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 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院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1042410018

姓名:崔丽

诚信声明:看完一本书,定会有很多话要说,而且不得不说,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岂不是要被憋闷而死。不如不说。

《金蔷薇》读书报告

一.书名:《金蔷薇》

作者: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出版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年月:2008.12

版次:2008年12月第一版

页数:213

二.全书提要

《金蔷薇》是俄国著名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五十年代后期发表的作品,作者出书时期正处苏俄的大清洗运动,大量作家和作品因隐含反社会主义思想遭禁,作家在1957就原著进行了第一次修改,这离首版还不到两年时间,作者在卷首语表明自己的立场:申明此书“仅仅是我对作家劳动的理解和我自己的经验的札记而已”。①

全书共二十篇文章,利用散文,小说等形式,对一些创作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第一篇【珍贵的尘土】,以由尘土中筛选出来的金子打造的金蔷薇比喻作家的漫长的艺术积累过程和艰苦创作过程。

第二篇【碑铭】,渔夫们的碑铭,引导作家要受时代和人民的召唤,坚定顽强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不向困难屈服。

第三篇【一束假花】,说明作家对生活诗意的理解和对不断发生的新事物的感觉,是创作的土壤,艺术由此开花结果。

第四篇【第一篇短篇小说】,阐述了作者要回到生活中去,表现自己的时代和人民,并使作家本身思想自由,毫无顾忌和保留地表现出自己。

第五篇【闪电】,以闪电产生过程比喻构思的过程,说明了构思要在一定的艺术积累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触发下产生,并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充实和丰富作品,并阐释了创作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灵感。

第六篇【人物的叛变】,写出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家的提纲发生冲突,说明艺术形象一旦产生,就要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去生活,而不能生搬硬套提纲。

第七篇【一部中篇小说的写作经过】,解释了要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并阐明作家要为了人类的欢乐,理性的生活而斗争。

第八篇【心上的刻痕】,说明写作素材的来源应该不是刻板的为了收集而收集,而应该是深700刻的生活感悟,并在写作中截取最珍贵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表现。

第九篇【金刚石般的语言】,介绍语言作为构成作品的不可或缺的表意部分,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第十篇【辞典】,阐明语言应该赋予作品以生动,而不是用晦涩,华而不实的字眼铺张扬厉,质朴本身也是一种美。

第十一篇【阿尔斯王商店事件】,表现出标点符号对标出思想,摆正词句之间的关系,使文章成为牢固的整体的重要地位。

第十二篇【好像是小事情】,简介了几位著名作家的迥然不同的写作习惯,以证实写作时要有一种有趣的,欢乐的,心爱的小事情在等待着你,你都会写得很出色。

第十三篇【车站食堂里的老人】,阐释了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并说明挑选具有鲜明特征的细节的必要性。

第十四篇【白夜】,说明作品应表现出作家独特的个性,生动的情感,有他对现实,风格,语言的理解,借以给作品注入生命。

第十五篇【赋予生命的源泉】,印证想象是创作思想焕发的最好的媒介物。

第十六篇【夜行的驿车】,以安徒生的故事进一步说明想象应基于现实并为了现实的幸福服务。

第十七篇【早已想就的一本书】,介绍了几个卓越的人物短小生动的轶事。

第十八篇【洞烛世界的艺术】,说明作家应注重艺术技巧的应用,并从其他艺术中丰富作品,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第十九篇【在在卡车的车厢里】,呼吁作家应热爱自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的美中,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表现自己。

第二十篇【对自己的临别赠言】,写出作者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期望。

三.读书心得

阅读一本纯理论的书,就文学理论来说,即使书中也会运用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来举证和阐释,但却容易让人产生枯燥艰涩之感。而《金蔷薇》这本书,以小说和散文的笔法,用一个个细腻的小故事作为引语,将读者带入到美妙的文学创作世界中。深入浅出地对读者阐述创作问题,给人以一种温和感和亲切感,更容易让读者接受,从而加深对文学创作问题的理解和体悟,进而指导自己以后的创作活动。

就我自己来说,一本《金蔷薇》,让我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创作过程,创作目的和创作方法等很多方面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可谓受益良多。

其中,[一束假花],[第一篇短篇小说],[人物的叛变],[金刚石般的语言]这几篇文章给我的启迪最大。

一.[一束假花]

