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2-1藏象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课件-藏象学说

中医学基础课件-藏象学说

38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位于胸腔, 两肺之间, 略偏于左,
外应虚里。
虚里---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2021/6/16又名胃之大络
39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倒垂莲 蕊,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 包围护,稍大于本人的拳头。
2021/6/16
它的1/3在胸正中线右 侧,2/3在左侧,相当 于第二至第五肋间。
心气充沛,推动 血流脉中,则心得 血之濡养;养心之 血充足则心气充沛, 二者相辅相成,协 调共济,共同维持 心脏的正常搏动。
2021/6/16
51
2021/6/16
脉 道 通 利 的 重要 性
脉之营养和动力
来自于心之气血阴 阳的充盛协调。血 液之所以能在脉中 沿着一定的轨道和 方向循行,是与脉 对血的约束和促进 有密切关系的.。
2021/6/16












认识了内脏的某些功能
古代解剖知识
藏 象 学 说 的 形 成
12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主要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 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及 五脏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两方面
见绪论
2021/6/16
13
五脏为中心的整 体观 体现:
2021/6/16
14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2021/6/16
49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 流动,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舌等 功能正常进行, 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 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藏象概论(共12张PPT)

藏象概论(共12张PPT)
商辛 白 收燥 西 秋 金肺 大 鼻皮 涕 悲 哭 肠
羽咸 黑 藏寒 北 冬 水肾 膀 耳骨 唾 恐 呻 胱
• “藏象”把形与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确 切地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 认识方法。
“脏”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
•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观察和 “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藏”的结构是 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 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功能合一性结构(人体功能模
• 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 论,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脏(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
┌ 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代的解剖观察
│ 脏腑的部分功能源于其形态学的认识 藏象学说─┤ 脏腑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
的形成 │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哲学思想的渗透
└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型)。
• 脏器,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外的器 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 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 “藏”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主要地是一个生理
和病理学概念,是一个功能单位。
2.脏象学说的形成
• 脏(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藏)象的概念内涵, 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 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 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3.脏象学说的特点
本节复习题
• 1.藏(脏)象的概念。 •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
理特点。 • 3.藏象学说的特点。
附: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自然界
人体
五五 五 五五 五 五 五五 六 五五 五 五 五 音味 色 化气 方 季 行脏 腑 官体 液 志 声

藏象概论PPT课件

藏象概论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5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
形态结构
五 脏 实体性脏器
六 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功能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藏精气而不泻
2020年9月28日
16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 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2020年9月28日
3
本节主要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2020年9月28日
4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 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 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2020年9月28日
9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0年9月28日
2020年9月28日
17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是研究人体五脏 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藏象 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 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
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 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 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

藏象(图表) PPT课件

藏象(图表)  PPT课件

(二)肾内水
含义:肾脏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体内 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肾 内 主要靠肾阳对水液的蒸腾气化作用来实现。
肾 1. 促进肺、脾、肝、三焦等脏腑在水 理 内 液代谢中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 水 气 压 2.主持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升清降浊 司膀胱开合

升清降浊
将组织利 用后下
其清者上升至 肺,重新利用 肾贯 阳穿
达于肾的 其浊者下送膀 胱,适时排出 水液 肾气推动——开 司膀胱开合 肾气固摄——合
气始
化终
生 意义:肾为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对水液代谢 平衡起定性作用,故称肾为水脏。 理 表现:不便通利,水液代谢平衡。
病 肾 肾 阳 气化无力 清浊不分, 小便频数 主 理 不 升清失职 精微俱下 味甘甜 足 水 小便量多 下焦虚寒 膀胱失约, 肾气不固 开多合少 夜尿清长
同五脏 奇恒之府 贮藏精气 中空有腔 (附胆外)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 象 学 说 的 形 成
1.古代的解剖知识:《内经》已对人体结构 有详细描述,以后代有发展,为藏象学的 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通过观察 之间的联系逐步认识脏腑的生理、病理变 化规律。 3.长期丰富的医疗实践:通过治疗效应的分 析及反复验证,找出各脏器组织的内在联 系。
含义:情志活动中的恐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 生理意义: 状态,属七情之一。 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在 志 肾气 为 腰 酸 腿 软 、 小 恐伤肾 恐 病理意义: 虚陷 恐则 儿 痴 呆 、 二 便 精不 气下 失禁、遗精 上奉 肾精不足,髓海失充——易恐
(四)肾在液为唾
含义:肾与五液中的唾有密切关系。唾为口津 中粘稠度较低多泡沫的液体。 在 液 生理意义:唾为肾精所化 肾 阳气 化 阴液 上 腾 , 为 输于口腔 唾 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精 肾的经脉向上挟于舌本

