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 漫画题解答方法 人民版 精品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3)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3)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图中文字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在这停车,就扎你轮胎!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3.拟写标题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漫画三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漫画三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语言文字运用之图文漫画图文转换类试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其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综合性和技巧性都比较强。

从近年的考试题来看,图文转换类试题的材料有摄影作品、剪纸作品、图表、漫画等,涉及时事、文艺、体育、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描述构图要素两注意:1.按照一定顺序来描叙构图要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构图要素描述要全面,不可遗漏。

图文转换类试题近几年在高考中出现频率不高,编者在此特将近4年中全国各大高考真题卷中的题目进行整合归类,在对比中觅得该题型的出题规律。

一、【2020年高考江苏卷】对下面“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简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1994年融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以来,中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现在已经超过50%。

B.中国互联网经历了电脑互联、移动互联后,当下已进入智能物联网时代,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

C.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形式日趋丰富,目前的代表性应用有云、短视频、VR、AI等。

D.中国互联网从模仿与追随起步,同步多年努力,如今已在一些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甚至有所超越。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图的类型,本题是表格;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选出对表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仔细阅读表格,根据选项一一对照分析,得出答案。

B项,“其联结主体是物与人互联”错误;根据表格第三行最后一栏可见,“智能物联网”的联结主体是“物与物互联”。

故选B。

【点睛】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

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流程图、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

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或表,然后设置一到两个题目,题目内容或者是要求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或选取对图表解说错误的一项。

应该先读懂图表,关注数据变化,再结合题干要求分析作答。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答技巧 (课件30张)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题之漫画类解答技巧 (课件30张)
第二幅图仍然是母子俩共同进餐,只是母亲已年迈, 儿子已成人.这回是儿子给母亲夹鱼,可他夹的却是鱼头 和鱼背骨,把鲜鱼的整个腹肉留在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的 脸上现出了惊愕的表情.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20
析、提: 这幅漫画讽刺了不关心他人,不知 恩图报的人。
21
证、联:
关心别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 墨子就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而我们今天,却有不少人淡 漠了,忘记了,不要 说素不相识的人,就是自己的亲戚,甚 至父母他们也漠然视之,更有甚者,虐待、折磨年迈的父母 亲,这样的例子,时有所闻。漫画中那位让母亲吃鱼头的儿 子,相对来说,甚至可称“孝顺”了。
课堂小结
三看
一、画面描述题
三注意
方法要点:看标题、看主体、看注释。
解题要领: 1、注意画面构成,不要增删漏改。
2、注意画面细节,不要舍本逐末。
3、注意彼此联系,不要顾此失彼。
二、揭示寓意题 方法要点:五思一联系。
通用格式:这幅漫画讽刺了(批判了)什么 思想或行为或现象。
14
15
练习
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忘记父母抚养之恩,不知恩图报的 不孝子孙。(或:讽刺那些溺爱孩子,不懂教育的家长18 )
练习
请仔细观察下面几幅画,根据图
画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的 感想。
19
引:
这幅漫画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有幅一图幅的漫画左叫边“是妈一妈位爱年吃鱼轻头的,母我亲从,小右就边知是道幼”小。的画 儿子,母的是子吃共鱼同时进,餐母.亲在总母是子自俩己的仅面吃鱼前头分,别吮放鱼着刺一,鱼个肉饭全碗. 年轻让的儿母子亲吃微;笑等着儿子将长鲜大鱼后的,腹吃肉鱼夹时,给他儿就子把,而鱼头自和己鱼的刺碗夹 里只剩下鱼头和给鱼母亲背,骨自.儿己子则张吃最着好大吃嘴的幸部福分无。 比.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2020届高考语文漫画题解答方法人民版

2020届高考语文漫画题解答方法人民版

漫画题解答方法例谈近两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语言表达题,时代感和合用性越来越强。

很多题目紧扣时代脉搏,侧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立生活化的情境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检测。

这些考题观察了考生的语文涵养和综合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漫画是拥有较强幽默感和挖苦见效的绘画,它拥有简洁了可是又形象生动的特色,一般经过夸张、比较、象征等手法,借以挖苦、责怪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拥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正由于此,漫画也就成为近两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题重要的素材。

这是 2005 年湖北高考卷选中的漫画,画中无人,却无不隐含着人,高大的树喻指上一代,那么,终归该怎样解答漫画题呢?小树喻指下一代,反响了两辈人的关系,隐含了教育问题,喻指了老一辈人的爱惜与喜爱,影响一、认识漫画题的特色及观察能力了下一辈人的成长,真是“挡风挡雨又挡路〞。

漫画题观察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综合类题目。

3、幽默幽默,辛辣挖苦常有的漫画题题型有: (1) 描绘( 说明) 漫画内容; (2) 解说漫画寓意; (3) 给漫画拟写标题;(4) 议论漫画的特色、好处 ( 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 。

