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习俗

合集下载

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民风民俗一、节日、民歌与方言春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

家家户户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万象皆春。

男女老少,穿着新装,设斋果、茶酒、岁饭,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

早饭,多吃长寿面(线面)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年年高升”。

饭后,少长序拜,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道吉祥语。

长辈大都要给晚辈压岁钱。

客至,以果糖、福橘、瓜子、槟榔等,一品既行。

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即身着新装,到某一寺庙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

初一日,普遍忌杀生、吃粥、吃香薯、清粪、哭泣、吃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

明代开始,福建有春节上坟的习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

正月初四,为接伸日。

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妈等家神。

初五为假开日,鸣炮开市。

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为“做大岁”。

据说是明代某年过除夕,倭寇突袭,烧杀掠夺。

初二日倭寇被赶出后,逃难者才相率归来。

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户均忙于收殓亲人尸体出殡,无心串门拜年。

遂相约今后初二日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互不串门拜年,于初四、初五日补行度岁过年。

所以,以后莆仙地区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

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

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

漳州地区的民歌以调式居多,色彩比较淳朴。

当地锦歌和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

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

闽南民间丧事习俗

闽南民间丧事习俗

闽南民间丧事习俗闽南民间丧事习俗一、铭旌,是代表死者的名义,分为高寿、低寿。

女婿、孙婿和死者的名份。

皇帝有九尺长,宦官八尺,宰相及以下七尺,庶民六尺。

书写铭旌与区域划分有关:同安(晋江、南安、惠安、同安)以四字即兴、旺、衰、微。

漳州(龙溪、长泰、漳浦、海澄)以五字即生、老、平、死、苦。

头字显页字表示五十岁以上,头字故字表示不满五十岁,若上五代头字则是祖考或祖妣,考表示男,妣表示女铭旌由女婿或孙女婿出资,以报答丈人丈母的恩情,铭旌一般控制在二十二字,男称公、府,女称门,如“显页考蔡府四代大父讠韋××享受(有)八十五岁芳苑之铭旌”。

站桌头为招待亲家门方、外家。

孝男、女婿属半子,拜时不得用毛毯,即落地拜,要拜二十四拜,丈人丈母死后的第二天,女婿要来掀头盖,表示看最后一面,还要大哭。

还有死爸扛去埋,死母外家来,无外家来,不得下棺材之说。

外家来到时,必须到路上去接,必须扌举椅供亻因坐,亲家门方属平起平坐,是因婚姻关系而拜,要设陪拜,以示还礼之意。

大鼓吹要有显页字才能用,有显页字才能绞龙和关罩,并用八人扛。

故字不能用绞龙和关罩,只能四人抬来着走,三人打叮口当醒之声。

拨龙须的条件比较高,要有孙、孙媳妇、曾孙媳妇玄孙都齐全,做祖以上的人。

送上山头只有孝男,人影不得留入葬穴,不能说话,每个孝男掀三下土(即头、中、尾)落棺材(棺材上覆盖灵旌并雾酒),风水先生将死者的大儿子叫到葬穴,影不入内跪下,背手拿着死者神主,风水先生手拿毛笔指向太阳,然后蘸红珠酒点主念“点天天清,点地地灵,点耳耳聪,点目目明,点子孙兴旺”,扔毛笔后完毕。

孝男每人都着二支孝汤上山头放在墓前,甲烘炉放在墓中央,换两块瓦片爽着已燃粗纸回家后放在各人床底下叫做看烟火兴旺。

风水先生分给各人的麻、早谷、黄豆代表子孙不断,铁丁代表有男丁。

闽南节日风俗

闽南节日风俗

闽南地区【尾牙】习俗(腊月十六) 尾牙源自农历每月初二、十六拜土地公做“牙”(用供品“打牙祭”)的习俗,到农历年末腊月十六就称为“尾牙”。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台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

各商家行号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

以前,如果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

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

除了近年来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

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

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

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1)闽俗把做“尾牙”之後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二日作为赶工结帐时间。

所以,也称二十二日为“尾期”。

“尾期”前可以向各处收凑新旧账,延後则就要等到明年新年以後才收帐了。

所以“尾牙”的饭吃完後,就有几天好忙。

过了“尾期”,即使是身为债主的硬去收账,也可能会被对方痛骂一场,说不定还会被揍,也不能有分毫怨言。

2)商人和农人在“尾牙”这一天,除了供奉神明,也要招待自家的雇工与仆婢,对於来年是否继续雇用一个人,也要在本日作最後的决定。

所以,这算是慰劳日,又是礼貌相送。

3)薄饼原本是“尾牙”的必备食物闽南民俗:正月初九“敬天公”农历正月初九,闽南传统节日“天公生”。

很多老闽南人对这一天的重视,可能更甚于春节,主妇们从初八这一天早晨就要开始准备了。

不论是三牲五牲还是五果六斋,圆圆满满的一桌都是希望隆重为天公祖“庆生”,好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幸福。

泉州的闽南文化生活习俗有哪些

泉州的闽南文化生活习俗有哪些

泉州的闽南文化生活习俗有哪些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深厚且独特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在泉州的生活习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形成了一道道别具韵味的风景。

