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经典错因正解汇总:第五章不等式

合集下载

5【中考复习】第五章:不等式(不等量关系)

5【中考复习】第五章:不等式(不等量关系)

二、不等式组结构和转换
1.
不等式组(结构)和意义
2.
解不等式
3.
分式不等式转换为不等式组
4.
绝对值不等式转换为不等式组
5.
不等式结构和数式结构分类
三、不等式和数量
1.
通过数量判断不等式取值范围
2.
不等式解求不等式组系数
3.
不等量关系的日常语言表达
四、中考真题(出题形式)
1、不等式的意义
● 画一个大于9面积的几何图形。
有最大值5/2,最大整数2
观察什么?
1)观察范围延伸方向;2)观察范围边界数量;
中考复习
5、代数式是否有最大最小值
通过数量范围找出这个范围内的最大(小)数量,根据不等式判断是否有最大最小值
例:a≤4,有最大值4
例:b≥5,有最小值5
例:c<4,无最大值,最大整数值3
例:d>5,无最小值,最小整数值6
方程和不等式的区别:
1、方程的解——具体的数量;不等式的解——数量范围
2、等式没有方向;不等式有方向
等式两边代数式交换,等式成立;不等式两边代数式交换,不等式不成立
例:3=(2+1) 交换正确:(2+1)=3
(2+2)>3 交换错误:3>(2+2)
中考复习
3x+4

5
3、不等式性质(结构转换)

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加(减)同一个代数式,不等式方向不变;
>、≥、<、≤
✓ 表示数量不相等的数学符号:

不等式的意义:
字母n表示所有大于9的数量的范围。
思维如何确定数量范围?
字母m表示所小于等于9的数量的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5精要——不等 式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5精要——不等    式知识点

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则(若,则),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则(若,则);(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则或;(4)若,,则;若,,则。

特别提醒: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

如(1)对于实数中,给出下列命题: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答:②③⑥⑦⑧);(2)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3)已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2.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一般先把要比较的代数式与“0”比,与“1”比,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或放缩法;(8)图象法:利用有关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直接比较大小。

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1)设,比较的大小(答:当时,(时取等号);当时,(时取等号));(2)设,,,试比较的大小(答:);(3)比较1+与的大小(答:当或时,1+>;当时,1+<;当时,1+=)特值法是判断不等式命题是否成立的一种方法,此法尤其适用于不成立的命题。

3. 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这17字方针。

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

如(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的最小值是2B、的最小值是2C、的最大值是D、的最小值是(答:C);(2)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答:);(3)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答:);4.常用不等式有:(1)(根据目标不等式左右的运算结构选用) ;(2)a、b、c R,(当且仅当时,取等号);(3)若,则(糖水的浓度问题)。

高考不等式易错题解析

高考不等式易错题解析

不等式易错题及错解分析一、选择题:1.设()lg ,f x x =若0<a<b<c,且f(a)>f(b)>f(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1)(c-1)>0B ac>1C ac=1D ac>1错解原因是没有数形结合意识,正解是作出函数()lg f x x =的图象,由图可得出选D. 2.设,,1x y R x y ∈+>则使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1x y +≥B 1122x y >>或 C 1x ≥ D x<-1 错解:选B,对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不清,“或”与“且”概念不清,正确答案为D 。

3.不等式(0x -≥的解集是A {|1}x x >B {|1}x x ≥C {|21}x x x ≥-≠且D {|21}x x x =-≥或 错解:选B ,不等式的等价转化出现错误,没考虑x=-2的情形。

正确答案为D 。

4.某工厂第一年的产量为A ,第二年的增长率为a,第三年的增长率为b ,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A 2a b x +=B 2a b x +≤C 2a b x +>D 2a bx +≥ 错解:对概念理解不清,不能灵活运用平均数的关系。

正确答案为B 。

5.已知1324a b a b -<+<<-<且,则2a+3b 的取值范围是A 1317(,)22-B 711(,)22-C 713(,)22-D 913(,)22- 错解:对条件“1324a b a b -<+<<-<且”不是等价转化,解出a,b 的范围,再求2a+3b的范围,扩大了范围。

正解:用待定系数法,解出2a+3b=52(a+b)12-(a-b),求出结果为D 。

6.若不等式ax 2+x+a <0的解集为 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A a ≤-21或a ≥21B a <21C -21≤a ≤21D a ≥ 21正确答案:D 错因: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关系还不能掌握。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易错点剖析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易错点剖析
a b a b 2 ;⑤ 2 c c c c

D. ①②④⑤
错解:因为 c2 是正数,所以③正确,故选 B. 错解分析: 本题的条件是 a>b, 变形是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 (或除以) c 或 c2,变形正确与否的关键是看 c 或 c2 的取值情况.而本题中 c 为不确定大小的
有理数,故很容易判断①②⑤变形错误.因为 c2 大于等于零,而其在分母中, 故只能大于 0,所以④正确.故选 A. 例 5.已知 am>bm(m≠0) ,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 B. a<b C.
2a-b=7, a=5, 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所以在解题时错误得出 解得 从而错 5b-a=10, b=3.
5
3 误得到 ax>b 的解集是 x> . 5 2a-b<0, 10 正解:由不等式(2a-b)x+a-5b>0 的解集是 x< ,得5b-a 10 解 7 = , 2a-b 7
A. ①④
错解:5<3 不成立,故选 B. 错解分析:不等式是指用“<” , “>” , “≤” , “≥”或“≠”来表示不等 关系的式子,不受其是否成立的影响.5<3 虽然不成立,但它仍然是不等式, 故选 D.
6
二、性质类错误 例 3.命题“若 a<b,c<d,则 ac<bd”是否成立? 错解:成立.因为两个较小数的积一定小于两个较大数的积,例如 2<3, 4<5,则有 2×4<3×5. 错解分析:此题的错误在于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若 a,c 为负数,例如 -3<2,-4<1,显然(-3)×(-4)不小于 2×1,故该命题不成立. 例 4.若 a>b, c 为有理数,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①ac>bc;②ac<bc;③ac2>bc2;④ A. ④ B. ③ C. ①②⑤

高中数学人教版_必修五_不等式_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高中数学人教版_必修五_不等式_知识点最完全精炼总结

一 . 不等式知识重点1. 两实数大小的比较ababab a b 0abab2.不等式的性质: 8条性质 .aa2 2b b 222 ab1( ab )22a2整式形式abb23.基aba 2b 2本不 2等式abab 定理2根式形式2 ( a 2b 2 )ba分 式 形 式ba 2 ( a ,b 同 号 )ab1a2a倒数形式aa12aa4.公式:a 12a ba 2b 2ab3.解不等式xb(a0)(1) 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b(a 0)a(2) 一元二次不等式:xb(a0)a鉴别式△>0 △=0△ <0△ =b 2- 4acy=ax 2+bx+c的图象yyy(a> 0)x 1 Ox2xxOO x 1xax 2+bx+c= 0 有两相异实根有两相等实根没有实根x 1, x 2 (x 1< x 2)b(a >0) 的根x 1= x 2= 2aax 2+bx+c> 0 {x|x<x 1,或 {x|x ≠b } R2a(y> 0)的解集x>x 2}ax 2+bx+c< 0 {x|x 1< x <x 2 }ΦΦ(y <0 )的解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流程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依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3)解分式不等式:f ( x)f (x) g( x)g( x)f ( x)f (x)g(x)g(x)g( x)高次不等式:( x a 1 )( x a 2 ) ( x a n )(4)解含参数的不等式: (1) (x –2)(ax –2)>0( 2)x 2 –(a + a 2)x + a 3 >0 ; ( 3)2x 2+ ax +2 > 0 ;注:解形如 ax 2+bx+c> 0 的不等式时分类讨 论的标准有: 1、议论 a 与 0 的大小; 2、议论⊿与 0 的大小; 3、议论两根的大小;二、运用的数学思想:1、分类议论的思想;2、数形联合的思想;3、等与不等的化归思想(4)含参不等式恒建立的问题:.1、函数2、分别参数后用最值3、用图象例 1.已知对于x 的不等式x2(3 a2 )x 2a 10在(–2,0)上恒建立,务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例 2.对于x的不等式y log 2 ( ax 2ax1)对全部实数 x∈R都建立,求 a 的取值范围.x例3.若对随意x0,a恒建立,x23x 1则 a的取值范围.(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散布问题:方法:依照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从:张口方向、鉴别式、对称轴、函数值三个角度列出不等式组,总之都是转变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求解 ..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的讨论:f (k )0y1.x1< x2< k b kk2a x10O xx2yf (k)0.1< x2b k2k < x2ax1O x2xky3.x1< k < x2 f (k) 0kx1O x x.4.k1 < x1 < x2 < k25.x1 < k1 < k2 < x2 yyk1k2Ok1k2x1O x2x x1x2xf (k1 )0f (k2 )0k1bk2 2a6.k1< x1< k2< x2< k3f ( k1 ) 0f ( k2 ) 0f ( k2 ) 0f (k1 ) 0f (k2 ) 0yO k2x2k1x1k3x4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可行域;第二步:在可行域内找到最优解所对应的点;第三步:解方程的最优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法

更 能巩 固所 学 基 础 知 识 . 时 注 意 高 中 数 学 各 模 块 各 章 节 同 间 知识 的联 系 , 利 数 学 知 识 横 向与 纵 向 的 延 伸 与 拓 展 , 有 有
利 于 数 学 能 力 的 培养 .
数 学 学 习 与研 究 2 1 . 009
河 有 最大值 , 则左边 o b + 必须为定值 , 而学生错误地把定
± ± 2
理 解 均 值 不 等 式 定 理 成立 的首 要 条 件 “ 数 ” 导致 了 错 误 . 正 , 正 确 解 法 中本 题 的 要 分 正 数 , 数 给予 讨 论 . 负

而 + 志
正 0, +≥ : 解当 时 = 2 ・ 2 y 1√ ÷ ;
当 < 0时 , > , 一 0
例 3 求 函数 _ = , (
的最 小 值 ・
+ Z
错 . ÷ 2 ・= 解‘= ≥ z ‘ + √÷ , y

. .

错解
・ . ・
):
 ̄ +2 /

函数值域为[ , 。 . 2 +o )
剖析
这 种 解 法 应 用 均 值 不 等 式 定 理 , 误 的 是 没 有 错
_ ) 最 大 值 是 2 厂 的 ( .
’ .

