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中药材管理规章制度

中药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药材的采购、加工、储存和销售管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提高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药材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从事中药材采购、加工、储存和销售活动的企业、单位,以及中药材的生产、经营者。
第三条中药材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采购和加工,禁止购买、销售假冒伪劣、劣质中药材。
对于确需采用药材的,应按照传统加工方法进行,不得以任何方式掺杂或添加其他物质。
第四条企业、单位在进行中药材采购、加工、储存和销售活动中,应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中药材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违反中药材管理规章制度的企业、单位进行处理,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第六条企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中药材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中药材采购管理、中药材加工管理、中药材储存管理和中药材销售管理。
第二章中药材采购管理第八条企业、单位在进行中药材采购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选购,确保采购的中药材符合质量标准。
第九条企业、单位应建立中药材供货商档案,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估,确保供货商的信誉和业务能力。
第十条企业、单位在采购中药材时,应当与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保留相关采购凭证。
第十一条企业、单位应当建立中药材的进货台账,对每批进货的中药材进行登记和备案,以备查验。
第十二条企业、单位应当建立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制度,对每批中药材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合格。
第十三条企业、单位应当妥善保存中药材的进货凭证和检测报告,确保追溯能力。
第十四条企业、单位在进行中药材采购时,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非法渠道采购中药材。
第三章中药材加工管理第十五条企业、单位在进行中药材加工时,应遵循传统加工方法,不得掺杂或添加其他物质。
第十六条企业、单位应建立中药材加工作业规程,规范加工流程,确保加工的中药材符合质量标准。
中药的管理制度(范文格式9篇)

中药的管理制度(范文格式9篇)中药的管理制度篇11.购进调入药品要及时验收,贵重、毒性药品入库前须二人以上共同验收,验收时必须按原始凭证逐项检查数量、规格、中成药品批准文号、批号、期效、注册商标、外观质量、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及饮片的炮制质量等,认真如实填写质量验收记录并签名。
验收合格的药品入合格品库,对不符合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应根据情况查明更正或退换;凡变质失效和伪劣药品应拒绝入库,并上报县药品监督管理局。
2.库存药品必须建立电脑帐页,要按发票和领药单据及时登帐,做好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做到出入有据、帐物相符。
贵重药品要求每月核对帐目,库存药品必须每季盘点一次做好销存统计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3.仓储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并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
药品不得倒置,中药饮片应装入缸甏、铁皮箱等容器;中药材应上架存放;毒性药品必须按毒性药品管理制度管理,要排放整齐,保持清洁卫生。
每月定期通过电脑查询药品有效期报警。
定期检查药品有无潮湿变质、中药饮片有无霉变、虫蛀、走油等,特别是梅季更应勤查勤晒。
4.药品出库应遵守先进先出的原则。
药库管理人员要经常与临床联系,沟通药品供应情况,对长期积压的药品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通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处理,对过期变质或破损的药品应及时办理报损手续。
5.药品发放应依据电脑中发药信息或领药单发放。
领发时必须点清数量,如有不符应立即核对更正,药库不得凭处方直接发放药品。
凡霉变、混有杂质、品名不清和不符合药用质量要求的药品一律不得发放使用。
6.注意安全,库内严禁吸烟,防止火灾,下班前注意关锁门窗,注意防盗。
中药的管理制度篇2一、目的:为加强中药饮片购进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二、购进中药饮片,应以质量为前提,严格执行GSP规定购进药品。
三、购进药品应为合法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药品。
四、购进的中药饮片必须符合《中药炮制规范》的`质量标准。
中药管理制度14篇

中药管理制度14篇【第1篇】医院管理-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为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协作临床工作,特定制度如下:(二)按照临床需要,按时、按擀、按要求供应。
(三)新入院病人和急诊病人作到随到随煎。
(四)煎煮前将药材浸泡半小时,特别处理者按规定执行。
(五)药材必需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把握煎煮时光,需灌服或外用特别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六)仔细执行先煎、后入、烊化、包煎等特别煎法。
(七)煎药器具要保持清洁,做到用后必需清洗整洁备用。
(八)每日服药要举行消毒,并做到药液、服药人姓名、床位精确无误后方能发药。
(九)传染病房与其他病房盛药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一)本室建立煎煮记下和差错事故记下以备查考。
(十二)煎药室要注重平安、防火、防盗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十三)中药煎枯严禁重新加水再煮,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以免耽搁病人服药。
(十四)以上制度请监督指导。
【第2篇】医院管理-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为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更好的协作临床,科研教学需要,特订中药加工炮制室制度如下:(二)凡进炮制室待加工的药材,必需查明药物来源,药材的真伪、优劣、质量等以保证药材加工前的质量。
(三)药材加工除去药材内的杂草和泥土,需做制剂的药材快水冲洗,凉(烘)干备用。
(四)需炒制的药材,按照药物性质、把握加热的温度、按规范举行操作。
(五)炒炭药材必需保证质量不行炭化,操作过程中应用清水喷灭火星,防止复燃,至24小时后凉透验收入库。
(六)需加辅料炮制的药材,必需保证辅料的纯净度,根据规定的分量和浓度执行。
(七)需切制的根茎类药材用水冲淋、润湿,按标准厚度切制、凉干。
(八)按照门诊需要,做到加工有方案、仔细填写出入库单据和工作量报表。
(九)炮制室内加工间和工作间分开,加工设备应放在干燥通风房间,并备有通风、降湿除尘、防火设施,对于加工设备做到定期检修。
中药督导检查制度汇编模板

中药督导检查制度汇编模板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对中药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中药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汇编。
1.2 本汇编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中药科研机构等涉及中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1.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中药品种保护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中药督导检查工作。
