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doc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4d5d1925f01dc281e53af0fc.png)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第二讲安全哲学罗云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山洞人”到“现代人”,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20世纪,人类发明和开发利用了技术,使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这种状况将在21世纪把人类现代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和变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显然,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来自于人为的意外事故与灾难的极度频繁和遭受损害的高度敏感,技术的风险时时对我们的生存发出警告和威胁。
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到日本的地铁毒气事件;从韩国的豪华三丰百货大楼坍塌到中国克拉码依友谊宫火灾和最近的"大舜号"沉船事故;直至世界范围内每年35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的“无形战争”,其中由于职业工伤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10万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80余万人。
惨痛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及财产巨大损失的深刻教训,迫使人们警醒:──呼唤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家庭幸福与安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绿十字"保护!"安全哲学"──人类安全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是安全文化之魂,是安全管理理论之核心。
2.1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哲学思想1986年10月13日,江泽民主席任上海市市长时曾在有关专业会议上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江主席的这一论述中包含着深刻的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哲学道理。
其中,"隐患险于明火"就是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认识论哲学。
显然,"隐患险于明火"就是要我们认识到隐患相对于明火是更危险的要素,而在各种隐患中,思想上的隐患又最最可怕。
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最重要的对策,是要从隐患入手,积极、自觉、主动地实施消除隐患的战略。
"防范胜于救灾",其要说明的是,在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方法论上,事前的预防及防范方法胜于和优于事后被动的救灾方法。
安全哲学原理
![安全哲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e0d03c5901020207409c47.png)
第31页
第三节 现代安全哲学观念 “预防为主”的科学观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 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 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 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安全管理的哲学原理
第32页
第四节 人类高明的哲学思想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管理的哲学原理
第 8页
第一节 安全管理的哲学基础 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事物一诞生危险就存在,中 ①绝对安全的状态是不存在的, 安全与危险是相互依存的 间过程中,危险势可能变大 ②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 “安者危之所伏,危者安之所系” 或变小,但不会消失,危险 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 安全与危险是相互对立的 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 ③安全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具有相对性 和空间中。 安全与危险是两种刚好相反的倾向、趋势或力量。安 全与危险互相排斥,相互斗争。 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安全管理的哲学原理
第29页
第三节 现代安全哲学观念 “安全效益”的经济观
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是企业的责 任和任务,也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企业效益 的基本条件。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 合理条件下的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
研究表明,安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贡献率,低危 行业为1.5%,一般危险性行业2.5%,而烟花 等高危行业达7%。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感到有保障 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无危则安,无损 则全”) 安全与危险在所要研究的系统中是一对矛盾, 它们相伴存在。生产过程中,一切危险因素都是 安全因素的对立面,危险一旦成为现实,就是人们 不愿意承受的损失或灾祸。 安全与危险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的关系。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40e04b4693daef5ff73da7.png)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现代安全管理Mr.DAN Petersen美国著名安全专家的十大原理(或称)理念。
这十大原理极具有代表意义,概括了当今美国以及发达的国家对安全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和系统的认识。
原理1:系统根源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状态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员力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事故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所导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作致的,找到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事故多中原因理论提出,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
本原因(或系统原因)不要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系统原因”原理认为,的直接因素,而是要拓宽我们的视野,考虑导致事故的系统原因。
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整个管理系统和我们的管理程序。
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看作系统不正常、把事故、系统缺陷的征兆。
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和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
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不管是重大事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要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最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故,还是小事故,消除和整改系统缺陷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终消除管理体系的缺陷,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的错误。
【案例:手指伤害】直接原因:没有穿戴防护手套。
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然而,这种纠正措施仅仅解决了表面的问题,题。
类似的事情可能在明天还会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员工身其结果是:上。
缺乏安全作业标准或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根本原因:没有安排培训、措施等系统缺陷。
才可以长期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事故的发只有找到事故的根源所在,生。
:风险管理原理2有些环境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这些环境是可以识别和控制的。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3b7597763231126fdb1191.png)
现代安全管理得十大原理美国著名安全专家Mr.DAN Petersen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现代安全管理得十大原理(或称)理念。
这十大原理极具有代表意义,概括了当今美国以及发达得国家对安全管理得研究、比较成熟与系统得认识、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状态与事故得发生,都就是安全员力系统存在缺陷得征兆。
