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

合集下载

国关国际行为体名词解释

国关国际行为体名词解释

国关国际行为体名词解释
国际行为体是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国家、
国际组织或其他国际参与者。

这些行为体通过参与国际合作、制定
国际规则、进行外交活动等方式来影响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发展。

国家是国际行为体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国家是指一个具有独
立主权、固定领土和人口的政治实体。

国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外
交关系、签订国际条约、参与国际组织等方式来参与国际事务。

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或政府组成的机构,旨在促进国际合作
和解决共同问题。

例如,联合国是一个由193个会员国组成的国际
组织,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权等。

除了国家和国际组织,其他国际行为体还包括非政府组织(NGOs)、跨国公司、地区组织等。

非政府组织是由民间团体或个
人组成的组织,通过开展慈善、人权保护、环境保护等活动来参与
国际事务。

跨国公司是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其经济实力和
全球影响力使其成为重要的国际行为体。

地区组织是由一些国家在
特定地区建立的组织,如欧盟、东盟等,它们通过加强地区内部合
作来推动地区事务的发展。

这些国际行为体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塑造着国际关系的格局和发展。

国际关系教案

国际关系教案

国际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国际体系、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3.培养学生分析国际关系事件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国际格局的类型与特点。

3.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国际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4.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5.国际关系中的合作与冲突:国际合作的形式与条件,国际冲突的原因与解决方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国际关系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逐步讲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总结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或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情况、参与讨论情况等。

2.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考试评价:通过考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讲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PPT课件

第二讲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PPT课件
10
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4.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才能被其他行 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
11
国际主体行为类型
1. 国家行为主体 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
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 依据,目前在国际社会已有190多个主权 国家。国家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政 治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 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
国际合作是对主权的重新认定过程,包括转移、 让渡和削弱。其形式包括结盟、参与国际组织、 条约和共同体等。
经济全球化是对封闭式独立经济体的排斥和强制 干预。
24
国家政治主权受到影响的表现:
1、全球相互联系的增加减少了国家政府使用的 政治手段的效力;
2、跨国力量和流动的扩大减少了国家对公民行 为的限制;
30
三、非国家行为体
国 际 政 府 间 组 织 (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GOs)
国 际 非 政 府 组 织 (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国 际 政 治 运 动 (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张学良针对“九一八”事变的讲话
22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体系) 中的地位和作用
1、现是代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 点 2、在国际关系中居最主要地位、起最重 要作用 3、对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具有制约作用
23
(2)对主权的影响和制约
国际关系的互动特征决定任何国家的主权实际上 都要受到其他国家的权力影响,形成特殊的支 配关系。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事务,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各种政治力量。

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①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②具有自身特殊的利益;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④具有相对稳定的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从类型上看,可划分为: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

2、国家行为体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即主权国家,它是构成当代国际社会的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是最有组织的政治经济实体,也是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行为体。

其基本特征如下:①具有固定的领土和一定数量的居民;②具有一定的政权组织机构;③具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3、非国家行为体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是国际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它可分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性政治运动三种基本类型。

其行为特点如下:①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②对外行为的跨国性;③职能作用的协调性。

4、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指若干主权国家为达到一定共同目标,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创立的国家间的组织,属于非国家行为体。

构成具备三要素:成员国之间有合作的政治意愿;组织之中要有一定的结构或形式;组织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

按照区域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政治、社会角度划分,可分为军事、经济、技术性国际组织。

5、国际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私人的国际群体或协会,它们追求跨国利益。

与政府间组织不同,非政府组织不是由政府发起的,它们是不定期的由来自不同民族的公民群体组织、资助和管理的。

特点: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不是那么直接,但它在特定的功能性问题领域促进了较大的跨国合作;在很多领域和政府间组织形成相互协商与合作的关系,有力推动跨国合作。

主要包括:国际性政党组织、国际性宗教组织、国际性政治活动、跨国公司和恐怖主义组织等。

6、国家利益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国家间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从内容的角度可将国家利益划分为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其中安全利益是核心利益,经济利益是基本利益)。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由联邦成员组成 拥有统一宪法 联邦政府与成员国分权
复 合 国
根据条约组成的国家联合体 无统一的中央政府、立法、军队 和预算
6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二、国家主权的历史沿革及其当代挑战
1.主权理论的产生
法国的法学家与政治学家让· 博丹(1530-1595) 提出:主 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具有永久性和不可分割性 • 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1625年发表《战争与和平法》,强调 国家对外权力的独立性,不受支配性
24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二节 非国家行为体
5、 政府间组织典型分析 联合国——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维护和平、
促进发展为宗旨
机构: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与社会发展理事会、
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
作用: 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多种手段 主持军备控制与国际裁军 进行人道主义救助 推进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调整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着眼点 解释和证明国家对外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工具
20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二节 非国家行为体
一、政府间组织
1、定义: 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通过一定的协议而创立 的机构,其成员仅限于主权国家。国际政治中的非 国家行为体日趋活跃,主要表现为种类增多,涉及 各个领域,数量增大,作用增强。
8
第三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一节 国家行为体
二、国家主权的历史沿革及其当代挑战
2.主权的概念: • (1)对内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的和最终的政治 权威,它是一种发布公共法则以规范人们政治行为的权 力。 • (2)对外主权。即国家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享 有独立自主权,国家不受任何外部政治实体的权力所支 配。从理论上说,对外主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a. 国际 法的含义,即国家只有享有主权,才是国际法的一个主 体;b. 政治含义,即在国际关系中,它对其人民和领土 享有不受外部干涉的独立管辖权;c.道德含义,所有主 权国家都应该尊重别国管理其内部事务的权利。