二、中药质量管理制度2.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中药部门,负责中药的采购、储存、调剂、煎煮、配送等工作。
2.2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药质量管理制度,包括采购制度、储存制度、调剂制度、煎煮制度、配送制度等。
2.3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中药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三、中药安全管理制度3.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中药毒性药品管理制度、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3.2 医疗机构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处理中药不良反应事件。
3.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毒性药品的管理,确保中药毒性药品的使用安全。
四、中药人员培训制度4.1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中药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中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中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中药服务规范5.1 医疗机构应制定中药服务规范,包括中药处方审核制度、中药煎煮操作规程、中药配送服务规范等。
5.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服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中药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六、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6.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中药不良反应。
6.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制定中药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七、中药质量事故处理7.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中药质量事故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中药质量问题。
7.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中药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医院中药日常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中药管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特制定本制度。
二、人员管理1. 药剂科设立中药饮片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中药管理人员,负责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储存、调剂、发放等工作。
2. 从事中药饮片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并接受专业培训。
3. 定期对中药饮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整。
三、药品管理1. 药品采购(1)采购中药饮片时,必须选择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供货商。
(2)购进的中药饮片应具有合法的生产批文、检验报告、质量合格证明等。
(3)采购人员应详细记录采购的中药饮片品名、规格、产地、批号、生产日期、数量、价格等信息。
2. 药品验收(1)验收人员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严格验收,包括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数量、质量等。
(2)验收不合格的中药饮片,不得入库,并通知采购人员退回。
(3)验收人员应详细记录验收结果,并妥善保存验收记录。
3. 药品储存(1)中药饮片应按照药品性质、效期等因素分类储存,避免混杂。
(2)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
(3)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4. 药品调剂(1)调剂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中药饮片调剂,确保用药安全。
(2)调剂过程中,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剂型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调剂完毕后,应将药品包装完整,并注明调剂日期、调剂人员等信息。
5. 药品发放(1)药品发放时,应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规格、剂量、剂型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发放药品后,应将患者信息、药品名称、规格、剂量、剂型等信息记录在药品发放登记簿上。
四、监督检查1. 药剂科定期对中药饮片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药剂科负责解释。
中药管理制度(9篇内容范文)

中药管理制度(9篇内容范文)中药管理制度篇11、有处方权的医生应将签名模样分别留中药房,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药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负责门诊、住院处方的调配。
调剂人员应由中(西)药士或经过系统培训的具有一定药物知识的人员担任。
3、调配前要认真审查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制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款(记帐)无误后,方能调配,如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凡处方内缺味药品,应经处方医生更改后才可调配,调配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或代用。
凡超过剂量,违反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
4、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去调配。
配方时要按方称量。
一方多剂药,分包要等量。
不得估量抓药,更不能以手代秤。
除定量制成品以及只、条、个、为单位者外,一律用戥称取,每剂药品误差不得超过5%。
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和毒、剧药品必须逐味、逐剂称量。
5、调配过程中,凡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类药品,均需打(杵)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另包,并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6、凡医生注明急重病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
7、药房应根据工作量配备复核员。
复核人员应认真复核,查对配方有无漏配、错配,确无错漏签名包装。
发药时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的核对制度(查处方内容、药品质量、配伍禁忌。
对姓名、性别、年龄、用量、用法、剂数、瓶签)。
药房领导要经常深入药房,抽查复核剂质量。
8、毒性中药,按有关麻、毒、剧药管理条例管理。
