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1期)(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61403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9.png)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怀化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下列土特产的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辰溪酸萝卜B.溆浦枕头粽C.新晃风干牛肉D.靖州杨梅酿制酒【答案】B【解析】A、酸萝卜的腌制过程中生成酸性的新物质,化学变化;B、枕头粽的制作过程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C、风干牛肉的熏制、发酵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D、杨梅酿制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化学变化;故选B。
2.(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下列具有达州特色的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酿“苞谷烧”酒B.编制竹蒌C.采摘“巴山雀舌”茶D.包装“灯影牛肉”【答案】A【解析】A、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编制竹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C、采摘“巴山雀舌”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D、包装“灯影牛肉”,属于物理变化,错。
故选A。
3.(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棉线织布B.粮食酿酒C.楠木制舟D.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4.(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研碎胆矾B.蔗糖溶解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D.红磷燃烧【答案】D【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A、研碎胆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4840f6a2a26925c52dc5bfdb.png)
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试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试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试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6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间:20分钟分值:28分)1. (2016上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熔沸点B。
溶解性C。
可燃性 D。
导热性2。
(2016合肥38中一模)下列民俗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徽砚写春联 B. 糯米做元宵C. 宣纸做风筝 D。
桂花酿桂花酒3。
(2016寿春中学四模)成语是中国特色的古代传承语言艺术,下列成语中一定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 木已成舟 B。
聚沙成塔C. 灰飞烟灭D. 滴水成冰4. (2016玉林)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清洗糯米 B。
把肉切成小块C。
用粽叶包粽子 D. 烧火煮粽子5. (2016巴中)下列生活中的变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制得甲烷C.二氧化碳气体经降温、加压制得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6. (2016安顺)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
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试
![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试](https://img.taocdn.com/s3/m/99f825f2ed630b1c59eeb5f7.png)
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试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试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2017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试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时间:30分钟分值:30分)一、选择题1. (2016桂林)已知化学反应: 4Al+3MnO2 错误! 3Mn+2Al2O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2。
(2016常州)铬酸铅可用作黄色涂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取:K2CrO4+Pb(NO3)2=== PbCrO4↓+2KNO3,该反应属于()A. 化学反应 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3. (2016朝阳)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一定有变化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4. (2016来宾)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2H5OH+3O2 错误! 2CO2+3H2OB。
CaCO3+2HCl=== CaCl2+CO2↑+H2OC。
CO+CuO错误! Cu+CO2D. Cl2+2NaBr=== Br2+2NaCl5。
(2016扬州)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2H2O错误! 2H2↑+O2↑B。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1528c2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7.png)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考点归纳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的变化,只是在、和大小的改变。
比如:、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
(2)化学变化是的变化,也叫。
比如:葡萄酿酒、光合作用、木柴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和等。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饱和联系区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概念的变化的变化外观特征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
、和大小的改变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中变现出的性质,比如:、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另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比如:物质的、、状态、熔点、沸点和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中表现出的性质。
比如:、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而“镁条燃烧”则是。
3、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反映;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考点讲解考点1:判断物质变化【例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B【解析】A.爆竹在燃放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落花化作春泥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微专题四 误差分析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知识梳理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微专题四 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5d54a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9.png)
微专题四误差分析1.(2021·安徽)某同学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C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解析】由题意可知,需称量的葡萄糖质量为11 g,会用到游码,砝码放在左盘,实际称量的葡萄糖质量少于11 g;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使葡萄糖质量减少,均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B项错误;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水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项正确;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洒出,不影响溶液的浓度,D项错误。
