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粉体学知识——精选推荐

粉体学知识——精选推荐

关于粉体的基础知识(一)喷雾干燥不仅是一项干燥工艺,而且,也是一种制备粉体的工艺方法。

粉体产品的后期分析与测试,也是验证喷雾干燥工艺过程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因此,喷物干燥工艺与粉体科学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关于粉体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粉体粉体是无数个细小颗粒的集合,它是固体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通常,我们将粉体做如下分类:近些年,关于纳米粉体(材料)的概念在国内外十分流行,其定义在各个领域也不完全一致。

广义的定义是指其颗粒三维尺寸中至少一维处于纳米尺寸时,即是纳米粉体(材料)。

但是如果从严格的材料物理学角度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寸,都在100nm 以下。

因此,严格的定义,应是1nm~100nm之间的颗粒,才是真正意义的纳米粉体(材料)。

实验型喷雾干燥机所制备的粉体粒径范围,根据物料和工艺参数的不同,一般在1~50μm之间,通常最小可制备出1~3μm左右的颗粒。

如图(1)所示,是用L-117实验室微型喷雾干燥机所制备的粉体的电镜图片。

二、粉体的组成单元------颗粒颗粒是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微小物体,是组成粉体的单元。

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大小。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颗粒的重要指标,那就是粒径,即直径。

这里我要强调,只有对于严格的球形颗粒,才有真实的、唯一的直径。

而在喷雾干燥工艺中,由于物料和工艺参数的不同,产品形状各异,例如:实心球状、空心球状、圆盘状、碎裂状,以及无规则(表面塌陷、突起等)的近似球体等。

而对于非球形颗粒,则很难用单一的粒径参数来对其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图(2)所示的一个圆柱体颗粒为例,介绍一下目前粒径的几种表示方式:三、粉体的组成形式------颗粒群由许多粒度分散、大小不连续的颗粒所组成的集合体,称为颗粒群。

喷雾干燥方法所制备的粉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庞大的颗粒群。

而在这些颗粒群中,除了对单一颗粒大小进行表述外,众多颗粒大小的均匀性如何,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指标。

粉体总复习

粉体总复习

第一章1、粉体工程的定义。

答:它是以粉状和颗粒状物质为对象,研究其性质及加工、处理技术的一门学科。

2、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分类。

答:(1)分类:按成因分:人工合成、天然形成。

按颗粒构成:原级颗粒、聚集体颗粒、凝聚体颗粒、絮凝体颗粒。

按成分分:碳酸钙粉体、硅灰石粉体等。

按粒度分:粗粉、细粉、超细粉等。

粉体种类按成因分:人工合成、天然形成。

按颗粒大小、形状分:单分散、多分散。

(2)制备方法:3、粉体工程在材料领域的作用。

答:粉体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跨行业、跨学科综合性技术学科。

粉体工程应用领域广如:矿产领域、电子领域、军事领域等。

粉体工程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将使许多工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第二章1、举例说明粉体的基本性质对其在材料中应用性能的影响。

答:基本性质:粒径、粒度分布、颗粒形状、颗粒群的堆积性质、粉体的摩擦性质。

2、粉体的粒度组成特征的表征方法主要有哪些?试述它们的基本内容。

答:(1)粒度表格:是表示粒度分布的最简单形式,也是其它形式的原始形成。

(2)粒度分布曲线:能更直观地反映比较颗粒组成特征。

(频率直方图、频率分布曲线累积分布曲线)(3)粒度分布特征参数(偏差系数和分布宽度)(4)粒度分布方程.3、空隙率与填充率的定义;颗粒填充与堆积方式;密度的分类及定义.答:(1)空隙率:填充层中未被颗粒占据的空间体积与包含空间在内的整个填充层表观体积之比称为空隙率.(2)填充率: 颗粒体积占表观体积的比率。

(3)粉体颗粒的填充与堆积等径球形颗粒的排列:正方体排列、正斜方体排列、菱面体排列、楔形四面体排列,立方体为最松填充,属不稳定排列;菱面体为最密填充,属最稳定排列。

异径球形颗粒的填充:一次填充、 Horsfield 填充、非球形颗粒的随机填充。

(4)容积密度ρv,又称松密度,指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包括颗粒间全部空隙在内的整个填充层单位体积中的颗粒质量。

真密度ρs:指颗粒的质量除以不包括内外孔在内的颗粒真体积。

粉体工程复习资料

粉体工程复习资料

太原理工大学矿院矿物加工粉体工程复习资料你懂的。

1.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

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①表面效应: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其特性不仅取决于固体本身,而且还与表面原子状态有关,称其为表面效应。

②小尺寸效应: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

③量子尺寸效应:指当粒子的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由准连续变为离散的现象。

④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隧道效应是基本的量子现象之一,即当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该粒子仍能穿越这一势垒。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宏观量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及电荷也具有隧道效应,他们可以穿越宏观系统的势阱而产生变化,故称之为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颗粒的结构原级颗粒聚集体颗粒(硬团聚颗粒)凝聚体颗粒(软团聚颗粒)絮凝体颗粒①原级颗粒:最先形成粉体物料的颗粒。

又称一次颗粒或基本颗粒。

它是构成粉体的最小单元。

它能真正反映出粉体的固有性能。

②聚集体颗粒(硬团聚颗粒):由许多原级颗粒靠着某种化学力其表面相互连接而堆积起来。

例如:粉体在高温脱水。

聚集体颗粒的比表面积比构成它的原级颗粒的表面面积和要小。

聚合体颗粒各原级颗粒间彼此结合牢固,必须用粉碎的方法才能使其分开。

③凝聚体颗粒(软团聚颗粒):棱角相连,结合力弱(范德华力,静电力)。

表面积变化不大。

如湿法合成干燥后的粉体。

凝聚体颗粒比较疏松,通过研磨或者高速搅拌可使之解体。

④絮凝体颗粒:粉体在液相介质中分散,由于颗粒间的各种物理力,使颗粒松散的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粒子群,称絮凝体颗粒。

