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业道路设计教程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

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法一、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时要掌握如下几个设计原则: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2、疏导原则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通过单向交通、变向交通、专用道、禁止左转等措施疏导交通流。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方法1、交叉口断面分布:相交两条道路交叉口断面的合理分布是渠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由于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要远大于路段中交通流量,为保障交叉口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应增加进出口车道,对交叉口断面进行合理分布。

增加进出口车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⑴展宽路口:展宽路口的宽度增加值一般为5—15m,长度一般为50—100m,根据道路的等级,根据功能定位不同适当增减。

⑵压缩车道宽度:路段车道宽度为3.75m,进入路口车道宽段为3.5m,在大型车辆不超过10%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75m,特殊情况下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5m。

⑶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如非机动车交通流量不大时,可以压缩非机动车道宽。

⑷削减绿化带:在二块板或三块板绿化带隔离的道路上,如条件允许,可削减交叉口绿化带的宽度,以实现增加车道的功能。

2、车道的功能划分:车道功能的合理划分是交叉口快速分流的重要保障。

渠化设计中要先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

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确定车道的功能划分。

一般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⑴根据交通需求,确定是否单独设置转弯车道。

当一个信号放行周期内左、右转车辆低于3pcu,在路幅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左、右转专用车道。

⑵由于右转交通流的绿灯时间较其它方向的长,因此在路口渠化中,一般右转车道不做重点研究,但右转的进口道和出口道相邻间应留有一定距离,满足一辆小汽车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为6米。

⑶左转交通流在路口的冲突点最大,因此在路口渠化设计中应重点解决左转交通问题。

比如施划左转车辆导流线,设置左弯待转区等方法,加强对左转车辆的引导和控制,以减少左转车辆与其它方向行驶的车流冲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渠化方法》课件

《交叉口渠化方法》课件

通行能力
渠化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用以评估渠化措 施对道路承载能力的提升。
渠化效果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渠化前后的交通数据进行对 比,分析渠化措施对交通的影
响。
数学模型法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渠化措施 对交通流的影响,预测未来交 通状况。
实地观测法
在渠化后进行实地观测,收集 交通数据,评估渠化效果。
专家评估法
渠化岛的设置
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渠化岛,将 不同方向的车辆进行分流,减少 车辆冲突,提高行车安全性。
交通安全措施
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
根据交通组织设计,设置相应的交通标 志和标线,指示车辆行驶方向和规定行 驶速度。
VS
安全设施的配备
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安全岛、红绿灯等安 全设施,保障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通行。
交叉口渠化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通过渠化措施,可以明确交通流向,减少车辆在 交叉口的冲突和延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提高交通安全
渠化措施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 故的严重程度,提高道路安全性。
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改善交通流的组织和流向,可以缓解交通拥 堵现象,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
交叉口渠化的基本原则
邀请交通规划专家对渠化效果 进行评估,给出专业意见和建
议。
渠化效果评价案例分析
北京某交叉口渠化效果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和实地观测法对该交叉口的渠化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渠化措施有效提高了交 通效率和安全性。
上海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渠化效果评价
采用专家评估法和数学模型法对该互通立交的渠化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渠化措施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
02
交叉口渠化方法分类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交叉口交通拥挤、延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新的交通渠化设计方法对于保障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有显著效果,设计理念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

一、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时要掌握如下几个设计原则: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2、疏导原则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通过单向交通、变向交通、专用道、禁止左转等措施疏导交通流。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一般方法1、交叉口断面分布:相交两条道路交叉口断面的合理分布是渠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由于交叉口的交通流量要远大于路段中交通流量,为保障交叉口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应增加进出口车道,对交叉口断面进行合理分布。

增加进出口车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⑴展宽路口:展宽路口的宽度增加值一般为515m,长度一般为50100m,根据道路的等级,根据功能定位不同适当增减。

⑵压缩车道宽度:路段车道宽度为3.75m,进入路口车道宽段为3.5m,在大型车辆不超过10%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75m,特殊情况下进口车道可压缩到2.5m。

