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KEJIAN讲解
合集下载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完整版
数。
制动距离
指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 止所行驶的距离。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
B
C
D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或按预 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它是评价汽车制动安 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动力分配
指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合理的制动 力分配可以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率。
产生压缩空气。
制动阀
控制压缩空气进入 制动气室的开关。
制动管路
连接各部件,传递 压缩空气。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01
优点
02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制动效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
气压制动系统优要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
拆卸检查
对疑似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检查 ,观察其磨损、变形等情况。
路试检测
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路试,检测 制动系统的实际表现,进一步
确认故障。
故障排除措施和维修建议
制动失效排除
制动跑偏排除
制动拖滞排除
驻车制动失效排除
检查制动液泄漏情况并修复, 清洗或更换堵塞的管路,更换 磨损严重的制动蹄片等。
调整两侧车轮制动力至均衡, 调整轮胎气压至一致,检查并 修复悬挂系统故障等。
03
制动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04
在严寒地区,压缩空气可能结冰,影响制 动效果。
04
伺服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制动系 统
伺服制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伺服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提供助力,推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液压力升高。制动液通过 制动管路传递到各个制动轮缸,推动轮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从而实现车辆减速停车。
制动距离
指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 止所行驶的距离。它是评价汽车制
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A
B
C
D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指车辆在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或按预 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它是评价汽车制动安 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动力分配
指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合理的制动 力分配可以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制动效率。
产生压缩空气。
制动阀
控制压缩空气进入 制动气室的开关。
制动管路
连接各部件,传递 压缩空气。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01
优点
02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制动效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
03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载车辆。
气压制动系统优要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
拆卸检查
对疑似故障部件进行拆卸检查 ,观察其磨损、变形等情况。
路试检测
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路试,检测 制动系统的实际表现,进一步
确认故障。
故障排除措施和维修建议
制动失效排除
制动跑偏排除
制动拖滞排除
驻车制动失效排除
检查制动液泄漏情况并修复, 清洗或更换堵塞的管路,更换 磨损严重的制动蹄片等。
调整两侧车轮制动力至均衡, 调整轮胎气压至一致,检查并 修复悬挂系统故障等。
03
制动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04
在严寒地区,压缩空气可能结冰,影响制 动效果。
04
伺服制动系统与电子控制制动系 统
伺服制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伺服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制动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真空助力器提供助力,推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液压力升高。制动液通过 制动管路传递到各个制动轮缸,推动轮缸内的活塞移动,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从而实现车辆减速停车。
《汽车制动系》课件
制动失灵
制动液泄漏、制动系统故 障等情况可能引起制动失 灵,对驾驶员和车辆安全 造成严重威胁。
制动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1 制动片和制动盘的更换
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制动片和制动盘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2 制动液的更换
制动液具有一定的油液寿命,需定期更换以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制动力的产生原理
1 摩擦制动原理
2 液压制动原理
通过制动器产生摩擦力,将车轮的动能转 化为热能,从而减低车速或停止车辆。
利用液压原理传递压力,使制动器施加于 车轮上的制动力增大,实现制动效果。
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1
液压传力原理
2
制动踏板将力传递给制动总泵,总泵 通过液压传力将制动力传递到制动器。
3
刹车踏板的操作
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后,发送制动指 令给制动系统。
制动器施加制动力
制动器根据液压力的作用,使制动器 施加于车轮上的制动力增大,实现制 动效果。
常见的制动系统故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刹车失效
刹车失效可能由制动系统 泄漏、制动器损坏等原因 引起,严重影响车辆的制 动效果。
制动磨损过度
制动片和制动盘的磨损过 度会导致制动力减弱,增 加制动距离,提高事故风 险。