如受潮后的粉体结块,淀粉在水中变粘。

絮凝体颗粒很容易被微弱的剪切力解絮,也很容易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分散开来。

3、常用的“演算直径”有轴径、球当量径、圆当量径和统计径四类。

工作记录--粉体相关知识

工作记录--粉体相关知识

粉体粉尘密度有堆积密度和真密度之分,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堆积密度(或称容积密度)。

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的质量称为粉尘真密度或称尘粒密度。

粉尘粒径是表征粉尘颗粒大小的最佳代表性尺寸,对球形尘粒,粒径是指它的直径。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1) 表格法:用列表的方式给出某些粒径所对应的百分比的表示方法。

通常有区间分布和累计分布。

2) 图形法:用直方图和曲线等图形方式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3) 函数法:用函数表示粒度分布的方法。

常见有R-R分布,正态分布等。

8. 什么叫D50?D50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值。

它是反映粉体粒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D50又称中位径或中值粒径。

如果一个样品的D50=5μm,说明在组成该样品的所有粒径的颗粒中,大于5μm的颗粒占50%,小于5μm的颗粒也占50%。

9. 什么叫平均径?平均径是通过对粒度分布加权平均得到的一个反映粉体平均粒度的一个量。

具体有重量平均径、体积平均径、面积平均径、个数平均径等。

10. 什么叫D97?它的作用是什么?D97是指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97%时对应的粒径值。

它通常被用来反映粉体粗端粒度指标,是粉体生产和应用中一个重要的粒度指标。

粒度测量方法:1) 筛分法:优点:简单、直观、设备造价低、常用于大于40μm的样品。

缺点:不能用于40μm以细的样品;结果受人为因素和筛孔变形影响较大。

2) 显微镜法:优点:简单、直观、可进行形貌分析。

缺点:速度慢、代表性差,无法测超细颗粒;3) 沉降法(包括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优点:操作简便,仪器可以连续运行,价格低,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测试范围较大。

缺点:测试时间较长。

4) 库尔特法:优点:操作简便,可测颗粒总数,等效概念明确,速度快,准确性好。

缺点:测试范围较小,小孔容易被颗粒堵塞,介质应具备严格的导电特性。

5) 激光法:优点: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测试范围大,重复性和准确性好,可进行在线测量和干法测量。

粉体技术及设备复习要点

粉体技术及设备复习要点

毕创迹整理粉体技术及设备复习要点一.颗粒物型1. 粉体的定义对于科学技术研究或工程应用而言,粉末的粒度范围小到几个微米,甚至小于微米级的超细粉,或烟雾、气溶胶和泥浆等,大至数米以上的块状物料,都是粉体工程研究的对象。

2. 颗粒的粒径和粒度p1粒径是指颗粒的尺寸,粒度是指颗粒大小、粗细程度。

3. 粒径的表示方法p1-3三轴径,当量粒径,统计粒径4. 粒度分布的定义p6粒度分布是指粉体中不同粒径区间颗粒的含量5. 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p6-12(1)列表法:将粉体粒度分析数据列成表格,分别计算出各粒级的百分数和筛下累积百分数的方法。

(2)图解法:直方图、扇形图和分布曲线(3)函数法:根据粉体的粒度分析数据,通过数学方法将其整理归纳出足以反映其粒度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方法。

常用的分布函数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罗辛- 拉姆勒分布,其中后两种应用最广泛。

6. 颗粒间的作用力p17-19(1)颗粒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当颗粒与颗粒相互靠近接触时,颗粒的分子之间存在彼此作用的作用力。

(2)颗粒间的静电力:由于电荷的转移使颗粒带电而在其间存在的作用力(3)颗粒间的毛细力:当颗粒形成液桥时,由于表面张力和毛细压差的作用而导致的颗粒间的作用力。

7. 团聚与分散p19-21团聚是在气相或液相中,颗粒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形成聚合状态。

团聚的三种状态:凝聚体,附聚体,絮凝空气中团聚的原因:静电力、范德华力(干燥空气中)、液桥力(潮湿空气中)解决办法:机械分散、干燥分散、表面改性、静电分散分散是颗粒彼此互不相干,能自由运动的状态。

二.粉体物性1. 粉体堆积参数p26-27容积密度P:在一定填充状态下,粉体的质量与它所占体积的比值。

空隙率£:在一定填充状态下,颗粒间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

填充率: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填充的粉体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

配位数:粉体堆积中与某一颗粒所接触的颗粒个数。

2. 不同粒径球形颗粒群的密实堆积p29-30Horsfield 填充,Hudson 填充三.粉体的机械力化学效应1. 机械力化学现象的定义p55各种凝聚态的物质,受到机械力作用而发生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化学变化的现象2. 机械力化学原理p56固体受到剧烈冲击,晶体结构发生破坏,局部还会产生等离子体过程,伴随有受激电子辐射等现象,可以诱发物质间的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温度和活化能。

粉体知识点整理

粉体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粉体学的重要意义(对应“粉体及其技术的重要性”)1)粉体是许多材料构成、组分或原料;2)粉体技术是制备材料的基础技术之一;3)超细粉体材料,尤其是纳米粉体材料在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中越来越重要;4)粉体容易大批量生产处理,产品质量均匀,成本低,控制精确,成为许多人工合成材料必然选择的合成方法。

2.颗粒的定义:是在一特定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

大小一般在毫米到纳米之间,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

3.粉体的定义:大量颗粒的集合体,即颗粒群,又称粉末(狭义的粉末是指粒度较小的部分)。

颗粒与粉体的关系:颗粒是粉体的组成单元,是粉体中的个体,是研究粉体的出发点。

颗粒又总是以粉体这种集合体的形式出现,集合体产生了个体所所不具有的性质。

4.粉体学的特点:以粉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质及加工利用技术。

5.粉体技术包括:制备、加工、测试。

制备有各种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加工作业有粉碎、分级、分散、混合、制粒、表面处理、流态化、干燥、成形、烧结、除尘、粉尘爆炸、输运、储存、包装等;测试对粉体各种几何、力学、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6.粉体的存在状态:通常所指的粉体是小尺寸的固体,但气体中的液滴、液体中的气泡也属于颗粒;固态的物质中又分为分散态和聚集态,多数粉体为分散态。

