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估规范20120908

合集下载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标准-供参考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标准-供参考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标准课程代码:6251081课程名称:船舶操纵与避碰英文名称:Ship maneuvering and collision avoidance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100 讲课学时:50 实践学时:50学分:5.5适用对象:三年制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先修课程:船舶结构与货运、航海学1.前言1.1 课程性质与地位:《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航海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分为《船舶操纵》和《船舶避碰》两大部分。

本课程的内容涵盖船舶操纵基础、各种环境下的船舶操纵、应急操船、搜寻和救助行动、轮机概论、避碰规则内容的全面知识、航行值班中应遵守的原则、驾驶台资源管理、用视觉信号发出和接收信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船舶操纵、船舶值班以及船舶避碰要领,具备一定的船舶操纵与避碰能力,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船舶操作级驾驶员的适任标准。

《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开设在《船舶结构与货运》和《航海学》之后,学完本课程可参加国家海事局组织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评估。

1.2课程基本理念:《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以远洋航区船舶驾驶员的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的依据确定为远洋航区船舶驾驶员的真实工作项目,这样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结构和实际运用操纵与避碰的能力。

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是围绕实践过程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

通过情景模拟、实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是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以真正达到该行业所需的资格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海运业为宗旨,以船舶驾驶主要工作任务为主线。

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注重根据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应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法,也就是注重根据工作过程客观要素与学习过程情景要素相对应的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场景;根据工作过程主观要素与学习过程内容要素相对应的原则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嵌入工作领域设计课程学习单元。

船舶操纵避避碰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船舶操纵避避碰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船舶操纵避避碰模拟试题(含答案)1【单选】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的作用是使船舶驾驶员能更好做到以下各点:①注重不同文化意识与背景,保持良好的通信与交流②改进管理作风,提高操纵决策水平和应变能力③执行规章制度与操作程序,确保船舶引航作业的安全④提高船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单选】开航前的试车是利用______转动主机。

A.盘车机B.压缩空气C.向气缸内供油发火D.人力3【单选】在狭水道中,一船“不应妨碍”另一船,就意味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A.尽可能采用避免发生紧迫危险的方法航行B.尽可能缓慢地航行C.尽可能采用避免构成碰撞危险的方法航行D.沿航道中心航行,以避免过分接近靠右航行船舶的安全通过4【单选】夜间在航机动船甲发现右舷角40度另一船乙显示两盏桅灯与红舷灯驶近,罗经方位不变存在碰撞危险,乙船航速高于甲船,甲船的下列行动不符合规则要求的是:①、甲船向右转向40度,航速不变;②、甲船向左转向50度,并保持航速不变;③、甲船向左转向50度,并采取大幅度加速行动。

A.①B.②C.①③D.②③5【单选】船舶尾倾比首倾大时的:A.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大B.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小C.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大D.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小6【单选】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如果对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有怀疑,应假定存在;②、如果观测资料是不充分的,船舶应继续保持系统观察,并假定存在碰撞危险;③、如果判断碰撞危险的观测资料是不充分的,船舶应假定存在碰撞危险,在有足够水域的情况下,应立即采取大幅度的转向行动。

A.①B.①②C.③D.②③7【单选】如为避免紧迫危险需要,船舶可以背离:①、狭水道右行规则;②、分道通航制的有关规定;③、避免碰撞的行动条款。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③8【单选】船舶在旋回中的某一时刻,以转心为基准,首、尾横移量的大小相比而言:A.船首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量大B.船尾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量大C.船首向操舵一侧横移量大D.船尾向操舵一侧横移量大9【单选】船舶之间的责任条款规定的船舶之间的责任是:A.相同种类船舶之间的责任B.不同操纵能力船舶之间的责任C.避让操纵行为能力相同的船舶之间的责任D.操纵不便的船舶的责任10【单选】抢滩时应考虑抢滩处的底质,尽量避免:①泥砂;②砂砾;③软泥;④礁石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1【单选】为招引他船注意,船舶可使用下列哪些声响或灯光信号:①探照灯;②频闪灯;③与附近助航标志相区别的高亮旋转灯光;④与附近助航标志相区别高亮间歇灯光A.②③④B.①C.②④D.①②③④12【单选】船舶短期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可用的时间识别问题B.利用所有的资源和可用的时间建立处理问题的计划,并考虑优先性C.通过相互交流形式和团队成员核查计划D.对未达成一致共识的计划进行通报13【单选】船舶驶经系泊船附近时为防止出现浪损,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为减少通过时间,需加速通过B.保持低速行驶C.减小兴波D.保持足够的横距14【单选】追越条款(规则十三条)适用于:A.大洋上B.能见度良好的水域中C.任何船舶在互见中追越其他任何船舶D.公海中互见时15【单选】船舶航行中发生火灾,根据火灾发生的位置操纵船舶,应按______适当地操纵船舶,使火源处于______。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

