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培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题ppt课件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的中医健身方法,有助于调节身 体机能。
要点二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 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是中医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认识,它 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部阴阳平衡的失调有关。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饮食劳 倦等因素。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包括邪正盛 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等方面。
根据病证的寒热性质来判断病情。
虚证与实证
根据病证的虚实程度来判断病情。
脏腑辨证
心辨证
针对心脏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心悸、失 眠等症状。
肾辨证
针对肾脏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腰痛、耳 鸣等症状。
肝辨证
针对肝脏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胁痛、目 眩等症状。
肺辨证
针对肺部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咳嗽、气 喘等症状。
脾辨证
预防为主
中医注重预防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中医注重整体和辨证,以草药和针灸 等自然疗法为主;西医注重结构和功 能,以药物和手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 主。
联系
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互相补充、 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 服务。
总结词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它强调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 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个脏腑(心、肝、脾、肺、肾)和六个腑(胆、胃、小肠 、大肠、膀胱、三焦),以及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这些脏腑和经络 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的中医健身方法,有助于调节身 体机能。
要点二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 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是中医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机制的认识,它 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部阴阳平衡的失调有关。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以及饮食劳 倦等因素。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包括邪正盛 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等方面。
根据病证的寒热性质来判断病情。
虚证与实证
根据病证的虚实程度来判断病情。
脏腑辨证
心辨证
针对心脏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心悸、失 眠等症状。
肾辨证
针对肾脏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腰痛、耳 鸣等症状。
肝辨证
针对肝脏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胁痛、目 眩等症状。
肺辨证
针对肺部疾病的辨证方法,包括咳嗽、气 喘等症状。
脾辨证
预防为主
中医注重预防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中医注重整体和辨证,以草药和针灸 等自然疗法为主;西医注重结构和功 能,以药物和手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为 主。
联系
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互相补充、 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 服务。
总结词
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是中医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它强调脏腑功能和经络系统 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个脏腑(心、肝、脾、肺、肾)和六个腑(胆、胃、小肠 、大肠、膀胱、三焦),以及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这些脏腑和经络 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培训完整ppt课件
闻诊
通过听病人的声音、气味等来 诊断病情。例如,声音嘶哑可 能表示肺燥,口臭可能表示胃 热。
问诊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 家族史等来获取病情信息。例 如,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 等症状,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 等。
切诊
通过切脉来诊断病情。脉象的 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 、脏腑的虚实等。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脏腑理论
脏腑定义
脏腑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包括心 、肝、脾、肺、肾等五脏和胆、胃、 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
脏腑功能
各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心主 血脉、肺主气等。中医学认为,脏腑 功能的正常运转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 键。
02
中医诊断方法
四诊:望、闻、问、切
01
02
03
04
望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气色、 舌象、皮肤等来判断病情。例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 足,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 蕴。
谢。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适 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 免在极端天气或不适宜的时间 进行运动。
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运动,不要半途而废 ,以保持身体健康。
注意安全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 运动过度或受伤。
06
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
表里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表里、寒热、虚实都 是阴阳的具体表现。阳证表示实证、热证 ,阴证表示虚证、寒证。
表证表示病位在表,可能由外感风寒所致 ;里证表示病位在里,可能由内伤杂病所 致。
寒热
虚实
寒证表示怕冷喜暖,热证表示发热喜凉。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经典中医著作
《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等经典 著作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中医发展
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理论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融 合。
中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 ,需从整体角度考虑疾病 的治疗。
辨证施治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修身养性
通过修养身心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以中药、针灸等非手中医强调正气与邪气的平衡, 西医强调病因与病理机制的研
究。
CHAPTER 02
中医学的基本理念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阳代表积极、向上、运动,阴代表消极、向下、静 止。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也受阴阳平衡或失调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中医学的基本理念 • 中医诊断方法 • 中医治法 • 中医预防与保健
