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

合集下载

我市农业科技“110”实现全覆盖

我市农业科技“110”实现全覆盖

20 0 8年 6月 2 3日, 四川省科技厅 委托 , 受 攀枝花市科技 局主持 召开 了 由攀 枝花市锐 华农 业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米易县春绿果业有 限责任公 司 、 米易县 农牧 局共 同完成 的“ 早春枇 杷控 时成熟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研成果鉴定会 。省农科 院刘建军副 院长 、 成都市龙 泉驿 区农业 发展 局周永年研究员等市外专家和部分市 内专家共 7人 组成 了鉴定 委员会 对成果 的特点 、 水平 和 应用状况等方面进行 了评价 。
科技“ 1 ” 10 信息服务站 挂牌成立 , 我市全部 4 4个 乡镇都 已成 立农业科 技“ 1 ” 息服务 站 , 10 信 标
志着我市农业科技“ 1” 现全覆盖 。 1O实
农业科技“ 1” 10 是服务于攀枝花市及周边地 区的农村综 合信息服务体系 , 是为解决好 农 民
对信息“ 用得上 、 得起 、 用 用得好” 而搭建 的农村 信息 服务平 台和体系 。农业科 技“ 1 ” 市政 10是
61
P ANZ HUA S I TECH & I HI C- NFORMATI ON
“1” 1 0 工作联席会 ; 、 ( 成立 了农业科技“ 1” 市 县 区) 10 办公 室 ; 搭建 了省 、 、 ( 、 市 县 区) 乡四级农 技
专 家服务体系 ; 立 了农 村 信 息员 队伍 ; 市 科 技基 础 条 件 平 台 管理 中心 成立 了农 业 科 技 建 在
“ 1” 1 0 服务 中心 ; 开通 了号码为 8 8 1 0的热线 服务 电话 , 民朋 友可 以通 过拨打热线得 到专 871 农 家咨询和攀西农事 、 川农大 的 5 O个知识 库 的技术支 持 ; 建成 了农业 科技 “ 1 ” 1 0 网络服 务平 台 ,

农业科技服务“110”建设工作方案

农业科技服务“110”建设工作方案

农业科技服务“110”建设工作方案农业科技服务“110”建设工作方案农业科技服务 110 建设工作方案我市自200x年创建农业科技服务 110 以来,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种养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我市的农业科技服务 110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服务 110 的作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科技富民强市战略,以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方式,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 110 服务机制,构建由多种性质,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领导市设立农业科技服务 110 指挥中心,统一领导指挥全市农业科技服务 110 的工作。

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严正任总指挥,市政府副市长吕诗强任副总指挥,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财政局、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技中心、市热作中心、市科协、海南省电信公司文昌分公司等9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为组成人员。

指挥中心下面设立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

各镇、办事处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镇长(主任)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职能部门尽责抓的领导工作机制。

三、创建模式全市各镇要建设农业科技 110 服务站,办事处要建设农业科技 110 服务点。

服务站(点)的建设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即通过政府组织牵头,提供平台,公司、企业加盟共同创建,农民受益,以达到三赢;滤布厂二是在镇(办事处)农技推广站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装修装璜,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