船舶操纵和避碰规则

智能船舶操纵和避碰技术
智能船舶操纵和避碰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 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船舶的自主航行和智能避碰。 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效率,减少人为因 素导致的事故。
智能船舶操纵和避碰技术包括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雷达 系统、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等,这些系统能够 实时获取船舶的位置、航向、速度等信息,并通过算法进行智 能决策,实现自主航行和避碰。
船舶阻力
指船舶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 力,包括兴波阻力、摩擦阻力 和形状阻力等。
船舶推进效率
指螺旋桨推进效率的高低,与 水深、船速、螺旋桨设计和工
况等因素有关。
02 船舶避碰规则
船舶避碰通则
船舶在航行中应保持高度警惕,采取 安全航速,确保随时采取适当措施防 止碰撞。
船舶在航行中应保持正规的瞭望,以 便及时发现周围的船舶和障碍物,并 采取适当的避碰措施。
完善应急预案
完善船舶操纵和避碰相关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 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船舶操纵和避碰技术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船舶操纵和避碰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和信 息化。未来,船舶将能够更加自主地完成航行任务,减少对人工操作的依赖,提 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的船舶操纵和避碰技术也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节能。例如,通过优化航行路线和航速,减少船舶的排放和噪音污染,提高船 舶的能效比。
船舶在航行中应遵循国际海上避碰规 则,并了解和掌握航行区域内的交通 动态和航行条件。
船舶在航行中应保持与周围船舶的通 讯联系,使用标准航海用语进行通话, 并保持守听和及时回答其他船舶的呼 叫。

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

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估训练指导书范少勇编航海学院2015年08月..目录一、评估规范 (1)二、训练内容 (10)1.无线电报告点报告 (10)2.协调避让 (12)3.进出港航行中突遇浓雾 (14)4.主机故障船舶失控 (16)5.航行时人员落水 (18)..一、评估规范(适用对象: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掌握船舶操纵、避碰以及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应用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避碰规则应用和意图全面知识2.1.1 互见中的避碰应用2.1.2 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应用2.1.3 特殊水域的避碰应用2.2 驾驶台资源管理(BRM)2.2.1 计划2.2.2 通过指定水域实际操作3、评估具体内容、评估要素和评分标准(附件一)4、评估形式(1)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某特定水域的航行环境和场景,按题卡要求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检验被评估者对避碰规则应用和意图全面知识以及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能力;(2)如受模拟器的限制或题卡设置的限制,部分内容不能以实操形式完成,可以口述等形式补充;..(3)由4位被评估者组成驾驶台团队,分别担任值班驾驶员、驾驶员助理、了望人员和舵工。

其中驾驶员助理协助定位,操作车钟,也可被指定临时担任大副、机舱值班人员等角色;了望人员负责包括使用雷达,守听VHF等一切有效手段进行了望,同时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络;(4)每个团队完成题卡设定的航行任务,每10分钟轮换一次角色,确保每位被评估者担任所有角色。

5、评估时间每组评估时间为40分钟,每位被评估者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各10分钟。

6、评估流程(1)考生按照事先安排的分组进入评估场地;(2)评估员核对考生的身份证和准考证;(3)抽取题卡,评估员明确要求;(4)大型航海模拟器准备就绪;(5)熟悉、检查仪器设备;(6)预画通过指定水域的航线和预测偶发事件;(7)考生准备完毕后,通过VHF报告控制台;(8)在指定水域进行航行操作(互见、能见度不良、偶发事件等);(9)救助落水人员的应急操作(10)操作结束,点评(考生互评 + 评估员点评)。

2012年1月起生效的船舶公约规范规则及修正案(word版)

2012年1月起生效的船舶公约规范规则及修正案(word版)

