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仰的学术论文
高考作文素材 信仰
![高考作文素材 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357321ba581b6bd97e19ea48.png)
爽爽文档汇编之信仰“一个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最好能理智地思考一下整个人类历史。
”这是杨联康同志在《我和历史之间……》一文中的开篇语。
杨联康同志是一个青年地质科学工作者,在十年浩劫期间,他横遭迫害,被囚禁了5年之久。
在漆黑的囹圄之中,杨联康并没有颓丧沉沦。
一个坚强的信念和明确的信仰在鞭策着他,他的身体被铁窗禁锢了,而思想却遨游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从而他信仰的明灯愈燃愈旺,激励着他为正义、为真理而奋斗不息。
在双腿瘫痪、求生困难的逆境下,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在拾来的纸片上,写出了20余万字的学术论文、科普文章和忧国忧民的心声。
是信仰支撑着他。
意大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佐为了祖国的解放而战斗。
他被捕后,在狱中度过了27年,每次严刑拷打都使他昏死过去,但每次苏醒过来,他的第一个信念就是“我能思索,我还活着!”他不屈不挠,以自己的心血铸成了人类思想史上最早的空想共产主义著作之一——《太阳城》。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我们有许多青年同志,由于十年浩劫,产生了一种空虚、失望感,他们惆怅地说:“我们被耽误了!”他们感到理想不过是“空中楼阁”,信仰也是虚幻的东西。
他们不是用笑脸来迎接厄运,去继续战斗,而是饱食终日,得过且过,成为生活道路上的弱者。
为什么?因为缺乏信仰这盏明灯。
信仰是事业的大门,没有正确的信仰,注定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
电影表演大师卓别林说过:“我相信,信仰是我们一切思想的先行官。
”信仰的力量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情感,并鞭策人们为此目的去百折不挠地探索、取击。
我国历史上尊崇、恪守信仰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死后,人们发现他在就义前写了这样的话:“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意思是说:“我们读先贤的书,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报效国家,现在我要为民捐躯了,从今以后,我没有什么可羞愧的了。
”明末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就义前赋诗道:“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意思是说:“人生谁人能不死呢?难能可贵的是死得其所。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176e6c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
首先,宗教信仰是人们对于宗教教义的信仰和敬仰。
在世界各
地的文化中,宗教信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各种宗教信仰,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
思想。
宗教信仰给人们带来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敬重,塑造
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宗教信仰也给人们在困难时刻带来
了心灵的慰藉和支撑,使人们能够在信仰的力量下战胜困难,迎接
生活的挑战。
其次,人生信仰是指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信仰。
每个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而人生信仰就是
指引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如何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信仰可以是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
是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信心,也可以是对于人性善良和真善
美的坚守。
人生信仰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失方向,不迷失自我,坚定前行。
最后,科学信仰是指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信仰。
科
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科学精神是人类
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信仰让我们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人类
的智慧和创造力,相信科学的未来。
科学信仰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不盲从迷信,不轻信谣言,用理性和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改变世界。
信仰是人类文明的灯塔,它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
无论是宗教信仰、人生信仰还是科学信仰,都是我们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让我们怀着信仰的心灵,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追寻美好的人生。
论文(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
![论文(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https://img.taocdn.com/s3/m/f4091945336c1eb91a375d87.png)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党校第(二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论文︻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宗教信仰︼班级:11级畜牧兽医专科(2)班学生:巴点次仁学号:**********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宗教信仰共产党员不能宗教信仰是我们党的一贯原则,作为共产党员必须要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下,我们要不断的与时俱进,,把我党的先进性落实在基层党员的实践中去,以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也不能参加任何与宗教有关的活动和会议,扎扎实实地在本职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都在党旗前的誓言,永远跟党走,坚持党的思想道路,不信仰宗教,不传谣宗教。
要慎重对待宗教问题,在革命实践中争取、团结和教育信教群众。
如果允许党员信教将侵蚀涣散党的肌体如果我们党允许某些人希望的那样对党员信教“开禁”,不仅这些人所许诺的种种“好处”虚无缥缈,相反其带来的恶果却显而易见。
第一,如果允许党员信教,那么就是允许党内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种世界观并存,有神论与无神论并存,这势必造成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动摇和丧失,在思想上、理论上造成党的分裂。
第二,如果允许党员信教,就等于允许一些党员既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又可以皈依于不同宗教人士的门下,接受各类宗教组织领导,五大宗教及其他宗教在党内各成体系,这势必在组织上造成党的分裂。
在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极力利用宗教在一些民族地区从事分裂主义活动的情况下,允许党员信教将极大削弱党的组织在反分裂斗争中的战斗力。
恰恰是在西藏和新疆这两个反分裂斗争极为尖锐的地方,自治区党委都鲜明坚持党员不能信教,这不是偶然的。
第三,如果党员信教,则势必成为某一种宗教势力的代言人,一些地方将出现宗教徒管党的宗教工作的现象,利用政府资源助长宗教热,也不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宗教,党的宗教工作将从根本上动摇。
当前有的地方党政领导把宗教作为获取经济利益和提高本地知名度的工具,视为工作“业绩”,争相滥修大佛和寺庙,热衷大规模宗教活动,人为助长宗教热,而对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对宗教团体的教育引导根本不当回事,导致混乱现象蔓延。
思修小论文范文
![思修小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f33d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7.png)
思修小论文范文信仰是人们心灵深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对世界的观察和对自我的认知。
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是一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前行,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人在困难面前坚定不移,可以让人在挫折中不气馁,可以让人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因此,信仰对于人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信仰给予人们力量和勇气。
在人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而信仰就是我们心灵的支撑,它可以让我们在困难面前坚定不移,让我们在挫折中不气馁。
当我们信仰坚定时,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勇敢地面对,不会被击倒。
就像《圣经》中所说的,“我可以做任何事情,那赐我力量的主使我有力量。
”信仰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力量,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勇气。