在 数学 学 习 中加 强对 每一 个 条 件 的 深 刻 理 解 是 提 高( 0 b 0 公 式 中, 要 / 。> , > ) 若
习效 率 的 一 种有 效方 法 , 合 正 确 解 法 与 错 误 解 法 的 比较 , 结

I 脬} E
- ≤ ≤ , u
・ ・ ・

去 瘌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五章不等式1)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五章不等式1)

第五章 不等式§5.1不等式的解法一、知识导学1.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1)当a>0时,解为a b x >;(2)当a <0时,解为abx <;(3)当a =0,b ≥0时无解;当a =0,b <0时,解为R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如下表)其中a >0,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实根,且x 1<x 23.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可用区间法(或称根轴法)求解,其步骤是: ①将f(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 ②将f(x)分解为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③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 ④根据曲线显示出的f(x)值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4.分式不等式:先整理成)()(x g x f >0或)()(x g x f ≥0的形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即:)()(x g x f >0⇔f(x)·g (x)>0 )()(x g x f ≥0⇔0)x (g )x (f 0)x (g 0)x (f >或⋅⎩⎨⎧≠=然后用“根轴法”或化为不等式组求解.二、疑难知识导析1.不等式解法的基本思路解不等式的过程,实质上是同解不等式逐步代换化简原不等式的过程,因而保持同解变形就成为解不等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实际上高中阶段所解的不等式最后都要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所以等价转化是解不等式的主要思路.代数化、有理化、整式化、低次化是解初等不等式的基本思路.为此,一要能熟练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二要保证每步转化都要是等价变形.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本组各不等式解集的交集,所以在解不等式组时,先要解出本组内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取其交集,在取交集时,一定要利用数轴,将本组内各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注意同一不等式解的示意线要一样高,不要将一个不等式解集的两个或几个区间误看成是两个或几个不等式的解集.3.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不等式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其难点是区分何时取交集,何时取并集.解不等式的另一个难点是含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求解—注意分类. 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如果kx 2+2kx -(k+2)<0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 A. -1≤k ≤0 B. -1≤k<0 C. -1<k ≤0 D. -1<k<0 错解:由题意:⎩⎨⎧<+-⋅-<0)]2([4)2(02k k k k解得:-1<k<0错因:将kx 2+2kx -(k+2)<0看成了一定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忽略了k =0的情况. 正解:当k =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2<0,显然恒成立,∴ k =0符合题意.当k ≠0时,由题意:⎩⎨⎧<+-⋅-<0)]2([4)2(02k k k k 解得:-1<k<0∴ 01≤<-k ,故选C.[例2] 命题:1A x -<3,命题:(2)()B x x a ++<0,若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A.(4,)+∞B.[)4,+∞C.(,4)-∞-D.(],4-∞- 错解:由|x -1|<3得:-2<x <4, 又由(x +2)(x +a)=0得x=-2或x =-a,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2<x <4}⊂{x|-2<x <-a } ∴-a>4故选D.错因:忽略了a =-4时,{x|-2<x <4}={x|-2<x <-a },此时A 是B 的充要条件,不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正解:由|x -1|<3得:-2<x <4, 又由(x +2)(x +a)=0得x=-2或x =-a,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2<x <4}⊂{x|-2<x <-a } ∴-a>4故选C.[例3]已知f(x) = a x + x b,若,6)2(3,0)1(3≤≤≤≤-f f 求)3(f 的范围.错解: 由条件得⎪⎩⎪⎨⎧≤+≤≤+≤-622303ba b a ②① ②×2-① 156≤≤a ③ ①×2-②得 32338-≤≤-b ④ ③+④得 .343)3(310,34333310≤≤≤+≤f b a 即 错因:采用这种解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满足条件的函数bxax x f +=)(,其值是同时受b a 和制约的.当a 取最大(小)值时,b 不一定取最大(小)值,因而整个解题思路是错误的.正解: 由题意有⎪⎩⎪⎨⎧+=+=22)2()1(b a f b a f ,解得:)],2()1(2[32)],1()2(2[31f f b f f a -=-=).1(95)2(91633)3(f f b a f -=+=∴ 把)1(f 和)2(f 的范围代入得 .337)3(316≤≤f[例4] 解不等式(x+2)2(x+3)(x -2)0≥ 错解: (x+2)20≥∴原不等式可化为:(x+3)(x -2)0≥∴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3或x 2≥}错因:忽视了“≥”的含义,机械的将等式的运算性质套用到不等式运算中.正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2)2(x+3)(x -2)0= ①或(x+2)2(x+3)(x -2)0>②,解①得:x=-3或x =-2或x =2 解②得:x < -3或x >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3或x 2≥或x 2-=}[例5] 解关于x 的不等式)()(ab x b ab x a +>- 解:将原不等式展开,整理得:)()(b a ab x b a +>-讨论:当b a >时,ba b a ab x -+>)(当b a =时,若b a =≥0时φ∈x ;若b a =<0时R x ∈ 当b a <时,ba b a ab x -+<)(点评:在解一次不等式时,要讨论一次项系数的符号.[例6]关于x 的不等式02<++c bx ax 的解集为}212|{->-<x x x 或 求关于x 的不等式02>+-c bx ax 的解集. 解:由题设知 0<a ,且21,2=-=x x 是方程02=++c bx ax 的两根 ∴25-=-a b , 1=ac从而 02>+-c bx ax 可以变形为02<+-acx a b x 即:01252<+-x x ∴221<<x 点评: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是解本题的关健,这也体现了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简单应用. [例7]不等式3)61(log 2≤++xx 的解集为 解:∵3)61(log 2≤++x x ,∴0<168x x ++≤,∴ 12160x x x x ⎧+≤⎪⎪⎨⎪++>⎪⎩∴⎪⎩⎪⎨⎧>+-<<--=<0x 2232231,0或或x x x解得{}(331x ∈---+⋃反思:在数的比较大小过程中,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异中求同即先将这些数的部分因式化成相同的部分,再去比较它们剩余部分,就会很轻易啦.一般在数的比较大小中有如下几种方法:(1)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前者和零比较,后者和1比较大小;(2)找中间量,往往是1,在这些数中,有的比1大,有的比1小;,(3)计算所有数的值;(4)选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出相应的图形;(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等等. 四、典型习题导练1.解不等式0322322<--+-x x x x 2. 解不等式 62323+>+x x x3.解不等式 0)2)(54(22<++--x x x x 4. 解不等式 0)2)(1()1()2(32<-+-+x x x x5.解不等式1116-<-x x 6.k 为何值时,下式恒成立:13642222<++++x x kkx x 7. 解不等式0343>---x x8. 解不等式24622+<+-x x x§5.2简单的线性规划一、知识导学1. 目标函数: P =2x+y是一个含有两个变 量 x 和y 的 函数,称为目标函数.2.可行域: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称为可行域.3. 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4.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通常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只含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图解法来解决.5. 整数线性规划:要求量取整数的线性规划称为整数线性规划. 二、疑难知识导析线性规划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最优地完成科学研究、工业设计、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专门学科.主要在以下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1.对于不含边界的区域,要将边界画成虚线.2.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有多种方法,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选点法”:任选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检验它的坐标是否满足所给的不等式,若适合,则该点所在的一侧即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否则,直线的另一侧为所求的平面区域.若 直 线 不 过 原点,通 常 选 择 原 点 代入检验.3. 平 移 直 线 y=-k x +P时,直线必须经过可行域.4.对于有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通常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凸多边形区域,此时变动直线的最佳位置一般通过这个凸多边形的顶点.5.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无论此类题目是以什么实际问题提出,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是不变的:(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画出不等式组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错解: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错因一是实虚线不清,二是部分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弄错了.正解:如图(2)所示阴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例2] 已知1≤x -y ≤2,且2≤x+y ≤4,求4x -2y 的范围. 错解:由于 1≤x -y ≤2 ①,2≤x+y ≤4 ②,①+② 得3≤2x ≤6 ③①×(-1)+② 得:0≤2y ≤3 ④. ③×2+④×(-1)得. 3≤4x -2y ≤12错因:可行域范围扩大了. 正解:线性约束条件是:⎩⎨⎧≤+≤≤≤4y x 22y -x 1令z =4x -2y ,画出可行域如右图所示, 由⎩⎨⎧=+=2y x 1y -x 得A 点坐标(1.5,0.5)此时z =4×1.5-2×0.5=5.由⎩⎨⎧=+=4y x 2y -x 得B 点坐标(3,1)此时z =4×3-2×1=10.∴5≤4x -2y ≤10[例3] 已知⎪⎩⎪⎨⎧≥++≤-+≤--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求x 2+y 2的最值.错解:不等式组⎪⎩⎪⎨⎧≥++≤-+≤--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ABC 的内部(包括边界),令z= x 2+y 2 由⎩⎨⎧≥++≤--010402357y x y x 得A 点坐标(4,1),此时z =x 2+y 2=42+12=17, 由⎩⎨⎧≥++≤--010402357y x y x 得B 点坐标(-1,-6),此时z =x 2+y 2=(-1)2+(-6)2=37,由⎩⎨⎧≥++≤-+01040117y x y x 得C 点坐标(-3,2),此时z =x 2+y 2=(-3)2+22=13,∴ 当⎩⎨⎧-=-=61y x 时x 2+y 2取得最大值37,当⎩⎨⎧=-=23y x 时x 2+y 2取得最小值13. 错因:误将求可行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误认为是求三点A 、B 、C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正解:不等式组⎪⎩⎪⎨⎧≥++≤-+≤--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ABC 的内部(包括边界),令z= x 2+y 2,则z 即为点(x ,y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由⎩⎨⎧≥++≤--010402357y x y x 得A 点坐标(4,1),此时z =x 2+y 2=42+12=17, 由⎩⎨⎧≥++≤--010402357y x y x 得B 点坐标(-1,-6),此时z =x 2+y 2=(-1)2+(-6)2=37,由⎩⎨⎧≥++≤-+01040117y x y x 得C 点坐标(-3,2),此时z =x 2+y 2=(-3)2+22=13, 而在原点处,⎩⎨⎧==0y x ,此时z =x 2+y 2=02+02=0, ∴ 当⎩⎨⎧-=-=61y x 时x 2+y 2取得最大值37,当⎩⎨⎧==00y x 时x 2+y 2取得最小值0.[例4]某家具厂有方木料90m 3,五合板600m 2,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橱出售.已知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料0.1m 3,五合板2m 2,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0.2m 3,五合板1m 2,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桌,可获利润多少?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橱,可获利润多少?怎样安排生产可使得利润最大? 分析:设生产书桌x 张,书橱y 张,利润z 元,则约束条件为⎪⎪⎩⎪⎪⎨⎧∈∈≤+≤+N y N x 600y 2x 902.01.0y x目标函数z=80x+120y作出上可行域:作出一组平行直线2x+3y=t, 此直线经过点A (100,400)时,即合理安排生产,生产书桌100张,书橱400张,有最大利润为z max =80×100+400×120=56000(元)若只生产书桌,得0<x ≤300,即最多生产300张书桌,利润为z=80×300=24000(元)若只生产书橱,得0<y ≤450,即最多生产450张书橱,利润为z=120×450=54000(元) 答:略[例5]某钢材厂要将两种大小不同的钢板截成A 、B 、C 三种规格,每张钢板可同时截得三种规格小钢板的块数如下表:每张钢板的面积,第一种为1m 2,第二种为2 m 2,今需要A 、B 、C 三种规格的成品各12、15、27块,请你们为该厂计划一下,应该分别截这两种钢板多少张,可以得到所需的三种规格成品,而且使所用钢板的面积最小?只用第一种钢板行吗?解:设需要截第一种钢板x 张,第二种钢板y 张,所用钢板面积为z m 2,则⎪⎪⎩⎪⎪⎨⎧∈≥+≥+≥+Ny x y x y x y x ,27315212目标函数z=x+2y作出可行域如图作一组平行直线x+2y=t ,由⎩⎨⎧=+=+27312y x y x可得交点⎪⎭⎫⎝⎛215,29,但点⎪⎭⎫⎝⎛215,29不是可行域内的整点,其附近的整点(4,8)或(6,7)可都使z 有最小值,且z min =4+2×8=20 或z min =6+2×7=20若只截第一种钢板,由上可知x ≥27,所用钢板面积最少为z=27(m 2);若只截第二种钢板,则y ≥15,最少需要钢板面积z=2×15=30(m 2).它们都比z min 大,因此都不行. 答:略[例6]设610z x y =+,式中,x y 满足条件4335251x y x y x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由引例可知:直线0l 与AC 所在直线平行,则由引例的解题过程知,当l 与AC 所在直线35250x y +-=重合时z 最大,此时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当l 经过点(1,1)B 时,对应z 最小,∴max 61050z x y =+=,min 6110116z =⨯+⨯=.说明:1.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得;2.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也可在可行域的边界上取得,即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四、典型习题导练1.画出不等式-x +2y -4<0表示的平面区域.2.画出不等式组⎪⎪⎩⎪⎪⎨⎧<≤≥-≥-+53006x y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3.求z =3x +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5,1,1535y x x y y xx+2y=04.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均可生产同一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为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如果每月原料的总成本不超过6000元,运费不超过2000元,那么此工厂每月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产品?5.某工厂家具车间造A、B型两类桌子,每张桌子需木工和漆工两道工序完成.已知木工做一张A、B型桌子分别需要1小时和2小时,漆工油漆一张A、B型桌子分别需要3小时和1小时;又知木工、漆工每天工作分别不得超过8小时和9小时,而工厂造一张A、B型桌子分别获利润2千元和3千元,试问工厂每天应生产A、B型桌子各多少张,才能获得利润最大?6.在约束条件0,0,,2 4.xyy x sy x≥⎧⎪≥⎪⎨+≤⎪⎪+≤⎩下,当35s≤≤时,目标函数32z x y=+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A.[6,15]B.[7,15]C.[6,8]D.[7,8]§5.3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一、知识导学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两个实数大小顺序和运算性质的直接应用,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差法)和商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商法).(1)差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0⇔a≥b;a-b≤0⇔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差:考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作一个整体;②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的和等等,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变形手段;③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证不等式成立的结论.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2)商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若a,b∈R+,a/b≥1⇔a≥b;a/b≤1⇔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②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就是判定商大于1或小于1.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即从已知A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结论B.3.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用分析法证明书写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成立,只需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证明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为真.这种证题模式告诉我们,分析法证题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4.反证法: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从正面证不好说清楚,可以从正难则反的角度考虑,即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的启迪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换元形式.(1)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当所给条件较复杂,一个变量不易用另一个变量表示,这时可考虑三角代换,将两个变量都有同一个参数表示.此法如果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 (2)增量换元法:在对称式(任意交换两个字母,代数式不变)和给定字母顺序(如a>b>c等)的不等式,考虑用增量法进行换元,其目的是通过换元达到减元,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a+b=1,可以用a=1-t,b=t或a=1/2+t,b=1/2-t进行换元.二、疑难知识导析1.在用商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分母的正、负号,以确定不等号的方向.2.分析法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者执果索因,利于思考,因为它方向明确,思路自然,易于掌握;后者是由因导果,宜于表述,因为它条理清晰,形式简洁,适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是,用分析法探求证明不等式,只是一种重要的探求方式,而不是一种好的书写形式,因为它叙述较繁,如果把“只需证明”等字眼不写,就成了错误.而用综合法书写的形式,它掩盖了分析、探索的过程.因而证明不等式时,分析法、综合法常常是不能分离的.如果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难以入手时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的途径,之后用综合法形式写出它的证明过程,以适应人们习惯的思维规律.还有的不等式证明难度较大,需一边分析,一边综合,实现两头往中间靠以达到证题的目的.这充分表明分析与综合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的终点是综合的起点,综合的终点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起点.3.分析法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不一定“步步可逆”,也没有必要要求“步步可逆”,因为这时仅需寻找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如果非要“步步可逆”,则限制了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得分析法只能使用于证明等价命题了.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也即证”等词语.4.反证法证明不等式时,必须要将命题结论的反面的各种情形一一加以导出矛盾.5.在三角换元中,由于已知条件的限制作用,可能对引入的角有一定的限制,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这是换元法的重点,也是难点,且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如下:1. 一次性解决n个一元一次方程组将所有的方程相加得到等式,将所有的不等式相加得到不等式。