首先,饮食习俗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泉州人的餐桌上,常常能看到各种特色美食。

比如,肉粽就是泉州的一大招牌。

与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同,泉州肉粽用料丰富,糯米中包裹着卤肉、香菇、虾仁、蛋黄等食材,口感软糯,味道浓郁。

再比如,面线糊也是泉州人喜爱的早餐之一。

细如发丝的面线在浓稠的汤中煮熟,加入大肠、猪血、虾仁等配料,吃的时候撒上一些胡椒粉和葱花,鲜香爽滑,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润饼菜,这是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中常见的美食。

一张薄饼皮,卷入胡萝卜丝、豆芽、豆干、海蛎煎等食材,口感丰富,层次分明。

在婚俗方面,泉州有着独特而又繁琐的传统。

从议婚开始,就有着诸多讲究。

男女双方家长会通过媒人互相了解对方家庭情况,如果觉得合适,便会安排男女见面。

订婚时,男方要准备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礼金等。

婚礼当天,更是热闹非凡。

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头戴凤冠,由娘家的兄弟背出门,坐上花轿。

到了男方家,还有一系列的仪式,如过火盆、拜天地等。

婚宴上的菜肴也十分讲究,通常会有寓意吉祥的菜品。

在节庆习俗方面,泉州更是丰富多彩。

每年的元宵节,泉州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

各种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将古城装点得如梦如幻。

人们扶老携幼,穿梭在花灯之间,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

而在端午节,赛龙舟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江面上,龙舟竞渡,鼓声震天,选手们齐心协力,奋勇向前。

岸边观众加油助威,热闹非凡。

到了中秋节,博饼则是泉州独特的民俗活动。

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通过掷骰子来决定奖品的归属,充满了欢乐和惊喜。

闽南建筑也是泉州闽南文化的一大特色。

以红砖红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独特的“皇宫起”建筑风格。

燕尾屋脊高高翘起,仿佛展翅欲飞的燕子,象征着吉祥如意。

还有出砖入石的墙壁,将红砖和白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不仅美观,还具有坚固耐用的特点。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过年习俗
闽南地区是指中国福建省的南部地区,其过年习俗与其他地区相似,也有一些独特的
传统。

以下是一些闽南过年的习俗:
1. 除夕年夜饭:闽南人重视家庭团圆,年夜饭是一家人共同享受团聚的时刻。

这顿饭
一般会有很多丰盛的菜肴,如鱼、烧肉、虾、粽子等。

人们相信吃鱼有“年年有余”
的寓意,因此餐桌上必定少不了鱼。

2. 贴年画、贴对联:人们会在除夕之夜贴年画和春联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画一般会
有各种祥瑞的图案,如蝴蝶、鱼、花等,春联则是写有吉祥的对联,如“一帆风顺、
万事如意”等。

3. 敬神祭祖:过年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祭祖,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同时,
闽南地区还有许多拜神的活动,如拜岳父、祭拜地主、祭拜门神等,以祈求神灵的保佑。

4. 赏花灯: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闽南地区也会举办赏花灯的活动。

各种各
样的灯笼会在街道上挂起,形成美丽的夜景。

此外,还有猜灯谜等传统游戏。

5. 打炮放鞭炮:过年期间,人们还会燃放鞭炮和放鞭炮来驱逐邪气,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是一种释放和庆祝的方式,同时也有驱邪避灾的意义。

这些是闽南地区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代表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普渡、嫁妆、尾牙、车鼓弄、博饼(跋饼)、舞龙等。

1、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

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

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民俗娱乐形式。

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传统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

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5、博饼(跋饼):是起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随之传播至闽南地区,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6、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闽南礼俗

闽南礼俗

闽南礼俗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和宗族得以延续下去的保证,向来为人们所重视。

婚后产前就母亲而言,与诞生仪礼有关的习俗自婚嫁之日即已开始。

当新娘坐上花轿离开娘家时,轿前要有一人提着烘炉火炭,上覆贴有红纸双喜字样的瓦片两丸以寓日后子孙繁衍之意。

未怀孕前,则有生殖崇拜及岁时节日中的求子习俗,如泉俗元宵节,娘家要为新婚女儿送上红、白成对的莲花灯和“仙女送子”的皇都市灯,寄以“早生贵子”的祝愿。

新妇怀孕,俗称“病子”或“有身”,期间凡事需小心在意,有诸多禁忌。

孕妇要注意营养,多从鸡鸭鱼肉、猪肝猪肾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

娘家于孕妇临产前,通常要送鸡蛋、线面、鸡等物品到男家,俗称“催生”,祈望外孙降生顺遂,顷注着外家深厚的戚族情谊。

诞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出生后,要派人向产妇娘家“报生”,娘家要再次送来鸡蛋、线面、鸡等礼品,以示庆贺,并让产妇补养身体。

当古代中国进入宗法社会后,人们就特别重视传宗接代。

《诗.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故后人称生男为“弄璋”。

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功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

生女为“弄瓦”。

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

孔子更是大肆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男尊女卑的偏见越来越重。

泉俗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

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胆略。

生女则缺乏热烈气氛,且所送礼品也有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线面,以免有连续生女之嫌。