中医学基础-藏象学说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藏象学说PPT课件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
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
1. 早期的解剖实践
基础。
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 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 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 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 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 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 疗实践结合起来。
比如:
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 利.所以
心气充沛
(阴阳协调)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按一定方向 流动,从而运行周身,不仅自身得养,保障主血脉、神志、舌等 功能正常进行, 同时, 对维持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 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后天之精
一身 之精
精 先天之精

五脏 之精

精气互化
精 互化 气
重在滋养、 闭藏
偏于在内
重在运 行有序
偏于在外
功能形态随之转化
根据精气学说,精气互化,所以人 体的精、 气作为人体的维持生命活 动的物质(生命物质)没有多大差 别,差别只是形态(有形无形)和 功能(兴奋抑制等)。
气分阴阳:
可参阴阳学说内容
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 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基本概念
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 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界相
通的事物和现象。
五脏为中心 的生理病理
系统
现象
比象
藏,是指 藏于躯体内 的脏腑组织 器官 ;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PPT课件

五、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部,上通于肾,下连 尿道与外界相通。
《医宗必读》:“膀胱当十九椎,居 肾之下,大肠之前”。
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生理功能,与 肾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功能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经过肺、脾、 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敷布全身,濡养人 体,其浊者则经气化下输膀胱而成尿液,并 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而排出体外,维持着 全身水液代谢的平衡。
《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1、受盛化物
受盛,是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化 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
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体现于两个 方面:
①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 的盛器。
②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必须在小 肠内停留一定时间,以利于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化物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 食物,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 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脑“满”,则人的视觉、听觉和精神
活动正常。脑“不满”,则可导致耳鸣, 目眩以及精神萎顿。
(二)脑的功能与五脏的关系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统归于心
《类经·藏象类》称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 诸脏,一腔之大府也”。
(一)三焦的生理功能
1、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
诸气,指全身所有的气;气机,指气 的运动;气化,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 种变化。
三焦是气的通道,是升降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由于《内经》对三焦的具体部位描述不够 明确,而《难经》又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 因而引起了后世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三焦的有形和无形,但对三 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却比较一致,认为三焦的主 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和通行水液。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ppt课件
1、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包括了现代解剖生理学中 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
2、现代解剖生理学一个脏器的功能分散在中医几个 脏器的生理功能之中
因此,中医的脏腑具有从重含义: 既是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又是生理 病理学概念。
详于机能,略于形态
7
四、藏象学说的内容
1、以脏腑为基础,讨论了各目的功能特点 ①何谓脏腑? 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②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五脏——实体性器官,化生,贮藏精、气、血、 津液等精微物质。 六腑——空腔性器官,受纳腐熟,传导变化以及 排泄糟粕。 奇恒之腑——形态类腑,功能似脏。 2、讨论了脏腑与其基本物质的关系。
5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藏象学说是以功能为主的学说
1、五脏和六腑构成阴阳表里的统一整体 如:脏为阴主里,腑为阳主表
以五脏为中心 的整体观
2、五脏同形体诸窍联结成整体
如:心 →小肠 心主血脉 其华在面密切相关
6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功能为主 的学说
②人的心神反应最易观察 ③与物质基础有关—心血
3、临床意义
生理方面 精神振奋、神志清晰 心功能正常——心血充盈——神有所养—— 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12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主神志
3、临床意义
病理方面 精神不振、健忘、思维 心血不足——神失所养—— 反应迟钝,重者神志异常 邪扰心神——心失所养—— 轻者心烦不寐 重者发狂、谵语、昏迷
二、汗为心液
汗为津液所化,与津液、血同出一源;津、血可以互生互 化,故为津血同源;汗为心液,血为心主,故血汗同源。
——心气不足——自汗 汗出过多——血亏——血不养心—— ——心阴不足——盗汗
14