其次,信仰让人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人生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我们会在前行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而信仰就是我们心灵的指南针,它可以让我们找到前行的方向。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信仰都可以给予我们指引和帮助。
当我们信仰坚定时,就会有一种清晰的方向感,我们会知道自己要朝着什么方向前行,不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就像《古兰经》中所说的,“信仰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信仰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让我们不再迷失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
最后,信仰让人在困难中找到希望。
人生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有时候会让人感到无助和绝望。
而信仰就是我们心灵的慰藉,它可以让我们在困难中找到希望。
无论是在疾病的折磨中还是在生活的压力下,信仰都可以给予我们力量和安慰。
当我们信仰坚定时,就会有一种无坚不摧的希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坚持下去,不会轻言放弃。
就像《圣经》中所说的,“信仰就是对所盼望的事的确据,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信仰让我们在困难中找到了希望,让我们不再感到绝望和无助。
点燃信仰的明灯
![点燃信仰的明灯](https://img.taocdn.com/s3/m/910c43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e.png)
点燃信仰的明灯
在世界的黑暗中,信仰是我们前进的源泉。
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希望和力量。
信仰不分宗教,它是一种对于更高层次存在的相信和追随。
对于一些人来说,信仰是对于神圣力量的虔诚信仰;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信仰是对于人性善良和正义的信任。
无论信仰的形式如何,它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信仰是我们心中的动力。
它让我们相信,面对困难只是一次考验,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能战胜困难。
信仰让我们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信仰也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它教导我们去行善,帮助他人,不做恶事。
信仰让我们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尊重和关心他人。
它教导我们正确的道德观念,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当信仰的明灯点燃时,它不仅给予自己光明和方向,也照亮了周围的人。
信仰让我们成为希望的使者,为他人带去力量和慰藉。
因此,我们应当保持信仰的纯净,用行动和言语传递着信仰的力量。
我们不能让信仰的明灯熄灭,在外部的诱惑和困难面前,我们要坚定地相信和追随自己的信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意义和目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信仰是我们生活中最美丽的风景。
它给予我们温暖和激励,让我们不断向前。
无论黑暗如何蔓延,信仰的明灯将一直燃烧下去,指引我们走向光明与希望的彼岸。
国家的脊梁,坚守正确的信仰
![国家的脊梁,坚守正确的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475771a0f524ccbff1218450.png)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工九一班国家的脊梁,坚守正确的信仰!——人生哲理专题论文作者:赵超指导教师:吴倬国家的脊梁,坚守正确的信仰!摘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信奉宗教,但宗教对于青年人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忽视。
青年人本身处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选择良好的信仰非常重要,但宗教本身是一种非本体的信仰,对青年人的影响是不利的。
我们应该让青年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信仰宗教。
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进行的一项伟大事业。
关键词:宗教青年精神世界真理马克思主义引言——关于青年青年人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脊梁。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弱则国衰。
所以说青年人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保证青年人健康发展就是我们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青年是一类这样的人,他们已经初步具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无论是思想的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讲都是远远不足的,他们身上有一种不成熟性,他们的所有方面的素质都在成长当中。
总起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思想不成熟,容易被外界所影响;②多数青年对自己的前途迷茫,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③青年的人生阅历过浅,对自己不能够正确的评价。
在我看来青年人包括两类,一类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所谓的大学生知识分子。
另一类是俗话里讲的名落孙山的人,其中第二类里面的人受教育程度较低。
而这两类人在以上几个方面上是共同的。
青年的世界观正处于成长形成的特殊阶段,我们关心青年的发展势必要考虑影响青年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下面我将就我自己所学大的关于宗教对青年的影响来谈谈我们青年应该如何对待宗教的问题。
从北大的数学天才遁入空门引发的思考可能你还记得前不久北大学生出家为僧的事情。
柳智宇,北大数学系大四毕业生、湖北籍,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而选择出家遁入空门。
记者前天前往西山的龙泉寺,确认柳智宇已经开始修行,但要正式皈依佛门还要有一个考察期。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评价呢?有的人说,“这个小子疯了,十几年的书白读了,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
信仰作文500字
![信仰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ae0f6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d.png)
信仰作文500字信仰是人类灵魂深处最为神圣的东西,它是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依靠的力量,是人们在追求幸福和成功时所抱有的信念。
信仰可以是对宗教的虔诚,也可以是对理想的执着,更可以是对爱情、友情和家庭的忠诚。
无论信仰的对象是什么,它都是人们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给人以勇气和力量。
对于我来说,信仰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信仰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小时候,我的信仰是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他们是我生命中最亲密的人,他们的爱是我成长的源泉。
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会想起父母对我的期望和鼓励,他们的爱让我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信仰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升华。
在学校里,老师对我的教诲和朋友们的支持让我懂得了友情和团结的力量。
在工作中,同事们的合作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在爱情中,伴侣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明白了爱的力量。
这些都成为了我信仰的一部分,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
而当我面对一些重大的抉择和挑战时,我的信仰更是给了我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当我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时,信仰让我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当我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信仰让我不气馁,不放弃,坚信明天会更好。
当我面对疾病和痛苦时,信仰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让我勇敢面对一切。
信仰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在迷茫和困惑中找到方向,可以让我们在挫折和失败中找到勇气,可以让我们在痛苦和煎熬中找到希望。
无论信仰的对象是什么,它都是我们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给我们以勇气和力量。
让我们怀揣信仰,勇往直前,不负自己,不负岁月。
因为信仰,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活得更精彩。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ef3df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6.png)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信仰,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它可以支撑人走过人生的艰难险阻,给人以信心和勇气。