传统安全管理得思维模式就是:事故可能就是不安全得行为与状态所导致得,找到一个最直接得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作为事故发生得原因,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得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得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得根源、事故多中原因理论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得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得状态,更重要得就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得根本原因(或系统原因)、“系统原因"原理认为,不要将获得得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得直接因素,而就是要拓宽我们得视野,考虑导致事故得系统原因。
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得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与分析整个管理系统与我们得管理程序、把事故、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得状态瞧作系统不正常、系统缺陷得征兆。
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与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与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
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要重新确定事故得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不管就是重大事故,还就是小事故,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得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得缺陷,消除与整改系统缺陷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得错误。
【案例:手指伤害】直接原因:没有穿戴防护手套、然而,这种纠正措施仅仅解决了表面得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得问题。
其结果就是:类似得事情可能在明天还会发生在其她地方得员工身上。
根本原因:没有安排培训、缺乏安全作业标准或就是缺乏有效得监控措施等系统缺陷。
只有找到事故得根源所在,才可以长期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事故得发生。
有些环境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得伤害事故,这些环境就是可以识别与控制得。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范文(二篇)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4fdf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3.png)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范文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社会中,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哲学思维可以为安全管理提供独特的思考方式,推动企业建立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
哲学作为一门关注普世价值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学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在安全管理领域中,哲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企业理解和分析安全问题。
首先,哲学思维推动企业从根本上评估安全风险。
哲学的思考方式强调理性和逻辑,可以帮助企业去探索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安全管理中,企业需要评估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哲学思维,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明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哲学思维推动企业树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中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哲学思维强调思辨和批判思维,可以帮助企业挖掘和理解安全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哲学思维,企业可以深入思考和探索安全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因素,明确安全文化的目标和特征,从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建立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
另外,哲学思维推动企业实现安全知识的传递和持续学习。
在安全管理中,知识的积累和传递是关键因素之一。
哲学思维注重思考和逻辑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知识体系。
通过哲学思维,企业可以深入思考和分析安全知识的本质和逻辑,提炼和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系统化的安全知识和经验。
同时,哲学思维也推动企业实现安全知识的传递和持续学习。
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和交流活动,企业可以将安全知识传递给员工,帮助员工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总之,哲学思维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安全全面管理原理
![现代安全全面管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0871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3.png)
现代安全全面管理原理1.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安全管理在各个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个人到组织,从传统到现代,安全管理原理也在不断演进。
本文将介绍现代安全全面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安全管理理论基础2.1. 安全管理定义安全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措施、监控评估和持续改进等环节,保障人员、财产和环境免受伤害或损失的一种管理活动。
2.2. 安全管理原则现代安全管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险评估: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确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优先级。
•全员参与:将安全责任分散到每一个参与者,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
•信息共享:及时有效地共享安全信息,提高各方对潜在威胁和风险的认识程度。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安全管理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3. 现代安全全面管理方法3.1. 安全目标设定在现代安全全面管理中,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应该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目标相一致,同时要具备可测量、可评估的特点。
3.2. 风险评估与管理风险评估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组织面临的潜在威胁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步骤。
3.3. 安全策略制定安全策略是指为实现安全目标和管理安全风险而制定的长期规划。
安全策略应该考虑到组织的整体风险态势和实际情况,明确各种安全措施的优先级和操作方法。
3.4. 组织机构与责任分配为了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的全面性,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配体系。
在组织机构中,应该明确各个层级的安全责任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报告和沟通机制。
3.5. 教育培训与宣传推广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的教育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可以增加员工对安全管理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并能提高员工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6. 监控评估与持续改进现代安全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评估体系,通过对各项安全指标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现代安全管理培训-第二讲安全哲学
![现代安全管理培训-第二讲安全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1a2b20a5a8102d276a22ff8.png)
本方针,对于消防方针,也是以"预防为主"为主 题,故有"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之说。这是从方 针或原则上的表述,在理论和原理方面,"预防为 主"的科学基础可基于如下方面:
3
卓越品质铸真龙,顾客满意甲天下
2.1.1从历史学的角度 • 17世纪前,人类安全的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
