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一片育桃李名师人物通讯

合集下载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一片丹心育桃李作者:赵文明来源:《天津教育·下》2018年第07期祁东县归阳镇中心学校教师孙小艳任教已经28年了。

她不忘初心,“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她始终坚持用爱心温暖每一届莘莘学子,对教书育人的真谛有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孙小艳,女,1972年9月出生,1990年耒阳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祁东县归阳镇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转瞬之间就是11年。

2001年,她因工作出色,被调往归阳镇中心学校任教。

28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教育的一线,并为这片土地贡献出了她最灿烂的人生。

她还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夺冠,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一等奖,先后被评为祁东县“教学名师”“教研教改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工作以来,孙老师一直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以母亲般的爱抚慰着每一个学生,学生亲切地称她为“孙妈妈”。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一直以来都十分让人揪心。

农村的孩子们不仅与父母距离远,情感上也渐行渐远,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有些父母一年四季都不回来,他们觉得只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就已经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往往忽视了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和亲子间的沟通。

结果,孩子们觉得父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家庭关系被严重影响。

对于这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们,孙老师常常换位思考,以己之心推及孩子们。

注重对他们心灵上的关怀,以理解、宽容、尊重为基础,帮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获得成长,一步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2001年孙老师担任班主任时,班上有个患少儿麻痹症的女生,身体不好,父母在外打工,孙老师一直照顾她。

有一次,这个女学生拉肚子,行动不便,是孙老师帮她提水、洗澡、换衣、洗衣。

班上少数学生嫌弃她,不愿意坐在这个女生的旁边,孙老师还要做好她和学生们思想的工作。

现在,这个女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每年都与孙老师有联系,孙老师在每年的教师节都能收到这个学生从远方寄来的贺卡。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血谱华章-王章敏

一片丹心育桃李  满腔热血谱华章-王章敏

一片丹心育桃李满腔热血谱华章——记万和镇桃园中学王章敏老师“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我的最大幸福。

”这是王章敏老师的座右铭。

他愿做山里的孩子王王章敏老师家住新城镇弯杨柳村,山区人口分散,学生入学很不方便,村里有一条山沟——铁匠沟就设了一个教学点,没人愿意在那里教书。

84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就成了教学点唯一的教师,教小学一二年级复式班。

复式班的教学相当困难,可是,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王章敏老师以校为家,以学生为伴,上课手把手的辅导学生,下课放学和学生打成一片。

一起跳绳、踢毽、捉迷藏,一起叨鸡、摔跤,杀羊……天晚了,就一起做饭吃,他愿做山里的“孩子王”。

王章敏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当地有口皆碑。

在弯杨柳小学任教时,学生崔同学,她的母亲是个哑巴,父亲忠厚老实,后来她不太够调的哥哥用锄头把她父亲打死了,家境更加贫寒凄惨。

小学三年级的她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中途多次辍学,王章敏老师多次走访劝返,让她读书。

读书没钱,替她垫付,家里农活,和学生一起帮她完成,一路帮扶她读完小学。

他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偏远的山区,不但王坚章敏老师持了下来,而且利用有限的时间,勤奋刻苦学习。

89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随州师范。

90年拿到了襄师专科文凭,96年拿到华师大本科文凭。

后来,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

任教以来,王章敏老师知识水平突飞猛进,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从一个“小老师”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

那时,王章敏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视教导学生如何做人;不只是在经济上帮助学生,更重视在思想上鼓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不只是给学生买书,更重视师生共读,一起谈读书心得。

王章敏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新城中学工作时,王章敏老师一如既往的帮助贫苦学生。

96届学生周同学父亲坐牢,母亲离异,家庭极其困难,初中时帮他交过几百元的学杂费。

高三下学期,周同学突然回来,说受不了了,不能参加高考。

人物通讯师德

人物通讯师德

最美乡村女教师师德篇——我校来了个金凤凰均川二小“寸烛微光短,匠心师意长。

无声春雨细,润物秀风光。

”“大树立乾坤,千寻万丈根;落红化作泥,养护桃李情。

”这一首组诗,正是我校新机制教师王金凤老师的形象写照。

王金凤老师是一位安徽姑娘,因为初恋,只身来到湖北随州;因为梦想,坚定投入均川教育。

与王金凤老师接触,你会发现她是一位待人热情诚恳,亲和力极强的人。

可以说这首诗正道出了这位年轻女老师立志养育桃李的一片丹心和春风化雨的一缕师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高尚师德铸造学生的人格为人师表的王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始终坚持着“德育先行”的教学原则。

在她看来,小学生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还在于从小学就能有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以便他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

她通过班级定期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发挥好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三观。

