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推进高职专业建设的改革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推进校企合作是当前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就要明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意义,分析、找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探究其对策,有的放矢,才能构建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使之更好地达到院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只有“双赢”才能实现合作的真正目的,才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是规律性需求校企合作不仅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一种育人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而且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还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使其实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提高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
通过职业教育和专业培养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强有力的生命军。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性强、技术过硬、管理水平高、岗位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必须贴近社会需求、生产实际,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相结合,学校教育环境和与企业生产环境相结合,教育、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外部世界,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的影响较之其他教育类型要迅速得多、深刻得多,因而也剧烈得多。
校企合作促进高职空乘专业课程建设改革
构理 论 指 导下 . 完全 打 破 传 统 以理 论教学为主 . 学 生被 动 学 习 的学 科
技 能 与 态 度 的培 养 . 关 注 职业 道 德 的 培 养 与 渗 透 .并 以实 训 周 的 形 式. 开设 职业素质养成课 程 . 特 别
强 调 培养 学生 的综合 素质 . 注 重 提
根 据 空乘 专 业 主 要 职业 岗位 ( 群)
根 据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空 乘
专 业 课 程 教学 改革 实 践 的探 索 . 结
的任 职标 准和 工 作任 务 . 按 民航 乘
务 员 的工 作 过 程 序化 课 程 结构 ( 职 业 能力 对应课 程 )
习. 完成 工作任务 。 教 材 所 提 供 的
程 标准 中去 : 课 程 教 学模 式 较 为 传
统 .职 业 教 育 教 学 手 段 使 用 率 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 ;部分 学 校 缺 乏企 业 兼 职 教师 ;
缺 乏 高质 量 的 精 品课 程 : 课 程 改 革 与 评价 方 式 较 为传 统 : 缺 乏 创 业 课 程 的研究 开发 等 在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空 乘 专 业课 程 改 革 中 . 工 作 过程 导 向课 程 的 开发 、理 实 一体 化 教 学 的 实施 、 多 元性 的教 学 评价 是 采 取 与行 业 、 企业 、兄 弟 学 校 等多 方 合 作机 制 ,
合 上 述 高 职 空 乘 专 业 课 程 建 设 的 主要 问题 . 笔 者 对 校 企合 作 促 进 高 职 空 乘 专 业 课 程 建 设 改 革 的几 点
思 路
知 识 不再 是 教 师传 授 的 内容 . 而是
校企合作进行高职专业建设的实践
校企合作高职专业建设实践
校企合作高职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本文介绍了东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尝试,在生产型实训、“2+1”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孵化等方面,为当地汽车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当地技能型高职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修;专业建设;高职作者简介:陈刚田(1969—),男,山东人,东营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支淑民(1967—),女,河北人,山东胜利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2010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qcj10y07)。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大部分设有汽车类专业,尤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一、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现状简析术专业为基础, 办学模式基本上继承了原中专或技术学校的思路,以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为主,生产服务型实践教学环节较弱。
专业教师基本上来自普通高校的汽车类相关专业,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实践培训,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师更是缺乏,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基本以自我摸索为主,实质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形成。
因此专业教材也只能以系统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生产服务型项目化教学难以真正实施。
导致三年的学校教育很难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
同时,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尚无制度上的促进和保障,学校实践教学组织架构尚不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热情难以转化为合作办学的动力。
校企合作培养教学改革困难重重,致使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而有限的财政教育经费难以覆盖所有的学校和专业,同时社会办学渠道不畅,导致许多社会急需的专业办学经费不足,极大限制了市场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限制了职业院校的快速健康发展。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企业参与型”: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部分承担学生的培训任务、培训费用及生活津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达到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素质标准,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现在高职院校的首选。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几点优化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合作共同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起高职教育的使命。
