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8年的山东地区
义和团运动
此后中国完全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的影响
• 9月,德国元帅瓦德西接替西摩出任联军总司令。在其主使下,联军入侵直隶、山
西一带,试图扩大战争
• 12月,清政府与列强开始议和。战争基本宣告结束。
附:八国联军的暴行-屠杀
附:八国联军的暴行-强奸
附:八国联军的暴行-抢劫和偷窃
3.庚子议和与《辛丑条约》
庚子议和
3.庚子议和与《辛丑条约》
3.庚子议和与《辛丑条约》
03
1899年12月底肥城教案第一次杀死外 国传教士引起对外交涉
1. 义和团的兴起
思考:义和团是怎样的组织?
1. 义和团的兴起
义和团少年团员与红灯照
2.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0.8)
• 1900年6月10日,八国联军2000余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 摩尔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即列强第二次调兵入京)。
• 6月19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公使发出最后通牒,形成事实上 的“宣战”。战争正式爆发。
• 7月14日,联军占领天津。
2.八国联军侵华(1900.6-1900.8)
• 8月14日,北京陷落。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和亲信王公大臣出京西逃。联军主力部
队对北京分区占领,另派小股部队追击清军。至此,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
义和团运动
知识结构
01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898-190000.8)
03
庚子议和与《辛丑条约》(1900.8-1901.9)
部编 历史八年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工具 。成为“洋人的朝 廷”
损害了中国的军事自主权
半封 划 建社
会。
使馆界成“国中之国”,成为 列强侵华大本营。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就 像列强手中 的扯线木偶 一样,逐步 成为侵略者 统治中国的 工具。
三、《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内容: (1)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
收作担保 (2)政治: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3)军事:拆毁炮台;派兵驻扎要地 (4)外交: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赔 中国 税收受列强控制。
禁完全Βιβλιοθήκη 沦为半殖 拆 民地4.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900年6月初
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奥匈帝国)
目的: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战争经过: 1、天津----北京
廊坊、杨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北京
天津、北京陷落, 成立联军司令部
落后就要挨打!!
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罪行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①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②不下雨地发干,都因教堂遮住天。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④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时间和地点:1898年 山东
2.兴起的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
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 压中国人民。
3.口号:扶清灭洋
你认为辛丑 条约当中哪一 条最能显示这 幅图所表达的 含义?
历史趣谈揭秘义和团干的荒唐故事 谁带支铅笔都会被砍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义和团干的荒唐故事谁带支铅笔都会被砍死
导语:对于义和团运动,我相信很多人和过去的我一样知之甚少(确切的说只知道教科书上的几句评语),也不会认为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不过,在现在这
对于义和团运动,我相信很多人和过去的我一样知之甚少(确切的说只知道教科书上的几句评语),也不会认为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不过,在现在这个一切都在发生着剧烈变化的年代,回过头去省视一下一百年前那个同样发生着剧烈变化的年代,无疑会对我们产生帮助。
就如先哲们曾经预言的那样: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一,义和团的起源
在当时的中国能够进入内陆地区的只有传教士,而义和团运动仇恨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教会组织。
教会在中国吸纳教众引起了当地人的很大不满,这里面固然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传教者中间良莠不齐,不过就以几个传教士的能力,又能做出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来呢,为何能够掀起这么一场巨大的排洋风潮?
回顾当时发生的“教案”,绝大多数并非利益冲突,而是思想冲突,当时的中国人指责洋人的宗教是宣扬“无君无父”,还有妇女若是信教则被视做“伤风败俗”之事。
比如1875年元月,荆州教案,旗营妇女诵经,被其夫逼杀。
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对立是造成后来仇洋情绪泛滥的根源。
除此之外,当时人们的无知和愚昧也是造成这种敌视情绪的重要因素。
比如通过自己的想象虚构一些现在看来极其荒谬的“洋鬼子罪行”:(洋)银必取中国人睛配药点之,而西洋人睛罔效,故彼国人死,无取睛事,独中国人入教则有之。
……(洋人)能咒水飞符,摄生人魂与奸宿,曰神合。
又能取妇女发爪置席底,令其自至。
取男童女童生辰粘
生活常识分享。
19、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镇压
招抚
铲除
资料 • 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了一份 (由端郡王载漪伪造的)外国“照会”, 其中要求慈禧太后还政于光绪皇帝,慈 禧太后阅读之后,恼羞成怒,声称:
• “彼族竟敢干预我家事,此能忍!