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 征; • 17世纪未期至本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提高 到经验论水平,方法论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 这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不 能说不是一种进步; • 本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 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 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 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
7
卓越品质铸真龙,顾客满意甲天下
2.1.3基于系统科学观点 • 保障安全生产要通过有效的事故预防来实现。 • 在事故预防过程中,涉及两个系统对象, • 一是事故系统,其要素是 • 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 • 机─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 • 环境─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
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 • 管理─管理的欠缺。
8
卓越品: • 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
质); • 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资料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772bed49649b6649d7472a.png)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2)反馈原则
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 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 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着控制的作用,以达到 预定的目的。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又构成新的原因、新 的结果……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种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不是各有目的,而是为 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功能目的,所以反馈又在因果性和目 的性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面对永远不断变化的客观 实际,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 力的反馈。
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个 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即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从一开始和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
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1)偶然损失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偶然损失原则认为事故和损失之间有下列关 系:“一个事故的后果产生的损失大小或损失种类 由偶然性、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偏狭、固执等性格缺陷,以及白痴等 智能缺陷。
(5)管理的原因 包括: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
准不明确,缺乏检查保养制度,人事配备不完善,劳动意志消沉等管理上 的缺陷。
(3)“3E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一般说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上述五个间接 原因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以上的原因同时存在。
输入 反馈信息
决策指 挥中心
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
反馈机构
接受单位
管理系统的基本闭合回路图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
基本闭合回路图告诉我们:
管理法也应该符合这个回路加以封闭。不仅要有一个尽 可能全面的执行法,而且应有对执行的监督法。还必须有反 馈法,它包括对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矛盾的仲裁法,对执行发 生错误的处理法等等。法不封闭等于无法,因为,有空子可 钻,有法也无法真正执行。只有构成一个封闭的法网,才能 疏而不漏。法不成网,纵密亦漏。
美国安全专家“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
![美国安全专家“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7129a96f1aff00bed51ed0.png)
美国安全专家“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美国著名安全专家Mr.DAN Petersen在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MERRICAN SOCIETY OF SAFTY ENGINEERING )出版著作《安全管理技术》(Techniques of safety Management,2003)及《安全监督》(safety supervision,1999)书中都提到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或称理念)。
这十大原理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概括了当今美国以及发达国家对安全管理的研究成果,也是比较成熟和系统的认识。
以下予以简单介绍,与各位共享。
原理1:系统根源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状态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事故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所导致的,找到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作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事故多种原因理论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系统原因)。
“系统原因”原理认为,不要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要拓宽我们的视野,考虑导致事故的系统原因。
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整个管理系统和我们的管理程序。
把事故、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看作系统不正常、系统缺陷的征兆,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和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
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要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不管是重大事故,还是小事故,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的缺陷,消除和整改系统缺陷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的错误。
【案例:手指伤害】直接原因:没有穿戴防护手套。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60599e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8.png)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 5000 字导语: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关乎个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安全管理的哲学是一种关于安全管理的思考和理论构建,它不仅包括对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的研究,还涉及到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安全管理中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原则,以期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一、安全与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安全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对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的结果。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面临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如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等。
在追求安全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这就使得安全管理逐渐成为一门学科,而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活动。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的本质和意义: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其他权益的安全。