CHAPTER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医 疗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 的理论体系。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路线和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 道,与脏腑器官相连,具有联络全身各部,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课件-PPT
的个体,“完整”
一词的数学概念是不可分的意思。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 的完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内联 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构成了心肺脾肝肾五大生理 功能系统。
2.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 ①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 ②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③ 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④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调查资科表明:哈尔滨出生的足月婴儿身高比昆明出生 的足月婴儿要高18.31至15.30厘米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正、邪的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及其 抗病和康复能力。包括脏腑、经络、精气血津 液及其所产生的维护人体健康的能力。用阴阳 来区分其属性,可分阳气和阴精两部分。
邪: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也有 阴阳之分:
❖ 如 六淫 寒湿——阴邪 风、暑、火——阳邪
❖ (2)说明病理变化的总纲
存,不可分离。
❖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 形神病变相互影响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 了依据。 《内经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 朱丹溪曰:“欲知其内, 当以观乎外”。
(6)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 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高取之”。
❖ (2)、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 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 疾病的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如:风寒表实证,
一词的数学概念是不可分的意思。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 的完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通过经络内联 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构成了心肺脾肝肾五大生理 功能系统。
2.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 ①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 ②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③ 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④ 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 调查资科表明:哈尔滨出生的足月婴儿身高比昆明出生 的足月婴儿要高18.31至15.30厘米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正、邪的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及其 抗病和康复能力。包括脏腑、经络、精气血津 液及其所产生的维护人体健康的能力。用阴阳 来区分其属性,可分阳气和阴精两部分。
邪: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也有 阴阳之分:
❖ 如 六淫 寒湿——阴邪 风、暑、火——阳邪
❖ (2)说明病理变化的总纲
存,不可分离。
❖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 形神病变相互影响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供 了依据。 《内经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 朱丹溪曰:“欲知其内, 当以观乎外”。
(6)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 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高取之”。
❖ (2)、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 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 疾病的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如:风寒表实证,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PPT课件
中药治疗
总结词
根据不同病症,选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是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中草药进行治疗。中药治 疗注重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选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食疗养生
总结词
通过调整饮食来达到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详细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中医的脏腑理论 • 经络理论 • 病因病机理论 • 诊断方法 • 治疗方法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
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其理论和实践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 和发展。
发展
中医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包括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不断 吸收和发展各种医学思想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嗅气味
嗅病人的口气、汗味等,以判断 病情。
问诊
询问症状
询问病人的疼痛、发热、咳嗽等症状 ,以了解病情。
询问病史
询问病人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以 判断病情。
切诊
触摸脉象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象,了解病情。
触摸皮肤
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了解病情。
06
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总结词
通过刺激穴位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不畅,机体免疫力下降。
劳逸失度的调护
03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度疲劳,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身体素质。
05
诊断方法
四诊合参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观察病人的神、色、形、 态、舌象等,以了解病
2024年度《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 价值,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 体征等来判断病变脏腑和经络。
脏腑经络学说还可指导临床治疗,医 生可根据病变脏腑和经络的特点制定 相应的治疗方案,如针灸、推拿、中 药等。
2024/2/2
17
04
病因病机理论
2024/2/2
18
外感六淫致病因素及特点
综合化
中医正在与西医相互融合,形 成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 ,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
务。
7
02
阴阳五行理论
2024/2/2
8
阴阳概念及其关系
阴阳定义
阴指事物的阴暗、寒冷、 静止、内敛等属性;阳指 事物的明亮、温暖、活动 、外放等属性。
2024/2/2
阴阳关系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 变化的根本动力。
闻诊方法介绍
听声音
听病人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 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以
分辨病邪性质和脏腑虚实。
2024/2/2
嗅气味
嗅病人身体、口气、分泌物、排泄 物等气味,以了解脏腑气血盛衰和 病邪性质。
注意事项
