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习题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毒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化学致癌物:指能够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为肿瘤的一类化学物质。

2.终致癌物:指间接致癌物在活化过程中间产物是近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终致癌物。

3.引发剂:指致癌物直接作用于DNA,引起基因突变,使单个或少量细胞发生永久性的、不可逆的遗传性改变,成为突变细胞,或称“启动细胞”,诱发细胞突变的因素称为引发剂。

4.促长剂:指本身无致癌性,在给予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后,再给以促长剂可增强遗传毒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5.助致癌物:指本身无致癌活性,在遗传毒性致癌物之前、同时给予,或当致癌物引起的DNA损伤仍存在时给予,能增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二、选择题1.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A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B.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2.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 A.化学物的致畸性B.化学物的致癌性C.化学物的致突变性D.药物的致癌性3.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AA.一般毒性试验B.短期试验C.动物诱癌试验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4.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BA.启动、进展、促癌B.启动、促癌、进展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E.进展、启动、促癌5.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 DA.细胞形态改变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D.细胞坏死6.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E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8.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point carcinogen testing DA. i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romoters of carcinogenicity.B. evaluates only in vitro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C. requires evaluation of all possible tests for carcinogenesis.D. evaluates a number of systematic, sequenti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9. The correct sequential chronological steps in carcinogenesis are DA.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initiation.B. initiation,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C.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 bioactivation.D. bioactivation, initiation, promotion, progression.三、简答题1. 化学致癌作用机理,目前有哪几种学说?答案要点:(1)体细胞突变学说。

ld50的测定方法的实验报告思考题

ld50的测定方法的实验报告思考题

ld50的测定方法的实验报告思考题【引言】在进行科学研究或毒理学评估时,LD50(半数致死剂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

LD50是指能够致死一半受试动物的剂量,它是评估某种物质毒性的指标。

本文章将探讨LD50的意义和测定方法,并思考在实验报告中应该包含哪些重要的内容。

【LD50的意义】在毒理学研究中,确定物质的毒性是至关重要的。

而LD50作为一种实验评估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毒性程度和剂量效应。

通过测定一种物质在动物体内的LD50,可以进行危险品分类、毒物识别和毒性研究等领域的工作。

【LD50的测定方法】要测定一种物质的LD50,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下面是常见的几种测定方法:1. 最常用的方法:经典Litchfield-Wilcoxon法(Up-and-Down 法)。

该方法是在动物(如小鼠、大鼠)体内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对半数动物产生死亡为止。

根据每个动物的反应调整下一个动物的剂量,以便更接近于LD50。

最后通过计算不同剂量的死亡率,确定LD50。

2. 毒性分类法:根据测定的数据,将物质分为毒性类别。

这种方法是根据动物对不同剂量物质的反应,将物质分为五个毒性类别:非常毒、有毒、有限毒、少量毒和微毒。

这种分类法便于在实验中确定剂量的范围,并提供定量和定性的信息。

3. 统计学分析法:使用统计学方法来计算LD50。

这种方法是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计算得到近似的LD50值,并给出统计上的置信区间以反映结果的可靠性。

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LD50和预测剂量效应。

【实验报告的重要内容】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回顾的重要文件,对于展示和传达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当涉及到LD50的测定时,以下是应该包含在实验报告中的重要内容:1. 实验目的和背景:简要介绍LD50的测定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意义。

2. 实验设计和材料:详细描述实验所使用的动物种类、药物剂量、实验环境等。

3. 实验步骤:清晰地描述每个实验步骤,包括剂量递增、动物反应观察等。

毒理思考题整理word精品

毒理思考题整理word精品

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2. 毒理学的研究领域及相互关系。

3. 常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及各自优缺点。

1. 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毒性;毒作用;各种毒性参数;生物学标志;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

2. 简述毒效应谱和毒作用类型。

3. 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前提和意义。

4. 选择毒性的原因和意义1 生物膜的基本构造?2 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特点?3 吸收、分布、排泄的概念,途径,影响因素?4 首过效应、肠肝循环、贮存库及毒理学意义?1 什么是终毒物,包括哪些类型;终毒物与靶分子结合形式有哪些?2 什么原因可致解毒失效,解毒失效对靶分子有哪些影响?3参与02 _•解毒的酶和小分子物质有哪些?4 修复失效可引发哪些毒性?1. 谈谈定量构效关系(QSAR )研究在毒理学中的意义,现在QSAR研究有哪些方法?2.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3. 化合物联合作用有哪些类型?1 急性毒性试验定义及实验设计要素。

2LD50 的毒理学意义,以及局限性。

3 局部刺激试验包括哪些及选用动物情况。

4 局部刺激试验方法及评价。

蓄积毒性、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的定义、研究方法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设计要点及评价1 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毒性作用类型有哪些?2 常见的免疫毒物有哪些?3 外源化学物的免疫毒性作用的特点?第一章毒理学基础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oxicology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 :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对生物体(living organisms)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s)的学科。

[Toxicology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or xenobiotics) on living organisms.]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 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呈现一定生物学活性的一些化学物质。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环境毒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和生态毒理学(ecotoxicology)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动植物的有毒作用就已有认识,并已有文献记载。

18世纪西班牙化学家和生理学家Bonaventura Orfila: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

毒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快速发展。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

