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

合集下载

外向型经济与中国对外开放

外向型经济与中国对外开放

外向型经济与中国对外开放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国际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成就。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及特征,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成果和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分析外向型经济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一、历史背景中国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直到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开始了向外开放的探索。

自此之后,中国加入了WTO、与东盟、欧盟及其他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使中国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

二、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及特征所谓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向国际市场开放、积极地与国际接轨的经济体系。

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增长快速、生产率高、服务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现代经济体系,由外需拉动内需,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有以下特征:1.出口取向:外向型经济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主要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这些出口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2.对外开放: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降低了关税、限制性措施及其他非关税措施,并加快了资本、技术和信息流动的步伐,这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了一大对外开放的国家。

3.与国际接轨:在外向型经济中,企业和机构必须适应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具备必要的国际化管理和运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需要,与国际同行合作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

4.国际化的管理:外向型经济的企业和机构采用国际化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经营管理,更好地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平衡。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措施、成果与挑战中国对外开放一直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

其中,对外投资、设立自由贸易区、参与国际合作、发展数字经济等措施都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外向型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外向型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外向型经济一、引言农村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开放政策的实施,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以及带来的影响。

二、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农村外向型经济指农村地区依靠农产品和农村资源开发与国内外市场进行贸易和投资的经济模式。

这种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农村外向型经济的优势1. 刺激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外向型经济促使农村地区加快农业产业升级,转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2. 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外向型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3.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外向型经济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如交通、通讯、物流等。

这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农村外向型经济的挑战1. 不稳定的市场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使农村外向型经济面临风险,农业产品价格波动可能对农民收入造成不利影响。

2.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农村外向型经济需要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这需要农民和农村企业提升生产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3. 资金和技术的不足:发展农村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这对于一些农村地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五、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路径1. 注重农业产业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发展有机农业、特色农产品等,提高产品竞争力。

2. 建设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物流体系和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农业信贷和风险管理服务,帮助农村企业发展。

4.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农村地区的国际产能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提升农村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六、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影响1. 促进农民就业:农村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入农村企业和农业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促进了农民就业。

外向型经济和对外开放

外向型经济和对外开放

外向型经济和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并推进的重要战略。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和意义外向型经济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中具有较大的开放程度,扩大和深化与外部经济之间的联系,增加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内外经济的互动和互补。

外向型经济的本质是以出口贸易为主线,改变以往自给自足或者封闭自守的经济形态,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和合作。

外向型经济的实施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从宏观角度上看,外向型经济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税收,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从微观角度上来看,外向型经济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吸引外资和技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对外开放的历程和影响中国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坚持发展利用外资,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形成业内公认的“五个好”的办税环境、合理的人力成本、先进的基础设施、优美的人文环境和政府对企业的积极支持。

对外开放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方面在区域分工中,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重要产值的生产、加工和汇集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际竞争环境的转变,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服务和技术型产业大国转变。

另一方面,中国开放的心态,增强了与国际接轨的能力和自信,从而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三、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意义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市场,但其中的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声誉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壮大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对外开放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和人才,促进中国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迈向外向型经济的道路。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了各国资源配置,改善了国民经济繁荣程度,同时也给全球贸易、投资、旅游等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

然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境。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危机。

一、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概念外向型经济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的核心就是加强与全球市场的联系,通过贸易、投资、技术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利润和经济增长。

外向型经济模式将国际市场看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全球化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二、外向型经济的优点1. 可以有效利用全球资源。

外向型经济模式可以让国际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优化。

2. 增加国际市场份额。

通过贸易和国际联盟,外向型经济可以让国家的产品和服务飞跃国际界限,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推动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开拓。

3. 促进技术创新。

外向型经济下,一个经济体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获取全球的最优质资源,借助创新科技来提高生产力,并加速技术升级。

三、外向型经济的危机与挑战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保护主义倡导用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限制进口和外商投资,给外向型经济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2. 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

外向型经济体在操作灵敏度上普遍较高,对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敏感度也大。

因此,外向型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应该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机制。

3. 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

外向型经济体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差异,这些差异难免会带来一些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

因此,外向型经济体需要注意经济协调、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四、对外向型经济危机的应对策略1. 多元化国际市场,减少单一市场对出口的依赖。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 引言1.1 外向型经济定义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外资引进的方式,着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外资的经济模式。