7.粉体的分类:1)按照成因分类:天然粉体与人工粉体2)按制备方法分类:机械粉碎法和化学法粉体3)按分散状态分类:原级颗粒(一次颗粒)、聚集体颗粒(二次颗粒)、凝聚体颗粒(三次颗粒)、絮凝体颗粒4)按颗粒大小(粒径)分类:粗粉体(>)、中细粉体(~)、细粉体(10~74μm)、微粉体(~10 μm )、纳米粉体(<100nm)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二章粉体的几何性质1.粒度定义:粒度是指粉体颗粒所占空间的线性尺寸。

2.颗粒尺寸常用的表征方法:三轴径、定向径、当量径、3.粉体平均粒径计算公式:4.粒度分布及其表示方法:粒度分布依据的统计基准:∑n的比例。

粉体常识

粉体常识

一、引言粉碎是粉体技术中比较古老的一项,它从各种粮食饲料的粉碎设备普及应用,发展到适应原料多样化和设备大型化以及大型设备节能化的历程,现在逐渐将目标瞄向超细粉碎和通过粉碎来改变原料的特性。

超细粉碎技术因现代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崛起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相关高技术新材料产业的更大进步,以至在全球范围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各种超细粉体原料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

据统计,我国在90年代末之前,非金属矿物超细粉体产品还不足5万t吨,到20 00年已超过100万t。

且粉体加工技术应用从单纯的非金属矿物逐渐扩展到冶金、化工、建材、矿业、轻工、食品、医药、机械、农业等部门,贯穿了几乎国民经济的各方面!超细化仅仅是粉体加工技术之一,超细粉体原料的应用领域远没有拓展,有很多空白的领域需要去开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形成新的技术创新点。

根据聚集状态的不同,物质可分为稳态、非稳态、亚稳态三类。

稳态:通常块状物质是稳定。

非稳态:粒度在2nm左右的颗粒是不稳定的,在高倍电镜下观察其结构是处于不停的变化。

亚稳态:粒度在微米级左右的粉末都处于亚稳态。

二、超细粉体的特性粉体作为固体物料的特殊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

宏观上的粉体在微观上都是由数个细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微细化和功能化的量变过程促成了粉体宏观特性的质变,为粉体材料和相关产品带来许多新性能:1)比表面积大(因粒度较小)表面能也增加,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能。

2)活性好随着粒度的变小,粒子的表面原子数成倍增加,使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和催化性,可起补强作用,参与反应速度可明显加快,具有良好化学反应性。

3)熔点低物质的粒径越小,其熔点就越低。

4)磁性强超细粉体的体积比强磁性物质的磁畴还小,这种粒子已成为一个永久磁体,具有较大的矫顽力。

5)光吸收性和热导性好大多数超细粉体在低温或超低温下几乎没有热阻,这在超低温工程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超细粉体的应用超细粉不仅本身是一种功能材料,而且为新的功能材料的复合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应用于许多高新技术领域。

粉体知识点整理

粉体知识点整理

粉体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粉体学的重要意义(对应“粉体及其技术的重要性”)1)粉体是许多材料构成、组分或原料;2)粉体技术是制备材料的基础技术之一;3)超细粉体材料,尤其是纳米粉体材料在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中越来越重要;4)粉体容易大批量生产处理,产品质量均匀,成本低,控制精确,成为许多人工合成材料必然选择的合成方法。

2.颗粒的定义:是在一特定范围内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

大小一般在毫米到纳米之间,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

3.粉体的定义:大量颗粒的集合体,即颗粒群,又称粉末(狭义的粉末是指粒度较小的部分)。

颗粒与粉体的关系:颗粒是粉体的组成单元,是粉体中的个体,是研究粉体的出发点。

颗粒又总是以粉体这种集合体的形式出现,集合体产生了个体所所不具有的性质。

4.粉体学的特点:以粉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质及加工利用技术。

5.粉体技术包括:制备、加工、测试。

制备有各种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加工作业有粉碎、分级、分散、混合、制粒、表面处理、流态化、干燥、成形、烧结、除尘、粉尘爆炸、输运、储存、包装等;测试对粉体各种几何、力学、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6.粉体的存在状态:通常所指的粉体是小尺寸的固体,但气体中的液滴、液体中的气泡也属于颗粒;固态的物质中又分为分散态和聚集态,多数粉体为分散态。

7.粉体的分类:1)按照成因分类:天然粉体与人工粉体2)按制备方法分类:机械粉碎法和化学法粉体3)按分散状态分类:原级颗粒(一次颗粒)、聚集体颗粒(二次颗粒)、凝聚体颗粒(三次颗粒)、絮凝体颗粒4)按颗粒大小(粒径)分类:粗粉体(>)、中细粉体(~)、细粉体(10~74μm)、微粉体(~10 μm )、纳米粉体(<100nm)第二章粉体的几何性质1.粒度定义:粒度是指粉体颗粒所占空间的线性尺寸。

2.颗粒尺寸常用的表征方法:三轴径、定向径、当量径、3.粉体平均粒径计算公式:4.粒度分布及其表示方法:粒度分布依据的统计基准:∑n的比例。

粉体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粉体工程期末重点总结

第二章粉体粒度分析及测量1.粉体:由无数相对较小的颗粒状物质构成的一个集合体。

2.三轴径:以颗粒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径。

3.投影径:Feret diameter (a) : 在特定方向与投影轮廓相切的两条平行线间距.Martin diameter (b): 在特定方向将投影面积等分的割线长.Krumbein diameter (c):(定方向最大直径)最大割线长Heywood diameter (d):(投影面积相当径): 与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4.形状指数:将表示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称为形状指数, 它是对单一颗粒本身几何形状的指数化.(扁平度,伸长度,表面积,体积形状因数,球形度)5.形状系数:在表征粉末体性质,具体物理现象和单元过程等函数关系时,把颗粒形状的有关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系数即为形状系数。