有的地方在清代甚至还有溺女婴之陋习。

如今传统观念改变,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线面。

在婴儿出生的一个月内,三旦后,还有七旦、十四旦等,各旦均要敬祀“床母”、“七娘妈”等妇幼保护神,并宴请亲戚、邻居。

福建闽南文化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文化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文化的家乡风俗福建闽南地区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地方,其独特的家乡风俗传统被世人称颂。

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把美好的风俗传统传承下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乡风情。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敬神尊祖,讲究礼仪,崇尚传统,尊重老人,注重团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

在闽南地区,祭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每逢清明、重阳、农历七月等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搬出祭祖用具,整理祖坟,烧香祭拜祖先。

人们认为祭祖是传承血脉、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先人的一种尊重和感恩。

祭祖活动充满着庄严而神圣的氛围,凝聚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家国情怀。

此外,福建闽南地区的家乡风俗还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过年期间,人们要回家团聚,一家老小共度美好时光;每逢传统节日,人们要亲手制作各种美食,如年糕、糕粿等,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每当有重大活动,如结婚、丧礼等,人们都会按照传统礼俗进行庆祝或悼念,彰显了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在福建闽南地区,尊老敬老也是一种传统美德。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交往中,人们都对老年人充满敬畏之心,孝顺父母、照顾长辈是每个人的天职。

老年人在家庭中享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被视为宝贵财富,为子孙后代传授道德规范和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福建闽南文化的家乡风俗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凝聚着家庭美德和社会凝聚力的文化符号。

这些家乡风俗的传承与发扬,不仅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家国情怀的传递,为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家乡风俗,让闽南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让我们的家乡风情永不凋零。

闽南地区1-4月民俗节日(1)

闽南地区1-4月民俗节日(1)

闽南地区1-4月民俗节日(1)闽南地区农历十二月(阳历一月)民俗【节日】:拜灶神【时间】:农历腊月二十三崇拜灶神,是地处东南海隅的闽南地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历腊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就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

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

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发明火食是一次重大的文明飞跃,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才开始有所区别。

那时,人们在住地烧着一堆堆的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制作陶器、防御野兽。

这种火堆就是原始的“灶”。

灶神崇拜始于此,早在《礼记·祭法》中就写道:“王为群姓立七祀。

”灶神即是其中一祀。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

其性别、姓名,各种典籍说法不一。

有的说是炎帝神农,有的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有的说是姓苏名吉利,有的说是姓张名单字子郭,有的说“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有的说是一位老妇……这大概属于神话制造者的“百家争鸣”。

灶神的职责最初只管人间饮食。

魏晋之后,一些道教书籍称此神负有代天监察人间善恶的使命,有给人祸福的大权。

说是“灶之为神,号曰司命。

司人一家良贱之命,过无隐露,纤悉皆言……月晦日,诣天曹白人罪,大者夺纪(减去寿命三百日),小者夺算(减去寿命三日)”。

祭灶的日子也有多种演变。

旧时人们勤加祭灶,有六月初四、十四、二十四这些日子祭祀的,有孟夏(四月)、仲夏(五月)祭祀的,也有在八月初三灶君生日祭祀的,还有在腊月初八祭祀的。

唐宋之后,多数地区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俗称“送神”。

古时,民间十分重视祭灶,民谚说:“三番谢灶,胜做一坛醮。

” 在笔者小的时候,许多人家的厨房都供有灶神,没供灶神的则用红纸写上“灶君司命”字样代替,两旁还贴一副对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由于民间认为灶神会向天曹汇报人间善恶,有人就认为这是专门向上级打小报告的神,对其不满,但又感到惹不起躲不起,因而敬畏有加。

祭灶时,既要“行贿讨好”,又想逃避处罚,所以除了供奉许多金楮、佳肴、果品外,还特地供奉做成塔形的“糖塔”,为灶神登天提供方便;又供奉不少麦芽糖,设下“阴谋”要把灶神的嘴巴粘住说不了话,或者使灶神说话时口齿不清,使玉皇大帝听不清那些对人们不利的话。

闽南风俗

闽南风俗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闽南农村在节 中秋: 前,大都要买上坪山柚、文旦柚或蜜柚,陈列在厅堂,到 这一天才剥开分给全家人吃,以庆团圆。城乡居民在这一 天晚上,都要在天井、门口或阳台上赏月、吃月饼。有的 农村妇女叫女儿月下拜神,俗叫“请月姑”,祈求匹配良 缘。现在这些古风已在新思想潮流的冲击下逐渐消除。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中国沿海一带的 重阳: 人,这一天要吃蟹酒,爬山登高,游览名胜,最普遍的是 放风筝。到这一天人们处处都能观赏到各式各样的风筝, 在天空中翱翔。旧时海澄民众还在这天晚上把灯笼系在风 筝上,那时满天灯火,引为奇观。 • 冬至 冬至: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 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 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声 无奈
思想起
闽南语: 闽南语:
闽南方言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 闽南方言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 方中原的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 方中原的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战乱或逃荒等 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 原因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在中 原跟当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 原跟当地土著语言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 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 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了土著语 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带领闽、客人士入台, 明末清初,随着郑成功带领闽、客人士入台,闽南话成为 台湾最主要的语言。就国内分布说, 台湾最主要的语言。就国内分布说,闽南方言可分为本土 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 闽南话、台湾闽南话、潮汕闽南话、琼雷闽南话和浙江闽 南话五大块。由于所处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和时间的推移, 南话五大块。由于所处地区其他方言的影响和时间的推移, 五大块的闽南话略有差异,其中闽南本土和台湾最为接近, 五大块的闽南话略有差异,其中闽南本土和台湾最为接近, 几乎没有差别。全台约有75%的人讲闽南话。其次才是客 的人讲闽南话。 几乎没有差别。全台约有 的人讲闽南话 家话、山地话。 家话、山地话。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
福建闽南的家乡风俗如下;
1、筅尘日
即年终大扫除。

