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学期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bcf50ccc17552707220849.png)
原 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 而取义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时
译 文
都得到时,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生命是我所想 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
都得到时,我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
你 知 道 之 的 不 同 意 思 吗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正在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 问是什么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一些。”(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 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 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惟弈秋之为听。 3.一人虽听之。 4.思援弓缴而射之。 5.虽与之俱学。 6.弗若之矣。
“之”在这里有4种不同的意思。有的相当于 “的”作用,如:例1和例2中“之”相当于 “的”的作用;有的指某件事情,如:例3中 “之”指“弈秋的教导”;有的指某种事物, 如:例4中“之”指“它”,即上文的鸿鹄 天鹅;有的指人物,如:例5和例6中的“之” 指他,前一个人,即专心听弈秋教导的那个人。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ee0ee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a.png)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2)理解并掌握《学弈》中的“专心致志”和“治理国家”的道理;(3)理解并掌握《两小儿辩日》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举例、讲解等方法,向他人阐述文章中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文章;(2)理解并掌握两篇文章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理解《学弈》中的“专心致志”和“治理国家”的道理;(2)理解《两小儿辩日》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两篇文章中的道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词典,辅助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阐述文章中的道理;(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指导;(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深入阐述文章中的道理。
5.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2)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将两篇文章朗读给家长听,并背诵;2. 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举例阐述文章中的道理,并与家长进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学生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https://img.taocdn.com/s3/m/1008d2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1.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言文两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理解其大意,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班级展示等环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中领悟道理,培养热爱学习、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翻译《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理解其大意。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展示文言文原文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尝试翻译全文。
3.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翻译和理解,探讨有争议的部分,并总结小组的学习成果。
4.班级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班级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5.拓展延伸:教师提供类似的文言文篇目,学生自主阅读并翻译,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展示、自主学习等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等多种手段相结合。
3.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设计的针对性练习,如翻译句子、填写表格等。
2.作业:学生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阅读类似的文言文篇目并翻译、总结课堂所学等。
3.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演示文稿、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背景。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_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efd586763231126edb11aa.png)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本文是关于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学习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
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寻找节奏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2、老师逐句领读。
(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274a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b.png)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学会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修辞等方法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会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故事中道理的理解和领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 相关文言文资料或故事。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跟读并熟悉课文。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词典查找生僻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师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教育:(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
(2)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古代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次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节奏的训练,提高记忆力。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d982d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f.png)
14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安排了《学弈》《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这两篇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虫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些启发。
二、教学目标1.会写“援、俱”等4个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4.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三、教学重点1.能根据注释疏通文意,说出故事内容。
四、教学难点能了解《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并知道他们说明观点的依据。
五、教学准备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课文朗读配乐。
2.准备字理识字微视频。
学生:1.搜集孟子、孔子的资料。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说说课文的意思。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活动1 看图猜题1.出示两个人对弈的图片。
(1)你能结合画面内容,给图片拟个题目吗?(2)相机板书:对弈。
(3)学习“弈”的意思:下棋。
2.出示带有老师的课文插图。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0ca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d.png)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对比阅读,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2)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急功近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对比阅读,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原文及译文。
(2)生字词列表和相关解释。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重点。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生字词,了解词语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和寓意。
3. 对比阅读:(1)让学生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2)讨论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对比阅读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两篇课文。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 总结两篇课文的寓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537de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3.png)
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初步阅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1、读题,引用古诗解题: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
日,是太阳的意思。
2、题意。
二、探究阅读方法1、读这篇课文遇到什么困难?⑴很难读。
⑵有些词语很难理解。
2、你用什么方法解决?3、归纳总结学习本课的有效方法:⑴多读几遍。
⑵联系上下文、结合书上注释理解。
三、初读课文1、学生阅读课文。
分两步解决问题:⑴结合注释读明白。
⑵理解大意读通顺。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阅读。
3、检查学生初读情况:⑴生分段读古文、说古文的意思。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10ff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d.png)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文。
(2)理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以及《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专心致志的精神,以及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2)理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以及《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2. 教学难点:(1)理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