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0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外源化学物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生物学标志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LOAEL即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易感生物学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阈值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只对某种生物、某个靶器官组织或者某些高危人群产生毒性作用,而对其它种类生物、其它器官组织或者其他人群无害。

靶器官因为选择性毒性的存在,外源物质进入机体后,对体内各器官的毒作用不同,其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反应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指暴露于某外源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每日耐受摄入量不可避免的摄入机体的化学物(植物或真菌毒素、环境污染物、加工过程出现的有害物等)的含量。

主要针对有毒物质,非人为添加。

最大无作用剂量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的剂量进入机体,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称为毒物。

适应是生物体对环境条件改变的反应,该反应不超过正常稳态,是可逆的。

效应是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表示暴露于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精华版王心如)

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精华版王心如)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 第一章绪论【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 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究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A 型题】1.毒物是 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的概念是 D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3.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CA.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B A.LD100B.LD50C.LD01D.LD0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 D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 B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以上都是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B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15.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 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8.急性毒作用带为 A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EA.LD50B.LD0C.LD01E.LD100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BA.LD50B.LD0C.LD01D.LD10022.对LD50 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又称致死中量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 呈正比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慢性毒作用带为 C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 A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B 型题】27~30题A 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剂量反应曲线27.用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改变为 A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 B29.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C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 D【名词解释】1.毒物2.biomarker3.medianlethaldose4.hypersensibility5.hormesis6.Zch7.靶器官8.毒性9.阈剂量10.最大无作用剂量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危险度14.危害性15.安全性【问答题】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08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8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抑癌基因细胞内一类能对抗肿瘤作用的基因,在控制细胞增长、增殖等过程其负调控的作用,而在诱导细胞分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则发挥正向调节的作用。

填空题根据化学致癌物引起癌变的机制和模式,可将其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

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引发、促长、进展3个阶段。

致癌物检测方法:短期试验、哺乳动物致癌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

问答题请简答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的引发、促长、进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答:引发阶段:不可逆、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加以固定、剂量-反应显示没有可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最大反应、存在自发的引发作用、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敏感、引发作用必须发生在促长作用之前,“纯”引发作用在无促长时不导致肿瘤。

促长阶段:可逆性;促长剂通常是非致突变物,需要持续和反复暴露;促长剂的有效性仅出现在引发作用之后;促长细胞群的存在取决于促长剂的持续存在;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长作用;剂量-反应显示有可测定的阈值,有可测定的最大效应;对饮食和激素等因素敏感;促长作用的相对效力取决于达到最大效应的时间和剂量速率。

进展阶段:不可逆、伴随生长率和侵袭性的增加出现核型异常,核型不稳定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有可测定的和/或形态学可描述的细胞基因组的改变、进展的早期阶段对环境因素敏感、可见良性和/或恶性肿瘤、促进剂可促进细胞进入该阶段,但可能不是引发剂、可以发生自发的进展作用。

假设有一种化学物质,现在怀疑它可能是引发当地癌症高发的原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流程,帮助判定此种物质是否为致癌物。

答:化学致癌物的判定是一项艰巨、耗时、复杂的工作。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结果是评价化学物致癌危险性的两类主要证据。

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是确定人类致癌物的唯一手段,其可信度取决于严密的设计且研究过程受许多因素的限制和干扰。

啮齿类动物的长期致癌试验是确认动物致癌物的较可靠方法,但动物试验花费大,且周期长。

目前通用的是先使用一些体外试验进行初步筛查,因为这些试验都各有优缺点,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料数据,综合分析后,做出客观判断,如果出现阳性结果再进一步实行动物试验。

完整毒理学练习题+答案

完整毒理学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毒物单纯扩散正确的是AA.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B.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消耗能量C. 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不消耗能量 D.由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消耗能量2.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一般需要经过BA.一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3.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化学物的毒性主要采用BA.体外试验 B.体内试验C.流行病学研究 D.人体观察4.影响化学物毒性的实验条件主要是DA.实验动物的物种、实验动物的品系以及实验动物的个体因素与毒性反应B.温度与湿度、昼夜节律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C.实验动物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D.途径和溶剂、染毒次数以及动物的饲养条件5.外源化学物致敏作用研究的首选动物为AA.豚鼠 B.大鼠 C.家兔 D、小鼠6.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期限一般为BA。

24小时 B.1—3个月 C.1年 D.2年7.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各剂量组间的剂量组距一般相差不小于CA.4倍 B.3倍 C.2倍 D.1倍8.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通常称为A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C.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D.染色体的数目改变9.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叫做BA.整倍体 B.非整倍体 C.断裂 D.断片10.有些化学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其原形或其化学水解产物就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突变,该化学物称为DA.染色体畸变剂 B.间接诱变剂C. 基因突变剂 D.直接诱变剂11.化学致癌的多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一般包括CA。

致癌和促癌阶段 B.致癌、促长和进展阶段C.引发、促长和进展阶段 D.促癌、致癌和进展阶段12.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整个试验结束后,患瘤动物总数在有效动物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DA.癌变发生率 B.癌变发生数C.肿瘤发生数 D。

