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口技集体备课卡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1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 《口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协作方法.3了解我国口技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度的艺术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品味具体生动的描写,把视觉文字转化为听觉并加以想象..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提问法.课前预习;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妇手拍儿声……夫叱大儿声;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俄而百千人大呼……泼水声。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满坐宾客……以为妙绝。

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于是宾客……几欲先走。

合作探究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⑵会宾客大宴(会:正赶上)⑶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⑷众宾团坐(团:围绕)⑸妇拍而呜之(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⑹奋袖出臂(奋:扬起,举起)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首尾呼应;同时强调道具的简单,从侧面表现了口技人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突出了其技艺之“善”。

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善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C)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学生完成学案内容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不能省。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
第一个场面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第二个场面突出鼠倾盆器的声音来烘托屋内的静;第三个场面更是写得有生有色,达到高潮,声音由少而多,应接不暇。
4.思考: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
号黑板板书1

“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应。
1. 齐读第2、3、4段。
2.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醒而梦。③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惊
3.画出这三段所描写的声音种类并口头作答。
思考:三个场面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
声音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按“小~大(第一个场面)~小(第二个场面)~大(第三个场面)”的顺序来写的,其中又各有特点。
2.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口技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七下语文《口技》集体备课卡

七下语文《口技》集体备课卡
2.文中的口技表演者,先生摩仿了哪些声音,按顺序说出来。
3.口技表演者用了什么道具?哪些地方能反映出口技人技巧高超?找出来
(鼓励学生读原文:有的学生能找到正面描写,也有同学能找到观众反映句子,老师等学和找完后,归纳出:此文一个重要写作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相合。
知识网络
善正面场景:梦中惊醒由醒入睡失火纷乱
品行
深切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热情。
课程资源
整合
课内资源
1.课文原文。
2.课后注解。
调适资源
1.相声片断。
2.视频,如《洛桑学艺》等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口技表演,让学生听,听到哪些声音,听出什么时间,听出什么故事。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艺术?进而导入新课(课题)
声音:小~大~小~大
侧面道具:一桌、一持、一扇、一抚。
听众伸须侧目微笑默。
意少舒稍稍正坐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目标检测要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⑵会宾客大宴(会:)
⑶施八尺屏障(施:)
⑷众宾团坐(团:)
⑸妇拍而呜之(呜:)
⑹奋袖出臂(奋:)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
2.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
潍坊十三中“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师学科素养的有效性研究”
集体备课卡
年级七学科语文审核人张静日期2012.04
课题
口技
课型
阅读
课时分配
2
主备
冯立宁
课标要求
读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 20 课口技(第 1 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教课目的:
1.认识作者及其作品。

2.学习累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粗心。

3、品尝文中正确生动的语言
4、认识我公民间艺人的聪慧才华。

教课要点:
频频朗读,累积文言词语。

一、快乐预习:
1.查资料 , 认识作者及其作品。

2.熟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疏导文意 .
二、合作研究:
1.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归纳出来。

2. 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深的一个词是。

三、感恩达标:1.填空。

《口技》节选自。

作者是代的。

2.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梦话()絮絮不只()中间()几欲先走()
yì语()无敢huán者()yè屋()hōu 声()
3. 解说加点的词语。

( 1)会来宾大宴(2)少顷
( 3)众妙毕备(4)夫齁声起
( 5)意少舒(6)两股战战
4.翻译以下句子。

(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
备。

(3)不多,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可以名其一处也。

1教课设计、试题、试卷中小学。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口技》(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和领会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妙神奇。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口技表演中感受领会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

[教学难点]1.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

这,又是一种享受了。

(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三、整体感知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2.朗读课文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ǐng 倾qīng 呓yì絮xù叱chì间jiàn许许hǔ曳yè几jī②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③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第一自然段(1)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放置会:集会,恰逢但:只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2)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

(3)分析这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第一课时》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口技第一课时》学案

《第20课口技第一课时》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文学常识和口技的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情节。

3、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情节。

教具PPT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课前展示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展示汇报实践创新1、课前一讲《童年》2、推普角1、听口技表演。

2、了解口技的有关知识。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一、课前预习:1、作者以及作品简介:本文作者(),字铁崖,()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其《〈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清代张潮(康熙时安徽歙县人,曾任职翰林院)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

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书名“周说”,共有九百多篇(已散失)。

《汉书·艺文志》将虞初列入小说家,后世常用他的名字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呓语()齁.(曳哗.()叱.(嗣中间()几.欲先走(意少舒()许许声(3、通过预习你对课文内容有哪些了解,请写二、朗读课文,理清情节。

