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
从市场监管角度谈商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市场监管角度谈商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从制约百姓投资兴业的第一道门槛改起,通过理清“证”“照”功能关系、推动市场准入与退出双向便利、提升登记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市场主体松绑、为企业减负,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了从试点到整体、从单独部门到多部门综合、从微观到宏观制度建设的分步推进,实现了部门之间的联动改革,已经成为影响长远、影响全局的综合性改革。
一、近年商事改革基本情况(一)从“多证合一”到“证照分离”。
一是开办企业从“多证合一”到整合6个部门实现“四个一”全流程办结,投资兴业“零成本”,全过程“零跑动”。
二是“证照分离”改革通过进“四扇门”实现全覆盖清单管理,直接取消审批68项、审批改备案16项、实行告知承诺37项、优化审批服务405项,破解企业“准入”后的“准营难”问题。
(二)从企业普通注销到简易注销全面实施。
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压缩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建立简易注销容错机制。
改革措施提高了市场退出行政审批效率,强化了企业退出的主体责任,增强了企业办事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三)从登记注册电子化到无纸化全面实现。
在2020年全程电子化的基础上已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全程无纸化全覆盖,申请人登陆“一网通”平台,填报相关数据并完成实名认证,全程“无纸化”“零接触”获取营业执照。
目前我县个体工商户全程无纸化登记达到95%以上,企业开办无纸化登记达到77%以上。
(四)个体工商户得到有效促进和发展。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的颁布实施,为破解个体工商户面临的生产经营难题、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提供了法律遵循。
个体工商户实现直接变更经营者、跨区域迁移,同时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助推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畅通“个转企”的各项支持政策也纷至沓来。
截止4月底,我县个体工商户数量为34679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76.07%,每年的增速是居各类市场主体之首。
商事制度改革难点与对策
商事制度改■革2019-9商宇制度改革琏旦与对策王晓宏摘要:2014年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国营商环境明显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持续升温。
但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破解的新情况新问题。
本文在总结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深化改革中的痛点和堵点,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商事制度改革机遇与挑战对策建议一、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新业态不断涌现对登记工作提出新挑战由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更新速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导致登记窗口人员在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审核中把握起来难度较大。
(二)“只跑一次”改革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要求“只跑一次”改革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
真正实现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只跑一次”,离不开全程电子化的全面运行,需不断整合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以网上办理,代替“面对面”的传统服务,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尚未全覆盖部分政府部门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重视不够。
开展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执法人员业务不够熟练,导致向纵深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较困难,无法充分运用检查结果,影响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的发挥。
部分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的综合执法与“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没有融合。
对“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很好运用这一监管工具,导致企业仍需接受重复检查。
另外,社会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了解得还不够,市场主体主动接受“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自觉性不强。
(四)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和范围不足目前,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银行贷款、上市等方面,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会受到信用约束。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出台联合惩戒备忘录,但受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相应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制约,多数监管部门并未对失信行为实施协同监管和信用约束,联合惩戒制度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商事制度改革中的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议
商事制度改革中的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及建议原创:总局法规司市场监管半月沙龙10月8日2014年3月1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启动,正式拉开了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序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工商总局)通过注册资本改革、企业住所改革、企业名称改革、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改革、证照合一改革、“先照后证”以及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等具体措施,深入推进企业注册便利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营商环境的大力改善,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市场活力得到了持续释放,企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截至2018年3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0024.3万户,较改革前(2014年2月底)净增3894.0万户,增长63.5%。
其中,企业共有3133.1万户,较改革前净增1586.9万户,增长102.6%。
企业在全国实有市场主体总量中的占比由改革前的25.2%上升为31.3%。
分别按2017年底和2013年底的全国人口计算,平均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由改革前的44.6户增加到70.6户,每千人拥有企业由改革前的11.2户增加到21.8户。
市场主体的大量涌现和跨越式增长,对于扩大就业、拉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反映出市场准入标准的调整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修订符合大众所期待的效果。
但是,我们在看到改革成绩的同时,也要对市场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全面和及时的评估,如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是否意味着优质增长,市场主体“出生难”问题的解决是否意味着它能有效存活,以及市场主体总量是否存在数据沉积等。
鉴于此,本文尝试分析改革以来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并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典型现象和问题,对市场主体发展背后潜藏的风险进行探讨,以期为后续出台和改进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商事制度改革成果提供参考。