国内外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长期有效的合作,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企业的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能促进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工学结合关于工学结合,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按照1987年第五次世界合作教育会议精神,工学结合教育具有如下特征:①培养应用人才;②保持高质量;③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培养过程,教育计划由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商定并实施与管理;④生产工作是教育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占有合理比例,也是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⑤有正常的起止时间。
工学结合是一种注重实践经验学习、实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和社会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当前高职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校企合作机制不够规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提出和实施本来对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都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够规范,导致在管理制度与操作上都不够规范,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缺乏经验,学生难管理,企业怨言多,着眼点欠缺长远眼光,,大多还处在短期合作、浅层次合作的阶段。
2.校企合作课程设置欠合理由于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导致高职毕业生专业理论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又不占明显优势,在人才市场上遭遇尴尬。
高职院校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内涵理解及其途径分析—以天津职业大学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
层 次 的 合 作 途 径 提 出针 对 性 的 建 议 措 施 . 求 对 目 以 前 高 职 院 校 推 进 内 涵 建 设 能 有 所 借 鉴
一
企 业 负 责 对 学 生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师 实 现 学 训 “ 学 化 ” 即 在 生 产 一 线 教
是 从 合 作 途 径 上 看 。 要 有 顶 岗 实 习 、 类 主 各
开展 教学 , 课 程 、 师 、 理 、 生 等真正 进 企业 , 其 教 管 学 在 企 业 生 产 一 线 建 立 与 高 职 教 育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相 适 应 的 学 训 场 地 , 车 间 、 地 等 现 场 授 课 。 业 在 工 企 教 师 与 院 校 教 师 交 替 授 课 企 业 环 境 、 源 与 学 校 资 环 境 、 源 深 度 结 合 , 一 种 学 训 在 企 业 , 才 培 养 资 是 人
合 教 学 制 度 创 新 研 究 与 实 践 》 项 目 号 : A0 0 3 ) 阶 段 性 成 果 。 ( DF 8 3 8 的
作 者 简 介 : 文 江 ( 9 5 , , 北 献 县 人 , 津 职 业 大 学 党 委 书 记 , 究 员 ; 理 连 ( 9 5 ) 男 , 东 刘 1 5 -) 男 河 天 研 杨 17 - , 山 即 墨 人 . 津 职 业 大 学 高教 所 副 所 长 , 研 究 员 。 天 副 中 图 分 类 号 : 7t G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 7 8( 0 9) 3 0 2 — 3 1 0 — 51 2 0 3 — 0 1 0
当 前 , 职 院 校 实 践 校 企 合 作 方 式 很 多 . 是 高 但 何 谓 深 层 次 校 企 合 作 ,同 行 业 者 也 有 不 同 理 解 . 笔 者认 为深 层次校 企合 作应 具备 以下 三个标 准要 素 :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
浅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施[摘要]依据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关文件,本文认为,加强校企合作、产教合一是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重要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作者简介]王国玲(1966-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吉林长春 130033)[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60-02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也日益成熟。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国内网民规模突破5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
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电子商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据idg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要量将超过200万人。
但根据目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并不理想,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
再加上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优秀的实践实训教材,实践教学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到位等导致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处于困境。
这些困境制约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意义通过对《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学习,深刻体会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产教合一是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企业专家座谈和研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实践教学项目,搭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远程互动、双向渗透、无缝对接。