在走廊可以经常看到王老师向的一些调皮同学口苦婆心讲着一些做人的道理,诸如教育学生学会退一步,遇事冷静不要冲动。

尤其是血气方刚的男生,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起冲突。

让学生们在知识的象牙塔里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王老师也十分注重正身律己、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

教育之路,王老师都做到务实为首敬业为先;教育之路,王老师始终怀抱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按照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正因为王老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无形中使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她所带领的学生。

从不因班级事务繁琐而得过且过。

她所带领的班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各项班级事务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

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用绿叶情怀编导自己的课堂王老师说:“我喜欢当班主任,我也喜欢讲课”。

上过她课的学生都说王老师课讲得很好。

“根深本方固,厚积气自华”,王老师本身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

加上她在上课时精神饱满,侃侃而谈,声情并茂、风趣幽默,还旁征博引,常常把枯燥深奥的课文结合具体的实例故事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寓教于乐,引人入胜。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

倾情注爱,智慧耕耘-记杨桥畔中心小学班主任徐建霞同志徐建霞同志,现担任靖边县杨桥畔中心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她是学校工作构架的一根支柱,是让那些桃李芬芳、幼苗健康成长的辛勤园丁,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的排头兵。

她以对人民的忠诚,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的干、使劲的拼、默默耕耘,当好强有力的支柱,辛勤耕耘在育人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下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的动人篇章。

是啊,她是在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

现将她的先进事迹概述如下:一、精耕细作,集思广益在班级管理中,她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

(1)班会活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老师只是幕后导演。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她们班的墙报布臵工作也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

如这学期的成果树,从设计大树造型开始,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各组的果实形状。

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每个同学纷纷为本组出谋献策。

而且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剪,有的写,有的贴。

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了真正的小主人。

(2)她们班还开展了小组板报评比活动。

每一期由一个小组独立完成。

完成后由老师给该组同学与板报合影,期末评选最佳小组板报。

这样既可以减轻宣传委员的工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有的学生说自己还从没出过板报,这次可算如愿了。

有一组同学出板报时,她发现其中一名同学确实既写不好又画不好,所以就一直为画的同学服务,只见他一手拿着板擦,一手托着粉笔盒的样子。

她看了很是感动,并且跟同事说:‚同学们都想为班集体出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

‛二、春风化雨,扬帆前进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盛于母爱。

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

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在她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渗透到每个家庭之中。

心中有爱,育人无痕

心中有爱,育人无痕

心中有爱,育人无痕发布时间:2021-06-18T11:19:20.32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6期作者:孙兵爽[导读]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孙兵爽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乡韩集宗申明声小学湖北汉川 431612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

在韩集乡宗申明声小学一次以“学党史,铸师魂”政治学习活动中,一个老教师的深情发言引起了大家关注:他就是屈中林老师,今年58岁,他把自己从教的坎坷经历,同党的曲折奋进历程紧密地结合起来,道出了自己坚定信仰,热爱教育,勇于奉献的心声。

虽然屈老师快要退休了,但还是坚持担任一年级平行班数学课兼班主任,教学业绩十分突出。

多年来,屈中林凭借对学生的真情、无私的精神,成为育人的典范。

关注后进学生,补齐教学短板。

屈中林关心学生,最可贵之处就是对班上后进生特别上心。

他说:“提升了后进生的成绩,全班学生的成绩自然就水涨船高。

”在一年级这些年的教学中,他根据后进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促进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一次,韩集中心初中领导到校随堂听一年级的数学课,屈中林教学“8的认识”,课堂上启发学生“看谁能说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有多少种分法?”当时很多学生举起了小手,他看到倒数第二排的王虎同学跃跃欲试,就让这个平时少言且成绩靠后的同学来发言,这个孩子站起来后,鼓捣半天没有说出答案。

同学们都急不可待想发言,可屈中林继续鼓励他:“王虎,不要慌,大胆地说,说一个答案也行”,结果王虎还是没能说出答案。

屈中林只好让他坐下,并嘱咐他:“不要泄气,你还有机会表现的。

”随后让另一个学生说出了“8”的几种分法,并发“星”奖励。

这时,屈中林没有转移话题,继续让王虎同学说出了“8”的几种分法,说得也很准确,屈老师同样发了一颗“星”给王虎,还让全班同学为他点“赞”,王虎很高兴地坐下了。

接着屈中林安排了两个游戏活动,让同学们加深了对“8的认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课下领导评价了这节课,除了肯定屈中林设计游戏环节、寓教于乐的教法外,还把屈中林耐心引导后进生,给后进生自信心,公平对待后进生的做法,作为了这节课的亮点。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一片丹心育桃李作者:张娟来源:《活力》2019年第05期黑河市第五小学尹丽红老师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在她童年的记忆里,满满的都是老师对她的鼓励和教诲,受此影响她报考了黑河师范学校,毕业后的她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从1994年至今,尹老师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工作,长期担任班主任。