肿瘤发生率13.从孕体的主要发育阶段来看,对外源化学物损伤极为敏感的胚胎时期是BA.着床期 B.器官形成期C.胎儿期 D.原肠期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第三阶段试验中的最敏感指标所得的NOAEL,若小于或等于人的可能摄入量的100倍,则说明CA.该受试物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 B.该受试物毒性较弱C 该受试物毒性较强 D.该受试物应进行慢性毒性试验1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A,解磷定 B.石灰水 C.乙酰胺 D.美兰16.动物试验结果已证明,黄曲霉毒素主要诱发CA.皮肤癌 B.淋巴癌 C.肝癌 D.肺癌·17.在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时,凡属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日允许摄人量或不需规定日允许摄人量者,要求进行CA.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C 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D.急性毒性试验18.慢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CA. 便秘 B.神经性皮炎C.顽固性贫血 D.血红蛋白含量升高19.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A.神经系统症状 B.心血管病变C.胃肠道症状 D.牙齿和骨骼的损害20.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A.微生物 B 外来化学物质C.寄生虫或虫卵 D.环境污染物21.若想定性描述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可能性,宜选用AA.危害性 D.毒性 C.危险性 D.毒效应22.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属于AA.迟发毒性作用 B.可逆毒性作用C.一般毒性作用 D.无阈毒性作用23.在生物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行为、病理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变化,称为DA.接触生物学标志 D.反应生物学标志C.效应生物学标志 D.易感性生物学标志24.苦杏仁中毒属于AA.氰苷中毒 B.皂素中毒 C.真菌中毒 D.霉菌毒素中毒25.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著名水俣病是由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引起的,主要含重金属( B )A.铜B.汞C.铅D.铁26.按照丙烯酰胺来源推断,下列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最高的是( D )A.大米B.面粉C.黄瓜D.薯片27.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A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8.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 A )A.B1B.G1C.M2D.G229.就营养因素而言,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属于有效促长剂的是( ?A )A.碳水化合物合理脂类B.维生素AC.维生素CD.维生素B2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1.致畸指数是( ?C )A.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摄入量之比B.母体LD50与胎仔最小致畸作用剂量之比C.母体LD50与胎仔最大致畸作用剂量之比D.母体LD50与致畸危害指数之比32.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 B )A.大豆B.西红柿C.玉米D.马铃薯33.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B2D.维生素C34.危险度是( ?A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二、填空题1.毒理学中的剂量通常是指机体接触化学物质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物质的量,一般以mg/kg 表示。

毒理学课后作业和答案.doc

毒理学课后作业和答案.doc

1. 什么是毒作用?什么是毒作用机制?答:毒作用:又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

一、直接损伤作用:如强酸或强碱可直接造成细胞和皮肤粘膜的结构破坏,产生损伤作用。

二、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与立体选择性作用:产生特征性生物学效应。

三、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毒物可以多种方式干扰易兴奋细胞膜的功能,四、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通过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作用以影响三磷酸腺昔(ATP )的合成。

例如,铁在血红蛋白中的化学性氧化作用,由于亚硝酸盐形成了高铁血红蛋白而不能有效地与氧结合。

五、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质)结合:毒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逆的,一种是不可逆的。

六、膜自由基损伤:①膜脂质过氧化损害。

②蛋白质的氧化损害。

③DNA的氧化损害。

七、细胞内钙稳态失调:正常情况下,细胞内钙稳态是由质膜Ca2+转位酶和细胞内钙池系统共同操纵控制的。

细胞损害时,这一操纵过程紊乱可导致Ca2+内流增加,导致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大分子难以控制的破坏。

八、选择性细胞死亡:这种毒性作用是相当特异的。

九、体细胞非致死性遗传改变:毒物和DNA的共价结合也可以通过引发一系列变化而致癌。

十、影响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受细胞内外因素的调节,如果这一调控失衡,就会引起细胞增殖及死亡平衡障碍。

2. 为什么要研究毒作用机制?1)通过对毒作用机制的了解,可阐明描述毒性资料2)估计化学物所致有害作用的可能性3)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4)设计危害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品5)开发对靶生物具有强烈选择性毒性的农药3. 阐明毒作用机制的意义?答:(1):为解释毒理学资料、评估外源化学物有害效应概率、设计开发危害程度较小的药物和工业化学物等提供理论依据2)进一步认识机体生理和生化过程及疾病病理过程,找出早期诊断指标和发展新检测技术,建立预防或解毒措施,制定预防策略4. 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有哪些?答:毒物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并最终引起毒作用的过程。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思考题答案

毒理学基础第七版思考题答案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2.毒理学的研究领域及相互关系。

3.常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及各自优缺点。

1.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毒性;毒作用;各种毒性参数;生物学标志;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毒物兴奋效应。

2.简述毒效应谱和毒作用类型。

3.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前提和意义。

4.选择毒性的原因和意义1生物膜的基本构造?2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特点?3吸收、分布、排泄的概念,途径,影响因素?4首过效应、肠肝循环、贮存库及毒理学意义?1什么是终毒物,包括哪些类型;终毒物与靶分子结合形式有哪些?2什么原因可致解毒失效,解毒失效对靶分子有哪些影响?3参与o2”·解毒的酶和小分子物质有哪些?4修复失效可引发哪些毒性?1.谈谈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在毒理学中的意义,现在QSAR研究有哪些方法?2.影响毒作用的因素有哪些?3.化合物联合作用有哪些类型?1急性毒性试验定义及实验设计要素。