⑶压缩非机动车道宽:如非机动车交通流量不大时,可以压缩非机动车道宽。

⑷削减绿化带:在二块板或三块板绿化带隔离的道路上,如条件允许,可削减交叉口绿化带的宽度,以实现增加车道的功能。

2、车道的功能划分:车道功能的合理划分是交叉口快速分流的重要保障。

渠化设计中要先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流量的调查。

根据交通流量调查结果,确定车道的功能划分。

一般的解决方法有如下几种:⑴根据交通需求,确定是否单独设置转弯车道。

当一个信号放行周期内左、右转车辆低于3pcu,在路幅宽度较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左、右转专用车道。

⑵由于右转交通流的绿灯时间较其它方向的长,因此在路口渠化中,一般右转车道不做重点研究,但右转的进口道和出口道相邻间应留有一定距离,满足一辆小汽车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为6米。

鸿业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专题

鸿业市政道路平面交叉口专题
市政 道路 _平 交口 专题
1.在市政道路 8.0 版本中,“横断->交叉口土方”和“交叉口->交叉口土方”有什么区别? 答:“横断->交叉口土方”主要计算了交叉口施工范围内除去标准横断面之外的区域土方,并可沿道弧放坡和绘制示坡线,最终 口土方量表。他解决了用户估算交叉口土方量不准确和手工绘制示坡线麻烦的问题,其土方计算区域如下图 1,操作流程为: 定义控制点自然高程和设计高程(主要指道路标准断面外的控制点)、计算、绘制示坡线、出表。
以上步骤操作完成,则后面流程与一般交叉口设计流程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生成计算线和划分板块时,要利用到软件提供的“ 和板块自动划分“环岛方式”。
使用过渡段处理导流岛和绿化带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需要控制高程的绿化带、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岛定义成过渡段,并在过渡段上定义标高控制点。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点的高程
员通过手工计算或者其他方式获得,如果控制点高程不合适,则会造成过渡段周围出现锯齿形的等高线。这种锯齿形 须通过调整过渡段、交叉口边界上的控制点高程来解决。如下图 4 所示,绿化带部分的过渡段不闭合,因此只需在起 处定义控制点;导流岛部分的过渡段闭合,因此至少需要定义两个控制点。
答:环形交叉口设计时路脊线的定义,除了对各支路进行路脊线定义外,还有对中间的环岛圆进行路脊线定义,根据环岛的具 圆和小圆进行路脊线定义。基本控制点定义,可以通过[交叉口工具]-[定义工具]-[控制点定义]来实现,具体操作如下
1. 首先是中心控制点和内外环与各路脊线的交点进行[控制点定义],可使用其中的“回车任意点定义”。 2. 各路脊线上的点用“点坡度方式定义 G”方式,通过已有控制点和纵坡,定义道路入口点高程。 3. 道路两侧的控制点,通过“点坡度方式定义 G”方式联系横坡定义出来。 4. 各支路之间路圆弧上的点,可以使用“两点间内插控制点 D”计算出来。

鸿业错位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适用其他特殊交叉口)

鸿业错位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适用其他特殊交叉口)

鸿业错位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鸿业错位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鸿业交叉口的角点标高计算,可以采用三种方法:1、根据计算线计算这种方法要求提供计算线,网上有说必须保证交叉口中心必须在一起才能生成计算线是不对的,只是说想在基本控制里面输入参数来定义中心点高程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现在又两个中心点了,而“基本参数输入”只有一个中心点可供输入,所以“基本参数输入”功能对于错位交叉不再适用;这里为了能生成计算线,我们可以不需要基本参数直接进行定义控制点,先定义中心点,在根据纵、横坡用G定义出入口处、转折处控制点高程,如需加密可用D内插多增加几个控制点。

然后点击“生成计算线”,出现这里需要用到“选线H”,依次选路脊-控制点-控制点间的一点,再完成其他部分,至整个计算线都生成。

计算线生成了,此时后面的步骤与一般交叉一样,相比大家都会。

2、根据控制点计算这个是比较灵活的方法,适用性很广,但也有个缺点,就是计算出来可能会有偏差,必须根据你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方法很简单,多设几个控制点。