要在安静环境下进行,避免噪音干 扰;要结合望诊和问诊,综合分析 判断。
25
问诊策略与技巧
问寒热
2024/2/2
运动调理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 太极拳、八段锦等,注重调息 、调身、调心。
精神调理
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宁静,避 免过度情绪波动。
12
03
脏腑经络学说
2024/2/2
13
脏腑功能特点与分类
脏腑功能特点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和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指胆 、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主要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中医基础理论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运动养生
太极拳
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具有缓慢、轻 灵的特点,可以调节呼吸、增强内 脏器官的功能。
八段锦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之一,由八个动 作组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 免疫力。
五禽戏
中国传统健身方法之一,模仿五种 动物的动作,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心肺功能。
游泳
全身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协调性。
中医治疗失眠需要一 定的时间,患者应有 耐心,坚持治疗,直 至痊愈。
胃痛胃胀
01
02
总结词:中医认为胃痛 胃胀是脾胃不和引起的 一种疾病,治疗时应注 重调理脾胃功能,和胃 止痛
详细描述
03
04
05
胃痛胃胀分为寒邪犯胃 和脾胃湿热两种类型, 需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 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 疗。
中医治疗胃痛胃胀的同 时,还应注意调理饮食 ,避免食用油腻、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具 有养胃作用的食物,如 山药、南瓜等。
VS
中医药创新与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研发新型中 药及其制剂,提高中医药疗效和水平。同 时,加强对中医药机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饮食要适量
不过度进食,以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饮食要时鲜
选用新鲜的食物,以保证营养价值和口感。
精神养生
心平气和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以减少身 体的消耗。
调摄情志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如冥想、打坐等, 以保持心理健康。
修身养性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增强个人 魅力。
远离恶习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
总结词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注重预防和调养,通过改善 生活习惯和饮食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地域和患儿具体情况制定治疗 方案。如小儿感冒时可以采用发散解表的方法, 咳嗽时则采用宣肺止咳的方法。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也强调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饮食、适当运动、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来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 ,中医也强调综合治疗和调理身体
详细描述
中医提倡“治未病”,强调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措 施,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同 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中医也强调调养身体, 促进康复。
外科疾病的治疗
01
总结词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以疮疡、 骨折、烧烫伤等为主要治疗对 象,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和外治 两种。
辨证治
01
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因、病机对疾病进行诊
断和治疗的过程。辨证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辨证的方法
中医辨证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多种方式,通过观察病
人的神态、面色、声音、气息、语言、动作等,以及听取病人的主诉和
详细描述
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强调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 措施,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中医也强调调养身 体,促进康复。
儿科疾病的治疗
总结词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以小儿感冒、咳嗽、消化不 良等常见病为主要治疗对象,治疗方法包括中药 治疗和推拿按摩等。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注重预防和调养,通过改善 生活习惯和饮食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根据不同季节、地域和患儿具体情况制定治疗 方案。如小儿感冒时可以采用发散解表的方法, 咳嗽时则采用宣肺止咳的方法。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也强调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饮食、适当运动、养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措施来增强孩子的身体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 ,中医也强调综合治疗和调理身体
详细描述
中医提倡“治未病”,强调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措 施,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同 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中医也强调调养身体, 促进康复。
外科疾病的治疗
01
总结词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以疮疡、 骨折、烧烫伤等为主要治疗对 象,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和外治 两种。
辨证治
01
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因、病机对疾病进行诊
断和治疗的过程。辨证是对疾病本质的判断,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
02
辨证的方法
中医辨证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多种方式,通过观察病
人的神态、面色、声音、气息、语言、动作等,以及听取病人的主诉和
详细描述
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强调预防和调养的重要性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 措施,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中医也强调调养身 体,促进康复。
儿科疾病的治疗
总结词
中医儿科疾病的治疗以小儿感冒、咳嗽、消化不 良等常见病为主要治疗对象,治疗方法包括中药 治疗和推拿按摩等。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PPT课件
的部位。
穴位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缓解 病痛、增强身体健康等作用, 常用于针灸、按摩、拔罐等中
医治疗方法。
穴位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 三类,其中经穴是穴位的主要 组成部分,分布在十二正经和 奇经八脉上。
穴位具有“近治作用”、“远 治作用”和“特殊作用”等特 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头 痛、失眠、咳嗽等常见病症。
中医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相互 关联、相互制约。
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情, 制定个体化的,通过 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来预 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的诊疗方法
望诊
闻诊
问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 面色、舌质、舌苔等来
植物类
植物类中药最为广泛,具有疏 风解表、调气和血等功效,如
人参、枸杞等。