2. 均值不等式设有n个正实数a1、a2、…、an,则有:(1)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a1+a2+…+an)/n >= (a1×a2×…×an)^(1/n)(2)加权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a1*w1+a2*w2+…+an*wn)/(w1+w2+…+wn) >= (a1^w1×a2^w2×…×an^wn)^(1/(w1+w2+…+wn))其中,w1、w2、…、wn是正实数,满足w1+w2+…+wn=1。

3. 广义均值不等式设有n个正实数a1、a2、…、an,m和p同为实数且m < p,则有:(a1^m+a2^m+…+an^m)/n >= (a1^p+a2^p+…+an^p)/n当且仅当a1=a2=…=an时等号成立。

4. 柯西不等式设有n个实数a1、a2、…、an和b1、b2、…、bn,则有:(a1*b1+a2*b2+…+an*bn)^2 <= (a1^2+a2^2+…+an^2)*(b1^2+b2^2+…+bn^2)当且仅当ai/k1=bi/k2时,等号成立。

其中,k1和k2是实数。

5. 阿贝尔不等式设有n个实数a1、a2、…、an和b1、b2、…、bn,满足a1 >= a2 >= … >= an和b1 <= b2 <= … <= bn,则有:a1*b1+a2*b2+…+an*bn >= a1*bk1+a2*bk2+…+an*bkn,其中,k1、k2、…、kn是排列1、2、…、n的一个排序方式。

6. 连续不等式设有n个正实数a1、a2、…、an,如果a1 <= a2 <= … <= an,则有:(1)(a1+a2+…+an)^2 <= n*(a1^2+a2^2+…+an^2)(2)(a1+a2+…+an)^2 >= n*a1*a2*…*an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1=a2=…=an。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汇总5篇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汇总5篇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汇总5篇第一篇:必修五不等式知识汇总必修五不等式知识汇总1.实数的三歧性:任意两个实数a、b,a>b,a=b,a0⇔a>b⎧⎪⎨a-b=0⇔a=b⎪⎩a-b<0⇔a.2.不等式的性质:性质1(对称性)a>b⇔bb,b>c⇒a>c;性质3(可加性)a>b⇒a+c>b+c.移项法则:不等式中的任意一项都可以变成它的相反数后从一边移到另一边.a>b⎫a>b⎫⎬⎬⇒acbc;c>0⎭c<0⎭性质5(同向可加性)a>b,c>d⇒a+c>b+d;性质6(同向可乘性)a>b>0⎫⎬⇒ac>bd; c>d>0⎭性质7(不等式的乘方法则)a>b>0⇒an>bn(n∈N+且n>1);性质8(不等式的开方法则)a>b>0⇒a>b(n∈N+且n>1).3.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4.常见不等式的解法:(1)分式不等式的解法f(x)A先通分化为一边为一边为0的形式,再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A·B>0;Bg(x)⎧⎧B≥0B≤0⎪A·⎪A·AAA⎨⎨⇔A·B<0;≥0⇔;≤0⇔.BBB⎪B≠0⎪B≠0⎩⎩如果用去分母的方法,一定要考虑分母的符号.(2)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只要求会解可化为一边为0,另一边可分解为一次或二次的积式的,解法用穿根法,要注意穿根时“奇过偶不过”.如(x-1)(x+1)2(x+2)3>0穿根时,-2点穿过,-1点返回,故解为x<-2或x>1.(3)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一是令每个绝对值式为0,找出其零点作为分界点,分段讨论,二是平方法.(4)含根号的不等式解法,一是换元法,二是平方法.(5)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分类讨论(常见的有一次项系数含字母、二次项系数含字母、二次不等式的判别式Δ、指对不等式中的底数含参数等).(6)超越不等式问题可用图象法.5.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直线Ax+By+C=0;(2)在直线的一侧任取一点P(x0,y0),特别地,当C≠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3)若Ax0+By0+C>0,则包含点P的半平面为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包含点P的半平面为不等式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4)主要看不等号与B的符号是否同向,若同向则在直线上方,若异向则在直线下方,简记为“同上异下”,这叫B值判断法.一般地说,直线不过原点时用原点判断法或B值判断法,直线过原点时用B值判断法或用(1,0)点判断.注意:画不等式Ax+By+C≥0(或Ax+By+C≤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时,区域包括边界直线Ax+By+C=0上的点,因此应将其画为实线.把等号去掉,则直线为虚线.6.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1)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的变量所要满足的不等式组.(2)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关于变量是一次函数.(3)线性约束条件——约束条件是关于变量的一次不等式组.(4)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5)可行域——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6)最优解——在可行域中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的解.(7)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7.利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1)作出可行域.将约束条件中的每一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找出其公共部分.(2)作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3)确定最优解.①在可行域内平行移动目标函数等值线,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便是最优解对应的点,从而确定最优解.②利用围成可行域的直线的斜率来判断.若围成可行域的直线l1、l2、…、ln的斜率分别为k18.(1)重要不等式a2+b2≥2a·b(a、b∈R);a+b+(2)基本不等式ab(a、b∈R); 2(3)均值定理.①x、y∈(0,+∞),且xy=P(定值),那么当x=y时,x+y有最小值P.S2②x、y∈(0,+∞),且x+y=S(定值),那么当x=y时,xy 有最大值.4(4)证明不等式常用方法有:综合法、比较法、分析法、反证法及利用函数单调性等.误区警示:1.两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不能分别相减,也不能分别相除,在需要求差或商时,可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转化为同向不等式相加或相乘.2.a≥b的含义是“a>b”或“a=b”,只要其中一个成立,则a≥b就成立.3.特别注意不等式性质成立的条件.对每一条性质,要弄清条件和结论,注意条件加强和放宽后,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避免由于忽略某些限制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误,特别注意关于符号的限制条件.a>b>0⎫a>b⎫如:a>b⎫⎪1111⎬⇒⎬⎬但a>b⇒是错误的,⇒ac>bd是成立的,但ababc>d>0c>d⎭⎭⎪ab>0⎭⇒ac>bd是错误的.a>b>0⇒an>bn(n∈N*)是正确的,但a>b⇒an>bn是错误的,若规定n为正奇数时,a>b⇒an>bn是正确的.4.解决含有绝对值不等式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设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化归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去解.脱去绝对值符号的方法主要有:(1)定义法:|x|≤a(a>0)⇔-a≤x≤a,|x|≥a(a>0)⇔x≥a或x≤-a 分段讨论,含多个绝对值符号(高考限于2个)的情形,可令每一个为0,找出分界点再分段,特别注意a>0的条件.(2)平方法:只有在不等式两端同号的情况下才适用.(3)客观题还常结合几何意义求解.5.在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时,要紧扣“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一正”是说每个项都必须为正值,“二定”是说各个项的和(或积)必须为定值.“三相等”是说各个项中字母取某个值时,能够使得各项的值相等.其中,通过对所给式进行巧妙分拆、变形、组合、添加系数使之能够出现定值是解题的关键.多次使用均值不等式时,要保持每次等号成立条件的一致性.6.①写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时,一定要将图象的开口方向与判别式结合起来.②当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时,不能忽略二次项系数为零的情形.如ax2-ax-1<0的解-b+集为R,求实数a的范围.解答时应对a=0,a≠0进行分类讨论.还应注意a<02a-b-Δ<2a③解对数不等式时,莫忘定义域的限制.④换元法解不等式时,要注意把求得的新元的范围等价转化为原来未知数的取值范围.⑤解不等式的每一步变形要保持等价.7.解线性规划问题时:①在求解应用问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中变量的取值范围,防止将范围扩大.②对线性目标函数z=Ax+By中的B的符号一定要注意.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大,在y 轴上截距最小时,z值最小;当B<0时,直线过可行域且在y轴上截距最大时,z值最小,在y轴上截距最小时,z值最大.③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关键步骤是在图上完成的,所以作图应尽可能精确,图上操作尽可能规范.求最优解时,若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为边界交点.若实际问题要求的最优解是整数解.而我们利用图解法得到的解为非整数解,应作适当调整.其方法应以与线性目标函数直线的距离为依据,在直线附近寻求与直线距离最近的整点,但必须是在可行域内寻找.但考虑到作图毕竟还是会有误差,假若图上的最优点并不明显易辨时,应将最优解附近的整点都找出来,然后逐一检查,以“验明正身”.第二篇:必修五基本不等式知识点第三章:不等式、不等式解法、线性规划1.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等)号的定义:a-b>0⇔a>b;a-b=0⇔a=b;a-b<0⇔a<b.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a>b⇔b<a(对称性)(2)a>b,b>c⇒a>c(传递性)(3)a>b⇒a+c>b+c(加法单调性)(4)a>b,c>d⇒a+c>b+d(同向不等式相加)(5)a>b,c<d⇒a-c>b-d(异向不等式相减)(6)a.>b,c>0⇒ac>bc(7)a>b,c<0⇒ac<bc(乘法单调性)(8)a>b>0,c>d>0⇒ac>bd(同向不等式相乘)(9)a>b>0,0<c<d⇒11ab(异向不等式相除)(10)a>b,ab>0⇒<(倒数关系)>abcd(11)a>b>0⇒an>bn(n∈Z,且n>1)(平方法则)(12)a>b>0⇒a>b(n∈Z,且n>1)(开方法则)练习:(1)对于实数a,b,c中,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则ac>bc;②若ac>bc,则a>b;③若a<b<0,则a>ab>b;④若a<b<0,则⑤若a<b<0,则22222211<; abba>;⑥若a<b<0,则a>b; abab11⑦若c>a>b>0,则;⑧若a>b,>,则a>0,b<0。

