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套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和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常识和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本学期科学教学内容包括: 1.生活中的力: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种类,如推力、拉力、重力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和应 用。 .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 .动物的生长: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存环境。 .生活中的水: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属性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节 约用水意识,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空气的存在:介绍空气的基本性质和组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思想。 教学评价 观察记录: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了解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科学教科书:使用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准备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瓶子、纸张、吸管等。 观察工具:提供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力(2周)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2周)
第三单元:动物的生长(2周)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水(2周) 第五单元:空气的存在(2周)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倡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参பைடு நூலகம்资料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大纲》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学习目标- 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物体。

- 能够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重量、颜色等。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辨别并描述。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物体的特征。

3. 游戏:教师设计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识别物体。

1.2 物体的运动学习目标- 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 能够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运动、停止。

- 教学难点: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如力、重力等。

教学活动1. 实验观察: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解释物体运动的原因。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推动物体,观察其运动状态。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食物与营养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 能够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健康饮食。

教学活动1. 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各种食物,让学生了解其营养成分。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健康餐点。

2.2 生活中的能量学习目标- 能够了解生活中的能量形式。

- 能够学会节约能源。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 教学难点:学会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浪费。

教学活动1. 实验观察:教师进行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能量形式。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节约能源的方法。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节能小装置。

第三单元:我们身边的植物3.1 认识植物学习目标- 能够辨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 能够描述植物的特征。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水的沸腾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第1课:水的液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液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液态特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液态特点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2课:水的固态和气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冰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和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二单元:磁铁第3课:磁铁的认识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磁铁的基本性质。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2 教学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集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集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教案全集第一课时:春天的秘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春天的季节特征。

2. 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难点1. 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教学准备1. 课件:春天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具:春天的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等。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展示春天的植物和动物变化。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春天里的变化,记录下来。

4. 汇报交流: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变化。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春天变化,记录下来。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的春天变化,记录下来。

2. 画一幅春天的画。

第二课时: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2. 培养学生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特征。

2. 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教学难点1. 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教学准备1. 课件:地球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具:地球模型、水资源模型等。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记录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地球的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展示地球上的水、土地、空气等资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上的资源,记录下来。

4. 汇报交流: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地球上的资源。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保护地球资源。

作业布置1. 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

2. 画一幅地球的画。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小学二年级下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情况下独立做出决策。

教学内容
单元一:观察身边的事物
- 课时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 课时二: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 课时三:观察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 课时四:观察天气的变化
单元二:了解物质
- 课时一:认识常见的物质
- 课时二:探索物质的性质
- 课时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 课时四: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类
单元三:认识自然界
- 课时一:认识地球
- 课时二:了解四季的变化
- 课时三:认识生活中的能量
- 课时四: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节约与保护单元四:探索科学
- 课时一:学习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
- 课时二:探索光的传播
- 课时三:了解声音的传播
- 课时四:认识电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
- 观察法: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物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游戏法:通过科学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科学知识的脉络,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作业、小测验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

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引导小学二年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下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生活与科学- 学习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了解周围的事物属于生物还是非生物-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第二单元:动物世界- 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了解动物的分类和食物链- 探索动物的生存环境3. 第三单元:植物的奥秘- 学习不同植物的特征和种类-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探索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第四单元:物体的性质- 学习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 了解物体的材质和用途- 探索物体的变化与运动5. 第五单元:天地人和科学- 学习地球的形状、运动和自然现象- 了解人类和科学的发展历程- 探索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探索科学问题。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过程,评价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制作相关的科学作品,如模型、图表等,展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价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互相合作、交流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材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和材料4.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以上是《教科版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全册》的概要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完美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完美版

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的儿童诗,介绍了几种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亲切通俗、富有韵律的语言,丰富有趣的自然知识,能吸引学生走进大自然那奇妙的世界。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是“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创编诗歌。

”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和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4、培养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学难点: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培养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Seewo Link授课助手、课本。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板书课题)师:在上一节课我们跟许多的生字交了朋友,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二、复习生字词1、出示本课二类字,学生认读。

(指名读、齐读)2、复习书写一类字、给生字组词。

(指名说生字书写要领并进行组词)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全都记住了!相信在这一节课中会表现得更出色。

三、学习新课1、师范读课文,生边看课文边想上节课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生答师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生齐读课文2、精读课文,合作学习师:(出示第一节)慌张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呢?(课件)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大家自由地读2—5小节,读完后看看你喜欢哪一种指南针多读几遍,然后小组同学一起来交流交流?好吗?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

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教科版下册教案一:观察水的沸腾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2.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水壶、热水、火源、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水的沸腾现象,并提出相关问题。