目录2012 年1 月1 日起生效 (1)1 1.2009年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构造和设备规则(2009MODU规则)A.1023(26) (1)2 2.通过散货船和油船目标性船舶建造国际标准的决议MSC.287(87) (1)3 3.原油船货油舱涂层保护性能标准的决议MSC.288(87) (1)4 4.原油船货油舱涂层保护替代措施性能标准MSC.289(87) (2)5 5.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0(87) (2)6 6.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1(87) (3)77.消防安全系统国际规则(FSS规则)的修正案MSC.292(87) (3)88.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的修正案MSC.293(87) (4)99.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修正案 MSC.294(87) (4)10公约附则VI修正案MEPC.176(58) (5)1111.《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BWM公约) (5)1212.IACSUICC6(新,2011.04)被批准可用于酸类的衬里—IBC规则15.11.2 (7)1313.IACSUISC70(Rev.3,2010.10)货油舱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的选择(Reg.II‐2/11.6.2.2) (7)1414.IACSUISC89(Rev.3,2011.02)货舱通风 (7)1515.IACSUISC178(Rev.1,2011.04)货船的应急消防泵(FSS规则第12第2.2.1.3条) (7)1616.IACSUISC179(Rev.2,2011.03)散货船前部处所的排水 (7)1717.IACSUISC239(新,2010.6)认可的非易燃材料绝缘(Reg.II‐2/3.2.3) (7)1818.IACSUISC242(Corr.1,2011.08)非传统的船舶方向控制装置应用SOLAS有关操舵装置能力和功能要求的统一解释 (8)1919.IACSUISC243(新,2011.03)到达车辆处所、滚装处所和特种处所外部关闭通风系统的通道(SOLASII‐2/20.3.1.4.1) (8)2020.IACSURE22(Rev.1,2010.9)船上使用的可编程电子系统 (8)2121.IACSURF44(Rev.2,2010.10)油轮艏尖舱压载系统 (8)2222.IACSURG3(Rev.4,2011.03)液化气体货物和处理用管道 (8)2323.IACSURI2(Rev.2,2010.11)极地航行船舶结构要求 (9)2424.IACSURL4(Rev.3,2011.03)链锁装置的关闭 (9)2525.IACSURL4(Rev.3Corr.1,2011.08)链锁装置的关闭 (9)2626.IACSURM45(Rev.2,2011.02)机舱通风 (9)2727.IACSURM53(Rev.2,2011.01)内燃机机轴计算 (9)2828.IACSURS8(Rev.4,2010.12)舷门和尾门 (9)2929.IACSURZ3(Rev.5,2011.04)船底外部及相关项目的周期检验 (9)3030.IACSURZ24(Corr.1,2011.07)滚装船舷门和内门检验要求 (9)131.IACSURZ11(Rev.4,2011.03)限制船和增强检验程序(ESP)符号.....................................92012 年2 月1 日起生效.. (10)1.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对IAPP证书附录格式的修MEPC.194(61).................102012 年4 月1 日起生效.. (10)1.MARPOL附则I修正案—新增第8章MEPC.186(59) (10)2.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102012 年7 月1 日起生效.. (12)1.《2010年国际实施耐火试验程序规则》(FTP规则)MSC.307(88) (12)2.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8年议定书修正案MSC.308、309(88) (12)3.《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FSS规则)修正案MSC.311(88) (12)4.IACSUISC191(Corr.1,2011.11)检查通道技术规定(MSC.158(78)) (12)5.IACSUISC223(Rev.2,2011.07)MSC.215(82)决议通过的SOLAS第II‐1/3‐2条中《所有类型船舶专用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的应用 (13)6.IACSUISC244(新,2011.05)救生艇主要释放装置艇钩的负荷试验(IMORes.MSC.81(70),Part2,Ch.5.3.4) (13)7.IACSUISC245(新,2011.06)应急消防泵穿过机器处所的吸入管(SOLASII‐2/10.2.1.4.1) (1)38.IACSUISC246(新,2011.06)舵机试验 (13)9.IACSUISC247(新,2011.09)开放式甲板应急舱口盖(SOLASReg.II‐2/13.1) (13)10.IACSUISC249(新,2011.10)执行SOLASII‐1,Regulation3‐5andMSC.1/Circ.1379 (13)11.IACSUISC250(新,2011.10)货舱消防设备(Res.MSC.268(85),IMSBCCode) (13)12.IACSUISC252(新,2011.10)二氧排放控制及保护处所警报激活(FSSCode5.2.2.2)1413.IACSURM42(Rev.4,2011.06)舵机 (14)14.IACSURS21A(新,2011.05)舱口盖、舱口围板及货船关闭装置船材尺寸估算 (14)15.IACSURS21A(Corr.1,2011.10)舱口盖、舱口围板及货船关闭装置船材尺寸估算.1416.IACSURZ7(Rev.19,2011.06)船体入级检验 (14)17.IACSURZ7.1(Rev.7,2011.07)一般干货船船体入级检验 (14)18.IACSURZ7.2(Rev.3,2011.06)液化气体船船体检验 (14)19.IACSURZ10.1(Rev.18,2011.03)油船船体检验 (14)20.IACSURZ10.2(Rev.28,2011.03)散货船船体检验 (14)21.IACSURZ10.3(Rev.12,2011.03)化学船船体检验 (15)22.IACSURZ10.3(Rev.13,2011.07)化学船船体检验 (15)23.IACSURZ10.4(Rev.10,2011.07)双壳体油船船体检验 (15)24.IACSURZ10.5(Rev.10,2011.03)双壳体散货船船体检验 (15)25.IACSURZ10.5(Rev.11,2011.07)双壳体散货船船体检验.............................................152013 年1 月1 日起生效.. (15)1.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1(87) (15)2.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MSC.317(89) (15)3.《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Code)修正案MSC.318(89) (16)4.《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Code)修正案MSC.320(89) (16)5.MARPOL附则IV修正案——指定波罗的海为特殊区域MEPC.200(62) (16)6.MARPOL附则V修正案(经修订的MARPOL附则V)MEPC.201(62) (16)7.MARPOL附则VI修正案(第13条和14条以及附录VII的修订)MEPC.202(62) (17)8.MARPOL附则VI修正案(引入船舶能效条款)MEPC.203(62) (17)9.IACSURZ7.1(Rev.8,2011.10)一般干货船船体检验 (17)10.IACSUISC251(新,2011.10)周期性无人值班机舱内应急舱底吸入阀的控制(SOLASII‐1/48.3)..........................................................................................................................172013 年7 月1 日起生效.. (18)1.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 (18)1 2.通过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1(87)....................................................182013 年9 月27 日起生效 (18)1.MARPOL公约附则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182014 年1 月1 日起生效.. (18)1.经修订的MARPOL公约附则III MEPC.193(61) (18)2 2.《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BWM公约).....................................192014 年7 月1 日起生效.. (19)3 1.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192015 年1 月1 日起生效.. (19)1.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MEPC.176(58) ................................................................192015 年7 月1 日起生效.. (19)1.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 (19)2.关于与SOLAS规则II‐2/12要求的等效喷淋系统认可导则的修正案(第A.800(19)号决议MSC.284(86).........................................................................................................202016 年1 月1 日起生效.. (20)1 1.通过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1(87) (20)2 2.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MEPC.176(58) (20)3.《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BWM公约)......................................212016 年7 月1 日起生效.. (21)1.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 (21)2.通过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0(87)....................................................212017 年7 月1 日起生效.. (21)1.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 (21)2 2.通过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0(87)....................................................212018 年7 月1 日起生效.. (22)3 1.1974SOLAS公约修正案MSC.282(86).......................................................................222020 年1 月1 日起生效.. (22)4 1.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MEPC.176(58) ................................................................222020 年7 月1 日起生效.. (22)1.通过1974年SOLAS修正案的决议MSC.290(87) (22)2012 年1 月1 日起生效1. 2009 年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构造和设备规则(2009MODU 规则)A.1023(26)2009年移动式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构造和设备规则(2009 MODU CODE) IMO 最早于1979 年以A.414(XI)决议案采纳移动式外海探勘装置的结构与设备章程,后于1989 年以A.649(16)决议案予以修正,本次大会又采纳A.1023(26)决议案,取代A.649(16),并适用于2012年1月1日以后安放龙骨者。