1、看图片,听朗读录音,听准字音、节奏、2、同学们练习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的内容大意,读出感情来。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这课文描写了几个表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场景:三、复述这篇文章的的三个场景。

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地复述课文,做到详略得当。

每堂一清布置作业一、基础知识检测1、《口技》,是()代()写的。

《木兰诗》出自《》。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呓语()齁.()曳.()哗.()叱.()嗣()中间()几.欲先走()意少舒()许许声()二、课文描写了哪几个表演的场面?1、完成学案以及《导航》内容。

师 20口技 第一课时

师 20口技 第一课时

纠错补充
教师寄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 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 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 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 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 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 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 戏” 。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 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 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 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 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 、 《秋声集》 。 《口技》一文选自《虞 一。 这种技艺, 清代属 “百 。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 自 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主 说,以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 20 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 学 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 习 小说集。 2、听读课文,给下列字标音 呓( 先走 )语 少( 吠( ) 乳: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学风:善思、善学、善行 ) 曳( 叱( ) 齁( ) )声 中间( 几( ) 力 拉崩倒( )之声 )屋许许( 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 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 称隔壁戏” 。 且其中还有腹 语术。运用嘴、舌、喉、 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 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 可加强真实感。 ) 欲 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
昌平区下庄学校 七
班级七年级 组名 课 题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姓名
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口技》集体备课记录表(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口技》集体备课记录表(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口技》集体备课记录表(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时间5月7日地点办公室年级七学科语文主持人乔美莲主备人乔美莲出席人员李晓颖、张丽萍赵艺杰、王丽苹课题《口技》前一单元(课)教学得失《孙权劝学》采用文白互读的方式,一学生读原文,另一学生用白话文进行解说。

解说时要力求语言生动流畅,再现原文神韵。

这样避免了传统逐字逐句翻译的机械和刻板,既可培养学生的文言理解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在文白互读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及时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重点文言词汇的理解。

同时,通过投影对常用文言词汇进行疏通检测,教学效果良好本单元(课)预设课时分配三课时教材分析《口技》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文化生活”,五篇课文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重点要求通过朗读,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体验,领会作家对“文化艺术”的感悟。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通过描写口技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和火起、救火的情景所发出的精彩声响,以及宾客沉浸其中、如痴如醉甚至以假为真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和语言感受力。

在导入教学后,放手让学生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归纳文学常识、准确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起来应该不太吃力。

另处,本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学生应该很感兴趣。

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优势条件。

教学重点 1.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2.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法】导入新课——指导阅读——拓展练习【学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拓展练习媒体应用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能较好地辅助教学。

20《口技》第一课时教案

20《口技》第一课时教案

《口技》教案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理解课文大意,背诵全文。

2.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首尾照应的写法。

3.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学习重点】积累常用实词、虚词,正侧面结合描写的作用,品味精练、形象的语言。

【学习难点】多方面表现口技人高超技艺的写法。

第一课时【预习提示】掌握字词、作者、背景、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等。

一、资料助读(文学常识是你学语文的好帮手,你一定要掌握!)1、走近作者林嗣(sì)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善写诗文。

著有《铁崖文集》、《秋声诗》等。

林嗣环,明万历三十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

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

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

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

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

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2、了解作品⑴《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

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⑵《口技》原为林嗣环的《秋声诗》的序言。

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3、关于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一、自学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小组互判并订正,5分钟)少顷..()深巷.()犬吠.()呓.语()乳.()絮.絮()不止叱.()伸颈.()齁.声()咳嗽..()意少.()舒中间.()夹.()曳.()屋许.()许声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二.课堂探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口技》(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口技》(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课口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停顿准确2.理解一般文言实词的意义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教学重难点: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旨在创设情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

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嘴,竞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得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

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和洛桑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课堂实录一、疏通字词【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帮助同学们疏通字词,了解作者简介】1.初读,教师安排学生课外预习。

嗣(sì)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叱(chì)间(jiàn)许许(hǔ)曳(yâ)几(jī)哗(huá)犬吠(quǎn fâi)2.介绍作者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诵读课文【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旨在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培养朗读文言文的语感。

】1.听朗读录音,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2.课内朗读。

自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

听读:教师范读,选读:小组推选代表读,其他同学评议。

三、理解重点词语【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文言实词】1. 注意下列词语的含义。

善:擅长会:适逢,正赶上施:设置安放少顷:一会儿但:只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欠:打呵欠伸:伸懒腰既而:不久乳:喂奶毕:全绝:极点,最意:心情舒:伸展,放松中间:中间夹杂曳:拉虽:即使名:说出奋:卷起股:大腿几:几乎,差点儿走:逃跑2.掌握活用的词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技第一课时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数学:1、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学知识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能力训练:1、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2、条理清晰地复述三个场景德育学习: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以及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难点:1、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描摹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方法:1、坚持以“读”为本,加强阅读指导。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嗣(sì)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叱(chì)鼻句(hōu)间(jiàn)许许(hǔ)曳(yè)几(jī)溺(niào)狺(yín)嘿(mò)2、阅读课文,根据注解翻译全文。