一、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市场主体基本情况(一)全国市场主体基本情况商事制度系列改革与国家创业创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工商年度总结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工商年度总结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自2014年开始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本篇工商年度总结将通过总结分析这一年来实施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评估改革效果,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和思路,以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改革措施和成果分析1.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本次改革旨在提高商事登记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的快速注册和便捷运营。
2. 登记流程简化和材料减少通过精简登记材料和简化登记流程,大大提高了企业注册的效率。
同时,取消了特定行业的行政许可,进一步降低了创业者的准入门槛。
3. 推进电子化登记管理以信息化为核心,建立了电子商务登记系统,实现了登记信息的在线提交、查询和审批。
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登记管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登记的成本。
4. 增加登记便利措施通过推广“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登记服务。
此外,还着力提升登记机关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能,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5. 强化登记监管和执法力度在改革过程中,加强对登记机关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虚假注册、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提高了登记的规范性和可信度。
二、改革效果评估1. 注册企业数量的增加经过改革的一年,全国注册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其是各类创新型和科技型企业的增加,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 登记流程时间的缩短改革后,企业的注册时间大幅缩短,创业者花费在登记上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从而释放了更多的资源去开展经营活动。
3. 企业创新活力的激发在改革的推动下,企业的创新热情和活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通过减少行政审批等繁琐环节,创新型企业得以更加便捷地成立和运营,推动了科技和创新的发展。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登记登记制度改革以及企业退出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是商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
为了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我国在商事登记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简化登记流程,提高办理效率。
通过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间,降低了企业创办门槛,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
其次,完善信息化建设,提升登记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商事登记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便于监管和服务。
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登记制度是商事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登记制度的效能和便利性,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登记制度改革。
首先,改革了企业类型制度,取消了原先的非公司制企业,推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型企业形式。
其次,改革了公司名称注册制度,实现了名称自由选择和自行核准。
再次,简化了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取消了注册资本的实缴要求,降低了企业注册成本。
此外,我国还不断加强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了信用监管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市场交易的诚信度。
三、企业退出机制改革企业退出机制是商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退出机制改革。
首先,完善了企业破产清算制度,减少了破产程序的复杂性,提高了破产清算效率。
其次,推行了市场化债转股制度,鼓励债务重组和处置不良资产。
此外,我国还完善了企业注销制度,简化了注销手续,提高了企业注销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商事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通过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以及企业退出机制改革,我国不断完善和优化商事制度,为市场主体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措施的意见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措施的意见深化商事制度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经济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商事制度的深入推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商事主体的保护。
商事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只有保护好商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具体来说,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包括提供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创业政策等。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对虚假广告、不合理价格等不良商业行为的查处力度。
其次,要深化市场化,加强市场监管。
市场化是商事制度的核心要义,只有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调节资源配置,才能真正实现市场经济的理念。
具体来说,可以进一步简化商事登记手续,降低办事成本,推动全国一体化的企业登记制度。
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强对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企业。
具体来说,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建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为创新提供保护。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商事制度的国际化。
商事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可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商事规则制定和对话,推动建立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的统一化,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经营提供更加稳定和透明的国际法律环境。
综上所述,深化商事制度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商事主体的保护、深化市场化和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龙岩市反映商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9.29)
龙岩市反映商事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主要问题1.社会各界对商事制度改革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是部分市场主体风险意识不足。
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后,部分市场主体对注册资本及未兑现认缴承诺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随意申报资本规模,造成注册资本虚高的情况,并将出资时间无限期延长,20年、30年出资时间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甚至长达50年以上。
二是企业年报主动性不强。
市场主体对年报公示中应当履行的责任以及未按时年报所需承担的后果认识不足,导致自觉进行年报的意识不强。
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年报公示期内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仍依赖工作人员提醒并帮助其年报,极大增加了基层负担。
三是相关部门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的使用不足。