3、根据等高线计算这个没有用过,应该也是先计算线或者控制点生成等高线再来计算用的。

对于错位交叉口,三种方法都是可行的。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操作过程(以控制点法为例):1、如图,这个是原始的错位交叉口平面;2、首先进行交叉口边界设置,这个与普通的交叉口没有分别;3、下一步,进行交叉口设置;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设置角点计算方法及等高线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为“根据控制点计算”如果不设置,采用默认的“根据计算线计算”,就会出现提示。

呵呵,通常我们做到这里就做不下去了,呵呵,你设置的按计算线计算,没有计算线,怎么计算标高呢?4、用交叉口的定义工具定义控制点5、最简单的控制点定义完毕如下:6、下一步,进行板块划分及板块处理对于这种错位交叉口,板块划分一般无法自动划分,需要手工划分。

一般都会提示“获取路脊线出错”。

呵呵。

只能采用“平行某线划分”来处理。

7、下一步,计算标高。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一、原始地形图等高线的离散三维化(原始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标高已定义-电子版地形常用形式)1、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换→用小框选中等高线→选择对象(all)回车确认完成;2、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离散点间距10m(默认即可)回车确认完成;3、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功能:矢量化地形图中的自然标高文字自动辨别,并结合文本的定位方式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离散点的自然标高。

4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对于快速转化得到的离散点,有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多余点如坐标值等也被误转化,可用此命令检查图面上有无自然标高突变点,将标高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剔除);5、工具→图层控制→冻结选中图层(冻结离散的无数方格,否则图面太乱)注:选择对象时需选择两次1)选择文本(可以框选)2)命令中输入all3)再次选择文本4)回车确认,出现请输入最小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小控制标高请输入最大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大控制标高注: 1.对图中等高线很少,有很多高程数据点的时候,1)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即可;2)有的时候图层数字不认需要逐点输入。

二、道路设计先要绘制好导线步骤1.根据地形变化情况,先在地形图上画出道路交点大概位置(用醒目圆表示);2.平面→自动定线→图面提取(选中刚才定的道路交点圆)→命令行输入(S)→逐个捕捉道路交点圆→保存文件→绘制得到的线为导线(一)平面设计(导线法线形设计)注:先要绘制好导线1、平面→导线法线性设计;注:可以先进行动态设计,拖动;然后输入具体参数。

2、平面→桩号→定义桩号(选择定义好的中心线或选择好中线,输入ALL)注意:只能在程序可以识别的中心线上才能定义桩号。

3、平面→桩号→自动标注桩号;4、平面→平面线性检查→从图面提取→检查→查看出现TXT文本;5、平面→线转道路;(主要针对城市道路板块类型,公路只要给出边线即可)6、平面→桩号→定义主桩号→;7、平面→超高加宽设计→横断面设计→选择标准横断面类型→保存→退出横断面界面→单弯道设置→保存→计算→退出;8、有桥涵情况:编辑→辅助设施→道路桥涵;9、交叉口处理:平面→道路绘制→选择交叉处理;10、标注→路宽自动标注(交互标注等);11、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层打开→平面→自动裁图(模型)→生成裁图列表;(二)纵断面设计1、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保存(假如出现离散点少于3个则重新离散等高线),或者是离散网格已关闭的话打开所有冻结层即可;2. 纵断→2、纵断→定义拉坡参考点(保存文件);3、桥涵构造物,地质情况:纵断→纵断综合数据定义(可以图面提取或者直接增加)→右侧输入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增加桩号与内容,桥涵可以图面处理;4、纵断→道路纵断设计→有四种拉坡方式→先绘制草图(在草图上动态拉坡)→请选择自然标高文件→对话框中点击自然标高文件→浏览找到地面文件打开;在出来的对话图选上:图面点取变坡点和草图显示标高栏。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1 、地形处理:T自然等高线T快速转化T自然等高线T离散T自然标高离散点T文本定义可能存在多余的点,贝y:自然标高离散点T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L ),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

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2 、场地土方优化:T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T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T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T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T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T选点T框选T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T土方标高:框选T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

(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T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3、平面设计: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T导线法线型设计T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