外向型经济的实质是实现国际市场的开放,通过国际贸易和外资引进提高国内经济效能和效益。

外向型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封闭型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取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应全球化经济的重要表现和基本要求。

外向型经济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将本地区优势产品输出到国际市场,同时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推动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外向型经济的核心是依托国际分工合作,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外向型经济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同时培育新兴产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外向型经济是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2 产业结构概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的组成包括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

产业结构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中外向型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程度很高,依存度大,经济发展依赖于国际市场和国际资金的流动。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高,从而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会促进产业升级,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绿色环保方向转变。

外向型经济也能拓展产业边界,打破传统产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产业链、价值链,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外向型经济还能带动产业专业化,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特点,发展各自的专业化产业,形成互补性,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与机制分析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与机制分析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与机制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向型经济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那么,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它的特征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呢?一、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地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以市场化的方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而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

二、外向型经济的特征1. 市场化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基于市场的力量,追求市场的效益,重视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作用。

2. 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不断开放国门,加强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同时推出本国的产品和服务。

3. 外贸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以外贸出口为主导,通过出口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和优化产品质量、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等形式实现外贸的增长。

4. 吸纳外资外向型经济通过吸纳外资引进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推动本地区经济转型和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5. 重视品牌创建外向型经济重视品牌创建,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竞争力。

三、外向型经济的实现机制1.国际分工外向型经济的核心机制是国际分工,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协同作用,促进区域间的互补,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2.深化改革外向型经济需要在分工体系外发展自身能力,这需要深化改革,优化企业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体制机制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3.优化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保持适度的扩张性和灵活性,加快农村经济、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市场化水平。

4. 加强人才培养外向型经济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以提高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为重点,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和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总之,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特殊经济形态,它的特征是市场化、对外开放、外贸出口导向、吸纳外资和重视品牌创建。

外向型经济的实现机制包括国际分工、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人才培养。

《外向型经济概述》课件

《外向型经济概述》课件
• 引进外资、技术,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和市场竞争力;
• 对国内市场影响大,特别是对外向型 经济发展的配套建设有较高要求;
• 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发挥对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作用。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源自资源利用效率国际分工
开拓国际市场,有利资源的优 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促进行业的提升和升级。
3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将逐步把外向型经济转化为创 新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的未来 展望
未来,在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技术创 新和品牌建设,逐步把外向 型经济转化为创新型经济。
总结
1 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外向型经济是指国内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国际合作与贸易活 动的经济形态。
2 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挑战
外向型经济能够有效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也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 和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
通过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全 球国际分工,提高各国经济利 益,促进国际经济和谐发展。
技术创新
引进境外先进技术和思想,通 过技术交流和学习提高本土创 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外向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1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2
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观念对国际贸易和投资造成的阻碍,对于以出口为主导的企 业尤为危险。
外向型经济概述
本次PPT课件将详细介绍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其优势和挑战,以及中国的外 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什么是外向型经济?
定义
外向型经济是指国内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依托自身优势主动开展国际合作与贸易活动 的经济形态。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对策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对策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对策一、外向型经济的概念外向型经济是指依赖出口和吸引外资发展的经济模式,逐渐涉及到世界各地的贸易,因此被称作“外向型”。

二、外向型经济的优势1. 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外向型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经济增长率较高,因为其依靠出口、吸引外资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2. 提高国民收入:这种经济模式可以使国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水平,从而提高国民收入。

3. 拓宽市场:外向型经济能够加强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以及开拓新市场,从而拓宽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 提升产业竞争力:外向型经济能够大力引进和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进而提高智力和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外向型经济的劣势1. 依赖性较高:外向型经济依赖于出口和吸引外资,这种过度的依赖性会使自身的经济比较脆弱。

2. 贸易问题: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是外向型经济面临的问题,一旦出现贸易问题,那么它的经济便会面临很大的影响。

3. 国际市场变动: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因素的变动会影响出口的贸易额度,这也是外向型经济的一个劣势。

4. 资源消耗: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的、广泛的资源支持其发展,一旦资源短缺或者资源价格上涨,那么企业将会遇到巨大的困难。

四、外向型经济的应对策略1. 深化改革: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及竞争力,降低经济外部依赖程度。

2. 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利用国际高新科技成果,研发优质高级产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升级。

3. 多元化贸易市场渠道:不断开拓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渠道,寻求贸易多元化,提高我国的贸易优势,减少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 提高核心竞争力: 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广绿色、环保节能新技术,培育新经济新产业,提高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5. 稳健财政政策: 加强财政调控,防范外部经济风险,维护我国财政的稳定和良性运转。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外向型经济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方向。