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知识

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知识

国际关系理论基础知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

它试图解释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国际冲突与合作的根源以及国际体系的运行机制。

首先,我们来谈谈现实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权力斗争。

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它们追求自身的权力和利益。

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没有一个超越国家的权威来维持秩序,因此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来保障安全和生存。

现实主义强调权力的重要性,认为强国主导国际事务,弱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例如,在历史上,大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资源和影响力,经常发生战争和冲突。

与之相对的是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是可能的,而且通过国际制度和规范可以促进和平与繁荣。

国家并非仅仅追求权力,还关注经济发展、民主价值和人权等。

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多边机制可以约束国家的行为,减少冲突的发生。

自由贸易、民主制度的传播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都被视为促进国际关系和谐发展的积极因素。

建构主义理论则从观念和文化的角度看待国际关系。

它认为,国家的身份和利益不是先于互动而存在的,而是在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国际规范、观念和文化对于国家的行为和国际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并在国际上共同努力制定相关的协议和政策。

在国际关系中,国际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国际体系由国家、国际组织等行为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

国际体系的结构和性质会影响行为体的行为。

例如,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与当今的多极化趋势,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和战略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国家利益包括安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因素。

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详细解释说明

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详细解释说明

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国家行为体是指具备独立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国家或国际组织。

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行为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行为对于国际秩序和全球事务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解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对于分析和理解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三种主要的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大国、中小国家和国际组织。

这些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事务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对于维护自身利益、推动国际合作以及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种类型的国家行为体中,大国被认为是拥有强大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的国家。

大国通常具备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议程设置能力。

它们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能够通过经济制裁、外交斡旋等手段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

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常常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焦点,它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的责任。

第二种类型的国家行为体是中小国家。

相较于大国,中小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较弱,但却有着自身独特的地理、人口和资源优势。

中小国家往往秉持着维护自身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发起倡议。

中小国家通常富有创造力和灵活性,可以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和寻求联盟等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最后一种类型的国家行为体是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由多个国家或政府组成的合作机构,旨在解决跨国问题和推动国际合作。

这些组织扮演着协调、规范和监督国际事务的重要角色。

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公信力,通过制定国际规则和约束国家行为,为国际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了解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的行为逻辑和动机。

大国、中小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各具特点,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国际秩序的发展。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些国家行为体的特点和作用,在认识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结构部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展开论述,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现实主义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1.道德是虚幻的。

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

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

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

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

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

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权利制度文化》复习笔记-育明教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权利制度文化》复习笔记-育明教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复习笔记-育明教育一、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讲解(育明课程中心资料)考试科目:“711政治学综合一”参考书①《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王帆、曲博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14年新加)②《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③《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年新加)育明教育课程中心陈老师解析《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这本书是2014年新增的一本参考书,在14年和15年的考试中对于这本书的考察基本都是书中的重点章节,课后的思考题需要作为复习重点。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阅读这本书难度并不大,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好试题。

这本书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和《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相重合的,对于重合的部分建议考生以《权力·制度·文化》中的内容为主进行记忆。

《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几乎囊括了秦亚青老师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从功利的角度分析秦亚青是我们外交学院的院长,他的这边论文集基本每年都会作为出题参照的重点。

对于这本书的考察经常会出现论述题,但是作为一本论文,书中部分章节间的联系还是欠缺紧密度的,建议考生在研读这本书的时候要通过整理笔记和专题来帮助自己理清整本书的脉络。

最后关于书中两大模块:理论和方法,建议考生要侧重于“理论部分”。

《政治学基础》这本书是在2014年代替《政治科学基础》加入到指定参考书之中,更确切的说应该的“回归”到参考书之中,因为在2008年以前这本书一直是指定参考书之一。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政治学基础》这本书是最难的一本,总是感觉读了好多遍还是没有吃透。

建议考生第一遍阅读之后要通过全书的目录来把脉络和框架整理清晰:书中分6篇,每篇下3章,每章一般都是3节,一节下两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再用关键词法进行填充。