关于信仰的话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和探讨。
信仰不仅仅是宗教信仰,还包括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等方方面面的信念和坚持。
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信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人生轨迹。
首先,信仰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力量。
无论是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还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信仰都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力量。
它可以让人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可以让人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方向。
有人说,信仰就像是一束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人不再迷失方向。
无论是在学业上遇到困难,还是在事业上遇到挫折,信仰都可以给予人们坚定的信心,让人们勇往直前。
其次,信仰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而信仰,就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当人们遭遇挫折时,信仰可以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无论是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还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都可以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让人们在心灵上得到安慰和慰藉。
正是因为有了信仰,人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昂首挺胸,不畏艰难,不惧困苦。
最后,信仰是人们前行的动力。
有人说,信仰是人前行的动力。
无论是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还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信仰都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前行。
它可以让人们在迷茫时找到前进的方向,可以让人们在困难中坚定不移。
正是因为有了信仰,人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综上所述,信仰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力量,它可以支撑人走过人生的艰难险阻,给人以信心和勇气。
无论是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还是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信仰都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是人们前行的动力。
让我们怀揣信仰,勇往直前,迎接人生的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于信仰的议论文
![关于信仰的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6e32bd3186bceb18e8bb12.png)
关于信仰的议论文关于信仰的议论文(一)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个人最高的操守,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口不言弃的精神支柱。
有了信仰,再大的难事也有了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了信仰,再大的苦也有了坦然面对的勇气;有了信仰,能耐得住寂寞,能守得住安静,能扛得起责任,能冲破一切思想的藩篱。
信仰如同浩渺星空中的北极星,众星围绕,是我们生命的方向;信仰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不论何时都给予我们战胜一切的力量;信仰如同清泉,不论我们如何狼狈不堪,它总能将我们的心灵净化。
人生长短不好说,也许有人在人生旅途中自暴自弃;也许有人在人生岔路口处判断失误误入歧途。
其实,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充满贪婪和欲望,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只是因为心中缺少一个值得守护的信仰。
在你的人生中,是否有这样几个朋友,她们和你相处的时间几乎占据了你生命的大部。
在你伤心时,她们会在你身旁守护你,为你打抱不平;在你生病时,会频繁地发短信、打电话问候你;在你孤独时,他们总是会在你身边,给你鼓励和温暖。
如果有,也许,她们会成为你最重要的人,会成为你心灵深处最最值的守护的信仰,这个信仰,叫做友谊。
心中有了一个信仰,孤独便不可怕。
人人都羡慕珍珠的靓丽、璀璨,其实若干年前,它只不过是那金色海滩上的一粒沙,听着游轮汽笛声,看着那海与天的交汇处,等待养蚌人的到来,可变成珍珠的过程中要在那张大嘴里等候无数个黑暗的光阴,可对于沙粒来说相比于之前那些数不尽的黑暗,这点孤独,又算得了什么?不知多少个黑夜都已度过,它一点也不惧怕,因为变得如同星辰般的璀璨一直是它的信仰,这个信仰,叫梦想。
它的信仰支持它永不放弃,直到成了那颗璀璨的梦中珍珠。
云被阳光染得金黄,也为它披上一层金衣。
它依旧听着那游轮汽笛声,看着那金与靛的交汇处,只不过,因为它的信仰,它已不再是那金色海滩中的一粒沙。
关于信仰的议论文(二)这是汪峰的一首歌的名字,信仰就好比一面旗帜,飘扬着,引领着我们。
不论你的信仰是把你引向战场,还是引向赌场,甚至引向诸如恐怖主义自杀式袭击,把你带到沟里去,我们谁都少不了信仰。
信仰研究报告范文大全
![信仰研究报告范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7b7c3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0.png)
信仰研究报告范文大全引言信仰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还包括了对于生活、世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态度和理念。
在人类社会中,信仰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个体和社会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塑造作用。
因此,研究信仰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和心理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介绍信仰研究的相关领域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信仰研究的范文示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仰研究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信仰研究领域概述信仰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宗教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
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对信仰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揭示信仰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在宗教学领域,研究学者致力于对各种宗教信仰进行分类和比较,并通过研究宗教经典和仪式等来探究信仰的本质和起源。
社会学领域的信仰研究主要关注信仰对社会结构、社会行为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研究者通常通过调查问卷、社会观察等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学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心理学领域的信仰研究主要关注信仰与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通过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信仰对于人的幸福感、情绪状态、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影响。
文化学领域的信仰研究主要关注不同文化中信仰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研究者通过对各种文化的比较研究,探究信仰对于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作用。
信仰研究方法信仰研究方法齐全且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数据和统计分析来研究信仰。
这些方法通常通过调查问卷、实验、观察等手段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以信仰对幸福感的影响为例,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个问卷来调查个体的信仰水平和幸福感,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大量的数据,但其结果受到个体主观态度和问题梳理方式的影响。
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主要依靠文字、图片、录音等非数字化数据来研究信仰。
写信仰的作文
![写信仰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54f2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b.png)
写信仰的作文信仰,是指一个人对于宇宙、生命、人生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是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根本信念。
信仰,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力量,它给予人们勇气、力量和希望,让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放弃,不气馁,不迷失方向。
信仰,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