海事局评估 二三副

海事局评估 二三副

• 成绩评定:
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及格,但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 源管理三项各单项评估成绩均须达到及格分,否则视为不及格。
• 评估形式:以大型航海模拟器进行。 • 评估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
项目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臵 雷达定位
评估内容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 准确测量目标位臵的操作方法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
• 评估标准:
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100%; 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80%; 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60%; 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40%; 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20%; ⑥无法完成0%,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 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航线设计
5
5
10
10
5 航次计划表 5 B. 沿海航区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二 /三副。
航行监控 (共25分) 基本监控 特殊情况应对 航行记录 航海日志 (共20分) 查看航行记录 输出航行记录
15 10 10 5 5 5
15 10 10 5 5 5
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 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
ECDIS评估内容
雷达自动标绘
AIS报告目标
AIS目标信息
60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 C.试操船未满 500总吨船舶二/三副。
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
1、试操船: 2 3 4 5 、雷达定位: 、雷达人工标绘: 、雷达自动标绘: 、 AIS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CPA/TCPA设臵准则 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 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 识别 启动试操船的准备 AIS休眠目标、激活目标、被选目标、危 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 目标捕获的含义,建立初始跟踪的过程,目标运动趋势数据的 获取 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 雷达跟踪目标与 AIS报告目标试操船方法及其 标的选择 险目标、丢失目标和轮廓目标 目标手动捕获和自动捕获在不同航行环境中使用的基本原则及 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转向 /变速/停船的避让措施 操作 其优势与局限性 判断本船转向 /变速/停船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 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 获取 AIS目标信息 自动捕获设臵方法及抑制区的合理使用 判断试操船结果的可行性 通过标绘求出具体转向角/变速幅度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 目标稳定跟踪条件判断,获取目标预测运动数据及其精度判断 迫局面 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位精度的 AIS 辅助雷达避碰的操作 在可能发生目标丢失和目标交换条件下的雷达观测与操作 操纵船舶进行转向/变速/停船避让 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和 /或航速的时机 判断目标危险的方法及其操作 操作 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条件的选择 本船机动和目标机动对雷达数据的影响 求取恢复原航向/航速的时机并采取措施 •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3 碰 撞 危 险.ppt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3 碰 撞 危 险.ppt

判断碰撞危险的方法
▪ 但实际中有经验的驾驶员往往根据他船相对 于船上某一物标(如桅杆、吊、甚至驾驶台 的门窗)的方位关系来判断其相对于本船的 运动,严格的说,这也是一种相对方位的估 计,而且与观测者的位置有关,使用时必须 注意其局限性。
▪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判断碰撞危险最有 效的方法是:雷达标绘法。
▪ 3.不应当根据不充分的资料,特别是不充分 的雷达观测资料作出推断。
第七条 碰撞危险
▪ 4.在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 素中应包括下列各点:
▪ (1)如果来船的罗经方位没有明显的变化, 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
▪ (2)即使有明显的方位变化,有时也可能 存在这种危险,特别是在驶近一艘很大的船 或拖带船组时,或是在近距离驶近他船时。
用罗经方位判断碰撞危险时应注意的 问题
▪ 使用罗经方位判断碰撞危险时,应注意:
▪ 1)来船罗经方位没有明显变化,应认为存 在碰撞危险;
▪ 2)来船罗经方位即使有明显变化, 有时也 可能存在碰撞危险;
正确使用雷达应注意的事项
▪ 规则规定,船舶装有雷达并可使用;应正确 使用,包括:
▪ 远距离扫描; ▪ 雷达标绘或相当的系统观察; ▪ 以及:把所有的按钮调整到最佳状态;选择
船长评估之《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
碰撞危险
第七条 碰撞危险
▪ 1.每一船都应使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 切有效手段断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如有任 何怀疑,则应认为存在这种危险。
▪ 2.如装有雷达设备并可使用的话,则应正确 予以使用,包括远距离扫描,以便获得碰撞 危险的早期警报,并对探测到的物标进行雷 达标绘 或 与其相当的系统观察。
判断碰撞危险的标准
▪ (1)相对方位的估计; ▪ (2)凭雾号获得的资料; ▪ (3)利用雷达两次测得数据进行标绘的资

驾驶台资源管理---ARPA的正确使用!