四、服务站(点)设置(一)服务站面积:服务站面积不少于50m2,铺面要显眼光亮,有农资经营项目,分有农资经营区和技术咨询区。

天津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天津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初探
v c r hie t r t eplto ,i o ain e o e sa l a no ain s r iepatr r ic s e nt i a r iea c tc u e, h a r f m f m n r to r s ur e swel si r to e c tenswe eds u s di h sp pe . f m v Ke r y wo ds:a rc lu e;no a in s r ie;e o r e g iu t r i fr to e vc r s u c s m
2 建 立 天 津 市 纵 横 交 错 的 “ + ” 农 技 “ 1 ”信 4 1式 10 息 服 务组织 体 系 信 息 服 务 组 织 体 系 的 建设 要 依 托 政 府 的 主导
党 中央 、 务 院 历来 高 度 重 视 农 业 、 村 和 农 国 农 民工作 , 别 是 进人 新 世 纪 以来 , 特 更是 把 解 决 好 “ 三 农” 问题 作 为全 党 工作 重 中之 重来 要 求 。农业 科 技
“ 1 ” 直 接 面 向“ 农 ” 是 近年 来 涌 现 出 的一 种 10 则 三 ,
维普资讯
天津农业科学
T ni giut a c n e i j A r l rlS i c s a n c u e
・农 业 区 划与 信 息技 术
天津市 农业科 技 “ 1 " 息服务体 系建设初探 1O 信
贾 宝红 , 享 优 , 治 结 合 的 “ 1 ” 业信 息 服 集 10 农
务 模 式 ,从而 建立 建成 服务 网络 覆盖 全市 农业 区县 乡 村 的 、 济 实 用 的 、 益 性 与商 业 运 作 相结 合 的 、 经 公 联 动长效 的农 业科 技 信息 服务 体 系 ,全 面提 升天 津 市农 业信 息服 务能力 和工 作水 平 。

电话一打 服务到家——梁河县“农业110”助农增收

电话一打  服务到家——梁河县“农业110”助农增收
电 话 一 打 服
— —
梁河 县“ 农业 10 助农增 收 ” 1
“ 我家秧苗 出现 了部 分枯死的 问 题, 怎么办?” 在云南省德宏 州梁河县 , 水箐村委会水岭新村 的农 民杨恩文焦 急 地拨通 了当地 “ 业 10 电话请 求 农 1” 帮助 。 接到求助 电话后 , 科技人员尹汩 瑕、 蔺艳梅赶 到了杨 恩文家 的 田里“ 出 诊” ,通过认真察看 ,找 出了 “ 因” 病 秧苗 患 了叶枯型 水稻 白叶枯病 。 接着 , 技人 员 开 出了“ 方 ” 科 药 ——建 议使用广谱性杀菌剂 “ 多菌灵 ” 配合杀 虫剂在晴天整体喷施 。由于 “ 诊治 ” 及 时, 杨恩 文家秧 苗的“ 情 ” 病 得到 了有
效控制。
创 新服 务方 式 为 了有效解决农 民在农业 生产中 服务 群众外 ,农业 l0 还定期开展现 “ l” 遇到 的科技难题 ,满足现代农业 生产 场服务 ,由服务点的工作人员现场进 对科技 的需求 , 梁河 县借鉴“ 公安 10 行有关农 作物种植 、 ” l 牲畜养殖 、 农机操 快速反应机制 , 0 9 月设立 了 由 于2 0 年6 作等问题 的指导。服务队还把相关 的
