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精品)
教案 《窃读记》教案【最新6篇】
教案《窃读记》教案【最新6篇】窃读记教案篇一教材分析:《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窃读”二字,情趣活现。
学情分析:这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假期中孩子们读过许多书籍,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都可以加以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读书,了解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养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流程一、简介作者二、1、理解“窃读”的含义同学们,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
2、整体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2)认读生字词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三、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
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1)“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①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挤”“钻”“贪婪”“装着”②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②“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窃读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窃读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渴望知识的情感。
(2)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做窃读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情感,以及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窃读记》。
(2)学生齐读课文《窃读记》。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含义。
(2)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辅导。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大意,梳理出文章结构。
(2)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德观念。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年级窃读记设计教案
六年级《窃读记》优秀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理解,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窃读记》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读书的文章,如《小窃读记》。
2. 提问:你们对窃读有什么看法?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窃读记》,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讨论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2. 提醒学生注意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2.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提问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方法。
2. 举例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场景,让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方法。
2. 提醒学生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语文《窃读记》教案
语文《窃读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窃读记》,理解和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理解《窃读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作者通过故事表达的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窃读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和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和解读《窃读记》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将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窃读记》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背景。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扩展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窃读记》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窃读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讨论故事: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提出问题和观点。
分析写作技巧: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故事的艺术性。
解读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将故事中的道德和教育意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思考和反思。
4.2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提出问题和观点,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读后感或短文。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动机。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写作练习来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或短文来评估学生对故事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小学语文窃读记教案6篇
小学语文窃读记教案6篇小学语文窃读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难点】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校读书学习。
可是有一个人的读书学习的方式却是很特别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是怎么“读书学习”的。
板书窃读记二、学习课文(一)激疑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知道题目中的“窃”字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要“窃”呢?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窃”是偷的意思,文中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于是在放学之后,到书店偷偷地读书。
(二)以问题为思路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1、“我”是如何“窃”读的?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我”窃读时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指名朗读,说是说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提示:感受学习的艰辛和对学习的渴望。
进行情境迁移,让学生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需加倍珍惜。
3、我“窃”读的收获是什么?抓住文中读书后的表现与老师对的教导加以分析。
5、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最后加以引导与归纳。
提示: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培养热爱学习的情感。
小学语文窃读记教案篇2设计理念把同学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同学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
《窃读记》教案(优秀6篇)
《窃读记》教案(优秀6篇)《窃读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难点、重点: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一、解题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窃”字的含义:(1) 通过查字典,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2) 结合课文内容,朗读“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明确: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窃笑”。
2.“窃读”的含义:(1) 一般含义;(2) 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明确: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3.小结: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文章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二、梳理文章的脉络。
(一)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问:由题目可知本文是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窃读”中发生的一些事,其中具体详细地写了两件事。
同学迅速浏览,要求:(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再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作者的心理(心情)。
明确:(1)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
——孤独无助(2) 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
——感动、感激(二)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
问: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要成功“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
文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窃读”的方法。
明确:(1)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5)用花生米充饥;(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
(不要求逐点答到)小结: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读书。
三、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1、讲: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生动,因为作者除了记叙这些事之外,还进行了细致的人物描写。
《窃读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
《窃读记》教学设计优秀6篇《窃读记》教学设计篇一精彩开篇词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认识自己。
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能帮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陶醉书海,也许你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祈祷过,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泪过,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过……陶醉书海,是一种幸福。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她因为陶醉书海,竟然去“窃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自学指导(一)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汗涔涔(cén)尴尬(gān gà)贪婪(lán)诅咒(zǔ zhòu)踉(liàng)踉跄(qiàng)跄煞有介事(shà)众目睽睽(kuí)饥肠辘辘(lù)2.解释下面的词语。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贪婪:贪得无厌。
课文指渴求知识而不知道满足。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3.作者简介林海音(1918-20xx),台湾著名作家,祖籍广东蕉岭,出生于日本大阪。
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其中小说《城南旧事》最为著名。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窃读记》的基本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窃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理解窃读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有没有偷偷阅读的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窃读的文章,看看作者有什么独特的体验。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窃读记》,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变化。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窃读”是什么意思?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关于窃读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窃读体验。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喜欢窃读?二、深入阅读1.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在窃读过程中有哪些心理变化?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关于窃读的感悟。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窃读感悟。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放弃了窃读?二、深入阅读1.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结尾部分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放弃了窃读?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关于窃读的影响。
第四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窃读感悟。
《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
《窃读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3. 分析课文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4.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同理心。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和家长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 运用情感共鸣法,让学生感同身受,培养对阅读的热爱。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同理心。
4.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六年级窃读记设计教案
六年级《窃读记》优秀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作者林海音及《窃读记》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
(2)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珍惜书籍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作者对窃读行为的矛盾心理。
