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富贵不能淫》文本解读
部编教材八上之《富贵不能淫》赏析
028 I教材丨教材部编教材八上之《富贵不能淫》赏析◎邵自泉邵自泉,浙江温岭市第五中学教师。
部编教材八上增选了《孟子•滕文公下》中的第二章一“富贵不能淫”,并采用全文选用 的方式编人教材,保持了文章的完整性。
从表面看,《孟子》此章只是一篇简短的驳 论文,先反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观点,在此基 础上,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但加以深究一 番,我们便不难发现,无论是“破”还是“立”,孟 子 ,自己是、立世处事的最根本准则,全的最 贝L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是孔子缔造的,孔子的核心思想在一 上 表了的。
子的现在《论)中。
先统计,一部《论》谈“仁”最,109 ,谈“礼”,75 。
同样是子编的《春 》,一 9礼”462 ,还有9”1次,9”、9”各1,9”1、”3 、仁”不过 33 。
「以看出@《》9”提 最 。
《•公二 》景公 9以,并。
”《论语》与*》对”9”@但 9”“仁”是紧密关的。
《论• 》第一章就记了子的一 9。
子曰:‘克己 。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由己,由人乎哉?’请问其目。
’子勿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回不敏,请事斯 。
”’这的主要意思是说,“仁”不能靠别人,而是完全由 自己的内心出发的;每个人如果每都能做到抑制自己,使自己的言举止都合于“礼”,那么 此人便称得上 德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做到一不合的不看,不合礼的不 听,不合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动(实际上还有 一层意一不合的不想,因看、听、说、动 都是在行为,这些行都是由自己的主观决定的,受着主观 的支配[。
由此可知,人的德是通修养“礼”来实现的。
那么,“礼”是什么呢?“礼”包括礼制、礼 仪 器三大方面,这些都 在古人留下的三部书(《周》《仪》《彳》[中。
从以下I教材I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8年04月029几方面简单地归纳一下“礼”。
从意识形态层面 来看,“礼”强调内心的修养,其最高境界就是 “中”“和”,即无论遇到什么事,人的言行及内 心情感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地步;由这样的人 来治理地方、国家甚或全天下,那么天下必安 定和谐,以至“大同”。
《富贵不能淫》注释、翻译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2、【大丈夫】3、【天下熄】4、【焉】5、【丈夫之冠】【冠】,6、【父命之】【命】,7、【戒】8、【女家】【女】,9、【夫子】10、【正】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12、【与民由之】【由】,13、【独行其道】14、【淫】15、【移】16、【屈】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6、【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7、【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8、【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12、【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循。
13、【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4、【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5、【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16、【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新人教版八上语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上语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1)XXX(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XXX(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XXX 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XXX 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XXX是鲁国贵族XXX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XXX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XXX“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2)《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XXX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XXX及其弟子万章,XXX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两张,分别出自《腾文公下》和《告子下》,《孟子》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XXX也终成为仅次于XXX的一代儒家宗师,因XXX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XXX之道”。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3)“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XXX。
(4)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援用论证等。
二、重点词语积累:1、重点实词(1)公孙衍、XXX岂不诚大丈夫哉?XXX:真正,确实。
(2)一怒而诸侯惧。
惧:害怕。
(3)安居而天下熄。
熄:指战争平息。
(4)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2020版部编教材《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2020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二、教材注释:(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冠:行冠礼。
(6)命:教导、训诲。
(7)戒之曰:戒:告诫。
必敬必戒:戒:谨慎。
(8)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9)夫子,这里指丈夫。
(10)正:准则、标准。
(11)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
(12)与民由之:由:遵循。
(13)淫,使惑乱,使迷惑。
移,使改变,使动摇。
屈,使屈服。
三、教参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人之道。
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四、字词归纳:(一)通假字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二)古今异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子.未学礼乎(古义:你。
今义:儿子。
《富贵不能淫》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往之女.家:②丈夫..之冠也:③母命.之:④以顺为正.者:⑤富贵不能淫.:⑥贫贱不能移.:⑦威武不能屈. :⑧居天下之广居.:2、一词多义:戒:①戒之曰:②必敬必戒:居:①居.天下之广居:②居天下之广居.:之:①丈夫之冠也:②父命之:③母命之:④妾妇之道也:⑤与民由之: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3、判断文言句式:①戒之曰: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7、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初中语文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
3. 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 哪几个层次?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分别应该以什 么样的语气来读?