驾驶台资源管理---ARPA的正确使用!

驾驶台资源管理---ARPA的正确使⽤!ARPA的使⽤避碰规则第七条,避碰危机(a) 各船舶应利⽤各种可能适当⽅法,在当前环境与情况下, 分析是否有避碰危机存在,如有任何可疑之处,此危机应视为存在。

(b) 若装雷达并能作业时,应于适当使⽤,包括长距程扫描,亦能及早获得碰撞危机之警告,并⽤雷达测绘或类似之系统设备,观测已测出之⽬标。

(c) 切勿依据不充分资料,尤其不充分之雷达资料,擅作假设。

(d) 在分析是否有碰撞危机存在时,应考虑下列各项:(i) 如果驶近船舶之罗经⽅位⽆显著改变时,碰撞危机应视为存在;(ii) 虽然驶近船舶之⽅位明显改变,碰撞危机有时仍然可能存在,尤其当接近⼀巨型船或拖曳船,或逼近另⼀船。

影像越来越⼤的⽬标,都是碰撞的可能⽬标在COLREG第七条(a)项如有任何可疑之处, 避碰危机应视为存在。

主要是当他船的⽅位改变并不明显的时候,⿎励让路船采取适当⾏动,以避免碰撞。

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可以相互⽐照,对航空业所谓的”空中碰撞”所做的研究显⽰,有⼀个现象叫做”花开效应” 。

如果⼀个⽬标的影像变得越来越⼤时,可能表明,这时碰撞危机是⽴即存在的,因为⽬标的⽅位不变,影像才会变得越来越⼤。

当这个⽬标影像的变⼤,⽐他的⽅位改变还要快速的时候,影像才会变得越来越⼤。

这时当值船副,就会怀疑碰撞危机,是否可能发⽣了?此时,就需要使⽤第七条(a)项的规则,此危机应视为存在。

图5-3见上图,虽然他船的船头,原罗经⽅位线(绿⾊线左图⼀)与其后相对⽅位线(黄⾊线右图四)的⽅位变⼩,但是实际上,他船与本船的距离,却越来越近。

即使碰撞位置,已经不是他船的船头。

表⽰原始的碰撞⽅位上,仍然有问题存在。

这时碰撞危机,就会变的很难确⽴?我们只要⽐照,右边最后⼀个图形,黄⾊的船头相对⽅位线与原始的相对⽅位线(绿线)差距,就可以明⽩。

影像变得越来越⼤,船头的相对⽅位变⼩,表⽰不会撞到船头,但并不表⽰不会撞到他船的船舯,除⾮他船船艉的相对⽅位也减少到零。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课件——第五部分:疏忽、背离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课件——第五部分:疏忽、背离
拖延等待的危险。
责任
• 通常船舶可以背离规则有关避碰行动的规定的各条 • 适用范围、号灯号型、瞭望、安全航速、碰撞危险等条款
通常不能或无法背离 • 责任条款本身不能背离
责任
• 背离规则的注意事项
– 背离规则是一项义务 – 背离规则采取行动必须符合良好船艺的要求 – 不能借口《规则》准许背离而随意违背规则
第五部分 疏忽、背离
责任
责任(Rule 2 Responsibility)
1.本规则条款并不免除任何船舶或其所有人、船长或船员由于遵 守本规则条款的任何疏忽,或者按海员通常做法或当时特殊情况所 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而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责任。
2.在解释和遵行本规则条款时,应充分考虑一切航行和碰撞的危 险以及包括当事船舶条件限制在内的任何特殊情况,这些危险和特 殊情况可能需要背离本规则条款以避免紧迫危险。
责任
• 疏忽条款
– 中心内容
• 不免除疏忽而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责任
– 责任种类:
• 遵守规则 • 海员通常做法要求的戒备 • 当时特殊情况要求的戒备
责任
– 适用的对象:
• 船舶所有人、船长、船员 • 由于船长(或船员)在避让操纵中的过失,导致碰撞的发生,
根据“责任”条款,有关方有权追究当事船舶或当事人及其 船舶的所有人由于该碰撞而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责任.
责任
• 海员通常做法
– 根据通航密度、水域特点、能见度、本船特点等,选派 足够和合适的船员担任了望和操舵人员;
– 船速应根据通航密度、能见度、本船和水域特点与及附 近船舶的大小和作业情况等适当降低;
– 在通航密度大的水域、狭水道、进出港或风浪较大及时 备车并采用手操舵;
– 避让时及时采用手操舵;

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

驾驶台资源管理实操

驾校考试管理制度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估训练指导书范少勇编航海学院2015年08月驾校考试管理制度目录一、评估规范 0二、训练内容 (9)1.无线电报告点报告 (9)2.协调避让 (11)3.进出港航行中突遇浓雾 (13)4.主机故障船舶失控 (15)5.航行时人员落水 (17)一、评估规范(适用对象: 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掌握船舶操纵、避碰以及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应用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避碰规则应用和意图全面知识2.1.1 互见中的避碰应用2.1.2 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应用2.1.3 特殊水域的避碰应用2.2 驾驶台资源管理(BRM)2.2.1 计划2.2.2 通过指定水域实际操作3、评估具体内容、评估要素和评分标准(附件一)4、评估形式(1)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某特定水域的航行环境和场景,按题卡要求完成一项或多项任务,检验被评估者对避碰规则应用和意图全面知识以及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能力;(2)如受模拟器的限制或题卡设置的限制,部分内容不能以实操形式完成,可以口述等形式补充;(3)由4位被评估者组成驾驶台团队,分别担任值班驾驶员、驾驶员助理、了望人员和舵工。