《汽车制动系》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包括其组成部分以及制动力的产 生原理。还将讨论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常见的故障以及维护和保养方法。
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车辆的速度减 低或停止。制动系统能够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保证车辆的控制和稳定性。
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制动器和摩擦物料
制动系统介绍ppt演示课件
制动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 抗腐蚀性能,确保长期使用效果 稳定。
制动系统安全性
制动系统应具有多种安全保护措 施,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等,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03
制动系统关键部件介绍
制动器类型及特点
鼓式制动器
具有较大的制动力矩,但 热衰退性能较差,易于磨 损。
盘式制动器
散热性能好,制动效能稳 定,抗热衰退能力强,但 制造成本较高。
制动平顺性
评价制动过程中车辆减速的平顺性,避免急刹车等突兀动作对乘客 造成不适。
05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常见制动系统故障类型
制动失效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动效 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拖滞
制动后车辆起步困难或行驶无力,制动鼓或 制动盘发热。
制动跑偏
制动时车辆自动向一侧偏驶,无法保持直线 行驶。
评价制动系统使车辆从一定速度减速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是 制动效能的直观体现。
制动减速度
反映制动过程中车辆速度下降的快慢,是衡量制动效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
制动时间
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也是评价制动效 能的重要参数。
制动稳定性评价指标
制动方向稳定性
评价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是否保持直线行驶,有无跑偏、侧滑等现 象。
02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制动过程描述
01
02
03
制动踏板操作
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启 动制动系统。
制动力分配
根据车辆负载、路况等因 素,制动系统自动分配制 动力到各个车轮。
车轮减速
制动器对车轮施加摩擦力, 使车轮减速或停止转动。
制动力产生与传递
制动器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安全性
制动系统应具有多种安全保护措 施,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等,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03
制动系统关键部件介绍
制动器类型及特点
鼓式制动器
具有较大的制动力矩,但 热衰退性能较差,易于磨 损。
盘式制动器
散热性能好,制动效能稳 定,抗热衰退能力强,但 制造成本较高。
制动平顺性
评价制动过程中车辆减速的平顺性,避免急刹车等突兀动作对乘客 造成不适。
05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常见制动系统故障类型
制动失效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动效 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拖滞
制动后车辆起步困难或行驶无力,制动鼓或 制动盘发热。
制动跑偏
制动时车辆自动向一侧偏驶,无法保持直线 行驶。
评价制动系统使车辆从一定速度减速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是 制动效能的直观体现。
制动减速度
反映制动过程中车辆速度下降的快慢,是衡量制动效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
制动时间
从驾驶员开始制动到车辆完全停止所需的时间,也是评价制动效 能的重要参数。
制动稳定性评价指标
制动方向稳定性
评价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是否保持直线行驶,有无跑偏、侧滑等现 象。
02
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制动过程描述
01
02
03
制动踏板操作
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启 动制动系统。
制动力分配
根据车辆负载、路况等因 素,制动系统自动分配制 动力到各个车轮。
车轮减速
制动器对车轮施加摩擦力, 使车轮减速或停止转动。
制动力产生与传递
制动器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
CHENLI
12
CHENLI
13
②工作过程 当制动时,两制动蹄在相等的张力F的作用 下,分别绕各自的支承点向外偏转紧压在制动鼓上。旋转的 制动鼓对两侧制动蹄分别作用有法向反力FN1和FN2、切向反力 FT1和FT2。
CHENLI
14
如果前制动蹄所受摩擦力FT1所造成的绕支点的力矩与张 开力F产生的力矩同向,摩擦力FT1作用的结果是使前蹄对制动 鼓的压紧力增大,即FN1增大,摩擦力FT1也更大,则称为“助 势”作用。该蹄称为助势蹄。
CHENLI
21
CHENLI
22
①单向自动增力式制动器
两蹄下端都没有固定支点,而是插在连杆n两端开口的直槽 底面上,形成活动连接。后蹄上端固定在支承销上,前蹄上 端在回位弹簧作用下,紧压在轮缸活塞上。
CHENLI
23
汽车前进制动时,制动缸内的活塞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 将前蹄推出,使其压紧在制动鼓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前蹄 沿制动鼓旋转方向转过一个角度,通过连杆n,以后蹄上端为 支点,又推动后蹄压紧在制动鼓上,进一步增强摩擦力,加大 制动力。此时两蹄均为助势蹄,制动效能较高。
d.调好后退出锁止套,套上防尘罩,放好车轮。
应注意局部调整时,切不可转动制动蹄轴,一旦转动,应进 行全面调整。
②车轮制动器的全面调整
车轮制动器全面调整是在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严重磨损时, 更换制动鼓或摩擦片后,制动蹄轴和制动凸轮安装位置发生变 化,为确保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正常间隙而进行的调整 作业。其调整必须在轮毂轴承调好后进行,现以CA1092型汽 车后轮为例,说明调整过程。
CHENLI
17
②双向助势平衡式车轮制动器
制动底板上所有固定元件、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 都是成对地对称位置,两制动蹄的两端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 在周向位置浮动,用回位弹簧拉紧。
制动系详解(有图)ppt课件
完全制动,否则应转动 可调顶杆体上的调整螺
操纵杆 调整螺母 传动杆
套使蹄鼓间隙为0.3—
0.35mm。 使用中,可拧动调 整螺母或改变传动杆的 长度进行调整。
棘爪
摇臂 齿板
调整杆 弹簧
调整螺套
调整螺栓
复 习 思 考 题
1、CA1091采用什么型式的行车制动器?全面调整包括哪 些内容?调整部位在什么地方?如何调整? 2、BJ2021和EQ1141G各采用什么型式的行车制动器?为 什么它们的后轮行车制动器属于不平衡式?