不等式问题易错点分析 佘维平

不等式问题易错点分析 佘维平

不等式问题易错点分析特级教师 佘维平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主要的运算工具,也是解决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应用问题的常见数学方法,所以不等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在高考中的直接、间接的考查量很大,不少同学在不等式内容上的高考失分很多!.下面结合同学们在不等式问题求解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你认识到出错的原因,在比较中对正确的思路与方法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有效地避免出错,提高解题准确率,这应是同学们在学习与复习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举例如下:一. 忽视参变量的符号致误 这是不等式问题上的最常见错误。

对于不等式xx -+11>0,解是x< -1或x>1吗?我们一些同学在这样很基础的题目上也会出错,错因就在于忽视了未知数x 前的符号!(xx -+11>0的解应为-1<x<1). 又如不等式xx -+11>2,有同学不考虑分母的符号就去分母,解得x>31,这也是由于明显的符号问题而求解错误的例子(求解分式不等式()()()0≠>a a x g x f ,一般应移项通分,再用曲线标根法得到结果)。

那么,在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中,再不小心字母(或式子)中隐含的符号的话,错误会更多。

例1. 解关于x 的不等式2)1(--x x a >1(a ≠1).解:原不等式可化为:2)2()1(--+-x a x a >0,即[(a -1)x +(2-a )](x -2)>0. 当a >1时,原不等式与(x -12--a a )(x -2)>0同解.若12--a a ≥2,即0≤a <1时,原不等式无解;若12--a a <2,即a <0或a >1,于是a >1时原不等式的解为(-∞,12--a a )∪(2,+∞).当a <1时,若a <0,解集为(12--a a ,2);若0<a <1,解集为(2,12--a a )综上所述:当a >1时解集为(-∞,12--a a )∪(2,+∞);当0<a <1时,解集为(2,12--a a );当a =0时,解集为∅;当a <0时,解集为(12--a a ,2).易错点分析:1. 对[(a -1)x +(2-a )](x -2)>0.,未考虑a -1的值可正、可负、可为0三种情况;2.对12--a a ,未与2进行大小比较思维拓展:此题若去掉条件“(a ≠1).”,结果会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思考。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b,即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数轴上的不等式:通过将不等式转化为数轴上的线段表示,可以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3. 加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则a+c≤b+c。

4. 减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则a-c≤b-c。

5. 乘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且c≥0,则ac≤bc。

如果a≤b且c ≤0,则ac≥bc。

6. 除法性质: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且c>0,则a/c≤b/c。

如果a≤b且c<0,则a/c≥b/c。

7. 对称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如果a≤b,则b≥a,反之亦然。

8. 传递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b且b≤c,则a≤c。

9. 绝对值不等式:对于任意的实数a,有|a|≥a或|a|≥-a。

10. 三角形不等式:对于任意的三角形的边a、b和c,有a+b>c、a+c>b和b+c>a。

以上就是必修五数学基本不等式的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尤其是在必修五的数学课程中更是如此。

不等式是用来比较两个数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在必修五中,我们将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问题。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用于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数学符号。

常见的不等式符号包括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和大于等于(≥)等。

例如,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我们可以表示如下的不等式:① a < b: 表示a小于b,即a比b更小。

② a > b: 表示a大于b,即a比b更大。

③ a ≤ b: 表示a小于等于b,即a不大于b。

④ a ≥ b: 表示a大于等于b,即a不小于b。

我们可以用不等式来描述很多实际问题,如数轴上的有理数大小关系、函数图像的区间等等。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的不等式。

例如,下面是一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例子:① 2x - 3 < 7: 这个不等式表示2x减去3小于7。

② 3x + 5 > -2: 这个不等式表示3x加5大于-2。

③ 4x ≤ 6: 这个不等式表示4x小于等于6。

要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使用类似方程的方法,通过变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来求解未知数的范围。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方法如下:步骤一: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不等式,即保持不等式的不等性质不变,同时对两边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步骤二:对于含有未知数的项,将它们移到一个侧边,将常数项移到另一个侧边。

步骤三:确定未知数的范围,即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所有解。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不等式。

例如,下面是一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例子:① x^2 - 4x + 3 < 0: 这个不等式表示二次函数y = x^2 - 4x + 3的函数值小于0。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主要用来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必修五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不少与不等式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就我所掌握的知识,对必修五不等式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

1.数轴与不等式:在学习不等式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数轴的概念。

数轴是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实数的位置。

有了数轴,我们可以很直观地表示不等关系。

对于不等式x<a,我们可以把数轴上小于a的所有数标出来。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可以通过这些性质来进行不等式的推导和运算。

这些性质包括:-两边相等的不等式,若左边大于右边,则右边小于左边。

-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3.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形如 ax^2 + bx + c > 0(或 < 0)的不等式。

其中 a、b、c 是给定的实数,a ≠ 0。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键是找到不等式左边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零点,并结合一次项 b 的正负情况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4.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是指形如x-a,>b(或<b)的不等式。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对不等式进行拆分,从而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5.一次不等式与二次不等式的综合: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同时用到一次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

这时,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不等式知识,用代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6.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数学以及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不等式常用于解析几何、实数范围的确定等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不等式用于描述其中一种数量的上限和下限,如商品折扣、房租优惠等。

7.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是数学证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运用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严谨的证明,从而得到数学上的结论。