每个人对于信仰的理解和选择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信奉宗教,坚守着对上帝的信仰,通过祈祷和信仰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力量;有的人信仰科学,相信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改变世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还有的人信仰爱情、友情、亲情,认为这些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和追求。
我的信仰,是对人性的信仰。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善良和美好的一面,相信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在我看来,人性的光辉和伟大,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表现上,更体现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
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和信仰,才有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
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而信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信仰会让我们坚定地面对,不会轻易放弃;当我们感到迷茫时,信仰会给予我们指引,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信仰,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寻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信仰恰恰是给予我们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源泉。
无论是对于宗教的信仰、科学的信仰,还是对于人性的信仰,都是我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追求和探索。
信仰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至迷失方向,更能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在我看来,信仰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之路,都有自己的信仰选择。
无论信仰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信仰,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
信仰,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无论何时何地,信仰都会给予我们温暖和安慰,让我们在人生的风雨中得以坚守和前行。
精选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议论文2021最新【3篇】
![精选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议论文2021最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e9e32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议论文2021最新【精选3篇】在怀疑的时代我这样信仰议论文2021最新,20多年的社会生活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怀疑的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内容吧。
不可避免,在人匆匆而过的一生中,孤独感总会不失事宜地占领我们,进入我们深处的内心,人类怀疑的天性就随存在的愿景缓缓流出。
人类不堪的内心正是孤独的艺术品,而对既定现实的怀疑也正是为孤独设定。
茫茫天涯,人各一方,时代驱动我们追赶,而落单之时我们就会怀疑,怀疑时代的局限性,质疑世界一切可于不可质疑的。
生命处于黑暗中,过往的每一个黑影都会在怀疑中被冠以一个个发亮的标签,继而走向更深的夜。
在我们这个社会,随着“胡某”的烟头掠过,俊美的大黄鸭摇身变成为“片片鸭”,人们就开始怀疑,问号的萌生,也可以说是神秘感的降临,使大黄鸭风生水起,一路走红网络。
对大陆游客的道德质疑由此展开,种种针对大陆游客的讨伐,大有赶尽杀绝之态。
而当谣言散尽,真相大白之时,对于大陆游客,却是一个谣言终止于下一个谣言,层出不穷。
对于大陆游客的怀疑俨然已经被“格式化”“标签化”,而对于充满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更是众口一辞,在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固定的认知观成为了我们的价值尺度,对于生命价值的怀疑,对于道德标准的疑虑,以及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的信任危机,已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
面对世界的生疑使我们在观赏戏剧化作品时总会戏剧化地问一问:“这人是好是坏”?传统的怀疑评判事物的态度已生根于心,在现代社会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难以直面。
怀疑的时代由来以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虽然中国一直在形式化的儒家礼制和帝国法律控制下,但中国人对道德律令的不尊重却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更是要远超过对礼法的尊崇”。
变革之后,中国的怀疑问题更是走向了社会化和资本化。
社会成员间的信任感依然大大下降,怀疑成为了整个大集体间的主要信仰,信仰自我的力量,根植于整个怀疑的时代。
关于信仰的作文800字满分高三
![关于信仰的作文800字满分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58c8e72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f.png)
关于信仰的作文800字满分高三英文回答:Faith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my life. It gives me strength, guidance, and a sense of purpose. I was raised in a religious family, and from a young age, I was taught the importance of faith. My faith has helped me throughdifficult times and has given me hope when I felt lost.It's like a light that guides me through the darkness.One example of how my faith has impacted my life is when I was going through a tough time in high school. I was struggling with my grades and felt overwhelmed with stress.I turned to my faith for comfort and guidance, and it helped me to stay focused and motivated. I truly believe that my fait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helping me overcome that challenging period in my life.中文回答:信仰对我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给予我力量、指引和使命感。
我在一个虔诚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被教导信仰的重要性。
我的信仰帮助我度过了困难时期,并在我感到迷失时给予我希望。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4fe21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3.png)
关于信仰的作文素材首先,信仰给人生带来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它可以给人以希望,让人在迷茫时找到前行的方向。
无论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是对理想的信念,都能够让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至迷失。
信仰还可以给人以力量,让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同时,信仰也可以给人以安慰,让人在孤独和失落时找到心灵的寄托,得到内心的慰藉。
因此,信仰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和力量,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可以让人战胜一切困难,克服一切挑战。
在历史上,有许多信仰坚定的人,他们凭借信仰的力量,创造了许多奇迹,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无论是马丁·路德·金的平权运动,还是曼德拉的坚持,都是信仰的力量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普通人,凭借信仰的力量,战胜了疾病、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因此,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人变得坚强,变得勇敢,变得无所畏惧。
最后,信仰的表现是多样的。
它可以是对神灵的虔诚,可以是对理想的追求,也可以是对家庭的责任。
无论是什么形式,信仰都是内心的一种执着和坚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凭借信仰,做出了许多伟大的事情,为社会、为家庭、为他人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信仰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更是一种行动上的力量,让他们在生活中展现出了不凡的力量和魅力。
总之,信仰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可以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的表现是多样的。