热膨胀小;
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维护修理方便;
制动效能较低;
轮缸回位能力较差 用于驻车时,传动装置较复杂,且在后轮上应用受到限制。
第二节 人力制动系
液压式 型式: 机械式、
一、机械式: 主要用于驻车制动 注意:
BJ2021、奥迪100、桑塔纳、 EQ1141G、丰田—王冠驻车制 动器与后轮行车制动器共用; BJ2020N、CA1091、 EQ1090及CA7560专设中 央制动器,用于驻车制 动器。
滚轮轴 滚轮 支承销 衬套 支承销
心的力臂为一定值,与凸
轮转角无关;
制动凸轮 制动蹄 回位弹簧
*制动底板刚度较大,支承销采用跨置式支承; *支承销不是偏心的,省了一个调整部位; *后轮行车制动器兼充驻车制动器。
二、盘式制动器
定钳盘式 类型
钳盘式
浮钳盘式 全盘式
1.定钳盘式制动器 结构特点:
制动钳体既不能旋转, 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 移动; 两个活塞位于制动盘 的两侧。
3、浮盘式制动器是怎样实现制动的?浮盘式制动器中的
橡胶密封圈有何作用? 4、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有何特点?
5、汽车驻车制动系为什么广泛采用机械传动?中央驻车
操纵杆 调整螺母 传动杆
套使蹄鼓间隙为0.3—
0.35mm。 使用中,可拧动调 整螺母或改变传动杆的 长度进行调整。
棘爪
摇臂 齿板
调整杆 弹簧
调整螺套
调整螺栓
复 习 思 考 题
1、CA1091采用什么型式的行车制动器?全面调整包括哪 些内容?调整部位在什么地方?如何调整? 2、BJ2021和EQ1141G各采用什么型式的行车制动器?为 什么它们的后轮行车制动器属于不平衡式?
热膨胀小;
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维护修理方便;
制动效能较低;
轮缸回位能力较差 用于驻车时,传动装置较复杂,且在后轮上应用受到限制。
第二节 人力制动系
液压式 型式: 机械式、
一、机械式: 主要用于驻车制动 注意:
BJ2021、奥迪100、桑塔纳、 EQ1141G、丰田—王冠驻车制 动器与后轮行车制动器共用; BJ2020N、CA1091、 EQ1090及CA7560专设中 央制动器,用于驻车制 动器。
滚轮轴 滚轮 支承销 衬套 支承销
心的力臂为一定值,与凸
轮转角无关;
制动凸轮 制动蹄 回位弹簧
*制动底板刚度较大,支承销采用跨置式支承; *支承销不是偏心的,省了一个调整部位; *后轮行车制动器兼充驻车制动器。
二、盘式制动器
定钳盘式 类型
钳盘式
浮钳盘式 全盘式
1.定钳盘式制动器 结构特点:
制动钳体既不能旋转, 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 移动; 两个活塞位于制动盘 的两侧。
3、浮盘式制动器是怎样实现制动的?浮盘式制动器中的
橡胶密封圈有何作用? 4、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有何特点?