贵重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专册登记,逐方销存,并定期检查销存情况。
9、药品应分类存放,药斗和药瓶应贴品名标签,药品更位,标签随即更改。
新增药品及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有关科室。
10、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置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以避免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
11、药房的衡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度。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确保中药使用的安全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药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中药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中药库、药房、医生、护士等。
第三条中药管理应遵循“合理使用、安全可靠、便于管理、便于用药”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由中药管理委员会负责,中药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临床、药学、医技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第五条医院中药管理委员会应定期组织中药库、药房、临床、药学等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中药管理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中药采购和进货管理第六条医院应与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确保中药品种的稳定供应。
第七条医院应根据医疗需求制定中药品种和规格的采购计划,并依法进行招标采购。
第八条医院应按照采购计划和招标结果,与中药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时间等内容,并保留相关合同文件。
第九条医院接收到中药产品后,应及时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确保所购进的中药产品合格。
第十条医院收到的中药产品应立即进行入库登记和存放,有关记录和存放应符合相关规定。
第三章中药储存管理第十一条医院中药库应符合相关规定的建筑、装修和设施要求,确保中药存储环境符合药品质量标准。
第十二条医院中药库应进行日常环境温湿度、洁净度、灭菌条件等监测,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
第十三条医院中药库应对不同类型的中药进行分类存放,保证中药存放的整齐、清洁、干燥、通风。
第十四条中药库应定期进行中药库存的盘点和核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存货一致,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情况。
第十五条医院中药库应定期清理和检查过期、变质的中药,做好废弃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中药配制管理第十六条医院中药房应设置专门的中药配制区域,配制区域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并装备有必要的配制设备和工具。
第十七条医院中药房应按照临床需要,及时准确的配制所需的中药剂型和规格,确保配制的中药质量和用量符合临床要求。
医院中药管理规章制度

医院中药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医院中药管理工作,提升中药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中药采购管理1. 医院中药采购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采购管理规定,确保中药质量安全。
2. 中药采购应由经过严格审查合格的中药供应商提供,并建立供应商档案,定期进行评估。
3. 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中药采购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4. 中药购进应标注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及时入库并建立档案备查。
第三章中药储存管理1. 中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避光的环境中,离明火、有毒物品远离。
2. 中药存储应按规定分类、标明品名、批号、保质期等内容,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3. 每批次进货的中药应定期检查,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避免中药过期使用的现象。
第四章中药配制管理1. 中药配制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配药人员操作,按照配方要求准确计量中药原料。
2. 配药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配药台面整洁,避免交叉感染和混淆。
3. 配制的中药应按照患者用药时间和剂量准确标注,确保用药准确。
4. 配药后的药品应及时交付患者或存放于贮药柜内,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第五章中药使用管理1. 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配制中药,不得随意更换中药配方。
2.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调整中药剂量和配伍,确保用药效果。
3. 定期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效果评估,及时调整疗程和治疗方案。
4. 中药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章中药废弃处理1. 中药废弃物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处理。
2. 中药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应交由专业机构处理或根据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3. 发现使用不当造成的中药浪费应积极整改,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第七章监督检查1. 医院应设立中药管理部门,负责中药管理的日常工作和监督检查。
2. 定期对中药采购、储存、配制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中医医药健康管理制度汇编

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本汇编针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汇编。
二、中医药健康管理概述1. 定义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评估、预防、干预、治疗和康复的过程。
2. 目标(1)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健能力;(2)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多发病,降低慢性病发病率;(3)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需求。
三、中医药健康管理组织机构1.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政策制定、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工作。