无论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是对理想的追求,信仰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让我们怀着信仰,勇敢前行,迎接人生的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我们的信仰散文范文
![我们的信仰散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7376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b.png)
我们的信仰信仰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精神符号之一,它被赋予了引领我们前行的力量和动力。
无论是生活中的哪个层面,信仰始终都是人们前行的隐形支撑。
在生命的每个重要转折点上,信仰都是人类坚定往前的力量之源,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力量和信念。
我们的信仰源自我们的内心,它反映着我们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与价值观,是我们坚定的精神支柱。
信仰是每个人生命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是我们的人格、情感、行为和思想的核心所在。
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而我们的信仰,正是我们跨越这些难关的力量源泉。
我们的信仰是多面的,它包含了我们对自己、他人、世界和上帝的态度和观察。
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特的,人类存在的价值取决于每个人如何选择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我们相信世界上存在着真理和善良,我们相信在黑暗面前始终存在着光明和希望。
虽然我们的信仰是多面的,但也有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我们相信上帝,信仰上帝是多数人的信仰之一。
我们相信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他的力量和爱是我们力量和爱的来源。
我们相信上帝的恩典和怜悯,我们相信上帝把我们放在这个世界上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信仰给我们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它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上帝的存在。
我们的信仰也使我们变得更加怀有同情和慈悲之心,它让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够给予他们真正的爱和支持。
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处,它让我们的精神感到安定和踏实。
我们相信,信仰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明亮和宽广,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人、接纳不同的文化和接纳不同的信仰。
这正是信仰引导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所在。
我们的信仰是我们内心的指南针,无论何时何地,它都能引领我们前进。
我们相信,我们的信仰是我们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凝聚力、信念和勇气的来源。
望着未来,我们深信,凭借我们的信仰,我们将不断迈出坚定的步伐,在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闪耀出我们生命中最精彩的光芒。
朋霍费尔基督教神学思想探析——关于上帝和信仰的另一种重释
![朋霍费尔基督教神学思想探析——关于上帝和信仰的另一种重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5b620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b.png)
摘要摘要朋霍费尔在路德和巴特的神学思想基础上进行了推陈出新,将上帝的形象置于人问,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主张以非宗教化的信仰来应对“上帝之死”所导致的理性危机,认为只有找回人性的谦卑和对生活世界的爱,才能再度迎回上帝。
本文是对朋霍费尔关于成年世界、上帝、信仰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既着眼于三者的超越意义,又立足于社会现实,着重于三者之间实现联系的现实可能性。
朋霍费尔认为人类真实生活的根源来自信仰,任何违背信仰的个人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非正义的,都是在推卸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责任,不肯背起上帝的十字架,不敢面对“我——你”关系,这些都将对整个人类的命运构成致命的威胁。
因此,人类只能从有限存在者的现实出发,来实现人、上帝、信仰三者关系的统一。
相应的,才1能符合人类本性和道德精神,才能使社会公义得到实现。
关键词:朋霍费尔;神学思想;上帝形象;信仰ABSTRACTABSTRACTDietrich Bonhoeffer had developed the theology of Luther and Barth.He thought the image of God WaS in the secular world,pointed out the limitation of rationality,advocate d to cope with the crisis of”God is died”by the non-religious belief.We willmeet God o n c e again when we fred ba ck the hLkrnilit)r and the love of t he secular world.Th e thesis think the theology o f Bonhoeffer’S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world,God,belief,which not only focus o n the meaning of beyonding the significance but social reality,and base o n realistic possibility more.Bonhoeffer believe that human life root in faith,any person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c on tra ry to belief are unjust and shirk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dividual life and social life,refusing to take God’S Cross,having n o courage to face th e relationship of”I—You”,these will be a deadly threat to the fate of human beings.Therefore,we must achieve the unity of humanbeings,God,faith o n the limited existence of reality.Accordingly,in order to meet the human nature and moral spirit,in order to achieve social justice.Keywords:Dietrich Bonhoeffer;theology;image of God;faithII第1章前言第1章前言1.1课题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技术工具统治的时代,物质生产大跃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同时人们的内心世界并没获得宁静和满足,其结果是被恐惧和孤独充塞,不知道“我是谁”,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道德滑坡,精神匮乏,欲壑难填,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公义感,等等。
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
![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374611a300a6c30c229f69.png)
、
当代 大 学生 的信 仰 出现 的 问题
搜狐 网上动态调查——“ 您认为 自己有信仰吗? ” 调查 显示 的数据是 ,有信仰 的人数 为1 0 0 0 6 5 ,无信仰的人 为 1 7 4 9 1 。 多数人认为信仰 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汇。 就在写 这篇论文 的时候 , 我随机地 问了一下我的朋友们 。大多数 人的回答都是 : “ 信仰 ? 好久没听过这个词了! ” 可见我们正 处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 。《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及其 原 因分析》 调查 表明: 当代在校大学生 的信仰呈现 多元化 的趋势 。 并且 出现了总体性的和根本性 的危机 。 在这场信 仰危机中 , 信仰呈现混乱和无 目标的状态 , 新 的信仰并没 有确立 。有7 0 . 8 %的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及其共产主义理 控制的特殊手段 , 是教育管理 的重要环节 , 科学 的评价体 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 我们早 已习惯于用成 套的内容和单一固定 的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 学生的 学习行为逐渐变的标准化、 程式化 、 单一化 , 学生没有独立 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要改变这种模式 和现状 , 高校 就有必要偏 向创新意识来评价学生 ,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 以 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 目标 , 使评价体系体现
育体制和微观的教育措施等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 创新人才 的培养不是 一蹴而就的 , 就 目前来看 , 要在石油 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实现 主干专业学生 自主创新 , 还有很 长一段路要走 。
参 考 文献 :
[ 1 】 【 美】 吉尔福特J P . 创造性 才能【 M】 . 施 良方 , 等, 译. 北 京: 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 1 9 9 1 .
