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四逆汤临床运用经验
火神派茯苓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发热(阴盛格阳)医案案例
火神派茯苓四逆汤加味治疗阳虚发热(阴盛格阳)医案案例(1)夏某,女,73岁。
浑身燥热如冒火,午后尤甚,坐卧不安,严重影响睡眠,有汗阵发,已半月。
2个月前因高烧住院,滴注左氧氟沙星10天,体温已正常。
伴心悸,纳差,口和,便艰屡服泻药1年,畏冷,冬季足凉。
心电图示 V 5-6、 S- T 段下移,在某部队医院住院2次,按心脏病治疗,花好几万元,未效。
舌赤胖润苔根黄,脉左沉滑数软,右滑数软寸弱。
此本高年正虚,复以凉药重伤其阳,阳失其守,浮越于外而见燥热不安,拟茯苓四逆汤加味回阳潜纳:附子、干姜各30 g,红参、砂仁、肉桂各10 g,茯苓30 g,炙甘草60 g。
3剂。
次日电告:昨晚安睡一夜,燥热未发。
5天后迄未发作,原方再予3剂巩固。
(张存悌治案)原按:此案颇有意味,病人主症乃浑身燥热,坐卧不安。
虽见心悸,并非其主要困苦之处。
西医只因心电图异常,即按心脏病治疗,未免隔靴搔痒,故而无效。
中医治疗这种奇怪发热,效果很好,原因在于中医对各种发热,有着丰富的认识和经验。
(2)师某,女,47岁。
发热已5天,体温38~39℃之间,医院予抗生素消炎处理。
昨天进食西瓜后泻利,逐渐神识昏昧,心烦不安,手足躁扰,言语错乱。
体温38.3℃,无汗,尿量尚可,医院已向家属下病危通知。
舌淡紫润,右边有紫疱如绿豆大一个,脉滑软寸弱,此虚阳欲脱急症,处茯苓四逆汤加味:茯神、附子(先煎半小时)、炮姜各30 g,红参20 g,砂仁10 g,龙骨、牡蛎各30 g,香薷10 g,炙甘草15 g,生姜10片,大枣10枚。
3剂,嘱冷服,每次兑入童尿50 mL。
当时患者的外孙在场,就地取材,用了他的尿。
次日电话告知:服药3次,见汗,神识已清,热退,烦躁亦安,病入坦途。
唯感腹胀,嘱余药热服,停用童尿。
药尽恢复常态,继续电话沟通调理出院。
(张存悌治案)原按:中医治疗急症自有传统,但多年来接手的急症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找西医去了,不知中医治疗急症自有一套方法,疗效不比西医差。
经方心裁(59)茯苓四逆汤
经方心裁(59)茯苓四逆汤发表者:赵东奇 73人已读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69)【组成与用法】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功效】回阳益阴。
【医案】1.经量过多初诊:2005年6月13日。
刘某,39岁,经期按期于6月6日来潮,经多如涌,经色鲜红,今方略减,色黑,面色苍白,四末逆冷,头晕,腰痛,下腹胀。
带下无殊,纳不佳,寐欠安,多梦,二便正常。
月经史:17岁初潮,月经1~3个月一潮,经量多,经色紫暗,夹血块,4~20天净,经期腹痛20年未除,时轻时重。
生育史:2-0-1-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
1月21日宫内容物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
5月4日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约22mm。
今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78g/L(正常值125~165 g/L),红细胞2.96×1012/L(正常值4~6×1012/L),红细胞压积24%(正常值37~43%)。
舌淡嫩,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
(2)失血性贫血。
(3)痛经原因待查。
治法:温经益气,回阳救逆。
方剂:茯苓四逆汤加味。
淡附片6g 炮姜6g 茯苓10g 党参30g 炙甘草9g 阿胶(烊冲)10g 仙鹤草30g 荆芥炭10g 桂圆10个,3剂。
二诊:2005年6月16日。
经净2天,头晕,B超检查提示:子宫三径58mm×50mm×61mm,子宫肌层光点分布均匀。
舌稍淡,苔薄白,脉细软。
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炎,子宫前位,略大,质地中等,活动度可,无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妇检提示:(1)慢性子宫颈炎。