2LD50的毒理学意义,以及局限性。

3局部刺激试验包括哪些及选用动物情况。

4局部刺激试验方法及评价。

蓄积毒性、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的定义、研究方法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设计要点及评价1外源化学物对免疫系统毒性作用类型有哪些?2常见的免疫毒物有哪些?3外源化学物的免疫毒性作用的特点?第一章毒理学基础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oxicology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毒理学Toxicology: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对生物体(living organisms)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s)的学科。

[Toxicology has been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or xenobiotics) on living organisms.]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呈现一定生物学活性的一些化学物质。

毒理思考题(1)

毒理思考题(1)

绪论1.什么是体内试验?什么是体外实验?2.什么是外源化学物?什么是内源化学物?3.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一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什么是毒物、毒性、选择毒性、毒作用和毒作用剂量?2.表示毒性常用的指标(致死剂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毒作用带)?3.剂量反应曲线定义、类型?4.什么是量反应、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1.机体对化学毒物的处置包括哪几方面?2.什么是生物转运?生物转运包括哪几种类型?3.什么是吸收?吸收的途径有哪些及其转运方式?4.什么是排泄?排泄的途径有哪些?5.什么是分布?毒物是如何在体内贮存的?6.什么是靶器官?第三章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1.什么是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意义是什么?2.代谢反应过程分为哪几相?其定义是什么?3.什么是代谢活化?经过代谢活化生成的活性代谢产物可分为几类?4.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主要包括哪几个反应?第四章毒作用机制1.什么是细胞钙稳态?外来化学毒物如何影响细胞钙稳态?2.机体内自由基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自由基的类型?自由基如何损害生物大分子?3.什么是终毒物?4.毒性作用实现的途径?第五章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1.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2.主要有哪些毒物因素影响毒性作用?(注意各种例子)3.主要有哪些机体因素影响毒性作用?4.主要有哪些环境因素影响毒性作用?5.什么是毒物的联合作用?其形式有哪些?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1.什么是一般毒性作用?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分为哪几种类型?2.何谓急性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设计?3.何谓蓄积毒性作用?常用的蓄积毒性试验方法有哪些?4.什么是蓄积系数?蓄积系数公式,K值的大小与毒性的关系?5.何谓慢性毒性作用?其试验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6.何谓亚慢性毒性作用?第七章化学毒物的生殖毒性1.什么是生殖毒性?2.什么是胚胎毒性作用?由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胚胎毒性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什么是显性致死试验?4.什么是致畸物?什么是致畸试验?5.什么是致畸指数?致畸指数与致畸作用的关系?6.简述单细胞凝胶电泳(SCG)试验的原理和方法?7.雄性生殖毒性的检测方法有什么?8.体外致畸试验有哪些优点?第八章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1.什么是突变?什么是致突变作用?2.化学毒物致突变类型有哪些?3.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理及其后果如何?4.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类型5.什么是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的类型6.什么是遗传?7.什么是变异?造成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哪些?8.列举八种常用的致突变试验?9.简述细菌回复突变实验(Aemes试验)的原理?第九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1.什么是肿瘤?2.什么是化学致癌物?如何分类?3.化学致癌分为哪几个过程?4.什么是遗传毒性致癌物?什么是非遗传性致癌物?5.什么是直接致癌物?什么是间接致癌物?6.化学毒物致癌性的判别系统分为哪几个大类?第十章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1.什么是免疫系统?2.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及免疫器官种类?3.什么是免疫应答?4.什么是超敏反应?超敏反应的类型?5.简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6.什么是自身免疫?什么是自身免疫病?。

毒理习题-含答案

毒理习题-含答案

第1题: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答案】A第2题:接触化合物的途径不同,其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A.静脉注射>经呼吸道B.静脉注射>腹腔注射C.腹腔注射>经口D.经口>经皮E.以上都是【答案】E第3题: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

A.500万种B.300万种C.100万种D.10万种E.6~7万种【答案】E第4题: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

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答案】A第5题: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A.灌胃B.喂饲C.吞咽胶囊D.鼻饲E.饮水【答案】A第6题: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DNA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答案】E第7题: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

A.成年动物B.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C.大、小鼠,狗,家兔均可用D.必须为啮齿类或非啮齿类动物E.仅使用单一性别【答案】B第8题:碱基转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B.错义密码C.终止密码D.氨基酸改变E.以上都对【答案】E第9题: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

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排泄,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茶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甲苯的肝脏中氧化,对肝有损害作用,而甲苯没有E.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答案】A第10题: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食品毒理学思考题汇总-2014