5、汽车驻车制动系为什么广泛采用机械传动?中央驻车
汽车制动系统ppt课件
保持制动系统清洁,防止杂质进入影响制动性能。
定期更换制动蹄片,保证制动性能。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气密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04
辅助制动装置
驻车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驻车制动器类型
分为中央制动器和车轮制动器两种类 型,中央制动器作用于传动轴或后桥 ,车轮制动器直接作用于车轮。
驻车制动器结构
由操纵机构、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拉杆等,传动 装置将操纵力传递到制动器,制动器 则产生制动力矩。
摩擦片后故障排除。
06
汽车制动系统新技术展望
线控制动技术介绍及优势分析
01
线控制动技术概述
通过电子信号传递制动指令,取代 传统机械或液压连接方式。
制动效果更稳定
电子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制动力分 配,提高制动稳定性。
03
02
响应速度更快
减少机械传动环节,提高制动响应 速度。
易于实现智能化
可与车辆其他系统实现联动,为智 能驾驶提供基础。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二
某车型制动跑偏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制动时车辆明显向左侧偏斜。
故障诊断
经检查发现左前轮制动力明显弱 于右前轮,调整两侧制动力分配 后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三
01
某车型制动噪音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02
制动时伴随尖锐的噪音,且随着车速提高噪音增大。
故障诊断
03
经检查发现制动摩擦片磨损严重且表面不平整,更换新的制动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优点 制动平稳,冲击小。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定期更换制动蹄片,保证制动性能。 定期检查制动系统气密性,确保无漏气现象。
04
辅助制动装置
驻车制动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驻车制动器类型
分为中央制动器和车轮制动器两种类 型,中央制动器作用于传动轴或后桥 ,车轮制动器直接作用于车轮。
驻车制动器结构
由操纵机构、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拉杆等,传动 装置将操纵力传递到制动器,制动器 则产生制动力矩。
摩擦片后故障排除。
06
汽车制动系统新技术展望
线控制动技术介绍及优势分析
01
线控制动技术概述
通过电子信号传递制动指令,取代 传统机械或液压连接方式。
制动效果更稳定
电子控制系统可精确控制制动力分 配,提高制动稳定性。
03
02
响应速度更快
减少机械传动环节,提高制动响应 速度。
易于实现智能化
可与车辆其他系统实现联动,为智 能驾驶提供基础。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二
某车型制动跑偏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制动时车辆明显向左侧偏斜。
故障诊断
经检查发现左前轮制动力明显弱 于右前轮,调整两侧制动力分配 后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实例分享
实例三
01
某车型制动噪音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02
制动时伴随尖锐的噪音,且随着车速提高噪音增大。
故障诊断
03
经检查发现制动摩擦片磨损严重且表面不平整,更换新的制动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优点 制动平稳,冲击小。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 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液压制动系统优缺点分析
制动系统ppt课件
排除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在更换制动系统部件时,必须使 用原厂配件或符合相关标准的优质配 件,以确保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4. 在调整制动力分配时,需要根据车 辆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调整, 避免制动力分配不均导致车辆失控或 偏磨等问题。
07
制动系统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项目和内容
制动液检查
包括制动液液位、颜色、含水量等,确保制动液处于良好状态。
鼓式制动器
制动鼓
与轮胎固定并随车轮旋 转的部件,具有较大的 热容量和良好的散热性
。
制动蹄
固定在制动底板上,通 过摩擦片与制动鼓内侧
接触产生制动力。
制动底板
安装制动蹄、支撑销和 制动蹄回位弹簧的部件
,与车桥固定连接。
制动轮缸
将制动主缸的液压转化 为机械推力,推动制动 蹄向外张开与制动鼓产
生摩擦。
盘式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运动的力。
其他辅助元件
如安全阀、压力表、管道等。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压缩空气易于获取和储存,适用于大型车辆和工程机械。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制动力矩大,制动效果好。 易于实现车辆的前后轮同时制动,提高制动稳定性。
气压制动系统优缺点
01
缺点
02
需要安装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占用空间较大。
3
更换制动液
制动液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吸收水分和杂质, 影响制动效果,需要定期更换。
更换磨损件时机和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使用原厂推荐的刹车片和刹车盘,确保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03
更换刹车片和刹车盘时,需要同时检查制动系统其他部件,如制动卡 钳、制动分泵等。
汽车制动系统课件
制动液储液 罐
蓄压器
车身电气
电磁阀
安全阀
蓄压器压力传感器
制动控制ECU
马达继电器1 马达继电器2
助力泵及其 马达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 – 确认制动踏板行程
车身
车身电气
制动灯开关
定位杆
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
