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大单元集体备课 全部教学设计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运算定律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17-18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内容,也是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
教材中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安排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行程中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观察、发现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从而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练习中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示机会。
3.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而且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合理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那减法运算中会不会也存在某些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连减的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设计意图: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意图,说明活动对目标达成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明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这里通过“凑整”的对口令游戏和对加法的运算定律的简单回顾,引发思考,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空间,实现高效课堂。
]【环节二: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初步理解减法性质。
(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4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看,李叔叔在查阅旅游资料。
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预设:我了解到李叔叔看的这本书一共有234页,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要求的问题是李叔叔还剩多少页没看。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两人同时汇报,一人说想法,另一人在黑板上列出对应的算式。
预设:生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去掉李叔叔昨天看的66页,再去掉今天看的34页,然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算什 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
4
学生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解答。
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学生提出问题,全班 交流解答。 2.完成“做一做” 第 1 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 2 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 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 4 题: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培养学 生估算意识。 2.练习一第 5 题: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脱 式计算。 3.练习一第 6、7 题:是例 3 的巩固练习,再 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11
东 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 一般先说 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 ——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 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 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 30°的方向上, 距离 是 1 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 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 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集体备课教案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学生回忆
为新知识铺垫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板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180O
180O-140O-25O=15O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大数的认识2. 乘法运算定律3. 观察物体4. 分数和小数的意义5.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理解大数的意义,能进行大数的比较和计算。
2. 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
4. 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能进行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5. 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6. 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7.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数的读写、乘法运算定律、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大数的认识、观察物体、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超市购物、运动会等,引导学生感受大数的大小,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大数的读写:以亿为单位,讲解读写方法。
(2)乘法运算定律:通过实例,讲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
(4)分数与小数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含义。
(5)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通过画图,让学生了解其性质。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结合实际例子,讲解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根据讲解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大数的读写、乘法运算定律、观察物体等关键知识点以板书形式呈现。
2. 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以示例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大数,并进行大小比较。
(2)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给定算式的结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角的度量与计算方法,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运用,角的度量与计算,图形变换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三角板、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测量物体长度等,引出四则运算、观察与测量等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1)四则运算:讲解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2)观察与测量:通过观察物体,学习测量长度、面积等。
(3)角的度量与计算:介绍角的度量方法,讲解角的计算公式。
(4)图形的变换:讲解平移、旋转、对称等图形变换方法。
3. 随堂练习每个知识点讲解后,布置相应的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教学目标、重难点。
2. 右侧列出例题、解答过程、关键知识点。
3. 适时展示图形变换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课后练习1、2、3题。
(2)应用题:解决课后练习4、5题。
(3)图形题:完成课后练习6、7题。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2)应用题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3)图形题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的训练。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图形变换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一、教育目标:1、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师生氛围。
2、通过师生交流和讨论,明确数学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方法,明确怎样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3、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们明白每天的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在为自己打基础,学习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而学,每天做事做作业的态度都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4、明确数学学习的各项要求。
二、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方法1、首先在黑板上写上了“数学”两个字,介绍了自己姓“申”,“你知道老师的姓几划吗?” “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数出来的)用到了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数数,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离不开数数的。
2、“请你猜猜沈老师大概几岁?” “你为什么猜我35岁的?”用到了数学学习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观察(板书:观察),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常用的并且是相当重要的方法。
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3、“你为什么猜我28岁的?”学生一脸自信说:“老师比我妈妈要年轻,所以猜28岁。
”这位同学用到了数学学习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比较(板书:比较),在数学学习中比较也是数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4、“你为什么猜我30岁的?”学生解释着:“我知道沈老师的儿子读幼儿园,所以猜30岁。
”请问:这位同学用到了数学学习中的哪种方法?用到了类推,从沈申老师儿子的年龄推测出老师的年龄,也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方法,并告诉学生我的实际年龄,并表扬了那些猜得比较准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是肯定能够学好数学的。
5、总结:看来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学好数学。
(二)讲故事,让学生知道态度决定自己的未来讲故事《木匠的。
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9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9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
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归纳提高: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分数的认识2. 小数的认识和计算3.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4. 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数据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计算,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2.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模型、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如分享水果、测量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2)小数的认识和计算:以购物为例,讲解小数的概念,并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3)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以班级身高、体重为例,进行数据收集、整理、表达。