(2)理解《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学弈》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专心致志”的道理。
(2)简要介绍《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学弈》,体会“专心致志”的道理。
(2)让学生自主朗读《两小儿辩日》,观察太阳变化的现象。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组讨论《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4. 课堂讲解:(1)讲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专注学习。
(2)讲解《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复述《学弈》的故事,检测对“专心致志”道理的理解。
(2)让学生解释《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
2. 运用“专心致志”的道理,写一篇关于自己学习经历的小作文。
3. 观察生活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现象,和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练习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学弈两小儿辩日语文公开课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语文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b2b69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2.png)
学弈两小儿辩日语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
(2)理解并掌握《学弈》中的重点词语,如“专心致志”、“治理”、“技巧”等。
(3)理解《两小儿辩日》中的天文知识,如“日中则昃”、“地形”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和儿童的辩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2)理解并掌握《学弈》中的重点词语。
(3)理解《两小儿辩日》中的天文知识。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
(2)《两小儿辩日》中涉及的天文知识的解释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研究《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掌握文章内容和主题。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PPT、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篇文章,做到能正确朗读。
(2)对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了解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的围棋文化。
(2)简介围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激发学生对围棋的兴趣。
2. 学习《学弈》(1)学生自主朗读《学弈》,注意停顿和语气。
(2)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专心致志”、“治理”、“技巧”等。
(3)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3. 学习《两小儿辩日》(1)学生自主朗读《两小儿辩日》,注意停顿和语气。
(2)教师讲解天文知识,如“日中则昃”、“地形”等。
(3)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将《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进行熟读和背诵。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6abdcfe009581b6bd9eb56.png)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2—3页二、教材分析: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5.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五、学生准备:读熟课文六、学情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读熟课文八、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学裔》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课时数(1)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三人行,心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a3c76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9.png)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
1.1.2 能够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思。
1.1.3 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篇文言文的主题和寓意。
1.2.2 学会通过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和语法来理解文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两小儿辩日》2.1.1 文章背景介绍: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历史文化内涵。
2.1.2 字词解析:重点解析生僻字词的含义。
2.1.3 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式和语法特点。
2.1.4 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2 《学弈》2.2.1 文章背景介绍: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历史文化内涵。
2.2.2 字词解析:重点解析生僻字词的含义。
2.2.3 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式和语法特点。
2.2.4 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3.1.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述与文章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3.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意。
3.2.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3 课堂讲解3.3.1 讲解字词:解析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3.2 分析句子: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式和语法特点,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3.4 实践练习3.4.1 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4.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言文交流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翻译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 1 课《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 1 课《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d1b539fc4ffe473368abe5.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 1 课《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
(主要依据文中出现的带方括号的多音字、学生易读错的多音字、文后出现的会写字和会读字、课文中的典型词语以及在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1.应会读字:弈惟鹄缴弗矣与盂沧孰汝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弈: 现在的围棋和五子棋,你知道在古代称为什么吗?3.易读错字:缴与知(易读成一声)4.多音字:缴(jiǎo zhuó)与( yú yǔ yù)5.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专心致志大如车盖沧沧凉凉探汤盘盂(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学奕》通过写两个人同在弈秋的教导下学下棋,而结果却不一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写围绕着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两个小儿争持不下,连孔子这样的博学的人也不能裁决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精神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2.体会文章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恰当地使用比喻。
(2)巧用对比。
(《学奕》中对比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得出结论,因态度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两小儿辩日》中对比两小儿的不同观点表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含义通国、诲、惟弈秋之为听、之、鸿鹄、援、缴、俱、弗、为、辩斗、以、去、日中、及、沧沧凉凉、探汤、决、汝2、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教学难点)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孰为汝多知乎?3、译全文三、情感体验:通过这两则小故事学到的道理:学习不能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科学知识是没有边界的,我们要时时刻刻去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240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7.png)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两篇文章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尊师重道,谦虚好学。
(3)懂得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两篇文章的对比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简要介绍《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作者及背景。
1.2 引导学生关注两篇文章的,预测文章内容。
2. 自主学习,理解文意2.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言词语。
2.2 小组合作,讨论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3. 对比分析,深入探讨3.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异同,分析文章特点。
3.2 学生分享对比心得,提高鉴赏能力。
4. 品读感悟,领会道理4.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的道理。
4.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和收获。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学生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并能运用所学道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进行简单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f8155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b.png)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多元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学弈》:讲述孟子与弈秋的故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两小儿辩日》:描述两个小孩关于太阳早晨和傍晚距离人远近的辩驳,展示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3.4 课堂讲解:3.5 课后作业: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相关故事、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课堂讲解PPT。