【 3 】 岳晓 东. 创新 思 维的 形成 与创新 人 才的培 养 Ⅱ 】 _ 教 育研 究 ,
(民俗学专业论文)鲁班信仰研究
![(民俗学专业论文)鲁班信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744b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4.png)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 鲁班又名公输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优秀的发明家。
据文献记载,他是创造发明最多的一位工匠,因此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百工行业视为“祖师”,受到后人的尊崇。
关于鲁班的信仰,不仅在我国的鲁、冀、晋、豫、宁、沪等汉族地区,甚至在湘、鄂、浙、赣、桂、黑、吉等少数民族地区也广泛流传。
鲁班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同时又是一个被美化、神化的智慧使者。
在美化、神化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鲁班精神,主要体现了中国社会崇尚智慧、崇尚精益求精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在特定历史人物身上集中而突出的反映,在我们民族文化园地中仍然放射着独特的光彩。
鲁班精神的推崇,在崇尚科学技术、弘扬优秀文化、鼓励科技创新的今天,更有其积极的意义。
因此,鲁班精神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扬,鲁班信仰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其创新点,概述学者们对鲁班信仰的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鲁班信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该部分共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通过文献典籍的梳理对历史上的鲁班进行了概述,并结合民间文学资料,探讨了鲁班信仰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第二章运用民间信仰理论,结合鲁班信仰的时代特点,阐释了鲁班信仰发展、演变的原因,它们分别是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从业者寻求保护的心理需要、民间文化的推波助澜、趋吉避害的心理需要;第三章从历时性研究的角度出发,探求鲁班信仰不断扩大的表现形式以及在民间文化中的广泛传播;第四章鲁班信仰的现代转换。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鲁班信仰的传统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鲁班信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物质层面上对技术“能”和技艺“巧”的追求,并进一步挖掘出隐含在工匠信仰表层现象之后的深层文化内涵,那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智慧的继承和对时代要求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一种追求。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鲁班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同时又是一个被美化、神化的智慧使者。
信仰作文500字
![信仰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45155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d.png)
信仰作文500字信仰是人们心灵深处最为崇高的东西,它给予人们力量,指引着他们前行。
信仰不仅仅是对神灵的崇拜,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对世界的理解。
在我看来,信仰是人生的支点,是前行的动力,更是心灵的寄托。
首先,信仰是人生的支点。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而信仰就是我们在困难面前的支撑,是我们在挫折中的依靠。
正如《圣经》中所说,“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有信仰的人,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们知道,信仰会给他们带来力量,让他们坚定地走下去。
其次,信仰是前行的动力。
有了信仰,我们就会有前行的动力。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信仰都会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
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正如《古兰经》中所说,“努力吧,你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有了信仰,我们就会有不断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地追求进步。
最后,信仰是心灵的寄托。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风雨,而信仰就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心灵的寄托。
无论是在快乐时,还是在悲伤时,信仰都会给我们带来安慰和力量。
正如《佛经》中所说,“心中有信仰,就会有力量。
”有了信仰,我们就会有一个坚定的心灵寄托,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不至迷失方向。
在信仰的支撑下,我们会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断前行的动力,有心灵的寄托。
因此,信仰是我们心灵深处最为崇高的东西,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让我们怀揣着信仰,坚定地走下去,让信仰成为我们人生的支点,前行的动力,心灵的寄托。
学术论文的学术信仰与思想深化
![学术论文的学术信仰与思想深化](https://img.taocdn.com/s3/m/ae179c5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1.png)
学术论文的学术信仰与思想深化学术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它是对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总结、积累和传承。
在学术领域,信仰与深化思想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关系到各位学术从业者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也涉及到学术研究的方向和结果。