其中驾驶员助理协助定位,操作车钟,也可被指定临时担任大副、机舱值班人员等角色;了望人员负责包括使用雷达,守听VHF等一切有效手段进行了望,同时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络;(4)每个团队完成题卡设定的航行任务,每10分钟轮换一次角色,确保每位被评估者担任所有角色。

5、评估时间每组评估时间为40分钟,每位被评估者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各10分钟。

6、评估流程(1)考生按照事先安排的分组进入评估场地;(2)评估员核对考生的身份证和准考证;(3)抽取题卡,评估员明确要求;(4)大型航海模拟器准备就绪;(5)熟悉、检查仪器设备;(6)预画通过指定水域的航线和预测偶发事件;(7)考生准备完毕后,通过VHF报告控制台;(8)在指定水域进行航行操作(互见、能见度不良、偶发事件等);(9)救助落水人员的应急操作(10)操作结束,点评(考生互评 + 评估员点评)。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示范课程介绍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示范课程介绍
教员应 具有 船长任 职资 格 。经 过全 会及起 草组 的审 议, 最终确 定从事 《 船 舶操 纵 、 避 碰 与驾 驶 台 资源 管
员组织和引入新的培训课程 , 提高 、 更新及完善现有 的培训材 料 , 以此 改 进 培 训 课 程 的质 量 和有 效性 。 但其价值需在参考运用后才能具体体现。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3 - 2 9 作者简介 : 陈耀 棠 ( 1 9 6 4 一
信息的获得与排序 , 可利用资源及使用安排、 组织和
协调 , 团队的组织、 安排与沟通 , 工作态度的识别 与 管理工作能力的识别与安排 , 决策力以及合作沟通 能力 , 制定“ 偶发事件计划” , 失误链识别与切断 , 内
要求学员的训练和认证是非常必要的。
4 示范课 程 的 目标
学 员顺 利地 完 成本 课 程后 , 就 能 够应用 该 知识 进行航行 值班 、 操纵 、 避碰 , 制定通 过指定水域 计划 ,
来识别出每一课程普遍适用的基本人门要求和学员
目标组以及满足 I M O公约和相关建议 的技术要求 所必需的技能。例如我 国采用大教室上课 , 缺少互 动, 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现阶段国情决定的。
天津航海
2 0 1 3年第 2期
《 船 舶操 纵 、 避 碰 与驾 驶 台资 源管 理 》 培训 示 范课 程介 绍
陈 广 东 广州 5 1 0 2 5 4 )

要: 文章介 绍 了 I M O 关于《 船 舶操纵 、 避碰与 驾驶 台资源 管理》 培 训示 范课 程 的 目的、 操 纵与避碰 驾驶 台资 源管理
根据马尼拉修正案修订 的示范培训课程 , 还确认 了 新开发的所有船员的保安意识、 负有指定保安责任 海员的保安意识 、 模拟器教员和评估人员等 3门示 范培训课程。 马尼拉修正案会议注意到课程草案中有关硬件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估规范20120908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评估规范20120908

驾驶专业评估规范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适用对象: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掌握船舶操纵、避碰以及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应用的能力,以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船舶操纵2.1.1 锚泊操纵2.1.1.1 抛单锚时的船舶操纵2.1.1.2 抛八字锚的船舶操纵2.1.1.3 抛一字锚的船舶操纵2.1.1.4 抛平行锚的船舶操纵2.1.2 港内掉头操纵2.1.2.1 顺流抛锚掉头2.1.2.2 顶流拖首掉头2.1.2.3 静水港拖尾掉头2.1.3 靠、离泊操纵2.1.3.1 无风、流时的靠泊操纵2.1.3.2 无风、流时的离泊操纵2.1.3.3 有风、流时的靠泊操纵2.1.3.4 有风、流时的离泊操纵2.1.3.5 使用拖轮助操时的靠泊操纵2.1.3.6 使用拖轮助操时的离泊操纵2.1.3.7 船间并靠2.1.4 系离浮筒的操纵要领2.1.4.1 系单浮筒的操纵2.1.4.2 离单浮筒的操纵2.1.4.3 系双浮筒的操纵2.1.4.4 离双浮筒的操纵2.2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应用2.2.1 转向避碰(正横前来船、正横和正横后来船,船舶操纵性影响)2.2.2 减速或把船停住2.2.3 多船会遇综合避碰行动2.3 驾驶台资源管理(BRM)2.3.1 计划2.3.1.1 制定通过指定水域计划2.3.1.1.1 计划的基本步骤2.3.1.1.2 相关信息的获得与排序2.3.1.1.3 可利用资源及使用安排2.3.1.1.4 团队的组织、安排与沟通2.3.1.2 制定“偶发事件计划”(contingencies plan)2.3.1.2.1 预测“偶发事件”2.3.1.2.2 事件发生后的对策2.3.2通过指定水域实际操作2.3.2.1 资源与管理2.3.2.1.1团队成员工作态度的识别与管理2.3.2.1.2 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的识别与安排2.3.2.1.3各资源的排序、组织、协调与使用2.3.2.2 驾驶台团队工作2.3.2.2.1 团队的协作与沟通2.3.2.2.2 失误链识别与切断2.3.2.2.3 内部与外部通信2.3.2.3 偶发事件与应急2.3.2.3.1 判断与决策2.3.2.3.2 应急事件的处理2.3.2.3.3 偶发事件的处理2.3.2.4 搜寻救助2.3.2.4.1 扩展方形搜寻2.3.2.4.2扇形搜寻2.3.2.4.3多船平行航线搜寻2.3.2.5特殊水域的操纵与避碰2.3.2.5.1 顶流过弯时操船方法2.3.2.5.2 顺流过弯时操船方法2.3.2.5.3 狭水道中操船与避碰2.3.2.6紧迫局面、特殊情况避碰2.3.2.6.1互见中紧迫局面的避碰行动2.3.2.6.2互见中难以避免碰撞的紧急操纵行动3.评估要素及标准3.1 船舶操纵(40分)3.1.1, 3.1.3任选一项,3.1.2, 3.1.4任选一项。