学生作业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6.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eeea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4.png)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
1.1.2 能够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1.1.3 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解析和讨论,深入理解两篇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
1.2.2 学会通过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推断出文言文中的隐含意义。
1.2.3 学会通过比较和分析,区分两篇文言文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1.3.2 学会从文言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个人品质。
1.3.3 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两小儿辩日》2.1.1 朗读并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1.2 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2.1.3 讨论文言文中的主题和寓意,如父子关系、孝道等。
2.2 《学弈》2.2.1 朗读并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2.2 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2.3 讨论文言文中的主题和寓意,如学习方法、勤奋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解析法:通过解析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4.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朗读并理解《两小儿辩日》,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5.2 第二周:解析《两小儿辩日》中的修辞手法和寓意。
5.3 第三周:朗读并理解《学弈》,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ed4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3.png)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学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辩论的艺术和学弈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耐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两小儿辩日、学弈》。
2. 学习重点:文言文基本句式、词汇、翻译技巧。
3. 学习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辩论技巧和学弈智慧的领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两小儿辩日、学弈》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辩论技巧和学弈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两小儿辩日、学弈》的背景及意义。
2. 讲解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为学生翻译文章奠定基础。
3. 逐段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辩论技巧和学弈智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等。
4. 课程总结:听取学生的课程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两小儿辩日、学弈》。
2. 参考资料:文言文翻译技巧参考书、相关辩论技巧资料、学弈智慧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座位排列整齐,方便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准备齐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9d33cca76e58fafbb00332.png)
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
(1)教师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分小组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自读理解,合作交流。
(1)边读课文边看注释,把课文读懂。
(2)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再在全班交流。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一些重点句子,适当进行教读。
(3)指导学习多音字:“缴”和“为”。
(4)正音:“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中的“为”读四声。
课件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小结:他们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明各自的观点。
(4)过渡语: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汇报交流,领悟寓意。
(1)孔子最后做出判断了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不能决也)
(2)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我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课件出示动画)
课件出示: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儿 、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个性思考部分
教学反思
(2)学的结果怎么样?(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90861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3.png)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
(2)理解《学弈》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学习《两小儿辩日》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学弈》。
(2)学会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提高表达能力。
(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2)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共事。
(3)学会关爱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学弈》。
(2)理解《学弈》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学习《两小儿辩日》中的词语和句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学弈》中的比喻和寓意。
(2)运用《学弈》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学弈》的故事情节。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弈》,大家还记得故事的主要内容吗?(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学习《两小儿辩日》:(1)让学生自读《两小儿辩日》,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3. 精讲《学弈》:(1)分析《学弈》中的比喻和寓意。
(2)引导学生运用《学弈》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四、课堂练习1. 朗读并背诵《学弈》。
2. 用普通话复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
3. 运用《学弈》中的道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学弈》,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的道理。
2. 写一篇关于《两小儿辩日》的读后感。
3. 收集有关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1. 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学弈》。
2. 学生能够理解《学弈》的故事内容,并能运用其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复述《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
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来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相关链接
1.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
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著作有《孟子》。
2.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
“仁”的思想的强调,表现了对一般人的重视。
自汉以来,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
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
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3.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
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
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
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
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
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同时,在
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援()盂()弈()惧()缓()孟()奕()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三、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品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①并壳入口。
②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③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④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
③想要。
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
B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学奕》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
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
(1)
(2)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俱乐部)援(援助)盂(盘盂)弈(学弈)
惧(惧怕)缓(缓慢)孟(孟子)奕(神采奕奕)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全神贯注)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红红火火)
三、翻译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四、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秋的教导)(天鹅)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前一个人)(前一个人)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孔子不能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
五、(1)A。
我不是不知道,要将壳脱去,想脱去但是太热了。
B.菱角生于水中是一种土特产,由于你逞强,不懂就装懂才这样的。
(2)A
六、专心听讲(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