制动踏板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 – 两路电路(主电路,辅电路)
液压管路 – 前制动失效
OFF (关闭)
制动执行器
左前
右后
右前
左后
车身电气
OFF (打开)
前制动 主缸压力 后制动 常规控制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执行器 – 柱塞式助力泵 – 波纹软管式蓄压器
助力泵马达
氮气
波纹软管 制动液
车身
车身电气
蓄压器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车身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执行器 – 蓄压器压力调节由蓄压器压力传感器信号决定
EPS ECU
转向助力
VGRS ECU
转向角及转 向减速比控
制
VGRS 执行器
EPS马达
车型概况
发动机
底盘
车身
制动控制系统
转向协同控制功能 – 在VSC作用同时提供高性能的转向控制
车身电气
当后轮失去抓地力
当前轮开始出现打滑
调整轮胎方向抵消转 向不足或过度
VGRS
稳定车辆
摇摆 反向转向助力 提高转向减速比
车身
车身电气
制动系详解(有图)ppt课件
制动管路的维护与保养
检查制动管路连接处是否松动或泄漏,及时紧固或更换 密封件。
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有老化、裂纹等现象,及时更换受损 管路。
定期清洗制动管路,去除管路内的杂质和油污,确保制 动液流通顺畅。
保持制动管路固定牢靠,避免管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 生振动和噪音。
制动液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更换制动液,避免制动液 过期或污染导致制动性能下降
04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制动失灵的诊断与排除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 动效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主缸、轮缸活塞和缸管磨损或拉伤 ,皮碗老化损坏。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或制动器间隙过大, 制动蹄摩擦片接触不良,磨损严重或有 油污。
制动油压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制动主缸 缺油、制动管路破裂、油管接头渗漏、 油路堵塞。
制动系统内有空气。
制动跑偏的诊断与排除
制动时,左右车轮制动效果不一 样,使车轮向一边偏斜,原因如
下
两侧制动器摩擦片摩擦系数不同 ,如一侧摩擦片上有油污等。
两侧制动器摩擦片与鼓(盘)接 触面积差异太大,或一侧摩擦片
损坏严重。
制动跑偏的诊断与排除
01
02
03
04
两侧制动器间隙或摩擦 片磨损程度不一致。
程。同时,也可用于传统汽车的节能改造,降低油耗和排放。
THANKS。
制动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更换磨损件
定期检查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包括摩擦片 厚度、制动盘磨损程度等,确保制动性能 良好。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摩擦 片、制动盘等部件,保证制动安全。
清洁与润滑
调整与校准
定期清洁制动器表面的灰尘和油污,保持 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对制动器的活动 部位进行润滑,确保制动器工作顺畅。
汽车制动系统课件
注意事项
在排除故障时,注意不要损坏其他零 部件,并确保制动性能恢复良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制动系统的分类
01
02
03
盘式制动器
利用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 的摩擦力来产生制动效果 ,具有散热性好、制动稳 定性高等优点。
鼓式制动器
利用制动鼓与摩擦片之间 的摩擦力来产生制动效果 ,具有制动力大、成本低 等优点。
线控制动系统
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来控制 制动器的动作,具有响应 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 点。
汽车制动系统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汽车制动系统概述 • 盘式制动器 • 鼓式制动器 • 制动液与制动管路 •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01
汽车制动系统概述
制动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制动系统是汽车中用于减速或停 车的装置,通过摩擦力将汽车的 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减速 或停车。
作用
制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汽车 的速度,确保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力。
02
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盘式制动器的结构
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钳、摩擦片和活 塞等组成。
工作原理
通过制动钳夹紧制动盘,使摩擦片与 制动盘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车辆减 速和停车。
盘式制动器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散热性能好,制动稳定性高,制动应速度快,适合高速行驶和频繁制动的情 况。
缺点
04
制动液与制动管路
制动液的种类与特性
制动液的种类
矿物油型、醇型、合成型。
制动液的特性
高沸点、低蒸发性、良好的抗氧化性、防腐蚀性、润滑性、粘温性及橡胶相容性。
1.汽车制动系结构认识PPT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汽车制动系结构认知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一、汽车制动系功用
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提高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以提高运输生产率,在各 种汽车上都设有专用制动机构。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即称为制动系。
汽车制动系功用 1)保证汽车行驶中能按驾驶员要求减速停车 2)保证车辆可靠停放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二、制动系的类型和基本组成