“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是作家。”“对生活即对不断发生的新事物的感觉,就是肥沃的土壤,就在这块土壤上,艺术开花结果。”②作者在谈到作家经验和艺术创作的关系时如是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他的生活经历和他的创作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在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的基础上,作家的文学创作才能开始。历数中外著作,曹雪芹的红楼梦,李白,杜甫的诗歌,卡夫卡的变形记,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等不同艺术领域中一系列的著作,无不是在创作者丰富的经历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我认为依此还可以更好的理解文学批评中传记批评的方法,以此为前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窥见作家生命的印痕,借此找出作家所处的时代作者自身的心理和情感的特征,这不可谓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二.[第一篇短篇小说]

作者由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的创作谈起,揭示了很多在创作过程中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在此创作过程中,最初,作者烧毁了他曾经惨淡经营的,华而不实的诗句,而决定写一篇反映现实生活的“真正的小说”,却发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那样苍白无力。然后重写时又遇到另一个困境,那就是华丽的字眼根本无法塞进作品。最后作品却因为缺乏作者本身的

思想感情而无法发表。

这一波三折的创作过程,让我感触颇多并进行了深刻的自省。

年少轻狂,我们自以为见多识广,有远见卓识,写一些心碎或甜腻或自以为深刻的句子,然后掩卷小憩,自鸣得意。然而当我们面对真正严肃而凌厉的现实和人生时,我们这些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走不出去的井底之蛙的无病呻吟和自我满足,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自娱自乐罢了。因此,我们应该回到现实,在现实中丰富和充实自我,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然而回到现实还不够,我们还要在观察,体悟,反思的基础上去反映现实,揭示真正的社会和人生。再华丽的字眼如果对现实起不到任何作用,就只能是画蛇添足。艺术真实要以现实为基础,才能真正经受得起人民和时代的推敲,只有能真正反映时代和人民的面貌和特征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不朽的作品。当然,最重要的是“作家要完完全全毫无保留的表现出自己,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人民”。③真正的好作品作品应该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引导作用,而不只是供人们消遣。也就是说,作品要服务于现实,对现实有价值。作家要为自己,为每一个读者,为你的时代和人民写出真正有永恒价值的作品。

三.[人物的叛变]

人物的反叛这一章,让我对作家的提纲和作品中人物行径的关系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二者之间往往是对立的。“人物常常和作者闹别扭,并且差不多总是让人屈服。”④

也就是说,人物一旦产生,作品就会按照本身的内部逻辑发展,如果生搬硬套提纲的话,人物便会僵硬,作品也会成为一汪死水,失去生机和活力。作者所举的普希金谈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的例子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你想想看,达吉雅娜跟我开了多大一个玩笑,她结婚了,我万万没料到她会这样。”⑤无论多么经验丰富,笔法卓越的作家,都无法抵抗人物的自由发展,有趣的现象,深刻的启迪。

四.[金刚石般的语言]

要解释为什么华丽的语言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文中对语言作用的阐述也许可以提供一个有力的证据。

“世世代代人民的全部经验,所有他们性格的诗的方面,都蕴含在这些词里”“假如作家写作的时候,看不见语言的后面他所写东西,那么不管作家选了怎样恰当的词,堵着什么也看不见。”⑥文学语言一方面是作品的中介和载体,另一方面其本身具有独立的表义功能,直接参与作品的完整构成。这就是为什么,一部作品,一篇散文,或一首小诗,有时虽然朴素简单,语言平常,却能给我们深刻的感动和强烈的共鸣,相反,那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只能让我们觉得生涩和乏味。

我认为,这也可以和细节一章形成很好的补充和说明关系,很多细节描写,如果删去,会让人觉的文章失去本来面貌,甚至从根本上失去说服力和感染力。细节更体现生活。文章只能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作者也并非全知全能,作品是浓缩而成的,而无限的琐碎所构成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所以用贴近人们生活的日常语言来进行细节描写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是说要在作品里塞满成堆成垛的细节,毕竟作品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完整地展现生活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侧面,因此,应该挑选最有代表性,与作品的整体内内涵和所要揭示的现象有最紧密最本质联系的细节来进行描写。

四.评语

《金蔷薇》这部作品可谓给予无数人启迪和引导,很多学者和作家都从中收益,对他们的创作有着指导的作用。然而相信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由于篇幅不多,再加上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自身年龄和精力的限制,作品有关创作问题的探讨并不全面和具体,我认为作者本身更偏向现实主义,作者在大清洗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更专注现实人生,对创作现象的解释有主观的侧重,在我们为作者续写的温馨感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