安全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价值追求。
安全的本质在于保障人们的正当权益和基本尊严,为他们创造一个和平、稳定、公平、公正的生活环境。
2. 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管理需要立足于一种积极的安全价值观,即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管理、预防为主、整体安全等。
从这些价值观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法,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3. 安全的伦理:安全管理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权益平衡、责任追究、关爱他人、公平公正等。
在实施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各种伦理原则,并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相关方的意见和需求,确保安全管理的公正、合理和可持续。
4. 安全的哲学方法:安全管理需要采用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哲学方法。
这包括全面、系统、实证、预测、顺应、反思、改进等。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安全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安全管理的建设性和有效性。
二、安全管理中的哲学原则和方法安全管理中的哲学原则和方法是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三篇)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2a1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2.png)
安全管理中的哲学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
用一定世界观原则在实践中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就表现为方法论。
从对立统一到协同差异,从矛盾理论到系统辩证论,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方法,在安全工作的方法、认识等方面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发展。
笔者试图用这种方法分析安全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1)安全工作方法。
传统安全管理是问题出发型,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问题或安全隐患,发展不到一定程度,不作为主要矛盾,结果往往是不能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为主,便成为空谈。
系统安全管理是问题发现型,从系统内部出发,研究生产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安全联系,检查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把生产中出现的差异作为信息,进行安全信息管理,防止事故因子涨落与协同放大,预防事故的发生。
(2)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在传统的安全管理中,安全依附于生产,对生产中会不会发生事故,人们麻痹大意,看不到安全基础工作的作用。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在具体工作中,安全问题多表现为差异,当差异不涨落、不融合、不放大时,危险因素就不会发展成为事故,因而就容易忽略安全。
在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发生矛盾时,由于管理者缺乏系统思想,没有从系统整体利益出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虽然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在具体工作中,却不能贯彻执行。
做为一个企业系统,追求的不是单一目标,而是系统优化。
由于各部门抓各自的主要矛盾,生产部门围绕产量,经营部门围绕利润,结果往往忽略安全的间接效益。
安全工作必须重视研究生产中的各种差异,用辩证的系统的观点,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寻找问题所在,与生产中一切不安全隐患作斗争。
从系统论观点看,系统内各要素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及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常常出现各种不安全隐患,隐患的出现表现为信息(差异),检查是为了得到这些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分析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采取有效措施,便可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7f7651cf705cc175427090c.png)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系统的结构和系统优化的科学,它对于管理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
因此,系统科学最最本的理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了具有基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出发,用系统论来指导认识安全管理的要素、关系和方向;用控制论来论证安全管理的对象、本质、目标和方法;用信息论来指导安全管理的过程、方式和策略。
通过安全系统理论和原理的认识和研究,将能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安全系统论原理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
系统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对提高管理效能有重大作用。
掌握和运用系统原理必须把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系统基本理论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
其基本概念是系统、要素。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
系统按其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具有六方面的特性:整体性。
是指充分发挥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制约作用,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
稳定性。
即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运动,总是使整个系统趋向某一个稳定状态。
其表现是在外界相对微小的干扰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状态和系统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保持不变,或经过调节控制而保持不变的性质。
有机联系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目的性。
即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具有的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
动态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06c3085e90c69ec3d5bb75df.png)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637-48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二讲安全哲学罗云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山洞人”到“现代人”,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20世纪,人类发明和开发利用了技术,使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这种状况将在21世纪把人类现代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和变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显然,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来自于人为的意外事故与灾难的极度频繁和遭受损害的高度敏感,技术的风险时时对我们的生存发出警告和威胁。
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到日本的地铁毒气事件;从韩国的豪华三丰百货大楼坍塌到中国克拉码依友谊宫火灾和最近的"大舜号"沉船事故;直至世界范围内每年35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的“无形战争”,其中由于职业工伤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10万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80余万人。
惨痛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及财产巨大损失的深刻教训,迫使人们警醒:──呼唤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家庭幸福与安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绿十字"保护!"安全哲学"──人类安全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是安全文化之魂,是安全管理理论之核心。
2024年安全哲学与安全文化(2篇)
![2024年安全哲学与安全文化(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03357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b.png)
2024年安全哲学与安全文化安全哲学是安全文化发展的基石和航灯,也是安全文化发展至高点上的学术精华。
安全文化的进步需要安全哲学的指导,安全哲学的锤炼需要安全文化的护养。