尹老师一直在思考,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怎么更好的教书,怎么更好的育人,如何做一名让社会满意、让孩子受益的老师。

在这25年间,尹老师带着情怀、带着使命、带着思考,默默地付出着。

万丈高楼平地起。

孩子的童年很可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如何引领他们,如何引导他们,如何让孩子们夯实学习基础,如何让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她思考着、行动着。

回顾过往,尹老师的心里,全是她曾经教过的孩子。

不论这些孩子是考上大专院校还是走向社会,是留在黑河还是远在异国他乡,都带着尹老师默默的挂牽和满满的祝福。

用温情,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尹老师曾经有个叫李振南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跟着农村的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姥姥家生活拮据,姥爷脾气暴躁,对小振南非打即骂。

小振南越来越孤僻、胆小。

尹老师了解这些后,带领他和班级里的同学一起做游戏、互相聊天,让他融入班级,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黑河的冬季,天冷路滑,骑自行车上学的小振南经常滑倒。

尹老师得知情况后,主动给小振南姥姥拿钱,让孩子拼车上学。

看到一个无亲无故的老师,对孩子这么好,小振南的姥爷也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

从此,李振南有了对学习的信心,有了对生活的信心,如今他人读齐齐哈尔医学院。

毕业后小振南来看尹老师时说:“我的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离开了我,你就是我的妈妈”。

现在生活好了,儿童发育得早,很多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进入了青春期。

尹老师的学生们,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当他们有了身体的变化,生理的发育,都愿意把秘密悄悄地告诉她。

面对每个孩子的秘密,尹丽红既要替他们保密,同时又给他们普及生理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处理好成长期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市级优秀教师人物通讯 马斌

市级优秀教师人物通讯  马斌

孜孜不倦育才路矢志不渝领跑人------记庄浪县永宁中心小学教师马斌整理撰稿李克福(庄浪县永宁乡鱼咀小学)他是同事眼中的教学能手,也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13年来,他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屡创佳绩,先后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教师”。

2011年他带队参加庄浪县第二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得全县第四名的好成绩,取得了永宁学区自参加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以来得最好成绩,被授予县级“优秀教练员”的称号。

2012年,他所代五个年级的体育课在全学区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评比中获得了五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书写上述辉煌的,就是我们今天文章的主人公———马斌。

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人称“马教头”的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小学教师。

马斌,男,1975年出生,小学一级教师。

1999年毕业于庆阳师专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现为庄浪县永宁中心小学体育教师,音体美教研组长。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不学习,就不会成为一名在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老师。

”这段话,是马斌在新学期教研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说的,也是他在十多年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他是一个信奉“活到老,学到老”信条的人。

生活中,特喜欢读书,工作中,他严于律己,对自己一贯高标准严要求,总怕被别人扔在后面,总怕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他在教学之余积极参加在职研修,只用两年半时间就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

在教学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所学不够用,工作之余,“充电”便成了第一要务。

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搜集材料,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能力。

他持之以恒地学习课改理论,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愉快学习。

他牢牢抓住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

丹心育桃李 芬芳铸师魂——记“丽水最美乡村教师”王伟平

丹心育桃李   芬芳铸师魂——记“丽水最美乡村教师”王伟平

丹心育桃李芬芳铸师魂——记“丽水市最美乡村教师”王伟平近日,在第四届丽水市道德模范暨“最美丽水好人”表彰活动中,遂昌县大柘镇中心小学王伟平老师被授予了“最美丽水好人”系列之“丽水市最美乡村教师”的殊荣。

2014年教师节期间,国家教育部发文表彰了全国1798名全国优秀教师,王伟平老师成为了当年遂昌唯一一位入选的“全国优秀教师”。

教学上的“多面手”自1980年参加工作,王伟平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干了三十四个年头。

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农村学校从教。

早些年,也曾有过多次进县城的机会,但都被他放弃了,因为他始终坚信在农村学校有更广阔的舞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经费紧缺,教育实验装备匮乏,科学老师想做个实验常常是“无米之炊”。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为了给孩子们有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有更丰富的视野,王伟平充分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自制教具及实验器材与标本。

几十年下来,他共为学校实验室自制了教具200多件,动、植物标本400多件,此外,他还自制了固体热胀冷缩分组实验仪器,测量太阳高度仪、温度表教学模型等科学实验仪器,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王老师一直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在践行着我们柘小‘永不推辞’这一精神”大柘小学校长傅利峰说。