用来衡量实际颗粒与球形(立方体等)颗粒形状的差异程度,比较的基准是具有与表征颗粒群粒径相同的球的体积,表面积,比表面积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6.颗粒粒度的测量:(1)沉降法:当光透过悬浮液的测量容器时,一部分光被放射或吸收,另一部分光到达光传感器,将光强转化为电信号。

透过光强与颗粒投影面积有关,颗粒在力场中沉降,可用托克斯定律计算其粒径大小,从而得到累积粒度分布。

重力场光透过沉降法:测量范围为0.1~1000微米,悬浮液密度差大时,颗粒沉降速度快。

中科院马兴华发明了图像沉降法。

将沉降过程可视化。

离心力场透过沉降法:该法适合测纳米级颗粒可测量0.007~30微米的颗粒,与重力场相结合,上限可提高到1000微米。

(2)激光法:常见的有激光衍射法和光子相干法,重复性好,测量速度快,但对几纳米的式样测量误差大,范围为0.5~1000微米。

7.颗粒形状的测量与表征:图像分析法和能谱法。

傅里叶级数表征法和分数维表征法第三章 粉体的填充与堆积特性1. 粉体的填充指标:(1)容积密度: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也称表观密度(p B =填充粉体的质量/粉体填充体积)(2)填充率:在一定填充状态下,颗粒体积占粉体的比率( =粉体填充体的颗粒体积/粉体填充体积εφ-==1V Vp )(3)空隙率: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率V Vc V Vp V =-=ε2. 等径球体的规则填充:(1)两种约束方式(正方形,特征是90度角;等边三角形,特征是60度角)(2)三种稳定构成方式(a.下层球的正上面排列着上层球b.下层球和球的切点上排列着上层球c.下层球间隙的中心排列着上层球)3. 六种填充模型:(正方系)立方最密填充(最疏),正斜方体填充,面心立方体填充,(六方系)正斜方体填充,楔形四面体填充,六方最密填充(最密)。

粉体工程复习要点

粉体工程复习要点

1、粉体的基本概念与存在形式(粉体团聚的种类如软硬团聚的作用机理)、粉磨流程的形式(开路、闭路)与应用范围
颚式(如颚角的定义及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反击式破碎机的结构(与锤式破碎机的区别)、破碎原理
RRB公式、坐标的定义和各系数的物理意义
各类粒径的定义、表达式(如单个颗粒的单一粒径的分类及表达式、形状指数的分类定义)
各种密度的定义,表达式(真实密度、体积密度、孔隙率中V D的意义)1.各种堆积方式的定义及形式(如等径球形颗粒的排列方式)
2.摩擦角的定义等
粉体力学中的莫尔圆及其坐标、破坏包络线的定义等、粉体储存计算相关公式物理意义(如詹森粉体压力式的物理意义、压力饱和现象)。

卸料过程中的整体流和漏斗流等定义
破碎机械的基本概念(如粉碎比的各种定义与表达式、各种破碎方式);颚式破碎机的两种简图
粉碎功耗理论分类及基本内容、适应范围(如体积学说适用于粗中碎);破碎与粉磨的产出粒度
球磨机的结构特征及选型参数、研磨体运动规律(如隔仓板作用、脱离角等基本概念、临界转速与理论适宜转速的经验公式(注意公式中D0的物理意义)、衬板的结构方式及适用范围(如阶梯衬板适用于粗磨仓)
气动输送的定义、原理、结构和关键部分
机械式粉体输送设备的构造和应用范围等(如螺旋或皮带式输送设备的结构适应范围12章)
各类收尘器的结构、特征(如袋式收尘器的透气层组成等收尘效率)与适用范围(如大于50um和1um用什么收尘器来收集)
混合过程的原理与分料的分类及定义
粉尘的定义和分类。

中药药剂丨粉碎、筛析与混合(粉体学基础知识)

中药药剂丨粉碎、筛析与混合(粉体学基础知识)

中药药剂丨粉碎、筛析与混合(粉体学基础知识)粉体学基础知识1.粉体的5个基本性质比表面积、孔隙率、堆密度、休止角、流速及其应用☆2.粉体性质对制剂5个方面的影响粉体性质对混合、分剂量、充填、可压性及制剂崩解、溶散、溶出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粉体及粉体学的概念粉体: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

粉体学:研究粉体及其构成集合体的细微粒子相关理化性质的科学。

粉体的基本性质(一)粒子的大小与形态1.粒径的表示方法2.粒径的测定方法3.粒子形态长、宽、高三者关系定量表示形态。

(二)粉体的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粉体所具有的总表面积。

比表面积应用——影响散剂、胶囊剂的分剂量,片剂的可压性(三)粉体的密度与孔隙率1.粉体的密度真密度≥粒密度>堆密度2.堆密度和孔隙率堆容积大→堆密度小→膨松→轻质→孔隙率大,如氧化镁(轻镁粉)堆容积小→堆密度大→紧密—→重质→孔隙率小,如碳酸钙(重钙粉)堆密度应用——影响混合的均匀性、填充的重量差异,片剂的可压性孔隙率应用——孔隙率大,可压性差,片剂易松片。

(四)粉体的流动性粉体的流动性以休止角或流速来表示。

应用——流速大→流动性好→休止角小,填充重量差异小三、粉体的性质对制剂的影响1.对混合的影响——比表面积、堆密度、粒径、形态、2.对分剂量、充填的影响——比表面积、堆密度、流动性3.对可压性的影响——比表面积、堆密度、孔隙率、粒径、形态、4.对片剂崩解的影响——孔隙率(孔隙率小,加崩解剂)5.对制剂中药物溶出度的影响★背记技巧★流动影响分剂充填孔隙影响可压崩解。

粉体工程复习资料

粉体工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粉体:由大量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体。

2、颗粒:能单独存在并参与操作过程,还能反应物料某种基本构造与性质的最小单元。

3、颗粒形状系数:在表示颗粒群性质和具体物理现象、单元过程等函数时,把与颗粒形状有关的诸多因素概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修正系数即为形状系数。

