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虚词6(者、或)

合集下载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 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 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

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解释及例句分析初中文言文虚词及例句18个文言文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 。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 并且" 或" 而且" 。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 但是"" 却" 。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 如果"" 假如" 。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二)通" 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

(三)通" 如" :好像,如同。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 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 哪里"" 什么" 。

译时," 何" 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 什么"" 哪" 。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 。

中考必考文言文虚词18个及用法说明

中考必考文言文虚词18个及用法说明

中考必考文言文虚词18个及用法说明2018中考必考文言文虚词18个及用法说明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等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常用虚词举例:1.但(1)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

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2)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

可译为“但是”“不过”“只是”等。

例: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2.而(1)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例: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2)连词:①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醇翁亭记》)②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③表示顺承,相当于“然后”。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④表修饰,相当于“地”。

例:默而识之。

(《论语·述而》)⑤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

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3.耳语气词:(1)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啊”。

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

例:技止此耳!(《黔之驴》)4.何(1)疑问代词:①代事物,可译为“什么”。

例:子何恃而往?(《为学》)②代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

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③代原因,可译为“何故”“为什么”。

例: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副词: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

例: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乎(1)语气词:①用在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

或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或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

或的文言文意思及例句1、[副词] 或:又。

【例句】《诗·小雅·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2、[副词] 或:有。

【例句】《文心雕龙·物色》:“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

”3、[副词] 或:或许,也许。

表示不肯定。

【例句】《县斋有怀》:“冶长信非罪,侯生或遭骂。

”4、[副词] 或:常;时常。

【例句】《史记·秦始皇本纪》:“九年,慧星见,或竟天。

”5、[代词] 或:代事物。

有的;有些;有时。

【例句】《史记·陈丞相世家》:“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6、[代词] 或:谁。

表示疑问。

【例句】《诗·豳风·鸱鸮》:“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朱熹集传:“谁敢有侮予者。

”7、[连词] 或:表示选择或列举。

【例句】《汉书·韩安国传》:“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可取。

”8、[连词] 或:表示假设。

犹倘若,假使。

《宋史·太祖纪一》:“诏诸道狱词,令大理刑部检详,或淹留差失,致中书门下改正者,重其罪。

”9、[动词]或:通“惑”。

迷惑【例句】《易·干》:“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10、[语气词]或: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例句】《原君》:“莫或兴之。

”11、[形容词] 或:突然。

【例句】《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或遇五道大神,但某乙请假三日,得之己府(否)?”12、[虚词] 或:表示选择或列举。

【例句】《杂说》:“或尽粟一石。

”13、[虚词] 或: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

【例句】《岳阳楼记》:“或异二者之为。

”14、[虚词] 或:近似、可疑或不肯定。

【例句】《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或见恕。

”15、[虚词] 或:两个词或两个短语同义、等义或替换的性质【例句】《清稗类钞·战事类》:“或能免乎。

初中部编本文言文虚词意思及用法(2)为 其 且

初中部编本文言文虚词意思及用法(2)为    其    且

初中部编本文言文虚词意思及用法(2)为其且虚词样板文——为①介词,对、向;②介词,给,替;③动词,以为,认为;④介词,表目的,为了;⑤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成为”“作为”“做”等;⑥介词,被;⑦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⑧心理活动。

题组一:(1) 为宫室之美介词,表目的,为了(2) 博士为之师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3) 自以为不如动词,以为,认为(4) 俱为一体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5)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6) 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7) 全石以为底动词,翻译为“成为”(8)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题组二:(1) 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表目的,为了(2)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翻译为“成为”(3) 众服为确论动词,以为,认为(4) 可以为师矣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5) 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给,替(6) 吾无以为质矣(《郢人》) 动词,翻译为“作为”“做”(7)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干将莫邪》) 介词,给,替(8) 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 介词,被题组三:(1)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介词,表目的,为了动词,翻译为“做”(2) 撰长书以为贽动词,翻译为“作为”(3)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成为”“作为”“做”等(4) 行拂乱其所为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成为”“作为”“做”等(5) 尝试为寡人为之(《郢人》) 介词,给,替动词,翻译为“做”(6)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四知》) 动词,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7)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表目的,为了动词,翻译为“做”(8)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介词,表目的,为了动词,翻译为“做”题组四:(1) 不为苟得也动词,翻译为“做”(2)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翻译为“做”(3)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动词,翻译为“做”(4)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翻译为“作为”(5) 愚以为宫中之事动词,以为,认为(6)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动词,翻译为“担任”“充当”(7)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翻译为“做”(8) 并自为其名动词,翻译为“取名”虚词样板文——其①连词,表选择;②表示加强反问语气;③第三人称代词,它/他(们的);④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⑤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⑥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⑦副词,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或许”;⑧表示委婉的商量;⑨代词,其中的。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主要包括:之、乎、者、也、矣、焉、哉、邪、耳等。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理解。

