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历史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9 课经济体制改革一.学习目标:1. 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能说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1、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及历史意义三.学习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及目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旧知: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建立起什么经济体制?导入新课。

提供四个视点: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视点三:数字中的生产状况与效益,视点四:外国记者镜头中的长安街头,得出这样的结论:1978 年的中国是贫穷的、困窘的、低效的、封闭的,得出一个结论:中国需要一场改革。

(二)讲授新课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方针的提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 探究问题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的原因?让学生阅读多媒体给出的两则材料和图片去归纳。

2. 让学生总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3. 知识点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的变革,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一不变)变革的表现:(两变)经营方式:由集体生产→分户自主经营分配方式: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教师过渡:分田到户后,农村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从而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节省出来,那么剩余的劳动力怎么办呢?对,就地解决,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新)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岳麓版必修2

(新)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岳麓版必修2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家庭联产承包承任制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②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③归纳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措施。

④理解国企改革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探究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历史资料、图片再现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情景,让学生深切感受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大发展。

②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教学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原因,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展示复习回顾内容及方法要求:回顾内容:1)我国的计划经济史如何确立起来的?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1956----1976年)出现了哪些失误,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方法要求:1)小组成员根据幻灯片提供的答案两两互查学案填写情况;2)小组成员两两互提互背,强化落实知识点。

2、5分钟时间,学生互查。

3、导入新课,解读课标。

二、宏观导学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吹响改革号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伊始:农村巨变改革推进:城市飞跃改革深化:新体制确立三、合作学习1、展示学习要求,学生组内合作学习。

请各组同学在小组长得组织下就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展开合作学习,具体方法要求:1、组内互查学案完成情况;2、针对有疑问处展开讨论交流,争取达成共识;3、组长分配展示任务。

(注:展示方式为口头展示;除表格以外的问题请尽量脱稿展示;请综合考虑展示内容多少和同学层次水平,使每位同学都有展示任务和机会。

)2、5-----8分钟,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查指导。

四、展示交流利用10-----12分钟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口头展示,利用幻灯片展示强化知识点。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经济体制改革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目标和影响,能够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和目标2. 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3. 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三、教学难点1. 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2. 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目标和影响。

2. 探究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和挑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1 列举学生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1.2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2. 理论讲解(20分钟)2.1 定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和目标。

2.2 介绍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分析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3. 案例分析(25分钟)3.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案例进行分析。

3.2 小组展示: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案例,并分析该案例的成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 总结和讨论(15分钟)4.1 分析各组案例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2 探讨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5. 课堂小结(5分钟)5.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5.2 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论文或新闻,了解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展。

2. 撰写一篇短文,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增加了教学的活跃度。

同时,对于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和分析,需要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支撑,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2.掌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和不足;3.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生产力低下、资源浪费、贫困落后等。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企业股份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和不足(1)主要成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如:•经济增长迅速,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86亿元;•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不足之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改革进程不够顺利,改革的成果不够稳定;•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改革的成果不够公平,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促进了中国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第3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2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第3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2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历史第三单元第3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及作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措施及作用。

2、理解:积极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一些重要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3、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在农村带来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4、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设计[知识结构]前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原因农村措施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作用原因城市措施作用意义[教学方法]本节教学内容有着极强的时代感和理论性,教学难度大。

在教学过程应注意了以下两点:一要要兼了政治学科和日常生活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渗透,突出用历史思维来看今天政治的学科特点,二要要突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历史就发生在今天的学生周围,教师应以新课改的精神,采取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活动方式,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

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方面,以讲为主,而对于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知识点方面那么以谈话法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走进农村你会发现,许多地方的房子变高了,马路变宽了,过去人们向往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不再是一首儿歌,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为什么二三十年前的儿歌在如今能成为现实呢?[新课内容][过渡]:这主要得意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就拿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来说吧,三十年前一段凤阳花鼓词中这样说的:“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三年跨了三大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的转折意义关键体现在它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策,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端。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逐步深入渐进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过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为进一步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准备了基石出,城市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步骤学生在政治课中已学习,关键要引导学生分析改革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本课的前两节知识可用探究法开展教学,利用相关史料和图片展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在肯定对内改革成就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取得成就的深层原因,这样符合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新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精神。

第三节内容运用讲述法,通过“十四大”、“十五大”报告展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成果,启发学生思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学习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课前上网或图书馆查资料,预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搜集改革取得的成就图片,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

2.采用比较法。

学生可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自主权。

分配方式等项目展开对比,明确经济体制改革,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联系的方法。

学生可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联系,可将西方的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在辨析中认识中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经济体制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背景和意义;2. 掌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果;3. 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果;2. 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10分钟)向学生介绍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即改革现行经济体制的一系列举措和措施,以解决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经济发展。

2. 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包括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市场经济体制的兴起、国际环境的变化等。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20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包括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老工业基地改革等。

详细介绍每个领域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4. 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包括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民生水平的提升等。

5. 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作用(20分钟)向学生介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等。

6. 思考与讨论(2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下问题:a. 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什么?b.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有哪些?c. 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7. 总结与展望(10分钟)向学生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四、教学资源:1. 课件和投影仪;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提问;2. 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背景。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成果。

2. 教学难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经济体制改革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经济体制改革教案课件,包括图片、图表等。

3. 视频资料:准备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2. 讲解原因和背景讲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背景,包括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国际环境的影响等。

3. 讲解改革内容讲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4. 分析改革成果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如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地位的提升等。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7.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和成果,进行分析对比,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利益相关方,如政府官员、企业老板、工人等,就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标准】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概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目标。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3)实质: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展生产力。