步骤:1动态设计T缓和段:LS控制方式:R+LSR ; 2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S-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超高加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

)-单弯道设置-计算。

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T标注:T平曲线参数标注T道宽自动标注渠化:T右转车道T港湾停靠站T工具:T图层控制T所有图层打开T平面:T自动截图T生成截图桩号T截图4 、道路纵断设计:T纵断:T纵断面设计,选择纵断设计前提数据文件T应用T绘制草图T 关联参考点或固定坡度或固定坡长还有自由拉破T点击动态拉破(使用自由拉破方式进行动态拉破,在黄色的设计线上点去拉破点,自由拖动进行设计T点击竖曲线设计或直接输入半径进行精确控制;绿色括号表示竖曲线范围,桩号表示平曲线特殊桩的位置),保存!纵断面绘制,选择需要绘制的桩号,平面标注,自然标高,平曲线,竖曲线,交叉桩号)T绘制。

《交叉口渠化设计》课件

《交叉口渠化设计》课件
施工: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等
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交叉口渠化设计中 的关键要素
车道数量: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等级确定 车道宽度:根据车辆类型和行驶速度确定 车道划分:直行、左转、右转、掉头等车道划分 车道标志:设置车道标志,引导车辆行驶方向和速度
交叉口渠化设计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交叉口渠化设计概 述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方法和步骤
交叉口渠化设计中 的关键要素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效果评估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对交叉 口进行优化设 计,以提高交 通效率和安全
性。
渠化设计包括 对交叉口的交 通标志、标线、 信号灯等进行
改善交通环境:通 过绿化、美化等措 施,改善交叉口的 交通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环保、节 能等措施,促进交 叉口的可持续发展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 方法和步骤
现场调查:收集交 叉口的交通流量、 交通冲突、交通延 误等数据
交通分析:分析交叉口 的交通流量、交通冲突、 交通延误等数据,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改善交通秩序: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提高行人安全: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行人过马路的安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渠化设计,美 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渠化设计,提 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提 高通行速度
降低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 发生率,保障交通安全
节省时间成本:减少等待时间, 提高出行效率

鸿业道路设计操作教程

鸿业道路设计操作教程

鸿业软件道路设计操作教程1、地形处理:→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自然等高线→离散→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L),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

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2、场地土方优化:→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

(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3、平面设计: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

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LS 控制方式:R+LSR;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超高加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

)→单弯道设置→计算。

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标注:→平曲线参数标注→道宽自动标注渠化:→右转车道→港湾停靠站→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图层打开→平面:→自动截图→生成截图桩号→截图4、道路纵断设计:→纵断:→纵断面设计,选择纵断设计前提数据文件→应用→绘制草图→关联参考点或固定坡度或固定坡长还有自由拉破→点击动态拉破(使用自由拉破方式进行动态拉破,在黄色的设计线上点去拉破点,自由拖动进行设计→点击竖曲线设计或直接输入半径进行精确控制;绿色括号表示竖曲线范围,桩号表示平曲线特殊桩的位置),保存!纵断面绘制,选择需要绘制的桩号,平面标注,自然标高,平曲线,竖曲线,交叉桩号)→绘制。

鸿业软件设计

鸿业软件设计

2鸿业平面交叉口设计
应用鸿业设计软件进行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以获得平面交叉口设计的地面高程。

设计题目:某正交的十字形交叉口斜坡地形上,相交道路行车道的中心线及其边线的纵坡i1和i3均为3%。

路拱横坡i2为2%,车行道宽度B为15m,转角曲线半径R为10m,交叉口控制标高为2.05m,若等高新h采用0.10m,试绘制交叉口的立面设计图。

2.1绘制平面交叉口
2.2 构造边界线和路脊
2.3基本参数输入
2.4生成计算线
2.5生成等高线
2.6交叉口标注
2.1打开鸿业软件,画两条直线,分别偏移15,成以下图线。