2. 实验操作:教师将水壶加热,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水的沸腾现象的特点,并与学生一起归纳出规律。

教案二:探究空气的存在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2.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1. 空气球、吸管、瓶子。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是什么?我们能看到空气吗?”2. 实验操作:教师用吸管将空气吹入空气球,然后用瓶子封住空口,学生观察瓶子内的空气现象。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探讨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三:认识简单的机械设备教学目标:1. 认识简单的机械设备;2. 了解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教学准备:1. 手摇风扇、扭力棒。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手摇风扇,并提问:“手摇风扇是如何工作的?”2. 实验操作:教师示范使用扭力棒使手摇风扇转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观察风扇的转动。

3. 分析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

4. 总结:教师总结手摇风扇的工作原理,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其他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原理。

以上是全套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的简要内容,通过这些教案,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以及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指南(教科版)目标本教案指南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通过本教案指南,教师可以了解每个教学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教学单元一:生活中的水教学目标- 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 探索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 学习如何节约用水。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中的水,如水杯、水壶、水龙头等。

2. 比较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进行水的蒸发实验,观察水蒸发后的变化。

4. 进行节约用水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评估方法-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 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提出的建议。

教学单元二:天气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和季节变化。

-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

- 探索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2. 制作天气变化记录表,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3. 进行气温变化的实验,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4.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评估方法- 学生的天气记录表和描述。

- 学生对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单元三: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 学习如何种植和照料植物。

- 探索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根、茎和叶。

2. 进行植物的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3. 学习正确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评估方法- 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 学生对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单元四: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分类方法。

-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

- 探索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和特征。

2. 进行动物的分类实验,根据特征将动物进行分类。

3. 学习动物的饮食习性和生活环境。

4.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动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

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

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我们周围的物体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物体。

-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用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各种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 放大镜。

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观察和触摸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

3. 展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词汇。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物体特征,强调用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重要性。

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第2课:我们周围的物体(续)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物体。

-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用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各种物体,如木块、金属块、塑料块等。

- 放大镜。

教学过程1. 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物体特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汇描述。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观察和触摸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

3. 展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词汇。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物体特征,强调用准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重要性。

5.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单元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物体,并用准确的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我们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 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科学知识,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常见的动物- 第二单元:常见的植物- 第三单元:物体的特征- 第四单元:四季的变化- 第五单元:水的变化- 第六单元:空气的存在- 第七单元:昆虫的生活- 第八单元:动物的生活环境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认识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培养学生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 帮助学生认识四季的变化,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象。

- 帮助学生认识水的变化过程,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用途。

- 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 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分类特征。

-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教学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动物、植物、物体等,帮助学生认识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或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原理和现象。

-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辨能力。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和实验的准确性和细致性。

-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价其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观念,评价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认识和行动。

教学资源- 本教材《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图书馆资源:有关动物、植物、四季、水、空气和昆虫的图书资料- 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温度计、水杯、鱼缸等教学安排- 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45分钟。

-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全册)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全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水
课时一:水的来源和用途
教学目标:
- 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
- 能够列举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
- 培养环保用水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水的来源
- 自然界的水源
- 人工储存的水源
2. 水的用途
- 生活用水
- 农业用水
- 工业用水
3. 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的场景
- 洗手
- 洗脸
- 洗衣服
- 做饭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培养他们环保用水的意识。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累了关于水的知识。

但在下节课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互动游戏,以更加生动活泼地巩固所学内容。

课时二:水的性质和变态
教学目标:
- 掌握水的性质和变态;
- 能够观察和描述水的变态现象;
- 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水的性质
- 透明性
- 流动性
- 溶解性
2. 水的变态现象
- 蒸发
- 沸腾
- 冻结
3. 观察和实验
- 用放大镜观察水的特性
- 进行简单的水的变态实验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水的性质和变态现象。

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发言,观察认真。

但在实验环节中,应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工具。

(以下类似编写其他课时教案及反思)。

部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单元:磁铁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科学概念: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资源:铁钉、回形针、磁铁、铜钥匙、弹珠、纸片、铁钥匙、铝片、布条、木片、塑料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和一张纸,让学生试着让乒乓球定在纸上,引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2.揭题、板书: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提问: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研究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3.补充课题:有磁性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出示一堆硬币,让学生猜测哪个是铁制成的。

2.介绍用磁铁来检验铁制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

3.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让学生认真阅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收获。

2.提出难题:如何将回形针从装满水的塑料杯子里取出,引导学生用磁铁紧贴着杯壁往上移动,演示解决方法。

3.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磁铁的秘密。

教学准备:教案、教具、实验器材等。

实验一:磁铁吸引物体的记录表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体?以下是实验记录表:吸铁石: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硬币:不能被磁铁吸引。