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

“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

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

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

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

“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敬天公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

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4、煎堆补天
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

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

闽南文化之风俗民情

闽南文化之风俗民情
仿照南靖原籍宗祠而建的南山村客家建筑群是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相互影响的典型产物其祖厝放弃了闽北土楼式样改为闽南三落翘脊大厝但整体风格和布局厝式又保留了客家聚族环居的特色中心为长方形三落大厝有龙虎双边护厝称顶巷及后界巷护厝巷厝头尾均筑有隘门悬空还建有望楼以守更防盗今楼坏但支梁尚祖厝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465平方米内有三厅二天井14间房
厦门茶俗
饮茶在厦门是极为普遍的生活习惯。许多厦门人晨起第一桩事 就是烹水泡茶,早茶不喝,整天都提不起劲。即使不大喝茶的人,家中也 必备茶具。古语"寒夜客来茶当酒",厦门是客一进门即泡茶。甚至许 多工厂、机关,也无不备有茶具茶叶,招待来访客人,而且要立刻煮水,重 换茶叶。这一习俗有时难免令人有太浪费时间的感慨,但也表现了厦 门人的好客热情。
民风民俗
节日
民俗
曲艺
景区
春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 统节日。节前家家户户贴春联。除夕夜,合家围 炉(火锅)吃年饭。有的通宵不眠,名为“守岁”。 长辈把红包分给未成年的孩童,名为“压岁钱”。 初一凌晨,点燃爆竹“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 族人亲戚家按辈份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 要彼此道贺新喜。客人来家,应款待甜茶、糖果、 蜜饯,来客带有孩童,则送给礼柑、瓜果。正月 初三这天,被视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 门和外出贺年。
五月初五,端午节。过去家家悬柳枝插蒲艾,以除疫氛;中午饮 雄黄酒,以辟邪气;制相馈。汲午时水浴身,不生痱子。海上赛龙舟。
六月十五,“半年”,家家户户造米团圆,祭祖。
七月,俗称“鬼月”,由初一起“开地狱门”,放出无依鬼魂, 受阳人致祭。至月末“闭地狱门”。各街轮流“普渡”。
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
厦门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 于喝茶。首先是茶具,一般喜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掌心大小,叫"小掌", 配套的茶杯自然就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来的茶叫"小掌茶",以别 于大壶茶。除了茶壶、茶杯,还得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臵茶 壶的茶洗。菜洗的功能是非常特殊的。以厦门茶俗,茶杯、茶壶是不能 拿到洗碗池去冲排的。更不能用手或抹布去往洗杯上的茶涨因为那些 条清被认为是最珍贵的东西,茶客是否够得上"茶仙"的称誉,不但要看你 品茶功夫的高低、泡茶的手艺,还要看你是否拥有一副茶清斑斑的茶具。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

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

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

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

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

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

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

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

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

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

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

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

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

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

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

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

闽南节日风俗

闽南节日风俗

闽南节日风俗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地域,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这篇文章将介绍闽南地区的节日风俗,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重要节日。

通过了解这些风俗习俗,可以更好地了解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闽南地区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闽南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祭拜祖先,摆放祭品和燃放烟花爆竹。

除夕夜的晚餐是全家团聚的时刻,人们会吃团圆饭,同时也吃一些象征吉祥的食物,如年糕、鱼和饺子。

除夕夜过后,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并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舞狮和舞龙表演。

清明节是闽南地区传统的祭祖节日。

人们会前往祖坟上香、烧纸、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祭祖习俗叫做“逐山”。

逐山是指以担架抬着祖先牌位走进大山中,以向祖先表示敬意和缅怀。

逐山活动不仅体现了闽南地区民众对祖先的敬仰,也体现了他们对家族血脉的传承和承载。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也是闽南地区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在中秋节这天吃月饼、赏月,并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

闽南地区有一种独特的庆祝方式,叫做“乞巧”。

乞巧是指小女孩在中秋节这天向嫦娥仙子乞求智慧和技艺的仪式。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千层渔火”的习俗,是指人们点燃一排油灯,象征着对海神的祈福和感恩。

元宵节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也是闽南地区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元宵灯会,燃放烟花爆竹,共庆佳节。