基于《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船舶碰撞事故分析

基于《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船舶碰撞事故分析

文章编号:2095-3747(2020)-03-0031-05基于《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船舶碰撞事故分析周京,李纪强,葛海鹏(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6)摘 要:基于一起人为失误而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从避碰规则和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涉事船舶存在的过失。

船员未能正确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船员情景意识欠缺和船员责任心不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的具体条款分析如何才能预防这种事故的发生。

在船舶驾驶中,增强驾驶台团队的责任心、提高驾驶台团队情景意识、加强船舶领导和值班人员领导力和决策力对保证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碰撞;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驾驶台资源管理;情景意识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近年来,随着海上船舶数量的增加,导致了海难事故发生的频率变高。

其中,海上发生的碰撞事故频率最高、程度最惨烈、人员伤亡损失最惨重。

在中国沿线海域发生的海难事故中,有26.0%是海上碰撞事故[1]。

发生海上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没有对驾驶台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等。

《规则》是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法规,是船舶避碰的行动指南,是船舶安全航行的保障。

正确遵守《规则》具有重大意义[2]。

驾驶台是整艘船的指挥中心。

驾驶台团队对驾驶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增强团队的责任心、提高团队情景意识、提升团队领导力与决策力,从而减少海上碰撞事故的发生。

1事故案例“H”轮3月10日1545时驶往F湾,预计12日0300时抵港。

船方11日下午收到指令,12日中午可进港靠泊。

船长决定在F湾北面45米水深处抛锚等待靠泊。

当天夜晚海面吹东北风,收稿日期:2020—07—04第一作者简介:周京(1996— ),男,硕士研究生风力5-6级,能见距离3-4海里。

11日2300时船长上驾驶台,向三副布置了抛锚计划及备车叫船长的地点后,即在海图室沙发上休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驾驶专业评估规范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适用对象: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掌握船舶操纵、避碰以及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进行操作和应用的能力,以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船舶操纵2.1.1 锚泊操纵2.1.1.1 抛单锚时的船舶操纵2.1.1.2 抛八字锚的船舶操纵2.1.1.3 抛一字锚的船舶操纵2.1.1.4 抛平行锚的船舶操纵2.1.2 港内掉头操纵2.1.2.1 顺流抛锚掉头2.1.2.2 顶流拖首掉头2.1.2.3 静水港拖尾掉头2.1.3 靠、离泊操纵2.1.3.1 无风、流时的靠泊操纵2.1.3.2 无风、流时的离泊操纵2.1.3.3 有风、流时的靠泊操纵2.1.3.4 有风、流时的离泊操纵2.1.3.5 使用拖轮助操时的靠泊操纵2.1.3.6 使用拖轮助操时的离泊操纵2.1.3.7 船间并靠2.1.4 系离浮筒的操纵要领2.1.4.1 系单浮筒的操纵2.1.4.2 离单浮筒的操纵2.1.4.3 系双浮筒的操纵2.1.4.4 离双浮筒的操纵2.2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应用2.2.1 转向避碰(正横前来船、正横和正横后来船,船舶操纵性影响)2.2.2 减速或把船停住2.2.3 多船会遇综合避碰行动2.3 驾驶台资源管理(BRM)2.3.1 计划2.3.1.1 制定通过指定水域计划2.3.1.1.1 计划的基本步骤2.3.1.1.2 相关信息的获得与排序2.3.1.1.3 可利用资源及使用安排2.3.1.1.4 团队的组织、安排与沟通2.3.1.2 制定“偶发事件计划”(contingencies plan)2.3.1.2.1 预测“偶发事件”2.3.1.2.2 事件发生后的对策2.3.2通过指定水域实际操作2.3.2.1 资源与管理2.3.2.1.1团队成员工作态度的识别与管理2.3.2.1.2 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的识别与安排2.3.2.1.3各资源的排序、组织、协调与使用2.3.2.2 驾驶台团队工作2.3.2.2.1 团队的协作与沟通2.3.2.2.2 失误链识别与切断2.3.2.2.3 内部与外部通信2.3.2.3 偶发事件与应急2.3.2.3.1 判断与决策2.3.2.3.2 应急事件的处理2.3.2.3.3 偶发事件的处理2.3.2.4 搜寻救助2.3.2.4.1 扩展方形搜寻2.3.2.4.2扇形搜寻2.3.2.4.3多船平行航线搜寻2.3.2.5特殊水域的操纵与避碰2.3.2.5.1 顶流过弯时操船方法2.3.2.5.2 顺流过弯时操船方法2.3.2.5.3 狭水道中操船与避碰2.3.2.6紧迫局面、特殊情况避碰2.3.2.6.1互见中紧迫局面的避碰行动2.3.2.6.2互见中难以避免碰撞的紧急操纵行动3.评估要素及标准3.1 船舶操纵(40分)3.1.1, 3.1.3任选一项,3.1.2, 3.1.4任选一项。