书:不能被磁铁吸引。

塑料片:不能被磁铁吸引。

布:不能被磁铁吸引。

木片:不能被磁铁吸引。

玻璃: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二:磁铁隔着物体吸铁教学单元:第一单元磁铁科学概念: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科学探究: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研究目标:体验研究科学的乐趣,在科学研究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

二年级科学教案全册(小学下册,教科版)目标本科学教案全册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下述科学知识和技能:1. 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2. 学习有关天气和季节变化的知识;3. 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的基础知识;4. 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概念;5. 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科学是什么- 学习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家的工作内容;- 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2. 天气和季节变化- 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了解天气现象的成因,如风、雨、雪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能够预测天气变化。

3. 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 学习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如从种子到植株的生长;-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需求和生长变化。

4. 地球和宇宙- 学习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月亮;- 通过观察天空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关系。

5. 环保与节约用水- 学习环保的重要性和简单的环保行为;- 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与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和实验原理。

-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天气、动植物等现象,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评估-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记录能力。

-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科书:二年级科学教科书下册;- 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种子、植物模型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安排本科学教案全册共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2-3个课时。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案一:探究花的种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的结构及花的种子形成过程。

2.掌握观察花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科学》下册。

2.图片或实物花朵、种子。

3.显微镜。

4.实验器材:小刀。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张图片或实物花朵,引导学生观察,并发问:“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花朵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2.寻味花的奥秘(1)教师再次呈现花的图片或实物,并指着花的不同部分询问学生。

学生通过对花的细致观察,以及教师的引导,了解到花有花冠、花萼、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

(2)教师分发显微镜,让学生自由探究花的细节。

学生可以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花冠上的花瓣,花的中央的雄蕊和雌蕊等。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3.探究花的种子形成过程(1)教师介绍花的种子形成过程:受精-->花的雄蕊结实-->花的子房发育-->子房结实-->花的子房转变为果实。

(2)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花的种子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细节。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使用小刀将花的部分剖开,让学生通过观察花的内部结构,理解花的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四、巩固与拓展1.小结与总结。

2.请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3.布置课后作业:观察家庭中的花朵,并画出花的结构图。

教案二:探究水的物态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三个物态及其相互转化的条件。

2.掌握观察物体物态转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教材《科学》下册。

2.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壶、冰块。

3.实验用品:温度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用热水壶为学生泡上一杯热茶,引导学生观察热水冷却的过程,并提问:“你们觉得热水是怎么变凉的呢?”2.探究水的三个物态(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水的三个物态,引导学生观察并辨认。

2023年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表格版)

2023年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表格版)

2023年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表格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部分物体的特点和用途2. 能力目标:- 发现和描述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知道如何保护和使用自己的身体- 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二、教学重点- 研究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研究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三、教学内容- 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 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特点和变化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物体的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对物体性质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体性质的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

2. 观察与总结: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物体,记录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情况,并归纳总结相关规律。

3.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物体的变化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小结与巩固:通过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并进行复巩固。

六、教学资源- 物体图片- 实验器材- 教学投影仪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准确记录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及观察结果。

3.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和总结规律。

八、教学延伸1. 拓展实验:设计更复杂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2. 扩展阅读:推荐相关科普读物,让学生拓宽科学知识面。

以上为2023年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完整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完整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完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掌握植物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3. 学习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的发芽- 幼苗的生长- 植物的开花结果2. 植物的特点-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植物对水和养分的需求第二课:植物的种类和分类1. 植物的分类方法- 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区别-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2. 常见的植物种类介绍- 花卉植物- 果树植物- 蔬菜植物第三课:植物的生长环境1. 光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2.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3. 水分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 缺水和缺养分对植物的影响第四课:植物的生活习性1.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意义和过程- 植物叶子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传粉和结实- 植物的花朵和花粉- 昆虫传粉的过程- 结实和种子的形成3. 植物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种子和孢子的繁殖方式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实验能力。

3. 图片和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每节课结束后进行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验。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资源1.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植物标本和图片。

4.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植物的生长 - 2课时2. 第二课:植物的种类和分类 - 2课时3. 第三课:植物的生长环境 - 2课时4. 第四课:植物的生活习性 - 2课时以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完整教案》的内容安排,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

教科版小学全册科学教案:二年级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主题一:我们周围的物体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比较和分类,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归类。

主题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科学现象。

2. 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主题三:动植物的世界1. 能够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特征和习性。