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时,因操作不当会导致精盐产率的误差,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A.称量粗盐时,把砝码放在左盘,产率偏高(未使用游码)B.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冲洗滤渣,产率偏低C.蒸发时,有液滴飞溅,产率偏低D.称量精盐时,只在左盘垫纸,产率偏高3.(2021·辽宁本溪改编)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过滤,对产率无影响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C.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D.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4.不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误差较大甚至失败,下列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用量偏少,则所得氧气的质量偏少B.“粗盐提纯”中,蒸发滤液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小C.“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使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D.“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中,水槽中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导致氧气纯度偏小【解析】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反应中的催化剂,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A项错误;“粗盐提纯”中,蒸发滤液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造成液滴飞溅,导致精盐损失,故精盐的产率偏小,B项正确;“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中,使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相当于稀释了石灰水,碱性变弱,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C项正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中,一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若水槽中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导致氧气纯度偏小,D项正确。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解析版)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da70a5a5e9856a57126062.png)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磷燃烧 B.铁锅生锈 C.火药爆炸 D.冰雪融化2.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
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于烧火做饭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C.铜用于制作导线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5.漳州市第12届市运会于2018年10月31日在漳州体育场举行,下列是市运会开幕式的活动情景,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火炬燃烧 D.声音远扬考点:化学变化的判定6.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A.C60等碳单质的制取与性质研究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研究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B.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C.用食醋除去水垢 D.天然气用作燃料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矿石粉碎 C.面包发霉 D.海水晒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ZXXK]9.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A.冰雪融化 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 D.食物腐烂1 0.2018年冬季,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下列示威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呼口号:钓鱼岛是中国的故有领土B.高举鲜红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C.焚烧象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D.极个别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1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ZXXK]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化;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是由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的缘故,属化学变化;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物理变化。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三年真题(2021-2023)专项汇编—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三年真题(2021-2023)专项汇编—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f6f6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e.png)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三年真题(2021-2023)专项汇编—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23天津真题】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星火燎原C.积土成山D.沙里淘金【答案】B【解析】A、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星火燎原发生了燃烧,过程中有物质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积土成山,是物质形状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3江苏连云港真题】下列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粮食酿酒D.光合作用【答案】B【解析】A、纸张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湖南株洲真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答案:A。
4.【2023福建真题】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A.海水晒盐B.干冰制冷C.风力发电D.火箭发射【答案】D【解析】A、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C、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无化学反应发生,选项错误;D、火箭发射,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是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选项正确。
安徽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试题(2021年整理)
![安徽省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试题(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55fec510a6f524cdbf8598.png)
安徽省2018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2018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2018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试题的全部内容。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
如图是安徽的文房四宝邮票,其制作工艺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在本质上有着不同的是(C)A。
图①,兔毛加工成毛笔B。
图②,炭黑加工成徽墨C。
图③,檀树皮加工成宣纸 D.图④,大理石雕刻成歙砚【解析】兔毛加工成毛笔、炭黑加工成徽墨、大理石雕刻成歙砚的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檀树皮加工成宣纸的过程中涉及加碱蒸煮,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D)A。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用稀硫酸除铁锈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解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的性质。
酒精用于降低体温的原理是酒精蒸发吸热,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酒精的物理性质,D项符合题意。
3.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C)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解析】分析题图知,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过程中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且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为6∶2=3∶1,A、B、D 项错误;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项正确。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十二 质量守恒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9346f9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5.png)
考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2022 年考查 3 次,2021 年考查 2 次)
1.(2017·成都)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物质组合是
( C)
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
考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22 年考查 7 次,2021 年考查 6 次,2020
4.[时事热点](2022·成都七中三模)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在
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其中一种工艺的主要反应微观