2.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包括各级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负责具体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 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为签约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1. 健康评估(1)中医体质辨识: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对个体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健康状况评估: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
2. 预防(1)健康教育: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2)中医非药物疗法: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预防和治疗疾病。
3. 干预(1)中医辨证施治:根据中医理论,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中医康复:运用中医药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4. 治疗(1)中医内治:运用中药、中成药等药物治疗疾病。
(2)中医外治:运用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疾病。
5. 康复(1)中医康复训练:运用中医药方法,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2)心理康复:运用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五、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服务质量。
中药管理制度大全

中药管理制度大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方案大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工作报告、应急预案、心得体会、会议纪要、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plan,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work report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meeting minutes, other sample texts, and more.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管理制度大全三、必须有真实、完整的验收购进记录,验收记录必须保存不得少于3年。
中药房管理制度经典版(6篇)

中药房管理制度经典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
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尚未评定级别的医院,按照床位规模执行相应级别医院的人员要求。
第三章采购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采购中药饮片,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本单位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批签字后,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中药管理规章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中药管理,确保中药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职责分工1.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下简称药委会)负责中药管理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工作。
2. 药剂科负责中药的采购、储存、调配、供应、使用等具体管理工作。
3. 各临床科室负责中药的使用、保管和监督工作。
三、中药采购1.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采购政策,确保中药质量。
2. 采购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中药质量标准。
3. 采购的中药应具有合法的生产、经营许可证,质量合格。
4. 采购过程中,应注重中药的品种、产地、规格、包装等方面的选择。
四、中药储存1. 中药应按品种、规格、产地等进行分类储存,确保储存条件适宜。
2. 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霉。
3. 定期检查中药储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储存的中药应建立台账,记录品种、规格、数量、采购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五、中药调配1. 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中药性能、用法、用量。
2. 调配过程中,严格执行处方核对制度,确保处方准确无误。
3. 调配后的中药应按照规定进行包装,并注明药名、规格、数量、调配日期等信息。
4. 调配后的中药应及时分发至各临床科室。
六、中药使用1. 临床科室在使用中药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经验进行。
2. 使用中药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体质、过敏史等,避免不良反应。
3. 临床科室应定期检查中药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 使用后的中药包装袋、药渣等应妥善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七、中药监督1. 药委会定期对中药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临床科室应加强对中药使用的监督,确保用药安全。
3. 药剂科应定期对中药储存、调配、供应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中药质量。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规章制度由药剂科负责解释。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模板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模板一、医院中药管理的总则1、为了规范医院中药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中药处方的质量和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医院中药管理遵循"临床需要、药品安全、科学合理、规范操作"的原则。
3、中药管理工作由院内药剂科和临床各科室共同负责,落实"用药负责、用药明责、用药过程可控、用药结果监测"的管理理念。
二、中药库房管理1、中药库房由专人管理,负责中药药品的进货、验收、入库、出库、配药等工作。
中药库房要保持干净整洁,防止药品受潮、受污染。
2、中药库房要定期进行消毒、防虫、除湿等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3、中药库房要定期清点库存,做好药品盘点和备案工作。
三、中药处方管理1、临床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应符合《中医药法》和相关规定,严格按照临床病情、病情分析和辨证施治原则,合理选用中药组方。
2、临床医师要开展自学和培训,提高中药处方的质量和临床疗效,避免滥用和误用中药。
3、护士要按照临床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合理配药,做好药品的配制和标记。
四、中药使用管理1、患者接受中药治疗应进行告知,如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方法、不良反应等,做好患者的知情告知工作。
2、中药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患者用药过程中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汇报医师,医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五、中药废弃药品处理1、医院中药废弃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处理和销毁,不得随意丢弃或私自处理。