在元宵节这天,民众会点亮彩灯、放放烟花、赏花灯,并品尝元宵汤圆等传统美食。

同时,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叫做“抬花灯”。

抬花灯是指一群人将一座高大的花灯举行,游行于闽南地区的市镇中,展示各种各样的灯饰和艺术表演。

除了以上的节日风俗,闽南地区还有很多其他的节日和习俗,如端午节、七夕节和农历年的“打渔节”等。

这些节日和习俗都是闽南地区独特的文化体现,代代相传,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总之,闽南地区的节日风俗丰富多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通过了解和体验这些传统风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闽南的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加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闽南的婚嫁习俗

闽南的婚嫁习俗

闽南的婚嫁习俗泉州、厦门、漳州被称之为南金的三角,对于闽南地区的人来说在婚嫁习俗上有很多的讲究。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闽南的婚嫁习俗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闽南简介闽南(Hokkien),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地域上的闽南包括厦门、漳州、泉州、龙岩。

但从地域和文化等多方面来说,闽南特指的是泉州、厦门、漳州三地, 俗称闽南金三角。

闽南总人口约一千余万。

闽南指——泉州——厦门——漳州——龙岩的新罗、漳平——三明地区的大田等地区.,还可以加上尤溪县的小部分地区。

泉州港在宋元时期是世界第一大港,闽南人分布广泛,台湾,新加坡都有四成的闽南人,海内外使用闽南方言的人超过4000万,不少被闽南人同化的族人和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闽南这个词是在20世纪后半期福建方言专家才提出的,之前闽南地区人迁徙到外地都自称福建人,东南亚、广东人、广西人等外省人、外国人也称闽南人为福建人。

闽南包括的县市有:泉州、德化县、安溪县、晋江、石狮、南安市、永春县、惠安县、金门县。

厦门、漳州、龙海、云霄县、漳浦县、诏安县、长泰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华安县、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大田县部分。

闽南的婚嫁习俗礼节一、闽南结婚习俗之初识阶段——相亲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一般相亲分两个阶段:第一、先四处托媒人“探听”看谁家有女(男)到婚龄了,一旦“目标”出现,托人方就先去偷看下,这一步骤称之为“初瞥”,就是“稍微看一下”的意思。

也有的把“初瞥”的地点选在媒人家。

第二、如果“初瞥”觉得还好的话,就叫媒人安排男女双方正式地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皆会“派出大队人马参加”,共同参考,俗称:“对看”。

当然啦,也有的则跳过“初瞥”这一阶段而直奔“相亲”主题。

二、闽南结婚习俗之发展阶段——探家风(坊)如果“相亲”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女方就要到男方家里“探家风(坊)”了。

福建的闽南风情

福建的闽南风情

福建的闽南风情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便是闽南地区。

闽南风情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美食和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绍福建闽南地区的风情特色。

一、传统文化福建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闽南语。

闽南语是福建方言中的一支,它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交流工具,更是一门丰富的文化载体。

闽南语歌曲、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都在闽南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和传承。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

比如,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灯笼展览、舞龙舞狮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能够展现出闽南地区的独特风情。

二、美食文化福建闽南地区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菜系便是闽菜。

闽菜以其鲜嫩、清淡、口味独特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著名的闽菜有佛跳墙、沙茶面、兴化瓦罐汤等。

这些菜肴不仅讲究选材和烹饪技巧,更注重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人们能够真正品尝到食材的鲜美。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一种特色小吃——潮州糕点。

潮州糕点制作精细,口感独特,因其香甜可口而备受欢迎。

比如,潮汕牛肉丸、潮州千层糕等都是当地人和游客的首选。

品尝这些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还能感受到当地的饮食文化。

三、建筑风格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形式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土楼。

土楼是福建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它们通常由石块、土壤和其他材料组成,外观呈圆形或方形。

土楼不仅在结构上具有防御功能,同时也是人们居住、聚会和祭祀的场所。

这些土楼不仅保存完好,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土楼,闽南地区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园林,如南靖土楼群、开元寺等。

这些建筑物在设计和装饰上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

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独特的闽南过年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祭先祖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忙起来。

泉州的习俗认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

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

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象征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碗糕(因为碗糕俗称发糕,象征兴旺发达)、柑橘(象征吉祥如意)、红鸡蛋(象征吉祥、有福)、红米丸(象征团圆、圆满)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中插春枝(象征年年有余,闽语中的“剩”就是“春”音)。

以前很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

芋头也要上供桌。

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

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象征着多子多孙,坚信多子多福的古人就把它也摆上了供桌,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爸爸妈妈便会张罗我们把做好的年夜饭摆在供桌上以拜祭祖先。

祠堂里,长辈们点香祭拜“请”祖先,祠堂的大埕上也站满了人,小孩子们玩起各自带来的鞭炮,外出归来的兄弟姐妹们互道平安后便开始叙起旧来。

一炷香烧完后,就可以给祖先们烧纸钱放鞭炮了。

闽南的'纸钱颇有讲究,分为金箔纸钱与银箔纸钱。

金箔纸钱是用来拜天公与敬神用的,而银箔纸钱则是用来敬奉先祖的。

听老人们说,银箔纸钱是先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用的通行货币,先祖们以前苦惯了,在除夕那天给他们多烧点纸钱,祈求他们保佑家族兴旺、添丁进财。