示意图如下所示。对此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
( C)
A.X 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
B.甲、乙的质量比为 11∶2
C.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
都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8.(2022·郴州)某纯净物 A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A+3O2=点==燃==2CO2+3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A 中含有的元素有_C_、C、HH、、OO__(填元素符号); (2)求 9.2 g A 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_4_.4.88g_g__。
受上述研究启发,小丽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
(3)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气球的作用有形形成成密密闭空 间间,,使瓶使内瓶气内压保气持压在保一定持范在围一内,定防范止围瓶塞内因,压防强过止大瓶而塞冲闭出因空(压合理强即 可即过可大))而。冲出(合理
(4)小丽认为,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
2.[九上 P98T2(3)变式]现将 20 g 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项01 物质的分类、变化和性质25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项01 物质的分类、变化和性质25题(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2ff94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f.png)
专项01物质的分类、变化和性质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丝绸刺绣B.手工剪纸C.玉柄雕琢D.烧制陶器【答案】D【详解】A、丝绸刺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手工剪纸,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玉柄雕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烧制陶器,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答案】B【详解】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C.千树万树梨花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日照香炉生紫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下列选项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B.钻木取火C.民间剪纸D.叶脉书签的制作【答案】C【详解】A、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了燃烧,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民间剪纸过程中只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叶脉书签制作过程中过程中,氢氧化钠和叶肉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电解水实验B.干冰升华C.D.海水晒盐【答案】A【详解】A、电解水实验过程中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比较二者的硬度是利用相互刻画,看是否留有痕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篇考点聚焦第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检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篇考点聚焦第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检](https://img.taocdn.com/s3/m/9b30c5f479563c1ec4da718c.png)
第1讲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选择题1.(2021,柳州)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木头锯成木屑B.玻璃破碎C.纸张燃烧D.水结成冰2.(2021,襄阳)化学实验室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烧碱变质B.盐酸挥发C.稀释浓酸D.试管破碎3.(2021,烟台)以下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4.(2021,福州)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钢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5.以下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C.密度、硬度D.可燃性、复原性6.(2021,聊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变化本质。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A.铵态氮肥及碱共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C.给水通直流电,产生气泡D.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产生白雾7.(2021,随州)以下变化过程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C ) A.爆炸B.变色C.燃烧D.乳化8.(2021,娄底)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以下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9.以下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0.(2021,威海)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①电灯通电发光②煤制成焦炭③塑料老化④干冰升华⑤石油分馏⑥海水制镁⑦石块粉碎成石子⑧粮食酿酒A.②③⑥⑧B.②⑤⑥⑧C.①③④⑧D.①④⑥⑦11.(2021,临沂)以下物质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B )A.浓硫酸B.烧碱溶液C.浓盐酸D.过氧化氢溶液12.(2021,南宁)以下有关化学反响及能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A.化学反响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响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C.在化学反响中只有燃烧反响才能放出热量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响获得的13.(2021,玉林)某化装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
中考化学 反应类型的判断
![中考化学 反应类型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943c353e5901020206409c1e.png)
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
反应, b.各反应间的关系: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必 考)
表达 式 化合 反应 A+ B →AB
特点 多变 一
定义
举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点燃 CO 2 的物质生成另① 一 C O 2 种物质的反应 由② 一 种反应物 生成 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每年必考0.5~2分)
1. (2012安徽9题2分)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
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分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 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 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习题
A+BC→ 单换单,强置 B+AC 弱,前置后
Zn CuSO 4 ZnSO 4 +Cu
A+ B →C+D
双交换,价不 变
⑦ 两种化合物 相 互交换成分,生成 另外两种⑧ 化合物
的反应
NaOH HCl NaCl+H 2 O
【特别提醒】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 淀、气体或水
燃烧:物质与⑨________ 氧气 发生发光、放
分解 反应
AB→ A+ B
一变 多
CaCO 3
高温
CaO CO 2
Flash—”动”悉重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表达式
特点
定义 由一种③ 单质 和 一种④ 化合物 反 应,生成另一种 ⑤ 单质 和另一种 的反应⑥ 化合物
举例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必 考)
置 换 反 应 复 分 解 反 应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efb4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5.png)
专题0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01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考点02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考点01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春节放烟花B.端午赛龙舟C.中秋赏明月D.重阳插茱萸【答案】A【解析】A、春节放烟花,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端午赛龙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中秋赏明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重阳插茱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下列过程中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降温结冰B.溶解蔗糖C.电解水制取H2和O2D.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答案】C【解析】A、水降温结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溶解蔗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制取H2和O2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D、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火上浇油C.立竿见影D.杯弓蛇影【答案】B【解析】A、刻舟求剑描述的是一个人在船上掉了剑,他立刻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希望回到那个位置找回剑;这个情境主要描述的是物体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火上浇油描述了向燃烧的火中添加油,使火势更加旺盛;在这个过程中,油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立竿见影描述的是把竹竿立在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描述的是一个人在酒杯中看到弓的倒影误以为是蛇,从而产生了恐惧。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计算