务 内容进行公示 ;每个 建制村 由1 至2 提 升服 务 水 平 位 科技人 员负责协调 、 指导 , 开展 村 内 的科技服务工作 。“ 农业 10 服务平台 ” 1 为了处理好科技服务点与面 、 向 横 热线 电话 开通后 ,农 民只要打一个 电 与纵向的关系 , 使科技服务更加深入基 话 就能请 到科技专家 ,不用再跑 到县 层 ,农业 10 “ ”服务平 台设 立了农业执 1 城或乡镇咨询。 法、 农机推广与安全服务 、 农业科 技综 合服务 、 农产 品质量安全服务 、 村合 农 完 善 服 务 功 能 作经济服务等五个科技服务小分队。 “ 农业 10 开通 以来 , 民咨询的 l” 农 农业执 法小分 队经常对辖区 内的 问题涉及 方方面面 ,既有咨询 玉米 不 种子 、 化肥 、 农药销 售点 进行检 查 , 组 结 籽的 , 有咨 询庄稼 “ 也 生病 ” 出现异 织农 资经营户开展学习培训 ;农 机推 常情况 的。村 民杨进芹 对记者说 :有 广与安全服务小分 队做好农机监 理工 “ 了‘ 农业 10 , 1 ’我们碰 到问题就不再愁 作 , 开展农机知识培训 ; 农业科技综 合 眉苦脸 了。2 0 年 , 家的2 09 我 亩秧苗枯 服务小分队深入 田间地头 ,现场 指导 黄了, 向‘ 在 农业 10 求助后 , 1’ 科技人 农 民学习各类实用技术 ;农产 品质量 员到我家 看了秧 苗 ,帮我找到 了解决 安 全服 务小分 队根 据测土 配方 结果 , 办 法 。” 指 导农 民合理施 肥 ;农 村合作经济 服 梁 河 县 农 业 局 党 总 支 副 书 记 文定 务 小分 队经 常走访农 产 品加工 企业 , 芳告诉记者 , 为保 障“ 出诊” 、 、 , 为企业的发展 出谋划策…… 快 实 准 真正为农 民解决农业生 产难题 ,农业 “ 对 于 有 些 超 出职 能 范 围 的 咨 询 , l0 服务平 台组建 了由农 业系统高级 “ l” 农业 10也尽量协调解决 。一位农户 ” 1 农艺师 、农艺师和相关 站所 长组成 的 打进热线 电话称 自家的莲藕不知什么 专家组 ,负责 向农户介绍 全县重大农 原 因全腐烂 了 , 科技人员帮忙查看 。 请 业科技试验 、示范项 目,开展咨询服 科技人员来 到现场后 ,发现莲藕腐烂 务, 解决生产 中的热点 、 点问题 。通 并不是 因为得病 ,而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近的企业造 难 过服务平 台,许多农业专 家进入 “ 三 成 的。这虽然超 出了“ 农业 10 的服务 1” 农” 信息无缝 覆盖 系统 , 通过 短信 、 语 范畴 ,但科技人员还是 陪农 户一起去 音、 互联 网等现代信息渠道 , 实现与农 找企业负责人协 商赔偿 事宜 ,最后事 . 民群众 的双 向互 动 交 流 。 情得到了妥善解决 。 般来说 , 我们要 求对农 民群众 截至2 1年底 , 00 梁河县农业局 “ 农 提出的问题及时答复 ;不能及 时答复 业 10 ”服务平 台共开展服务3 万次 , 1 . 6 的 ,组织相关科技人员讨论研 究后进 接受咨询 1 万次 。广大农技人员及工 . 4 行 回复 ; 科技人员无法确定 的 , 就组织 作人员不辞辛苦 ,奔波在 田间地头解 相关人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现场指 难题 、 送科 技 , 为促进 农业 增效 、 成 农 导 。我们规定 各服务点 的科技人员 必 民增收的好帮手 。 须在5 工作 E内对问题做 出答 复 , 个 t 否 本 刊 通 讯 员 梁 文 胡 杰 则将进行 问责 。” 文定芳说 。 本刊记者 鲁子花