纸钱一直摆到傍晚,再燃放鞭炮,子孙们跪拜祖先,祭礼也告完成,俗称辞年。

二、“炝火盆”安(安溪)、永(永春)、德(德化)等山城在除夕那天晚上还要吃甘蔗。

闽南的术数信崇习俗

闽南的术数信崇习俗

闽南的术数信崇习俗(一)符咒符咒是符箓和咒语的合称。

“符”指用朱笔或墨笔在纸上画成似字非字的图形,道书上称之为符箓、丹书、墨箓、云箓、符字等。

“咒”是口中诵念的可解或不可解的语句。

施术者自称符咒可以驱鬼镇妖和为人治病,等等。

符箓的种类很多,在福建民间流行的有五敕符(用于驱逐恶鬼、疫疠、盗贼、负伤等,又称五公符)、五鬼符(纸上画五个鬼像者,在寿辰或其它祭日焚化)、镇宅符(贴在梁栋或大门口上方)、平安符(贴在门壁上)、镇诸怪符、镇恶梦符、安胎符、催生符、断疟符、月令符(按不同日期,有30种)、和合符、离散符等等。

符箓多不可辨认,故有“鬼画符”之俚语。

可辨认的符箓内容多带敕令口气,常见有“太上老君如律令”、“急急如律令”之类。

符箓可贴、可挂、可随身带、也可化灰水服;化灰水服多用于治病压惊,其它的多用于驱邪镇魔。

符箓多由巫师书写,需要符箓时,须到庙宇中烧香礼拜而后求取,要交若干香火钱。

近年来,农村中符箓泛滥,受巫师欺骗。

有些村子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符箓,有的甚至还施行用以害人的“凶符”,使人惶恐。

咒语最初由巫祝等特定的神职人员掌握,有“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之说。

后来,许多咒语流传民间,神秘色彩渐淡,咒文也比较通俗易懂。

咒语须诵念出声,有的比较灵活,可以即兴创作,张口就来。

有的格式固定,内容与特定的信仰有关。

不同咒语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福州王天君信仰中有大量咒语,诸如《灵官启请咒》、《急启请咒》、《开经玄蕴咒》等等;莆仙三一教信仰中有《净心神咒》、《净口神咒》、《净身神咒》、《安土地神咒》、《净天地神咒》、《祝香咒》、《金光神咒》等等。

其它宗教信仰中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咒语。

普遍流行的有《大悲咒》(信仰观音者诵念)和“唵,金齿临、玉齿临、吽”的佛教咒语。

一般在咒语的结尾有“急急如律令”、“急急如玉皇上帝律令”或“急急如某某神律令”之类。

与咒语有关的还有诅咒和赌咒。

诅咒是通过念咒语欲使仇人寝食不安、生病甚至死亡。

闽南节俗

闽南节俗

闽南节俗春节春节,俗称“过年”,即“过新年”。

自汉代起一直延续正月为岁首,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因这一天是一年之首日,故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所以也称为“元旦”。

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春节为一年诸节之首,是一年之中最具喜气氛围的节日。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的脚步即将来临,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千百年来,闽南人们形成丰富多彩的年俗庆祝活动:零点钟声敲响,家家户户在厅堂的“公妈桌”上拱摆甜茶、甜碟、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恭拜“天公”,敬祀祖先,是时家家户户迎春纳祥,俗称”开正”;清晨,一家人换上新衣服,晚辈向长辈问好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早餐合家吃鸡蛋线面,鸡蛋去皮,意在除晦气、迎吉祥,凡事圆满,线面则象征福寿绵长。

当日互访邻居亲友,见面笑逐颜开,互道“恭喜”,俗称”贺正”;对登门贺正的客人,主人热情请“甜”(以糖果蜜饯等甜品为主),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是日大街小巷,村前厝后,常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到处充满和平友好、温馨亲热的节日气氛。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泉州元宵节清晨需以元宵丸供祀祖先、神明,称为“祭春”并作为家人早餐,寓意团圆、吉利、美满;晚餐为润饼菜,寓意“包金包银,财源广进”。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民间习俗春節正月初一,稱為“過年”、“過新年”,可見“年”既是時間單位,也是節日名稱,是年與年之間的大節。

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只有唐玄宗、唐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

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為歲首,即以正月初一為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於旦,也稱“元旦”。

辛亥革命後改行西曆,以一月一日為元旦,於是原稱為“元旦”的農曆正月初一即改稱為“春節”,但仍習稱為“年”。

過年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稱為“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才算過去了。

民謠雲:“初一場,初二場,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為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從天上彙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敬天公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開正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十二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賀正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床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

早餐闔家吃面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

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

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團拜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載雲:“元正賀禮,鄉老相約聚拜,省往復之煩。

郡守、縣令率僚屬會焉。

舊於貢闈,後於承天寺,至淳祐間(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乃即泮宮。

鄰裏則各於側近庵宇,會集齒長,歲推一人,具酒果為禮。

今此禮廢。

”解放後又恢復。

壓歲錢未成年晚輩給上輩拜年,上輩給一“紅包”作為壓歲錢。

禁忌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納吉迎祥為準則,禁忌很多:忌飲茶水,忌吃稀飯,如此即可避免以後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乾飯,以整葉煮的菜為佐,俗稱“長命菜”。