2. 能够了解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能够运用合作、交流、分享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有趣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

2. 了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

第2课《比较和分类》1. 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2.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如按形状、颜色等分类。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第3课《水的世界》1. 了解水的性质,如透明、无色、流动性。

2. 学习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第4课《天气与季节》1. 认识天气现象,如晴、雨、风、雪等。

2.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第三单元:动植物的世界第5课《我们的好朋友——动物》1. 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鸟类、哺乳动物等。

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捕食、迁徙、繁殖等。

第6课《植物的秘密》1. 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2.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科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全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小学二年级下册的科学知识。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6个单元,具体内容如下:1. 单元一:我们周围的物体2. 单元二:我们生活中的科学3. 单元三:我们身边的动植物4. 单元四:我们身体的变化5. 单元五:我们周围的环境6. 单元六: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全册科学教材(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2.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等3. 实验材料: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进度安排请参考附录中的教学进度安排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附录:教学进度安排表以上为全册科学教案的概述,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请参考附录中的教学进度安排表。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

科学教学全册: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简介本文档是关于小学二年级下册的科学教学全册的概述。

教科版科学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实践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物、物理、地理等多个科学领域。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3.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内容概述本册教材共分为以下几个单元:单元一:生活中的天气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规律。

他们将学会观察天气、记录天气、预测天气,并了解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二:动物的特征与习性这个单元将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学生将学习动物的分类、生长发育过程、食物链等内容,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单元三:物体与材料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物体的性质和材料的分类。

他们将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并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沉、导电等性质。

单元四:植物的生长这个单元将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繁殖方式。

学生将学习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并进行有关植物繁殖的实践活动。

单元五:人体的五官与呼吸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人体的五官和呼吸系统。

他们将了解人体的五官功能、呼吸的过程,并了解保护五官和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本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现象;2. 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游戏式学习: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学习记忆和理解能力;4. 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

总结本文档是关于小学二年级下册的科学教学全册的概述。

教科版科学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实践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1.认识常见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活动,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科学态度:1.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材料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问题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点】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陶瓷花瓶1,玻璃杯1,衣服1,塑料碗1,刀1,磁铁1,铜勺1,铁锅1,铝罐1,金链1。

学生材料:陶瓷片10片,玻璃10块,石头10块,布料丝绸10块、麻布10块,木料10块,纸软10张、硬10张,塑料块10块,金属铁、铜各10块,布袋10只,盒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物品,认识材料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除了这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小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相机贴出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想一想,像用这-1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而陶瓷、玻璃、石材、布料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揭题,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二、辨认物品,归类材料1.过渡:认识了这些材料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

要给这些宝宝找回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要求我们要具备哪些素质?(看得清,辨得准,放得快)2.出示要求:(1)每个同学打开你的布袋子,将里面的物品按材料找到它的家里;(2)放好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

5.深入研究:刚刚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种会发光、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金属,金属也分很多种哦!有铜勺的铜、铁锅的铁、铝罐的铝、金子的金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镍、钨金能新的金属加入金属这个大家庭!6.小结:小朋友们当得真合格,给材料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三、识别物品,记录材料1.过渡:刚才我们快速地给材料宝宝找到了家,现在我们来细细观察一下:你们的铅笔盒是由那些材料组成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2.布置观察活动。

3.班级交流。

4.小结我们又发现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有些物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时由好几种材料合成,这样使用起来功能会更好!四、观察布鞋,发现特点1.生活中像笔袋这样由好几种材料合成的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说,还有那些呢?2.老师这里就有这样一双帆布鞋,请大家来看看,它的鞋面、鞋底、鞋带、鞋带孔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五、作业设计课后观察自己家中的鞋子,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有什么用途,为什么?-2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材分析】本节课作为“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单元的第二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功能,承接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为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做好铺垫,本节课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因此本节课重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学生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爱思考并乐于发言,但观察描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多个环节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用一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表达他们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时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商量后共同解决问题;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实物教学,让学生用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等方法感受杯子的不同,发现各种材料的特点;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常见杯子的材料,对其它能做成杯子的材料认知不够全面,因此可拓展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等,丰富学生对杯子材料的认识。

【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

2.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3.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具:PPT、视频。

-32.学具:每组一个封(内装任务单)、4张记录单、笔、1个玻璃杯、1个陶瓷杯、1个塑料杯、1个金属杯、1个木杯、1个纸杯。

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

2.组长准备1个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温度稍高)。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课前我请你们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们找到了什么材料做成的杯子?(请几名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实物: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金属杯、木杯、纸杯)2.小结:原来很多材料都能做成杯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杯子”。