作为一名科学老师,教学中,王伟平也同样不断探索。

为了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他常常到校外采集植物标本和矿石,有时上课需要鱼、果实、蔬菜、种子等实物,他就自掏腰包购置,每次外出开会或者旅游,他都会购置一些当地没有而教学需要的小动物。

去舟山参加教学观摩会,就买回海马、海螺、扇贝、海螃蟹在海岛特有的小动物标本;到海南旅游时,又买回了海星、海胆等;到福建太姥山买回了寄居蟹。

尽管工资有限但他却从不心疼。

“记得第一次去实验室,就深深地被一排排动物标本所吸引,从此我爱上了科学课!”学生王雨璐这样说。

有付出就有收获。

30多年来,王伟平老师制作的动物标本多次获得遂昌县鸟类标本制作一等奖,任教的学科多次在县级学科抽测中成绩名列前茅。

情系讲台 丹心一片育桃李

情系讲台 丹心一片育桃李

情系讲台丹心一片育桃李临城第二小学薛丽平题记:三尺讲台,一颗爱心。

放飞希望,乐不彼此。

薛丽平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以执着的精神鼓舞人,以良好的师德影响人,以显著的实绩信服人,以扎实的作风和出色的成绩,博得社会的一直好评。

对教育,满腔热情,开拓进取薛丽平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她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认真总结教育教学得失,强化育人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她能不断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修养,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塑造优秀品格,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对困难,迎刃而上,坚韧不拔作为班主任,她十年如一日,年年勇挑重担。

多年来一直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她没有放弃工作,却欠下了对自己身体和家人的关心。

薛老师从没有因病请过一天假,每次生病都是上完课再去打点滴,然后有回到课堂,就连她的婚礼也是在周末举行的。

刚满三个月的孩子由姥姥照顾着,自己却又挑起教学的重担。

两周之后再次看望孩子时,孩子竟然不认识她这个妈妈,她的泪水只在眼眶里打转转,这可是从她身上掉下的宝贝,那时的情景做妈的心里都会充满对孩子无比的愧疚。

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了一个教师把工作、把学生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一切更重要的无私情怀。

薛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舍自己,为大家,表现出了一个优秀党员教师的风采。

对业务,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薛老师爱学习、善总结,工作再忙,也没有放松学习,她说“要武装别人的头脑,必须先武装自己的头脑”。

她坚持自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所有课程。

她对学生心理学有着独特的思维和见解。

她作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计算机培训,之后她不断外出听讲座、优质课,参加省培、国培。

她担任英语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不断加大教科研力度,走科研兴教之路。

她重视有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组织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痴心一片终不悔 呕心沥血育桃李

痴心一片终不悔 呕心沥血育桃李

痴心一片终不悔呕心沥血育桃李——松山咀小学贺玲霞先进事迹材料贺玲霞,女,生于1980年,专科学历。

2001年毕业于武穴师范,现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教六年级数学兼任班主任。

参加工作15年来,先后担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她的自律信条。

人们把教师称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把教师喻为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精神。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

而贺玲霞就是这样一位教师典范,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敬和信任。

一、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她是一位很普通的人民教师,可是她将这一工作看成自己的生命。

她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她的一丝不苟、勤勤恳恳的作风受到了学校广大教师的赞誉;她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奉献于平凡而壮烈的教育岗位;她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同时,党和人民也没有忘记她,工作10多年来,曾先后获得市镇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武穴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上,她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积极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

学生们喜欢她,经常围绕在她身边与她交流,她也乐意把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由爱学变成乐学,她总是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她还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不断尝试课堂改革。

多次获得了武穴市讲课比赛奖,多篇论文在地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爱心育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工作10多年来,她曾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她的班主任工作具有艺术性,许多看似棘手的工作,到她手上,常能一一化解。

在平时的工作中,她能主动的关心学生,尤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她总是大姐姐一般亲切,对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尤其注重关爱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用爱去感化她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她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一片丹心育桃李 无私奉献铸师魂2

一片丹心育桃李  无私奉献铸师魂2

一片丹心育桃李无私奉献铸师魂——鼎湖中学余科能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余科能,男,1977年出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物理教师,现任鼎湖中学政教处主任。

从教14年来,处处用教师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上顾全大局,勇挑重担。

业务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从2000年至今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物理教学,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播撒爱心,用炽热的情怀与无限的忠诚,用勤勉的工作和真诚的奉献,给了“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具体而生动的诠释。

一、政治思想坚定,时刻体现教师先进性。

本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觉悟性高、敏锐性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认真、自觉学习党的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重任,在各项活动中均体现出教师先进性。