2.1.2在正方形四个角上画半径为10的四分之一圆,点击圆角,选半径R,指定圆半径为10,再选修剪T,选不修剪N,分别点击外面两条线导成四分之一圆。

如图。

2.1.3在两线之间偏移中间线,和连接两圆的边角。

2.1.4修剪和删除一下,如图
2.2下面开始做构造边界线,逆时针点击,如图
2.2.1接着进行路脊线定义,先横后竖
2.3接着进行基本参数输入,参数如图,
2.3.1下面分别进行道路1.2.3.4的参分别输入,
2.4接着生成基本控制点和计算线
2.5然后再生成等高线,如下图所示。

2.5.1再然后圆顺等高线如图
2.6选择交叉口工具→标注工具→交叉口标注,在选取中间点未圆点,出现以下
图片
2.6.1最后选择交叉口工具→标注工具→计算线标注生成如下图所示。

鸿业9.0道路设计教程

鸿业9.0道路设计教程

鸿业9.0道路设计教程1.道路设计基本概念
2.地形图的认识与处理
3.路线设计
4.标准横断面绘制与彩色横断面绘制
5.道路平面设计
6.道路纵断面设计
7.道路路基横断面设计
8.路面结构设计
9.一般路基设计图与边坡防护
10.常用特殊地基处理方法
11.沥青路面交叉口竖向设计
12.水泥路面交叉口竖向设计
13 道路交叉口渠化设计
视频教程说明
【学完本套课程你能收货什么?】
1.基本掌握整个道路设计的原理和流程
2.绘图提速3倍,节约错误绘图方式流失的时间
3.能从容独立应对常规道路设计,快速成长为专业负责人
4.能掌握鸿业道路设计软件,并能举一反三,轻松学会其他道路设计软件。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1、地形处理:→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自然等高线→离散→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L),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

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2、场地土方优化:→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

(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3、平面设计: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

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LS 控制方式:R+LSR;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超高加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

)→单弯道设置→计算。

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标注:→平曲线参数标注→道宽自动标注渠化:→右转车道→港湾停靠站→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图层打开→平面:→自动截图→生成截图桩号→截图4、道路纵断设计:→纵断:→纵断面设计,选择纵断设计前提数据文件→应用→绘制草图→关联参考点或固定坡度或固定坡长还有自由拉破→点击动态拉破(使用自由拉破方式进行动态拉破,在黄色的设计线上点去拉破点,自由拖动进行设计→点击竖曲线设计或直接输入半径进行精确控制;绿色括号表示竖曲线范围,桩号表示平曲线特殊桩的位置),保存!纵断面绘制,选择需要绘制的桩号,平面标注,自然标高,平曲线,竖曲线,交叉桩号)→绘制。

(完整word版)鸿业道路设计操作教程

(完整word版)鸿业道路设计操作教程

鸿业软件道路设计操作教程1、地形处理:→自然等高线→快速转化→自然等高线→离散→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可能存在多余的点,则: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选择要检查的点(ALL),输入最小和最大标高→开始检查。

可以逐个或全部删除。

2、场地土方优化:→定义土方边界:(绘制土方网格外包罗线,必须闭合)→网络划分(绘制网格):首先选择网格区域,输入区域编号,点取划分网络的基点(该点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输入间距。

→网格处理:(处理完方可计算,同时形成一系列的资料点)→角点标高(用以定义各网格交叉点的自然标高及设计地面标高)→标高定义方式:由离散点计算→选点→框选→土方优化:选择土方优化计算(根据优化结果定义区域内各点的设计标高,黄线为零线)→土方标高:框选→边坡计算:输入填挖方边坡坡度,框选土方区域的边界。

(自动计算边坡土方量,并绘制边坡示坡线,相邻边坡自动生成土方系统表→土方断面:用来绘制土方网络区域的断面图(可做任意方向的转轴剖)3、平面设计:先绘制好倒线(定线),再进行平曲线设计→导线法线型设计→基本型缓和曲线设计。

步骤:1 动态设计→缓和段:LS 控制方式:R+LSR;2 基本参数→输入转角半径R,缓和曲线长LS →桩号→定义桩号(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点取桩号定义基点,输入起点桩号,选择方向,输入桩号代号)→线转道路:(选择需要转化的中心线,板块类型,输入道路名称)→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提取出中心线处的自然标高),修改提取标高后保存文件!→横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按照指定的宽度提取横断自然标高,修改提取范围)提取标高,保存文件→工具:→图层控制→关闭选中的→超高加宽设计(计算前先确定断面形式,定义板块是否加宽,保存横断面形式。