(有体积形状指数、表面积形状指数、比表面积形状指数)4、颗粒形状指数:表示单一颗粒外形的几何量的各种无因次组合。

5、粒度分布:指将颗粒群用一定的粒度范围按大小顺序分为若干粒级,各级别粒子占颗粒群总量的百分数。

6、破坏包络线:对同一粉体层的所有极限摩尔圆可以做一条公切线,这条公切线成为破坏包络线。

7、填充率:粉体所占体积与粉体表观体积的比值。

8、球形度:与颗粒等体积的球和实际粉体的表面积之比。

9、孔隙率: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

10、配位数:某一个颗粒与周围空间接触的颗粒个数。

11、极限应力状态:在粉体层加压不大时,因粉体层的强度足以抵御外界压力,此时粉体层外观不起变化,当压力达到某一极性状态时,此时的应力称极限应力。

粉体层就会突然崩坏,这与金属脆性材料的断裂是一致的。

12、库仑粉体:分体的破坏包络线呈一条直线,称该粉体为库仑粉体。

13、粘附性粉体:破坏包络线不经过坐标原点的粉体称为粘附性粉体。

14、主动受压粉体:由于重力作用在崩塌前将其支撑住,在崩塌时临界状态称主动态,最小应力在水平方向。

15、被动受压粉体:粉体延水平方向压缩,当粉体呀倾斜向上压动时的临界状态称为被动状态,最大主应力在水平方向。

16、堆积:17、安息角/休止角:指物料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

(安息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18、均化: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使各组分颗粒得以均匀分布。

19、粉体流动函数:固结主应力与开放屈服强度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

20、静态拱:物料颗粒在出口处起拱,此时正好承受上面的压力这样流动停止,此时孔口处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粉体工程复习大纲

粉体工程复习大纲

粉体工程复习大纲一、粉体的基本性质1、粒径表征方法:三轴径、统计径(定向径)和当量径。

2、粒度分布:粉体颗粒的大小在粉体颗粒群中所占的比例。

3、形状系数:形状系数是体积和固体颗粒相同的圆球外表面积与固体颗粒的外表面积之比,用来衡量实际颗粒与球形(立方体等)颗粒形状的差异程度,用k来表示。

K有三种形式:表面积形状系数、体积形状系数和比表面积形状系数。

4、粒度分析方法:①筛分析法:国际标准筛制中单位为目,目数表示筛网上1英寸()长度内的网孔数。

目数前加正号表示不能漏过该目数的网孔,加负号表示能漏过,如-270~+325目30%表示有30%的物料颗粒能通过270目而通不过325目筛子。

筛析分为干筛、湿筛和干湿联合筛析法。

粒度范围≥40μm。

②显微镜法;③光散射法和消光法-激光法;④电传感法;⑤气体吸附法。

5、容积密度:在一定填充状态下,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亦称表观密度。

6、影响颗粒填充的因素:①壁效应。

壁效应与容器直径与颗粒球径比有关。

②局部填充结构(空隙率分布)。

从器壁沿径向往中心空隙率逐渐减小;当距器壁的距离与颗粒直径的比值大于5时,空隙率趋于一定值。

③物料的含水量。

④颗粒的形状。

⑤粒度大小。

颗粒很小,颗粒间团聚作用,空隙率高。

7、颗粒间的附着力——范德华力、静电力、毛细管力、磁性力和机械咬合力。

8、团聚:颗粒在气相或液相中,颗粒间的作用力远大于颗粒的重力而形成聚合状态。

团聚可以改善颗粒的流动性、避免粉尘、易于包装等。

空气中颗粒的团聚:团聚原因为范德华力、毛细管力、静电力。

液体中颗粒的团聚:团聚原因为液桥力。

9、颗粒分散的方法:分散剂调控、超声调控等。

二、粉碎1、纳米体系的基本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

表面效应:表面活性的体现,即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原子数增多及表面原子配位不饱和性,导致大量的悬键和不饱和键等。

小尺寸效应: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光学、电学、热学、力学)的变化。

粉体工程专业————知识要点

粉体工程专业————知识要点
如何预防粉尘爆炸呢:一是要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采用密闭性能良好的设备,尽量减少粉尘飞散逸出,同时要安装有效的通风除尘设备,加强清扫工作。二是要控制室内温度。三是要改善设备,控制火源。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都要采用防爆电机、防爆电灯、防爆开关。四是应事先控制爆炸的范围。五是要控制温度和含氧程度。凡有粉尘沉积的容器,要有降温措施,必要时还可以充入惰性气体,以冲淡氧气的含量。粉尘爆炸的机理及发生条件:热能作用于离子表面,使其温度上升.尘粉表面的分子由于热分解河干馏作用,变为气体分布在离子周围.气体与空气混合生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进而发生产生火焰.火焰产生热能,加速尘粉分解,循环往复放出气相的可燃想物质与空气混合,进一步发火传播.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迅速燃烧,引起粉尘表面燃烧.可燃气体和粉尘的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形式向临近粉尘传播.以上过程循环进行是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当达到剧烈燃烧时则发生爆炸. 混合过程与偏析过程交替进行,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混合达到平衡状态.影响混合的因素:堆积偏析;振动偏析;搅拌偏析造粒:压缩、挤出、喷雾、流动、滚动分离是广义的分级;分级是狭义的分离。离心式选粉机原理:物料由加料管12经中轴周围落至撒料盘10上,受离心惯性力作用向周围抛出。在气流中,较粗颗粒迅速撞到内筒内壁,失去速度沿壁滑下。其余较小颗粒经小风叶时,又有一部分颗粒被抛向内筒内壁收下。更小的颗粒穿过小风叶,在大风叶的作用下经内筒顶上出口进入两筒之间的环形区域,由于通道扩大,气流速度降低,同时外旋气流产生的离心力使细小颗粒离心沉降到外筒内壁并沿壁下沉,最后由细粉出口9排出。内同收下的粗粉由粗粉出口8排出。局限性:分级和分离过程在同一机体内的不同区域进行,流体速度场和抛料方式都很难保证设计得很理想; 循环气流中大量细粉的干扰降低了选粉效率,实际生产中,其选粉效率一般为50~60%; 小风叶受物料磨损大,风叶设计间隙大,空气效率较低 。 欲提高产量只能靠增大体积,这就限制了选粉机单位体积产量。旋风式选粉机原理:在选粉室内通风机把空气从切线方向送入选粉机,经滴流装置11的缝隙旋转上升,进入选粉室。粉料由进料管5落到撒料盘10后,立即向四周甩出,撒布到选粉区中,与上升的旋转气流相遇。粉料中的粗粒,质最较大,受撒料盘、小风叶和旋转气流作用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也较大,被甩到选粉室的四周边缘。当它与壁面相碰撞后,失去动能,便被收集下来,落到滴流装置处。在该处被上升气流再次分选,然后落到内下锥处,作为粗粉经粗粉管12排出。粉料中的细颗粒,质量较小,在选粉室中被上升的气流带入旋风分离器7中。气流是从切线方向进入旋风筒的,在筒内形成一股猛烈旋转气流。处在气流中的颗粒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甩向四周筒壁,向下落到下部的外锥体中,作为细粉经细粉管13排出。清除细粉后的空气则由旋风分离器中心的排风管经集气管6和导风管14再返回通风机,形成了气流闭路循环。优点:选粉室单位面积的选粉能力较大,处理量一般比离心式选粉机高 2~ 2 . 5 倍,大型磨机本来要用 2 ~ 3 台离心式选粉机的,采用一台旋风式选粉机即可。相同循环负荷率下选粉效率较高,选粉效率一般比离心式选粉机提高 8 %左右,因而可使磨机生产能力提高 10 %左右,单位电耗节省 21 %左右。产品细度易于调节,而且调节范围广。使用调节阀控制产品细度,无需停机,可以根据生产情况随时调整。用体外风机代替大风叶,故传动部分结构简单,机体磨损小,展动小,对基础要求较低。缺点:由于采用旋风分离器和外部鼓风,密封要求较高,出料口要设里锁风设备,而且选粉机占地面积较大。