食品毒理学思考题汇总-2014

食品毒理学第一章绪论1. 传统毒理学和现代毒理学有什么区别?2. 什么是外源性化学物?3. 什么是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5.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那些?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6. 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7. 食品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是怎样的关系?8. 毒理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本概念1. 什么是毒物?2. 什么是毒性?其大小如何衡量?毒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3. 什么是毒作用?毒作用如何描述?4. 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什么?5. 什么是联合毒性作用?包含哪些类型?6. 什么是靶器官?7. 生物标志物是什么?其包含哪些类型?8.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曲线有哪些类型?9. 毒性指标有哪些?它们的具体涵义是什么?10. 急性和慢性毒作用带分别是什么含义?第三章毒物的体内过程1. 什么是毒物的体内过程?2. 什么是生物转运?生物转运是由哪些过程组成的?3. 毒物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种转运方式的毒理学意义分别是什么?4. 哪种方式是毒物生物转运的主要方式?其影响因素有哪些?5. 什么是毒物的吸收?吸收的途径有哪些?6. 影响消化道吸收和呼吸道吸收的因素分别是什么?什么是血气分配系数?7. 什么是分布?什么是贮存库?体内的主要贮存库有哪些?8. 什么是排泄?排泄的途径有哪些?9. 什么是肝肠循环?其毒理学意义是什么?10. 什么是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是什么?11. 负责生物转化的器官有哪些?12. 生物转化可分为哪两个过程?13. 什么是I相反应,其可分为哪几种反应类型?14. 什么是II相反应?II相反应的结合基团有哪些?第四章化学物质的毒理机制1. 化学毒物产生毒性的可能途径有哪几种?2. 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机制有哪几类?3. 化学物质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哪几类?4. 详细阐述影响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第五章食品毒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1.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是什么?2.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局限性有哪些?3.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流程是什么(PPT中每一节的标题)?4. 食品毒理学实验中实验动物的个体选择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5. 实验动物的编号方法有哪些?编号原则是什么?性别如何区分?实验动物分组应遵循什么原则?6. 受试物试验剂量组至少应该有几组?高、中、低剂量组间应遵循什么原则?毒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对照组有哪些?7. 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有哪几种?不同染毒途径的吸收速率顺序是什么?8. 实验过程中,可采集实验动物生物标本有哪些?第六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试验与评价方法1. 什么是一般毒性作用和一般毒性试验?2. 什么是急性毒性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3. 急性毒性试验包括哪些过程?4. 急性毒性试验中最重要的毒理学参数是什么?其测定方法有哪几种?5. 如何进行急性毒性的分级和评价?6. 什么是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其在试验过程上与急性毒性试验有哪些区别?7. 什么是蓄积性毒性作用?其如何进行分类?。

食品毒理学思考题及答案

食品毒理学思考题及答案

⾷品毒理学思考题及答案绪论1、什么是外源化学物?外源化学物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机体内源产⽣(抗体),并在体内呈现⼀定的⽣物学作⽤的⼀些化学物质。

(⾷品添加剂、⾷品中的间接添加物、⾷品污染物、⾷品中的天然毒素)2、⾷品毒理学的任务是什么?1)研究⾷品中化学物的来源、分布、形态及其进⼊⼈体的途径与代谢规律,阐明影响中毒发⽣和发展的各种条件2)研究化学物在⾷物中的安全限量,评定⾷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卫⽣标准3)研究⾷品中化学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特别应阐明致突变、致畸、致癌和致敏等特殊毒性第⼀章毒理学基本概念第⼀节定义与术语1.概念毒物:在⼀定条件下,较⼩剂量即能够对机体产⽣损害作⽤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

毒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的相对能⼒,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改变遗传密码或引发癌症的能⼒等。

选择毒性:⼀种外源化学物只对某⼀种⽣物有损害,⽽对其他种类的⽣物不具有损害作⽤,或者只对⽣物体内某⼀组织器官产⽣毒性,⽽对其它组织器官⽆毒性作⽤,这种外源化学物对⽣物体的毒性作⽤。

靶器官: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的器官或组织。

毒效应:指进⼊体内的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达到⼀定剂量,并与靶(器官、组织、细胞、分⼦)相互作⽤所引起的不良化学反应。

毒效应谱:毒效应在性质与强度的变化构成了外源化学物的毒效应谱。

效应⽣物标志物:凡能检测化学物引起有害效应的⽣理、⽣化、免疫、细胞、分⼦变化的⽣物学指标。

接触⽣物标志物: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接触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易感性⽣物标志物: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会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反应能⼒的指标。

剂量: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毒物的数量,它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的最主要因素。

0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血/气分配系数当呼吸膜两侧的气体的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和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

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

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这一过程称为代谢解毒。

脂/水分配系数达到动态平衡时,化学物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分配率的平衡系数。

蓄积作用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首过效应外源性化学物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体循环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被消除,此即首过效应或首过消除。

可以减少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的外源性化学物的数量,可能减轻毒性效应肠肝循环外源性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汁进入肠道后,一部分可以随粪便排泄,但另一部分由于肠道微生物的酶(β-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增加其脂溶性而重新被肠道吸收,重新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

填空题Ι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生物转化反应中的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黄素加单氧酶、微粒体外酶系。

外源化学物的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

简单扩散发生的条件包括: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化学物具有脂溶性和化学物呈非解离状态。

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内的主要吸收途径为:经胃肠道、经呼吸道、经皮肤、注射等其它途径。

问答题生物转运方式包括哪三大类?答:A、主动转运:指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B、被动转运:①简单扩散:化学物质顺浓度梯度从膜的一侧转运到另一侧的过程,又称脂溶扩散,是绝大多数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和竞争性一直的影响。

②易化扩散:不易同于脂质的化学物依靠载体有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③滤过: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毒理学习题集库(包括简答、名解、论述等答案)

毒理学习题集库(包括简答、名解、论述等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1、毒理学2、毒物二、选择1、描述毒理学直接关注的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息。