(2)子宫肥大症。
(3)两侧附件炎。
治法:温中益气补血。
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合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味。
当归9g 羊肉30g 生姜5片炙黄芪30g 党参30g 桑椹子15g 熟地12g 何首乌12g 阿胶10(烊冲)g 炙甘草6g 大枣10个,5剂。
魏长春运用茯苓四逆汤验案四则
魏长春运用茯苓四逆汤验案四则魏长春(1898~1988年),浙江慈溪人。
魏老行医达70年,治学严谨,熟稔经典;心系病家,医德高尚,临症胆大心细,处方知常达变。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善于时病急症的救治,又长于内伤杂病的诊疗,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曾侍诊魏老左右有年,现整理其几则遗案,介绍魏老运用经方茯苓四逆汤的临床经验。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茯苓四逆汤出自张仲景著《伤寒论》:“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太阳病因发汗太过,又误用攻下,损阳及阴,而用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治之。
从本方的组成看,用药由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四逆加人参汤(附子、干姜、甘草、人参)发展而来,即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固脱、益气生津的基础上,重用茯苓以健中安神。
魏老认为,本方用药精要,重点突出,配伍得当,从方义分析推测,原文的证候叙述过于简略,茯苓四逆汤的适应证当有:无热恶寒,手足逆冷,精神疲惫,心悸怵惕,烦躁自汗;或干呕纳呆,腹痛下利;或腹满拘急,尿少,面跗浮肿,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素有寒饮,咳喘频作,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微细或沉弱。
魏老常直接采用本方或以本方为主酌情加减,治疗因元阳不足、阴寒内盛、心肾阳虚、水气凌心、中焦失运等引起的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特别是本方对缓解危急重症,调治疑难杂病具有积极作用。
1.急性胆囊炎某女。
右胁下剧痛4天。
曾发热恶寒,有胁痛病史。
诊见:神疲,形瘦,面黄,头痛,夜寐不安,大便4日未行,四肢清冷,体温偏低,虚里跃动。
舌淡、苔黄腻,脉沉微。
西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证属厥阴寒盛。
治拟温阳壮神为主,酸甘辛苦疏泄为辅,茯苓四逆汤合乌梅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川椒)加减。
药用:茯苓9g,党参9g,淡附子9g,干姜3g,炙甘草3g,川椒3g,桂枝3g,乌梅6g,黄连3g,白芍6g。
服上药1剂后胁痛缓解,3剂后疼痛不作,脉转和缓,四肢已温,病情缓解。
运用茯苓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衰病验案1则
运用茯苓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衰病验案1则舒朝林 1,陈学忠2△(1.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中医医院,四川大邑 6133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作者简介:舒朝林(1995),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
摘要:患者龚某,男,63岁,因'反复心累、气紧、双下肢水肿2年余,加重1月余'就诊。
中医诊断:心衰病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治以温通心阳,利水消肿,益气养阴。
以茯苓四逆汤加减治之。
西医诊断:1、慢性心力衰竭 2、肺源性心脏病;关键词:茯苓四逆汤加减心衰病病案患者龚某,男,63岁,2017年 09月 08日初诊。