自我责怪二、认识漫画的特色1、什么是漫画?关于“漫画〞定义各样:(1) 漫画是简笔而侧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 丰子恺?漫画的描法? )(2) 一种拥有强烈的挖苦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经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幽默的画面,借以挖苦、责怪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它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一种工具。

( ?辞海? )(3) 简单而夸张事物特色的绘画,多含有挖苦的意义。

( ?新华字典? )(4) 以精练的手法直接显现事物实质、特色的绘画。

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和形式。

有较强的挖苦、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漫画最大的见效就在于针砭弊端,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就是借助幽默幽默,造成辛辣的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见解,尤以挖苦与幽默见长。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教师版)(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学习目标】1、掌握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2、通过分析典型试题,总结结构的题型规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考点解读】图文转换包括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20200203113736)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20200203113736)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漫画(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

(2)你如何看待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2.仔细观察下面图画,请你为其配一段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超过100字。

3.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4分)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6分)(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

(3分)(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3分)5.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1)给漫画拟出标题。

要求:切合漫画含义,不得用“无题”作标题,8个字以内。

(2分)(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要求:25个字以内。

(2分)7.阅读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

(4分)(1)请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幅漫画(不超过60字)。

(2)请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8.(1)阅读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5分)图中文字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在这停车,就扎你轮胎!说明:福州市的陈先生因为把车停在大妈们跳舞的“地盘”,结果他的车胎被几名跳广场舞的大妈扎破了,导致开车时车子突然失控,险些酿成事故。

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内容。

(2分)②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3分)9.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其寓意。

(不超过12字)(3分)10.请简要描述下面的漫画,并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表达鲜明、生动。

(4分)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2分)1.(1)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

(2)我们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画题解答方法例谈近两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语言表达题,时代感和实用性越来越强。

不少题目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检测。

这些考题考查了考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漫画是具有较强幽默感和讽刺效果的绘画,它具有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一般通过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正因为此,漫画也就成为近两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题重要的素材。

那么,究竟该怎样解答漫画题呢?一、了解漫画题的特点及考查能力漫画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综合类题目。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解释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二、了解漫画的特点1、什么是漫画?关于“漫画”定义种种:(1)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

(丰子恺《漫画的描法》)(2)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画家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它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一种工具。

(《辞海》)(3)简单而夸大事物特征的绘画,多含有讽刺的意义。

(《新华字典》)(4)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

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和形式。

有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5)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现代汉语词典》)2、漫画的特点(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让我们来看漫画《好险》这是一个刚过铁路还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他的西服已被切去了一角,裤子也被剐破,露出花内裤,旅行箱也被剐去了一半,显然是火车通过产生的后果。

这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黄泉了,但漫画作者却没有让他去死,作者正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犯交通规则的危险。

(2)借物喻人,巧妙表意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这是2005年湖北高考卷选中的漫画,画中无人,却无不隐含着人,高大的树喻指上一代,小树喻指下一代,反映了两辈人的关系,隐含了教育问题,喻指了老一辈人的呵护与溺爱,影响了下一辈人的成长,真是“挡风挡雨又挡路”。

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漫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针砭时弊,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就是借助幽默诙谐,造成辛辣的讽刺的,上面这幅漫画中的主人翁把“自我批评”的样子的确做到家了。

你看他主动露出臀部,把巨大标志“自我批评”的注射器高高举起,大有“恨病打针”的气度。

可是,落到实处,注射器上连针头就没有,真是虚伪至极!4、以点带面,含意丰富漫画毕竟是一小方天地,因此,它要反映社会问题就必须借助于点来代面。

日本的秋查殉二历的“无题”漫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刀砧板上一把缺了口的刀,一条金属头、金属盔甲的鱼构成了画面的主体,然而,刀却代表了人类,鱼却代表了生态环境,充分反映了人类在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受到自然对人的反抗性的惩罚。

5、对比强化,彰显重点对比是最能凸现事物特征的艺术手法。

漫画通常也采用这种手法,把事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自我批评下面这幅漫画就充分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某些企业法人,两面三刀,自私自利,沽名钓誉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三、掌握答题方法1、观察要观察漫画中的文字部分。

漫画中的文字包括标题和画注,这些文字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漫画标题是漫画的灵魂,能补充画面所不便给出而又十分重要的信息,它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这个“眼睛”反映着漫画的“心灵”———往往提示了内容或画旨,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漫画的主题。

画注,即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

这些文字一定要认真对待,它往往会决定思考的正确与否。

要明了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文字和漫画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例如:下面这幅漫画《习惯》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知道漫画中的老人家舍新式的洗脸池、洗衣机而不用,变新式的浴缸为洗脚盆,变坐便为蹲便是因为习惯,也就知道作者借以讽刺不接受新事物的人的主旨。