A、毒性鉴定B、接触毒物时间C、接触毒物剂量D、毒性强弱E、以上全是2、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E、以上都是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E、以上都是三、填空1、毒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分为____、_____和_____。

2、动物实验的“3R”法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参考答案]一、名词1、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2、是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二、选择1、A2、D3、E三、填空1、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2、优化、减少和取代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一、名词1、外源化学物3、毒物4、靶器官5、生物学标志6、暴露生物学标志7、效应生物学标志8、易感生物学标志9、量反应10、质反应11、剂量-效应关系12、剂量-反应关系13、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14、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15、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16、半数致死量或浓度17、阈剂18、最大无作用剂量19、毒作用带定义二、选择1、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2、氟(F)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3、铅(Pb)的靶器官为A、中枢神经系统B、脂肪C、肝D、肺E、骨骼4、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8B、14C、26D、112E、2085、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6、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 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

毒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习题答案汇总

毒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习题答案汇总

毒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习题答案汇总作者:南无宝宝实验一1、简述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1.科研人员用的:小白鼠、狗、兔子2.学校教学用的:青蛙(人工繁殖的)、鱼、蚯蚓2、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1.根据实验的要求而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2.选用动物的数量必须符合统计学上预计数字的需要。

3.根据实验的性质也可选不同品系的动物:其目的在于使动物试验结果有规律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4.由于同一种实验动物存在着个体差异,还应注意个体的选择:(1)年龄:一般均选用成年动物来进行实验。

动物年龄常按其体重来估计,选用的动物体重大体上小白鼠20~30g、豚鼠500g左右、家兔2kg左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性别: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如无特殊需要,一般宜选用雌雄各半。

(3)生理状态:实验动物应证明确实健康外,雌性动物若处于怀孕、授乳期不宜采用。

3、把12只动物随机平分成三组。

详细叙述分组过程2.将实验单位随机分成三组设有动物15只,随机等分成A、B、C三组。

将动物编号后,按上述方法,从随机数字表抄录15个数字,将各数一律以3除之,并以余数1、2、3代表A、B、C,结果归入A 组的动物6只,归入B组的动物4只,归入C组的动物5只,即:动物号码123456789101112131415随机数目186240191240839534194491690330除了后的余数321131221121333归组CBAACABBAABACCC要使三组的动物数相等,须把原归A组的6只动物中的1只改配到B组去。

可以随机数字表继续按斜角线抄录一个数字,得60,以6除之,除尽(相当于余数为6),就可以把第六个A(即12号)动物改为B组。

调整后各组的动物编号如下:A组:346910B组:2781112C组:151314154、绘图,任选三个两位数字编号并画出它在小白鼠身上的染色法标记。

10 左上右无 11 左上右上 12左上右中实验二1、简述抓取小鼠和家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小鼠的抓取固定抓取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放在格板或铁笼上。

毒理学--第五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评价(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

毒理学--第五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评价(含多选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一般毒性作用及其评价一、学习的目的要求(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一般毒性概念、分类及研究意义;2. 掌握急性毒性的概念、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常用参数、设计原则和方法;熟悉急性毒性常用的替代方法和原理;了解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3.掌握常用局部毒性评价的方法;了解局部毒性评价的替代方法;4.掌握短期重复剂量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设计原则。

(二)重点与难点1.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参数、设计原则和试验方法;2. 短期重复剂量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设计原则;3. 亚慢性和慢性试验的结果评价。

二、学习笔记(一)一般毒性1.概念:一般毒性是相对于特殊毒性(通常指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和生殖毒性等)而言的,它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剂量、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下对机体产生综合毒性效应的能力,也称为基础毒性。

根据外源化学物接触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2. 一般毒性研究的目的:探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伤的重要基础资料,为毒作用机制和靶器官毒性研究提供线索;是进行外源化学物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定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二)急性毒性试验1. 急性毒性:指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某外源化学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效应。

经口或注射途径染毒“一次”指瞬间给予实验动物染毒;经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染毒时,“一次”接触是指实验动物在特定时间内持续接触外源化学物的过程。

“24小时内多次”指外源化学物毒性很低,一次染毒难以达到其规定限量,需24小时内多次染毒。

通常24小时内染毒不超过3次,且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如经口灌胃每次间隔至少4小时。

2.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1)确定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评价其急性毒性大小。

获得以死亡为终点的毒性上限参数(如LD50或LC50),并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危害性的大小、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等。

06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06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毒理学

名词解释急性毒性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亚慢性毒性是指人或实验动物连续、较长期(相当于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化合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填空题毒理学一般将动物实验按染毒期限分成4个范畴:急性毒性试验、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

最常用的急性毒性试验染毒途径为:经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射途径。

根据急毒试验的目的来确定的观察指标为:致死量/浓度、中毒症状、死亡及其时间、体重问答题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有哪些具体要求?答: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试验动物体重变异不应超过平均体重的20%,常用的集中动物体重范围是:大鼠280-240g,小鼠18-25g,兔2-2.5kg;使用啮齿类动物,每个剂量组每种性别至少要5只动物;剂量范围需经预试验确定,至少设置3个不同的剂量组,组间剂量距离适当,以便能在各试验组动物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毒效应和死亡;通常经灌胃染毒,采用等容量灌胃法。