患者因“反复心累、气紧、双下肢水肿2年余,加重1月余”到我科住院。
患者于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累、气紧不适,间断性双下肢水肿,每遇劳作后加重,不伴胸痛、胸闷、咯血等不适;未予重视,自行院外行口服药治疗,症状逐年加重,入院前1月余始,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心累、气紧明显,双下肢水肿,咳嗽、咯粘液性白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枕卧位方可入睡,伴有中上腹胀满。
予院外口服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效果不佳,故今日到我院就诊,门诊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收入我科。
患者近期饮食差、睡眠差,大便如常,小便量少。
近期体重约增加3kg。
既往体健,入院前10余天前始,行走时绊倒导致双下肢多处皮损化脓,最大约3*5cm大。
左侧面部可见约3*3cm皮肤瘀斑。
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
入院症见:心悸、心累、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偶有咳嗽、咯粘液性白痰,腹胀满,双下肢水肿,双下肢多处皮损化脓。
望闻切诊:神清神差,面色晦暗,口唇发绀,腹丰满,推入病房,呼吸急促,语声低微,双下肢多处皮损化脓。
四逆汤的合方思路与应用技巧
四逆汤的合方思路与应用技巧【应用导读】阳者,阳热,主动,司温煦;阳之于人,既不可太过又不可不及,太过者为阳热邪气,可演变为热证;不及者为阳化不足,可演变为寒证;又气可化阳,阳生于气;阳虚者,阴寒加气虚。
阳虚证(即寒证十气虚证)以手足厥逆,蜷卧,畏寒怕冷,倦怠乏力,或神志昏厥,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为主要表现,辨治阳虚证的表现不一定都具备,只要具备其中症状2个或2个以上,即可辨为阳虚证。
【方药解读】四逆汤是辨治阳虚证的基础代表方,由甘草炙、二两(6g),干姜一两半(4.5g),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5g)所组成;方以温壮阳气为主。
运用四逆汤,若是辨治阳虚证,最好用四逆汤原方用量比例;若辨治以寒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附子、干姜用量;若辨治以气虚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甘草用量;若是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1.药用个性(1)附子味辛、甘,性热。
辛热旨在壮阳,辛甘旨在补阳,辛甘热相济温阳为主,补阳为次。
(2)干姜味辛,性热。
辛热温散,辛热透达,辛热通畅。
(3)甘草味甘,性平。
甘以补益,偏于益气;甘以生津,偏于益阴。
2.药用配伍(1)甘草与附子:两甘相济旨在补益,辛甘化阳旨在补阳。
(2)甘草与干姜:辛甘相济旨在化阳补阳。
(3)附子与干姜:两辛相济旨在温阳行散,辛甘化阳旨在壮阳回阳。
【合方思路】1.阳虚证与脾胃病证(1)阳虚证与脾胃郁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阳虚证伴有脾胃郁热证如胃痛灼热,不思饮食,烧心。
对此既要治阳虚证又要治脾胃郁热证,可选用泻心汤和栀子厚朴汤与四逆汤合方,方以泻心汤和栀子厚朴汤清泻脾胃郁热,以四逆汤温壮阳气。
合方组成:大黄6g,黄连3g,黄芩3g,栀子14g,厚朴12g,枳实4g,生附子5g,干姜5g,炙甘草6g。
(2)阳虚证与脾胃虚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是阳虚证伴有脾胃虚寒证如胃痛,不思饮食,喜热怕冷,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对此既要治阳虚证又要治脾胃虚寒证,可选用理中丸与四逆汤合方,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四逆汤温壮阳气。
茯苓四逆汤治疗慢性头痛的经验
( 杉本恒明等编) 今日内科学第 3 ,《 版》( 宫本昭正