两个层次。
“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
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
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
大丈夫;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
11.孟子的语言风格
(1)善用排比,气势充分,感情强烈,生动 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 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2)喜欢使用比喻,能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 生动有趣;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 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 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 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 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0.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 肯定收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 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谨慎,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准则、标准 以顺为 正 者,妾妇之道 也。 居 天下 之 广 居,
把…作为
表判断、是 居住
宽广 住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站在
走
遵从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代指正道
自己的
使……迷惑 使……动摇
这样(的人) 威武不能屈, 此 之 谓 大丈夫。”
课文分析
1.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富贵不能淫》译文翻译
《富贵不能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
孟子说:“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
景春说:“他们有什么气节和大志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呢?他们凭着自己的意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就是平民中的男子汉像他们那样有志气、有作为的人也没有。
”
景春说:“这有什么气节和大志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呢?他们凭着自己的意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就是平民中的男子汉像他们那样有志气、有作为的人也没有。
”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中出入自由,其作为想使天下太平,而个人却从中谋取利益,他们的气节在哪里?孟子认为他们只是凭借自己的意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并不是真正的气节。
真正的气节应该是为了天下太平而有所作为,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因此,孟子认为像公孙衍、张仪这样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气节和有作为的体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对于气节和道德的重视。
他认为真正的气节应该是为了公共利益而有所作为,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同时,他也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基础。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贡献。
《富贵不能淫》注释、翻译、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2、【大丈夫】3、【天下熄】4、【焉】5、【丈夫之冠】【冠】,6、【父命之】【命】,7、【戒】8、【女家】【女】,9、【夫子】10、【正】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12、【与民由之】【由】,13、【独行其道】14、【淫】15、【移】16、【屈】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
与、、合称“四书”。
《富贵不能淫》选自。
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6、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7、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9、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真正,确实。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3、【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4、【焉】怎么,哪里。
5、【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6、【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孟子》二章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富贵不能淫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父命之(3)以顺为正者(4)富贵不能淫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答案]1.(1)真正,确实。
(2)教导、训诲。
2021年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21课《富贵不能淫》教学PPT课件
孟子
目录
壹 课前导读 叁 课文解析 贰 交流感知 肆 作业练习
壹 课前导读
名言导入
贰 交流感知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 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 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后称为“亚圣”。代表 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
张仪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 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 “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理解精髓
2.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什么样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岂不诚大丈夫哉
无为夫子
以顺为正者
丈夫之冠也 独行其道
一怒而诸侯惧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为夫 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文意疏通
岂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之冠也: 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 独行其道:
真正的。 古代男子成年则举行加冠礼。 丈夫。 道理。 固守,坚持。
文意疏通
一怒而诸侯惧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 明的大道。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 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 “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二十岁行 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 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原则的,(是) 妾妇之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1.富贵不能淫
【难点探究】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 “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案】“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 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 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 移”,其本质是对内心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 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料 设计
1.品析第一句,说说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句话从“居”“立”“行”三个角度 阐释真正的大丈夫是有仁、有义、有礼、有智的。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料 设计
2. 孟子举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 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 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 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
1.语言含蓄,讽刺深刻尖锐。 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 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 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居住在天下最宽大的住所里,站立在天下得最正 大的位置,行走在天下最光明的正道上;能实现志愿, 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愿,就独自行其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料 设计
原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注释: 淫:使昏乱。 译文:
富贵不能使我昏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威武不能 使我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料 设计
《富贵不能淫》注释、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富贵不能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诚】2、【大丈夫】3、【天下熄】4、【焉】5、【丈夫之冠】【冠】,6、【父命之】【命】,7、【戒】8、【女家】【女】,9、【夫子】10、【正】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12、【与民由之】【由】,13、【独行其道】14、【淫】15、【移】16、【屈】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翻译: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翻译: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翻译: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独行其.道B.其.真无马邪?C.河伯始旋其.面目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A.贫贱不能移.(移动)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统编版(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
按照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你认为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 夫?
•文天祥被俘后拒绝高宫厚禄的诱惑,写诗明志,从容就义, 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富贵不能淫”的体现。 •朱自清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宁可挨饿,也不肯领取带侮辱性 的“美国救济粮”,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崇高的民族 气节,是“贫贱不能移”的体现。 •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和嚣张气焰,仍然拍案而起, 宁死不屈,是“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口,告诫她说:
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
这里指丈夫。
准则,标准
‘往之 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者,
到
形容词,谨慎
介词,把
妾妇之道也。
规则
把张仪、公孙衍之流,一切以君主好恶,个人利
益为转移,没有原则和操守的行为与妾妇之道类
比,打蛇七寸!高!实在是高!
‘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 夫!’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使动用法,使...迷惑
富贵不能淫,
主谓,取独
此之
这样(的人)
贫贱不能移,
使动用法,使...动摇
谓大丈夫。” 称得上,叫做
使动用法,使...屈服
威武不能屈。
把大丈夫之道与妾妇之道进行对比,说明什么人才称 得上是大丈夫,点明论点(立论)。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 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坚守原则
微型驳论文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道德操守
后立
什么叫驳论文?