)→单弯道设置→计算。

计算后生成加宽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

→平面规范检查(平面线型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图面→查看结果→道路绘制(选中交叉处理,绘制道路)→标注:→平曲线参数标注→道宽自动标注渠化:→右转车道→港湾停靠站→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图层打开→平面:→自动截图→生成截图桩号→截图4、道路纵断设计:→纵断:→纵断面设计,选择纵断设计前提数据文件→应用→绘制草图→关联参考点或固定坡度或固定坡长还有自由拉破→点击动态拉破(使用自由拉破方式进行动态拉破,在黄色的设计线上点去拉破点,自由拖动进行设计→点击竖曲线设计或直接输入半径进行精确控制;绿色括号表示竖曲线范围,桩号表示平曲线特殊桩的位置),保存!纵断面绘制,选择需要绘制的桩号,平面标注,自然标高,平曲线,竖曲线,交叉桩号)→绘制。

(建议下载)鸿业道路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教程

(建议下载)鸿业道路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教程

鸿业道路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教程
这是一个交叉口的平面布置图,十字形交叉口,水泥混凝土路面,现在我们要对他进行板块划分。

首先,我们将交叉口进行取样,将交叉口移动到一个空白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采用手动分板块的方法对交叉口进行板块的划分,划分的板块线放在图层0中。

我们单独将板块划分线挑出来,单独调出来的目的可以方便移动,也方便后面的线转板块线。

将板块线平行移动到原来的道路交叉口设计平面中去,这里的导流岛也要添加到交叉口范围中去,这篇文章是路桥人学习网的高级工程师编写,详细的讲解可以参考高级工程师的相关视频讲座。

在交叉口的范围内设置好胀缝,缝隙的宽度为2cm 即可。

操作。

注意给控制点另外存一个图层。

接下来我们可以生成计算线了,这里的计算线采用的等分法
统默认的板块线。

程师的道路设计经验分享。

可以对板块划分图进行标注相关信息,就
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板块划分图了。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

一、原始地形图等高线的离散三维化(原始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标高已定义-电子版地形常用形式)1、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换→用小框选中等高线→选择对象(all) 回车确认完成;2、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离散点间距10m(默认即可) 回车确认完成;3、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功 能:矢量化地形图中的自然标高文字自动辨别,并结合文本的定位方式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离散点的自然标高。

4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对于快速转化得到的离散点,有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多余点如坐标值等也被误转化,可用此命令检查图面上有无自然标高突变点,将标高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剔除);5、工具→图层控制→冻结选中图层(冻结离散的无数方格,否则图面太乱)注:选择对象时需选择两次1)选择文本(可以框选)2)命令中输入all3)再次选择文本4)回车确认,出现请输入最小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小控制标高请输入最大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大控制标高注 : 1.对图中等高线很少,有很多高程数据点的时候,1)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即可;2)有的时候图层数字不认需要逐点输入。

二、道路设计先要绘制好导线步骤1.根据地形变化情况,先在地形图上画出道路交点大概位置(用醒目圆表示);2.平面→自动定线→图面提取(选中刚才定的道路交点圆)→命令行输入(S)→逐个捕捉道路交点圆→保存文件→绘制得到的线为导线(一)平面设计(导线法线形设计)注:先要绘制好导线1、平面→导线法线性设计;注:可以先进行动态设计,拖动;然后输入具体参数。