方剂的组成与配伍原则
方剂的基本组成
方剂通常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部分组成 ,君药是方剂的主药,臣药是辅助君药的药,佐 药是协助臣药的药,使药是引导药物到达病所的 药。
常用方剂类型
常用方剂类型包括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和 解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 剂和理气剂等,每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 用法。
五脏的功能活动特点是以藏为 主,不宜外泄,并主管人体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五脏的生理特性是生克制化, 相互协调,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六腑
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三焦六个器官,主要功能是消化、吸 收、排泄。
六腑的功能活动特点是泻而不藏,满 而不实,以通为顺。
六腑的生理特性是传化物而不藏,实 而不能满,以通为用。
穴位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缓解 病痛、增强身体健康等作用, 常用于针灸、按摩、拔罐等中
医治疗方法。
穴位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 三类,其中经穴是穴位的主要 组成部分,分布在十二正经和 奇经八脉上。
穴位具有“近治作用”、“远 治作用”和“特殊作用”等特 点,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头 痛、失眠、咳嗽等常见病症。
中医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相互 关联、相互制约。
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全面了解病情, 制定个体化的,通过 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来预 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的诊疗方法
望诊
闻诊
问诊
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 面色、舌质、舌苔等来
植物类
植物类中药最为广泛,具有疏 风解表、调气和血等功效,如
人参、枸杞等。
方剂的组成与配伍原则
方剂的基本组成
方剂通常由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四部分组成 ,君药是方剂的主药,臣药是辅助君药的药,佐 药是协助臣药的药,使药是引导药物到达病所的 药。
常用方剂类型
常用方剂类型包括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和 解剂、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 剂和理气剂等,每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 用法。
五脏的功能活动特点是以藏为 主,不宜外泄,并主管人体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五脏的生理特性是生克制化, 相互协调,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
六腑
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三焦六个器官,主要功能是消化、吸 收、排泄。
六腑的功能活动特点是泻而不藏,满 而不实,以通为顺。
六腑的生理特性是传化物而不藏,实 而不能满,以通为用。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课件
结论: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都是 在其他脏腑密切配合下进行的,相辅相 成、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统一的机 能活动。
完整版ppt课件
26
●生理功能方面 各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功 能。
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不同 受到整体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的机能 又影响到其他机能活动,表现
出整体统一性
此期,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金元四大家。
姓名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朱震亨
派别
学术观点
代表著作
寒凉派 火 热 论 、 “ 六 气 皆 从 《 素 问 玄 机 火 化 ” “ 五 志 过 极 皆 原病式》 能生火”
攻下派 祛 邪 论 “ 邪 去 正 自 安 ”《 儒 门 事 亲 》
△病理方面 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有积极的适应能
力,但有一定限度。
气候剧变,超过人体适应力
导致疾病发生 某些原因,削弱人体适应力
完整版ppt课件
38
与环境有关的病变如: 春多温病 夏多泄泻
季节性多发病 秋多疟疾 冬多伤寒 旦慧(好转)
昼夜疾病变化 昼安(稳定) 夕加(加重) 夜甚(严重、甚至死亡)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7
●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整体性即是生理整体性的反常
△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能影响在生 理上与之相关的脏腑
例:
胆汁上泛
黄疸、口苦。
肝病→胆 胆汁排泄障碍 恶呕、厌油、
腹胀、腹泻。
△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都是整体生理பைடு நூலகம்能 失常的局部反应
完整版ppt课件
28
例:
目赤肿痛←肝火亢盛
舌体溃烂←心火上炎
成就: △ 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 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 △ 《伤》载方113首, 《金》载方262首, 成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 △运用了理、
完整版ppt课件
26
●生理功能方面 各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功 能。
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不同 受到整体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的机能 又影响到其他机能活动,表现
出整体统一性
此期,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金元四大家。
姓名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朱震亨
派别
学术观点
代表著作
寒凉派 火 热 论 、 “ 六 气 皆 从 《 素 问 玄 机 火 化 ” “ 五 志 过 极 皆 原病式》 能生火”
攻下派 祛 邪 论 “ 邪 去 正 自 安 ”《 儒 门 事 亲 》
△病理方面 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有积极的适应能
力,但有一定限度。
气候剧变,超过人体适应力
导致疾病发生 某些原因,削弱人体适应力
完整版ppt课件
38
与环境有关的病变如: 春多温病 夏多泄泻
季节性多发病 秋多疟疾 冬多伤寒 旦慧(好转)
昼夜疾病变化 昼安(稳定) 夕加(加重) 夜甚(严重、甚至死亡)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7
●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整体性即是生理整体性的反常
△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能影响在生 理上与之相关的脏腑
例:
胆汁上泛
黄疸、口苦。
肝病→胆 胆汁排泄障碍 恶呕、厌油、
腹胀、腹泻。
△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都是整体生理பைடு நூலகம்能 失常的局部反应
完整版ppt课件
28
例:
目赤肿痛←肝火亢盛
舌体溃烂←心火上炎
成就: △ 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 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 △ 《伤》载方113首, 《金》载方262首, 成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 △运用了理、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件
脾
B.飧泄
(肝脾不和)
A.嗳气,呃逆,恶心
呕吐
胃
B.脘腹胀痛
C.便秘
中医基础理论
(肝胃不和)
44
第三节 藏象 四、肝
(二)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肝主疏泄
胆汁de分泌和排泄
中医基础理论
45
第三节 藏象 四、肝
(三)调畅情志
肝主疏泄
气血正常运行
情志活动正常
肝失疏泄 情志活动异常
疏泄不及 疏泄太过
肝郁:郁郁寡欢,性情抑郁, 沉默寡言,喜太息.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阴盛 伤阳
阳盛 伤阴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泻
其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有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余
阴虚 阳虚
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 补
之主,以制阳光.)