部分银行、社保等机构办理业务时仍要求查验加盖年检印章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者打印企业信息基本情况表等,缺乏主动到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相关信息的意识,弱化了平台的公示作用。
2.商事制度改革后工商部门人力、物力投入大增。
随着“五证合一”以及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工商部门注册窗口在材料审核、数据录入、档案扫描归档、咨询公示等方面的工作量与日俱增。
按照省工商局要求,每1000户企业应按1:1的比例配备注册官和注册官助理,目前我市在册企业已达3.6万户,按规定全市应配备注册官、注册官助理各36人,各县级局已尽量配齐注册官,但由政府购买服务配备的注册官助理缺口巨大,各县级登记窗口基本未配备注册官助理,如永定区市场监管局窗口需配备3名注册官助理,但至今未获区政府批准。
各登记窗口人员少与工作量大的矛盾突出,全市各县(市、区)登记窗口人员均存在人少事多的现象。
同时,电脑、打印机、扫描设备、档案装订设备等硬件设施也需要升级换代,免收营业执照工本费后办公经费紧张以及档案室库容紧张也都是工商部门当前面临困难。
在调研中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均反映基层目前需承担工商、食药、质监三个局的监管任务,工作量大、人员紧缺,年报公示等后续改革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措施的意见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措施的意见按照国务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总体部署,为进一步深化全省商事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一、大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在深入推进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证合一”改革。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框架内,全面分析梳理证照种类,明确需要精简和合并的证照,加快涉企证照和登记备案整合,最大限度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等证照事项集中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切实提高审批监管效能,缩短企业开办时间,降低创业营商的制度性成本。
2017年10月1日前在全省全面推开“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使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统一社会代码成为企业的“身份代码”,实现市场主体“一照(码)走天下”。
牵头单位:省工商局责任单位:各市州政府,省审改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工信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政府外事办、省政府国资委、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旅游发展委、省体育局、省安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统计局、省档案局、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研究室、省供销社、兰州海关、兰州铁路监管局、省国税局、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省外汇局)、甘肃银监局、甘肃证监局、甘肃保监局。
二、推进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有序推进企业名称自主选择,为最终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创造条件。
2017年10月底前,全面开放省市县企业名称库,制定名称禁限用规则和相同相近规则,优化完善企业名称查询系统和比对系统,对查询申请的名称进行自动筛查服务,切实提高企业名称查询、选择、审查的自动化程度,有效解决“起名难”的问题。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4.04.17•【字号】杭市管〔2024〕54号•【施行日期】2024.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杭市管〔2024〕54号各区、县(市)市场监管局(景区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为持续深入推进“一号改革工程”,对照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目标,有效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提质增效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总体总体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就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要求,推动“勇攀高峰、勇立潮头”开新局的工作部署,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坚持企业视角、需求导向、满意标准、前沿示范、落地见效,以“五个坚持”推进“五大跃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进“从内到外”跃迁。
从助力民营内资企业发展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共同促进、平等保护、均衡发展,突破外资企业市场准入的制度性障碍、数字化门槛,对接世行评价体系、国际通行规则。
--推进“从照到证”跃迁。
从围绕营业执照、便利市场准入退出,到强化证照协同、畅通“准入即准营”,在许可审批领域挖掘更大改革蓝海蓝海,突破证照改革协同的系统性问题,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动政策性创新。
--推进“从实体到电子”跃迁。
从传统纸质证照“一本”走天下,到持续丰富电子证照,特别是“企业码”应用,贯通“一码通行、一码通办”等数字场景,突破电子要素多跨协同的应用壁垒,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和重要任务。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必然选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保护。
商事制度改革应该从更加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制度。
要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推进企业自主经营权和合法权益的保护。
同时,要打击商业不诚信行为,加大对商业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促进市场诚信建设。
其次,要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
商事制度改革应该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推进“一站式”注册登记服务,减少企业注册登记时间。
要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减少企业注册登记材料,提高登记办理效率。
同时,要加大力度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在线办理,方便企业。
第三,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商事制度改革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要加强对垄断行为的打击,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防止价格垄断和恶意操纵,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第四,要加强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
商事制度改革应该加强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要完善股东会议制度,加强对股东权益的保护,提高股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同时,要加强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防止腐败和内部操纵,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第五,要加强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
商事制度改革应该加强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破产审判机制。
要加强对破产企业资产处置的监管,确保破产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加强对破产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的追责,防止破产企业逃避债务和追责。
综上所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保护,简化企业注册登记手续,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加强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建设,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改革红利,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市政协专门成立专题调研组,赴工商局、政务服务办等部门考察调研,召开市工商局、编办、法制办、经信委、政务服务办等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及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并到宿迁市、临沂市进行学习考察。