2、中药废弃药品应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流程和标准进行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
3、医院要定期开展废弃药品的清点和销毁工作,做到废弃药品无害化处理。
中药管理制度范本

中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药的管理,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中药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中药的采购、储存、配制、使用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中药管理单位的责任: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中药管理部门,负责中药管理工作,并明确中药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四条中药管理部门的职责:负责中药的采购、储存、配制、使用的全过程管理,并做好质量控制、药品追溯等工作。
第五条中药管理人员的要求: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严格遵守中药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六条中药管理的原则:依法合规、安全有效、质量控制、严格管理。
第二章中药采购管理第七条采购计划的编制:中药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中药采购计划,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第八条采购渠道的选择:医疗机构应当选择合法合规的中药供应商进行采购,并保留相关采购资料。
第九条采购资金的管理:医疗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保障中药采购资金,确保中药采购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采购过程的监督:中药管理部门应当对中药采购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采购程序规范、合法。
第十一条采购环节中的质量控制:中药管理部门应当对采购的中药进行质量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反馈。
第三章中药储存管理第十二条储存条件的要求:医疗机构的中药储存室应当符合相应的储存条件要求,确保中药质量不受影响。
第十三条中药储存环境监测:中药管理部门应当对中药储存室的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第十四条中药储存的分类管理:医疗机构应当将中药按照不同品种、剂型等进行分类管理,确保中药的安全使用。
第十五条中药储存的整理管理:中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中药进行整理、清理、保养,防止中药的过期、变质等情况发生。
第十六条中药储存的安全防护:中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药储存室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盗窃、火灾等意外发生。
第四章中药配制管理第十七条配制责任人的落实:医疗机构应当明确中药配制的责任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中药的配制。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模板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模板第一章:总则1.1 为了加强医院中药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的采购、储存、配送、处方审核、煎煮、发放、使用、监测等环节。
1.3 医院应当设立中药管理部门,负责中药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中药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章:采购与储存2.1 医院应当从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采购中药,并建立供应商评估和淘汰制度。
2.2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验收制度,对采购的中药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采购的中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2.3 医院应当根据中药的特性,合理储存中药,保证中药的质量安全。
2.4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库存管理制度,定期对中药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中药的准确性。
第三章:配送与煎煮3.1 医院应当建立中药配送制度,确保中药及时、准确地送达临床科室。
3.2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煎煮管理制度,对中药煎煮过程进行监督,保证中药煎煮的质量。
3.3 医院应当对中药煎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煎煮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处方审核与发放4.1 医院应当设立中药处方审核制度,对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用药的合理性。
4.2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发放制度,对患者用药进行发放,保证患者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3 医院应当对中药发放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五章:使用与监测5.1 医院应当建立中药使用监测制度,对中药的使用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中药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5.2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报告。
5.3 医院应当对中药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中药管理制度,提高中药管理水平。
第六章:罚则6.1 违反本制度的,医院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6.2 违反本制度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模板

医院中药管理制度汇编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中药管理工作,加强中药质量管理,加强对中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中药使用安全性和合理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中药的采购、存储、配送、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中药管理应当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坚持中药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中药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第四条医院中药管理工作应当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中药管理制度,明确中药管理机构和责任部门,细化中药管理程序和具体操作要求。
第五条医院中药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中药使用的效果和质量。
第二章中药采购管理第六条医院中药采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