忌打罵孩子,忌和別人吵架,忌說不吉利的話,不得討錢逼債。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殺。

所有食物如須刀切者,除夕即已準備周全。

忌用掃帚掃地,意謂新年迎祥納福,惟恐一掃而空。

忌穿舊衣裳,要穿新衣,曰“去舊迎新”;忌赤足,行走時足被刺傷即為不吉。

忌打壞器皿、碗碟之類,否則一年福氣均被破壞;如不慎打破,則將碎片投入井中以鎮壓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燈,寓祥光永駐。

女兒女婿日正月初二,泉州民俗稱之為“女兒女婿日”。

這一天清早,女兒、女婿和外甥,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粿和糖果餅乾等,一起來到外公、外婆家。

女婿帶領一家人來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差不多。

岳家設宴款待,岳父同眾女婿以及自己的兒子一桌,岳母同眾女兒、兒媳圍成一桌,而眾多表兄弟姐妹圍成一至幾桌,大團圓歡宴。

迎灶君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灶君上天述職,正月初四回來,家家戶戶於該日迎灶君,複之如送只禮,意求灶君保平安添福壽,故亦稱“接神”。

舊俗送神均在下午舉行,接神則在初四清早即要舉行,即“晏送神,早接神”,其意在於要把神早早接回,讓神佑護的時間儘量多延長。

接神的禮品與送神時略同,也是三牲果合、金香燭炮,先焚香迎接神社氏下降,斟酒祭獻之後,再鳴炮燒金,以示歡迎。

並祈求諸神佑護闔家大小,一年平安如意。

眾人生舊俗正月初七是眾人的生日,俗稱“眾人生”。

這一天的清早,家庭主婦要比平日更早起床,為全家老小煮一鍋美味可口的面線,摻入春節期間早已準備的肉丸子、炸排骨、魚丸、香菇、蝦米等佐料。

而晉江還有一種和其他地區不同的做法,即在上述面線中加入幾塊甜煎粿。

備好線面以後,主婦又得準備一些煮熟剝殼的雞蛋和鴨蛋,每人兩個,因傳統風俗是“一雞一鴨,吃到一百(歲)”。

其風俗有如做生日吃雞、鴨蛋一樣,其差別只是一人生日和眾人生日而已。

天公生正月初九,即“天誕日”,玉皇大帝神誕。

古時,善男信女在這天往廟觀行香。

從正月初一至初四,人們歡度春節。

初五,百業經營,俗稱“初五隔開,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穀生日”。

初九民間普遍“敬天公”。

從子時起,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廳堂點燃紅燭燈,曰“天公燈”,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大廳的天井口用兩條長凳架起一塊八仙桌,桌上靠後擺上一道紙糊的高大“天公廟”,座前擺上三牲,隆重的主牲是大豬頭,其次是五斤大豬腳,邊牲是雞、魚或魷魚幹或目魚幹,這三項組成“三牲”,放在一個大長方形木盤或圓形大瓷盤中,以及酒瓶、酒杯,這些都得在當日清早擺好。

點上一對大紅燭,焚香之後,長輩領著闔家大小,跪在桌前,叩謝玉皇大帝保庇平安順舒的浩蕩天恩,與此同時,也向玉皇大帝有所祈請,並許願日後隆重酬謝。

“做天香”即(設天香清醮)。

正月,各鋪境各自擇日舉行慶典,除擺壇祭拜外,還有“添香”、“投符”、“贊誕”、“巡境”等活動。

做大歲正月初五。

這天,在惠東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後龍、南埔等地,以及介於惠東、惠北之間的輞川村,及其北鄰的莆田地區獨有的特殊節日。

其稱呼各地叫法不一,或曰“吃大頓”,或曰“做大歲”,或曰“無頭節”。

其由來各有個大同小異的民間傳說。

明.嘉靖某年春節前,因倭寇偷襲,人們紛紛外逃,至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後回鄉,於是就於正月初五這天補做“年兜”節(除夕),祭奠來不及逃難而慘遭倭寇殺害的親人和抗倭捐軀的將士。

元宵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古代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

據道家的說法,上元乃三官大帝之一的上元天官賜福之日,居“三元”之首,須往三官廟行香。

泉俗素稱“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拜祖永春鄉下民眾聚集祖厝,各族各房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排列齊整,或跪或拜,口中念念有詞,舉行拜祖典禮。

有實力的鄉族還在祠堂前日夜上演社戲。

上元夜,鄉親紛紛弄獅、舞龍、遊燈、“請火”、跳神戲。

吃“上元丸”、潤餅菜“上元丸”,古稱“浮元子”,亦稱“元宵丸”,是元宵節的應節食品。

此食俗始于宋代,取其圓形,寓有全家人團圓、吉利、美滿之意。

泉州的元宵丸聞名遐邇,其制法獨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搗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蔥白的熟豬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餡,沾濕後置於盛有幹糯米粉的盤中,反復數次滾轉而成,煮熟後食之香甜而不膩嘴。

