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域保险的创新与发展(何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县域保险的创新与发展

●何欢

【摘要】纵观我国国情,县域保险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是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县域保险发展后劲不足,使之停滞不前。究其因有三:供需失调;创新失色;人才失缺。因此,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拓展市场;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因人而异,培养人才;;建立和完善县域保险市场开发体系,推动“三农”发展,才能有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关健词】县域保险创新发展又好又快

自2005年以来,县域保险开始成为中国保险业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县域保险被称为继城市之后最大的保险业“金矿”,是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增长点,因而受到关注与青睐,但其发展的成效不容乐观,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表现在观念转变不到位;宣传教育不到位;产品开发不到位;服务手段不到位。究其因有四:观念失缺;供需失调;创新失色;人才失衡。因此,制约着县域保险的发展。我们如何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因势利导,拓展市场;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因人而异,培养人才;建立和完善县域保险市场开发体系,才能有效增强县域保险发展后劲,这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县域保险的现状与特征

从经济学来说,县域保险是县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县域保险是以城市为中心,城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为各具特色县域经济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保险保障服务的多种性质(即商业保险、政策性的专业保险和互助制保险合作社)保险的总和。这几年我国县域保险有一定的发展,但与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县域保险的发展。

(一)县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就福建情况来看,福建省县域人口接近全省的80%,县域实现的GDP 占全省的65%以上;2008年县域保险承保人数占全省承保人数的57.19%,实现保费占全省62.46%。但县域保险,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品质;不论从经营管理,还是产品市场开发都与整个大局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保险意识不强,保险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不强。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根据有关部门调查,保险在农村的普及率:1996年为10.7%、1999年为28.8%、2002年为36.8%、2003年为48.2%、2008年约为56.3%。由此可见,普及率在逐年上升,但保险知识普及的问题还存在不少的“空挡”,需要加强普及工作。

(三)农民消费观念不够理性。保险消费者有示范效应,从众心理,看到别人买自己才买,无主见;一旦保险出现所谓的“不诚信”也影响购买保险,对保险公司有偏见;农民迷信较为严重,宁可烧香拜佛也不肯信保险的“真菩萨”。

(四)农民收入偏底。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3070元;2008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936元,城镇居民收入为12422元,差距扩大到1:4.77,影响农民购买保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县地域经济发展得如何对开发县域保险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影响。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为县域保险的发展开辟“绿洲”。

二、因势利导开拓县域保险市场

县域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精心耕耘和培育。“守株待兔”,天上是掉不下馅饼的。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农村广阔保险市场,农民8.5亿,保源充沛。但是农村保险的普及率、投保率、教育率,与城市比较相对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更为悬殊。这说明我们加强开发县域保险有着巨大的活力和后劲,因此,我们应在这块领域上花功夫、下气力。

(一)借机大力开展普及保险教育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保险工作,

2006年6月《国十条》颁布实施,给“三农”保险带来和煦的春风,地方政府农业保险带来诸多的倾斜政策,为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村住房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险,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乘此东风,把县域保险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把县域保险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因势利导,借机大力开展普及保险教育,增强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为开拓县域保险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1)各级要形成合力,大力开展保险进农村宣传工作。按照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要“三进”的要求,做到有人管、有人抓,制定完整的宣传方案和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步骤地进行具体实施,形成一个有机的宣传网络,确保宣传到位,深入人心。(2)宣传形式要生动活泼。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县域有线广播网广覆盖宣传;利用乡镇圩日、群众集会等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宣传;利用农忙季节下乡支援时分散宣传。(3)宣传内容通俗易懂,要根据农民文化差别和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国十条》为蓝本,编写具有农村文化特的宣传材料,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宣传保险,使农民容易接受。还可通过具体的案例讲解,启发农民的风险意识,增强保险意识。(4)抓好乡镇学校保险教育要重视保险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农村的中小学生的教育课程中要适当安排保险相关内容的课程,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保险的意识。

(二)借势妥善处理供需矛盾开拓县域保险有效市场。长期以来,受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和县域居民保险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造成县域保险的现实供给和有效需求不足。我们要冷静分析主客观因素,找出解决办法,才能有效促进县域保险跨越式发展。(1)细分保险市场。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在开展县域保险业务之前,对目标市场要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不同层次群体的保险需求,从而提供差异性保险产品。(2)尝试建立乡镇保险营销网络。乡镇保险营销机构可以从当地有号召力的人选中招募营销员,多形式地打造一支“乡土化”的营销服务队伍,提高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适应县域保险市场的开发。(3)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展业方式。针对县域保险的潜在客户大多分布在乡镇和农村的特点,可采取农闲乡镇展业,农忙下乡支援,借势召开客户联谊会等能降低营业成本的营销模式,从而获取乡村投保人边际带动效应。

(三)借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准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在县域地区,服务好一个客户,等于开拓了一片市场。尝试建立一套符合县域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客户服务制度,促使县域保险市场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县域业务的特点是单件保费较低,配备上良好到位的服务,架起联系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诚信建设,打消农民的各种顾虑,让农民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购买保险。(2)制定售后服务承诺规定。由于农村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扰,他们视种植成果为生命,一旦出险,农民最为关注理赔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开展理赔无忧活动,开辟赔款绿色通道,使农民保险买得放心,理赔时也放心。(2)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无论是平时还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和事故突发时,都能坚守岗位,严正待命,做到及时到位、及时查勘、及时理赔,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3)强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县域保险网点分散,风险控制点多,需要有效地提供高质量的后援支持,因此要注重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后援含金量,增强服务功能。

三、因地制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县域保险发展的活力之所在。在保险史上,以往曾开展过“保险县”的工作,为此也积累了不少可行的经验,有助于今后开发县域保险的方略发挥其借鉴作用。更主要的是立足现今的实际情况,发挥优势进行自主创新,以此激活本地县域保险的市场,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县域保险的根本保证。为何县域保险停滞不前、后劲不足?因为保险公司存在着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内控制度乏力,用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县域保险的活力。因此,我们要建立刚性的制度,才能使县域经济在有力的制度下来拓展,特别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县域的特点进行自主创新,重点要在规范法人的治理结构;加强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健全公司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特别在县域保险中,县级公司的首要任务是要完善用工制度,建立一支适应县域保险展业特点的营销队伍,根据业务和利润规模,合理确定编外员工和内、外勤人员比例,充分发挥“乡土能人”作用,实行正式员工与临时员工公平考核,要把那些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营销员吸收为正式员工,既改善员工队伍结构,也刺激了员工展业的积极性。这一用工制度的创新对县域经济尤为重要。

(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县域保险的生存“食粮”。早在1974年美国学者厄特巴克就得出一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