外向型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以贸易、投资和产业链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活动。

具体来说,外向型经济主要依赖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来发展。

由于外向型经济具有高效、专业化等优点,故其发展战略和路径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分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路径。

一、贸易创造发展机遇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来说,其主要的策略就是加强国际贸易的开放与竞争。

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并属于国际规则制定的积极力量。

通过进一步降低资本和技术的国际壁垒,推动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交流,加强国际贸易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将国内市场从单一的国内市场向外缓慢延展,用利益的驱动力激发发展新动力。

这样便可实现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逆转,形成外向型经济大环境。

二、打造产业链合作外向型经济必须建立在完善的产业链上。

如何打造产业链合作可以是追求发展的关键区别。

产业链的打造是建立在具备一定基础的产业体系和生产力水平上,主要通过国内外资本和技术的整合与集成来完成。

产业链包含的是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资源和能力交互赋予各个环节以有效的功能,对生产力提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与国外产业链合作切合时代进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提高自身技术、管理等方面有富余的资金能力,避免退化到严重的产能过剩过程中。

三、吸引外资合作外资是外向型经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虽然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发展重点,但是吸引外资也是非常重要的。

外资不仅可以带来资金、技术,还能带来经验、管理、品牌等方面上的帮助。

通过吸引外资,可以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同时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另外,与国外的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能够有效地吸引外资,实现双赢的局面。

总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非常重要。

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有长远的目光和计划。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依靠对外贸易和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来促进内部经济繁荣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外向型经济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贸易和外资流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来推动国内产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1.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的核心特点是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

通过出口贸易,国家可以获得外汇收入,并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2.引进外资:外向型经济通常会吸引外国的投资和企业来到国内设立工厂或进行合作。

外国资本的引进可以带来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3.跨国合作:外向型经济强调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国内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分享技术、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4.内外市场双向开放:外向型经济不仅依赖于外贸出口,同时也非常重视国内市场的发展。

通过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引进,同时也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外向型经济的优势1.扩大就业机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出口贸易和外资引进可以创造更多的岗位,减少国内失业人口。

2.推动技术创新:外国资本和跨国合作可以为国内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国内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3.增加国内收入:出口贸易和外资引进可以带来外汇收入,提高国内收入水平。

外汇的增加可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

4.扩大市场规模: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可以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出口贸易,国内企业可以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的挑战1.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可能对外向型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风险增加:依赖出口贸易会使国内产业对外部市场的波动更加敏感。

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经济

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经济

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在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的国际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各个国家都在竞争和合作中寻求发展,其中外向型经济成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所谓外向型经济,即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与世界各国展开多方面的经济合作,借助外部市场和技术的力量实现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样的经济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有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初,各国就意识到了开放自身经济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末期,日本开始推行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度竞争力的兴起,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模式--“日本模式”。

这个模式具有高速、高效的特点,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启示。

在此之后,韩国、新加坡等一些亚洲四小龙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发展模式,并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通过出口创汇,各国得以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了本土产业的发展。

外向型经济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涌入新兴市场、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许多国家才开始意识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政策。

随着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它们也逐渐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通过出口创汇、使用先进技术等方式助力经济的发展。

三、外向型经济的优势1.促进就业外向型经济能够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支持,从而刺激就业的需求。

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失业人口增加的趋势,外向型经济能够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

2.输出产品和服务外向型经济为所在国家提供了大量出口的机会。

借助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力量,各国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可以说,外向型经济是促进全球贸易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3.提高竞争力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就能选出最优秀的企业,从而提高有效性。

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外向型经济是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

那么你对外向型经济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外向型经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外向型经济的基本内容1、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2、经济结构的建立以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为依据,必须能够参与国际分工;3、具备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4、外贸体制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制度。

外向型经济的类型介绍(一)国际经济学界通常把外向型经济分为:1、坚定的外向型经济;2、基本外向型经济;3、一般外向型经济。

(二)世界银行的分类法:坚定的外向型经济和一般的外向型经济。

(三)其他分类法:1、按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划分,可以把外向型经济分成贸易型、资本型、资本贸易混合型;2、按发展模式划分,可以把外向型经济分成科技领先型、资源驱动型、结构优化型。

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征先进性外向型经济,它是一种向外拓展式的开放型经济,以竞争性的国际市场为舞台。