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五章 不等式

高三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第五章 不等式

第五章 不等式a b x >ab x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0f)()(x g x f 0)x (g )x (f 0)x (g 0)x (f >或⋅⎩⎨⎧≠=0⎩⎨⎧<+-⋅-<0)]2([4)2(02k k k k ⎩⎨⎧<+-⋅-<0)]2([4)2(02k k k k 01≤<-k :1A x -:(2)()B x x a ++(4,)+∞[)4,+∞(,4)-∞-(],4-∞-,6)2(3,0)1(3≤≤≤≤-f f ⎪⎩⎪⎨⎧≤+≤≤+≤-622303ba b a ②①156≤≤a 32338-≤≤-b .343)3(310,34333310≤≤≤+≤f b a 即bxax x f +=)(⎪⎩⎪⎨⎧+=+=22)2()1(b a f b a f )],2()1(2[32)],1()2(2[31f f b f f a -=-=).1(95)2(91633)3(f f b a f -=+=∴.337)3(316≤≤f )()(ab x b ab x a +>-)()(b a ab x b a +>-b a >b a b a ab x -+>)(b a =b a =φ∈x b a =R x ∈b a b a ab x -+<)(02<++c bx ax }212|{->-<x x x 或02>+-c bx ax 21,2=-=x x 02=++c bx ax 25-=-a b 1=a c 02>+-c bx ax 02<+-a c x a b x 01252<+-x x 221<<x 3)61(log 2≤++xx 3)61(log 2≤++xx 168x x++≤12160x x x x ⎧+≤⎪⎪⎨⎪++>⎪⎩⎪⎩⎪⎨⎧>+-<<--=<0x 2232231,0或或x xx {}(331x ∈---+⋃0322322<--+-x x x x 62323+>+x x x 0)2)(54(22<++--x x x x 0)2)(1()1()2(32<-+-+x x x x1116-<-x x 13642222<++++x x k kx x 0343>---x x 24622+<+-x x x 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4y x 22y -x 1⎩⎨⎧=+=2y x 1y -x ⎩⎨⎧=+=4y x 2y -x ⎪⎩⎪⎨⎧≥++≤-+≤--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010402357y x y x ⎩⎨⎧≥++≤--010402357y x y x ⎩⎨⎧≥++≤-+01040117y x y x ⎩⎨⎧-=-=61y x ⎩⎨⎧=-=23y x ⎪⎩⎪⎨⎧≥++≤-+≤--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010402357y x y x ⎩⎨⎧≥++≤--010402357y x y x ⎩⎨⎧≥++≤-+01040117y x y x ⎩⎨⎧==0y x ⎩⎨⎧-=-=61y x ⎩⎨⎧==00y x 90m 3600m 20.1m 32m 20.2m 31m 23) 0.10.2 90 五合板(m 2) 2 1 600 利润(元/张) 80 120 计划生产(张)设生产书桌张,书橱张,利润元,则约束条件为⎪⎪⎩⎪⎪⎨⎧∈∈≤+≤+N y N x 600y 2x 902.01.0y x目标函数=80120作出上可行域:作出一组平行直线23=t, 此直线经过点A (100,400)时,即合理安排生产,生产书桌100张,书橱400张,有最大利润为ma =80×100400×120=56000元m⎪⎭⎫215⎪⎭⎫ ⎝⎛215,29610z x y=+4335251x y x y x -≤-⎧⎪+≤⎨⎪≥⎩50y =min6110116z =⨯+⨯=⎪⎪⎩⎪⎪⎨⎧<≤≥-≥-+53006x y y x y x ⎪⎩⎪⎨⎧≥-+≤≤+.35,1,1535y x x y y x 0,0,,2 4.x y y x s y x ≥⎧⎪≥⎪⎨+≤⎪⎪+≤⎩35s ≤≤32z x y =+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的启迪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换元形式1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当所给条件较复杂,一个变量不易用另一个变量表示,这时可考虑三角代换,将两个变量都有同一个参数表示此法如果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 2增量换元法:在对称式任意交换两个字母,代数式不变和给定字母顺序如a>b>c等的不等式,考虑用增量法进行换元,其目的是通过换元达到减元,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ab=1,可以用a=1-t,b=t或a=1/2t,b=1/2-t进行换元二、疑难知识导析1在用商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分母的正、负号,以确定不等号的方向 2分析法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者执果索因,利于思考,因为它方向明确,思路自然,易于掌握;后者是由因导果,宜于表述,因为它条理清晰,形式简洁,适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是,用分析法探求证明不等式,只是一种重要的探求方式,而不是一种好的书写形式,因为它叙述较繁,如果把“只需证明”等字眼不写,就成了错误而用综合法书写的形式,它掩盖了分析、探索的过程因而证明不等式时,分析法、综合法常常是不能分离的如果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难以入手时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的途径,之后用综合法形式写出它的证明过程,以适应人们习惯的思维规律还有的不等式证明难度较大,需一边分析,一边综合,实现两头往中间靠以达到证题的目的这充分表明分析与综合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的终点是综合的起点,综合的终点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起点 3分析法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不一定“步步可逆”,也没有必要要求“步步可逆”,因为这时仅需寻找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如果非要“步步可逆”,则限制了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得分析法只能使用于证明等价命题了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也即证”等词语4反证法证明不等式时,必须要将命题结论的反面的各种情形一一加以导出矛盾5在三角换元中,由于已知条件的限制作用,可能对引入的角有一定的限制,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这是换元法的重点,也是难点,且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已知a>bab,比较a 1与b1的大小 错解: a>bab ,a 1b 1abab b a -=-11 bab , 1当a 、b 同号时,即a>b>0或b0,b -a 0<-ab a b a 1b 10,b a 10,b 1a 1b 1[例2] 当a 、b 为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时,下列各式中最小的是( )A 2b a +BC 222b a + D 111)2(---+b a 错解:所以选B错因是由于在2b a +、、222b a +中很容易确定最小,所以易误选B 而事实上三者中最小者,并不一定是四者中最小者,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需要全面比较,不可遗漏111)2(---+b a 与前三者的大小比较正解:由均值不等式≥+2b a 及a 2b 22ab,可知选项A 、B 、C 中,最小,而111)2(---+b a =b a ab +2,由当ab 时,ab>2,两端同乘以,可得(ab )·>2ab, ba ab+2<,因此选D [例3] 已知:a>0 , b>0 , ab=1,求a 错误!2b 错误!2的最小值错解: aa 12b b 12=a 2b 221a 21b4≥2ab ab 24≥4ab ab 1•4=8,∴aa 12b b12的最小值是8 错因:上面的解答中,两次用到了基本不等式a 2b 2≥2ab ,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21,第二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ab1,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正解:原式= a 2b221a 21b 4= a 2b 221a 21b4=[ab 2-2ab][a 1b 12-ab 2]4 = 1-2ab1221ba 4,由ab ≤2b a +2=41 得:1-2ab ≥1-21=21, 且221b a ≥16,1221b a ≥17,∴原式≥21×174=225 当且仅当a=b=21时,等号成立,∴a a 12 b b12的最小值是错误![例4] 已知0|)1(log | |)1(log |x x a a +-和[][])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 |)1(log |22x x x x x x a a a a a a +---+-=+--xxx aa +--=11log )1(log 21110<+-<xx011log )1(log 2>+--xxx aa |)1(log | |)1(log |x x a a +>-2111111log 1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x xx x x x x xx x x a a -+=-=--=-=+-++++)1(log 121x x --=+ 1, ∴0)1(log 21>--+x x∴1)1(log 121>--+x x ∴|)1(log | |)1(log |x x a a +>-解法三:∵00)1(log ,0)1(log <+>-x x a a )1(log )1(log )1(log 2x x x a a a -=++-0)1(log 2>-x a |)1(log | |)1(log |x x a a +>-2c 2c 2c 2c 2c222222222222d b d a c b c a d c b a +++=++bdac bd ac d b abcd c a +=+=++22222)(2 2c 0,求证:25111≥+++x x xx 证:构造函数)0(1)(>+=x x x x f 则21≥+xx , 设2≤ααβ-αββ-α=⎪⎪⎭⎫ ⎝⎛β-α+β-α=β+β-α+α=β-α)1)((11)()1(1)()(f f 0, αβ - 1 > 0, αβ > 0 ∴上式 > 0∴f 在),2[+∞上单调递增,∴左边25)2(=≥f 四、典型习题导练1比较(a 3)a -5与(a 2)(a -4)的大小 ,b ,c ,d 都是正数,求证:abcd bd ac cd ab 4))((≥++> 0 , > 0,2 = 1,求证:22311+≥+yx 4若122≤+y x ,求证:2|2|22≤-+y xy x> 1, > 1,求证:)1)(1(1--+≥y x xy6.证明:若a > 0,则212122-+≥-+a a aa §不等式的应用一、基础知识导学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如果a 1,a 2∈R ,那么ab ba ≥+22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方程的有解性、判断函数单调性及单调区间,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等这些问题一般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或证明不等式 3涉及不等式知识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这些问题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建立不等式解不等式;二是建立函数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二、疑难知识导析不等式既属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解决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恒成立问题、方程根的分布、参数范围的确定、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的最值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带动了一大批实际应用题问世,其特点是:1.问题的背景是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物价、税收、销售收入、市场信息”等,题目往往篇幅较长2.函数模型除了常见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等标准形式外,又出现了以“函数)])(()[(,,2bx d ax c x b a k y x bax y x b ax y --+=+=+=”为模型的新的形式 三 经典例题导讲[例1]求=4522++x x 的最小值错解: =414241445222222+⋅+≥+++=++x x x x x x =2的最小值为2错因:等号取不到,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时“正、定、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正解:令t=42+x ,则t,于是=)2(,1≤+t tt 由于当t 时,=tt 1+是递增的,故当t =2即=0时,取最小值25[例2]m 为何值时,方程22m1m 2-3=0有两个正根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3030122-<⇒⎩⎨⎧>-<+m m m ,因此当3-<m 时,原方程有两个正根错因:忽视了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条件,即判别式大于等于0正解:由题意:⎪⎪⎪⎩⎪⎪⎪⎨⎧>-<-<-≥⇒⎪⎩⎪⎨⎧>-<+≥--+=∆3m 321413030120)3(4)12(222或m m m m m m m ,3m 413-≤≤-⇒因此当3m 413-≤≤-时,原方程有两个正根 [例3]若正数,满足365y 6x =+,求的最大值. 解:由于,为正数,则6,5也是正数,所以xy y x x 3056256=⋅≥+ 当且仅当6=5时,取“=”号. 因365y 6x =+,则23630≤xy ,即554≤xy ,所以的最大值为 [例4] 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定值S ,试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时,它的体积最大,求出这个最大值.分析:经过审题可以看出,长方体的全面积S 是定值.因此最大值一定要用S 来表示.首要问题是列出函数关系式.设长方体体积为,其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abc .由于abc不是定值,所以肯定要对函数式进行变形.可以利用平均值定理先求出2的最大值,这样的最大值也就可以求出来了.解:设长方体的体积为,长、宽、高分别是为a ,b ,c ,则 =abc ,2ab2bc2ac=S . 而 2=(abc )2=(ab )(bc )(ac )当且仅当ab=bc=ac ,即a=b=c 时,上式取“=”号,2有最小值答: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等于66s 时体积的最大值为366s s 说明:对应用问题的处理,要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列好函数关系式是求解问题的关健四、典型习题导练1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 3,深为3m ,如果池底每1m 2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1m 2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2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中,∠A ,求这个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 4 设函数f=a 2bc 的图象与两直线=,=-,均不相 交,试证明对一切R 都有||41||2a c bx ax >++ 5.青工小李需制作一批容积为V 的圆锥形漏斗,欲使其用料最省,问漏斗高与漏斗底面半径应具有怎样的比例6.轮船每小时使用燃料费用单位:元和轮船速度单位:海里/时的立方成正比.已知某轮船的最大船速是18海里/时,当速度是10海里/时时,它的燃料费用是每小时30元,其余费用不论速度如何都是每小时480元,如果甲、乙两地相距1000海里,求轮船从甲地行驶到乙地,所需的总费用与船速的函数关系,并问船速为多少时,总费用最低推理与证明一、基础知识导学1.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2. 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3. 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4.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⑴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⑵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5. 类比推理: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性,推出其中一类事物具有另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6.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⑴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⑵从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7. 演绎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真命题导出特殊性命题为真的推理8. 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9. 分析法:从原因推导到结果的思维方法 10. 综合法:从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法 11. 反证法:判定非q 为假,推出q 为真的方法12. 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⑴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⑵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定;⑶由假定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⑷间接证明命题为真 13. 数学归纳法:设{n }是一个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集合,如果⑴证明起始命题1成立;⑵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上,推出+1也成立,那么可以断定,{n }对一切正整数成立 14. 数学归纳法的步骤:(1)证明当 (如 或2等)时,结论正确;(2)假设 时结论正确,证明 时结论也正确.二、疑难知识导析1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而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性,推出其中一类事物具有另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2 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逻辑依据: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定,由假定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3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归纳推理是一种推理方法 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 项和为,并且对于所有的自然数,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与2的等比中项1写出数列{}的前3项;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 错解:由1猜想数列{}有通项公式=4-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4-2 ∈N①当=1时,因为4×1-2=2,又在1中已求出=2,所以上述结论成立 ②假设n=时结论成立,即有=4-2由题意,有k k s a 222=+ 将=4-2代入上式,得k s k 22=,解得22k s k =由题意,有1111,222+++++==+k k k k k a s s s a 将22k s k =代入,化简得016442121=-+-++k a a k k解得k a k 421±=+∴2)1(4421-+=+=+k k a k这就是说,当n=1时,上述结论成立根据①、②,上述结论对所有的自然数n 成立 错因在于解题过程中忽视了取值的取舍 正解:由1猜想数列{an}有通项公式a n =4n-2 猜想数列{}有通项公式=4-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4-2 ∈N①当=1时,因为4×1-2=2,又在1中已求出=2,所以上述结论成立 ②假设n=时结论成立,即有=4-2由题意,有k k s a 222=+ 将=4-2代入上式,得k s k 22=,解得22k s k =由题意,有1111,222+++++==+k k k k k a s s s a 将22k s k =代入,化简得016442121=-+-++k a a k k 解得k a k 421±=+由01>+k a ∴2)1(4421-+=+=+k k a k 这就是说,当n=1时,上述结论成立根据①、②,上述结论对所有的自然数n 成立 [例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于任意自然数,错解:证明:假设当(N )时,等式成立,即,那么当时,这就是说,当时,等式成立.可知等式对任意N成立.错因在于推理不严密,没有证明当的情况.正解:证明:(1)当时,左式,右式,所以等式成立.(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即,那么当时,这就是说,当时,等式成立.由(1)、(2),可知等式对任意N成立.[例3]是否存在自然数,使得对任意自然数,都能被整除,若存在,求出的最大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本题是开放性题型,先求出,,…再归纳、猜想、证明.解:,,,……猜想, 能被36整除,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时,,能被36整除.(2)假设当k n =,(N )时,能被36整除. 那么,当时,由归纳假设,能被36整除,当为自然数时,为偶数,则能被36整除.∴ 能被36整除,这就是说当时命题成立.由(1)、(2)对任意,都能被36整除.当取大于36的自然数时,36)1(=f 不能被整除,所以36为最大.[例4] 设点是曲线C :)0,0(1>>=y x xy 与直线x y =的交点,过点作直线x y =的垂线交轴于,过点作直线x y =的平行线交曲线C 于,再过点作的垂线作交X 轴于,如此继续下去可得到一系列的点,,…,,…如图,试求的横坐标的通项公式.分析 本题并没有指明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可用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寻求与的递推关系式求的通项公式. 解:解法一 与(,)联立,解得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所以点直线的方程为与联立,消元得(),解得,所以点(,).直线的方程为,令,得,所以点同样可求得点(,0)……由此推测(,0),即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由点的坐标为(,0),即,所以命题成立.(2)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0),则当时,由于直线的方程为,把它与(,)联立,消去可得(),∴于是即点的坐标为(,).∴直线的方程为令得,即点的坐标为(,0)∴当时,命题成立.解法二设点,的坐标分别为(,0)、(,0),建立与的递推关系,即,由数列是等差数列,且,公差可求得(),.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几何命题,由过渡到+1常利用几何图形来分析图形前后演变情况.[例5]有n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并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个圆把平面分成fn=n2-n+2个部分.证明①当n=1时,即一个圆把平面分成二个部分f1=2又n=1时,n2-n+2=2,∴命题成立②假设n=时,命题成立,即个圆把平面分成f=2-+2个部分,那么设第+1个圆记⊙O,由题意,它与个圆中每个圆交于两点,又无三圆交于同一点,于是它与其它个圆相交于2个点.把⊙O分成2条弧而每条弧把原区域分成2块,因此这平面的总区域增加2块,即f+1=2-+2+2=+12-+1+2即n=+1时命题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任何n∈N命题均成立.说明: 本题如何应用归纳假设及已知条件,其关键是分析增加“1”时,研究第+1个圆与其它个圆的交点个数问题.[例6] 已知n≥2,n∈N②假设n=时,原不等式成立.由①②可知,对任何n ∈Nn ≥2,原不等式均成立.四、典型习题导练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3)=2)4)(3(++n n N ”,当=1时,左边应为____________2已知数列{ }的前n 项和n n a n s -=2,则{}的前四项依次为_______,猜想=__________3已知数列:,}{且满足的各项都是正数n a .),4(,21,110N n a a a a n n n ∈-==+ 证明N n a a n n ∈<<+,21 4已知不等式n n n 其中],[log 21131212>+++ 为大于2的整数,][log 2n 表示不超过n 2log 的最大整数 设数列的各项为正,且满足 ,4,3,2,),0(111=+≤>=--n a n na a b b a n n n 证明,5,4,3,][log 222=+<n n b ba n5 自然状态下的鱼类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为持续利用这一资源,需从宏观上考察其再生能力及捕捞强度对鱼群总量的影响 用n 表示某鱼群在第n 年年初的总量,n ∈N *,且1>0不考虑其它因素,设在第n 年内鱼群的繁殖量及捕捞量都与n 成正比,死亡量与n 2成正比, 这些比例系数依次为正常数a ,b ,c (1)求n1与n 的关系式;(2)猜测:当且仅当1,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3)设a =2,c =1,为保证对任意1∈(0,2),都有n >0,n ∈N *,则捕捞强度b 的 最大允许值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的大体知识(一)不等式与不等关系一、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不等式的要紧性质:(1)对称性:a b b a <⇔> (2)传递性:c a c b b a >⇒>>,(3)加法法那么:c b c a b a +>+⇒>;d b c a d c b a +>+⇒>>,(同向可加)(4)乘法法那么: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bd ac d c b a >⇒>>>>0,0(同向同正可乘)(5) 倒数法那么:b a ab b a 110,<⇒>> (6)乘方式那么:)1*(0>∈>⇒>>n N n b a b a n n 且(7)开方式那么:)1*(0>∈>⇒>>n N n b a b a n n 且二、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作差——变形——判定符号——结论)3、应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二)解不等式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2≠<++>++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那么不等式的解的各类情形如下表:0>∆ 0=∆ 0<∆二次函数 c bx ax y ++=2(0>a )的图象c bx ax y ++=2 c bx ax y ++=2 c bx ax y ++=2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002>=++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21-== 无实根 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x ><或 ⎭⎬⎫⎩⎨⎧-≠a b x x 2 R的解集)0(02><++a c bx ax {}21x x x x << ∅ ∅二、标根法:其步骤是:(1)分解成假设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2)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的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并注意奇穿过偶弹回;(3)依照曲线显现()f x 的符号转变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易错题及错解分析