第2章 国际政治行为体

第2章 国际政治行为体
--个人
三、国际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第三种力量) 1、国际非政府组织定义与特点 --定义:任何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 国际组织均应被视为非政府组织。 (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1952年第288(X)号 决议) --特点: 非营利:不以营利为目的,公益性、利他主义。 国际性:由2国或2国以上的团体或个人组成。 独立性:非官方,在自主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多样性:组织宗旨和行为模式具有巨大差异。 组织性:具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常设机构。
4、促使国际治理由单纯政府-国际体制实行的 治理向政府-国际体制与非政府的社会体制相结合的 治理体制转变。
5、其产生的作用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破 坏性的。
--局限:

非国家行为体不拥有主权,其对国际关
系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对国家的影响实现的,
具有间接性。

非国家行为体种类繁多,目标各异,组
个以上的国家拥有生产和服务性实体的企业 集团。其影响是: 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影响国际环境 影响所在国的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 --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实体 民族独立运动 民族分离运动
--国际政治运动 由一定的跨国组织发起和领导的、为特
定目标进行的、具有国际性特点的民众运动。 和平主义运动 国际禁雷运动 环境保护运动 国际恐怖主义
政府间国际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 府经一定的协议而创建的机构。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作用:
充当多边外交场所和国际论坛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国际社会管理者的作用 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 信息收集与交流、协调成员国行动
--跨国公司 指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
织结构松散,难以对国际关系形成较为强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导论“国际关系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的艺术和科学。

如果人类文明在未来30年横遭扼杀的话,凶手不是饥荒,也不是瘟疫,而是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专业素养国际关系学:学理论国际关系史:学历史国际关系现状研究:关注现实一、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意义总结往昔指导现实思考未来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是一门以国家之间的互动为着眼、以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以大国兴衰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演进为主要考察对象的交叉学科。

