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遗传 变异与进化 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遗传变异与进化综合评估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mRNA具有把DNA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的功能
B.HIV的RNA中缺失某些碱基序列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C.含有DNA的活细胞中一定含有RNA
D.大肠杆菌的DNA中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解析:DNA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给mRNA,mRNA再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A正确。遗传信息即碱基对的排列顺序;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储存在RNA中,所以HIV的RNA中缺失某些碱基序列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B正确。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胞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只有在病毒中才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C正确。大肠杆菌含有一条环状的DNA分子,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
2.图中a、b表示某生物体内两种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原核细胞中a、b过程可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
B.真核生物在不同功能细胞中进行a过程的基因存在差异
C.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子序列
D.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能进行b过程,不能进行a过程
解析:a过程为转录、b过程为翻译,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真核生物的不同细胞功能可能不同,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也就不同;转运RNA上存在反密码子,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中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因此不能进行转录,但可以利用间期转录出的mRNA进行翻译。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环境条件稳定的话,基因突变、迁入迁出等因素也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现象,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物种。新物种的形成过程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非基因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
B.Ⅰ、Ⅱ中若发生碱基对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该生物的性状
C.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a、b之间可发生互换
D.若某DNA分子中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解析:a、b、c是三个相对独立的基因,不会影响彼此的表达。Ⅰ、Ⅱ序列中可能有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若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该生物的性状。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生交叉互换,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会交叉互换。b、c位置互换发生的是染色体倒位。
5.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某生物育种小组用基因型为Dd的玉米用两种方法进行育种实验,第一种育种方法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第二种育种方法为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遵循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上述两种育种过程中,子代的基因频率始终不变
C.通过上述两种育种方法所得的F2中Dd的频率相等
D.第一种育种方法比第二种育种方法的育种效率更高
解析:题中涉及一对等位基因,遵循的原理是基因分离定律;两种育种过程都会淘汰隐性个体,因此隐性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显性基因频率逐渐上升;第一种育种方法中,F1中淘汰隐性个体后,DD占1/3,Dd占2/3,自交后F2中Dd=2/3×1/2=1/3,DD占1/3+2/3×1/4=1/2,淘汰dd,Dd 占2/5,DD占3/5,第二种育种方法中,F1中淘汰隐性个体后,DD占1/3,Dd占2/3,随机交配,F2中Dd=2/3×1/3×2=4/9,DD=2/3×2/3=
4/9,淘汰dd,Dd占1/2,DD占1/2;第一种育种方法显性纯合子随着交配代数的增加所占的比例要高于第二种育种方法,因此更有效。
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B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解析:由条件“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可以判定A B 表现为正常,又通过另一已知条件“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中每对等位基因的隐性纯合子均可引起该遗传病,结合两个已知条件可知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Ⅰ3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Ⅲ1与Ⅲ2的基因型均为AaBb,Ⅲ2(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正常(A B )的概率是9/16,患病的概率是7/1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9分)
7.(10分)豌豆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圆粒;然后将F1自交,获得的F2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3∶1(第一个实验)。再进行测交实验(第二个实验)。根据题意回答:
(1)观察上述实验,是由及其两个实验构成的。
(2)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问题是
?
(3)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假说是。
(4)第二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
(5)由此可见,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研究分离定律的方法是;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的
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却出现了矮茎后代。为探究导致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将矮茎种子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再自花传粉,若
为 ,
则其后代全为高茎;若为,则其后代全为矮茎。
解析:(1)题干中的实验包括杂交实验(两纯种亲本杂交及F1自交)和测交实验。(2)(3)对杂
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对这一问题所提出的假说是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并且生物体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在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4)测交实验是让F1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由于F1圆粒豌豆基因型为Dd,则测交后代中圆粒∶皱粒=1∶1。(5)分离定律的
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
分离,减数分裂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6)
生物的变异可能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如果该矮茎豌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则该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仍为DD,则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让该矮茎豌豆
自交,后代将全为高茎;但如果该矮茎豌豆是基因突变所形成的,则它的基因型为dd,自交后
代将全为矮茎。
答案:(1)杂交实验测交实验(2)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其他答案正确也可) (3)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他答案正确也可) (4)圆粒∶皱粒=1∶1
(5)减数分裂假说—演绎法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6)受环境影响基因突变
8.(9分)已知果蝇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1)B、b是一对,其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填“相同”或“不同”)。
(2)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相关联,控制眼的有无和眼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判断依据为。
(3)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 N表示),由于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A(a)基因一同缺失,造成该X染色体上无眼色基因,染色体组成为X N X N和X N Y的个体不能存活。让红眼缺刻翅雌果蝇与白眼正常翅雄果蝇交配,获得的F1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2∶1,对该结果合
理的解释是。
解析:(1)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属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B、b 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不同的。(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眼色基因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其性状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控制眼的有无和眼色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因此它们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根据题干信息,红眼缺刻翅的基因型为X A X N,白眼正常翅的基因型为X a Y,二者交配获得的F1为X A X a(红眼)、X N X a(白眼)、X A Y(红眼)、X N Y(死亡),各占1/4,所以红眼∶白眼=2∶1。
答案:(1)等位基因不同
(2)性别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获得的F2为X A X a(红眼)、X N X a(白眼)、X A Y(红眼)、X N Y(死亡),各占1/4,所以红眼∶白眼
=2∶1
9.(10分)某二倍体植物(2n=14)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者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