粉体学基础知识.doc

粉体学基础知识.doc

粉体学基础知识(一)粉体的基本概念粉体是指无数细小固体粒子的集合体,粉体学是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粒子是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 包括粉末(粒径小于lOOUm)和颗粒(粒径大于lOO^m), 通常所说的“粉末”、“粉粒”或“颗粒”都属于粉体的范畴。

组成粉体的单元粒子可能是单体的结晶,称为一级粒子;也可能是多个单体粒子聚结在一起的粒子,称为二级粒子。

在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粒子大小范围为从药物原料粉的1M 到片剂的lOmmo物态有固体、液体、气体3种。

液体与气体具有流动性,而固体没有流动性;但把固体粉碎成颗粒的聚集体之后则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也具有固体的抗形变能力,所以有人把粉体列为“第四种物态” 来进行研究。

(二)粉体的特性1.粒子大小与测定粉体粒子大小是以粒子直径的微米数为单位来表示的。

粉体大部分不规则,代表粒径大小的方法有:几何学粒径、有效粒径、比表面积粒径等。

1. 1.几何学粒径是指用显微镜看到的实际长度的粒子径。

1.2.有效粒径用沉降法求得的粒子径,即以粒子具有球形粒子的同样沉降速度来求得。

该粒径根据Stokes方程计算所得,因此又称Stokes粒径。

1.3比表面积粒径用透过法和吸附法求得的粉体的单位表面积的比面积。

这种比表面积法是假定所有粒子都为球形求出的粒子径。

常用的粒径测定方法有:显微镜法、筛分法、沉降法、小孔透过法和激光衍射法等。

2.粒子形态粉体除了球形和立方形等规则而对称的形态外很难精确地描述粒子的形状。

因此,研究工作者用体积形态系数,比表面形态系数等术语来表示微粒形态。

3.粉体的比表面积粒子的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根据计算基准不同可分为体积比表面积Sv和重量比表面积Sw。

体积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重量比表面积是单位重量粉体的表面积。

4.粉体密度与孔隙率粉体密度为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

由于颗粒内部含有的空隙以及及颗粒堆积时颗粒间的空隙等,给粉体体积的测定带来麻烦。

粉体工程复习重点

粉体工程复习重点
测量方法有:排出角法、注入角法、滑动角法以及剪切盒法等多种。
壁摩擦角:壁摩擦角 Φw 是指粉体与壁面之间的摩擦角,反应了粉体层与固体壁面的摩擦性 质。指粉体层与固体壁面之间摩擦角。它的测量方法和剪切试验完全一样。剪切箱体的下箱 用壁面材料代替,再拉它上面装满了粉体的上箱,测量拉力即可求得
滑动摩擦角:滑动摩擦角 Φs 是指单个颗粒与壁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将载有粉体的平板逐渐
(7)正态分布的频率分布函数表达式、曲线特点及其标准偏差
(8)对数正态分义函数求颗粒群平均粒径 (10)假设颗粒群粒度频率分布函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求 P15 页表 2-8 中各种平均粒径具 体表达式(类似作业,强调推导过程) (13)体积形状系数、表面积形状系数、比表面积形状系数的定义
在表征粉末体性质,具体物理现象和单元过程等函数关系时,把颗粒形状的有关因素概 括为一个修正系数加以考虑,该系数即为形状系数
(14)粒径测量方法有哪些?重点了解筛分法、库尔特计数器、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度的原理 粒度测试的方法很多,具统计有上百种,目前常用的有沉降法、激光法、筛分法、图像 法和电阻法五种
激光衍射法又称小角度激光光散射法,应用了完全的米氏散射理论。颗粒在激光束的照 射下,散射角与颗粒直径成反比,散射光强与角度 的增加呈对数规律衰减。
或某一粒度大小范围内的颗粒在样品中出现的百分含量 (5)粉体粒度分布的累积(筛上或筛下)分布函数物理意义
将颗粒大小的频率分布按一定方式累计,便得到相应的累积分布。 累积筛下:按粒径从小到大进行累积,一般用“—”表示,表示为小于某一粒径的颗粒 数或颗粒质量的百分数 累积筛上:按粒径从大到小进行累积,一般用“+”表示,表示为大于某一粒径的颗粒 数或颗粒质量的百分数 (6)频率分布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粉体学的重要意义(对应“粉体及其技术的重要性”)1)粉体是许多材料构成、组分或原料;2)粉体技术是制备材料的基础技术之一;3)超细粉体材料,尤其是纳米粉体材料在新型材料的开发研究中越来越重要;4)粉体容易大批量生产处理,产品质量均匀,成本低,控制精确,成为许多人工合成材料必然选择的合成方法。