对教育事业的情有独钟,让我常常笔耕到深夜,常常早出晚归,常常超负荷的工作。

可一直以来,我始终用一颗真挚的心关爱着培育的莘莘学子。

学生有了思想上的问题,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爱之以切,教之以诚;学生有了生活上的困难,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默默的资助着班里家境困难的学生。

我的精神也极大的鼓舞了初三学生的斗志,坚定了决战中考信念。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07、2009年分别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及“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10年被评为“镇优秀教育工作者”;每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

二、教学能力强,勇于探索与创新,成效显著。

工作中,我始终“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做到了“以情育人”、“以情感人”。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

本人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态度端正,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评教效果好。

并且,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推行杜郎口和五步式教学法时,我率先研究、在教学中实践,并多次在全校推广。

通过实施、论证和修正,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较显著的成效,所带班物理学科中考成绩在全县中考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文昌街道新安镇小学教师侯春玲当你踏进新区文昌街道新安镇小学那绿树成荫、优美清静的校园,常常会看见一个中等身材、整天穿梭于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的女教师,那就是侯春玲老师。

她1996年沁阳师范毕业参加工作,现年36岁,投身教育17年的时间,她一直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连年任小学高年级课,兼班主任工作。

她坚持“誓把锈铁炼成钢”和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管的严、想的全,把整个身心都扑到教育工作上。

她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教育每一个学生,曾把一个个“淘气包”转变过来。

她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一片赤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田,为孩子们点燃了憧憬未来的希望之火。

“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有极强的责任心。

”侯老师常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师范毕业至今,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班里的学生段志国,父母忙于饭店生意,疏于对他的管教。

他在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生活散漫,自觉性欠缺,他的父母当时只是要求他每天能到学校,让老师看住他,不惹事就行。

而侯老师认为,作为一个学生,每天到校学习,是一个学生本来就应该做到的,学生应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要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通过对他的全面了解,侯老师开始着手做他的转化工作。

通过观察发现,段志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以前,因为他学习差,生活习惯散漫,有的老师怕他影响到别的同学,只是简单的采取批评,让他坐后排隔离的方法,于是他干脆破罐破摔,以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

了解情况后,侯老师放弃休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慢慢接近他,与他做朋友,推心置腹的交谈。

先指导他制订切合自己实际的近期目标,然后督促他去做,每一点进步都及时在全班表扬肯定,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当段志国为难想放弃时,侯老师及时为他鼓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段志国的学习态度有了和大变化,他的父亲逢人就说:“这多亏了侯老师啊!”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爱心”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作者:韦秋艳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1年第09期他从环境舒适的中学调到条件简陋的小学,站在三尺讲台上倾心耕耘,始终无怨无悔。

他肩负校长重任18载,筚路蓝缕,艰苦建校,以热血、辛劳和汗水,换来学子在校园茁壮成长。

他积劳成疾,曾经动过两次心脏手术,拖着“半条命”,仍身先士卒,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执著践行一名党员教师的人生誓言。

他就是柳州市柳江县壮校附小(以下简称壮校附小)校长——韦建昌。

1990年秋,根据组织安排,韦建昌从柳江县拉堡中学调入壮校附小任教,1993年开始担任该校校长。

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个校长一当就是18年。

建校初期,壮校附小是借用别人的6间旧教室办起来的,没公厕,无围墙,周围一片红土地,放牧的农民可以随意出入校园。

韦建昌担任校长伊始,便决心改变学校的面貌。

他多方奔走,颇费周折,通过政府投入和集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到1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6间教室,解决了燃眉之急。

改善办学条件,上级拨款有限,韦建昌便带领老师们自力更生,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动手解决。

为了硬化校园地面,他到各个企业去“化缘”,先后要回40吨水泥,带领全校老师平整校园,铺建场地。

教室的门窗、课桌椅烂了,他找来锤子、钉子,带领老师们动手修理,还亲自爬上高处更换教室的电线。

教学设备不足,他又克服诸多困难,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

渐渐地,投影仪、电脑、电视等教学设备一一装配进壮校附小的教室。

为了学校的建设,韦建昌可谓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现在,壮校附小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花圃、校门、升旗台等基础设施齐全,已成为柳江县一所颇具规模的示范性小学,先后被评为柳江县“花园式庭院”单位、市级文明卫生单位,还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

常年的奔波劳累和超负荷工作,使韦建昌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原本轻微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变得越发严重。