一、之1、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这种情况”等。

例如:《论语》中“之子知之矣”,意思是“他知道了”。

2、用作连词:表示修饰或解释,相当于“的”、“而且”、“于是”、“因为”等。

例如:《荀子》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因此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二、乎1、用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推测、命令、感叹等语气,相当于“吗”、“呢”、“吧”、“呀”等。

例如:《诗经》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意思是“长远的天啊,这究竟是什么人呢?”2、用作介词:表示比较、比例、等同、被动等意义,相当于“比”、“像”、“在……上”、“被”等。

例如:《庄子》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三、者1、用作助词:表示提顿、解释、命令等语气,相当于“的”、“……的话”、“……的事情”、“……的人”、“……的地方”等。

例如:《论语》中“论百家中以儒者为本”,意思是“论百家中以儒家最为重要”。

2、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等。

例如:《荀子》中“天地者,生之本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源”。

四、也1、用作助词:表示解释、判断、疑问、命令、提顿等语气,相当于“了”、“呢”、“吗”、“啊”等。

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青色的衣领,悠扬的心。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你难道就不回音吗?”2、用作代词:表示强调,相当于“如此”、“这样”等。

例如:《左传》中“晋侯谓伯瑕曰:吾不如也”,意思是“晋侯对伯瑕说:我不如你啊”。

五、矣1、用作助词:表示完成时态,相当于“了”、“呢”等。

常见文言文虚词——者

常见文言文虚词——者

常见文言文虚词——者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者:指人)
 ②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者:指事。


 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⑤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⑥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⑦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

 ⑧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者:指人)
 ⑨客何为者?(者:指人)
 ⑩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者:指物,药)
 (11)又可怪者,在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

(者:指病)?
 (12)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⑵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⑶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

文言虚词者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者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虚词者作为语气词的用法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文言虚词者作为助词的用法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唐·柳宗元《黔之驴》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构成“者...也”的结构。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文言虚词者作为代词的用法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塞翁失马》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③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③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明夷待访录》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4.放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

.……的原因如::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中考指要强调了前9个:“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一、复习“之”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出师表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如: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曹刿论战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如: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③小大之狱;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如:何陋之有3.陋室铭4.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5.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如:久之,目似瞑;狼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如:至之市;郑人买履二、复习“其”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狼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三、复习“而”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敏而好学;<论语>八则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四、复习“然”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3.“然”用作形容词,译作“对的”、“正确的”;如: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4.“然”用作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五、复习“则”一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承接关系;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3.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③至则无可用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六、复习“乃”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七、复习“以”一“以”用作介词 ,有三种情况: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如: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以天下之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二“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三“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八、复习“于”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如: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3.“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4.“于”表示时间,可译为:“到”;如: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5.“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九、复习“焉”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曹刿论战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愚公移山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代这篇文章捕蛇者说②时而献焉;它,代蛇捕蛇者说4.“焉”用作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十、复习“何”一“何”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等;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何”用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3.“何”用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如:子何恃而往为学二“何”用作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三用作复音虚词;1.“如……何”相当于“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3.“何以”即“以何”,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何以战曹刿论战十一、复习“为”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①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②知之为知之<论语>八则③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④若为佣耕陈涉世家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②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幼时记趣③孰为汝多知乎认为两小儿辩日④为人五雕刻核舟记三“为”用作名词,如: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岳阳楼记;十二、复习“若”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3.复音虚词“若夫、至若”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十三、复习“且”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1.译为“将要”“将近”,如: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2.译为“姑且、暂且” ,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十四、复习“虽”“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虽”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②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十五、复习“乎”1.“乎”用作语气助词 ;可表示各种语气;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疑问语气 <论语>八则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表示感叹语气捕蛇者说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语气陈涉世家④死国可乎表示商量语气陈涉世家2.“乎”还可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如: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3.“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对”“对于”;如:①今虽死乎此……叫嚣乎东西……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十六、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刿。