1、国际关系行为体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state actorsnon-state actors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s政府间组织IGOs非政府组织NGOs跨国公司TNCs恐怖组织Terrorist2、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国际体系——用来描述国际关系整体状况的一个概念,强调的是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难以割裂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国际格局——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国际体系——星光灿烂的夜空宏观层次国际格局——遍布夜空的星座中观层次国家——无数的星星微观层次三、国际关系史的开端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地理大发现四、国际关系史的历史分期国际体系演变的线索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近代国际关系史——1648年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现代国际关系史——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代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1、三十年战争后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2、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体系3、德意志帝国兴起后的俾斯麦体系4、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两极体系全球性国际关系逐步形成期(1640-1871年)1、第一阶段:1648-1700年主要矛盾:法国称霸欧洲大陆2、第二阶段:1701-1814年主要矛盾:英法争霸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1-1714)七年战争(1756-1763)拿破仑战争(1789-1814)3、第三阶段(1814-1871)主要矛盾:英俄矛盾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最终形成期(1871-1918年)1、第一阶段:1871-1900年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期2、第二阶段:1898-1905年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3、第三阶段:1914-1918年主要矛盾:英德矛盾德、奥、意同盟和英、法、俄协约两大集团五、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1、国际政治关系2、国际经济关系3、国际文化关系4、战争与和平的关系5、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6、影响国际关系的新因素:环境、资源等六、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特点1、欧洲是国际政治的中心。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一讲国际政治行为体本讲主要内容一、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二、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体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主权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国际政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民族国家非国家行为体:1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建国际组织2宗教组织3个人4政党5政治运动6跨国公司1.国家行为体一国际政治中的国家概念二国家的分类三国家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特征一、国家行为体概说1,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体主角的并不是任意的国家,而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早期的国家现代的国家2,主权国家最先产生于欧洲,它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有关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和延续主权国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观点:居民、领土、政权组织、主权现代的观点:认同、忠诚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自然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制度因素5,国家的基本政治职能维持秩序分配资源作为认同的核心国家的类型1,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上的差异军事上的差异人口规模上的差异民族构成上的差异2,国家分类的多样性能力标准:强国与弱国意识形态标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宗教标准:伊斯兰教、天主教、东正教、佛教文化标准:亨廷顿的观点民主标准:民主与专制其他标准三、国家主权1,主权概念的提出布丹霍布斯格劳秀斯卢梭2,主权概念的二重性主权与国家内部政治和法律上的权力相关主权与其他国家的权力相关3,主权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内主权对外主权所谓国家主权sovereignty就是指一国固有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的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已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各国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主的对外行为,各国在国际法意义上的权力地位一律平等;3、防范侵略的自卫权;即国家为了维护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利;自卫权是国家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国家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和保障国际法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四、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主权始终受到国际互动网络的影响2,国际互动的表现形式、性质表现形式:合作、结盟、竞争、对抗、战争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国家主观愿望的产物3,在当代,全球性的国际互动对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源:全球化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缩小、约束、削弱与限制“全球化”对主权国家的影响:1、影响国内行为体的政策偏好以及随后造成的国内政治联盟;2、引发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3、削弱政府的自主性及其政策的有效性;4、挑战对主权国家安全;5、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主权的挑战;2.非国家行为体一、非国家行为体概说1,国家关系中存在非国家行为体2,国际组织是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体3,非国家行为体的基本类型一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间组织:针对特定利益的事件私人次国家及全球性行为体国际政府间组织;由国家派出代表组成的组织,讨论相互间利益和共同更新的问题政府间组织的定义政府间国际组织是两个以上主权国家的政府经过一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构成仅限于主权国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成员国的合作谋求实现单靠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 ;政府间组织的构成要素:合作的政治意愿·一定的结构或形式·一定的运作机制国际非政府组织1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定义国际非政府间组织是非官方的社会团体或个人以一定的民间协议或条约的形式设立的民间机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一般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宗教、体育与卫生等各个领域;如:国际恐怖组织如库尔德游击队等,国际经济组织如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宗教组织如世界基督教协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奥委会等,国际卫生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等;2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缘起及演化●起源于19世纪●早期活动集中于人道主义和宗教●现代非政府组织数量惊人,活动领域广泛3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间接性●功能性4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相互协商与合作,并逐步实现机制化第二讲国际体系☐国际体系概述☐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观☐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体系观☐温和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观第一节国际社会与国际体系一.国际体系及国际体系结构国际体系international system就是指“国家的外部环境”,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互动构成的一个整体;国际体系既是国际行为体互动的结果,又是国际行为体互动的舞台和环境国际体系结构是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二.