一、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决策部署下,以工商部门为代表的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通力协作、艰辛探索,打出了一连串商事制度改革政策组合拳,成功创造了一批享誉全省、全国的经验、模式,以更低的门槛、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秩序、更优的服务,推动市场准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我市振兴实体经济、实施产业强市战略提供了源头活水。
主要特点是:1、准入更便捷。
围绕“放管服”改革主线,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注册资本认缴制”、“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企业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登记管理”、“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推进了登记注册便利化,充分释放了市场活力。
截至2018年2月,全市实有各类—1 —市场主体33.6万户、注册资本(金)9950亿元,比2014年初分别增长110%、104%。
2、监管更规范。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通过取消年检改为年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强化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强化企业信用监管、推进社会共治等改革,初步构建起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监管机制,规范了市场环境,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和企业负担。
3、服务更优质。
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积极施行“一站式”审批、“一窗式”服务、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证照自助一体打印、建立综合帮办体系等改革举措,初步构建了“网上办、不见面、快递送”的工商登记新模式,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最大程度简化了办事流程,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是指通过对商事活动相关制度进行变革和创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优化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我国不断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
本文将从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改善三个方面探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路径。
一、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登记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它涉及到企业的注册、备案与变更等重要环节。
在过去,由于繁琐的办理流程和低效的服务,企业登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不利于商业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深化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要简化企业登记流程。
通过精简各类登记材料和审批手续,减少办理环节和时间成本,实现企业办理登记的便利化。
同时,应加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行“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其次,要完善企业登记信息公示机制。
加强企业登记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信用建设,也提高了市场监管的效能和公共服务的公正性。
应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便于企业及时获取、分享和核验相关信息。
最后,要加强企业登记的监督与管理。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力度和水平,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增强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加强对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持其廉洁从业和高效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二、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准入要求、审批流程和条件等方面。
准入制度的改革将带来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首先,要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取消一些限制性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竞争、促进创新。
通过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不得准入的领域和条件,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其次,要简化审批程序。
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通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张联审、一次办结”等改革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作者:臧姗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8期【摘要】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监管质量、优化政府服务等方面。
不足之处表现为简政放权还不适应,事中事后监管亟待加强,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不足,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提高行政效率。
【关键词】商事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2014年3月,我国商事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从出台的改革方案和具体措施来看,主要体现为“放、管、服”三个方面。
1、放宽市场准入一是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从2014年3月到2017年底,我国先后出台了注册资本改革、企业住所改革、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优化了注册登记流程,降低了企业创业创新成本。
二是推行“先照后证”改革:从2015年开始,我国在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先照后证”制度,切实破解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问题。
三是实施证照合一改革:从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我国先后开展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制度改革,减轻了企业办证负担。
2、提高监管质量一是完善监管制度: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明确提出“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开始形成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
二是创新监管方式:从2015年8月开始,我国在政府执法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提升监管的公平性,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是推动信息共享:2016年12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启动,“全国一张网”正式开通,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格局初步形成。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措施的意见
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具体措施的意见深化商事制度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我对深化商事制度的具体措施的一些建议:一、完善企业登记体制1.推进“一窗受理”登记制度的建立,实现企业登记业务一次办结,提高办理效率。
2.简化企业注册流程,减少办理时间和材料,降低企业注册成本。
3.加强数据共享,实现企业基本信息的全面衔接,提高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二、优化营商环境1.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3.清理废除不合理和过时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市场主体的负担。
4.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施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加强合同法治保障1.完善民法典,加强对合同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公平原则等的立法保障。