但是,他仍然没有休息日这个概念。

关于老师的人物通讯

关于老师的人物通讯

关于老师的人物通讯篇一:人物通讯师德最美乡村女教师师德篇——我校来了个金凤凰均川二小“寸烛微光短,匠心师意长。

无声春雨细,润物秀风光。

”“大树立乾坤,千寻万丈根;落红化作泥,养护桃李情。

”这一首组诗,正是我校新机制教师王金凤老师的长瓣形象写照。

王金凤老师是一位安徽姑娘,因为初恋,只身来到湖北邵阳;因为梦想,坚定投入均川教育。

与王金凤同学们接触,你会发现她是一位待人两位热情诚恳,亲和力极强的人。

可以说这首诗正道出了这位年轻女老师立志养育桃李的一片丹心和春风化雨的一缕师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高尚师德品行铸造学生的心智为人师表的王老师在的教学中始终坚持着“德育先行”的教学原则。

在她看来,小学生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还在于从小学就能有一份担当一份责任,以便他日形成自己新颖独特的个人魅力。

她通过班级定期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要求发挥好少先队先行者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蜕变的成长三观。

在走廊可以经常看到王老师向的一些调皮同学口苦婆心嘛着一些做人的道理,诸如基础教育学生学会退一步,遇事冷静不要偏执。

尤其是血气方刚的男生,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起冲突。

让学生们在知识的象牙塔里也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王老师也十分相当注重正身律己、勤奋好学和以身作则。

教育之路,王老师都做到务实主导敬业为先;教育之路,王老师始终怀抱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按照一个优秀班主任的严格把关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正因为王老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领衔在无形中使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她所带领的学生。

从不因班级事务繁琐而得过且过。

她所带领的班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各项班级秘书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

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用绿叶情怀编导自己的红花课堂王老师说:“我喜欢当班主任,我也喜欢讲课”。

上过她课的都说王老师课讲得很好。

“根深本方固,厚积气自华”,陈宇本身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

吉林农业大学辅导员夏跃军

吉林农业大学辅导员夏跃军

丹心一片育桃李躬身耕耘铸师魂——吉林农业大学辅导员夏跃军事迹材料一、个人简历夏跃军,男,汉族,中共党员, 1978年12月生。

2002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0年担任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7级(325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2008年:吉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吉林省优秀辅导员;2010年:吉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成果二等奖。

三、工作情况对于辅导员这项事业,他心存崇敬;对于选择辅导员这个职业,他心存庆幸;对于在辅导员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心存珍惜;对于理解、指导以及支持他的领导、同事和学生,他心存敬意!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八年多时间里他共培育出国家先进班集体1个,省市级先进集体12个,校级先进集体33个;所带学生中有280余人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公开发表德育论文18篇;主持省市、校级课题6项;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团工作文章200余篇。

他先后被授予“吉林省优秀辅导员”、吉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长春市高校优秀学生管理工作者、长春市志愿者服务工作先进工作者、吉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吉林农业大学创先争优“党员之星”、吉林农业大学“十佳”辅导员、吉林农业大学优秀工作者、吉林农业大学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自参加工作以来,夏跃军同志用心做事、用情服务、用爱育人,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难,用热情诠释责任,用深爱演绎真诚,悉心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八年多的辅导员,八年多的躬耕路,他对辅导员工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辅导员工作是导航,导航的首要任务是塑魂。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一名辅导员,夏跃军能够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努力做好学生政治上的“领路人”。

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党的重要决策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报告会、座谈交流、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开展学习党的理论活动,为培养新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报告材料

报告材料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绽芬芳——全国模范教师李艳虹事迹材料大家好!我叫李艳虹,是舞钢市三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绽芬芳》。

曾经怀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我踏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人生之路;曾经为追梦中的艰辛和迷茫,而不知所措。

如今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品尝了做教师的苦涩和快乐后,回顾从教之路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付出印证了也更加坚定了心中无言的承诺:让三尺讲台成为心灵的归宿和无怨的依托。

背井离乡选择山区执教,青春无悔书写教坛新歌还记得十八年前的夏天,刚大学毕业的我离开了亲人和故土,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舞钢市的山区学校——杨庄乡二中,踏上山区的三尺讲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人生之路。

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孤单的我曾犹豫过,甚至想要逃离,可很快,这里的青山碧水赋予我教书育人的灵感,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眸让我下定决心:留下来,把事业的根植于这片沃土。

接下来,从教的日子清贫而又平凡,蜗居陋室,与书为友,与世无争,清风明月伴一年四季。

每逢周末,同事们回家了,孩子们离校了,面对空荡荡的校园,我深切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于是,打发时间的唯一方法就是看书备课,专注于课堂教学研究,语文学科,知识面广,知识点细,要想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教师必须在备课中多下功夫,深入钻研教材,追求完美的教学设计。