本文将探讨学术论文的学术信仰与思想深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学术信仰是指学术研究者所遵循的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在学术研究中,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学术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态度。
学术论文必须基于独立思考、精心设计、严格论证和详实数据,以证明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创造性思维。
建立正确的学术信仰对于学术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思想深化是指对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难题、挑战和新发现的深刻思考和反思过程。
学术研究必须立足于深入思考和深化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理论性、实践性的研究或改革方案,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措施,促进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在学术论文的撰写中,如何确保学术信仰和深化思想的落实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经验:一、认真研究文献,掌握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做到充分比较和综合分析,避免过度引用或剽窃他人成果。
二、严格按照论文写作规范和格式,注重文字、图表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注重语言精炼、质朴、优美,并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意性。
避免文字浮夸、累赘或充满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
同时,注意语言风格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四、在愉悦的心情下投入论文写作,克服长时间连续写作的疲劳和无聊感,保持积极进取的研究姿态。
五、尊重学术权威、尊重学术成果和学术人格,严格执行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自由。
综上所述,学术论文的学术信仰与思想深化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学术发展的道德性、科学性和严谨性,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只有注重以上学术信仰和思想深化的经验和方法,才能确保论文质量高、学术价值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信仰的学术论文信仰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信仰的学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关于信仰的学术论文篇一中国人的信仰与反信仰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中国研究领域因对西方理论的依赖,未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而遗憾。
这种现象,或提倡西方理论本土化,却又局限于经验研究,罔顾理论,干脆认同于传统中国文明;或试图与西方理论对话,但只是局限于说明中国经验不符合西方理论,无法提炼自己的理论。
所以,中国研究领域正被两种对立的理论倾向所主宰:西方化和本土化。
如何超越这两种对立,做出有目标的选择和融合,这是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新理论的前提。
1中国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也基本如此。
功能论主义理论,对于中国宗教研究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加上处处套用的现代化、世俗化理论,作为讨论中国宗教与社会关系的概念工具,从\"鸦片论\"到\"文化论\"、\"适应论\",所谓宗教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之简单分别。
所以,本文并不强调中国宗教学的理论、方法是否具有依附特征,而立足于对研究对象的真实建构。
其论述目的,是把信仰理解为神人关系的个人把握方式,而把宗教视为群体行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度化的信仰共享形式。
本文以\"关系-信仰模式\"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各类社会、权力、人际关系中的各种信仰方式的论述,讨论中国\"制度宗教\"所包含的既可表达信仰、亦能排斥信仰的双向功能,以把握那种从(个体行动)信仰到宗教(群体结构)的\"中间逻辑\"。
本文的基本目的,一方面是继续讨论杨庆堃先生的\"制度宗教\"和\"扩散宗教\"等概念,同时也希望由此展开对中国宗教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架构的论述。
本文之所以强调中国宗教所具有的\"信仰与反信仰的双重机制\",主要是因为以中国儒教为中心的社会理论,不仅把重点放在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坚实层面上,提出交换的概念;2 同时也在神人关系层面涉及了儒教社会理论的重点,论证了神人关系间的交换方法。
这就直接触及到了中国信仰之何以成为可能、中国宗教之何以成为可能的中国宗教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儒教社会理论,以其神人互惠关系,界定了宗教与信仰的社会功能,依据宗教之教化功能来定义宗教,必然注重宗教与信仰的社会、政治功能,在乎于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和结局,而非它们的实质性取向。
这就意味着中国特征的神人关系,虽把神人关系视为人的信仰、以及源自于超脱现世的制度宗教,可它却意味着宗教、信仰等等设置,实际上是能够出自于神人之间的利益互惠和象征交换。
这种神人之间的象征交换关系,其表达形式难有明确的制度界限。
它将取决于现世权力关系的比较。
谁是承天命而王者,谁就将是这类象征交换的主持。
只是因为主持这种交换关系的个人,无疑要伴随朝代和权力的更替而不断的改变,所以,神人之间的象征交换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难以稳定的双重机制。
它一方面建构了中国信仰中的神人交换关系,同时亦构成了深藏在神人关系深处的权力关系及其两向性矛盾。
这种两向性,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是指对于指定给社会中的一个身份或一组身份的态度、信念和行为之相互冲突的规范期望,它在最狭窄的意义上则是指某一单一身份、单一角色所必须同时满足的相互冲突的规范期望。