2.健全合同纠纷解决机制,提高民事审判效率和司法公正度。
3.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失信行为的成本。
四、推动产权保护1.建立健全存量资产登记、交易和转移制度,规范产权交易行为,提高资产流动性。
2.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监管。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产权化程度,鼓励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五、企业破产制度1.完善企业破产法律体系,提高破产法律的适应性和保障力度。
2.加强企业破产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企业风险,避免大规模失业和社会不稳定。
3.推动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实现资产的最大化价值回收。
六、金融体制1.促进金融机构,引导其向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
2.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水平,增强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3.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七、加强国际合作1.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事制度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商事制度的国际竞争力。
2.积极参与国际商事仲裁体系的建设,提高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的专业化和效率。
商事制度改革的内容与要点
商事制度改革的内容与要点商事制度是一个全面深化的重要领域,其主要目标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活动的合法化、标准化和便利化。
商事制度涵盖了诸多内容和要点,下面将具体介绍。
一、营商环境1.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简化企业开办手续,降低企业注册资本门槛,取消前置审批事项,加快企业注册登记并发放营业执照。
2.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一套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
3.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外资投资限制,鼓励外资进入关键行业和地区。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市场主体登记制度1.全面实行市场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将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归入市场主体,使用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唯一标识。
2.建立健全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机制:完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简化登记手续,提高登记效率,实现企业变更、注销等工作的便利化。
3.构建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强市场主体信息的公示和储存,对失信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
三、企业制度1.推进国有企业:鼓励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强化企业自主权,提高规范化运作和市场竞争能力。
2.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融资环境,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深化股权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东权益保护,提高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四、商业登记制度1.推行商标无效宣告制度:完善商标登记制度,加快商标注册审批时限,强化商标权利保护力度。
2.建立健全商事主体财产权保护机制: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商事主体财产权益的保护。
3.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进程,完善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
五、税收制度1.优化税收征管体制:完善税收征管机构,推行信息化税收管理,提高税收稽查的效率。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一、加强企业登记管理的措施:1.简化企业注册流程,缩短注册时间;2.优化企业注册环节,减少审核事项;3.推行“一照一码”制度,实现多证合一;4.加强对企业身份信息的核实,防止虚假注册。
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措施: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加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监督职能;2.推行股东权益保护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3.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防止滥用职权、侵吞资产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1.推行企业财务透明化制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水平;2.完善会计制度,加强财务报告监管;3.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风险。
四、优化企业纳税管理的措施:1.简化税收征管程序,提高纳税人办税便利度;2.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3.加强税务稽查力度,打击偷逃税行为。
五、完善企业融资环境的措施: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2.推行信用贷款制度,降低融资成本;3.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的措施: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能力;2.简化工商登记和办理相关手续的流程,降低企业成本;3.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商业欺诈行为;4.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管理,建立诚信经营体系;5.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加快建设进度。
七、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措施:1.推行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外商投资领域;3.优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八、加强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建设:1.建立健全商事争议解决机构,提高争议解决效率;2.推行诉讼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法律服务;3.加强对仲裁机构的监管,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九、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措施: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2.提供创新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十、加强对经营风险的监测和预警:1.建立健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风险;2.加强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信用评价,推动诚信经营;3.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减少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40条措施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简化企业设立和注销手续,优化税收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强监管等,以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40条措施如下:1. 简化企业注册流程,提高注册效率。
2. 推进一证一码制度,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
3. 简化办理企业申报手续,提高审核效率。
4. 减少行政许可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5. 强化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6. 改革企业破产制度,提高破产清算效率。
7. 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8. 加快税收征管改革,优化税务服务。
9. 改革社保制度,提高缴费负担合理性。