孰不能忍!外人无理至此,予誓必报
之!”
资料 北京陷落前, 慈禧携带光绪帝和 亲信大臣出逃途中颁手谕:
19、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义和团运动
兴起:1898年秋,山东( 谁)率众攻打当地教堂, 竖起(“ ”)大旗 发展:1899年山东巡抚( 谁)血醒镇压义和团
1900年义和团势力发展到(
府对义和团采取(“
)地区,清政
”)的办法。
1900年6月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高潮:抗击八国联军 结果:(胜利还是失败)
“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 祸之由, 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 铲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尽根除。
清政府态度的转变:
铲除
义和团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血腥屠杀
二、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参加国:( 美、日、意、奥八国 )年夏,英、俄、德、 法、
2、暴行: 公开抢劫,屠杀无辜,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3、特点:这次战争是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 为主要目标,显示了帝国主义的贪婪、侵略和掠夺的 本性。
)
1900年8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洋教士在中国乡间传教
神拳助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易 都学全 要平鬼 拔线杆 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 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义和团,起 山东,不到三 月遍地红; 孩童个个拿 起刀,保国逞 英雄。
八国联军枪杀中国人
八国联军的暴行:焚烧城楼
义和团运动
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 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影响: 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 动(性质);他们英勇抗击了八国联 军的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 迷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从而推动 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 瓜分狂潮 (一)瓜分狂潮中国的方式: 1 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2 开办工厂 开采矿山 3 开办银行 4 修筑铁路
1 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情况简 表 租借地 国别 势力范围
租借地 租借时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讨论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应怎样理解?
进步性: 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
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 主要矛盾的客观形势,对于身受帝国主 义压迫的广大群众起鼓舞和动员作用。
一批不平等条约
1、起于山东,盛于直隶 2、口号: “扶清灭洋”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1900年,英、俄、日、法、德、美、意、奥 八国联军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3、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义和团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原名义和拳:
爆发:平原起义(1899)
口号:扶清灭洋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的山东地区
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8年的山东地区。
2.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3.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4.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交战的地点:廊坊。
6.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剿杀。
7.八国联军是哪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8.下列哪场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句侵华战争9.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
这种情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C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9.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轻松入门—练基础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C )A.征服朝鲜B.侵略中国C.称霸世界D.炫耀武力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 A )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3.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战役是( C )A.平壤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4.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B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丰岛战役 D.旅顺战役5.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 )A.日军力量强大 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C.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D.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妥协政策6.“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B )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B.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7.继《南京条约》以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 D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8.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A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9.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C )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10.《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C )A.赔款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增辟通商口岸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1.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A.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1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C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二.列举题:13.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爆发的三次战役1.黄海战役2.平壤战役3.威海卫战役14.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7课义和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7。
义和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1。
义和团的形成(1)背景: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在华的基督教会势力与中国民众的冲突愈演愈烈,激起人们普遍的仇洋情绪。
(2)形成:华北数省的贫苦民众。
以反洋为共同目标,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民间组织:义和团2。
义和团的兴起(1)序幕: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运动的序幕。
(2)发展:1900年前后,在清廷默许下,义和团民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大批涌入京津地区,仅北京城内外就有义和团神坛近千个,团民不下10万人,他们甚至包围了外国驻华使领馆。
知识点二八国联军侵华1。
侵华原因列强认为义和团运动威胁了他们在华的利益。
2。
开始时间:1900年6月3。
侵略者: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匈等国。
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廊坊车站:在廊坊车站的战斗中,中国军民与八国联军展开血战,迫使敌人退回天津租界。
(2)在沽口:在大沽口,八国联军舰队遭到大沽炮台守军的顽强阻击。
(3)天津保卫战中,义和团和清军在老龙头火车战和紫竹林租界,痛击外国侵略者。
5。