高一数学必修5不等式易错题及错解分析

必修 5 不等式易错题及错解剖析一、选择题:1.设 f ( x) lg x , 若 0<a<b<c, 且 f(a)>f(b)>f(c),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 (a-1)(c-1)>0B ac>1C ac=1D ac>1错解原由是没有数形联合意识 , 正解是作出函数f ( x)lg x 的图象 , 由图可得出选 D.2.不等式 ( x 1) x 20 的解集是A { x | x 1}B { x | x 1}C { x | x 2且x 1}D { x | x2或 x 1}错解:选 B ,不等式的等价转变出现错误,没考虑 x=-2 的情况。

正确答案为 D 。

3.某工厂第一年的产量为 A ,第二年的增加率为 a, 第三年的增加率为b ,这两年的均匀增长率为 x, 则Axa b xa b Cxab D xa bB2222错解:对观点理解不清,不可以灵巧运用均匀数的关系。

正确答案为B 。

4.已知1 a b 3且2a b 4 ,则 2a+3b 的取值范围是A(13,17) B ( 7,11) C ( 7,13) D( 9 ,13)2 2 2 22 22 2错解:对条件“ 1 a b 3且2 a b 4 ”不是等价转变, 解出 a,b 的范围,再求 2a+3b的范围,扩大了范围。

正解:用待定系数法,解出2a+3b= 5(a+b)1 (a-b), 求出结果为22D 。

5.若不等式 ax 2 +x+a < 0 的解集为 Φ,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A a ≤ - 1 或 a ≥1B a <1C -1≤ a ≤1D a≥12222 22正确答案: D错因: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关系还不可以掌握。

6.已知函数 y=㏒ 1 (3x2ax5)在 [-1 ,+∞)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2A a ≤ -6B - 60 < a <-6C -8< a ≤ -6 D - 8≤ a ≤-6正确答案: C错因:学生忘掉考虑定义域真数大于0 这一隐含条件。

高考数学解题中经常出错的原因

高考数学解题中经常出错的原因

数学解题中的几种常见错误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 杨顺武 654200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或多或少地犯一些错误,有的学生会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确保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学生则不善于总结,以至于一错再错,最终导致考场失利,每次月考结束后,总会有许多遗憾,某个选择题不该错,某个计算题粗心把结果算错,某道题忽略了一个已知条件,如此种种,举不胜举,为帮助同学们纠正常犯的解题错误,本文详细分析这些常见错误,并有针对性的给出纠正的办法:1、粗心之错这里所说的“粗心”,指的是一些莫名其妙,会而不对的错误,如计算60-15=55等等。

例1,已知),()21(6622106R x x a x a x a a x ∈++++=-则|1a |+|2a |+……+|6a |的值为:错解:因|1a |,|2a |,……,|6a |都是正值,故只需令1-=x ,即可得和为72936=。

错因:粗心把0a 忘掉减去。

正解:令1-=x 可得, |1a |+|2a |+……+|6a |=728136=-例2,若函数)12(-=x f y 是偶函数,则函数)12(+=x f y 的图像的对称轴是 。

A 、1-=xB 、0=xC 、21=x D 、C 、21-=x 错解:可用特殊函数法,设2)1()(+==x x f y ,则24)12(x x f y =-=是偶函数,2)12(4)12(+=+=x x f y 。

∴ )12(+=x f y 的对称轴为21-=x ,选D 。

错因:也是粗心所致,你怎么能把12+x 代入24x 中呢?正解:抽象函数问题可采用特殊函数法:设:2)1()(+==x x f y ,则24)12(xx f y =-=是偶函数。