首先,以企业需求下的“全真”项目主导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可以把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郑政办〔2023〕38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3〕3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10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推进郑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使郑州成为富有活力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打造100家市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10个市级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产教融合教育集团(联盟)、15个校企合作示范性产业学院、3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50个产教融合型重点专业、50个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项目,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达60%以上。
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3篇)
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3篇)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精选3篇)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篇1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院的高职教育,实现我院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__]16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并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潜质的培养,加强我院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潜质,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到达“双赢”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奋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一)订单培养模式根据我院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用心主动地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到达供需共识,签订半年至三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带给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必须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透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市教育局市劳动保障局市经贸委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常州工商局为贯彻《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苏政发〔2006〕26号)精神,推进职业院校(包括设在本市范围内的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师学院、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下同)实行面向市场需求,符合高素质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创新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现就我市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等教学模式,在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总体上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普教化、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管理分离等状况仍然存在,这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职业院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只有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才能办成真正的、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企业欢迎的技能型创业型人才;要抢抓发展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积极组建有企业参加的“职教集团”,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本着校企互惠共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要将校企合作办学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办学模式改革和教师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作为职业院校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模式,促进职业教育进一步办出特色和水平,更好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各有关企业要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发挥企业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优势,与职业院校共同做好人才培养、专业开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等工作,为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提高奠定基础。
浅谈校企合作中高职专业教材改革
学 术・ 理 论 现代衾 菩
浅 谈校 企 合作 中高职 专 业 教材 改 革
姚红玲 张玉伟 ( 石 家庄信息 工程职业学 院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3 5 )
摘 要 :教材作 为教 学内容传递的主要 载体 ,在课程上对教师的教 学学生 的学习都具有非 常重要 的作用。在 高职教 育教 学改革 中,教材 改 革也必须与时俱进 ,在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的思想制导下 , 对教材编写进行改革 , 提 高学生专业技 能。
关 键 词 :校 企 合 专业 教 材