结果(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0年8月。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2)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途中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并请求八国联军“肋剿”。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知识点三《辛丑条约》1。
签订时间1901年9月,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2。
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多两。
(2)在北京划定使馆区,列强可驻兵。
(3)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
危害(1)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八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问答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8)主要内容: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 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 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 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 了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
4、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 (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 (3)代表人物:孙中山 (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建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 (5)机关刊物—《民报》 (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呢?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并建立北洋军阀统治,没有 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3、戊戌变法(1898年) (8)“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思想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 报刊。
3、戊戌变法(1898年) (9)历史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 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 会起了思想启蒙做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启示 : (1)要坚持不懈地改革,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 度、措施 (2)充分依靠、发动人民群众参加 (3)积极发展经济 (4)努力发展教育 (5)增强国防力量。
12.义和团运动(1898——1901) 是一场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于山东, 并把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并提出 “扶清灭洋”的口号, 最终于在1901年,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 失败。
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中图版)
义和团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他们一 般是以八卦名目自立团号。义和团的信仰 也很不一致,各团坛无统一固定的信仰, 只有“神灵附体” “刀枪不入”的迷信 思想基本一致。他们信仰的神灵五花八门, 大都是《封神榜》 《三国演义》 《西游 记》《三侠五义》等小说或戏曲中的人物, 在“上法附体” 时,想起谁就说是谁 “附体”,如孙悟空、猪八戒、赵云、关 羽、黄天霸等人物都成了附体的神灵。
影
响
五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南京条约》 签 订 国 家 赔 款 土 地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中与俄、美、 英、法 赔偿英法 巨额白银 中与英、 法、俄 增加大量赔款
英割九龙司地方 一区,俄国抢占 大面积领土 增开十口通商, 外国军舰和商船 增开天津为商 可在长江各口岸 埠,承认《天 自由航行,外国 津条约》有效 公使可以进驻北 京
嘿嘿,你们 的地盘,我 做主 提线木偶
战 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 约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
影 响
完全形成 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进一步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后的 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 廷”。
鸦片战争 (1840- 1842)
第二次鸦片战 争(1856- 1860)
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1.义和团在其揭帖中写道:“扶清灭洋,替 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发农 夫而护村坊。”从材料看“扶清”的含义应 该是(
C
) B.扶植满洲贵族 D.替天行道
A.保护清政府 C.扶保中国
2.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 旋再毁坏大轮船;……一应鬼子都杀尽……”。 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 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激化 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义和团运动——精选推荐
第五课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其在北部中国的发展1、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会和传教士就妄图用“十字架征服中国”。
鸦片战争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3300多人。
他们中不无为信仰而来华传教者,也有的在传播西学和兴办文教慈善事业方面作出过贡献,但就总体而言,传教士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的作用。
中国人民对此极其痛恨,不断进行反抗。
斗争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1年贵州开始驱逐外国传教士到1870年天津教案。
这期间,各国传教士相继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无视中国的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激起了地方官员和士绅的不满。
他们打出了“排斥异端”和“保卫圣道”的旗号,号召和组织官役、兵丁、团勇等起来进行斗争。
从1861年贵州首先驱逐外国传教士开始,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怒火迅速燃遍湖南、江西、四川、江苏、安徽、河南、直隶、内蒙、云南、西藏、福建和台湾等省区。
1870年,爆发了震动中外的天津教案。
由于天津法国教堂迷拐幼孩等罪行,居民愤恨,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
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杀人,群众怒不可遏,当场将他打死。
接着,群众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人。
事后,法、英、美、俄、德、比、西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
清政府派曾国藩到天津“查办”,不久又派李鸿章赴津会同办理。
曾、李屈服于压力,以杀害群众16人,缓刑4人,充军25人,赔款49万两,对法道歉结案。
这种杀民谢敌的行径,受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谴责。
第二阶段,从天津教案后到中法战争结束。
这期间,不少传教士在华创办学校、医院、育婴堂和报刊,宣传奴化思想,进行文化侵略。
有些传教士或收集情报,或里外串通,协助本国政府敲诈中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练习题附答案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1898年和山东。
2、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是1900年6月。
5、发动八国联军战争的国家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6、1900年6月八国联军的的统帅是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7、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义和团与侵略军交战的地点是廊坊。
8、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是1900年8月中旬。
9、1900年9月就任八国联军统帅的是德国将领瓦德西。
10、《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
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是签订了《辛丑条约》。
12、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证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4、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15、在《辛丑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的铁路沿线是从北京到山海关。
16、在《辛丑条约》中划定使馆界的地方是北京东交民巷。