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加强了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力,促使各国经济向高层次发展;合理性外向型经济可以超出国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实现最优规模效益。

风险性外向型经济,由于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变化注定着外向型经济的兴衰,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制约较大,往往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和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因此,可以说是以较大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成效的。

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前言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其中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二、外向型经济的定义与特点外向型经济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国际贸易为重点,通过国际间的资本、技术和信息流动,追求对外经济合作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模式。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出口导向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出口导向的,通过向世界各国出口产品和服务,获取外汇收入,以推动经济发展。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等都是外向型经济。

2.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外资和外债的开放程度,以便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3.国际化外向型经济追求国际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发展外向型经济意味着扩大市场和增加收益,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大的市场和更艰苦的竞争。

三、外向型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促进GDP增长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2.推动技术创新处于国际市场的竞争之中,中国企业必须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才能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因此,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发展,能够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提高中国的经济水平。

3.带动就业增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的出口企业通常会与一些原材料、物流等企业进行配套合作,从而拉动相关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增长。

4.推进国际化进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外资进入也可以带来最新的科技、管理、人才和市场信息等,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四、外向型经济的挑战与对策1.竞争激烈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在技术、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相互竞争,还需要面对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和政策限制,这都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发展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成为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如何提高国家的外向型经济竞争力。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及特点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其主要特点包括:1. 直接面向国际市场。

外向型经济以出口为主要目的,不仅在国内生产商品,还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2. 以产业链分工为基础。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向型经济国家通过产业链分工实现了经济发展。

其经济结构更加开放、灵活,通过分工合作和产业协同提高了核心竞争力;3. 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外部压力。

外向型经济国家受到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需要不断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这也是外向型经济发展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原因。

二、外向型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对策1. 出口产品的质量外向型经济国家的主要目的是出口,因此出口商品的质量是影响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只有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因此,外向型经济国家应该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升自身生产及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

2. 生产成本的控制生产成本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生产成本,可以在价格上取得优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此,外向型经济国家应该采取控制生产成本的措施,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成本等。

3. 产业链整合总体国力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往往采取分工协作、产业链梳理的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产业链整合的方式有多种,如垂直整合、水平整合、跨行业整合等。

通过产业链整合,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产值附加值,促进产业向高端、智能和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4. 加强国家品牌建设国家品牌作为一个综合国力的象征,是影响外向型经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一、概述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国外经济的联系紧密,依赖进出口贸易、外资投资等与国外联系的形式较多。

外向型经济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建设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普遍选择。

本文将就外向型经济的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外向型经济的现状1.全球外贸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据统计,自197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已迅速增长,并在2007年达到顶峰,但随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贸易额出现下降。

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外贸逐步回暖,外贸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2.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出口大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外贸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中国已连续十余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外资流入等,不仅使中国发展的壮大,也促成了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3.东南亚等地逐渐成为新兴市场未来几年,东南亚等地的新兴市场将逐渐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引擎。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分析,未来五年内,东盟和中国等地区的出口额将会明显上涨。

作为亚太区的二号大经济体,中国依托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市场优势,可以更好地参与亚太区域的合作和竞争。

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策略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研发队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应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企业创新创造。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集群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应注重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的环保能力和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可以采用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合作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国际贸易为驱动力,向外国家或地区开放市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外向型经济的背景与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和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外向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国际贸易的进出口,对外投资和国际化的生产和市场模式。

二、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外向型经济能够促进本地资源和优势的充分利用,提高生产力和效益。

通过开放市场和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可以增加本地经济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促进企业和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 挑战外向型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全球化带来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此外,外向型经济也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和政治环境的影响,而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争端也可能对外向型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不断开拓和扩大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向型经济体之一,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开放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和市场基地之一。

除此之外,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拥有成熟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

总结可以看出,外向型经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但是,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需要注意其内在的挑战和劣势,以改善生产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各国需要在开放市场和国际贸易中找到平衡点,适当引导和限制市场力量,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的经济模式。

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同时也依赖着进口,国际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外向型经济对于产业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于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一个外向型经济体系中,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国家必须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促进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通过对外贸易,国内企业能够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在外向型经济的背景下,国家对外贸易和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加密切,产业结构也会更加国际化。

国家会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强化竞争优势产业的发展,削弱劣势产业的发展。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整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还体现在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

在外向型经济的模式下,国家会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和贸易投资,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多的发展空间。