中医基础理论2-1藏象概论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2-1藏象概论课件

先天 之精
元气
后天

之精

宗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心气 肺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的功能活动。
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 及精神的化生;
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与肃降运动以行 呼吸和输布水液;
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以调节血 液和津液的输布运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情志心理活动及生殖机能;
本节主要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 (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 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 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 统。
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电子讲稿
藏象
藏象学说概论
123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腑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 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 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 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核心部分。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 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 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中医学藏象学说ppt课件

中医学藏象学说ppt课件

“在脏为肺……在志为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精气……并于肺则悲” 《素问· 宣明五气篇》 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
“悲则气消” 《素问·举痛论》 情绪消沉,少气懒言,肢体乏力
整理版课件
40
(二)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一、肺的联属功能
皮毛 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
为一身之表,是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
整理版课件
21
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心在脏腑组织中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各有不
同的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藏神的主宰和调节下
分工合作,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整理版课件
整理版课件
2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反复的医疗实践 的印证与反证
长期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
藏象学说的形成
整理版课件
3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
《内经》、《难经》脏腑的大小、长短、容积、重量
食道长为一尺六寸,小肠长三丈三尺,回肠长二丈一尺,广 肠长二尺八寸,肠道合为五丈六尺八寸食道与肠道的比例为 1:36(现代解剖学1:37)
肺主治节 是指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能按照一定 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对全身的治理调节
整理版课件
37
肺的阴阳 气血失调
肺病常见症: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 1.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
痰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恍白
神疲体倦。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2.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娇脏” 阳中之阴。 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故肺与大肠相表里。

《藏象学说概论》PPT课件

《藏象学说概论》PPT课件

三、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心居膈上阳位,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故 为阳脏,又称“火脏”。 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 明为要。 关键抓住心阴与心阳
(血)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1)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 主司(心脏的搏动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 作用)。 (2)其华在面,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以从面部 的色泽表现出来。“有诸内,必形诸外”。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 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故《素问、五脏别 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 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满— 精气 实—水谷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五脏但藏精气,故 “满而不能实”;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 故“实而不能满”。

二、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

靠 靠 心 心 气 气


十分活跃、充沛。由于心、血、脉 之间、心起主导作用,故说心主血 脉。

二、主要生理功能:#
心主身之脉 靠心气 经脉通利 心气——心脏搏动——— 血液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血液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有神(司其外者,以知其内,所以每每通过 脉从容和缓有力 外在表现可知道心脉充盈。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心气充沛; 2、血液充盈,浓稠度等状态适中(心的形质无损); 3、脉管(道)滑利通畅。 推动激发
者是同时进行的。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消化、吸
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
现代研究
1、肺主通调水道的研究 2、肺阳的研究 3、肺主治节的研究 4、肺朝百脉的研究 5、肺主气的研究 6、他脏病从肺论治的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2-1藏象概论

中医基础理论2-1藏象概论
藏象与气血津液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详细描述
藏象,即人体内脏,与气血津液等物质相互关联。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依赖于脏腑的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正常 发挥则需要充足的气血津液供应。因此,藏象与气血津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方的异常都会影响另一 方的正常功能。
藏象与五脏的关系
总结词
五脏是藏象的核心组成部分,主管着不同的生阴阳的平衡,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预防与养生
通过调理生活习惯和饮食, 增强脏腑功能,预防疾病 的发生。
05
中医藏象理论的应用
中医藏象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中医藏象理论通过对人体生理、 病理现象的观察,结合望、闻、 问、切四诊,对疾病进行诊断, 为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
藏象的病理特性
脏腑病变
藏象的病理特性是指人体内部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常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器官的功能。 例如,肝病可以影响到脾胃,心病可以影响到肾等。这种病变过程往往存在着传变规律,
需要遵循一定的治疗原则进行调理。
经络病变
藏象的病理特性还表现在经络系统上。当经络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影响到脏腑器官的功 能。例如,经络痹阻可以导致气血不畅,影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经络瘀滞可以引起
藏象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
人体各组织器官虽然功能不同,但都以五脏 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 体。
整体观念
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在功能上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保持内外环境的统一协调。
动态平衡
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器官通过相互调节,维 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
藏象与脏腑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之 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因此治 疗时需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病 理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本节主要内容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 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先天 之精
元气
后天