)(《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楼这件事)(《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刿轮战》)燕、、、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24年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范本一、介词1.常见的介词有“於、於、於、於、於、於、對、以、為、爲、爲、為、為、為、兮、焉、於、於”等。

示例:於僖公田,乃圃田也。

注释:介词“於”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地点。

2.“多、多、而、爾、為、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微、疑、微也”。

3.“玄、為、兮”等。

示例:為恭敬事人者,不為禽鳥焉。

注释:这些介词常常用来修饰动作或表达感叹。

二、连词1.“既、復、而、嘿、猶、亦、若、而、且、或、若干、昊然、兮、也、則”等。

三、副词1.“夫、縱、無不、皆、亦、盍、忽、庶、特、慮、焉、尤”等。

示例:前年仲夏,佳辰明月。

注释:副词“夫”表示肯定或着重。

注释:副词“夫”表示肯定或着重。

2.“庶、特、慮、焉、尤”等。

示例:庶幾無他,天演其章。

注释:副词“庶”用来表示大致的情况。

四、连词1.“則、因、且、而、故、以、則、推、巅、則”等。

示例:民之興也,盛乎夏,消乎秋。

注释:连词“則”表承接。

2.“則、以、則”等。

五、语气词1.“似、陸、何、也、獻、矣、况、否、焉、猶”等。

六、语气助词1.“耶、噫、耗”等。

示例:夫曰:君子不重則不威。

注释:语气助词“耶”表示反问。

2.“兮、嚪、尚、矣、灌、裼、朞、焉、乎、丘、矣、吧、呀、喔、哼、哦、啊、哈、呢”等。

七、介副词1.“尚、略、更、幽、遽、暄、復、來、曾、居、僅、頃、烈、猶、迭、尊、恆、繼、曉、攝、暢、秋、違、深、近、短、秉”等。

示例:彼其之子,自牧。

注释:介副词“牧”表示程度或方法。

总结:文言文中的虚词有介词、连词、副词、语气词、语气助词和介副词等。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例如表达位置、承接、感叹等。

了解和正确理解这些虚词的用法,对于学习和阅读文言文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多加练习,逐渐提高对文言文虚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常用实(虚)词整理实词1、故:1、事故;2、原因,缘故;3、副词,故意;4、老的,旧的,原来的;5、通“固”。

本来;6、因此,所以;2、知:1、知道,懂得;2、认识,识别;3、了解,赏识;4、通“智”。

聪明,智慧;3、观:1、看;2、观察,考察;3、观赏;4、认识,看法;4、期:1、约定;2、期限;3、要求,期望;4、及,到;5、亡:1、逃跑,逃亡;2、丢失,失去;3、消亡,灭亡;4、死亡;5、通“无”。

没有;6、即:1、就在(某时,某地),就(某物);2、副词。

立即,马上;3、就是;4、连词。

假如,如果;5、连词。

即使;7、去:1、离去,离开;2、距离;3、过去的;4、除去,去掉;5、前往,到......;8、若:1、像,好像;2、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3、指示代词。

如此,这样。

4、连词。

假如,如果;5、及,比得上;9、已:1、停止;2、完毕,完了;3、已经;4、罢了,算了;5、通“以”。

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6、语气词。

同“矣”;10、闻:1、听见;2、知道,懂得;3、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4、闻名,著称;5、传说,事迹;11、妙:1、美好,美妙;2、巧妙,奇妙;3、微小,细小;4、通“渺”。