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doc

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doc

附件: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推进方案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是在星火富民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科技服务农民为宗旨,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数据网络为基础,致力推动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

为推进该模式的发展,根据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的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背景和目的意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全面提升农村科技信息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使农民及时、便捷、快速、准确地掌握科技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信息技术和信息媒介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拓展,“数字鸿沟”问题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亟—1—待解决。

传统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弱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科技信息需求。

农业科技“110”这一新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为实现农业与农村科技信息的快捷、有效扩散,提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了实际、实用的模式。

温家宝总理曾就农业科技“110”做出专门批示,认为它“是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

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进农村信息化;在星火富民实践中,对农业科技“110”这一有效模式给予了持续的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并因地制宜地予以示范、推广,对进一步提升农村信息服务的实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农村社会化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科技开发与农民需求的互动机制和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入、得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需求、降低成本为中心,以信息查询、服务应答为核心功能,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用户,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依托并提升现有农村科技信息数据网络,构建并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并开发适用实效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统一并规范农村科技信息热线,大力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并切实保障信息质量,促进信息进村入户,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天津市农业110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构建

天津市农业110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构建
展 的深 度 和 广 度 还 需 要 拓 展 。数 字 鸿 沟 ” 题 和 “ 后 “ 问 最

门的必然选择 , 也是广大农 民的迫切要求[] 1。 - 4 农 业科技 “ 1 ” 1O 信息服务 是在 星火 富 民实践 中涌
现 出 的 一 种 具 有 典 型 意 义 的农 村 科 技 服 务 创 新 模 式 ,
pa om f1 0frar utr ce c d tcn lg nT 锄j db i n efciei omain srie sse d pigt lt r o o gilu a sin ea eh ooyi i i a ul a f t n r t evc ytm a a t o f 1 c l n nn d e v f o n
tc oo y i 髓 a n e hn l g n Ii
L i gj ,O G Z iw n WA G J n cu V Xo -i S N h— e , N i -h n n e a
( stt o I om tnTaj cdm gcl r c ne,i j 0 12 C i ) I tue f n r ao ,i i A ae yo A r u ua Si csTa i 309 ,h a ni f i nn f i t l e nn n
ub na r u ua d vl m n o i j ,s gp oe c cnu a o yt i e c,hr m s g l o , aa t c ̄c ra g c tr e e p e t Ta i ui h n t o sl t n ss m, t t o es epa r [ s s ir il l o f n n n i ti e nr s t a a f t m  ̄ n 8 G e l

建设农业110 创新服务手段

建设农业110 创新服务手段

术 人 员 对农 户 零 距 离 的指 导 ,把 农 业 新技 术 直 接 传 授 给 农 民 , 除 了 中 间梗 阻 和 推 广 “ 层 ”问题 , 消 断 解

按 照 省农 委 关 于 开 展 农 业 1 0信 息 服 务 热 线 系 1
统 建 设试 点工 作 的基 本 要 求 ,建 立 了牡 丹 江 市 农 业 1 0服 务热 线体 系 ,创 新 了 农 业 技 术推 广 服 务 手 段 , 1 切 实解 决 了农 民生 产 中 的 技 术 、 求 信 息 、 村 政 策 供 农 法 规 和 农 民负 担 等 问题 ,为 提 高 农 业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提 供 了强有 力 的 技 术 支撑 。 牡丹 江 市 农 业 1 0服 务热 线 ,经 过 一 年 的运 行 , 1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1 建 成 了较 为 完 善 的 农 业 1 0服 务 体 系 1
因经费不足而得不 到推, 。通 过农业 10 服务热线 1
建设 , 技术 人 员 足 不 出户 , 可 以把 一 些较 为 简单 的 就
询 电 话 的 同时 , 培 训 了农 民 , 农 民 得 到 了技 术 , 也 使
提 高 了农 民科 学 种 田的水 平 。今 年 6月 中旬 以来 , 我
市 普 遍 发 生 了玉 米 顶 腐 病 和 烂 心 病 ,植 保 专 家 通 过 农 技 10服 务 热 线 对 咨 询的 农 民进 行 了解 答 。农 民 1 把 自己得 到 的 防 治 技 术 , 传 十 、 传 百地 传 授 给 其 一 十 它农 户 , 到 了辐 射 作用 , 这 些 农 户 都 具 备 了解 决 起 使 这 类 问题 的 能力 。
决 了农 业 技 术 推 广 “ 后 一 公里 ”问题 , 农 业 新 技 最 使