2、平面→桩号→定义桩号(选择定义好的中心线或选择好中线,输入ALL)注意:只能在程序可以识别的中心线上才能定义桩号。

3、平面→桩号→自动标注桩号;4、平面→平面线性检查→从图面提取→检查→查看出现TXT文本;5、平面→线转道路;(主要针对城市道路板块类型,公路只要给出边线即可)6、平面→桩号→定义主桩号→;7、平面→超高加宽设计→横断面设计→选择标准横断面类型→保存→退出横断面界面→单弯道设置→保存→计算→退出;8、有桥涵情况:编辑→辅助设施→道路桥涵;9、交叉口处理:平面→道路绘制→选择交叉处理;10、标注→路宽自动标注(交互标注等);11、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层打开→平面→自动裁图(模型)→生成裁图列表;(二)纵断面设计1、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保存(假如出现离散点少于3个则重新离散等高线),或者是离散网格已关闭的话打开所有冻结层即可;2. 纵断→2、纵断→定义拉坡参考点(保存文件);3、桥涵构造物,地质情况:纵断→纵断综合数据定义(可以图面提取或者直接增加)→右侧输入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增加桩号与内容,桥涵可以图面处理;4、纵断→道路纵断设计→有四种拉坡方式→先绘制草图(在草图上动态拉坡)→请选择自然标高文件→对话框中点击自然标高文件→浏览找到地面文件打开;在出来的对话图选上:图面点取变坡点和草图显示标高栏。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

鸿业道路设计步骤(免费)

一、原始地形图等高线的离散三维化(原始地形图中的等高线标高已定义-电子版地形常用形式)1、地形→自然等高线→快速转换→用小框选中等高线→选择对象(all)回车确认完成;2、地形→自然等高线→离散→离散点间距10m(默认即可)回车确认完成;3、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功能:矢量化地形图中的自然标高文字自动辨别,并结合文本的定位方式转化为软件可识别的离散点的自然标高。

4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标高检查(对于快速转化得到的离散点,有时可能还存在一些多余点如坐标值等也被误转化,可用此命令检查图面上有无自然标高突变点,将标高超出控制范围的点剔除);5、工具→图层控制→冻结选中图层(冻结离散的无数方格,否则图面太乱)注:选择对象时需选择两次1)选择文本(可以框选)2)命令中输入all3)再次选择文本4)回车确认,出现请输入最小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小控制标高请输入最大控制标高: 输入离散点最大控制标高注: 1.对图中等高线很少,有很多高程数据点的时候,1)地形→自然标高离散点→文本定义(ZRD_TXTDEF)→选择表示高程的文字回车确认完成即可;2)有的时候图层数字不认需要逐点输入。

二、道路设计先要绘制好导线步骤1.根据地形变化情况,先在地形图上画出道路交点大概位置(用醒目圆表示);2.平面→自动定线→图面提取(选中刚才定的道路交点圆)→命令行输入(S)→逐个捕捉道路交点圆→保存文件→绘制得到的线为导线(一)平面设计(导线法线形设计)注:先要绘制好导线1、平面→导线法线性设计;注:可以先进行动态设计,拖动;然后输入具体参数。

2、平面→桩号→定义桩号(选择定义好的中心线或选择好中线,输入ALL)注意:只能在程序可以识别的中心线上才能定义桩号。

3、平面→桩号→自动标注桩号;4、平面→平面线性检查→从图面提取→检查→查看出现TXT文本;5、平面→线转道路;(主要针对城市道路板块类型,公路只要给出边线即可)6、平面→桩号→定义主桩号→;7、平面→超高加宽设计→横断面设计→选择标准横断面类型→保存→退出横断面界面→单弯道设置→保存→计算→退出;8、有桥涵情况:编辑→辅助设施→道路桥涵;9、交叉口处理:平面→道路绘制→选择交叉处理;10、标注→路宽自动标注(交互标注等);11、工具→图层控制→所有层打开→平面→自动裁图(模型)→生成裁图列表;(二)纵断面设计1、纵断→地形图提取自然标高→保存(假如出现离散点少于3个则重新离散等高线),或者是离散网格已关闭的话打开所有冻结层即可;2. 纵断→2、纵断→定义拉坡参考点(保存文件);3、桥涵构造物,地质情况:纵断→纵断综合数据定义(可以图面提取或者直接增加)→右侧输入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增加桩号与内容,桥涵可以图面处理;4、纵断→道路纵断设计→有四种拉坡方式→先绘制草图(在草图上动态拉坡)→请选择自然标高文件→对话框中点击自然标高文件→浏览找到地面文件打开;在出来的对话图选上:图面点取变坡点和草图显示标高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