可见标题确实是漫画的眼睛。

但高考设题时,有些漫画并不给标题,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观察漫画的内容了。

如何观察呢?以2005年天津卷为例来说明。

(1)要观察作者所画的人或物。

漫画这种艺术手法是通过直观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各要素如:画中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画中的文字、符号,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组成。

明确漫画画的什么很重要,因为它是理解漫画主旨的基础。

上面这幅漫画是由两幅图构成的。

第一幅画面上所画的物有:四只小狗,一个没了井盖的窨井,一个望远镜,一根盲杖,一个墨镜。

第二幅画面上所画的物有:一只小狗,一个没了井盖的窨井,一个望远镜,一根盲杖,一串脚印。

这是把握漫画内容必须做到的。

(2)要观察漫画的细节。

一幅漫画往往就是在某些细节上显示寓意,因此观察漫画必须观察细节。

如上面这幅漫画细节就是望远镜、盲杖、墨镜、脚印。

2、理解观察了漫画的内容之后,我们还要理解画面。

如何理解画面呢?(1)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如上面的漫画中,我们要正确理解第一幅画中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的关系———小狗举着望远镜,显然,这只小狗是在带路;我们还要理解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的关系,显然,这两样东西意在点明最后一只小狗的特点,这是一只盲狗;我们还要理解窨井和这些狗们的关系,第一幅画中小狗们正准备向前走,窨井是他们前进路上的障碍,第二幅画中小狗们都不见了,只有那只盲狗还在继续前行;我们还要理解脚印和狗们的关系,一串脚印告诉我们三只实力正常的狗调进了窨井,只有视力有缺陷的狗绕过的窨井,得以继续前行。

所有漫画我们都应该这样去理解,否则就会弄不清漫画的含义。

(2)要理解人或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及原因。

上面这幅漫画的结果令人难以理解。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而盲狗却躲过了窨井。

这有些违背常理。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视力正常的狗只用望远镜看远处,而没有注意脚下,所以才掉进了窨井。

因此这幅漫画的寓意也就可以表述为:每个人都应该踏踏实实,关注今天,关注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3)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解画面的寓意。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因而要看懂漫画,不妨将漫画的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把握漫画的要义。

3、表达(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像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概括画面内容要做到语言简明,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的、物与物的关系。

(2)概括寓意概括寓意要语言简明,语言要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3)拟写标题要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

一般可采用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比喻法等拟写标题。

■巩固练习1、请用一句话揭示下面这副漫画所寓的哲理。

(不超过40字,4分)答案示例:一个人之所以能对别人指指点点,常常不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而是彼此之间所处位置不同。

2、看下面漫画,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性文字。

(6分)答案示例:这幅题为《依法了之》的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

(1分)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处罚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3分)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

(1分)整个画面图案简洁,形象生动。

3、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字)(2分)答案示例:不要陷进吸毒的无底深渊(或珍惜生命,反对吸毒)4、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用仙人掌的刺(或仙人掌)作喻体写一个比喻句,揭示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5、读下面的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

(4分)(1)用不超过10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2分)(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2分)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漫画作文一、观察漫画(厚此薄彼),提炼漫画寓意,并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主利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所写内容在漫画寓意的范围之内。

作文点拨寓意;只重视表面,不重视本质,可以多角度延伸立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根据下面的图画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

愚公新难作文点拨:图画材料作文。

该题提供了一幅带有寓意的图画,要求考生根据图画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图画材料作文关键要对图画作准确解读。

由于图画材料具有讽刺性、幽默性和针对性的特征,对图画材料的审题应注意:第一,仔细观察画面构图。

①画面形象:人或物,形象的状态(静/动);②画面布局:上下左右的层次顺序;③画面细节:形象的夸张性部分,如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④画中文字:题目或画中人物的语言。

第二,认真思考画面寓意。

一般而言,用于作文的图画材料多为漫画,而漫画往往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揭示生活现象或反映现实问题。

因此漫画中越是夸张的地方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应注意通过对漫画艺术夸张的部分进行解读来把握画面的寓意。

本次作文的图画材料是一幅漫画,名为“愚公新难”,画面有愚公及其子孙共四人,愚公一手握着话筒,一手拨电话号码,脑海中盘旋着一个信念“再难打也不怕,反正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儿子死了还有我孙子……”,像当年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一般非要打通电话不可,决心之大溢于言表;儿孙们一个个排着队、叉着腰,充分做好随时接过父辈班的准备。

材料影射、隐喻或讽刺了某种社会现象,考生需要对材料所影射、隐喻、讽刺的现象发表见解。

根据题目要求,考生可以选择图画的寓意、或图画的标题、或画面人物的举止神态等不同角度切入构思作文。

以下作文立意可视为切合题意:从图画的寓意角度:1.从“再难打也不怕”寓意:下情上达的公民意识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