一.预习导学1、让学生听一段口技录音讨论:这段声音像什么?中间表现了什么情节?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刚才所听到的声音,有没有人能学一下。

学生发言,明白这是一段“口技”。

如有能力,可让学生表演一下,创造一下气氛2、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让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欣赏的。

3、作家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二、合作探究、精讲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语音、语气,领会作者感情2、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纠错,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

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少顷:一会儿但:只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欠:打呵欠伸:伸懒腰既而:不久乳:喂奶毕:全绝:极点,最意:心情舒:伸展,放松中间:中间夹杂曳:拉虽:即使名:说出奋:卷起股:大腿几:几乎,差点儿走:逃跑3、再次朗读课文4、小结:本堂课我们了解了口技这种民间艺术,并且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口技教案新部编本一课时

口技教案新部编本一课时
3、文言字词积累
①通假字:满坐寂然 "坐"通"座"。
②古今异义词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闻 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但 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会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是古义:这、此今义:判断动词少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一词多义
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 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奇妙
叱(chì)呓语(yì)中间(jiàn
犬吠(fèi)齁(hōu)撤(chè)
曳屋许许声(yè)(hǔ hǔ)惊觉(jiào)
欠伸少顷(shǎoqǐng)
4、听录音,欣赏口技表演
5、学生齐读
要求:读得情节明确
读得场景逼真
4、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
2、小组展示,注意以下重点字词
善:擅长。会:适逢,正赶上。厅事:大厅、厅堂。
施:放置、安放。但闻:只听见。少顷:一会儿。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同“座”。吠:狗叫。
惊觉:惊吓而醒过来。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呓语:说梦话。
既而:不久。妇抚儿乳:抚摸,安慰;动词,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絮絮:连续不断地讲话。当是时:正当这个时候。叱:大声呵斥。
一时:一齐。众妙毕备: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
百千齐作:起,响起来。曳屋许许声:拉;拟声词。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无”“不”两个否定词连用,表肯定。虽:即使。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情况。名:说出。
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股:大腿。战战:哆嗦的样子。Fra bibliotek:几乎,差点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齁hōu中间jiàn意少舒shū曳屋许许声yèhǔhǔ几欲先走jī
1、教师领读2、学生齐读3、学生领读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
五、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串讲课文
(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并了解课文大意)
1、第一段:
⑴学生齐读。
⑵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⑶指名翻译。
⑷教师点拔:
①善:善于。②会:适逢,正赶上。
遥闻深巷犬吠声()
3、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括号里。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⑴表示突然发生()
⑵表示同时发生()
⑶表示相继发生()
⑷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⑸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八、板书设计
口技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清代
一段:京中有善口技者:介绍口技表演者。
会宾客大宴:场合。
⑨毕:全。⑩嘿叹:“嘿”同“默”,默默赞叹。
⑾绝:到了极点。⑶学生串译本段并指出难点。
⑷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总结: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状和听众的反应。
⑸指导背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京中课文
教学过程
个性修订
一、导入新课
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和洛桑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口技》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三、揭示目标
(出示小黑板)
四、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林嗣环sì呓语yì狺狺yín叱chì伸颈jǐng嘿叹mò
语文集体备课卡(一)
年级
学科
课题名称
课时
时间
主备人

语文
口技1
1
课时目标
1、掌握“会”“凑”“乳”“舒”“名”等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培养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重点
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③于厅事:在客厅。④施:设置。
⑤闻:听见。⑥寂然:静悄悄的样子。
总结:介绍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场合、设施、道具、以及开演之时的气氛。
⑸指导背诵
2、第二段:
⑴学生齐读。
⑵教师点拔:
①惊觉:被惊醒。②呓语:说梦话。
③既而:不久。④抚儿乳:乳,喂奶。
⑤儿含乳啼:乳,奶头。⑥是时:这时候。
⑦凑:会合,聚集。⑧妙:妙处。
施八尺屏障:设施。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道具。
满堂寂然,无敢哗者:开演时的气氛。
二段:遥闻深巷犬吠声……众妙毕备:口技表演者摹拟四口之家深夜睡眠的情状。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也:写听众的反应。
板书

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