随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的深入 发展 ,在专 业建设 、课程建设 、实 践教学 、实训基地等方面都表现出 “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的改革成 效 ,教材作 为教学 内容传递 的主要 载体 ,既要 标 明学 习 目标 的要求 , 又要说明适应 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上对教师的教学学 生的学习都具有 非常重要的作 用。在校企 合作 的模 式 中,教 材改革 也必须 与时俱进 , 采用工学结合 、 项目 教学 、任务驱动等形式 ,有利于学 生对学习 内容 的理解 、感 受 ,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2 0 1 0年颁布 的 《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 “ 国家示 范性高等 职业 院校建设计划”实施 工作 的通 知》提 出企 业直接 参与教 学过程 , 校企合作共 同开发课程和教材 ,以共建校 内外实训基地 等措 施促进校 企 的 深 度融 合 。 校企合作本质是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形式 ,与行业企业 进行合 作办学 , 融合 校 内硬件 、师 资等 资源 ,引入企 业 岗位标 准 、真 实项 目,聘请企业能工巧将参与者课堂中 ,以提高专业学生 职业 技能水平 和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在 校企 合作 下 ,教 材改革 也 要遵 循 “ 工学 结 合” 的思想 。首先要进行 企业 调研。使 教材 内容 保持 前沿 性 和先进 性 ,与企业技术相一致。其次在调研的基础上 ,多媒体专业 采取校企 合作共 同开发校本教材 ,与多家媒 体制作 、网站制作公 司建 立紧密合 作关 系 ,由专业课程教师与企业行业 技术专家组成 了教 材开发工作小 组 ,分 阶段重点开发专业核心课程 的教材。校企合作校本教 材开发主 要有 以下 几 种 形 式 。 1 . 引入企业项 目。秉承着学有所用 的思想 ,在课堂上采取真实情 境教学 , 需要在教材 中引进企业真实项 目,突 出项 目 式 教学 、任务驱 动的教学方法 ,将项 目分解成需要 完成的多个任务 ,各个任 务相互独 立又前后衔接 ,注重知识的关联性 与延续性 。 2 . 企业专家主编。由行业企业专家主持编写 , 专任课教 师参加 的 形式 。由专家把握教学内宾的实用性 ,与前沿技术 的吻合度。由专任 课教 师把握知识 的全面性 ,使知识 技能实现够用 的作 用。最 后企业专 家要对教材 内容进行统稿。 3 . 采取课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具体体 现在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挂钩的形式。在教材 的选择 上 ,可以选用行 业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用书 ,或者 企业标准教材 ,将将企业 岗位标准 作为学生操作技能标准 ,实现工作要求与学 习要求 的一致性。 4 .基于工作过程。将学习过程 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将企业工作过 程转化 为学生学 习过程 ,实现工作 内容与学习 内容的一致性。按学生 学习规律 ,进行任务布置 ,实现学生有步骤地学会专业操作技 能。 高职院校 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 型技能人才 ,因此在教材 中一方面 要突出职业技术 的培养 ,另一方面也要突 出社会能力 、综合 素养的培 养。对于多媒体专业软件课程来说 ,传统教材编写过程 中重点在于软 件的命令使用 ,属性设置 ,对基本操作介绍详细 ,项 目制作 、任务布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任务与举措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任务与举措——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韩西清(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为高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
面对“双高计划”的建设要求,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存在着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根据契约理论,高职学校要构建强有力的校企合作约束和激励机制,共建协同育人平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才能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关键词:“双高计划”;契约理论;校企合作;高职学校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9)10-0119-05作者简介:韩西清(1970-),男,山东青岛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更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体现自身价值的必然举措。
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双高计划”建设和发展的主线,是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水平双师队伍和专业群建设、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双高计划”赋予校企合作新内涵《实施方案》把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作为重要改革任务,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处的职责探析——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才 培养 质量 ,增 强社 会服 务 能力 ,才 能 充满 生机 活
养、 职业技术培训 、 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社会服务平
台。 为适应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需要 , 根据 闽西 职院党字[ 2 0 1 0 1 4 5 号文件精神 , 闽西职院党委 决定单独设立校企合作处 ,机构规格均为学院内设 副处级 。闽西职院的发展历程经历 了从缺乏校企合
【 基金 项 目】 闽西职 业技 术学 院 2 0 1 2年度教 育教 学立项课题 “校企合作 管理 机构在 高职 院校 中的职能与地位研 究( 项 目编号 :
M YL I 2 0 1 2 — 0 0 1 ) ”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
[ 作者简介】 罗笑芳( 1 9 8 1 一 ) , 女, 福 建龙 岩人 , 助理研究 员, 主要从事 高校教 育管理及 高职写作教 学工作。
作意识到被动接受再到今天主动开展校企合作 , 由 没有校企合作机构到内设于学 院某部门直至单独设 立校企合作机构 ,足以看 出闽西职院对于校企合作 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一
、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处的工作内容
《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 2 0 1 0 - 2 0 1 5 年) 》 中, 总结 了高职教育近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 , 有以 下基本经验。 首先 , 必须坚持“ 以服务为宗 旨, 以就业 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 的办学方针。这已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推进普通高职院校建设