【板书:各种各样的杯子】[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杯子的材料是多样的,巩固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认识,为研究新课做好铺垫。

]二、比较杯子1.材料不同,做出来的杯子各有特点。

怎么比较研究它们的不同点呢?(请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小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透明度、“掂一掂”轻重、“捏一捏”软硬、“倒热水摸一摸”冷热的方法比较杯子的不同。

3.提出实验要求(1)提醒:倒热水时注意安全。

(2)(出示记录单)我给每组准备了记录单,小组要合作,边观察边记录。

你们发现杯子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特点旁边的□中打“√”。

(3)实验结束后收材料。

4.学生取材料,开始实验。

5.实验结束,收拾整理材料。

6.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以“我用的方法发现(材料)杯。

”的句式说说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7.小结:原来杯子有这么多特点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和使用简单的观察方法,比如摸一摸、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等进行观察探究,研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辨识各种简单材料,发现并解释各种材料的特点。

]三、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你喜欢哪种材料做成的杯子,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喜欢(材料)杯,因为它”回答)2.你不喜欢哪种材料做成的杯子,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不喜欢(材料)杯,因为它”回答)3.同学们发现某些杯子存在问题,既然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4.我给每组出了1个难题,它藏在封里,请你们尽可能多地想出解决方案,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5.学生取出任务单,小组商量讨论,填写记录单。

6.汇报交流:“金属杯烫手”,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

)“玻璃杯易碎”,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

)“纸杯太软”,怎么办?(请学生回答,其他组同学补充。

)7.小结:你们很爱动脑筋哦,想到了这么多解决办法,真厉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杯子会因为材料的特点而体现出一些缺点,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总结发现材料的使用价值。

]四、观察交流保温杯的材料1.最近天冷,我发现很多同学都用上了保温杯,它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比较硬、不烫手、不易碎。

2.保温杯用了哪些材料?请你们打开组内的保温杯研究下。

3.学生以小组形式研究保温杯。

5.杯体为什么用金属材料?密封圈为什么用橡胶材料?杯嘴为什么用塑料材料?(杯体用了双层金属,中间抽取真空的方式实现保温的效果;橡胶易变形,能达到密封效果。

)6.小结:每种材料都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想要的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保温杯各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再次巩固学生对各种材料的认识,通-5过根据材料的特点说明选择这种材料的理由,将学生对材料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初步发现迁移至新情境。

]五、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杯子,了解了杯子材料的特点。

用哪种材料的杯子喝水更安全呢?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2.小结:玻璃杯比较安全,但要注意冷热交替时可能会发生爆裂,高温烧制的陶瓷杯也相对比较安全,但要注意挑选无色的哦。

3.其实还有其它材料做成的杯子呢。

(出示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图片)4.这些杯子也因材料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课后请你们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利用材料的特点设计一个未来的杯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复习这节课学到的内容,最后激发学生思考未来的杯子可能是什么样的,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杯子的兴趣。

]【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杯子透明度轻重软硬冷热【课后反思】本节课目标已达到。

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调动感官探索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对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的结果基本一致,对玻璃杯、陶瓷杯、纸杯这三种杯子“摸一摸”的结果存在争议,主要是因为保温杯中水的温度不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思考倒入热水后哪种杯子摸起来最热,哪种杯子摸起来最冷,从而发现金属杯传热性最强,木杯传热性最弱,其它材料的杯子居中。

本节课的难点是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考虑到本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我让每组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尽可能多地思考解决办法,引导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给予充足时间交流后,学生想到了戴手套、用湿毛巾包裹金属杯、金属杯外面套塑料皮等方法解决金属杯烫手这个问题;玻璃杯、陶瓷杯外面套上不易碎材料做成的套子、包裹塑料气泡膜来解-6看掂捏摸决易碎问题;对于纸杯太软这个问题,有学生想到叠加多层纸杯、在外面加一层硬的其它材料等方法,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们发现了原来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本节课还有一个操作环节是观察保温杯的材料,学生观察时容易忽略橡胶做的胶垫、密封圈,教师巡回指导时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从而为后面的汇报交流作好铺垫。

qǐnɡzàixiānɡyīnɡde请在相应的□中打“√”。

请在相应的□中打“√”。

zhōnɡdǎqǐnɡzàixiānɡyīnɡdezhōnɡdǎq请ǐnɡ在zàixi相ānɡy应īnɡ的de□zh中ōnɡ打dǎ“√”。

“√”。

-7q请ǐnɡ在zàixi相ānɡy应īnɡ的de□zh中ōnɡ打dǎ-83.神奇的新材料【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课程内容是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设计的,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一条,其中二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