3. 随堂练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分数的比较等。
2. 小数的认识和计算: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加减法等。
3. 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观察方法、几何图形的识别等。
4. 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数据收集方法、数据整理、数据表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计算题:如1/2 + 1/4、3/5 1/3等。
(2)小数计算题:如2.3 + 1.6、5.7 3.2等。
(3)观察题:观察身边的物体,画出对应的几何图形。
(4)数据收集题:调查班级同学的爱好,进行数据整理和表达。
全册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能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2. 线段、射线、直线3. 角的分类和性质4.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6. 小数的加减法7.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8. 可能性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3. 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方法。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线段、射线、直线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并能正确进行判断。
3. 角的分类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并能正确进行判断。
4.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5.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能正确进行判断。
6. 小数的加减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7.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8. 可能性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选13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篇1一、说教材(一)教育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第二课时。
“小数大小的比较”包括:①小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到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的掌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往往仿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根据小数位的多少来判断小数的大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讲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我通过本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共分五个环节进行:①温故互查引入新课;②设问导读学习新知;③自我检测发现问题;④巩固练习总结;⑤课堂检测。
(一) 温故互查引入新课通过2人小组复述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即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02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202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包括数字的认识和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等。
-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计算题目。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和展示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研究。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建立自信心并乐于接受挑战。
- 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友爱和互助意识。
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和使用: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字,培养其正确使用数字的能力。
2. 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3. 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图形、实物和实际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能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相关教材、教具和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 整理集体备课的内容,确定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安排。
2. 课堂活动:- 通过游戏方式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示范性讲解和导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 设计多种练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 分享集体备课的心得和经验,让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和提升教学水平。
- 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安排。
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研究成果,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估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根据学生的研究反馈和作业成绩进行评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第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数学中的加减法符号和定义,能理解数学计算中的变化规律和操作方法。
2、能够运用加减法的基本算法进行简单实际问题的计算,提高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能够学习和掌握数学中的数字、量和图形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运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形成加减法符号和定义的概念,理解基本算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能够学习和掌握数学中的数字、量和图形等基本概念,提高数学素养和运算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加减法复合计算的运用,如何进行综合实际问题的计算。
2、理解数学中的数字、量和图形等基本概念,掌握运算思维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介绍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原理,形成计算意识和能力。
3、通过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计算速度,建立运算思维模式。
4、通过数学游戏和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增强计算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通过口头答题和书写练习,检测学生的加减法计算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通过赛课活动和教学研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思想,引领教学创新思潮。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1、能够学习和掌握数学中的数字、量和图形等基本概念,理解数学常见的变化规律和运算方法。
2、能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处理并解决特定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
3、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运算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并应用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运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2、掌握数字的读法和拼写,熟悉数字的大小比较和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处理并解决特定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
2、提高运算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时课时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北衙小学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w W w .X k b 1.c 0 m教学准备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复习导入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 1142= 1956 或1142 + 814= 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板书定义⑴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 (2) (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 814= 1142 或1956 —1142= 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大单元集体备课 课时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学习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或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我们设计2课时。
学生通过借助学具或自制学具进行大量的观察和拼搭活动,亲自动手、体验与思考,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观察经验,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视图,体会平面与立体的转换,产生空间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用于之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二、单元目标与重难点单元目标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的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优秀9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凑数游戏。
师:我先说一个数,你们再说一个数,你们说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和或差是整百数。
师生游戏。
同学们玩得真棒!凑整是简便计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出示教材第21页例4情境图。
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2、列式计算。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汇报展示。
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汇报预设:方法一:先用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168-34=一三4(页)方法二: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66+34)=234-100=一三4(页)方法三:先用总页数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234-66-34=234-34-66=200-66=一三4(页)4、拓展提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小数的意义。
2.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小数点的作用。