哲学是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
研究安全哲学就是要揭示人类安全活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监督管理、立法执法、教育宣传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安全规律和特征,可归纳出如下安全认识论和方法论:宿命论与被动型的安全哲学:表现为对于事故与灾害听天由命,无能为力。
认为命运是老天的安排,神灵是人类安全的主宰。
事故对生命的残酷与溅蹋人类自身无所作为,自然与人为的灾难与事故只能是被动地承受,人类的生活质量无从谈起,生命与健康的价值被沫灭,人们生存于落后和愚昧社会环境。
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人类从农牧业进入了早期的工业化社会─蒸汽机时代。
由于事故与灾害类型的复杂多样和事故严重性的扩大,人类进入了局部安全认识阶段,哲学上反映出: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人类安全,有了与事故抗争的意识,学会了"亡羊补牢"的手段,是一种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策方式。
如发生事故后原因不明、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措施不落实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统计学的致因理论研究;事后整改对策的完善;管理中的事故赔偿与事故保险制度等。
系统论与综合型的安全哲学:建立了事故系统的综合认识,认识到了人、机、环境、管理事故综合要素,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
其具体思想和方法有: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安全与生产技术统一的原则;讲求安全人机设计;推行系统安全工程;企业、国家、工会、个人综合负责的体制;生产与安全的管理中要讲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的"五同时"原则;企业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向上级、向职工、向自己的"三负责"制;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查思想认识、查规章制度、查管理落实、查设备和环境隐患,进行定期与非定期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查相结合、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生产企业岗位每天查、班组车间每周查、厂级每季查、公司年年查,定项目、定标准、定指标、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安全检查系统工程。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2a8800eff9aef8941e0626.png)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一、二讲)第一讲安全生产管理术语及概念安全各种事物对人、对物、对环境不产生危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R=f(F,C)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安全系统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accident)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件(incident)造成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注:没有造成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事件也称为险肇事故或未遂事故。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第二讲现代安全管理原理2.1 安全管理学的发展一、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认识论:事故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的对象和认识的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
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
结论:事故学的理论对于研究事故规律,认识事故的本质,从而对指导预防事故有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事故预防与保障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展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的安全活动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但是,仅停留在事故学的研究上,一方面由于现代工业固有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事故频率逐步降低,建立在统计学上的事故理论随着样本的局限使理论本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现代工业对系统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直接从事故本身出发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其理论效果不能满足新的要求。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3fc70549649b6649d7478a.png)
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令狐采学美国著名安全专家Mr.DAN Petersen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或称)理念。
这十大原理极具有代表意义,概括了当今美国以及发达的国家对安全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和系统的认识。
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状态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员力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事故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所导致的,找到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作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事故多中原因理论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系统原因)。
“系统原因”原理认为,不要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要拓宽我们的视野,考虑导致事故的系统原因。
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整个管理系统和我们的管理程序。
把事故、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看作系统不正常、系统缺陷的征兆。
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和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
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要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不管是重大事故,还是小事故,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的缺陷,消除和整改系统缺陷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的错误。
【案例:手指伤害】直接原因:没有穿戴防护手套。
然而,这种纠正措施仅仅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其结果是:类似的事情可能在明天还会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员工身上。
根本原因:没有安排培训、缺乏安全作业标准或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等系统缺陷。
只有找到事故的根源所在,才可以长期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事故的发生。
有些环境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这些环境是可以识别和控制的。
安全管理哲学—人类文明的哲学思想
![安全管理哲学—人类文明的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c4fa853f01dc281e53af09d.png)
机械学院安全技术管理班页目录摘要 (2)Abstract (2)前言 (3)1.关于管理学和安全管理学 (4)1.1管理学 (4)1.2安全管理哲学 (4)2.安全管理哲学是人类文明的哲学思想 (5)2.1基与安全科学理论认识安全哲学 (5)2.2从历史角度认识安全管理哲学 (5)2.3现代社会的安全管理哲学 (6)2.4人类高度文明的安全管理哲学 (6)3.我国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3.2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 (7)3.3个体、私营企业监管工作还不到位 (7)3.4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 (7)3.5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仍不足。
(7)3.6安全人才的短缺和流失 (8)3.7安监装备,贫富不均 (8)4.走新型的安全管理道路 (8)4.1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是安全管理的必由之路 (8)4.2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安全管理 (9)4.3安全立法-安全管理永恒的利器 (10)4.4管理方法-事故预防对策之技巧 (10)4.5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断探索的命题 (11)总结 (13)参考文献 (14)摘要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