从社会学的两向性出发,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一个由规范和反规范构成的动态组织,而不是将它视为一个由各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特征构成的复合体。
主要的规范和次要的反规范轮流制约着角色行为,从而造成了两向性格。
3在中国儒教的社会理论之中,受命与革命、合法与非法、公己与私己、正统与邪恶......,神人互惠关系、天命人道关系、人际伦理关系、信仰与反信仰等等现象,均在不同程度上源自于这种规范与反规范的矛盾、冲突,为此亦建构了中国文明体系分分合合的复杂历程。
它说明中国宗教-信仰与社会权力的复杂关系,总是在此双向冲突中,反反复复地、自始至终地制约着中国社会的神人关系及其角色行为,复制出一种既表达信仰、亦控制信仰的权力结构。
因此,本文之\"反信仰\"概念,并非一种信仰反对另一种信仰的简单逻辑,而是指那种把私人信仰构成信仰群体的中间逻辑,在制约、掌控、排斥一种信仰的同时,对另一些信仰加以推崇、神化、标准化和绝对化等方面的功能,甚至是把这种双重关系纳入国家形态中的象征权力结构。
联系到中国有无宗教、中国信仰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的大量讨论,它们会使我们把它们视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二.一个多余的宗教概念基于这种双向特征,中国人使用的\"信仰\"一词,似与宗教有关,却亦可与宗教无关。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根本态度,是信仰一个超越的本原。
然对宇宙及历史是否体现一种确定不移的神圣计划,却没有一种确认的信仰,仅仅是一种未知或不可知的敬畏之心。
在对超越界的信仰上,它独具中国民族性格。
其特点是并不确信或深究神圣意志的结构,以制度形式来表达人与神圣意志的交通,以此反复加强对神圣意志的确认和信仰;同时,亦不以可确证交通的方式深究其结构,而仅满足于敬拜、冥思、敬而远之、敬而用之、思而修身,4 由此导致中国信仰的群体模式,不得不依赖于现实权力的制度安排。
中国儒教就是这样一种信仰。
它上达天命祖先,下涉私人信仰,关系中介是现世权力及其制度设置。
其影响所及,使中国人如欲界定这个\"信仰\",明确它的真实意涵,说明它是宗教的超验信仰,抑或是政治、国家、社会等等层面的信仰,皆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信仰的概念如此,宗教的定义方式亦这样。
在欧美宗教学或宗教社会学看来,\"宗教\" 在中国并非一个概念,5 可视为一个\"多余的概念\",6 儒、释、道三教,被视为\"无神的\"宗教,局限于文化精英的宗教。
7 本国学人亦曾认为宗教是西洋泊来的概念,中国如有宗教,即祭族、祀天类的\"伦理教\",缺乏团体组织形式的一种宗教。
8 西方的宗教,以教团为基础。
韦伯如此强调,涂尔干亦曾指出宗教的社会本质就是一种群体的价值生活方式,将所有信奉者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 的道德共同体内,表达为一种卓然出众的社会形式。
9 比较而言,中国宗教并不具备这样一种团体结构,缺乏独立自主的制度依托。
它的宗教主体,或宗族乡村组织,或官方权力安排。
所以,言其\"信仰\",往往被视为个人的事情;一个定义同样困难的\"宗教\",本质上却出于国家权力的制度设置,无法由无数个人的信仰自发集成。
所以,局限于西方宗教模式,在以\"制度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为宗教定义的标准时,中国宗教的确有难以把握之慨。
10 在此,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籍华裔社会学家杨庆堃先生,他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制度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与\"扩散宗教\"(diffused religion)两大概念,11 界定了中国宗教的分散性特征。
杨氏认为,中国宗教的基本特征,制度上难以独立自在,其教理、科仪、组织、神职人员,均与其它的现实制度如宗法、族群、家庭、权力、国家等混杂为一体,并主要依附于现世秩序,甚至是它的一个构成部分。
他把中国宗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义、教会组织完备的\"制度宗教,\"另一类是缺乏统一教义和组织系统的\"扩散宗教\"。
它扩散到现世生活中与日常生活之中。
这种扩散性宗教,以儒教为典型,体现了传统宗法秩序。
它的神学、仪式、组织,同现世制度紧密结合。
它的信仰,则与儒家学说整合。
它虽是一种扩散形式,但它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一主要层面,都能渗透性入其中。
杨氏进行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概念工具,源自帕森斯传统与现代两分法的五对\"模式变量\"中的一组概念,即专一性(specificity)与扩散性(difference)。
12 它们涉及角色关系,主要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投入范围。
如果相互的义务是狭隘的、并被具体限定的关系,那么,这种模式是专一性的。
相反,如从其他人那里取得或给予其他人的满足是广泛的,那此种模式就是扩散型的。
一般说来,传统社会的角色关系是扩散型的,现代社会的角色关系则是专一型的。
专一型的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或条文明确规定的,如同科层制度组织中的角色关系,各司其职,规则行事,责任义务十分明了;扩散型关系通常表现在亲密的朋友或小群关系之中,它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与交往的一般模式。
13杨氏以\"制度\"取代\"专一\"的概念,淡化了该概念本来具有的传统与现代两分的社会学内涵,以制度性与扩散型,建构了他对中国宗教的分析工具。
为此,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既要回应韦伯命题,更应在杨氏命题、概念基础上再行研究。
三.\"中间逻辑\"及其对信仰的双重建构中国宗教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制度依赖层面,公共的或者公有的14 ,集权的,合法的宗教形态。
此处\"制度宗教\"的概念,与杨氏之制度宗教概念稍有差别。
它指的不完全是具有系统教义、类似完备教会组织那样的\"制度宗教\"。
它虽然亦具有系统教义、组织结构,类似于制度宗教类别,但它们在制度层面则会直接表现为一种现世权力秩序。
它是一种内涵有宗教管理制度、同时也具有宗教功能、却不是宗教组织的现世权力制度。
它在行使、发挥的宗教功能的时候,即权力即宗教,即宗教即伦理,既能发挥制度宗教的教化功能,亦能表达为宗教制度的权力秩序要求,故能作为\"制度宗教\"与\"宗教制度\"的整合结构,如儒教、官方道教、官寺佛教。
所以,我在使用\"制度宗教\"概念的同时,因其具有\"宗教制度\"的限制,故亦称之为\"公共宗教\"或\"公用宗教\",本质上是具有制度宗教和宗教制度的双重定义。
至于杨氏所谓扩散宗教,诚然是指个人信仰的影响所及,出离了固有宗教制度的个人信仰形态。
它们既以宗教制度为依赖,同时也出离了制度宗教。
庙堂之上,六合之外,此之谓也。
为此,本文认为,\"制度宗教\"与\"私人信仰\"之间的矛盾,乃特指私人(个体)信仰与制度(群体)宗教之间的关系,以方便讨论个体信仰与群体宗教之间的\"中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