上元節當夜有孝敬神祗之俗,然後闔家吃潤餅菜,亦寓團圓美滿、包金包銀之嘉兆。

祭春是日以元宵丸湯供祀祖先、神明,謂之祭春,並作家人早餐。

鬧元宵以社會活動過節,俗稱“鬧元宵”,出門遊上元,看花燈、焰火、猜謎語、攻炮城,舉辦文藝踩節:化裝遊行有宋江陣、踩高蹺、迎閣、騎馬隊,樂隊有南音、十音、車鼓陣、籠吹,舞蹈有舞龍、舞獅、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劍舞、扇舞等。

《泉州府志》引明.晉江人何喬遠的《閩書》雲:“泉中上元後數日,大賽神像,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震鍧,一國若狂。

”又引《溫陵舊事》雲:“吾溫陵以正月謂之朝拜,亦曰‘會’。

蓋合閭裏之精虔以祈年降福,亦遵古儺遺意,相沿已久。

”“董其事者鳩金定期設醮,然後迎神周其境內。

人家置幾櫝焚香楮甚恭。

”“神皆四舁,惟通淮關大帝、花橋吳真人、南門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玄壇元帥,則八抬。

”“神之前為道士,又前為鼓吹,又前為巡逆……鑼聲震天地。

”德化元宵節,縣城迎“城隍巡城”,農村迎神鬧元宵。

鬧花燈亦稱“燈節”,家家張燈,戶戶結彩,鬧花燈。

唐代士族南下,將鬧花燈習俗帶到泉州。

宋代泉州花燈之盛,冠絕天下。

宋《五雜俎》:“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

”明代時連杭州點燈,也要請泉州燈匠精製。

掛燈:元宵前夕 , 多數人家在居家、店鋪門口懸掛花燈或大紅燈,烘托喜慶氣氛。

生男孩之家,製作或購買花燈,掛到寺廟、宗祠,以示“添丁”;德化有的還要宰殺一隻公雞、加一籃白果(米字旁)敬祖。

送燈:有年內出嫁的女兒,娘家在節前要買繡球燈或蓮花燈一對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對嫁後未生男孩的,娘家習慣贈予“觀音送子燈”,謂之“送燈”。

賞燈:元宵夜,男女老少成群結隊上街賞燈。

遊燈:元宵夜,小孩手提春燈,點上蠟燭,走門串戶,結成遊燈隊伍,信步遊燈。

出燈:小孩遊燈時不慎把燈燒了,稱“出燈”,寓意“出丁”,是人丁興旺好兆頭;如燒的是紅燈,預示生女孩;燒了白燈,預示生男孩。

猜燈謎:猜燈謎是逛燈會的又一趣事。

把謎語貼附燈上,供人邊賞燈邊猜謎,猜中者向主持人領取獎品。

拔燈:元宵節南安縣英都特有的活動。

英都昭惠廟每年元宵燈節,鄉人把逆水行舟拉纖和喜慶迎燈結合起來,產生了“拔燈”民俗遊樂活動。

“請替身”、“過關限”舊時郡城、晉江、惠安一帶,要“請替身”、“過關限”。

所謂“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紙人,家庭主婦要先略備酒菜敬祭,並念道:“吃肉緊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災。

”然後焚燒掉。

有的還要用紅紙剪成或紮成一個城門樣的關隘,再舉行一個過關儀式。

這是春節系列民俗活動結束前夕,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裏消災消難,前途光明。

祀“棕蓑娘”沿海一帶未成年女孩還時常結伴祀“棕蓑娘”。

備好食品及一寸長的小紅繡鞋一隻或小衣衫一件,到廁所內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綆(織),教阮紡。

教阮綆布好布邊,教阮做鞋好後跟。

教阮舉大針,補大裘;舉針仔,挑繡球。

舉剪刀,剪花樣,剪得照人照人樣。

”其供品或邊祝邊吃,或祝畢帶回,小紅鞋或小衣衫則要焚化。

“棕蓑娘”當為全國許多地方所敬妃的廁神紫姑。

《顯異錄》曰:“紫姑,萊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壽陽李景納為妾,為大婦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陰殺之於廁間。

上帝憐之,命為廁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於廁間迎祝,以占眾事。

”泉州未成年女孩敬祀“棕蓑娘”,在於祈求來日心靈手巧,精於女紅,與全國其他地方占蠶桑、占姻緣、占得子等有所不同。

迎郡主南安縣英都特有的元宵活動。

每年元宵,農曆正月十三、十四、十五連續三個夜晚,南安英都村街上人來人往,觀燈遊賞,小孩舉著公雞燈、鳳鼓燈追逐奔跑。

忽然,誰喊了一聲:“郡主來了!”“郡主來了!”頓時,歡騰的燈街停止喧嘩,男女老少探頭張望。

只見從霞美村抬來一頂花轎進入英墟街,沿途鑼鼓聲、嗩呐聲、鞭炮聲不斷。

尾隨在花轎後面的是舞龍長陣。

原來,清初開國功臣洪承疇之孫洪奕沔被滿族王爺招為女婿,稱為郡馬;親王的女兒稱為郡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