1、制动系类型 (1)按功用分: 行车制动系 驻车制动系 辅助制动系 1)行车制动系——是由驾驶员用脚来操纵的,故又称脚制动系。它的功用是使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减 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 2)驻车制动系——是由驾驶虽用手来操纵的,故又称手制动系。它的功用是使已经停在各种路面上 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 3)第二制动系——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在许多 国家的制动法规中规定,第二制动系也是汽车必须具备的。 4)辅助制动系——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汽车,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减轻 行车制动系性能的衰退及制动器的磨损,用以在下坡时稳定车速。
图3 制动轮缸结构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五、制动器
功用是在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即直接产生制动作 用
1、按结构不同 (1)鼓式:旋转元件为制动鼓 (2)盘式:旋转元件为制动盘
图4 鼓式制动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5 盘式制动器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六、伺服制动系统
伺服制动系统是在人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动力伺服系统而形成的, 是兼用人体和发动机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 伺服制动系统的类型如下: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2)按制动能量传输分: 机械式 液压式 气压式 电磁式 组合式 (3)按回路多少分: 单回路制动系 双回路制动系 (4)按能源分:人力制动系 动力制动系 伺服制动系 1)人力制动系——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的制动能源的制动系。 2)动力制动系——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3)伺服制动系——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2、基本组成: 四个基本组成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动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 控制装置: 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 (3) 传动装置: 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如制动主缸、轮缸 (4) 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部件
汽车制动系结构认知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一、汽车制动系功用
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提高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以提高运输生产率,在各 种汽车上都设有专用制动机构。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即称为制动系。
汽车制动系功用 1)保证汽车行驶中能按驾驶员要求减速停车 2)保证车辆可靠停放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二、制动系的类型和基本组成
1、制动系类型 (1)按功用分: 行车制动系 驻车制动系 辅助制动系 1)行车制动系——是由驾驶员用脚来操纵的,故又称脚制动系。它的功用是使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减 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 2)驻车制动系——是由驾驶虽用手来操纵的,故又称手制动系。它的功用是使已经停在各种路面上 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 3)第二制动系——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在许多 国家的制动法规中规定,第二制动系也是汽车必须具备的。 4)辅助制动系——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汽车,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减轻 行车制动系性能的衰退及制动器的磨损,用以在下坡时稳定车速。
图3 制动轮缸结构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五、制动器
功用是在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即直接产生制动作 用
1、按结构不同 (1)鼓式:旋转元件为制动鼓 (2)盘式:旋转元件为制动盘
图4 鼓式制动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5 盘式制动器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六、伺服制动系统
伺服制动系统是在人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动力伺服系统而形成的, 是兼用人体和发动机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 伺服制动系统的类型如下:
汽车整车结构认知
(2)按制动能量传输分: 机械式 液压式 气压式 电磁式 组合式 (3)按回路多少分: 单回路制动系 双回路制动系 (4)按能源分:人力制动系 动力制动系 伺服制动系 1)人力制动系——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的制动能源的制动系。 2)动力制动系——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3)伺服制动系——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2、基本组成: 四个基本组成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动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 控制装置: 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 (3) 传动装置: 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如制动主缸、轮缸 (4) 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部件