1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历史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8、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9、义和团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0、义和团奋勇抵抗,迫使八国联军狼狈逃回天津,取得大捷的地点是廊坊。
2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同慈禧太后一起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
2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奥国是指奥匈帝国。
23、侵华的八国联军中,欧洲国家有五个。
24、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2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26、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27、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年代是1840年—1949年。
28、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皇帝是道光帝。
29、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依靠的主要物品是鸦片。
义和团的历史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随着列强的侵略,宗教侵略也日益猖獗。 随着列强的侵略,宗教侵略也日益猖獗。到十 也日益猖獗 九世纪末,在中国的外籍传教士共有3200多人, 3200多人 九世纪末,在中国的外籍传教士共有3200多人,教 60多个 多个, 80多万中国人入教 多万中国人入教。 会60多个,有80多万中国人入教。这些西方传教士 在列强争夺中国势力范围的斗争中,出谋划策,鼓 在列强争夺中国势力范围的斗争中,出谋划策, 动列强对中国侵略。传教士还挟持清政府, 动列强对中国侵略。传教士还挟持清政府,干涉中 国内政。有不少传教士在中国经营企业, 国内政。有不少传教士在中国经营企业,从事各种 各样的职业。传教士干涉清政府对案件的审理, 各样的职业。传教士干涉清政府对案件的审理,甚 至私设法庭。清政府地方官员在处理民教事件中, 至私设法庭。清政府地方官员在处理民教事件中, 往往是偏袒传教士,压制老百姓,造成民怨沸腾。 往往是偏袒传教士,压制老百姓,造成民怨沸腾。 传教士的这些活动, 传教士的这些活动,是义和团运动大规模爆发的重 要原因。 要原因。
学神拳先叫先生在一张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 什么庄的人,共多少人。 字,什么庄的人,共多少人。俺六个人再跪 下烧香,不烧白纸。求老师,我求的孙膑 孙膑, 下烧香,不烧白纸。求老师,我求的孙膑, 他们有的求刘备、张飞等。求神附体,附了 他们有的求刘备、张飞等 求神附体, 刘备 体就成了神拳,就会刀枪不入,胆量大, 体就成了神拳,就会刀枪不入,胆量大,打 仗不怕死,敢往上冲。 仗不怕死,敢往上冲。俺六个人就这样当了 神拳。 神拳。 原义和团员,山东省茌 谢家贵 原义和团员,山东省茌平县
1900年5月20日,列强召开公使团会议,讨 年 月 日 列强召开公使团会议, 论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问题。 论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问题。 1900年5月21日,各列强照会总理衙门,要 年 月 日 各列强照会总理衙门, 求下令将继续活动的义和团及其首领全部正 法,凡给义和团提供住所和集会场所的人一 起关进监狱,纵容、 起关进监狱,纵容、帮助和指点义和团的人 全部杀掉, 全部杀掉,玩忽职守镇压义和团不利的官员 一律惩处, 一律惩处,并将镇压义和团的这些措施布告 北京、直隶和其它北方各省。 北京、直隶和其它北方各省。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的腐朽统治
(B )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C、贫苦农民具有斗争精神
D、洋教的传入
2、义和团运动的旗帜是
A、反清复明 B、无处不均匀
(D )
C、以人为本 D、扶清灭洋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是 (D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总理衙门的设立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4、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 《辛丑条约》 (A ) B、 《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北京 山 直 隶 运 西 廊坊 天津 大沽
朱红灯 起义地区
渤
海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1899.10 河 平原
黄
东 胶州湾
海
东
河 南
河
济南 山 江 苏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发展: 1900年春,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
《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9月 双方: 中国(李鸿章)与俄日英.5亿两 划定使馆界, 不准中国人居住 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影响
经济受制 内政外交 被控制
清政府成为洋 人统治的工具
经济 外交
政治 军事
拆毁炮台,不得设 防,允许各国驻兵
军事失去 自主权
中 国 完 全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国 家
1. 动员和吸收广大群众参加 反帝斗争
2.具有盲目排斥一切西方文 明的局限性
总之,这个口号的提出,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 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具有爱国性 和进步意义;但同时又表明义和团当时认识的局限性。 (p64精讲精练)
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1-7专题测验答案
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1-7专题测验答案专题测验1一、判断题试题1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对错19世纪中期答案:“错”。
试题2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对错答案:“对”。
试题33.1842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一支“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敦出发,驶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错1840年6月答案:“错”。
试题4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对错答案:“对”。
试题55.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许多重要的特权。
对错答案:“对”。
试题66.《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则可以做主。
对错税率须与英国商定。
答案:“错”。
试题77.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对错答案:“对”。
试题88.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对错是1860年答案:“错”。
试题99.清政府也“仿效西法”,大搞洋务运动,并于1888年建成当时雄踞亚洲实力第一的北洋舰队,后面又争取军费购买了几艘新舰。
对错北洋舰队成军以后,海军衙门和户部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再也没在海军建设上花过钱。
答案:“错”。
试题1010.《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共2亿两白银。
义和团运动起源及经过
一、简介: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
清人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这一观点为现今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
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
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份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
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二、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就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1、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
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
白莲教是中国民间宗教。
渊源于中国佛教净土宗。
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亦有在家信徒。
南宋绍兴(1131~1162)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昭)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而后劳乃宣所著《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卷,《庚子奉禁义和拳汇录》一卷,《拳案杂存》三卷合为《拳案三种》。
2、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3、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
4、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
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三、义和团运动经过:义和团运动起初与其他秘密团体无异,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反对满清的统治,政府也不断镇压。