![中考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8003dbdb0717fd5370cdc1e.png)
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
0.3g 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解:(1)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Fe 2HCl 56 FeCl 2 +H 2 2
x
56 x = 2 0.3g
类型二 结合实物图 8. (2013安徽16题6分)某石灰厂需要测定产品生石灰中
பைடு நூலகம்
的杂质(杂质只含CaCO3)的质量分数,小刚进行了如图
实验。请计算: (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1)生成CO2的质量为: 10 g+500 g+100 g-609.78 g=0.22 g (2)设样品中的CaCO3的质量为x
答:(1)125 t石英砂中 SiO 2 的质量为120 t。(2)理论上 得到硅酸钠的质量为244 t。
3. (2008安徽16题6分)小芳为测定Vc药片中维生素
C(化学式为C6 H 8O 6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反应原理: C6 H 8O6 I 2 消耗I2的质量为2.54 g。 请你帮助小芳计算该Vc药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 I 2 不和Vc C6 H 6O6 2HI 药片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实验数据:取Vc药片2 g,共
(2)设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x
Fe CuSO4
56
x
FeSO4 Cu
160
1.6 kg
56 x = 解得x=0.56 kg 160 1.6kg 答:(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2)理
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0.56 kg。
广西贺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物质的化学变化
![广西贺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物质的化学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2dfea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3.png)
广西贺州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物质的化学变化(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Na + K + 3NO - ClB .Na + H + 24SO - 23CO -C .Na + Fe 2+ Cl OHD .H + Ba 2+ OH 3NO -2.(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丹桂飘香C .玻璃破碎D .火上浇油3.(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 .点燃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D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4.(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将138g 酒精(C 2H 5OH )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 、CO 2和H 2O ,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A .96gB .128gC .136gD .224g5.(2021·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将含有CH 4和H 2的混合气体6g 完全燃烧,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20g 白色沉淀。
则原混合气体中CH 4和H 2的质量比为A .2:3B .3:10C .8:1D .8:76.(2021·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事实用化学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 .现代工业生产使用催化剂——催化剂能提高总产量C .修车师傅用汽油清洗手上油污——利用乳化原理D .烧火时将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增大氧气的浓度7.(2021·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举例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必 考)
由一种③ 单质和一
置 换 反 应
A+ BC→ B+AC
单换单,强置 弱,前置后
种④ 化合反物应,生 成另一种 ⑤ 单质和另一种
Zn CuSO 4
ZnSO +C u 4
的反应⑥ 化合物
复
两种化合物
分 解 反
A+B 双交换,价不 →C+D 变
⑦
相互交换
成分,生成另化外合两物
反应,如
高温 2CuOC 2CuCO2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基本反应类
重难点突破
反应类型的判断
例 写出下列反应的基本类型
(1)2 C O O 2 2 C O 2
化合反应
(2)C + 2CuO 2Cu + CO 2
置换反应
(3)2CO2+H2O H2CO3
2. [2014安徽11(3)题第一空1分]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 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3)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 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Br2)和银,玻璃颜色 变深,此反应类型属于__分__解____反应。
【解析】根据“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生成单质溴
化合 A+B 反应 →AB
分 AB→ 反应 A+B
特点
定义
举例
多变 一
一变 多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点燃
的物质生成另① 一 C O 2
CO2
种物质的反应
一
由② 种反应物 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高温 CaCO 3
CaO CO 2
Flash—”动”悉重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表达式
特点
反应又属于燃烧反应的是( A )
点燃
A. S O2
SO2
B.CO2 +H2O H2CO3
点燃
C.NaOH+ HCl
NaCl+HO 2
D.CH42O2
CO2 2H2O
【解析】燃烧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可排除B、 C;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而D选项中的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化合反 应的特点;故选A。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命题点17 反应类型的判断(每年必考0.5~2分)
玩转安徽9年中考真题 (2008~2016)
1. (2012安徽9题2分)美国化学教材把化学反应分为5种类
型,除化合反应、分解分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外,第五种就是燃烧反应——一种物质快速结合氧气
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的反应。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
和银”,推知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试题补充】2016.13(2);2015.8A,13(1)第二空; 2013.5D;2011.7B;2010.9B;2009.13(2);2008.9D, 14【查阅资料】第二空
考点特训营 考点梳理
版本导航 人教:九上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35、P39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九下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P11
种⑧
的反应
NaO H H Cl N aC l+H O
2
应
【特别提醒】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
淀、气体或水
燃烧:物质与⑨___氧__气___发生发光、放 氧化反应 热的反应,如 S O 2 点 燃 S O 2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
其他
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如食物的腐烂
类型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
第十单元酸和碱P61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P74
基本反应类型(必考) 其他反应类型
反应 类型
【温馨提示】a.同一个反应,根据反应的特点及
划分标准,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类型,如 3Fe 2O2 点燃Fe3O4, 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 反应, b.各反应间的关系: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必 考)
表达 式
化合反应
(4)2KClO3 (5)NaOH
MnO2
HCl
2KCl 3O2 NaCl+HO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