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国内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国家也会吸引外国投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国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遇。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发展。

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速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等方面。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变,既带来了挑战,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国家应当充分利用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利弊及对策

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利弊及对策

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利弊及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外向型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发展有利也有弊。

本文将分析外向型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利弊,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外向型经济的利
1. 提高国际竞争力:外向型经济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推动经济增长:外向型经济可以促进中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3. 拓展市场空间:外向型经济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的收益和盈利能力。

二、外向型经济的弊
1. 依赖出口:外向型经济容易出现依赖出口的情况,一旦国际市场出现不利变化,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

2. 环境污染:外向型经济模式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不平衡发展:外向型经济往往集中在少数地区和产业,容易导致地区和产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三、对策
1. 转型升级:中国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2. 多元化发展:中国企业应该拓展国内市场,开拓新的业务领
域,实现多元化发展,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

3. 环保治理:中国政府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进行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

4. 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和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减少不平衡发展的风险。

总之,外向型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把握好利与弊之间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外向型经济与经济合作

外向型经济与经济合作

外向型经济与经济合作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外向型经济与经济合作成为了各国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外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扩大出口、吸引外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模式。

而经济合作则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在贸易、投资、技术、资源等方面开展的合作活动。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诸多好处。

首先,它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扩大出口,企业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增加销售额和利润,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同时,出口的增加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和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外向型经济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这不仅能够提高本国或地区产业的竞争力,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外向型经济还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与国际市场的接触使得企业能够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经济合作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经济合作能够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方式,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顺畅,成本降低,市场规模扩大。

这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经济合作有助于加强投资合作。

各国和地区可以通过相互投资,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投资效益。

此外,经济合作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组织,如欧盟、东盟等,成员之间可以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形成统一的大市场,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

在实践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加强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举措,吸引了大量外资,扩大了出口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Ξ 收稿日期:2008-03-14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软科学课题“重庆扩大科技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研究”(CST C2006E B9064)资助。

作者简介:陈立泰(1970—),男,四川南充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

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思考Ξ———基于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比较研究陈立泰,杨小玲(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 400030)摘要:直辖以来,重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其它3个直辖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外向型经济的3个主要方面(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将重庆与京、津、沪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其间存在的差距,找出其主要原因,提出了重庆市应树立大格局意识,拓展区域合作的全球视野,以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等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重庆市;对外开放度;外向型经济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24(2008)05-0055-031 外向型经济战略与地区经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一般可分为外向型经济战略和内向型经济战略两大类。

世界银行《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外向型经济体的执行情况几乎都优于内向型经济体。

外向型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一种贸易战略,它是指“不仅鼓励自由贸易,而且也鼓励资本、工人、企业和学者的自由流动,执行一个开放性的交流制度”。

而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与竞争,在资源配置上采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市场机制,以国际市场为主实现生产循环的经济运行方式。

许多学者从理论上阐释了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亚当・斯密的分工与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剩余产品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工、分工和贸易促进增长的观点;马克思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观点;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论;罗伯特逊的“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 );熊贤良的“外贸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条件”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阐述了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本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可以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同时外贸促进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条件。

外向型经济研究涉及诸多领域、内涵丰富,本文仅从外向型经济中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经济合作3个主要方面,在宏观层次上探讨重庆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重庆市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现状2.1 重庆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势头1)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重庆直辖后,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度有了明显提高。

1997—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17687.76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总额200.78亿美元,其中出口112亿美元。

2005年相对于1997年而言,出口增长3.2倍,进口增长1.9倍。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重庆市外向型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

2)利用外资取得长足发展。

至2005年底,重庆市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15户,投资总额80.33亿美元,注册资本42.35亿美元;中外合资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企业数量占总数的52.93%,投资总额约占总数的54.61%;在产业结构上,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企业数量占总数的57.03%,其中第22卷 第5期Vol.22 No.5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S ocial Science )2008年5月May 2008制造业居各行业之首;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165户,占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12.55%。

截至2005年末,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重庆投资。

3)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势头良好。

企业主动“走出去”对外投资正在成为新的亮点。

2005年全市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数为70个,实际完成营业额1.21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4.44倍;2005年末劳务输出人数3322人,比1997年翻了两倍。

2004年重庆外建成功承揽安哥拉6524万美元的国家卫生部医院项目,中冶塞迪承揽巴西1200万美元的高楼配套设施项目。

目前,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遍及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44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投资办厂和设立办事机构39个;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项目13个,受援金额944万美元。