汽车制动系统详细资料ppt课件
克服制动力间隙和残余压力(Fxb产生)
脚离开加 速踏板
踩制动踏板
精选课件
t
制动力消失
制动作用完
τ1:驾驶员反应时间 τ2ˊ:制动机构滞后时间 τ2〞:制动力增长时间
2 2' 2"
制动器作用时间 τ3:持续制动时间。 τ4:消除制动时间,
36
四 制动性评价
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汽车制动距离:
s
1 3.6
精选课件
26
三 制动车轮受力分析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1.车轮作减速滚动:Fxb=Fμ≤Fφ=Fzφ 2.车轮抱死滑拖:当制动踏板力或制动系压力上升到某一极限值时,地面制动力达到 地面附着力,车轮即抱死不转达而出现拖滑现象。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仍按线 性关系继续增大。若要增大地面制动力,此时只能通过提高附着系数来实现。
u0
(
' 2
'' 2
)
2
u02 25.92ab max
汽车的制 动距离的 决定因素
制动器的起作 用时间
最大制动减速度 起始的制动速度
精选课件
踩踏板的速度 制动器的结构
附着力
37
四 制动性评价
制动时方向稳定性
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制动跑偏、侧滑、前轮失去转向能力而 使汽车失去控制离开原来的行驶方向。上述三种情况是汽车制动时方 向不稳定的主要现象。
制动距离s
汽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指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通常称为抗热衰退性,用η来表示。
aL aR 100% aL:为冷态汽车制动减速度
aL
aR:为热态汽车制动减速度
精选课件
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 人力制动系
一、机械制动系 机械制动系主要用于驻车制动。
包括控制装置和传动装置。主要由杠 杆、拉杆、轴、摇臂等机械零件组成。 其制动器可以是同行车制动系共用的 车轮制动器,也可以是专设的中央制 动器。
奥迪100型轿车制动系布置图
作用在传动轴上的驻车制动器
桑塔纳驻车制动示意图(车轮制动)
产生缓速作用的方法: 1.发动机缓速 2.牵引电动机缓速 3.液力缓速 4.电磁缓速 5.空气动力缓速
通过本章的学习,
您应该能够解答如下几个问题:
1、何谓汽车的制动?画简图说明制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2、根据制动蹄增、减势的不同,画出五种鼓式制动器的结构 简图。 3、盘式制动器从结构上是如何分类的? 4、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有什么优缺点? 5、按制动系的作用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种?各起什么作用? 6、按制动能源分类,制动系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东风EQ1090E型汽车制动阀
(四)制动气室
单从气压系统而言,制动气室是执 行装置,其作用是将输入的气压能转换 成机械能而输出。但从整个制动系看来, 制动气室还是属于传动装置,其输出的 机械能还要传到制动凸轮之类的促动装 置,使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
制动气室工作示意图
二、气顶液制动系与全液压动力制动系
因前后轮载荷之比会经常变化,如果前 后轮制动力矩(制动力)的比值可以随 时调节到等于变化着的前后附着力之比, 则在任何附着条件下,汽车都可能制动 到前后轮同步濒临滑移。
前后促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
制动力调节装置:
1.限压阀:p1、p2由0同步增加到一定值后, 自动将p2限制在该值不变。 2.比例阀: p1、p2 同步增加到一定值ps后, 自动对p2的增长加以节制,使 p2的 增量小于p1的增量。 3.感载阀:感应载荷变化,自动改变调节起 始点。 4.惯性阀:与感载阀类似,但其调节作用起 始点控制压力值ps取决于惯性力。 5.制动防抱死装置:即ABS。
4.制动轮缸
①有双活塞与单活塞之分。
②制动过程:制动液自油管接头和进 油孔进入
→活塞外移 →通过顶块推动制动蹄。
双活塞制动轮缸和单活塞制动轮缸
§23-4 动力制动系
制动能源——空气压缩机造成的气 压能或油泵造成的液 压能。
动力制动系分类:气压制动系、气 顶液制动系、全液压 动力制动系。
一、汽车气压制动系
特点:无论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均能借蹄鼓 摩擦起自增力作用。
制动效能的综合比较(基本结构参数 和轮缸工作压力相同情况下): 自增力式>双领蹄式>领从蹄式>双从蹄式
(二)凸轮式制动器:自学 (三)楔式制动器:自学
东风EQ1090E型汽车前轮制动器
凸轮式制动器
二、盘式制动器
{ 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由制动盘和制动 钳组成。 全盘式制动器:制动盘的全部工
东风EQ1090E型汽车制动系示意图
(一)气压制动回路
工作过程: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拉杆 带动制动阀拉臂下端左移→上端以 销轴为支点往下压→制动阀上下两 腔的进气口分别与本腔出气口相通 →压缩空气进入前、后制动气室→ 促动制动器进入工作。
放松制动踏板→制动阀使制动 气室通大气以解除制动。
(二)供能装置
楔式制动器
(一)轮缸式制动器
1.领从蹄式
等促动力制动器的制动蹄受力示意图
领从蹄制动器:这种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 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 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等促动力制动器:凡两蹄所受促动力相等的领从 蹄制动器都可称为等促动力制动器。
以上图为例: ①T1与Fs同向→N1↗、T1↗,领蹄“增势”。 ②T2与Fs力矩反向→N2↘,T2↘,从蹄“减 势”。
3.双从蹄式制动器
将左右两侧车轮的双领蹄式制动器若 对调安装,便都成为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 两蹄均为从蹄的双从蹄式制动器。
平衡式制动器:固定元件均为中心对称, 且制动鼓所受两蹄施加的 两个法向合力能 互相平衡, 不会对轮毂轴承造成附加 径向载荷。
4.单向和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①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②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第二十三章 汽车制动系