物 流 教 学
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 、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 ,制定相关专 业 的人才培 养方案 ,进行 专业核 心课程 开发 、技能训 练和 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 ,把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核内容 整合 、提炼 、分解 ,分别纳入专业岗位能力课程群中,实 现双 证融合 ,使学 生在取 得毕 中厂 、厂 中校 ” 等 具有 特 色 的 、工 学
面对新形势 ,普通的高职院校必须走发展内涵和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之路 ,以行业协会为平 台,以校企合作为切 入点和突破口,建立学校与行业对接的协作机制 ,探索充
满活 力 的多元办 学模 式 ,改革人 才培 养模 式 ,增 强学 生可
代表的第一梯队,以各省级示范院校为代表 的第二梯队, 其他普通高职 院校则为第三梯队。伴随着职业教育 的发 展,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间的竞争 日 益激烈 ,且竞争已经由 原来的生源竞争上升为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上来 ,未来五年竞争会 日益加剧 ,有些普通的高职院校将
会 出现招 生 困难 ,甚 至倒 闭或被 兼并 的状 况 。
1 校 企合 作是 普通 高职 院校 改革 、发展 和创 新
的切入 点
我 国的高等 职业 教育 经过 了十几 年 的快 速发 展后 , 目 前 已经出 现 了三 个梯 队 :以 国际级示 范院校 和骨 干 院校为
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促进产教结合,确保专
业 发展规 划 、教育 内容 、培养规 格 、人 才供 给适应 产业 发 展 实际 需求 。
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 ,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生产、建设、服务和 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作 ,可以在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各 专业可以成立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 , 充分发挥行业和行业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服务等活动。在今后 发展过程 中, 学校 把 “ 对接社 会需 求 、 提高 服务 能力 ” 为 发 作 展核心 ,为广 西及周边地 区培养大量 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和劳动者 。
综 上 所 述 ,学 校 在 今 后 发 展 中将 抓
学校与企业共 同设计 、 同实施 、 共 共 同评价 重点 建设 专业 人才 培养 方案 、 制
达2 亿余元 ,大大改善 了学 校的办学条
件 。学校在 办学 规模 、 办学特色 、 办学 活
力 、服务经 济发展等方面取 得了重大 突
破。
但是 , 我们必须清 醒地认识 到 , 目 就
t
素 i i
国翻 自 蕊
学模 式方 面模 索 出行之有 效 的路 子 , 并 向同行 学校宣传推广 ,在广西 中等职业
困村劳 动力转 移就 业优 秀培训 基 地 , 为
介入 “+ ” 2 1人才培养模式 。 行业企业管理 人员及专 家在整年 的人 才培养期 间参与
旅游类专业 群发展 、以电子商务专业 带
动物 流类 专业群发展 、以电气运行 与控
学校 专业建设 、 课程改革 、 实习实训 。建
立完 整的机构章程及规章制度 。 ( ) 二 构建校企合作人 才培 养的长效
目前 ,我校 已被列为首批 国家 中等 职业教育改革 和发 展示范校建设 单位之
一
年 )( 》以下简称《 广西教育规划 纲要》颁 )
布为广西 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 发展吹 响
了前进的号角 。
。
在今后 的改革 发展 中,我校 将坚持
“ 以服务 为宗 旨, 以就 业为 导 向 , 以质量 为核心 ,以改革创 新为动力 ”的指导思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
教学 模式 ,缺少 职业 化培养 的思路 和 措施 。
1 企 业参与积 极性 不 高 . 4
企业 追 求利 润 与校 企合 作 之 间存 在着 矛 盾 。企 业对 校 企合 作 的理念 理解 不 深入 ,不认 为校 企 合作 会带 来 更多 经 济 价值 ,很 少 主 动考 虑与 院校 合 作办 学模 式 ;中小 企业 参 与校 企 合 作的 人力 、 财力 有 限 ,产 出与 投入 的 比例 不 高 ;校企 合 作培 养 的学 生 不受 受 训企 业 的约 束 ,容 易 因过低 的劳 动力 价格 导 致人 才 流失 ,企业 投
高职 院校 的教师 理论 知 识扎 实 ,但 缺 乏企 业 实践 经 验 ,院校 可采 取 统一 安排 或教 师 个别 联 系 的方 式 ,寻 找企 业接 纳 教 师进 行 周期 性 顶 岗实践 ,以打 造 “ 师 型” 教师 。教师 通过 参 与 企业 实 双 践生 产 ,可 锻炼 和提 高 自身 专业 水 平 ,帮 助企 业创 造 经 济 价值 。 同时 教 师可 获得 企业 用 人需 求 的第 一 手资 料 :其所 在 专 业 的工 作 岗位 、工作 任务 和应 具 备 的工作 技 能 。 回到 院校 ,教 师 可 将企 业 的工 作 要求 与 院校 的专 业课 程 相结 合 ,选 择 企业 需求 高 、实用 性 强的 知识 和 技能 进行 课 堂教 学 ,按 照企 业 的标 准 和要 求 培养 学 生
高 职 院 校 长期 “ 门造 车 ” ,缺 乏 对企 业 和 用人 单位 的岗位 闭
需 求 的 了解 ,采 用 “ 上 堆 ” 的方式 进 行 专业 设 置 和课程 开 发 , 往
加强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
摘要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文章以淄博职业学院省级特色专
业— —一市场营销 专业文化 建设 为例 , 通过 开展校 企合作 , 索 了高职院校 专业文化建设 的具体方法。 探 关 缮 奶 序 手 丈 化建旋 夜企舍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 ) 一 高职院校 专业文化 的 内涵
加 强 校 企 合 作 . 进 高 职 院 校 专 业 文 化 建 设 推
王 瑜
(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 淄博 中图分类号 0 ) 5 0 0 文章编 号 :0 8 9 5 (0 )8 0 5 — 2 1 0 — 2 X2 1 0 — 0 7 0 1
一
、
校专业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和立足点。 3遵循 普遍性 . . 坚持 个性 和特 色建设
目前 . 还没有关于专业文化 的明确界定 。专业文化的核心是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在体 现优秀文化特点 、时代精神 和 该专业师生 同化 的价值取 向、 为准则 和共 同的作风 。专业文化 现代办学理念 的同时 ,更要体 现本校和本专业 的个性魅力和办 行 具 有强烈 的导 向性 、 约束性 、 规范性 和陶冶性 , 能够形成 一种 良 学特色 。学校要从 自身 的办学指导思想 、 人才培养 目标 、 管理理 好 的专业教 育氛围 .能驱使师生为 自己的专业成长 提供原动力 念 、 学科人文精神 等方 而打造特色 , 步构筑和形成独具魅力 的 逐 校园专业 文化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名 目繁多 . 专业文化呈现多样 和支持力 。
(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特征 二) 1高 职 院 校 专 业 文 化 具 有职 业性 .