∴ 22)1(4)12(12(+=++=+=x x x f y 对称轴为1-=x ,选A 。

纠错方法:要纠正粗心的错误,唯有培养认真的习惯。

2、理解错误理解错误主要指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全面,甚至错误,如对定义域为R 与值域为R 的理解混淆,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对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有意义的理解模糊,造成合而为一的错误的现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不等式§5.1不等式的解法一、知识导学1.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1)当a>0时,解为a b x >;(2)当a <0时,解为abx <;(3)当a =0,b ≥0时无解;当a =0,b <0时,解为R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如下表)其中a >0,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的两实根,且3.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可用区间法(或称根轴法)求解,其步骤是: ①将f(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 ②将f(x)分解为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③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 ④根据曲线显示出的f(x)值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4.分式不等式:先整理成)()(x g x f >0或)()(x g x f ≥0的形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即:)()(x g x f >0⇔f(x)·g(x)>0 )()(x g x f ≥0⇔0)x (g )x (f 0)x (g 0)x (f >或⋅⎩⎨⎧≠=然后用“根轴法”或化为不等式组求解.二、疑难知识1.不等式解法的基本思路解不等式的过程,实质上是同解不等式逐步代换化简原不等式的过程,因而保持同解变形就成为解不等式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实际上高中阶段所解的不等式最后都要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所以等价转化是解不等式的主要思路.代数化、有理化、整式化、低次化是解初等不等式的基本思路.为此,一要能熟练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二要保证每步转化都要是等价变形.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本组各不等式解集的交集,所以在解不等式组时,先要解出本组内各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取其交集,在取交集时,一定要利用数轴,将本组内各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注意同一不等式解的示意线要一样高,不要将一个不等式解集的两个或几个区间误看成是两个或几个不等式的解集.3.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在解不等式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其难点是区分何时取交集,何时取并集.解不等式的另一个难点是含字母系数的不等式求解—注意分类. 三、经典例题[例1] 如果kx 2+2kx -(k+2)<0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 A. -1≤k ≤0 B. -1≤k<0 C. -1<k ≤0 D. -1<k<0 错解:由题意:⎩⎨⎧<+-⋅-<0)]2([4)2(02k k k k解得:-1<k<0错因:将kx 2+2kx -(k+2)<0看成了一定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忽略了k =0的情况. 正解:当k =0时,原不等式等价于-2<0,显然恒成立,∴ k =0符合题意.当k ≠0时,由题意:⎩⎨⎧<+-⋅-<0)]2([4)2(02k k k k 解得:-1<k<0∴ 01≤<-k ,故选C.[例2] 命题:1A x -<3,命题:(2)()B x x a ++<0,若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A.(4,)+∞B.[)4,+∞C.(,4)-∞-D.(],4-∞- 错解:由|x -1|<3得:-2<x <4, 又由(x +2)(x +a)=0得x=-2或x =-a,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2<x <4}⊂{x|-2<x <-a } ∴-a>4故选D.错因:忽略了a =-4时,{x|-2<x <4}={x|-2<x <-a },此时A 是B 的充要条件,不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正解:由|x -1|<3得:-2<x <4, 又由(x +2)(x +a)=0得x=-2或x =-a,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x|-2<x <4}⊂{x|-2<x <-a } ∴-a>4故选C.[例3]已知f(x) = a x + x b,若,6)2(3,0)1(3≤≤≤≤-f f 求)3(f 的范围.错解: 由条件得⎪⎩⎪⎨⎧≤+≤≤+≤-622303ba b a ②① ②×2-① 156≤≤a ③ ①×2-②得 32338-≤≤-b ④ ③+④得 .343)3(310,34333310≤≤≤+≤f b a 即错因:采用这种解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满足条件的函数bxax x f +=)(,其值是同时受b a 和制约的.当a 取最大(小)值时,b 不一定取最大(小)值,因而整个解题思路是错误的.正解: 由题意有⎪⎩⎪⎨⎧+=+=22)2()1(b a f b a f ,解得:)],2()1(2[32)],1()2(2[31f f b f f a -=-=).1(95)2(91633)3(f f b a f -=+=∴ 把)1(f 和)2(f 的范围代入得 .337)3(316≤≤f[例4] 解不等式(x+2)2(x+3)(x -2)0≥ 错解: (x+2)20≥∴原不等式可化为:(x+3)(x -2)0≥∴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3或x 2≥}错因:忽视了“≥”的含义,机械的将等式的运算性质套用到不等式运算中.正解:原不等式可化为:(x+2)2(x+3)(x -2)0= ①或(x+2)2(x+3)(x -2)0>②,解①得:x=-3或x =-2或x =2 解②得:x < -3或x >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3或x 2≥或x 2-=}[例5] 解关于x 的不等式)()(ab x b ab x a +>- 解:将原不等式展开,整理得:)()(b a ab x b a +>-讨论:当b a >时,ba b a ab x -+>)(当b a =时,若b a =≥0时φ∈x ;若b a =<0时R x ∈ 当b a <时,ba b a ab x -+<)(点评:在解一次不等式时,要讨论一次项系数的符号.[例6]关于x 的不等式02<++c bx ax 的解集为}212|{->-<x x x 或 求关于x 的不等式02>+-c bx ax 的解集. 解:由题设知 0<a ,且21,2=-=x x 是方程02=++c bx ax 的两根 ∴25-=-a b , 1=ac从而 02>+-c bx ax 可以变形为02<+-acx a b x 即:01252<+-x x ∴221<<x 点评: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是解本题的关健,这也体现了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简单应用. [例7]不等式3)61(log 2≤++xx 的解集为 解:∵3)61(log 2≤++x x ,∴0<168x x ++≤,∴ 12160x x x x ⎧+≤⎪⎪⎨⎪++>⎪⎩∴⎪⎩⎪⎨⎧>+-<<--=<0x 2232231,0或或x x x解得{}(331x ∈---+⋃反思:在数的比较大小过程中,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异中求同即先将这些数的部分因式化成相同的部分,再去比较它们剩余部分,就会很轻易啦.一般在数的比较大小中有如下几种方法:(1)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前者和零比较,后者和1比较大小;(2)找中间量,往往是1,在这些数中,有的比1大,有的比1小;,(3)计算所有数的值;(4)选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出相应的图形;(5)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等等. 四、典型习题1.解不等式0322322<--+-x x x x 2. 解不等式 62323+>+x x x3.解不等式 0)2)(54(22<++--x x x x 4. 解不等式 0)2)(1()1()2(32<-+-+x x x x5.解不等式1116-<-x x 6.k 为何值时,下式恒成立:13642222<++++x x kkx x 7. 解不等式0343>---x x8. 解不等式24622+<+-x x x§5.2简单的线性规划一、知识导学1. 目标函数: P =2x+y是一个含有两个变 量 x 和y 的 函数,称为目标函数.2.可行域: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称为可行域.3. 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4.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通常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只含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图解法来解决.5. 整数线性规划:要求量取整数的线性规划称为整数线性规划. 二、疑难知识线性规划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最优地完成科学研究、工业设计、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专门学科.主要在以下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1.对于不含边界的区域,要将边界画成虚线.2.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有多种方法,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选点法”:任选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检验它的坐标是否满足所给的不等式,若适合,则该点所在的一侧即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否则,直线的另一侧为所求的平面区域.若 直 线 不 过 原点,通 常 选 择 原 点 代入检验.3. 平 移 直 线 y=-k x +P时,直线必须经过可行域.4.对于有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通常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凸多边形区域,此时变动直线的最佳位置一般通过这个凸多边形的顶点.5.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无论此类题目是以什么实际问题提出,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是不变的:(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三、经典例题[例1] .画出不等式组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错解: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错因一是实虚线不清,二是部分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弄错了.正解:如图(2)所示阴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10236010220x y x y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例2] 已知1≤x -y ≤2,且2≤x+y ≤4,求4x -2y 的范围. 错解:由于 1≤x -y ≤2 ①,2≤x+y ≤4 ②,①+② 得3≤2x ≤6 ③①×(-1)+② 得:0≤2y ≤3 ④. ③×2+④×(-1)得. 3≤4x -2y ≤12错因:可行域范围扩大了. 正解:线性约束条件是:⎩⎨⎧≤+≤≤≤4y x 22y -x 1令z =4x -2y ,画出可行域如右图所示,由⎩⎨⎧=+=2y x 1y -x 得A 点坐标(1.5,0.5)此时z =4×1.5-2×0.5=5.由⎩⎨⎧=+=4y x 2y -x 得B 点坐标(3,1)此时z =4×3-2×1=10. ∴ 5≤4x -2y ≤10[例3] 已知⎪⎩⎪⎨⎧≥++≤-+≤--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求x 2+y 2的最值.错解:不等式组⎪⎩⎪⎨⎧≥++≤-+≤--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ABC 的内部(包括边界),令z= x 2+y 2由⎩⎨⎧≥++≤--010402357y x y x 得A 点坐标(4,1),此时z =x 2+y 2=42+12=17, 由⎩⎨⎧≥++≤--010402357y x y x 得B 点坐标(-1,-6),此时z =x 2+y 2=(-1)2+(-6)2=37,由⎩⎨⎧≥++≤-+01040117y x y x 得C 点坐标(-3,2),此时z =x 2+y 2=(-3)2+22=13,∴ 当⎩⎨⎧-=-=61y x 时x 2+y 2取得最大值37,当⎩⎨⎧=-=23y x 时x 2+y 2取得最小值13.错因:误将求可行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误认为是求三点A 、B 、C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的最值.正解:不等式组⎪⎩⎪⎨⎧≥++≤-+≤--0104011702357y 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ABC 的内部(包括边界),令z= x 2+y 2,则z 即为点(x ,y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010402357y x y x 得A 点坐标(4,1),此时z =x 2+y 2=42+12=17, 由⎩⎨⎧≥++≤--010402357y x y x 得B 点坐标(-1,-6),此时z =x 2+y 2=(-1)2+(-6)2=37, 由⎩⎨⎧≥++≤-+01040117y x y x 得C 点坐标(-3,2),此时z =x 2+y 2=(-3)2+22=13, 而在原点处,⎩⎨⎧==00y x ,此时z =x 2+y 2=02+02=0,∴ 当⎩⎨⎧-=-=61y x 时x 2+y 2取得最大值37,当⎩⎨⎧==00y x 时x 2+y 2取得最小值0.[例4]某家具厂有方木料90m 3,五合板600m 2,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橱出售.已知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料0.1m 3,五合板2m 2,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0.2m 3,五合板1m 2,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桌,可获利润多少?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橱,可获利润多少?怎样安排生产可使得利润最大? 分析:设生产书桌x 张,书橱y 张,利润z 元,则约束条件为⎪⎪⎩⎪⎪⎨⎧∈∈≤+≤+N y N x 600y 2x 902.01.0y x目标函数z=80x+120y作出上可行域:作出一组平行直线2x+3y=t, 此直线经过点A (100,400)时,即合理安排生产,生产书桌100张,书橱400张,有最大利润为z max =80×100+400×120=56000(元)若只生产书桌,得0<x ≤300,即最多生产300张书桌,利润为z=80×300=24000(元)若只生产书橱,得0<y ≤450,即最多生产450张书橱,利润为z=120×450=54000(元) 答:略[例5]某钢材厂要将两种大小不同的钢板截成A 、B 、C 三种规格,每张钢板可同时截得三种规格小钢板的块数如下表:2,今需要A 、B 、C 三种规格的成品各12、15、27块,请你们为该厂计划一下,应该分别截这两种钢板多少张,可以得到所需的三种规格成品,而且使所用钢板的面积最小?只用第一种钢板行吗?解:设需要截第一种钢板x 张,第二种钢板y 张,所用钢板面积为z m 2,则⎪⎪⎩⎪⎪⎨⎧∈≥+≥+≥+Ny x y x y x y x ,27315212目标函数z=x+2y作出可行域如图作一组平行直线x+2y=t ,由⎩⎨⎧=+=+27312y x y x可得交点⎪⎭⎫⎝⎛215,29,但点⎪⎭⎫⎝⎛215,29不是可行域内的整点,其附近的整点(4,8)或(6,7)可都使z 有最小值,且z min =4+2×8=20 或z min =6+2×7=20若只截第一种钢板,由上可知x ≥27,所用钢板面积最少为z=27(m 2);若只截第二种钢板,则y ≥15,最少需要钢板面积z=2×15=30(m 2).它们都比z min 大,因此都不行. 答:略[例6]设610z x y =+,式中,x y 满足条件4335251x y x y x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由引例可知:直线0l 与AC 所在直线平行,则由引例的解题过程知,当l 与AC 所在直线35250x y +-=重合时z 最大,此时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 当l 经过点(1,1)B 时,对应z 最小,∴max 61050z x y =+=,min 6110116z =⨯+⨯=.说明:1.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得;2.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也可在可行域的边界上取得,即满足条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四、典型习题1.画出不等式-x +2y -4<0表示的平面区域.2.画出不等式组⎪⎪⎩⎪⎪⎨⎧<≤≥-≥-+53006x y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3.求z =3x +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5,1,1535y x x y y x4.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均可生产同一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为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如果每月原料的总成本不超过6000元,运费不超过2000元,那么此工厂每月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产品?5.某工厂家具车间造A 、B 型两类桌子,每张桌子需木工和漆工两道工序完成.已知木工做一x+2y=0张A、B型桌子分别需要1小时和2小时,漆工油漆一张A、B型桌子分别需要3小时和1小时;又知木工、漆工每天工作分别不得超过8小时和9小时,而工厂造一张A、B型桌子分别获利润2千元和3千元,试问工厂每天应生产A、B型桌子各多少张,才能获得利润最大?6.在约束条件0,0,,2 4.xyy x sy x≥⎧⎪≥⎪⎨+≤⎪⎪+≤⎩下,当35s≤≤时,目标函数32z x y=+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A.[6,15]B.[7,15]C.[6,8]D.[7,8]§5.3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一、知识导学1.比较法: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是两个实数大小顺序和运算性质的直接应用,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差法)和商值比较法(简称为求商法).(1)差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a-b≥0⇔a≥b;a-b≤0⇔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差:考察不等式左右两边构成的差式,将其看作一个整体;②变形:把不等式两边的差进行变形,或变形为一个常数,或变形为若干个因式的积,或变形为一个或几个平方的和等等,其中变形是求差法的关键,配方和因式分解是经常使用的变形手段;③判断:根据已知条件与上述变形结果,判断不等式两边差的正负号,最后肯定所求证不等式成立的结论.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分式或对数式时一般使用差值比较法.