3.1.1 锚泊操纵(单锚、八字锚、一字锚、平行锚方式选一项)(30分)(1)评估要素①进入锚地路线、锚位选择;(5分)②船位、船速、艏向控制;(10分)③根据水深和船舶条件选择抛锚方法;(5分)④锚链长度控制;(3分)⑤锚抓底判断;(2分)⑥锚位校核。

(5分)(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30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2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8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1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6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1.2 港内掉头操纵(顺流抛锚、顶流拖首、静水港拖尾选一项)(10分)(1)评估要素①船速控制;(2分)②掉头方向选择;(2分)③拖轮或锚的使用;(2分)④车舵的使用;(2分)⑤船位、艏向控制。

(2分)(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10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8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4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2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1.3 靠、离泊操纵(靠、离泊操纵任选一项)(30分)(1)评估要素①靠、离泊计划;(3分)②船位、船速、艏向控制;(5分)③车、舵或拖轮的使用;(5分)④缆绳、锚的使用;(2分)⑤安全速度和安全距离控制;(10分)⑥过程总体评价。

(5分)(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30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2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18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1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6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1.4 系离浮筒的操纵(系、离操纵任选一项)(10分)(1)评估要素①靠、离操纵计划;(2分)②船位、船速、艏向控制;(2分)③车、舵或拖轮的使用;(2分)④安全速度和安全距离控制;(2分)⑤过程总体评价。

(2分)(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10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8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4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2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2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应用(10分)3.2.1和3.2.2任选一项,3.2.3必选。

3.2.1 转向避碰(正横前来船、正横和正横后来船,船舶操纵性影响)(5分)(1)评估要素①判断碰撞危险(使用有效手段,包括听觉、雷达、VHF、AIS、VTS、雾号等);②雷达标绘或与其相当的系统观察;③识别他船的种类、动态,判断会遇态势;④规则对转向方向的要求和限制;⑤考虑他船的行动,避碰措施符合规则以及良好船艺要求,保证操纵安全。

(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10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8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6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4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2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2.2. 减速或把船停住(5分)(1)评估要素①判断碰撞危险(使用有效手段,包括听觉、雷达、VHF、AIS、VTS、雾号等);②雷达标绘或与其相当的系统观察;③识别他船的种类、动态,判断会遇态势;④规则对减速或把船停住的要求;⑤行动符合规则以及良好船艺要求,保证操纵安全。

(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5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2.3 多船会遇综合避碰行动(5分)(1)评估要素①判断碰撞危险(使用有效手段,包括听觉、雷达、VHF、AIS、VTS、雾号等);②雷达标绘或与其相当的系统观察;③识别他船的种类、动态,判断会遇态势;④规则对转向、减速或把船停住的要求;⑤考虑他船的行动,避碰措施行动符合规则以及良好船艺要求,避免形成另一紧迫局面。

(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5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3 驾驶台资源管理(BRM)(50分)3.3.1 计划(10分)3.3.1.1 制定通过指定水域计划(5分)(1)评估要素①任务的明确(本次操作的具体任务及注意事项);②计划的可行性(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提出阶段或关键点的航法与操纵要求);③信息的完整性;④资源的利用和安排;⑤人员的组织和安排(各种情况下的协作、沟通与通信要求,监督船位要求)。

(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5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3.1.2 制定“偶发事件计划”(5分)偶发事件包括:引航计划变更,通航拥挤,船舶设备故障,突遇能见度不良,货物移位等;应急事件包括:碰撞、搁浅或触礁、溢油、人落水、船舶失控(主机,舵机,失电)等。

(1)评估要素①明确可能发生偶发事件;②明确偶发事件的危害;③偶发事件的应对程序;④偶发事件的应对措施;⑤偶发事件发生时人员的组织和安排(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5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3.2通过指定水域实际操作(40分)3.3.2.1 资源与管理(5分)(1)评估要素①明确可利用的资源;②资源的排序、组织、协调与使用;③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识别;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⑤团队成员的安排与管理;(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5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3.2.2 驾驶台团队工作(5分)(1)评估要素①团队成员的沟通;②团队的协作;③可能的协作失误及危害的识别;④消除协调失误的措施;⑤内部与外部通信。

(2)评估标准: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5分;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4分;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3分;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2分;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1分;⑥无法完成0分,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3.3.2.3 偶发事件与应急(5分)(1)评估要素①偶发应急事件识别;②偶发事件或应急反应程序;③偶发事件的决策;④偶发事件的处理过程;⑤事件的处理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