打个比方哈 卖塑料水盆
一般议论文
我的塑料 盆盆质量
好得爆
为啥这么说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知识梳理
《富贵不能淫》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原文参考译文段层精解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就会停息,天下太平。
” 第一段:景春提出“什么是大丈夫”的论题,并说出自己的观点。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ɡ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 第二段:孟子用“妾妇之道”类比,深刻而尖锐地讽刺了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反驳了景春的观点,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文章主旨】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最后提出大丈夫的三大标准:第一,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第二,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第三,富贵、贫贱和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之惑乱、动摇和屈服。
【人物形象】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主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2《富贵不能淫》说课稿课件(附教学反思、板书)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环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 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 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环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动,明 确主旨。
八、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文 言文的掌握是中考必考内容,更重要的是,文言文是中国几千 年古代文化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情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和历史文明的结晶。选入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更是佳作名篇, 都是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文言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 美乐趣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的民族精 神,还应有教之以“为人”、“为学”之道。因此,文言文教 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教学难点
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 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教师根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通过引导 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来提高语文素养,突出语文学科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学时,可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照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最后引导学生研讨先人哲思和文化。
孟子用古代父母对儿女的警告作类比说到大丈夫的行为标准,进而导 出本文中心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用有理有据的反驳语言,简明扼要充满气势的论证,驳斥了景春狭隘的 “唯权唯势”的大丈夫观点,其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寻思,颇受启 发。
二、说学情
初二的学生对文言文不陌生,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字迹潦草 、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等,已经能够初步感知 文章大意,但对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的分析能力较为薄弱,尤 其是对本文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加以引 导。八年级学生绝大部分虽然能理解文意,但在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 用、一词多义等文言文知识方面,掌握得还不够扎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_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中“大丈夫”一词探微_课文同步讲解
《富贵不能淫》中“大丈夫”一词探微
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一文的结尾说:“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在本文中到底有怎样的标准呢?
一、大丈夫要有光明正大的形象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居”“立”“行”三个动词概括了大丈夫傲立于世的生存准则,“广居”“正位”“大道”则规划了大丈夫生存准则的具体范畴或标准,一言以蔽之,无论是宽大的住所,中正的位置,还是治世的原则,都包含在一个“正”字中,这就是大丈夫光明正大的形象。
二、大丈夫要有高洁伟岸的情操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志”与“不得志”,写出了大丈夫的两种生存状态:实现志愿与没有实现志愿;一“由”,一“独”则展现了大丈夫在这两种生存状态下遵循民意与特立独行的高洁情操,其君子之风显露无遗。
三、大丈夫更要有大义凛然的骨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贫贱”“威武”写出了大丈夫面对的人生抉择,三个“不能”表现了大丈夫大义凛然、宁折不弯的浩然正气。
排比的句式,掷地有声的判断句,是对大丈夫光辉形象的最好赞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纵横家流行,他们凭着口才和机智,游说诸侯,合纵连横,取得高官厚禄并左右天下局势。
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
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公孙衍主张合纵。
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
公孙衍设法取得韩国当权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
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离开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
这次进攻,没有取胜,五国联军至函谷关而还。
2.文题诠释:
《富贵不能淫》是教材编写者加的。
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3.主旨:
孟子通过驳斥景春关于“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大丈夫”的观点,提出了大丈夫应该具备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心性与志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明确了大丈夫应该具备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体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
4.内容解读:
选文通过景春与孟子的对话展开。
景春认为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
这一看法招致孟子批驳,孟子首先表明态度“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然后从“礼”的角度批驳“子未学礼乎?”——你难道没学过礼吗?再从讽刺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像妇人一样顺从秦国,是以顺从为目的“妾妇之道”。
最后正面进一步阐释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心性志向,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
光明的大道(义)。
最后提出大丈夫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结构分析:
第一段(第1自然段)景春提出自己的观点: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公孙衍和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真正的大丈夫”(树靶子)第二段(第2自然段)孟子批驳景春的观点,提出“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心志与道德修养。
(先破后立)
第(1)层(孟子曰——妾妇之道也)否定景春的观点,以妾妇之道讽刺鄙夷公孙衍和张仪的行径。
(破)
第(2)层(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正面阐释大丈夫应该具备的心性志向,提出大丈夫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立)
结构图:
敌论论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景春观点)
树靶子
敌论论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驳论点: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富贵不能淫批驳
(破)驳论据: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广居(仁)、立正位(礼)、行大道(义)
正面立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
(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写作特色:
(1)语言明白晓畅,精炼准确。
如本文的“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2)长于论辩,论证方式多样。
开篇树立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先破后立,先通过两个反问反复诘难,用“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批驳景春的错误论点,再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衍、张仪的行径,来批驳景春“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论据。
最后正面立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具有浩然气势。
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
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如本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