海南农技服务“110”的功能拓展与机制创新

海南农技服务“110”的功能拓展与机制创新


海南农业科技服务 “1”的现状、 1O
问题及原 因
( )现 状及经 验 一 地 处 我 国最 南 端 的海 南 省 ,是 我 国橡 胶等 热 带经 济作 物 的主 要 产地 和 热带 水果 、 反 季节瓜 菜重 点生 产基 地 。全 省总 人 口 80 1 万 ,其 中农 业人 口约 占 7%, 06 农业 实 0 20 年 现 增加值 34 2 4 .O亿元 , 占全省 G P的 3 . D 2 7 %。农业 在 全 省社 会经 济 发展 中具有 重 要 的基础 和支柱地 位 。 随着 现代 农业 和市场 经 济 的迅 速 发展 ,农村 经 济结 构 的升级 调 整 , 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需求迫切 。 海南省科技 部 f 应农民需 求,创建 了农业科技服务 Tl J  ̄ “l”这 一 新型 的农村 科 技服务 新体 制 ,成 10 . 亿元,利润约 10 万元。 50 为海南 农村 科技 服务 的重要 形 式 , 得到 了党 营业额就达到 15 三 亚市 田独 服务站 , 借 技术 优势 , 足三 凭 立 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 人民日报 《 、 光 明 日报》 经 济 日报》 农民 日报 和 中央 亚,服务周边市县 ,仅仅服务哈密瓜产业的 、 、 坝 代 商 业 MO R U IE S DE NB SN S
“ l”进行 了全面报 道 ,在 全国 引起 强烈反 1O 响 。 其基 本做 法和 经验 是 :
机 制 创 新 ,努 力创 建 一个 政 府 牵 头 、 市 场 引导 、1O 沟通 、主 动服 务为特 点 的 农 1 业 科技 服 务 “ ” 系, 能实现 农 民、 10 体 1 才 专家和政府合作共赢,谱写新农村建 设 的新 篇章 。
海南农技服务 ‘1 ’ 的 ‘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推进方案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是在星火富民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科技服务农民为宗旨,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数据网络为基础,致力推动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

为推进该模式的发展,根据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的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背景和目的意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全面提升农村科技信息的社会化服务能力,使农民及时、便捷、快速、准确地掌握科技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信息技术和信息媒介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拓展,“数字鸿沟”问题和“最后一公里”问题亟—1—待解决。

传统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受时空限制、互动性弱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科技信息需求。

农业科技“110”这一新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为实现农业与农村科技信息的快捷、有效扩散,提高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了实际、实用的模式。

温家宝总理曾就农业科技“110”做出专门批示,认为它“是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

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进农村信息化;在星火富民实践中,对农业科技“110”这一有效模式给予了持续的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

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并因地制宜地予以示范、推广,对进一步提升农村信息服务的实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完善农村社会化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科技开发与农民需求的互动机制和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入、得实惠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需求、降低成本为中心,以信息查询、服务应答为核心功能,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用户,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依托并提升现有农村科技信息数据网络,构建并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并开发适用实效的农村科技信息资源,统一并规范农村科技信息热线,大力加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并切实保障信息质量,促进信息进村入户,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二)基本原则一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推进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既要体现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和在公益性领域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部门联合和地方为主相结合。

实现有关部门和地方在推进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发展中的联动。

科技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从环境营造、引导支持、规范制定等角度进行指导,—3—地方应在力量调动、组织实施、条件支撑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三是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基于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信息设施基础、科技服务资源、用户接受能力等的不均衡性,发展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

四是重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是涉及软件和硬件、政策和技术、投入和条件等多方面要素的系统工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探索性,需要在重点示范和分步实施的基础上,予以面上推广和整体推动。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总体目标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依托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农村科技服务专项行动的实施和中国星火计划网站的建设,整合优势力量和资源,在全国选择20个左右的省份,每个示范省份选择3个左右的地市、在所选地市内相对集中地选择5个左右的县开展示范;用5-6年的时间,力争覆盖所有省份。

致力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解决“四大问题”。

一是立足于实现资源共享,体现集成—4—优势,致力解决资源整合问题;二是立足于提高信息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形成服务品牌,致力解决统一服务热线问题;三是立足于保障信息质量,提高服务效益,致力解决服务规范问题;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致力解决长效机制问题。

2.实现“四大功能”。

一是实现服务网络和服务内容的广度覆盖,服务网络应全面覆盖示范区域,服务内容应覆盖区域主要农业产业和产品;二是实现运行过程和服务使用的成本低廉,营造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政策和技术环境;三是实现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适用实效,确保信息的可用性;四是实现信息服务和信息反馈的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的快速、便捷流动。

(二)主要任务开展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示范。

重点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系统、服务支持系统、数据资源系统、服务热线系统、用户终端系统、质量规范系统等“六大系统”的建设;构建从服务组织,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到服务应答、上门服务,再到信息使用和信息反馈的全流程、互动式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1.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系统建设—5—以强化服务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为目标,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系统建设。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宏观指导、力量协调、常规服务和服务组织。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协调会议,负责宏观指导和横向协调,形成联合推动机制。