理解和解释国际体系的两种视角第二节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观一、权力的概念●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是国际行为体对其他行为体施加影响的能力●权力的实质——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反映的是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权力的实现——权力的实现归根结底要看权力关系的结果二、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1,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对国家权力进行量化极为困难2,考察国家权力必须从综合角度入手三、国际权力结构1.国际权力结构的概念国际权力结构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状况2.什么是“权力分配”所谓“权力分配”,是指国家之间的权力大小“差序相关”,即彼此相比较有权力差距,这种权力的差距或高低顺序对各国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3.国际权力结构的形态极就是全力中心或者大国讨论国家权力结构的形态的另一种思路权力均衡/均势: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权力大体相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其他国家,从而实现共存;霸权体系: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于一个或两个国家,从而使得这些国家拥有支配国际体系的垄断性权力;4,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具有必然性●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一般由大国或大国集团发起●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一般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考量,但在实践中往往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国际权力结构的变革的最终结果既取决于发起变革的大国的行为,也决定于其他大国的反应5,国际权力结构的合法性问题●国际体系的合法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有国际体系中的所有大国均接受现存的权力结构,那么,该权力结构才具有合法性●合法的国际权力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国际冲突的发生,或限制国际冲突的范围第三节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体系观1,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体系的基本看法2,国际合作的概念●在国际政治中,合作是指国际行为体在互动中自愿调整其政策的行为,目的是协调各方的不同点,已达到一种共同得益的结果;3,国际合作存在的意义●国际合作是国际秩序的基本要素●没有国际合作就没有国际社会4,国际合作产生的原因行为体之间存在互动行为体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以及彼此对这种利益的感知行为体依理性原则行事5,国际合作的基本特征国际合作:参与者自愿,参与者对共同目标的认同与承诺·结果对参与者有利6,国际合作的基础●制度化和规范化:形式条约、协定等; 特点稳定●默契:产生的原因; 特点不稳定;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互动;7,国际合作形成的手段谈判或讨价还价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与合作的条件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作用与限度1,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构成国际行为体参与国际互动的背景与条件●便利与限制2,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具有脆弱性●与无政府状态有关第四节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1,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国际体系的基本理解●国际关系不仅是国际行为体在物质层面互动的结果,也是其在观念层面互动的结果;●国际体系最终由国际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决定;而这种共有知识是国际行为体互动的结果,因此,国际体系具有“主体间”的属性;2,观念互动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观念互动中,共有观念产生,并对行为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体系文化—国家身份和利益—国家行为3,观念因素影响国际关系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不像权力和制度因素那样明显和直接●一般会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文化——社会共有知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场景中通过互动产生的共有观念,是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国际体系文化就是国际社会中这些共有观念的分配,或者说是国际体系中的观念结构;国际社会中最典型的结构特征是无政府文化;温特明确指出,无政府性实际上是国际社会成员-国家-造就的;国际体系文化有多种形式,温特提出了三种可能的国际体系结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物质结构的意义取决于这些文化的意义根据温特的理论,文化才是国际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第四讲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一. “安全”概念的界定人们对“安全”概念的界定产生分歧的原因:客观原因:安全主体面对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与安全有关的问题复杂、多样;主观原因:不同安全主体具有不同的安全利益追求,因此对安全的理解和界定存在明显不同;◆“安全”是可界定的;它涉及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不存威胁现实的威胁和潜在的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研究要解决基本问题:行为体在互动中如何免受威胁的现状和心理状态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一、安全关系的概念国际政治中的安全是在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或国际行为体与国际体系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因此,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安全关系;二、各种不同的安全观现实主义1,古典现实主义◆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这一状况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国家之间天然具有不相容性,国家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二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呈现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中,国家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因此,国家参与国际互动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加强自身的安全;◆国家能否实现安全,最终取决于国家所拥有的权力power;而权力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军事能力;因此,军备竞赛是国际体系中的常态;新现实主义◆虽然国际体系呈现无政府状态,但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并不总是无休止的冲突与战争,国家之间存在着受制于安全竞争逻辑的有限合作;◆存在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最终关心的是安全而不是权力;◆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存在两难选择,即存在“安全困境”◆克服“安全困境”的基本途径是以合作求安全;当合作制度化以后,可以形成“安全共同体”或“安全体制”;新自由制度主义依存安全:跨国关系的存在和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增强,使得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安全合作日益成为可能;◆制度安全:基于互惠基础上的国际制度的运行,可以调节无政府状态下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增进行为体之间的互信,从而降低行为体因误解、恐惧、疑虑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民主安全:民主国家之间无战争,在全球推广民主制度能够维护国际安全;建构主义行为体之间的观念互动,既可能产生“安全困境”,也可以形成“安全共同体”1、建构主义强调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家安全的影响2、安全文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建构;3、安全困境也是国际社会建构的结果;4、国家间可以通过建构形成安全共同体第三节安全战略一、战略与安全战略1,“战略”与“安全战略”的概念◆战略是指行为体调动一切资源与力量实现目标的科学与艺术◆安全战略是指国家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维护自身安全的科学与艺术;2,安全战略研究的内容◆涉及的行为体:主要是主权国家◆涉及的内容:国家维护安全的出发点、国家面对的主要安全问题、国家维护安全的途径与手段二、国家维护安全的出发点1,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安全战略的出发点,也是判断国家是否安全的主要标准2,国家利益的概念国家利益通常是指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基本的需求need 