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这首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同情。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早春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蕴含着新旧交替的哲理。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原文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原文

古代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原文《古代诗歌四首》是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的内容,具体诗歌原文如下: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也有2500多年历史了。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aa,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欣赏一)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英文In Castle Peak Road outside, in front of the Green River.The tide flat, broa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water, happened to hoist heavy.Residual night has not yet subsided, the sun rises from the sea, bye-bye is not behind the river has been revealed of spring.Letter to send out not knowing when to arrive, the geese are sent to Luoyang to hope that the North.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欣赏二)过故人庄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

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

诗歌四首七年级上册1. 《观沧海》作者: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原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原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原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原文: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作者:刘禹锡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者:陆游原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 《潼关》作者:谭嗣同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3. 《竹枝词(其一)》作者:刘禹锡原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4. 《江南春》作者:杜牧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清平调·其一》——宋代:辛弃疾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絜输,嗟尔远道之人。

\ 胡为乎遗却少年事,他年会取寻常差。

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以及常见修辞手法2.学会课内四首古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手法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四首古代诗歌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古代诗歌的结构(用典、对仗、排比、押韵等)2.准确读懂课内的诗歌3.有感情地诵读出四首古代诗歌教学难点1.学生对一些生僻的成语、用典理解能力不足2.押韵的理解和表达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用PPT展示古代诗歌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

2.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小诗或歌词,是否有哪些编排模式和修辞手法。

学习新课(25分钟)1.教师将四首古代诗歌在PPT上展示,学生朗读出诗歌,然后老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和意义2.老师指导学生分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中较为复杂的用词。

3.分组讨论,每组精读一首古诗,并在课前准备课后分组朗读以及剧情表演。

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根据课文,出题检测学生的课文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2.根据语言表达练习,提出一些押韵的练习。

总结(5分钟)1.总结学生在今天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和问题,进行梳理。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或点评,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经典名著。

课后作业1.整理今天上课的笔记2.按照分组分派的任务,整理出小组的诵读稿3.选择本课中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背诵。

总结这堂课的核心是学习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常见修辞手法、掌握四首古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手法,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重点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

七年级上册重点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

七年级上册重点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七年级上册重点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版本一)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版本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版本三)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版本四)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注释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

入:进入。

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

照:照耀。

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通:一作“遇”。

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此:在此,即在后禅院。

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

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磬,古代用玉或金属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

七年级上册重点必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错喜欢一作: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放过一作:放出)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欣赏及全文翻译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欣赏及全文翻译

古代诗歌四首原文欣赏及全文翻译关于我想很多同学都不陌生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古代诗歌四首,大家一起欣赏探讨,有你认识的吗?《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好啦,看了原古诗,大家是不是都领悟了诗人想表达的意思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古代诗歌四首原文翻译对照,译文注释哦《观沧海》曹操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次北固山下》王湾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15古代诗歌四首
分析诗义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画面由静转动。 草木与波涛,是实写。大海有不但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草木又烘托出大海的生气勃勃。使人感到大海不但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动人。
分析诗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与主旨。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开阔的境界表达了曹操的博大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1、曲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分析诗义
2、枯藤老树昏鸦
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于无家可归之意
分析诗义
分析诗义
小桥流水人家 幽雅恬静的画面与前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动游子的乡思。 一切景语皆情语,“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分析诗义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春水初涨,云幕低垂,空中舒卷的白云和与堤岸齐平的湖水连成一片。 总写湖水,点出方位。
分析诗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几处”、“谁家”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人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
古代诗歌四首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PART.01
诗 = 诗歌 ?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我们所熟知的诗、词、曲都可以称为诗歌。
观沧海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1、东汉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黄昏时景物的描写,表 现了沦落天涯的游子的愁苦之情,也反映了 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诗感情的基调是惆怅。
记一记
天净沙·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日积月累


白居易(772年~846年),是汉族人,字乐天,晚 年又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 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 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白居易,祖籍山 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河南新郑(今 郑州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 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 琶峰。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 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 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 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 会昌六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五十首和 《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
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 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 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 凝练而并不简陋,使 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 见出深细。 (2) “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 揭示“秋思”的含义。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英译Mistveilsthecoldstream,andmoonlightthesand,asImoorinthes hadowofariver-tavern,Wheregirls,withnothoughtofaperishedKingdom,gailyechoason gofcourtyardflowers.注释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古体诗一:《登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体诗二:《赵客缦胡缨》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楚体诗一:《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晴明小院闲窈窕,新蘸斗染又画桥。

天也妒嫉白了日,月也舒懒腰藏钩。

唐体诗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准确朗读《古代诗歌四首》中的诗歌,并理解诗歌写作背景。

2.学生能通过简单的语境推测生词意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能通过诗歌对比分析,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1.理解和朗读《古代诗歌四首》中的诗句,包括古体诗和楚体诗。

2.掌握简单的语境推测生词的方法。

3.利用对比分析方法,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楚体诗中的意境和抒情,比较难以理解。

2.理解和演读唐体诗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内容。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学生先预习教材中的四首古代诗歌。

2.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查找字典,查询不认识的单词,包括生僻字。

新课讲解1.教师重新通过课本投影和黑板,展示《古代诗歌四首》中的四首古代诗歌,让学生正确朗读诗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

2.在讲解通过字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以及“飒沓如流星”的意义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

3.通过上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中不常见的词汇,如:“缦(màn)”和“胡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师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体裁的诗歌,如楚体诗和唐体诗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

课后作业1.学生需要准确背诵《古代诗歌四首》中的所有诗句,并能就语言和意境返思它们背后的文化价值。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原文、译文及赏析一、曹操《观沧海》曹操【整体感知】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名句含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诗歌主旨】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整体感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白话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但古代诗歌的体裁却不外乎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重点古代诗歌四首(一)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错喜欢一作: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放过一作:放出)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⑤拦:阻拦,阻挡。

七年级上册重点古代诗歌四首(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七年级上册重点古代诗歌四首(三)龟虽寿 / 神龟虽寿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作者】曹操【朝代】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朝代】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朝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篇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案1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品会诗歌中描绘的意境,学会把握诗歌意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重难点:1、《观沧海》中“大海”这一意向的准确把握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理解3、《次北固山下》中重点分析颈联蕴含的自然理趣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结合第一课时《观沧海》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诗中描绘的宏伟壮丽景象。

4、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枭雄曹操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这一切都缘于河南省文物局的高调宣布--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曹操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老百姓的眼里,他是阴险狡诈的白脸奸雄;在读书人眼里,他是文才卓异的文坛巨擘;在政治家的眼里,他是叱咤风云的乱世枭雄;在历史家的眼里,他是雄才伟略的盖世英豪,真实的曹操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初步了解一下这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

古代诗歌四首课文原文
《观沧海》
【作者】曹操【朝代】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朝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文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定出其中;星汉绚烂,假定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旭日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现代诗歌四首»知识点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小气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现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假定出其中;星汉绚烂,假定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斗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广博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绚丽现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一致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志向。

必需掌握的内容: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竭力渲染大海苍茫雄壮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普通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有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宏伟壮观的情形。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七年级我们学习过哪些重点古诗呢?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
泊秦淮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英译
Mist veils the cold stream, and moonlight the sand, as I moor in the shadow of a river-tavern,
Where girls, with no thought of a perished Kingdom, gaily echo a song of courtyard flowers.
注释
①选自冯集梧《樊川文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lì)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②[泊]停泊。

③[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④[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
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七年级重点古代诗歌四首原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