等编) 。专著为 《 慢性便秘》( 佐佐木大辅著) 。汉方
医学调查的教科书有:《 汉方医学讲义》( 矢数有道 著) 汉方概论》( ,《 藤平健等著) 东洋医学概论》 ,《
( 长滨善夫著) 临床医。L&。 ,《 ) 汉方 ( 基础篇) ) ( 松田邦夫等著)专著有:《 。 消化系统疾病的汉方治 疗》( 新井信著) 汉方诊疗医典》( ,《 大家敬节等
3 例治疗验案。 病例 1 7 岁女性,主诉左侧面部麻木、疼痛。 : 0 带状疙疹后神经痛, 曾用各种西药治疗未见改善。 就 诊时查体: 左侧三叉神经支配区感觉迟钝。 四诊所见:
畏寒肢冷, 膝关节痛, 易早醒, 痛经, 便软、 次尼。 2 面色稍苍白, 声音无力,易疲倦。 舌质稍暗红、 舌体 稍胖大有齿痕、 无苔, 脉稍沉涩细弱。 心下痞硬明显, 两侧轻或中度的脐旁压痛 ( 右>左) ,脐上悸、心下 悸。治疗开始服用获等四逆汤,2周后症状改善,6 周后头痛未再发作, 痛经也明显减轻。 继续服用肩酸
度心下痞硬,轻至中度脐旁压痛 ( 右>左) ,双侧中 度的腹股沟部压痛,脐上悸。治疗给予获等四逆汤,
病例2 5 岁女性, : 5 主诉两手麻木。 因两手麻木 被诊断为根管综合征,不同意手术而接受汉方治疗。
查体:两手掌侧从拇指至中指、无名指的挠侧麻木、
感觉迟钝, i l Tn 征和 Pan e hl 试验阳性。神经传导速 e
证, 实证便秘常用的泻下药是大黄, 虚证所用药物文
献记载各不相同。 本次根据日本内科学、 汉方医学教
科书,以及著作、 论文, 调查并比较东西方医学对慢 性功能性便秘分类和治疗的异同。 方法:调查的西医内科学教科书有:《 新临床内 科学第 7 版》( 高久史鹰等主编) 内科学第 7 ,《 版》
急慢心衰首推茯苓四逆,左右不同合用通脉甘遂
急慢心衰首推茯苓四逆,左右不同合用通脉甘遂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个人认为,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里最重要的方剂了。
李可老中医有一个破格救心汤,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上了磁石、龙骨、山萸肉这些敛阳固脱的药物,用来治疗阳气虚衰导致的各种急危重症。
而在《伤寒论》中,茯苓四逆汤就是治疗虚阳浮越的好方,也就是仲景时代的“破格救心汤”。
我们先看条文。
患者经过“发汗”“攻下”这么一番折腾,病依然不解,反而出现了“烦躁”这一虚阳浮越的现象,宜选用茯苓四逆汤。
着重看一下茯苓,我认为它是《伤寒论》常用药物里配伍应用最广泛的一味药了。
茯苓本身具有“走熟道儿”的属性,药物的能量信息也最容易被人体所接受。
茯苓的生长过程很“超然”,唐宗海的《本草问答》里就谈过:茯苓秉土之精而味淡利水,水行则气升,且下有茯苓、上有威喜芝,乃茯苓苗在松巅上,与茯苓悬绝,而茯苓虽在土中,其气自能贯之,茯苓之气所以能上升也,所以性能化气者,此也。
那为什么茯苓这味后世认为利水渗湿的药在《伤寒论》里会有这么复杂而又广泛的作用呢?很简单,我们需要探讨一下虚阳浮越背后的生理本质是什么。
纵观《伤寒论》里的四逆汤条文,患者无不阳气津液虚衰至极。
这其实就是一种全身水电解质紊乱的病理状态,这种病理状态导致患者全身依赖于内环境稳态的组织细胞发生生理活动的失常,就会出现我们中医认为的“虚阳浮越”的现象。
所以,茯苓这味药对于这种功能失常型的水电解质紊乱是有重要意义的,而之前也一直反复强调过:《伤寒论》就是一部古代集大成的“津液代谢论”,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众所周知,细胞亚致死性损伤最早最突出的形态学改变就是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尤其好发于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由于能量依赖性钠钾泵的功能障碍,我们或许要考虑功能和能量层次发生障碍的三阴病,这就需要扶阳法的补充,诸如茯苓配肉桂、茯苓配附子、茯苓配干姜等,我给大家一个启发,大家可以进行思考。
茯苓四逆汤经典医案、方论
茯苓四逆汤经典医案、方论[方剂组成]茯苓四两(12克),入参一两(3克),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5克),甘草炙,二两(6克),干姜一两半(4.5克)[服用方法]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淬,温服七合,日三服。
[治则方解]病机:误用汗下,阴阳两伤。