(4)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概念: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3.乡镇企业(1)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2)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过程(1)全面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进一步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1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1岳麓版必修2
讨论、探究、体会
结合学案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从图片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开放格局的点线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小组讨论、探究思考
Ppt展示地图等
(五)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认识
教师形象的类比点拨,学生提高理性认识。
思考回答
Ppt展示
(六)训练
பைடு நூலகம்回放插入高考训练练习题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Ppt展示
学生结合学案、课本思考作答
Ppt展示
(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的改革)
结合史料图片,让学生理解国有企业的改革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济效能。同时让学生面对国企改革不可避免的遗留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回答。
Ppt图片、史料考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和必然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和开放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坚定走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开放的格局形成,加入世贸的意义.
难点:理解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的目标,任务、实质等。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本课中将使用音频、ppt文字、图片等技术。引用“春天的故事”等歌曲导入,让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时间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引用改革前人民公社化时期生产生活分配史料理解改革必要性,达到对改革历史必然性体会。引用史料对实行对外开放必要性和深远意义的认识。通过问题设计、启发思考等ppt设计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各个层面的认识感悟及总结提升.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1(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1(3)》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发展,特别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劳
动力,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走进
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一、改革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从而揭
学生带着问题
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接下来,我们来共同探讨
阅读教材,并
提高学生分析归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利用历史小故事将学生带入历史,回顾1978年之前
学生根据前一
复习提问,让学
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课所学进行回
生温故,然后更
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痛定思痛,十

好的知新
年文革的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必须对原有
的体制进行变革,才能使社会主义在我国更好的发展
民的生活条件,然后找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讲述现在
阅读教材进行
学生珍惜现在的
农村生活的状况。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
讨论,并联系
生活学习环境,
境。
以前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外,其余的都要交公,而今是
自身实际,对
比改革前后的
努力学习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了都是自己的”,所以
变化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随着农村经济的
新课讲授
我国改革的过程。
二、改革伊始——农村巨变
请同学们联系材料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经济改革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
(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实施
进行角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10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高中历史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10岳麓版必修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R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教学主题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年级新教材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节重点课,主要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状况。本课主要讲的就是对内改革,对内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对外开放的开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为中国进入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又为下一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前提。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该课地位举足轻重。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展示来量化小组成绩,以此来提高同学们合作探究能力,并通过探究形式来激发同学们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3.同学们分组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将本组所构建体系通过展台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最后的小组展示,提高发言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视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请同学们在课前观看,并让同学们能根据视频来总结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和确立的过程,对本节课的整个框架和过程有大致了解。
视频《农村经济体制》,课堂指导学生更生动连续的了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并思考每一次的变革有什么目的。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
视频《新中国日记》,课堂指导同学们了解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后中国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变化。加深同学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意义的了解。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1(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1(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9 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农村改革的两种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建立的意义;国企改革的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并采用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设想】本课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想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新材料,让学生能够从更深的角度去把握党中央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原因,掌握基本措施和进程,结合实际体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回顾上节课知识入手,第18 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探索)、第19 课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第20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开放)、第21 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成就),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单元,并强调了中国在建国之初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面临一系列问题,党中央又领导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成就,导入本节课内容。

二、概念释疑让学生首先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以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农村、城市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从而有利于对本课的理解。

改革背景三、问题导学:中国需要改革吗?展示了一系列材料:《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视点三:数字中的生产状况与效益》、《视点四:外国记者镜头中的长安街头》、《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让学生从中得出中国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四、改革过程(一)解决思想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背景、时间、内容、影响;(二)解决体制问题: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包括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的原因,学生讨论如何解决农村的三大问题,回顾所学知识,掌握建国后农村经济的四次调整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企业:国企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三)继续解放思想,明确目标:3.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国家: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三、教学难点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意义、主要内容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改革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内容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1.1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2 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3 国际环境的变化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2.1 提高经济效益2.2 促进社会发展2.3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3 国有企业改革3.4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4.1 经济增长奇迹4.2 结构优化升级4.3 民生持续改善4.4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和挑战5.1 改革面临的挑战5.2 改革的发展方向5.3 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2. 讲解:详细讲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意义、主要内容和成果。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案例,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经济特区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七、作业布置2. 调查了解身边的企业,分析其发展得益于哪些改革政策。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九、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点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点
经济体制改革
一、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内容:
(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
可爱。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蚂蚁爬行时,头蚁爬到哪里,后边的蚁群便追随到哪里。如果将那只头蚁拿掉,蚁群便被第二只蚁带着,继续爬行。这只新的头蚁,走的路线是与前一只不同的。如果又把这一只拿掉,它身后的那只蚁,又接着
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评章,自拟题目,不超过800字。 8、阅
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三位年轻的海军新闻工作者在进行了一次特别采访,题目是: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 一位来自佳木斯的三十多岁的东北汉子愣愣地问:“‘甲午’是个啥?”给他解释后,他说:“现在都兴公历了,连俺屯子里的庄稼人都不看皇历了,谁还
2021/4/8
2
问题思考 1.人民公社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
提示 (1)同:都坚持土地公有制。 (2)异:生产经营上由集体到单个家庭;分配上由平 均主义到多劳多得,真正按劳分配;影响上,由抑 制积极性到激发积极性;前者超越生产力水平,后 者与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021/4/8
武汉市东湖之滨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于是,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
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农民曾经向一位教授这样问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一历史教案经济体制改革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到组,联产到劳。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改革购销体制,允许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基础知识: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3、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到1987年,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4、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
府。

5、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6、乡镇企业的创办,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7、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9、1992年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由放权让利、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等政策性调整阶段,转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10、国企改革中,国家在大中型企业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联合、改组等多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