染毒后仔细观察,并作仔细、系统的记录。

分别在染毒前、染毒后、处死前称量动物体重;观察期限一般为14天;选用适宜方法计算经口LD50。

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答: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以下几点:A、通过实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最主要参数;B、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所害的危险性;C、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实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D、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在一般毒性试验中,如何判别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答:在受试物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时,还应从以下方面判别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①剂量依赖性趋势;②反应重现性;③相关指标变化;④性别差异;⑤效应的时间变化趋势;⑥效应差异的大小⑦历史对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习题答案汇总作者:南无宝宝实验一1、简述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1.科研人员用的:小白鼠、狗、兔子2.学校教学用的:青蛙(人工繁殖的)、鱼、蚯蚓2、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1.根据实验的要求而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2.选用动物的数量必须符合统计学上预计数字的需要。

3.根据实验的性质也可选不同品系的动物:其目的在于使动物试验结果有规律性、重复性和可比性。

4.由于同一种实验动物存在着个体差异,还应注意个体的选择:(1)年龄:一般均选用成年动物来进行实验。

动物年龄常按其体重来估计,选用的动物体重大体上小白鼠20~30g、豚鼠500g左右、家兔2kg左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性别:在实验研究中,动物如无特殊需要,一般宜选用雌雄各半。

(3)生理状态:实验动物应证明确实健康外,雌性动物若处于怀孕、授乳期不宜采用。

3、把12只动物随机平分成三组。

详细叙述分组过程2.将实验单位随机分成三组设有动物15只,随机等分成A、B、C三组。

将动物编号后,按上述方法,从随机数字表抄录15个数字,将各数一律以3除之,并以余数1、2、3代表A、B、C,结果归入A 组的动物6只,归入B组的动物4只,归入C组的动物5只,即:动物号码123456789101112131415随机数目186240191240839534194491690330除了后的余数321131221121333归组CBAACABBAABACCC要使三组的动物数相等,须把原归A组的6只动物中的1只改配到B组去。

可以随机数字表继续按斜角线抄录一个数字,得60,以6除之,除尽(相当于余数为6),就可以把第六个A(即12号)动物改为B组。

调整后各组的动物编号如下:A组:346910B组:2781112C组:151314154、绘图,任选三个两位数字编号并画出它在小白鼠身上的染色法标记。

10 左上右无 11 左上右上 12左上右中实验二1、简述抓取小鼠和家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小鼠的抓取固定抓取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放在格板或铁笼上。

2、趁着小鼠试图挣脱的瞬间,迅速用另外三个手指压住小鼠的尾巴根部握入手掌。

3、放松拇指和食指,用另外三个手指控制小鼠,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边疏松的皮肤提起小鼠,完成抓取固定。

注意事项:抓小鼠尾巴应抓住尾巴中部或根部,不能仅捏住小鼠尾巴的尾端,因为这时小鼠的重量全部集中到尾端,如果小鼠挣扎,有可能弄破尾端。

在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小鼠用线绳捆绑在木版上,或固定在尾静脉注射架及粗试管中。

兔的抓取固定抓取固定方法是用右手把两耳拿在手心并抓住颈后部皮肤,提起家兔,然后用左手托住臀部。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家兔固定栏,打开固定栏的前盖,抓取家兔放进栏内,右手抓住家兔耳朵将头部拉过固定栏的开孔,迅速关上栏门。

2、简述小鼠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及尾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一)皮下注射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将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

鼠在后大腿的内侧或小腹部;大白鼠可在侧下腹部。

(二)皮内注射皮内注射时需将注射的局部脱去被毛,消毒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肤并使之绷紧,在两指之间,用结核菌素注射器连4(1/2)细针头,紧贴皮肤表层刺入皮内,然后再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药液,此时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三)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应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一般多选臀部。

注射时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回抽针栓如无回血,即可进行注射。

给小白鼠作肌肉注射时,用左手抓住鼠两耳和头部皮肤,右手取连有5(1/2)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大腿外侧肌肉,将药液注入。

(四)腹腔注射用小白鼠做实验时,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下,使针头向前推 0.5~1.0cm,再以45度角穿过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图1),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

(五)静脉注射小白鼠:一般采用尾静脉注射,鼠尾静脉有三根,左右两侧及背侧各一根,左右两侧尾静脉比较容易固定,多采用,背侧一根也可采用,但位置容易固定。

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鼠筒内或扣在烧杯中,使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连4(1/2)号细针头,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从尾下四分之一处(约距尾尖2-3厘米)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先缓注少量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继续注入。

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

如需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动注射(图3)。

3、简述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的操作方法兔耳缘静脉沿耳背后缘走行。

将覆盖在静脉皮肤上的毛拔去或剪去,可用水湿润局部,将兔耳略加搓揉或用手指轻弹血管,使兔耳血流增加,并在耳根将耳缘静脉压迫,以使其血管怒张。

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近心端,拇指和小指夹住耳缘部分,以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作垫,待静脉充盈后,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由静脉末端刺入,顺血管方向向心端刺约1~1.5cm,放松左手拇指和食指对血管的压迫,右手试推注射器针芯,若注射阻力较大或出现局部肿胀,说明针头没有刺入静脉,应立即拔出针头,若推注不大阻力,可将药物徐徐注入,注射完毕后将针头抽出,随即以棉球压迫止血。

实验三1、简述鼠尾和小鼠眼眶静脉采血的操作方法⒈剪尾采血需血量很少时常用本法,如作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制作血涂片等可与此法。