2. 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小数点卡片3.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4.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整数、分数)。
2. 引入小数,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数吗?”二、新课讲授1. 小数的意义-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如:价格、长度、时间等)。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
-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作用,理解小数点将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 小数的读写- 学习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然后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 学习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然后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三、课堂练习1. 小数读写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小数读写练习题。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2. 小数点卡片游戏- 学生分组进行小数点卡片游戏,巩固小数的读写。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小数点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1. 通过提问,复习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二、新课讲授1. 小数的加减运算- 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的原理。
2. 小数加减法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三、课堂练习1. 小组合作完成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展示解题过程。
四、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小数加减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2.探究新知(1)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在练习本上写下两个两位数,然后计算它们的乘积。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计算过程?3.练习巩固(1)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答案?4.解决问题(1)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小华家的菜地长12米,宽8米,请问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师:回答正确!我们可以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计算出菜地的长和宽的乘积,即12乘以8等于96。
所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96平方米。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计算的呢?(2)学生回答。
(3)师: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第2、3题。
2.家长签字确认。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练习、解决问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1一、班级情况分析1、学习习惯和兴趣四(1)班54人、四(2)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246+83-157 357÷3×59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出示例2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1题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3.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引入脱式计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467-240+129 624÷3×2。
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3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强调列综合算式。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有多少游人要派5位保洁员?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加括号。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完成“做一做”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2.练习二第7题可以用三步计算也可以用两步解决,审题后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3.练习二第8题学生经历填表——说思路——观察比较表中数据变化这一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
4.练习二第9题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5.练习二第10题启发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题意,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想法。
6.练习二第11题先让学生明白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做出正误判断,作后组织全班交流思考过程及依据。
7.练习二12、13题8.练习二第14题引导学生明白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数,弄清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启发学生用代换方法进行思考。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准备一个量角器,一张“公园定向运动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新课学习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
——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
你学会表示了吗?三、巩固练习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第二课时使学生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例2是通过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他与例1是相互联系、互逆的。
图上的小朋友向我们展示了标出物体位置的方向:“先确定方向”,下一句便是“再确定距离”。
距离怎么确定?可以画线段表示,“可以用 1厘米代表 50米”,150米便可以画一条 3厘米长的线段。
这种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教师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
三、巩固练习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四、课堂总结上节课是给出地图,说出位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出了方向和距离,我们就能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
第三课时一、引入新课观察地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写在练习本上。
已知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在练习本上画出上海在北京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小组讨论)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
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完成练习四第1、2两题3.说一说例如: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北偏东的方向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 9 00米。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
一生上板画,全班订正。
四、课堂总结这样看来,观测点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第四课时一、引入新课还记得公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吗?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看看这里边还藏着什么学问。
二、新课学习1.大家能不能根据路线图说一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从起点到观测点1:东偏北约30°,距离:()米。
从观测点1到观测点2:西偏北30°,距离:()米。
学生做游戏,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乘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要力所能及的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植树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大家都参加过植树活动吗?看看小明的同学们,正在植树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看他们热火朝天的植树真辛苦啊。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乘法交换律首先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有25组,每组有4个人负责抬水、浇树。
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25×4○4×25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选择记录。
也就是说25×4和4×25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00.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4=4×25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例如:86×4=4×86,100×33=33×100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
教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个规律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b×a三、巩固练习(1)26×8=()×()(2)56×()=35×()四、课堂总结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二、新课学习一共有25组,每组要植树5棵,每棵树要浇水2桶。
那么可以怎样列式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
25×5×2请你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也就是说无论先计算那两个数的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也就是说这两个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
(25×5)×2=25×(5×2)但是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有时候改变运算顺序会让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
你还能写出类似的算式吗?例如: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个规律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主要是说的清楚,理解规律,不要求一字不差。
教师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也就是说把能够让计算变得简便的两个数先结合起来相乘,再乘第三个数,这样就能算的又对又快。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b×c)三、巩固练习怎样简便怎样算17×25×4 125×29×8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三课时一、引入新课还记得们知道了乘法的那些运算律吗?谁来说一说。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今天我们来继续探究乘法的运算律,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新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还是来解决植树时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一共有25组,每组里4个人挖坑种树,2个人抬水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