然而随着中国近代史的推进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
义和团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
义和团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义和团运动是山东直隶农民、中国基督宗教教徒及传教士、清军三方之间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在华西方人及华人_的保国保种的暴力运动及其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你知道义和团运动的经过是怎样的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义和团运动的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义和团运动的经过义和团运动在历史上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普通起义活动,然而随着队伍的壮大和影响的传播,这次运动逐渐变得重要起来,也引起了政府非常大的关注。
在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渐觉醒,也从清朝腐朽的统治中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义和团运动对于外国侵略者来说也让他们放缓了侵入的脚步。
在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这次运动范围广影响大,那么义和团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想要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还要从1897年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在山东地区农民和教堂因为土地的事情发生了纠纷,梅花拳师应邀过去支援,后来就逐渐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了,开始的时候还曾经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但是却遭到了朝廷的镇压。
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义和团口号改为扶清灭洋,因此而得到了朝廷的暂时支持。
然而被朝廷支持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慈禧,慈禧扶植光绪帝让西方国家十分的不满,这才开始对义和团运动加以维护和支持,然而这件事在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中却并不是好事。
在义和团运动的过程中慈禧的支持让义和团运动暂时有了发展,然而在之后慈禧代表的清朝很快发起了对外全面宣战,但是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因为义和团运动在过程中也参加了对外作战,所以失败后慈禧将所有的问题都推给了义和团,在中日双重夹击之下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这就是义和团运动的过程。
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义和团运动在整个历史上都是非常著名的一次运动,而且对历史的发展也有着重大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运动当中,虽然受到了很多次政府的镇压,但是义和团运动还是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也将规模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
识
要
点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1)原 因: 外国教会的压迫 (2)性 质: 反帝爱国运动 (3)兴 起: 1898年 山东 1898年 (4)发 展: 1900年 京津 1900年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 间: 1900年6月 1900年 (2)原 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3)主要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主要国家: (4)重要事件: ① 廊坊大捷(1900年6月) 重要事件: 廊坊大捷(1900年
2 、影 响:
(1)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 (2)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 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 (3)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津失陷(1900年6月) 攻占北京(1900年 ③ 攻占北京(1900年8月)
二、《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1、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4.5亿两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准中国人居住。 准中国人居住。
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
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直隶交界地区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和直隶(今河北)交界地区。
它是在义和拳等民间反清秘密结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帝爱国群众组织。
其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还有不少无业游民。
义和团的名称最早见于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折。
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山东和直隶(今河北)交界地区。
它是在义和拳等民间反清秘密结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帝爱国群众组织。
其成员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群众,还有不少无业游民。
义和团的名称最早见于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的奏折。
次年秋起,清 *** 在公文中也开始使用这一名称。
此后,“义和团”一词逐渐取代了“义和拳”,或与“义和拳”并用。
山东的教会势力极为猖獗,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也就异常激烈。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军事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鲁西北地区,群众经过长期酝酿,奋起抗教,终于成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主要发源地。
至1899年,阎书勤、赵三多等领导的冠县一带的义和拳,以及朱红灯、本明和尚(亦称心诚和尚)领导的茌平、禹城、平原一带的义和拳,已相当活跃,声势甚大。
他们在反洋教斗争中相互声援,有力地打击教会侵略势力,使帝国主义和清 *** 为之震惊。
长期以来,直隶人民也不断反抗教会的欺压,参加斗争的群众相当广泛。
赵三多、阎书勤等在山东冠县竖旗起义后,直鲁交界地区和直隶南部很快出现了义和团的活动,不时攻打教堂。
义和团兴起以后,提出了许多反帝口号,如“扶保中华,逐去外洋”、“扶清灭洋,替天行道”①和“兴清灭教”、“洋人可灭”②等等。
在斗争过程中,义和团也张贴过反清的揭帖,如“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③等。
义和团以宗教和军事合一为其组织形式。
基层单位是坛(或称厂、炉、场、团),各坛人数不等,多至百人以上,少则五十人或二十五人。
几个或十几个坛组成总坛(总团)。
各总坛之间互相独立,不相统属。
作战时分编为哨、班,一哨有五十至一百人,负责人称哨长(或队长、百长),哨下分班,每班十人,设班长(或称十长)。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新人教版
3. 口号:义和团曾提出“__扶__清__灭__洋__”的口号,既鲜明地 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 _盲__目__排__外___的落后性,同时反映出义和团对__清__政__府__的 本质认识不清。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 1. 八国联军侵华:___1_9_0_0__年6月,为镇压_义__和__团___运动,
3.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___赔__款__数__目___最庞 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 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___完__全__陷__入___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A 2C 3A 4D 5D
6D 7B 8C 9B 10 B
3. 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 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 和团运动在__中__外__反__动__势__力____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___瓜__分__中__国___的野心。
知识点3 《辛丑条约》的签订 1. 签订:___1_9_0_1__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
11 见习题
答案呈现
1. 【2021•河北秦皇岛期末】“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 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 A ) A. 19世纪末西方列强侵略加剧 B. 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八国联军侵华