为上好每一节课,我总是反复琢磨推敲,有时吃着饭还在想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尤其是第一次带毕业班的那一年,由于是班主任,白天忙于上课、找学生谈心,只有利用晚上备课,每次备课总是到深夜,有时都已经躺下睡觉了,忽然有了新的思路,就又马上披衣起床,重新修改已写好的教案,哪怕是一个导语、一个知识点的切入或者是一个过渡转换,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节课都当做优质课去准备,为了力求语文课生动有趣,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正是由于我的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学生们都学得津津有味,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教师事迹材料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绘青春

教师事迹材料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绘青春

教师事迹材料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绘青春老师,是一位敬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他一直以培养学生为己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用自己的真心和智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谈到老师,我们先要向他的教育实践致敬。

在教师岗位上,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他深深地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育人为人的重要责任。

他经常以自己为榜样,勤奋学习,持之以恒,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他总是鼓励学生,勉励他们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他深受学生的喜爱,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知心老师”。

老师的丹心与汗水赢得了学生们的真心与赞赏。

他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实际,由浅入深,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

他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例子,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他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品德修养。

他经常与学生交流,亲切地关心学生的成长状况,尽其所能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他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相信,只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要立德,以德育人”。

他深知只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们才能有更好的人生发展。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所贡献。

他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的冷暖,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老师的教育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他用自己的真心和智慧,教育了一批批学生。

无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他都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用一颗丹心教育桃李,将自己的青春绘在三尺讲台上。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

丹心一片育桃李作者:李新海来源:《广西教育·B版》2009年第05期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业,手术后不久,就忍着病痛为学生上课;他,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用满腔的热情默默耕耘,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在教育道路上不断求索,以自己的刻苦勤勉,和同事一道,把一个条件落后的学校改变成令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全县教育科研示范学校。

他,就是柳江县成团第三中学教师覃汝海,一个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奉献于乡村的优秀人民教师。

以校为家,满腔热情洒校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农村学校度过的覃汝海,一直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1987年从广西民族学院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养育他的故乡,先后在福塘中学、里高中学、成团第二中学、拉堡中学等校任教,做过班主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教研组长、出纳员、教导主任等职,在乡村学校这块园地里不懈地耕耘着。

1995年8月,覃汝海调到成团第三中学,参与学校筹备秋季开学及招生工作。

这是一所年初刚筹建的农村初中学校,当时条件的艰苦程度,许多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描写:“三中建路边,满眼无一树,遍地黄泥土,师生苦又苦。

”由于学校没有水源,师生每天的用水只能到校外农家去挑,如此的环境可以说是全县中学中最差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覃汝海和成团第三中学的师生手捧肩挑,自力更生,建起篮球场、道路、舞台和田径场……现在已是绿树成荫的成团第三中学,不知道凝结了覃汝海和广大师生的多少汗水。

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却使覃老师的身体无法承受了。

2005年1月,覃汝海被迫做胸腔切肺叶手术。

住院时,成团第三中学的教师为他捐筹了医疗费600多元,而他所教的03(5)班学生,用信笺、作业纸给他写信或字条,不断地鼓励他、要求他像平时鼓励他们一样克服困难、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在病床上看到学生的这些信和字条时,他一边阅读,一边流泪,深深为学生的行为所感动,也更坚定了他为学生服务的决心。

丹心一片育桃李──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何雨生

丹心一片育桃李──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何雨生

丹心一片育桃李──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何雨生
陈浩;陈秀忠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丹心一片育桃李──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何雨生中共临桂县委宣传部陈浩,陈秀忠一个小学老师,要干出点名堂赢得师生和家长的交口称赞,有点难;要创造出人生的辉煌,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更是难上难。

然而,临桂县城一小校长何雨生却做到了。

他以一颗诚挚的爱心...
【总页数】1页(P11-11)
【作者】陈浩;陈秀忠
【作者单位】中共临桂县委宣传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5.1
【相关文献】
1.一片丹心育桃李——记黑河市第五小学教师尹丽红 [J], 张娟
2.丹心一片育桃李,教学科研并蒂开--记中央财经大学边雅静副教授 [J], 李菁;
3.一片丹心育桃李——记全国优秀教师巩小蓉 [J], 何智勇
4.一片丹心育桃李满腔热血铸师魂——记重庆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小学教师群体 [J], 饶昌明[1]
5.情系教坛不言悔一片丹心育桃李——记“全国优秀教师”田巧荣 [J], 郭裕嘉;
王金梅;蔡阳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中,他认真钻研教材,大胆尝试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学情,培优辅差,因材施教,使红旗岗中学的学科竞赛和预录工作一直走在麻城乃至黄冈前列。1995年至1999年,在红旗岗中学担任物理学科竞赛教练其间,肖宗应同志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对学生严格要求,努力搞好学科竞赛训练。他凭着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物理课教得有声有色,连续五年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获奖,并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自2007年起,肖宗应同志又先后任顺河、盐田河中心学校校长。每到一个地方,他总是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盘活了当地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他始终坚持学习,学物理,学政治,学党史党章,学法律法规,学教育管理,学有关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各地教育发展情况,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学习,他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通过学习,他在中师学历的起点上,取得了大学物理专科、本科文凭;通过学习,他逐渐由一位普通教师变成为麻城教育战线上的一名专家。
丹心一片育桃李(名师人物通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者:
———————————————————————————————— 日期:

丹心一片育桃李甘洒热血写春秋
--记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校长肖宗应
●陈昌学
2014年8月31日晚,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八场争夺战。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的六名学子代表湖北队击败了中国台湾代表队、新疆代表队和山东代表队,挺进了半决赛,进入了全国九强。亮相全国,走进央视,这可是麻城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消息传来,杜鹃花城一片欢腾!不俗战绩,缘何取得?这还得从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及其掌门人肖宗应校长说起。
严谨务实,他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2012年是麻城教育的改革之年。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市教育局在全市实施“教育两规范两调整”。一方面调整城区学校布局,另一方面在黄金桥开发区新建一所思源实验学校。
作为全市公推公选的思源学校首任校长,肖宗应同志担负着指挥协调思源学校的建设任务。为了完成筹建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开学。他与各标段的指挥长战斗在一起,日以继夜地工作,跑部门、办手续,巡工地、查质量,陪领导调研、接同行来访,协调村组关系,处理工地突发事件。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边加紧施工,一边积极采购学校设施设备;一边筹备学校教师招聘,一边积极搞好学生招生。尤其是2012年8月期间,由于临近开学,尽管学校大部分建设已经完工,但仍有一些附属设施设备还没有安装到位,开学准备工作事务又相当繁杂,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时间,天气炎热,肖校长天天忙得团团转,每天早上早早出门,晚上九点多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一个月下来,人晒黑了,也变瘦了,但无怨无悔。创业艰辛不畏难,拓荒只期育良才。功夫不负有心人,400余天风霜雨雪,400余天滚滚红尘,在香港言爱基金会的倾力援助、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座气势恢宏、布局合理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思源学校,硬是在短短400余天的时间里如期开学。今天思源人都说,肖校长是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的“拓荒者”。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年轻的九年一贯制市直公办寄宿学校,于2012年8月建成。办学短短三年来,在肖校长的带领下,思源人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学校先后获得了“麻城市德育示范学校”“麻城市文明单位”“麻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黄冈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黄冈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佳绩。麻城思源,名声鹊起!
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1986年至1989年,肖宗应同志积极参加了黄冈师专物理专科函授学习。当时,乡村教师工资不高,家庭经济也不宽裕,但是他宁可省吃俭用,也要花钱买各类教育教学书籍,加强学习。每年寒暑假,当别的教师休息娱乐的时候,他却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学习;几年下来,仅读书学习笔记就有十几本近40万字。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知识的积累以及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肖宗应同志很快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现年48岁的肖宗应校长身材魁梧,微黑透红的方正脸膛上,一双浓眉大眼折射出智慧之光,眉宇间透出一股刚毅与干练之气。参加工作30年来,他先后在铁门、顺河、盐田河等地方工作,做过中学物理教师、班主任、政教主任、副校长、校长。无论身处哪一岗位,他始终做到热爱学生,勤奋工作,为人实在,办事公正,以踏踏实实的言行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良好口碑。作为一名从普通教师逐渐成长起来的校长,肖宗应同志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勇于创新。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城区工作,他始终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麻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翻开肖校长的履历,你会发现-----
谦虚好学,他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肖宗应同志是铁门人,十八岁那年,从麻城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红旗岗中学工作。刚参加工作,初出茅庐的肖宗应满腔热血,热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但是,他志存高远,并不满足。因为他深知:学习是安身立命之本,成就事业之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他来自农村,学习是他进步的阶梯。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干好工作。
2001年8月,因工作业绩突出,肖宗应同志出任红旗岗中学校长。铁门岗乡素有麻城粮仓之称。粮乡教育,任重道远。面对着新的岗位,怎样搞好学校管理,怎样带好学校团队,在新的起点上作出新的成绩,他感到“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教育是一门育人的艺术,只有在学习当中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游刃有余的搞好工作。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他又开启了新的学习征程。一方面,积极参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另一方面,又订阅了《物理教学》、《教学与管理》、《湖北教育》、《教育发展研究》和《心理学》等书籍,加强学习,积极撰写教育管理论文并有多篇在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工作之余,他阅读了大量教育教学专著和专业书籍,每年都有计划地精读几本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同时,还坚持博览群书,阅读报刊杂志,在政治、历史、哲学、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所涉猎,时时鞭策自己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