和欲求want;3,国家利益的产生◆国家利益产生的两种解释:整体主义的解释两个基本假定;产生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实证主义的解释两个假定;产生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各国国家利益的形成大都是“上”、“下”互动的产物三、国家面对的安全问题1,传统安全问题◆传统安全问题涉及的安全关系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不同政治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这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统安全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安全内部、外部和军事安全问题2,非传统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安全关系既包括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国家内部不同政治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内容与分类: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属性1非传统安全不是国家行为体之间对抗性的政治军事关系的产物,但它仍然涉及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2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是国际安全问题;3非传统安全也涉及政治军事冲突,但这种冲突是指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问题;4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国际合作;四、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1,实力政治理论基础:权力政治观,不认同相互依存;◆基本做法:谋求霸权含义、谋求均势含义;◆特点:倾向于采取单边行动,但在面临威胁时也可能选择暂时的合作;◆实质:通过减损他国的实力来增大自身的安全2,合作安全形成背景:运用实力政治维护国家安全的逻辑困境;运用实力政治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困境;理论基础:”共同安全“概念的提出,认同相互依存基本做法:建立和维护基于平等、互惠原则的安全合作特点:倾向于采取双边或多边的行动,但具有脆弱性实质:以所有相关国家的安全作为实现自身安全的条件第 5 讲国际冲突与战争第一节冲突与战争的界定1.“冲突”与“国际冲突”的界定◆冲突是行为体之间对抗的状态与行为;涉及的主体:个人、小团体、国家、国家集团;涉及的内容:物质或非物质;采取的形式:暴力或非暴力;烈度:低烈度到高烈度;◆国际冲突是行为体跨越国界的对抗状态与行为;2.“战争”与“国际战争”的界定◆战争是有组织的群体其中至少有一方是政府使用暴力的冲突;◆国际战争一般是指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使用暴力的冲突;3.战争的基本特征◆使用暴力◆参与者是有组织的集团,其中至少一方是政府◆目的是获取一定的利益5.冲突与战争的特点◆经常性;冲突和战争是人类互动的一种方式;◆复杂性;涉及主体的复杂性,引发冲突和战争的原因的复杂性,卷入冲突与战争的主体采取的战略和策略的复杂性,冲突与战争的烈度的复杂性◆动态性;影响冲突与战争的因素发生变化,冲突的结构和烈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第二节战争的起因1.探讨战争起因的目的◆找到消除战争、化解冲突或降低冲突烈度的途径和方法;2.探讨战争起因的基本方法◆层次分析法;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个人,国家,国家体系3.引发战争的个人层次的原因◆人类天性说;核心观点:人类天生具有敌意和侵略本能;主要分支:心理驱使说;生物本能说;道德堕落说;◆决策者因素;个人好恶价值取向;误判形势夸大或低估对手的能力,夸大或低估对手的意愿,对第三方作出错误判断,对战争收益的预期;3.引发战争的国家层次的原因◆国内政治和社会生活不稳定,执政者试图以对外战争来化解国内矛盾或转移国内焦点◆国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民主和平论”4.引发战争的国际体系层次的原因◆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权力均衡被打破◆霸权体系被打破霸权稳定论◆国际权力发生转移权力转移理论◆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理论,长周期理论第三节冲突解决与秩序建立1.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国际关系现实证明了这一点2.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代表性合法性;国际组织的建立体现和维护成员国的利益,反映成员国的共同愿望;●相对独立性;得到相关国家的赋权,具有一定的权力和能力;●规范性;国际组织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一定的制度和规范,这些制度和规范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二、集体安全1. 集体安全的概念●一批国家构成安全共同体具体表现为建立联盟、条约组织或国际组织等,并承诺采取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对破坏和平的国家实施惩罚;2. 集体安全的性质●是一种介于世界政府和均势之间的一种安全模式;它所具有的压倒性优势使得惩罚侵略者成为可能,这使其与世界政府相似;但因没有中央权力机构,这又使其与世界政府不同;3.集体安全运作的条件●权力来源广泛,以对任何可能采取侵略行为的国家形成足够的威慑;●参与集体安全的国家必须对维持现状作出强有力的承诺,以确立义务,形成约束;●参与集体安全的国家必须对侵略达成一致的意见,以确立采取集体行动的依据;●参与集体安全的国家愿意使用自己的资源,参与对实施侵略行为的国家的惩罚;三、第三方介入1. 第三方介入的概念●国际组织作为第三方介入有关国家之间的冲突,通常采用判决、斡旋、调解、仲裁等方式,澄清事实,提供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以消除紧张气氛,促进冲突各方的对话与沟通,为最终解决冲突创造条件;2. 第三方介入解决国际争端的两种方式●法律的方式;国际法律机构如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法院、欧洲法庭等接受争端当事国的请求,通过判决方式化解冲突;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常见;●政治的方式;国际组织通过善意的斡旋、调解、仲裁等方式,试图化解有关国家之间的冲突;较为常见;第四节联合国与国际和平一、联合国概况1,联合国的性质、功能◆最具普遍性◆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但维护和平是其最重要的功能2,成立联合国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解决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国际冲突和战争问题3,成立联合国的基本过程★4,联合国的基本特征:大国统治★5,联合国发挥作用的基础:大国一致二、联合国实现和平的方式1.和平手段◆和平解决争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职能;该职能在联合国宪章中有明确的规定◆联合国运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实践:成功的案例:解决印度尼西亚独立问题;失败的案例:斡旋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在联合国运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时,秘书长常常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运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前提:冲突各方都有解决争端的意愿;客观上存在解决争端的条件2.强制行动◆联合国采取强制行动的条件:和平解决争端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根本不起作用;安理会确认存在对国际和平存在威胁、侵略和破坏的事实◆联合国采取强制行动的形式:促进各成员国实施制裁以及除武力之外的其他措施;决定使用武力◆联合国采取强制行动解决国际冲突的案例:成功与失败◆对联合国采取强制行动解决国际冲突的评价:始终伴随争议3.维和行动预防性外交战略◆维和行动的性质:介于和平与强制之间◆维和行动的产生:联合国宪章中没有相关规定,是联合国在解决国际冲突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填补了和平手段和强制手段之间的空白;◆维和行动必须遵守的原则哈马舍尔德三原则:中立、同意和自卫◆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基本特点:◆维和行动的任务:制止或遏制冲突行为,为和平解决冲突创造条件;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取得成功的前提:当事国愿意;大国支持◆如何评价维和行动:见ppt第六讲经济发展与国际安全一、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1.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经济安全的两大基本因素;后面的三组因素实际上都属于社会因素的范畴◆自然界的异常变化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果属于“纯自然”的,一般没有可控性;如果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一般具有可控性;◆影响经济安全的社会因素是人的意志和行为的产物,包含复杂的因素,具有可控性;2.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影响经济安全的经济因素:经济发展速度、社会就业率、通货膨胀率、金融机构的运作状况、国际收支状况、债务负担等;◆影响经济安全的非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如国内政治稳定状况,政治体制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军事因素,如是否面临外部的军事封锁、军事入侵等;◆在经济安全领域,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3.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