第七条中药采购人员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禁违规行为,保持中药采购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第八条医院中药采购应当在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选择正规、信誉好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第九条采购部门应当公开中药采购与使用的信息,接受监督和检查,确保采购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第十条采购部门应当建立中药供应商名录和采购档案,对中药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管理,确保中药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中药存储管理第十一条中药存储地点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持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第十二条中药存储应当按照不同种类、剂型进行分类存放,标示清晰,防止混淆和交叉感染。
第十三条中药存储应当设立专人管理,做好中药的入库记录、出库记录和库存清点,确保中药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四条中药存储应当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禁止使用过期、变质的中药,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
第四章中药配送管理第十五条医院中药配送应当按照患者的用药需求和医院的管理要求进行,做好中药的核对和记录工作。
第十六条中药配送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中药配送工作。
第十七条中药配送过程应当保证中药的质量和数量的完整性,避免中药的丢失和混淆。
医院中药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医院中药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中药管理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的采购、储存、配送、处方审核、煎药、配送至临床等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医院中药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当设立中药管理部门,负责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
中药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的采购、储存、配送、质量控制等工作。
第二章采购与储存第五条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应当遵循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选择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
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中药饮片采购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采购日期等,并保存至少五年。
第七条中药饮片储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设立专用库房,保持通风、干燥、阴凉、避光;(二)按照药品储存要求,实行分区、分类存放,设置明显的标识;(三)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药品质量;(四)建立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对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测和处理。
第三章配送与煎药第八条中药饮片配送至临床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安全。
医院应当建立中药饮片配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配送部门、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配送日期等,并保存至少五年。
第九条医院应当设立煎药室,煎药室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煎药设备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二)煎药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三)按照煎药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煎药,确保煎药质量;(四)建立煎药质量管理制度,对煎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测和处理。
第十条煎药室应当建立煎药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处方编号、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煎药时间、煎药人员等,并保存至少五年。
第四章处方审核与临床使用第十一条医院中药部门应当设立处方审核岗位,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中药师负责处方审核。
中药颗粒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中药颗粒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药颗粒的管理,确保中药颗粒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药颗粒是指由中药材经过加工、制备而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固体制剂。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对中药颗粒的生产、贮存、配送、销售等环节的管理。
第四条中药颗粒的生产、贮存、配送、销售等环节应遵循《中药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中药颗粒管理应当遵循“临床需求、安全有效、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六条中药颗粒的生产、贮存、配送、销售应当设置专人负责,确保各环节的管理。
第七条中药颗粒管理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颗粒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颗粒档案,记录中药颗粒的来源、生产日期、有效期、质量检验情况等相关信息。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中药颗粒供应商的管理,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资质,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中药颗粒的生产管理第十一条中药颗粒的生产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二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生产设施,保证生产环境清洁、整洁。
第十三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受污染等现象。
第十四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对原辅材料进行验收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记录,确保原辅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中药颗粒的质量稳定。
第十六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和追溯。
第十七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生产人员具有必要的技术和知识。