(2)欣赏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魅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和阅读经历。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林海音及《窃读记》的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其含义和作用。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方式等。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矛盾心理的理解和体会。
5. 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独特表达方式和语言魅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进行评价。
6. 拓展延伸:(1)学生谈谈对自己阅读经历的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文章,题目为《我的阅读故事》。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窃读记教案(优秀7篇)
窃读记教案(优秀7篇)窃读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脚、饥饿、屋檐”等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分析文中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从细致入微的分析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以及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窃读时的复杂滋味,调动学习积极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动作及心理活动,学习作者窃读时具体而形象的表达。
【难点】体会文章主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读好书,多读书,读好书。
”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你们喜欢读书吗?(适时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最近读过的书籍。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收获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的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感知“窃读”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提示学生标号段落一两个即可。
2、书籍是有营养的,读书就是一次次的吸取养分,那么作者有为什么要“窃读”呢?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到什么呢?(三)再读课文,研读“滋味”1、讲一个故事其中往往也蕴含着一种情丝,作者写“窃读”表达了这怎样的情感呢?(用原文概括她的心情)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读书有千百般滋味,找出文中描写“窃读”滋味的句子,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窃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作者为什么如此痴迷于读书?怎样理解“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吃饭能让身体成长,读书能获取精神的养分,让自己成熟、豁达。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为例,谈一谈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并写下来。
(可以结合“长大”这个词语,深刻体会“饭”是维持生命的食粮,而“书”却是精神食粮。
《窃读记》教案3篇
《窃读记》教案3篇《窃读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__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的方式及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学习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3、学习主人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之精神二、重点难点: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检测自主学习成果,营造课堂氛围(2)、教师导语,为走进新课作铺垫(3)、交流作者资料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整体感知课文(1)、理解题意作为切入点,带动对全文的总体把握(2)、“我”为何窃读?以“这是一个讲述的故事”为题每人说一句话,以达到整体把握课文的.目的第二部分:多方梳理课文(1)、划出文中描写“我”窃读的语句,分析理解“我”当时的心情(2)、找出自己最感动的语段与同伴分享,并说明理由(3)、每人说话练习:“我是一个的人”,把握人物特点第三部分:细细品读课文(1)、质疑、讨论、解惑(2)、主旨概括3、结束、作业《窃读记》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刻画人物运用的细致的复杂的心理描写;2、了解倒叙的作用;3、继续训练学生圈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概括总结的能力;4、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通过与自己优越的读书条件进行对比,加倍珍惜并充分利用我们现在的读书机会。
二、教学重点1、学习将两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写法;2、加倍珍惜、充分利用并积极创造优越的读书条件。
三、教学难点1、品味其中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充分感受书对于作者巨大的吸引力;2、__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四、教学突破口:对于课题的理解:“窃”的含义,“读”的心理,“记”的内容五、教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1、熟课文,查清生字生词,把握__脉络。
2、布置学生互相走访调查同学们的读书环境(包括学校和家中的,如家中藏书、班级图书馆、上网看书等),至少每人走访两人以上。
(二)导入新课:是的,书不仅是一样工具,更是一种超脱凡俗的心灵寄托,一种开发人类智慧的满腔热忱,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5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下第25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2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情感。
3.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1.2学生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经历,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2学生组内互相练习,确保生字词的掌握。
3.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现场造句。
4.修辞手法理解4.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4.3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5.课文主题探讨5.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5.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探讨课文主题。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巩固学习成果。
7.课后作业7.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2学生选择一本课外书籍,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析修辞手法,探讨课文主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窃读记》六年级的教案范本5篇
《窃读记》六年级的教案范本5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
把他填写在读记录卡上。
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3.全班汇报交流: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
(1)引导学生注意到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窃读记》六年级的教案范本5扣题眼,顺势导入①查字游戏。
师板书窃字,看谁最快查到。
②指名读字音、记字形、说窃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释。
③师接着板书读,过渡: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去读读课文吧。
初感知,整体把握①自由读课文。
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②指名答。
③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④指名答。
⑤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⑥齐读课题。
再读题,鼓励质疑① 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②质疑。
③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④师:古人云:学贵质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你们能提出这么多好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懂这篇文章。
⑤师: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品词句,积累内化①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机动教学。
a.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呢?(1)指数名学生答。
(2)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展示)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六年级窃读记设计教案
六年级《窃读记》优秀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窃读记》,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2. 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学会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感受,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2. 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词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感受,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2. 学会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窃读记》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窃读记》的阅读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窃读记》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感受,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3. 合作交流,分享心得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拓展学生对读书的理解和认识。
5.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知识。
2. 根据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作文。
2.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说明推荐理由。
九、课程进度安排:1.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后续课程将继续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相关阅读拓展。
2. 下一节课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十、教学总结:1. 本节课通过阅读《窃读记》,使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
《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窃读记》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联系生活放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窃读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理解窃读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以及窃读行为的道德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文《窃读记》全文。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背景资料。
(4)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2)板书课题:《窃读记》。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生字词卡片,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点评,总结生字词的学习要点。
4. 理解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2)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5.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探讨窃读行为的道德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五、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窃读行为的看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
《窃读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观点。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实际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练习:(1)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造句或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指导。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章。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经历的文章,体会阅读的乐趣。
3. 查找其他有关阅读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阅读的感悟和拓展能力。
3. 阅读测试评价:定期进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图片等资源,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窃读记》教学设计
一、导语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你打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两遍。
2、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3、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
1、梳理内容:
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办法?窃读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紧密围绕课题展开叙述。
)
2、识读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3、范写观察:
饿、惧、柜、檐、酸、撑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4、生书写练字本上的汉字。
四、再读课文
1、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
2、体会:
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
五、放声朗读全文
六、结束语
“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文中第四段)
──很快乐,也很惧怕。
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