动物麻醉后,将尾尖剪去约5mm,从尾部向尾尖部按摩,血即从断端流出。

也可用刀割破尾动脉或尾静脉,让血液自行流出。

如不麻醉,采血量较小。

采血结束后,消毒、止血。

用此法每只鼠可采血10余次。

小鼠可每次采血约 0.1ml,大鼠约0.4ml。

⒉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穿刺采用一根特制的长7~10cm硬的玻璃取血管,其一端内径为 1~1.5mm,另一端逐渐扩大,细端长约 1cm即可,将取血管浸入 1%肝素溶液,干燥后使用。

采血时,左手拇指及食指抓住鼠两耳之间的皮肤使鼠固定,并轻轻压迫颈部两侧,阻碍静脉回流,使眼球充分外突,提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

右手持取血管,将其尖端插入内眼角与眼球之间,轻轻向眼底方向刺入,当感到有阻力时即停止刺入,旋转取血管以切开静脉丛,血液即流入取血管中。

采血结束后,拔出取血管,放松左手,出血即停止。

用本法在短期内可重复采血。

小鼠一次可采血0.2~0.3ml,大鼠一次可采血 0.5~1.0ml。

对大鼠损伤小,建议尝试使用2、分别叙述小鼠,大鼠和家兔常用的处死方法(一)大鼠和小鼠1脊椎脱臼法:右手抓住尾巴将动物放在鼠笼盖或粗糙的表面上向后拉,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按住鼠头,使颈椎脱臼(脊髓与脑髓拉断),动物立即死亡。

2断头法:此法适用于鼠类小动物。

用剪刀在颈部将鼠头剪断,并使颈部对准容器,以免血液四溅。

由于脑脊髓离断且大量出血,动物立即死亡。

3击打法:此法适用于大鼠、家兔等。

抓住动物尾部,提起,用力摔击头部,或用木捶用力捶其后脑部,动物痉挛后即处死。

4急性失血法:常剪断动物的股动脉,放血致死。

如果正在做手术性或解剖性实验,可剪断颈动脉,腹主动脉或剪破心脏放血。

可采用摘眼球法,右手取一眼科弯镊,在鼠右或左侧眼球根部将眼球摘去,并将鼠倒置;头向下,大量失血而致死。

5化学药物致死法:在一密闭容器内,预先放有浸有全身麻醉作用的乙醚或氯仿的棉花,将动物投入容器内,使动物吸入麻醉药而致死。

也可皮下注射士的宁(马钱子碱),注射量为小鼠0.76~2.0mg/kg,大鼠为3.0~3.5mg/kg。

(二)兔1空气栓塞法此法适用于较大动物的处死。

向动物静脉内注射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使之发生空气栓塞,形成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而死。

兔、猫用此法处死需注入20~40ml空气,犬致死的空气剂量为80~150ml。

一般注如入后动物能很快死亡。

本法的优点是处死方法简单、迅速。

缺点是由于动物死于急性循环衰竭,各脏器淤血十分明显。

2急性失血法先使动物麻醉、暴露股三角区或腹腔,再切断股动脉或腹主动脉,迅速放血。

放血时可用湿纱布擦,或用少量自来水冲洗切口,以保持其畅通,动物在3~5分钟内即可死亡。

采用此法动物十分安静,对脏器无损害,但器官贫血比较明显。

小鼠等小动物可采用颈总动脉大量失血而致死的方法。

犬等大型动物要先麻醉后放血,要使放血的切口保持通畅,一般在股三角区横切约lOcm的切口,切断股动、静脉,便大量失血而死。

3破坏延脑法对家兔可用木捶用力捶其后脑部,损坏延脑,动物痉挛后死亡。

4化学药物致死法(1)静脉注射10%氯化钾(kCl)溶液,使动物心肌松弛,失去收缩能力,心脏发生急性扩大致心跳停止而死亡。

成年兔由兔耳缘静脉注入10%氯化钾(kCl)溶液5~10ml/只,狗由狗前肢或后肢皮下静脉注入20~30ml/只,即可致死。

(2)静脉注射10%福尔马林溶液,使血液内蛋白凝固,动物由于全身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和缺氧而死。

狗用20ml/只,即可致死。

(3)皮下注射的士宁致死:用量为:豚鼠为3.0~4.4mg/kg,家兔为0.5~1.Omg/kg,犬为0/3~0.42mg/kg。

猫1.0~2.0mg/kg,大白鼠3.0~3.5mg/kg,小白鼠0.76~2.0mg/kg。

如果动物或其组织要送检,必须注明处死方法。

实验四1、急性毒性实验的概念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

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

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

2、哪些药物适用于经皮肤的毒性实验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疹:但最常见的有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类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2)药物的光敏反应:起光敏反应的药物主要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磺酰脲类、利尿药、吩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及局部用药等。

(3)原发性刺激:主要指药物直接对皮肤局部产生的刺激作用,刺激症状是皮肤接触药物后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4)皮肤过敏反应: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药物有青霉素、磺胺类、氯丙嗪、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等。

(5)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症最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拉莫三嗪、苯砜、美西律等。

(6)氨苯砜综合症:是在服用氨苯砜后出现的一组以发热、皮损、肝损害、黄疸、淋巴结病及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