其
不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足
中医基之础理源论,以消阴翳.)
1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概念
腰
腹
五 脏
肝 脾 肾
足 三 阴
经
中医基础理论
1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de应用
二. 概括人体de生理功能
物质与功能de矛盾运动 阳气(阳)——促进物质de新陈代谢 阴精(阴)——功能活动de物质基础
生命活动de基本形式 升、出(阳) 降、入(阴)
常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
中医基础理论
C.宣散卫气,将津液化为 汗液,并调节其排泄
肃 降
A.吸入自然界清气 B.将津液向下向内输布
C.将津液向下布散,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 10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 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只有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营养全身, 呈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征象。 2.心藏神: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 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具体包括: ( 1) 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2)主宰协调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中医诊疗式美容院 培训资料
医学课件
1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 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归类 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 兴奋的--------------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 暗的、抑制的----------阴.
1.在体合骨,生髓: 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称骨髓, 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其华在发: 发的生长,赖血以养,肾藏精,精化血,精 血旺盛,则毛发粗壮而润泽,故“肾华在发。” 2.开窍于耳及二阴 :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 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前阴和后阴 的功能与肾也密切相 关. 3.在液为唾 :唾由肾精化生 .
4
医学课件
二.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爰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医学课件 5
医学课件
6
(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 五行相乘与相侮 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医学课件
18
五、肾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肾主水: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 的功能。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肾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 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医学课件 19二)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医学课件
13
(二)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 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 关系。 2.开窍于鼻: 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其通气和嗅觉 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 3.在液为涕: 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 布散于鼻窍,肺精、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 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
医学课件 2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消长 4.阴阳转化
医学课件
3
(四)阴阳学说在美容中医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
4.用于损容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医学课件 15
(二)与形、窍、液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 实及其功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在窍为口: 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 切相关。 其华在唇: 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 衰。 3.在液为涎 : 是指涎的分泌与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8
三. 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五脏一体观;形神 一体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医学课件
9
第二章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 三、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四、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 3.气分阴阳
医学课件
14
三、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 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 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 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2. 脾主统血 : 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 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3. 脾气主升: 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宜升则健”。 (1)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2)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 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16
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1)疏通、畅达全身气的运动 (2)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3)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4)调畅情志 (5)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肝藏血
医学课件 17
(三)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 在体合筋 : 筋的功能依赖于肝精肝血的濡养。 其华在爪: 爪甲亦赖肝精肝血以濡养 . 2.开窍于目 : 目的视物功能,依赖肝精肝血之 濡养和肝气之疏泄。 3.在液为泪 : 泪液的分泌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
3. 五行的母子相及
医学课件 7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 (2)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相侮” . 3.指导疾病的诊断 4.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 (2)控制疾病的传变 (略); (3)确定治则治法 .
医学课件 11
(二)心与形、窍的关系
1.在体合脉: 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 其华在面: 是指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 表现出来.。 2.在窍为舌: 指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常变可从舌的 变化得以 反映。
医学课件
12
二、肺
(一)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且肺有 主司一身之 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2.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 输布和排泄。 3. 主宣发与肃降:是指肺气既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 , 又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