10. 完善融资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1. 建立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登记便利化。
13. 减少企业涉诉成本,提高司法效率。
14. 改革用地审批制度,简化土地流转手续。
1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
16.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营商环境。
17.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18. 加强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9. 改革行政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20. 完善商事仲裁制度,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21. 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拓宽对外开放渠道。
22. 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服务。
2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源优势。
24. 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25.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效益。
26.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竞争力。
27.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力。
28. 改革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9. 加速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力资本品质。
30. 深化公共服务改革,提高民生福祉。
31. 改革金融机构信贷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事活动不断增多,商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革中。
商事制度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护商事活动参与方利益和合理调节市场经济行为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与制度。
本文将探讨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践近年来,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制定和修改,我国实行了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公司与企业的法律地位和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
然而,商事制度的改革仅停留在法律层面上,尚未完全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能仍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监管手段。
由此,强化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的梯次化、细致化、标准化、规则化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二、商事制度存在的问题1. 制度执行不到位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不到位是商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存在着对法律、监管标准执行严格度不一、执法不力的现象。
同时,一些有关方面理解不足,法律依据不清,导致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2. 市场主体信用度不高我国当前仍存在一定的“黑心企业”现象,一些企业没有依法纳税、没有保障员工福利、质量信誉缺失等不良行为。
同时,消费者及受损害方的维权渠道仍然不够畅通,使得市场主体信用度不高,影响了商事活动的健康运行。
3. 制度设计不合理商事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未从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未与国际接轨,未考虑到区域性经济发展、多元企业文化等问题,导致规章制度不够完备、满足市场需求不足。
三、商事制度改革的对策1. 强化制度执行要想一步步强化制度执行力度,需依靠一个明确的管理机制,明确具体的执行标准,对于违反规定的市场主体要依法严惩。
同时,还需要制度监察,加强对于执行情况的监管与检查力度。
2. 提高市场主体信用度提高市场主体信用度是加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对策之一。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08•【字号】皖政办〔2017〕65号•【施行日期】2017.08.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商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6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4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推动放得更开,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一)全面清理规范涉企证照事项。
依法清理规范涉及企业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对于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企业能够自主管理的事项,以及可以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达到原设定涉企证照事项目的的,逐步取消或改为备案。
严禁将备案管理事项变相作为行政审批项目实施。
一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没有按法定程序设定的涉企证照事项。
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动态管理、调整公布《安徽省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
(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牵头,省编办、省法制办、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政务公开办等省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
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批整合、分类推进”方式,在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基础上,将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以及企业登记信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管理需要的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被整合的证照不再发放,实行“多证合一”,实现企业“一照一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予以认可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建议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意见建议:
1. 简化企业注册程序,简化企业注册流程,减少办理手续和时间,提高注册效率。
可以通过在线注册系统、一站式服务等方式,简化企业注册所需的材料和环节。
2. 优化商事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商事登记制度,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对企业名称的管理,避免重名和混淆,提高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3. 改进企业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清算和退出机制,提高企业退出的效率和公正性。
加强破产法律的适用和执行,鼓励企业主动申请破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5.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商事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适用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加强对商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6. 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商事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和约束。
7.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加强对市场操纵、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市场监管的效果和公信力。
以上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一些建议,通过简化注册程序、优化登记制度、完善退出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方面的改革,可以促进商事环境的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