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名词解释:非国家行为体有别于主权国家的国际关系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两大类。

进入20世纪后,非国家行为体的数量和类型急剧增长,他们的活动及影响也涉及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国际事务发挥日益重大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们与国家行为体相比,具有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对外行为的跨国性、职能作用的协调性。

其影响是: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往往能够起到一单一国家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国际事务能够发挥不同于主权国家的独特作用。

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可被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

狭义:指在三个以上国家活动、拥有两个以上国家成员、在两个以上国家筹资的非政府组织。

广义:指除了狭义上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外,还包括了具有国际性的所有非政府组织。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各种活动主要表现为:①从事信息咨询活动;②游说各国政府和国际政府间组织,宣传自己的政策主张;③在全球问题和其他许多重大问题上,影响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决策,并对主权国家和国际政府间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等。

但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既难以拥有政府间国际组织那样程度的政治权利和权威,也缺乏大型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物质力量,其拥有的影响力更多来自其所具有的到的权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许多意愿和目标只有借助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力量才能实现。

思考题: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和类型1.基本特征:①拥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它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超国家的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国际组织、政党和宗教组织,但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②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国际社会中的各个行为体都具有自己的、与其他的行为体相区别的特殊利益。

特殊利益决定了不同行为体在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各自不同,制约着个行为体之间的冲突、矛盾、妥协与合作)③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国际关系考研试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考研试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关系学中,国家行为体的首要目标是:A. 维护国家利益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国家安全D. 推动文化交流答案:A2.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对抗主要体现在:A. 经济领域B. 政治领域C. 军事领域D. 文化领域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组织的功能?A. 促进国际合作B. 维护国际和平C. 制定国际法律D. 进行国际侵略答案:D4.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主权平等B. 不干涉内政C. 国家利益至上D.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答案:C5.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A. 中国B. 俄罗斯C. 德国D. 法国答案:C6.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主张:A. 国家行为受道德规范影响B. 国家行为受国际法约束C. 国家行为受权力政治影响D. 国家行为受经济利益驱动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A. 恐怖主义B. 网络安全C. 气候变化D. 核武器扩散答案:D8. 国际关系中,多边主义是指:A. 国家间双边合作B. 国家间多边合作C. 国家与国际组织合作D. 国家与地区组织合作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A. 文化影响力B. 经济实力C. 军事实力D. 政治影响力答案:C10. 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A. 国家利益是固定的B. 国家利益是可变的C. 国家行为受国际结构决定D. 国家行为受国内结构决定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关系中的权力转移理论。

答案:权力转移理论认为,国际体系的主导权会随着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转移。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超越现有主导国家时,可能导致国际体系的主导权转移,从而引发国际秩序的重组。

2. 阐述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冲突的关系。

答案:在国际关系中,合作与冲突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合作是指国家之间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协作和协调,而冲突则是国家之间因利益分歧而产生的对抗。

国际关系学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

国际关系学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行为体
▪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 现代民族主义兴起于17-18世纪欧洲。
▪ 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催生第一批资产阶级民族国 家。(奠定民族国家体制)
▪ 第二次民族主义高潮形成于二战后。(终结殖民 主义体制)
▪ 第三次民族主义于冷战后席卷全球。(导致许多 冲突)
▪ 民族主义的意义和作用
▪ 凝聚功能 ▪ 分离和破坏效应 ▪ Notes ▪ 防止极端民族主义

▪ Notes ▪ 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影响。 ▪ 主权过时论。
第三节 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
▪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 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
▪ 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 需要,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因素的综合。
▪ 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 文化利益。
▪ 第一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及其主权 ▪ 第三节 国家利益 ▪ 第四节 国家权力 ▪ 第五节 国家行为体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
▪ 国际关系行为体概念:
▪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 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其 核心是
▪ 国家的基本要素
▪ 1、领土 ▪ 2、居民 ▪ 3、政府 ▪ 4、主权
▪ 国家的基本权利 ▪ 1、独立权 ▪ 2、平等权 ▪ 3、自保权 ▪ 4、管辖权
▪ 国家的民族特征与当代民族主义
▪ 当代某些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 认同”间紧张关系导致冲突、动荡。
▪ 国家利益的复杂性: ▪ 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第四节 国家权力
▪ 国家权力
▪ 硬权力和软权力
▪ 国家权力构成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第二章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内涵和分类。

2、了解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以及冷战后中国的国家利益。

3、了解国家力量与综合国力的概念以及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定量化比较。

一、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概念1、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物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

在这一系列实体中,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国际社会,国家已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主体,国际关系行为主体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2、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具备的基本特征(1)必须拥有一个实体,并具有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2)必须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3)必须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二、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类型主权国家(一)主权国家——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主权国家是当今国际舞台上最活跃、最积极的主角,是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基本单位。

国家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对外活动的责任承担者,是世界政治中唯享有对外主权的行为主体。

“主权”定义源自西方,是近代国际体系的基石,其核心是一个国家自主决定内外事务。

1、主权国家的构成因素人口居民(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包括领水、领陆、领空(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政权政府组织(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主权一个国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具有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的特征。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最基本的因素。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按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包括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两方面。

平等权:主权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包括防御权和自卫权)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和事物以及境外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具有的管辖的权利注意不要忘了应该承担的义务。

中国领海内开发油气资源引发中日东海划界争端东海大陆架位于中、日、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

国际关系概论(3)

国际关系概论(3)