几个概念:
§23-1 概说
1.制动: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 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 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2.制动力: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
3.制动系:这样一系列专门用于制动的装置称 为制动系。
制动系工作原理示意图
一般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4.制动器:对车轮施加制动力矩(摩擦 力矩Mμ)以阻碍其转动的 部件。 5.行车制动系: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 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 制动系。 6.驻车制动系: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 驻留原地不动的另一套 装置。 7.辅助制动系:下坡时用以稳定车速。 8.制动装备:装设在车辆上的各种制 动系总称。
二、人力液压制动系
1.人力液压制动系基本原理:
驾驶员控制力→制动踏板机构→制动主缸→ 油管→制动轮缸→制动器工作
制动系的几个数据: ①踏板全行程<150mm(轿)~180mm (货)
②踏板工作行程<50%~60%全行程
③踏板力<350N(轿)~550N(货)
2.制动液
目前使用的制动液大部分是植物制动液, 50%左右蓖麻油+50%左右溶剂(丁醇、酒精、 甘油等)配成。现市场上又出现较多的合成制 动液,今后必将取代植物制动液。
车轮制动器:旋转元件固装在车轮或半 轴上,即制动力矩直接分别作用于两侧 车轮上的制动器。
中央制动器: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的 传动轴上,其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 分配到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
一、鼓式制动器 制动蹄(固定元件)→制动鼓内圆面上。
{ 制动器
轮缸式制动器:以液压制动轮缸作 为制动蹄促动装置。 凸轮式制动器
限压阀及其静特性
比例阀的结构原理及静特性
皇冠轿车比例阀
液压感载阀静特性
液压感载比例阀及其感载控制机构
奥迪100型轿车感载比例阀
传感器感应信号→控制器(电控单元) →压力调节器
奥迪100和200型轿车防抱死装 置示意图
§23-7 辅助制动系
作用:在不使用或少使用行车制动系的条件下, 使车辆速度降低或保持稳定,但不能将 车辆紧急制停,这种作用称为缓速作用。 辅助制动系中用以产生制动力矩对车辆起缓速 作用的部件称为缓速器。
N1>N2,T1>T2,故制动力矩不相等。 领蹄制动力矩约为从蹄制动力矩的2-2.5倍。
制动器的调整:
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应保有合适的间隙: 0.25-0.50mm。
{ 调整类型
①局部调整:调整凸轮。 ②全面调整:除靠转动调整凸
轮以外,还要转动支承销。
支承销轴颈是偏心的。支承
尾端面上打有标记,指明偏
桑塔纳真空助力器放大
(二)气压助力伺服制动系 略。
§23-6 制动力调节装置
制动力FB≤Fφ=G φ
{前轮先抱死滑移,后轮滚动→制动过程 中不能转向 后轮先抱死滑移,前轮滚动→制动过程 中受到侧向干扰易甩尾
应尽量避免制动时后轮先抱死滑移。设 计目标:前后车轮制动到同步滑移。条 件是:前后轮制动力之比等于前后轮对 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
伺服制动系=人力液压制动系+动力伺服制动系
{ 按输出力作用部位 助力式(直接操纵式) 和操纵方式 增压式(间接操纵式)
{气压伺服式:气压能
按伺服能量形式
真空伺服式:真空能(负气压 能)
液压伺服式:液压能
一、增压式伺服制动系
(一)真空增压伺服制动系
供能装置:真空源、真空单向阀、真空罐 控制装置:控制阀 传动装置:伺服气室 真空增压器:辅助缸、真空伺服气室、控制阀
(一)气顶液制动系 其供能装置和控制装置都是气压式,传动装
置则是气压——液压组合式的,气压能通过互相 串联的制动气室和液压主缸转换为液压能。
(二)全液压动力制动系
与气压制动系的不同之处:气压制动系不设 回路,液压制动系在解除制动时由轮缸经液压制 动阀的低压油液必须通过回油管路加以回收。
§23-5 伺服制动系
对制动液的要求: ①高温下不易汽化; ②低温下有良好的流动性; ③不会使与之经常接触的金属件腐蚀,橡胶件 发生膨胀、变硬和损坏; ④起良好的润滑作用; ⑤吸水性差而溶水性良好。
3.制动主缸
①主要结构:储液室、补偿孔、旁通孔、主缸推 杆、橡胶密封圈、星形垫片、六个轴向小孔(活 塞)、皮碗、回位弹簧、出油阀门、回油阀门。
(二)全盘式制动器:略。
盘式与鼓式的比较:
优点:1)无摩擦助势作用,效能稳定; 2)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且经一两次制动
后即可恢复; 3)尺寸和质量较小; 4)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热膨胀量极小; 5)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不足之处:1)效能较低; 2)兼充驻车制动时结构较鼓式复杂,
因而在后轮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作面可同时与摩
擦片接触。
(一)钳盘式制动器
1.定钳盘式制动器
活塞密封圈的工作情况
注:极限摩擦力的密封圈极 活塞行程(0.1mm左右)。
2.浮钳盘式制动器
桑塔纳盘式制动器
桑塔纳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DBA盘式制动器:
若浮钳盘式制动器在兼充行车和驻车制动 器的情况下,不用加设驻车制动钳,只须在行 车制动钳油缸附近加装一些用以推动油缸活塞 的驻车制动机械传动零件即可。
③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不制动时,推杆的球头与活塞之间 保有一定间隙,主要为了保证活塞在回 位弹簧作用下退到与挡圈接触的极限位 置,使皮碗不致堵住旁通孔,制动时, 为了首先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踏板行程, 称为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微、轻型车的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 大致范围是5-20mm。
思考题: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 该如何调整?
制动系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 (另有些制动系附加有制动力调节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