性 .高职院校理应 以职业性为标 志形 成一种普遍而独特 的专业
双高计划_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概述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
该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二、实施成效自“双高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1. 建设成效显著:经过三年的建设,已有197家建设单位参与,其中160家建设单位评定为优秀。
这标志着“双高计划”经过三年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 标志性成果产出: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支撑国家战略发展和推动政策制度制定等方面,双高计划建设取得了标志性成果。
如,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工业大学刘晓教授总体设计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建设报告》的正式出版,为总结过往建设经验、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终期评价工作重心提供了重要参考。
3. 创新经验丰富:各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推进双高计划,创新经验丰富。
如,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将双高建设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制造强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助力复工复产等国家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主要任务与建设思路1. 加强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
3.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产教融合,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4.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5.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6.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索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校企合作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校企合作不仅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本文围绕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索展开讨论,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1. 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意味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通过双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发展的目的。
在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为学校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实践机会,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2. 校企合作的方式校企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双方共建实验室、科研中心,也可以是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还可以是学校开设企业定制专业课程。
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做到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
3. 校企合作的建设路线构建校企合作的路线图是重中之重。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具体合作的企业,通过完善的合作协议和长期的合作计划,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校企合作下的专业建设1. 专业设置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专业设置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方向,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社会竞争力。
2. 专业课程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为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和支持。
企业可以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为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让课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性。
3. 专业实践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是专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行业,锻炼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探索1. 实践项目的开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项目,比如产学研联合课题、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校企合作科研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性的实践项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摘要]文章梳理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现状,提出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建立第三方牵头的校企合作协调、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各级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并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高职院校放眼世界上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日本、澳大利亚,不管他们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模式,但基本方法和路径都是一致的,即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
尽管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的开展和创新,并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积极调动和发挥行业、企业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产学脱节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但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紧密度不够,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制约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现状1.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校企合作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制定了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其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地方还有配套的实施办法,为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和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而在我国,目前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上还处在真空状态,更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校企合作还处于一种自发和应付的状态,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的指引和约束,尽管有《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但并没有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校企合作怎么管理、谁来管理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校企合作所涉及的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等多个方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互动,行业组织、政府基本不参与校企合作,这样的校企合作是一时的、不可能深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高职专业建设的改革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通过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标签:校企合作高职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林业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专业改革之前的人才培养没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课程设置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脱节,企业元素没有进入教学内容,学生成绩评价往往忽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的考核。
林业技术专业迫切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根据企业反馈和需要,结合市场导向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是一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在林业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行业企业优势。
学院积极与森工总局下属的企业沟通合作,成立了龙江森工职教集团,林业技术专业以此为契机,开展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全面开展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
1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共育
学院充分发挥学院依托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办学的优势,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建设。
在学院组建龙江森工职教集团的基础上,建立由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龙江中林绿源科技有限公司及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的一线技术骨干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为工作平台,探索校企共同办学的实际运行方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利用学院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体,大力开展校企共建。
以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平台,让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切实参与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打造“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共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让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环环相扣,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专业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指导、共同评价的运作机制,共同培养企业切实需要的林业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依据,校企双方共同深化以提高培养人才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紧贴林业行业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促进林业技术专业持续发展。
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探索、研究和尝试“双环境工学交替,四阶段能力融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改革。
在充分考虑东北地区林业产业地域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将学生在校三年(6学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认知学习、职业技能专项学习、综合技能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兼创业培训四个阶段,在校区和林区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完成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
3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
校企双方开展对黑龙江省林业局和林业企业的随机抽样调查,对林业类岗位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由专业教师、林业行业企业人员和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职业岗位,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岗位分析表(表1)。
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归纳确定岗位核心能力。
开发多门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针对性强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
开发涵盖专业培养目标、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
多方面尝试“交互式”教学法、基于榜样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为林业技术专业不同课程寻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贯彻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单项目评价、多项目评价和综合项目综合评价等工具,全面实施以学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指标的课程考核方法。
4 建设和完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学院企业办学的优势,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保障,坚持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利用丰富的兼职教师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构建“教师进林场,师傅进课堂”教学团队培养方式。
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以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双师”素质培养为导向,注重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和校企合作教师工作站的建设,将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业务精良、专兼结合、行业认可的“双师”结构专业师资队伍。
5 校企共建林业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校内外现有实验室、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整合组建林业应用技术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紧紧围绕林业技术专业“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三大核心能力为主线,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校中场,场中校”的建设思路,校企双方合作建成集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功能的,具有高起点、高水平、高科技特点的,适应职业岗位技能模块教学的,科研、培训、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林业应用技术实训中心。
中心下设森林培育技术实践教学基地、森林资源调查实践教学基地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践教学基地三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森林培育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又下设种苗生产栽培中心、生物应用技术开发实训中心和森林保护实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关继东,贺建伟.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41-47.
[2]孟国忠,周捍东.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5):13-15.
[3]韩东锋,钱拴提.高职林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410- 9413.
[4]苏付保,苏杰南,李荣珍,杨燕红,冯立新.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2011.1:57-59.
作者简介:黄石竹(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森林培育教学研究;郑宝仁(196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从事植物环境教学研究;孙宇(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高职园林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