政府的承认决定,因此有承认和不承认的矛盾。 ► 功能:监督国家和政府间组织的行为,配合国 际组织(二轨外交),反应民意。
(四)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体的关系
► 非国家行为体与民族国家的冲突。国际组
织和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反对主权, 不关心边界,总是希望削弱国家主权。 ► 国家利用非国家行为体的行为,非国家行 为体利用国家不同的法规 。 ► 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也存在冲突。跨国公司 推动“全球化”,非政府组织发起“反全 球化运动”。
《国际关系概论》
第三节 国际行为体
本节主要内容 一、国际行为体 二、民族国家 三、国家主权
一、国际行为体
(一)国家行为体 ► 在政治学中,国家是由人口、土地和政府构成 的政治实体。 《孟子· 尽心下》: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 政事 ”。 ► 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认为,国家是维护统治和社 会秩序的政治工具。 《荀子· 王霸》: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 者,天下之利执也” 。
前17-11世纪商、 前11世纪-256西周、 420-581南北朝、 907-923五代 前770-256东周、 前256-221春秋战国、 220-280三国 前221-206秦、 前206-220汉 265-420晋、 581-618隋、 618-907唐、 960-1279宋、 907-1125辽、 1115-1244金、 1206-1368元、 1368-1644明、 1616-1911清
2、国家是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的政治工具。 这里所强调的是国家的功能,而非起源。 《荀子· 王霸》:“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 者,天下之利执也”。
3、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不一定是私有制的专利。公有制度 也需要一个组织体系维护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性决定的,与财产所 有权没有必然联系。群体生活需要秩序,秩序 需要等级,等级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 《左传· 郑庄公戒饬守臣》:“礼,经国家,定 社稷,序人民,利嗣者也。”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行为体: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多国公司;跨国集团)主要学派:理想主义:以道德标准和法理规范作为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原则。

人性本善,具有理性,趋于合作;道德和法理是拯救世界的关键;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为了共同利益,要让渡部分主权给国际组织;战争可以避免,战争的出现与人性无关。

;制止战争的办法:A实行民族自决;B废除秘密外交;C以集体安全代替传统的均势体系;D建立国际机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E诉诸国际公众舆论;F改变国内政治制度。

现实主义: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摩根索发表(核心概念:权力、概念)1、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权力,特别是军事权力,是国际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普世道德是没有意义的。

权力不仅是国家生存的手段,而且成为国际关系的目的和国家本身的目的。

2、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最重要的行为体。

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定是:A国家中心说B单一国家说C理性国家说。

3、国际体系结构是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

4、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因此在国际问题的排序中,国家安全通常处于最高位置,军事和相关的政治问题支配着世界政治,而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次要的。

5、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

6、人性本恶,人并不能通过教育和智慧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7、冲突是国际政治的根本特征,冲突源于人追逐权力的本性,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和不可靠的.8、维护国家和平的最好办法是均势。

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1、仍坚持认为民族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角色、国际社会仍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但同时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各行为主体间的合作与相互依存增强.2、主张对国际关系开展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在内的全球系统的研究.3、强调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重视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上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的民族特征与当代民族主义
当代某些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 认同”间紧张关系导致冲突、动荡。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现代民族主义兴起于17-18世纪欧洲。
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催生第一批资产阶级民族国 家。(奠定民族国家体制) 第二次民族主义高潮形成于二战后。(终结殖民 主义体制) 第三次民族主义于冷战后席卷全球。(导致许多 冲突)
第四节 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
硬权力和软权力
国家权力构成
有形因素: 无形因素:
பைடு நூலகம்
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计量 Pp=(C+E+M)×(S+W)
第五节 国家行为体的历史定位
国家行为体主导国际关系
国家行为体受到非国家行为体的挑战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类型
主要部分:主权国家 非国家行为体迅速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 1、政府间国际组织 2、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3、跨国公司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及其主权
国家的基本要素
1、领土 2、居民 3、政府 4、主权

国家的基本权利 1、独立权 2、平等权 3、自保权 4、管辖权
传统理论视主权国家为国际社会唯一行为主体。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 公司集团等也介入当代国际关系,进行跨国界的互动。因 此,主权国家已不再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基本特征:
1、必须拥有一个实体,并具有较稳定的组 织结构和形式。 2、必须拥有区别于其他实体的独特利益。 3、必须具有一定的对外行为能力,并对 其他行为体产生影响和作用。 实体是基础,独特利益是动力,对外能力 是必备条件。
第二章 国际关系行为体 ——主权国家

第一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及其主权 第三节 国家利益 第四节 国家权力 第五节 国家行为体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特征与类型
国际关系行为体概念: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 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其 核心是主权国家。 Notes
第三节 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 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动因。 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 需要,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诸因素的综合。 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 文化利益。 国家利益的复杂性: 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民族主义的意义和作用
凝聚功能 分离和破坏效应 Notes 防止极端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民族主义是一种 向后看的原则。 面向未来,以史为鉴
主权的要义及其演变
主权具有两重含义:对内至高无上和对外独立自主。 二战后,主权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1、主权被确认为现代 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2、争取和维护政治主权和经济主 权的斗争同时进行。 对主权理论和实践的挑战:1、随着科技发展,国家行使主 权的空间和载体受到威胁。2、各种国际组织的出现及国际 机制的建立对主权限制日益加强。3、区域经济组织职能的 扩张对国家主权的冲击。 Notes 跨国公司对主权国家政治局势和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影响。 主权过时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