2. 【2021•河北石家庄期中】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 了京津地区。他们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以下对义 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为当时中国最主要 的矛盾 B. 具有爱国性质,但也带有盲目排外一共打了三仗:一仗是“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归纳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知识点归纳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是与以往侵华战争的不同之处)
二、义和团运动
1.最早兴起在:山东。
2.时间:1898年。
3.兴起的原因是:反对外国教会的压迫。
4.性质: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5.口号:扶清灭洋(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6.发展:1900年发展到京津地区。
(了解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想利用义和团打击外国侵略者,同时削弱义和团,所以扶持义和团有关)
7.抗击八国联军的重要斗争:廊坊大捷
8.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第二次占领北京,时间发生在:1900年。
(第一次占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占北京。
)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内容要求会背)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辛丑条约》的影响)(见书22页)
六、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开始沦为的标志: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
2.进一步加深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大大加深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
4.完全沦为的标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点归纳,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知识点归纳:第3课收复新疆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第1课鸦片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8年的山东地区。
2.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
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3.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4.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交战的地点:廊坊。
6.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联合剿杀。
7.八国联军是哪八国?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8.下列哪场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句侵华战争
9.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
这种情景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 C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9.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轻松入门—练基础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C )
A.征服朝鲜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D.炫耀武力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 A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3.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战役是( C )
A.平壤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B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丰岛战役 D.旅顺战役
5.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 )
A.日军力量强大 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C.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D.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妥协政策
6.“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B )
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
B.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
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7.继《南京条约》以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A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9.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C )
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
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
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10.《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C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1.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
A.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1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C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二.列举题:
13.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爆发的三次战役
1.黄海战役
2.平壤战役
3.威海卫战役
14.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
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15.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工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拓展提升--练能力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台湾》
(1)诗歌中的“郑氏”“酷炎的夏日”“母亲”各指什么?
(1)郑成功(2)日本侵略者(3)中国
(2)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祖国,急切回到祖国,对侵略者的憎恨
17.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
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回答: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3)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1)《马关条约》
(2)大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8.材料分析: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
——郑观应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
……,(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答: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你能根据这首诗的表述
画出当时的场面吗?
(1)黄海战役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1)有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1)决心与战舰共存亡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1)表达了的爱国情怀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死难者近两万人。
材料二:“日军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并用木牌写上‘清
国阵亡将士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请回答:
(1)材料一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
(1)残暴,无情
(2)材料二揭示了日军什么样的特征?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罪行?
(1)厚颜无耻
(3)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你对侵略者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1)残暴无情冷血贪婪
四、列表题
20.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
五、问答题
21.《马关条约》中规
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
厂。
而今天我们国家正在大
力支持、鼓励各地招商引
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办
厂,两者有何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