2.颗粒的定义:是在一特定围具有特定形状的几何体。

大小一般在毫米到纳米之间,颗粒不仅指固体颗粒,还有雾滴、油珠等液体颗粒。

3.粉体的定义:大量颗粒的集合体,即颗粒群,又称粉末(狭义的粉末是指粒度较小的部分)。

颗粒与粉体的关系:颗粒是粉体的组成单元,是粉体中的个体,是研究粉体的出发点。

颗粒又总是以粉体这种集合体的形式出现,集合体产生了个体所所不具有的性质。

4.粉体学的特点:以粉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质及加工利用技术。

5.粉体技术包括:制备、加工、测试。

制备有各种物理、化学、机械方法;加工作业有粉碎、分级、分散、混合、制粒、表面处理、流态化、干燥、成形、烧结、除尘、粉尘爆炸、输运、储存、包装等;测试对粉体各种几何、力学、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6.粉体的存在状态:通常所指的粉体是小尺寸的固体,但气体中的液滴、液体中的气泡也属于颗粒;固态的物质中又分为分散态和聚集态,多数粉体为分散态。

7.粉体的分类:1)按照成因分类:天然粉体与人工粉体2)按制备方法分类:机械粉碎法和化学法粉体3)按分散状态分类:原级颗粒(一次颗粒)、聚集体颗粒(二次颗粒)、凝聚体颗粒(三次颗粒)、絮凝体颗粒4)按颗粒大小(粒径)分类:粗粉体(>0.5mm)、中细粉体(0.074~0.5mm)、细粉体(10~74μm)、微粉体(0.1~10 μm )、纳米粉体(<100nm)第二章粉体的几何性质1.粒度定义:粒度是指粉体颗粒所占空间的线性尺寸。

2.颗粒尺寸常用的表征方法:三轴径、定向径、当量径、3.粉体平均粒径计算公式:4.粒度分布及其表示方法:粒度分布依据的统计基准:∑n的比例。

①个数基准分布(又称频度分布) 以每一粒径间隔的颗粒数占颗粒总数∑nd的比例。

②长度基准分布以每一粒径间隔的颗粒总长度占全部颗粒的长度总和∑2nd的比例。

③面积基准分布以每一粒径间隔的颗粒总表面积占全部颗粒的总表面积∑3nd的比例。

④重量基准分布以每一粒径间隔的颗粒总重量占全部颗粒的总重量表征粒度分布的方法:列表法,作图法、矩值法和函数法。

其中函数法是最精确的粒度描述方法(即用概率理论或者近似函数的经验法莱寻找数学函数)5.形状因子:为形状表征量,无量纲常数,有形状指数和形状系数。

形状指数是指颗粒几何参数的无量纲组合。

它与形状系数相比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形状系数:颗粒的表面积、体积、比表面积等几何参数与某种规定粒径dp的相应次方的比例关系。

6.常用粒度测量方法及其他优缺点:1)筛分析法(一般>40μm),其中最细的是400目,孔径为38μm;优点:统计量大、代表性强;便宜;重量分布。

缺点:粒度下限为38μm;人为因素影响大;重复性差;非规则形状粒子误差;速度慢。

2)显微镜法:采用定向径方法测量。

光学显微镜0.25——250μm;电子显微镜0.001——5μm;优点:可直接观察粒子形状;可直接观察粒子团聚;光学显微镜便宜;缺点:代表性差;重复性差;要测量投影面积直径;速度慢;3)光衍射法粒度测试:根据小颗粒衍射角大,大颗粒衍射角小来测量,同时某一衍射角的光强度与相应粒度的颗粒多少关。

4)激光衍射0.05—500μm;X光小角衍射 0.002—0.1μm;所用方法即为投射电子显微镜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优点:可观察粒径小,图像富有立体感,较真实,易于识别,可观察微区,一般同时进行成分分析。

缺点:造价昂贵,试样制备要求严格,真空度要求严格5)原子力显微镜(AFM):x,y方向分辨率可达到2nm,垂直方向分辨率课达到小于0.1nm.优点:AFM具有操作客易、样品准备简单、操作环境不受限制、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与SEM相比,成像围太小,速度慢,受探头的影响太大。

6)光散射法和消光法光散射法原理: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度随颗粒粒度而改变的原理测定粒度分布。

消光法原理:通过测定经粉体散射和吸收后光强度在入射方向上衰减确定粒度。

符合朗勃比尔定律。

优点:适用于气溶胶和液体分散系、非接触测定、精确给出粒度分布曲线和平均粒度、测定速度快;电传感法粒度测试:当一个小颗粒通过小孔时所产生的电感应,即电压脉冲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7)水利分析法—沉降法(用于小于0.1mm物料粒度组成的测定)测量原理:在具有一定粘度的粉末悬浊液,大小不等的颗粒自由沉降时,其速度是不同的,颗粒越大沉降速度越快。

大小不同的颗粒从同意起点高度同时沉降,经过一定距离(时间)后,几颗将粉末按粒度差别分开。

重力沉降:10-300μm;离心沉降:0.01-10μm。

优点:测量重量分布;代表性强;经典理论, 不同厂家仪器结果对比性好;价格比激光衍射法便宜;缺点:检测速度慢(尤其对小粒子);重复性差;对非球型粒子误差大;不适用于混合物料(即粒子比重必须一致才能较准确);动态围窄8)气体吸附法原理:使气体分子吸附于微粒表面,测定吸附量,换算粉体比表面积,求出粒度。

常见粒度分析方法:7:粒度测定方法的选定(还要进一步看书P34)根据数据的应用场合选择;根据粉体的粒度围选择;根据粉体的存在形式选择;根据测定精度的要求选择;根据样品量选择;.根据粒度测定所需时间选择;根据设备投资和分析费选择:8.粉体填充结构:是指粉体层部颗粒在空间中的排列状态。

