外并购中一向以“控股、控制品牌”著称,按照它的游戏规则,凡是在国外建立的企业必须控股。

据王晓莉介绍,今年4月,卡特彼勒在日本的合资公司??新卡特彼勒三菱有限公司,股权比例经过40年后也发生了变化,此前卡特彼勒与三菱重工分别持股50%,现在卡特彼勒将增持到67%,“这已经取得日本公司的同意”。

卡特彼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im Owens今年4月公开声称,今年亚太市场将成为其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则将达到近20亿美元,而中国亦将在其新兴市场今后3年1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中占据最大份额。

“卡特彼勒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所以它们以后会将重点放在亚太地区。

由于合资对于双方都有约束,卡特彼勒迫切想取得独资资格,以方便更快地在华扩张。

”光大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邱世梁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