(2)商值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若a,b∈R+,a/b≥1⇔a≥b;a/b≤1⇔a≤b”.其一般步骤为:①作商:将左右两端作商;②变形:化简商式到最简形式;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就是判定商大于1或小于1.应用范围:当被证的不等式两端含有幂、指数式时,一般使用商值比较法.2.综合法:利用已知事实(已知条件、重要不等式或已证明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借助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定理,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推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其特点和思路是“由因导果”,从“已知”看“需知”,逐步推出“结论”.即从已知A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出结论B.3.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进而转化为判定那个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用分析法证明书写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B成立,只需证明命题B1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证明B2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证明A为真,而已知A为真,故B必为真.这种证题模式告诉我们,分析法证题是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4.反证法:有些不等式的证明,从正面证不好说清楚,可以从正难则反的角度考虑,即要证明不等式A>B,先假设A≤B,由题设及其它性质,推出矛盾,从而肯定A>B.凡涉及到的证明不等式为否定命题、惟一性命题或含有“至多”、“至少”、“不存在”、“不可能”等词语时,可以考虑用反证法.5.换元法:换元法是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变量较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的不等式可引入一个或多个变量进行代换,以便简化原有的结构或实现某种转化与变通,给证明带来新的启迪和方法.主要有两种换元形式.(1)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当所给条件较复杂,一个变量不易用另一个变量表示,这时可考虑三角代换,将两个变量都有同一个参数表示.此法如果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 (2)增量换元法:在对称式(任意交换两个字母,代数式不变)和给定字母顺序(如a>b>c等)的不等式,考虑用增量法进行换元,其目的是通过换元达到减元,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a+b=1,可以用a=1-t,b=t或a=1/2+t,b=1/2-t进行换元. 二、疑难知识1.在用商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分母的正、负号,以确定不等号的方向.2.分析法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前者执果索因,利于思考,因为它方向明确,思路自然,易于掌握;后者是由因导果,宜于表述,因为它条理清晰,形式简洁,适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是,用分析法探求证明不等式,只是一种重要的探求方式,而不是一种好的书写形式,因为它叙述较繁,如果把“只需证明”等字眼不写,就成了错误.而用综合法书写的形式,它掩盖了分析、探索的过程.因而证明不等式时,分析法、综合法常常是不能分离的.如果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难以入手时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的途径,之后用综合法形式写出它的证明过程,以适应人们习惯的思维规律.还有的不等式证明难度较大,需一边分析,一边综合,实现两头往中间靠以达到证题的目的.这充分表明分析与综合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的终点是综合的起点,综合的终点又成为进一步分析的起点.3.分析法证明过程中的每一步不一定“步步可逆”,也没有必要要求“步步可逆”,因为这时仅需寻找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如果非要“步步可逆”,则限制了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范围,使得分析法只能使用于证明等价命题了.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也即证”等词语.4.反证法证明不等式时,必须要将命题结论的反面的各种情形一一加以导出矛盾.5.在三角换元中,由于已知条件的限制作用,可能对引入的角有一定的限制,应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这是换元法的重点,也是难点,且要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 三、经典例题[例1] 已知a>b(ab 0≠),比较a 1与b 1的大小. 错解: a>b(ab 0≠),∴a 1<b1.错因:简单的认为大数的倒数必定小,小数的倒数必定大.正确的结论是:当两数同号时,大数的倒数必定小,小数的倒数必定大.正解:abab b a -=-11,又 a>b(ab 0≠), (1)当a 、b 同号时,即a>b>0或b<a<0时,则ab>0,b -a<0, 0<-ab a b ,∴a 1<b1. (2)当a 、b 异号时,则a>0,b<0,a 1>0,b 1<0∴a 1>b1. [例2] 当a 、b 为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时,下列各式中最小的是( )A.2b a +B.abC.222b a + D.111)2(---+b a错解:所以选B.错因是由于在2b a +、ab 、222b a +中很容易确定ab 最小,所以易误选B.而事实上三者中最小者,并不一定是四者中最小者,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需要全面比较,不可遗漏111)2(---+b a 与前三者的大小比较. 正解:由均值不等式≥+2ba ab 及a 2+b 2≥2ab,可知选项A 、B 、C 中,ab 最小,而111)2(---+b a =ba ab +2,由当a ≠b 时,a+b>2ab ,两端同乘以ab ,可得(a+b )·ab>2ab,∴ba ab+2<ab ,因此选D. [例3] 已知:a>0 , b>0 , a+b=1,求(a+ 1a)2+(b+ 1b)2的最小值.错解: (a+a 1)2+(b+b 1)2=a 2+b 2+21a +21b+4≥2ab+ab 2+4≥4ab ab 1•+4=8,∴(a+a 1)2+(b+b1)2的最小值是8. 错因:上面的解答中,两次用到了基本不等式a 2+b 2≥2ab ,第一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21,第二次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ab1,显然,这两个条件是不能同时成立的.因此,8不是最小值.正解:原式= a 2+b 2+21a +21b +4=( a 2+b 2)+(21a +21b )+4=[(a+b)2-2ab]+[(a 1+b 1)2-ab 2]+4= (1-2ab)(1+221ba )+4,由ab ≤(2b a +)2=41 得:1-2ab ≥1-21=21, 且221b a ≥16,1+221b a ≥17,∴原式≥21×17+4=225 (当且仅当a=b=21时,等号成立),∴(a + a 1)2 + (b + b1)2的最小值是252 .[例4] 已知0 < x < 1, 0 < a < 1,试比较|)1(log | |)1(log |x x a a +-和的大小.解法一:[][])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 |)1(log |22x x x x x x a a a a a a +---+-=+--xxx aa +--=11log )1(log 2∵0 < 1 - x 2< 1, 1110<+-<x x ∴011log )1(log 2>+--xx x a a∴|)1(log | |)1(log |x x a a +>- 解法二:2111111log 11log )1(log )1(log )1(log )1(log xxx x x x x x x x x a a -+=-=--=-=+-++++ )1(log 121x x --=+∵0 < 1 - x 2< 1, 1 + x > 1, ∴0)1(log 21>--+x x∴1)1(log 121>--+x x ∴|)1(log | |)1(log |x x a a +>-解法三:∵0 < x < 1, ∴0 < 1 - x < 1, 1 < 1 + x < 2,∴0)1(log ,0)1(log <+>-x x a a∴左 - 右 = )1(log )1(log )1(log 2x x x a a a -=++- ∵0 < 1 - x 2< 1, 且0 < a < 1 ∴0)1(log 2>-x a∴|)1(log | |)1(log |x x a a +>-[例5]已知x 2= a 2+ b 2,y 2= c 2+ d 2,且所有字母均为正,求证:xy ≥ac + bd证:证法一(分析法)∵a , b , c , d , x , y 都是正数 ∴要证:xy ≥ac + bd只需证:(xy )2≥(ac + bd )2即:(a 2 + b 2)(c 2 + d 2)≥a 2c 2 + b 2d 2+ 2abcd展开得:a 2c 2 + b 2d 2 + a 2d 2 + b 2c 2≥a 2c 2 + b 2d 2 + 2abcd即:a 2d 2 + b 2c 2≥2abcd 由基本不等式,显然成立 ∴xy ≥ac + bd证法二(综合法)xy =222222222222d b d a c b c a d c b a +++=++≥bd ac bd ac db abcdc a +=+=++22222)(2证法三(三角代换法)∵x 2 = a 2 + b 2,∴不妨设a = x sin α, b = x cos αy 2 = c 2 + d 2 c = y sin β, d = y cos β∴ac + bd = xy sin αsin β + xy cos αcos β = xy cos(α - β)≤xy [例6] 已知x > 0,求证: 25111≥+++xx xx 证:构造函数)0(1)(>+=x x x x f 则21≥+xx , 设2≤α<β由αβ-αββ-α=⎪⎪⎭⎫ ⎝⎛β-α+β-α=β+β-α+α=β-α)1)((11)()1(1)()(f f 显然 ∵2≤α<β ∴α - β > 0, αβ - 1 > 0, αβ > 0 ∴上式 > 0 ∴f (x )在),2[+∞上单调递增,∴左边25)2(=≥f 四、典型习题1.比较(a +3)(a -5)与(a +2)(a -4)的大小.2.已知a ,b ,c ,d 都是正数,求证:abcd bd ac cd ab 4))((≥++3.已知x > 0 , y > 0,2x + y = 1,求证:22311+≥+y x 4.若122≤+y x ,求证:2|2|22≤-+y xy x5.若x > 1,y > 1,求证:)1)(1(1--+≥y x xy6.证明:若a > 0,则212122-+≥-+a a aa §5.4不等式的应用一、基础知识导学1.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如果a 1,a 2∈R +,那么ab ba ≥+2. 2.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方程的有解性、判断函数单调性及单调区间,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等.这些问题一般转化为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或证明不等式. 3.涉及不等式知识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这些问题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建立不等式解不等式;二是建立函数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二、疑难知识不等式既属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解决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恒成立问题、方程根的分布、参数范围的确定、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的最值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带动了一大批实际应用题问世,其特点是:1.问题的背景是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物价、税收、销售收入、市场信息”等,题目往往篇幅较长.2.函数模型除了常见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等标准形式外,又出现了以“函数)])(()[(,,2bx d ax c x b a k y x bax y x b ax y --+=+=+=”为模型的新的形式. 三 经典例题[例1]求y=4522++x x 的最小值.错解: y=414241445222222+⋅+≥+++=++x x x x x x =2∴ y 的最小值为2.错因:等号取不到,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时“正、定、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正解:令t=42+x ,则t 2≥,于是y=)2(,1≤+t tt 由于当t 1≥时,y=tt 1+是递增的,故当t =2即x=0时,y 取最小值25.[例2]m 为何值时,方程x 2+(2m+1)x+m 2-3=0有两个正根.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3030122-<⇒⎩⎨⎧>-<+m m m ,因此当3-<m 时,原方程有两个正根.错因:忽视了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根的条件,即判别式大于等于0.正解:由题意:⎪⎪⎪⎩⎪⎪⎪⎨⎧>-<-<-≥⇒⎪⎩⎪⎨⎧>-<+≥--+=∆3m 321413030120)3(4)12(222或m m m m m m m ,3m 413-≤≤-⇒因此当3m 413-≤≤-时,原方程有两个正根. [例3]若正数x ,y 满足365y 6x =+,求xy 的最大值. 解:由于x ,y 为正数,则6x ,5y 也是正数,所以xy y x x 3056256=⋅≥+ 当且仅当6x=5y 时,取“=”号. 因365y 6x =+,则23630≤xy ,即554≤xy ,所以xy 的最大值为554. [例4] 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定值S ,试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时,它的体积最大,求出这个最大值.分析:经过审题可以看出,长方体的全面积S 是定值.因此最大值一定要用S 来表示.首要问题是列出函数关系式.设长方体体积为y ,其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y=abc .由于a+b+c 不是定值,所以肯定要对函数式进行变形.可以利用平均值定理先求出y 2的最大值,这样y 的最大值也就可以求出来了.解:设长方体的体积为y ,长、宽、高分别是为a ,b ,c ,则 y=abc ,2ab+2bc+2ac=S . 而 y 2=(abc )2=(ab )(bc )(ac )当且仅当ab=bc=ac ,即a=b=c 时,上式取“=”号,y 2有最小值答: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等于66s 时体积的最大值为366s s . 说明:对应用问题的处理,要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列好函数关系式是求解问题的关健.四、典型习题1.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 3,深为3m ,如果池底每1m 2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1m 2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2.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3.在四面体P-ABC 中,∠APB=∠BPC=∠CPA=90°,各棱长的和为m ,求这个四面体体积的最大值.4. 设函数f(x)=ax 2+bx+c 的图象与两直线y=x ,y=-x ,均不相 交,试证明对一切∈x R 都有||41||2a c bx ax >++. 5.青工小李需制作一批容积为V 的圆锥形漏斗,欲使其用料最省,问漏斗高与漏斗底面半径应具有怎样的比例?6.轮船每小时使用燃料费用(单位:元)和轮船速度(单位:海里/时)的立方成正比.已知某轮船的最大船速是18海里/时,当速度是10海里/时时,它的燃料费用是每小时30元,其余费用(不论速度如何)都是每小时480元,如果甲、乙两地相距1000海里,求轮船从甲地行驶到乙地,所需的总费用与船速的函数关系,并问船速为多少时,总费用最低?5.5 推理与证明一、基础知识导学1.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2. 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3.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4.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⑴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⑵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5.类比推理: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性,推出其中一类事物具有另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6.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⑴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⑵从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7.演绎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真命题导出特殊性命题为真的推理.8.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9.分析法:从原因推导到结果的思维方法.10.综合法:从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法.11.反证法:判定非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12.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⑴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⑵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定;⑶由假定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⑷间接证明命题为真.13.数学归纳法:设{p n}是一个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集合,如果⑴证明起始命题p1成立;⑵在假设p k成立的前提上,推出p k+1也成立,那么可以断定,{p n}对一切正整数成立.14.数学归纳法的步骤:(1)证明当(如或2等)时,结论正确;(2)假设时结论正确,证明时结论也正确.二、疑难知识1.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而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性,推出其中一类事物具有另一类事物类似的性质的推理.2. 应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逻辑依据: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定,由假定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3.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归纳推理是一种推理方法.三、经典例题[例1] {n a}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n项和为n s,并且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n a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n s与2的等比中项.(1)写出数列{n a}的前3项;(2)求数列{n a}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错解:由(1)猜想数列{n a}有通项公式n a=4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n a}的通项公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