一般而言,粉体层的排列状态是不均匀的。

要注意到填充状态的两个极端,即最疏与最密填充状态。

原因是:形状不规则,存在空隙。

注意:粉尘的体积与其他固体物质的体积不同!粉尘的体积包括:尘粒的颗粒体积、粉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颗粒外开口体积、颗粒闭孔和附面膜体积等五部分。

9.描述粉体填充结构的参数(主要掌握前三个)容积密度:ρb,亦称视密度: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即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

(表观密度)填充率:Ψ,颗粒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例如右图。

空隙率:ε,空隙体积占粉体填充体积的比例Ε=1-Ψ=1- ρb/ρp配位数:某一个颗粒接触的颗粒个数配位数分布:粉体层中各个颗粒有着不同的配位数,用分布来表示具有某一配位数的颗粒比率时,该分布称为配位数分布。

空隙率分布:以距观察颗粒中心任一半径的微小球壳空隙体积比率对距离表示的分布。

接触点角度分布:将与观察颗粒相接的第一层颗粒的接触点位置,以任意设定的坐标角度表示的分布10.等径球(均一球)的颗粒的规则填充相邻的四个球视为基本层的最小组成单位,则有正方形和单斜方形两种排列方式。

掌握立方体填充(立方最疏填充)和菱面体填充(六方最密填充)。

立方体填充:配位数为6;菱面体填充:配位数12.11.均一球形颗粒的实际填充(不规则填充)实际填充时,由于受到球之间的碰撞、回弹、摩擦、容器壁面等影响,而成为不规则填充。

均一球形颗粒群的随机填充结构(贝尔纳实验)统计分析结论是:(1)空隙率比较大时,配位数分布接近正态分布;(2)随着空隙率减小,趋近于最密填充状态的配位数。

实验结论:高配位数的疏接触点多,填充疏松,空隙率大;(P39.)低配位数的密接触电多,填充紧密,空隙率小。

12.非等径球形颗粒的填充较大球形颗粒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较小球形颗粒,空隙率可以降低;若进一步加入更小的球形颗粒,空隙率进一步降低。

1)空隙率随着小颗粒的混入比增加而减小2)填入颗粒的粒径越小,空隙率也越低总结即是:小颗粒粒径越小,配位数越大,空隙率越小,填充率越大。

13.影响颗粒填充的因素:1)壁效应:当粉体填入容器时,填充结构受容器壁面的影响,在容器壁面附近形成特殊的填充结构,成为壁效应。

2)局部填充结构:空隙率分布、填充数密度分布、接触点分布。

3)粉体的含水量:潮湿粉体易于团聚,导致部保持松散结构,致使填充率降低。

含水量较低时候,容积密度略有降低,影响不大;随着含水量继续增大,形成大团粒,导致容积密度迅速降低;含水量继续增大,由于颗粒发生相对滑动而使填充率增大。

4)颗粒形状:颗粒越接近球形,通常其空隙率越低。

即空隙率随颗粒球形度降低而增加。

5)颗粒大小:粒度很小时,颗粒间的附着力大于颗粒重力,发生团聚,此时空隙率较大,即表观体积增大;当粒度大于某一临界值,凝聚力可忽略不计,粒度大小则对堆积无明显影响。

6)填充速度:对粗颗粒,填充速度越快会导致有较大的空隙率;对于面粉之类吸附力较明显的粉体,填充速度快,可降低空隙率。

14.致密堆积经验1)用单一粒径尺寸的颗粒,不能满足致密堆积对颗粒级配的要求;2)采用多组分且组分粒径尺寸相差较大(一般相差4-5倍)的颗粒,可较好地满足致密堆积对粒度与级配的要求;3)细颗粒数量应能足够填充堆积体的空隙,通常,两组分时,粗细颗粒数量之比约为7:3;三组分时,粗中细颗粒数量比例约为7:1:2时,相对而言,可更好地满足致密堆积对粒度与级配的要求;4)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增大临界颗粒(粗颗粒)尺寸,可较好地满足致密堆积对颗粒级配的要求。

第三章粉体的力学性质1.颗粒间的附着力(当粉体颗粒很小时,由于附着力存在易于团聚)颗粒间的附着力(凝聚力)包括德华力、静电吸引力、水分毛细管力、磁性力、机械咬合力。

2.填充层的静态液相根据颗粒间液体量的多少,有四种的静态液相。

1)摆动状态:颗粒接触点上存在透镜状或环状的液相,液相互不连接。

2)链索状态:液相相互连接而成网,空气分布其间。

3)毛细管状态:颗粒间隙充满液体,仅仅颗粒表面存在气液界面。

4)浸渍状态:颗粒群浸在液体中,存在自由液面。

3.液桥力粉体颗粒之间接触处或间隙部位存在液体的状态成为液桥,液桥对所连接的颗粒有引力,也就是液桥力,实际上即毛细管力。

液桥力大小与颗粒间液体量、颗粒表面润湿性、颗粒形状、液固接触状况等有关。

4.T孔隙和R孔隙的差异T孔隙:4个球以正三角锥的顶点为球心排列时所形成的四面型孔隙称为T孔隙。

这种孔隙有6个解除点和4个支路,各个支路都与R孔隙相通。

与霍斯菲尔德填充的三角孔相同。

R孔隙:4个球并排成正方形,在通过正方形中心的垂线上再排列两个球后形成的长斜方形空隙称为R孔隙。

相当于霍斯菲尔德填充的四角孔。

5.粉体的摩擦特性(后三种以了解为主)摩擦角:由于颗粒间的摩擦力和聚力而形成的角的统称。

根据颗粒体运动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摩擦角、安息角、壁摩擦角及动摩擦角。

6.摩擦角:在力学上可以理解为块体在斜面上的临界自稳角,在这个角度,块体是稳定的;大于这个角度,块体就会产生滑动。

摩擦角表示该极限应力状态下剪应力与垂直应力的关系,它可用莫尔圆和破坏包络线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