之精

宗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心气 肺气 肝气 脾气 肾气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着各脏的功能活动。
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 及精神的化生;
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与肃降运动以行 呼吸和输布水液;
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以调节血 液和津液的输布运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是研究人体五脏 精气阴阳的概念内涵、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及相互关系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藏象 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脏生理 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解释性模型。
人体各脏的生理功能,虽部分可从观察其 形态结构来获得,但主要的是以各脏精气 阴阳的运动变化来认识的。
情志心理活动及生殖机能;
脾气推动和调控着水谷和水液的运化、血液 的生成和运行;
肾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
能,并主宰水液代谢及摄纳呼吸之气。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3.五脏之阴阳
五脏之阴,是五脏之气中的具有凉润、宁 静、抑制等作用的部分;
藏象理论正是古人将客观所见的形态与主 观推理所得的认识结合在一起而构筑的理 论体系。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学说的形成因素:
┌ 藏象的概念源于古代的解剖观察 │ 内脏的部分功能源于其形态学的认识 藏象学说─┤ 内脏的复杂功能通过整体观察而赋予 的形成 │ 藏象概念的确立得益于哲学思想的渗透 └ 藏象概念由临床验证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
中医基础理论
“藏”与脏器的概念不同: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学的整体 观察和“以象测藏”的认识方法,决定了 “藏”的结构是一个在形态性结构框架的基 础上赋予了功能性结构的成分而形成的形态 功能合一性结构。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 体内外的器官而言。属一个纯形态学的或实 体性的结构,而其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 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腑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 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 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 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于 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 体系的核心部分。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参见“整体观念”)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参见“整体观念”)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 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 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 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
形态结构
五 脏 实体性脏器
六 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奇恒之腑 中空有腔性脏器
功能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藏精气而不泻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对临床辨证论 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般说来,病理上“脏病多虚”, “腑病多实”,治疗上“五脏宜补”、 “六腑宜泻”。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合化为一身之精,一身之精 分藏于五脏,则为五脏之精。
五脏之精的存在形式不同:
心精、肝精可以与心血、肝血相融合的形式贮存 于心、肝之内。
肺精主要由脾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的轻清部分组 成。
脾精实为水谷之精。
肾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输于肾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生活医疗实践 中,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认识了内脏 的某些功能,在此基础上,运用察外知内、 取象比类、整体观察等方法,观察到内在 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经过概括、抽 象、推理,逐步归纳出来的。
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
202后天 之精
2021/3/4
心精、心血
肺精、肺津

肝精、肝血
脾精
肾精
中医基础理论
2.五脏之气
五脏之气,是指分布于五脏之中的无形而 运行不息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极 细微物质。
一身之气分布于五脏,则为五脏之气。故 脏气,既可以说是由五脏之精所化生的比 精更细微的运动不息的物质,也可以说是 由一身之气按其不同的成分构成分布到五 脏而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气。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的概念涵有“藏”和“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 (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 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 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 统。
2021/3/4
1 重宏观思维 2 重功能联系 3 重外象推测 4 重整体联系
2021/3/4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正在向以下方面发展:
1 在宏观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如每一功能 的微观机制的研究);
2 在整体思想指导下的个体差异研究(如 体质研究,精理论的构建);
3 据功能以推测其结构的研究(如肺气宣 降有行呼吸和水液作用,推测肺气与肺、 气管的某些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等 相关,肝气的疏泄功能与平滑肌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