第十八条生产中药颗粒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生产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日常中药管理制度范本

日常中药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规范中药的采购、储存、养护、调剂、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店、中药房等中药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职责1. 采购员:负责中药的采购工作,确保采购的中药符合质量要求。
2. 保管员:负责中药的储存、养护和出库工作,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3. 调剂员:负责中药的调剂工作,确保调配的中药符合处方要求。
4. 质量管理员:负责对中药的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四、采购管理1. 中药的采购应从具有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入,并按照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要求收集有关证明材料。
2. 所购中药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期和重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还应有批准文号。
3. 购进进口中药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4. 不得购入未炮制的中药。
五、储存管理1. 中药应储存于中药专库内,库房应按阴凉库设置,温度控制在20℃以下,湿度控制在35-75%之间。
2. 中药应按品种堆码,不同规格、不同生产批号应分开码放,间距应符合《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规定。
3. 贵细中药材、中药饮片应存放在柜内,上锁保管。
4. 养护员应定期对中药库房的储存条件、药品码放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保管员纠正,并填写仓库陈列环境和存放条件的检查记录。
六、养护管理1. 养护员应每天查看中药库房的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对超过规定温、湿度要求的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 养护员应定期对中药进行养护,根据药品特性及季节变化特点,采取干燥、降氧、熏蒸、除湿等方法进行养护。
七、调剂管理1. 调剂员在调配处方时,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2.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名)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房规章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中药库管理制度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中药饮片购进管理制度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制度中药调剂室基本操作规程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煎药室清洁消毒规程中药房工作制度为了保障中药房工作质量,提高中药房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特制订本制度1、有处方权的医生应将签名模样分别留中药房,药剂人员凭医生处方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药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负责门诊、住院处方的调配。
调剂人员应由中药士或经过系统培训的具有一定中药知识的人员担任。
3、调配前要认真审查处方中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制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款(记帐)无误后,方能调配,如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明,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凡处方内缺味药品,应经处方医生更改后才可调配,调配人员不得擅自改动或代用。
凡超过剂量,违反配制禁忌的处方,调剂室有权拒配。
4、调剂人员必须按处方应付的统一标准去调配。
配方时要按方称量。
一方多剂药,分包要等量。
不得估量抓药,更不能以手代秤。
除定量制成品以及只、条、个、为单位者外,一律用戥称取,每剂药品误差不得超过5%。
周岁以下小儿用药和毒、剧药品必须逐味、逐剂称量。
5、调配过程中,凡矿石、贝壳、果实种子类药品,均需打(杵)碎配发;“先煎”、“后下”、“烊化”、“冲服”、“包煎”等药品,均应按医嘱另包,并在小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6、凡医生注明急重病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
7、药房应根据工作量配备复核员。
复核人员应认真复核,查对配方有无漏配、错配,确无错漏签名包装。
发药时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的核对制度(查处方内容、药品质量、配伍禁忌。
对姓名、性别、年龄、用量、用法、剂数、瓶签)。
药房领导要经常深入药房,抽查复核剂质量。
8、毒性中药,按有关麻、毒、剧药管理条例管理。
贵重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专柜保管,专册登记,逐方销存,并定期检查销存情况。
9、药品应分类存放,药斗和药瓶应贴品名标签,药品更位,标签随即更改。
新增药品及短缺品种,应及时通知有关科室。
10、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置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以避免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
11、药房的衡量器具,应经常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度。
12、当班人员不得与病人发生争吵,如有争议,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反映。
工作时应安静,室内禁止吸烟、闲谈,一切闲杂人员均不得进入调剂室,严禁陪班,以保证安全。
13、室内用品排列有序,整齐划一。
保持室内整洁,每周六进行卫生清理。
经常检查水电,做好防火、防盗安全工作。
坚持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14、遵守劳动纪律、讲究仪表、着装整洁大方。
态度和蔼,使用文明用语。
中药库管理制度1、根据本院医疗需要,编制药品购置计划,经科主任审查,报院长批准后执行。
2、购入、调进或退库的药品,由采购人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对药品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合格无误,方可入库存。
验收人员须在单据上签字盖章,以示负责。
采购人员凭验收签字后的发票,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3、应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检查,注意药库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及光线等,防止虫蛀、鼠咬、发霉、泛油、变色、风化等。
药材仓库应定期熏仓。
药品应按其性质分类定位存放,标签醒目。
库房应保持整洁。
每季进行一次清库查点,合理报损,做到帐物相符。
4、毒性药品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
贵重药品应专人专柜加锁保管,严格执行领发手续,及时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5、领药时应提前编造领药单,保管员根据库存量填写出库单,并由领药人点数签字,一式三联作出库、记帐、领药凭证。
药库不得配发处方。
抢救病人急需配发时,应及时补办手续,不得凭处方记帐。
6、凡需加工炮制的药材,由加工炮制人员领出,按要求加工炮制后,重新入库。