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损失巨大,令人痛心。
事实证明,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安全哲学”──人类安全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是安全文化之魂,是安全管理理论之核心。
实现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关键词:管理学;安全管理哲学;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新型安全管理哲学The safety control is a science, is a specialized, the policy-type, mass, the comprehensive extremely strong work.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ur country the security accident creates every year the casualty reaches 10 ten thousand people, the economic loss occupies GDP about 2%, loses greatly, hurtful.The fact proved that,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pattern already did not adapt the time request, now needs the applied science the modern enterprise safety control way, raised the safety control level unceasingly, completed truly the safety control work.“The security philosophy” ── the human safety campaign epistemology and the methodology, are the human safety science technology base theories, is soul of the security culture, is core of the safety control theory.The realization modern enterprise's safety science management, needs to study the safety control science, the research safety control theory, th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the pattern, the method, the method, the technology ......Key words:Management science; Safety control philosophy; Safety control existence question; New safety control philosophy前言全球每年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平均每秒钟就有8个家庭尝到事故带来的苦果,沉重的背景,惨痛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及财产巨大损失的深刻教训,迫使人们警醒!──呼唤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家庭幸福与安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绿十字"保护!下大力气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需要始终不懈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且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还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各种关系,去指导安全生产,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哲学
第二讲安全哲学
罗云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从“山洞人”到“现代人”,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工业文明,人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20世纪,人类发明和开发利用了技术,使生产与生活的方式、内容发生了一系列的嬗变,这种状况将在21世纪把人类现代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和变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显然,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利益、效率、舒适、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来自于人为的意外事故与灾难的极度频繁和遭受损害的高度敏感,技术的风险时时对我们的生存发出警告和威胁。
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到日本的地铁毒气事件;从韩国的豪华三丰百货大楼坍塌到中国克拉码依友谊宫火灾和最近的"大舜号"沉船事故;直至世界范围内每年350万人死于意外事故的“无形战争”,其中由于职业工伤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10万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80余万人。
惨痛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及财产巨大损失的深刻教训,迫使人们警醒:
──呼唤人类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求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家庭幸福与安宁、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绿十字"保护!
"安全哲学"──人类安全活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人类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是安全文化之魂,是安全管理理论之核心。
2.1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哲学思想
1986年10月13日,江泽民主席任上海市市长时曾在有关专业会议上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江主席的这一论述中包含着深刻的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哲学道理。
其中,"隐患险于明火"就是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认识论哲学。
显然,"隐患险于明火"就是要我们认识到隐患相对于明火是更危险的要素,而在各种隐患中,思想上的隐患又最最可怕。
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最重要的对策,是要从隐患入手,积极、自觉、主动地实施消除隐患的战略。
"防范胜于救灾",其要说明的是,在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方法论上,事前的预防及防范方法胜于和优于事后被动的救灾方法。
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预防为主是保证安全生产最明智、最根本、最重要的安全哲学方法论。
江主席提出的"防范胜于救灾"的哲学论断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消防安全方针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一理论基础还可以作出以下系统的诠释。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对于消防方针,也是以"预防为主"为主题,故有"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之说。
这是从方针或原则上的表述,在理论和原理方面,"预防为主"的科学基础可基于如下方面:
2.1.1从历史学的角度
17世纪前,人类安全的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17世纪未期至本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提高到经验论水平,方法论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
这种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本世纪初至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高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
因此可以说:预防为主是安全史学总结出的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策略和方法。
2.1.2基于安全文化的理论
根据安全原理,事故相关的人机环管四要素中,“人因”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建设安全文化对于保障安全生产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从安全安全文化的角度,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人的安全知识、技能和意识,甚或包括人的安全观念、态度、品德、伦理、情感等更为基本的人文素质层面。
安全文化建设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需要从人的深层的、基本的安全素质入手。
这就要求进行全民的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大安全观的思想。
安全文化建设包含安全科学建设、发展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宣传、提倡科学管理、建设安全法制等精神文化领域,同时也涉及优化安全工程技术、提高本质安全化等物质文化方面。
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对人类的安全手段和对策具有系统性意义。
由此可看出:预防型的安全文化是人类现代安全行为文化最重要、最理性的安全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