① 外贸出口依存度能较好的反映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生产外向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出口依存度=(当年出口额/当年G DP )×100%② 重庆市统计局课题报告:关于重庆直辖10年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主要差距(内部稿),2006.③ 重庆大学课题报告: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途径与对策研究(内部稿),2006.2.2 重庆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1)外贸总量偏小,外贸依存度不高。

从总量上看,“十五”期间,重庆市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在0.3%上下波动,与G DP 占全国比重1.60%~1.68%相比相差较大。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地区)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于反映和衡量该国(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上海、北京和天津外贸依存度均高于50%,外贸出口依存度①也都高于20%;而重庆市2005商品进出口总额为42.93亿元,仅为上海的2.3%,为北京的3.5%,为天津8.1%,外贸依存度仅为11.44%,外贸出口依存度为6.70%,重庆市的外贸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水平远远落后于其它3个直辖市。

②2)外资利用度不高。

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资金、外汇的不足,也可以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等。

将外资利用度定义为一国或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 DP )的比值,用于反映和衡量该地区对国外资本的开放程度与吸纳外国生产要素的能力。

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的外资利用度都远远超过于重庆市的外资利用度。

2003—2005年期间,重庆市的外资利用度基本上处于2%的水平徘徊。

③3)对外开放度仍有待提高。

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一般是外贸依存度和外资利用度。

2005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为5.76亿美元,不足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总量的1%,造成重庆市的对外开放度远远落后于北京、天津和上海市的对外开放度。

重庆市的对外开放度基本上处于20%的水平之下,与京、津、沪3直辖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西部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称[3]。

3 重庆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的原因3.1 外向型经济定位较低,发展思路欠清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产品的销售可以通过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来实现,以实现产品的最优价值。

重庆市长期以来认为自己身处内陆,一直以“工业城市”作为自己的战略定位,对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定位较低,发展思路欠清晰,从而导致重庆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对重庆经济综合实力提升贡献度较低[4]。

本文认为重庆市应对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予以全新的定位,结合重庆“内陆城市”的特点,重新审视外向型经济的相关发展战略,确定全新的发展思路。

3.2 发展起点较低,基础薄弱,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京、津、沪3个直辖市及大部分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点高、资金供应相对充足。

而在重庆成立直辖市之初,地区生产总值不到120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7%,居中下游水平;重庆“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全市3100多万人口,农业人口占74.2%,40个县区(自治县、市)中有一半为贫困县,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5];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三峡库区腹心、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聚集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

由于历史积累和体制等原因,道路交通、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等基础建设严重滞后。

3.3 知识经济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带动程度较低重庆的产业结构大体上是:重工业有一定基础,轻工业不发达,农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欠发达[6]。

按照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学者对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划分标准,重庆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

重庆市出口贸易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远远超过初级产品的比重,但在出口的制成品中,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品占很大部分,传统工业仍占主导位置。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尚未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

这是重庆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这种状况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4 外向型经济所需要人才相对缺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到势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未来的国际竞争乃至县域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重庆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同样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要大量的国际化的专门性人才,比如精通外语、外贸、法律和专业知识等多位一体的人才,精通跨国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主动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着力开发国际资源的人才,熟悉并灵活运用国际规则的人才。

而重庆市这些人才都很缺乏[7]。

3.5 地理位置相对具有劣势重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城市。

虽然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上具有相对劣势,发展外贸必须走长江进入华中、华东腹地。

这不仅提高了了成本,而且了增加了时间,所以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65重庆工学院学报4 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对策4.1 树立大格局意识,拓展区域合作的全球视野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重庆应树立大格局意识,逐渐成为长江上游地区、西南地区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加快对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东盟和亚太地区的拓展。

重庆被喻为中国通向东盟和南亚的桥头堡,其产品主要出口东盟、南亚等国,应该应加强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合作,重点处理好与亚太区域组织间的关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重庆市应该站在全球一体化和亚太区域合作的角度来发展外向型经济。

4.2 以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重庆市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改变以往的简单模仿、仅以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占领国际市场的方式,应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有效的参与国际竞争,使得对外开放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拉动方式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8]。

重庆市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则不能跟在其它城市的后面,要避开东部沿海地区已有的市场规模、优势产品,保持出口产品不可替代的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

针对目前重庆主导产品摩托车的市场基本饱和的现状,更应该注重开拓海外市场,着力于产品的创新[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