深远,远;12、毕:1、终止,结束;2、完全,全部;3、竭尽;13、敌:1、仇敌,敌人;2、抵抗,抵挡;3、相当,匹敌;4、进攻,攻击;14、当:1、对着,面对;2、担当,充当;3、挡住,抵挡;4、应当,应当;15、绝:1、断绝;2、停止,中断;3、横渡,越过;4、高超,绝妙;5、极,非常;16、穷:1、穷尽,完结;2、生活困难,贫穷;3、走到头;4、走投无路,困窘;17、属:【shǔ】1、类;2、部属;3、隶属,归属;【zhǔ】:1、连接,跟随;2、通“嘱”。

嘱托;3、请,劝清;18、顾:1、回头看;2、看;3、看望,拜访;4、关心,照顾;5、顾虑;19、奇:1、奇特,罕见,不寻常;2、卓越的,有特殊本领的;3、出乎意料,变幻莫测;4、看重,认为奇异;20、往:1、去,前去;2、过去,从前;3、以后,将来;【往往】:1、处处;2、常常,每每;21、出:1、由内向外走,出去;2、出现;3、使......出,遗弃;4、超出,超过;5、在外,对外;22、并:1、合,合并;2、副词。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虚词(18个)用法与举例

中考语文常考18个文言虚词汇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常见的文言虚词有20个。

文言文中,虚词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下面仅列出部编初中语文的18个文言虚词及课文中的例子。

供大家集中复习和参考。

一、之1、代词。

代人、代事、代物。

问所从来,具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曹刿论战》)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论语.》)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桃花源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小石潭记》)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马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醉翁亭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代齐军)(《曹刿轮战》)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2、助词(1)相当于“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大道之行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当余之从师也。

《送东阳马生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夫专诸之刺王僚也(3)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4)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马之千里者。

《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3个常用文言虚词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3个常用文言虚词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3个常用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

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

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意义。

1、之(1)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

如:渔人甚异之愿陛下亲之信之(2)助词a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两狼之并趋如故”“无丝竹之乱耳”b结构助词“的”“忘路之远近”c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3)代词a译为“这,此”“之子于归”B他,他们,它“观之,兴正浓”(4)动词译为“到”“辍耕之陇上”(5)提前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2、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到”“从”“向”“对于”等a、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见人于大行b、到;指通于南(2)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过”。

“烈于猛火”(3)介词,用于被动句中闻于四方(4)动词词头。

“黄鸟于飞”3、以介词(1)介词,用、凭借“徐喷以烟”“君子不以言举人”(2)介词,把“以丛草为林”(3)介词,“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因此】(4)按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连词(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河曲智叟无以应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属予作文以记之(2)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3)表结果可译为“以致”。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4)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4、焉语气词(1)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又何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或者“于何”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且焉置土石”代词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形容词、副词词尾“。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写方式,包含许多虚词,用于表达语法关系、修辞手法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
1.助词:
•之、乎、者、也、矣、耳、焉、哉、矣、亦、庶、乃、则、与、且、皆、而、乎、若、乘、自、之、其、所、有、无、
者、此、彼等。

2.连词:
•与、及、或、而、若、乃、何、且、然、乎、矣、因、若、即、安、呜、呼等。

3.副词:
•不、亦、已、弗、莫、未、毋、每、屡、往、何、故、尝、豈等。

4.介词:
•于、乎、之、以、若、对、随、由、自、從、於、予、余、乎等。

5.叹词:
•哉、乎、欤、矣、吁、嗟等。

6.语气词:
•乎、哉、矣、焉、耳、欤、吁、嗟、矣、吧等。

7.感叹词:
•哉、嗟、哀、欤、呵、吁、乎等。

8.代词:
•之、其、彼、此、是、彼、其、吾、尔、予等。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语法和修辞功能,用于表达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感情、态度等。

了解这些虚词的使用有助于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虚词(六)
学生姓名:
一、“者”的用法
(一)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二)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三)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四)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五)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

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4.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二、“或”的用法
1、有的人:
如,“今或闻无罪”、“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有时候:
如,“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3、或许:
如,“或异二者之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