——选择基础力量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有两年以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经验、服务信誉良好的单位作为技术支撑或运作依托实体,作为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中心,负责具体服务工作和信息平台建设;各级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至少应覆盖本区域,服务中心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具有相当比例。

2.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建设优化信息服务专家队伍。

与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相配合,动员并凝聚各方面的科技力量,为用户提供人工咨询和上门服务,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支持系统。

系统的构成应视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力量:——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庄稼医—6—院”,农业专业大户等市场主体的优势智力和人才资源。

——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科技特派员、星火学校、农业科技园区、专业技术协会、农技站等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优势智力和人才资源。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的优势智力和人才资源。

3.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数据资源系统建设以为用户提供声讯查询或网络查询服务为目标,加强数据资源系统及其载体的建设。

该系统的建设原则以地方为主体开展。

——整合农业专家系统、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支持系统等的优势力量和数据资源,建立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和查询系统。

——逐步建立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智能分析与配置系统、农产品交易智能联络系统、农产品电子议价系统、农民科技培训系统等。

——以中国星火计划网为基础,建立“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网”。

信息数据资源系统的建设原则应以该网站为载体。

加强同类网站资源的整合,逐步实现共享。

—7—4.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热线系统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热线系统包括服务号码及其相配套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以提高热线效率、形成服务品牌为目标,加强服务热线系统建设。

——科技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统一试点区域内的热线服务号码;各试点区域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做好服务号码的换代和相应的协调工作。

——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和农业科技信息数据资源系统的建设相结合,各试点区域要做好与服务号码相应的智能分级、智能语音、人工转接和自动转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结合星火科技培训,做好信息服务中心人员培训工作。

5.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终端系统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终端系统是指用户发出咨询信息和接受服务信息的工具或界面。

——不同发展区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用户终端,包括电话、网络、电视、卫星传播设施等。

——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将中国星火计划网站的建设延伸到基层,整合各方面信息平台,提升—8—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基础能力。

6.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质量规范系统建设以保障信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为目标,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质量规范系统建设。

——构建信息标准、信息监测等农业科技信息规范和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科技信息服务的适用实效,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制定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对服务中心的评价指标和管理办法。

四、组织实施和阶段安排(一)任务分解1.国家层面——提出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的宏观战略和政策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负责统一服务热线号码,认定示范省份,统筹各地的示范和推广工作等。

——开发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网站标准格式(主要指功能方面)、系统数据库规范和共享方案,组织农业科技信息质—9—量规范系统建设,营造有关支持条件。

2.省级层面——负责落实国家的要求和任务,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省级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发展战略和工作方案。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终端系统建设,做好热线号码的换代和相应的协调工作。

——认定并管理省以下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统筹省以下各地的示范和推广工作等。

——省级相应部门根据统一标准、规范和共享方案,完成本省网站和信息服务数据库建设,营造有关支持条件。

3.地市、县层面——负责落实国家和省级的要求和任务,制定地市、县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推进方案。

——发展地市、县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实现统一电话服务功能,统筹地市、县和基层的示范和推广工作等。

——具体组织本区域内有关数据信息的汇总上报或录入工作,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县级在科技信息数据收集方面和求助服务方面应该发—10—挥主渠道作用。

(二)阶段安排1.示范阶段。

建立农业科技信息质量规范系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系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热线系统,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典型地区启动示范项目。

2.扩大示范阶段。

总结示范阶段的工作经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质量规范系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热线系统,制定扩大示范工作要点,启动第二批示范项目,使示范项目覆盖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典型地区。

3.整体推动阶段。

总结扩大示范阶段的工作经验,形成并完善整体推动相关规范和系统,制定整体推动工作要点,整体推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工作,使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覆盖绝大多数农村。

五、保障措施和支撑条件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和力量,强化保障措施和支撑条件,构建包括领导管理、政策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创新、服务能力等在内的条件支撑和保障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