入库前保管员对数量、质量进行验收,损耗应在规定限度内。
7、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药品实行数量统计、金额管理。
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一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1.首先查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盖章等,项目不全则不予调配。
2.审阅处方药名、剂量、剂数、先煎、后下等书写是否规范,如有疑问立即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改之处需医师再次签名。
3.如有相反、相畏药物时不予调配,确属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再次签名后方可调配。
4.当处方剂量超量时,特别是有毒剧药如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麻黄、马钱子、细辛等超过用量,应与处方医师联系纠正或重签字后方可调配。
5.了解各种用药禁忌,如妊娠、哺乳、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体弱者等忌服的中药,必要时提示医生及患者。
二看划价1.由于中药的别名较多,划价工作宜由中药专业人员完成。
2.经审方合格后才能划价。
3.计价方法是将每味药的剂量乘以单价得出每味药的价格,再将全方相加即得总价,以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至分。
4.代煎药可加收煎药费。
三是调配1.调配前再次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确认处方没有差错。
2.根据药物不同体积重量选用适当的戥子,一般用克戥,称取贵重或毒性药,克以下的要用毫克戥,保证剂量准确。
称量前检查定盘星准。
3.一方多剂时用递减分戥法称量,每味药应逐剂回戥,特别是毒性药禁止凭主观估量,更不可随便抓配。
4.坚硬或大块的矿石、果实、种子、动物骨及胶类药,调配时应捣碎成小块或粗末入药。
5.不得将变质、发霉、虫蛀等药品调配入药。
6.为便于核对,按照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顺序间隔摆放。
7.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煎煮方法的药品必须单包并注明。
四是检查复核1.复核药品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混他药或异物等现象;2.有无相反、相畏、妊娠禁忌和超剂量等;3.有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以生代制、未捣碎等;4.是否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特殊要求药品单包;.5.抽查剂量准确程度,要求每剂重量差异不超过±5%,贵重药和毒性药不超过±1%。
五是发药1.核对处方姓名和取药号牌后,询问患者开药剂数以便再次核实。
2.详细说明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药品外包装袋上印制常规煎药方法,对特殊煎煮方法如先煎、后下、另煎、布包煎等需向患者特别说明和提示。
3.耐心解释患者有关用药的各种疑问。
中药饮片购进管理制度1、中药饮片的采购应以本单位的基本用药目录为依据,实行计划采购,由仓库管理人员依据用药情况提出计划,查近两个月的记录,组织进药(考虑季节等因素)经中药房负责人,主管院长审批签字后,从合法供应商处购进药品,留存复印件备查。
2、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采购计划。
对质量有疑、虫蛀、霉烂、变质、失效、假药等,严禁采购、入库。
3、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4、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6、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7、购进药品的计划由采购人员与医药公司联系,其他人员无权采购。
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1、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2、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3、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4、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5、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6、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1、严把饮片销售质量关,销售的中药饮片应符合炮制规范,并做到计量准确,配方使用的中药饮片,必须是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品种;2、中药饮片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3、中药处方调剂员、审核员应严格按处方内容配药、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4、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5、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6、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
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7、应对先煎、后下、包煎、分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8、配方营业员不得自带配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配,并向顾客讲清楚情况;9、配方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制度执行。
10、严格执行物价政策,按规定价格计价,严禁串规、串级,开具合法的销售发票,发票项目填写全面,字迹清晰。
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制度1、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2、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3、中药饮片应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一遍。
夏防季节,即每年5—9月份,每月要将全部饮片检查一遍;4、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装斗复核,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好记录;5、中药饮片装斗前应进行净选、过筛,定期清理格斗,饮片前应写正名、正字,防止混药;6、饮片上柜应执行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装斗原则;7、每天应校对所有衡,工作完毕整理营业场所,保持柜内外清洁,无杂物;8、中药饮片代客加工的场所、工具、人员应符合有关卫生条件;9、不合格中药饮片的处理按有关制度执行处理,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销售;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
中药调剂室基本操作规程1、审查处方是否书写完全,剂型、药名、规格(注脚)、用法、用量是否正确,医嘱是否明了,有无配伍禁忌;医师是否签名,一项不符应退给医师纠正。
2、计价中应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不得估价或自派价,按规格等级计价,不得超级计价;缺药应用“√”打记。
3、收方调配前,应查对收费票据是否齐全,金额是否相符。
4、调配前应先审方后调配,在调配时要按序准确称量,不得估取;临时炮制药品,要保质保量,有注脚(医嘱)的药品按医师要求调配,不得违背医嘱。
配完自查一遍,签上全名。
5、复核人员要对药名与配药是否相符;对规格、剂量、与配发数量是否相符;对药袋上的用法用量(包括煎煮法)、病人姓名、性别等是否与医嘱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