治则:扶阳益阴。
方义:方中附子温壮肾阳,干姜温阳和脾,助附子振奋肾阳,人参益气生津,茯苓健脾利水,宁心安神。
甘草益气,并调和诸药。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茯苓四逆汤与四逆散,方名均以四逆命名,但各方同中有异。
四逆汤主治少阴阳虚阴盛证,病以四肢烦逆,脉微细为主要特点;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阳虚格阳证,病以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为主要特点;当归四逆汤主治厥阴肝寒血虚证,病以手足厥寒或麻木为主要特点;茯苓四逆汤主治肾阴阳俱虚证,病以烦躁为主要特点;四逆散主治厥阴肝气郁滞证,病以四肢逆冷而限于末端,情绪低落为主要持点。
[辨证要点]本方由四逆汤加人参、茯苓而成,是四逆汤、四逆加参汤、千姜附子汤三方的复合方。
四逆汤能够回阳救逆,主治少阴阳虚阴盛证;四逆加人参汤具有回阳益阴之功,主治少阴阳亡液脱证;干姜附子汤则急救回阳,主治少阴阳衰阴盛既重且急证。
茯苓四逆汤集三方之功效,临床上见四肢厥逆、发热、烦躁、畏寒、失眠、头痛、气短、面色无华、腹泻,舌白多津,脉沉微或浮弦等症,病机为脾肾阳虚者,均可选用。
此外,本方临床不只用于治疗烦躁证,凡阳亡阴伤之证,均可辨证使用。
[仲景方论]《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注家方论]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四逆汤以补阳,加茯苓、人参以益阴。
2.钱潢《伤寒溯源集》:茯苓虚无淡渗而降下,导无形之火以入坎水之源,故以为君,人参补汗下之虚,而益胃中之津液,干姜辛热,守中而暖胃,附子温经,直达下焦,导龙火以归源也。
3.吴谦《医宗金鉴》:先汗后下,于法为顺,病仍不解,遽增昼夜烦躁,亦是阴盛格阳之烦躁也,用茯苓四逆,抑阴以回阳。
茯苓四逆汤方解之我见
茯苓四逆汤方解之我见茯苓四逆汤系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方由茯苓四两,人参一两,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组成。
仲景原文论述该方仅第69条云:“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而对其方解却历代争论颇多,给今人学习和应用该方带来许多不便。
笔者认为方中茯苓利水渗湿,人参救阴补津,附子、干姜回阳,共成回阳补阴、利水伐邪之功。
方中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及其剂量即四逆汤原方,附子生用回阳救逆,干姜温中散寒,炙甘草既益气补中,又可缓解附子的毒性,这是历代医家所共同认识的。
对方中之人参、茯苓二味,历代却有很多争论。
成无己云:“茯苓人参以养阴”;柯韵伯认为“茯苓以滋阴”;程郊倩云:“茯苓清热除烦”尤在径曰:“茯苓人参甘草之甘所以养正”;南京中医学院《伤寒论语释》认为茯苓“安神烦除”;四版高等教材《伤寒论选读》认为“茯苓用量较大,在于养心宁神”。
只有《医宗金鉴》认为“四逆汤壮阳胜阴,更加茯苓抑阴邪”,又说茯苓“伐水邪”最为正确,此说得到日人丹波元坚和近人陆渊雷的赞同。
王占玺先生认为该方茯苓“淡渗利水”,非常正确。
愿加佐证如次。
笔者对《伤寒论》用茯苓的规律进行了统计,含茯苓的方剂共11首,条文20条。
11首方分别是茯苓四逆汤、苓桂草枣汤、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真武汤.附子汤、茯苓甘草汤、五苓散、猪苓汤、麻黄升麻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20条条文中见“小便不利”症者6条5方;分别是:第28条表邪未解,水气内停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第316条脾胃阳虚水气不化用真武汤,第110条少阳不解,邪热内陷,热盛伤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第226条阴虚有热水气不利用猪苓汤,第71条蓄水证、第161条蓄水证致心下痞用五苓散。
见“悸”证者3方;即第65条心阳虚水停下焦的苓桂草枣汤证“脐下悸”,第84条阳虚水泛真武汤证“心下悸”,第355条水停心下的茯苓甘草汤证“心下悸”。
见“眩”者2方:即第84条真武汤证,第67条脾虚水停之等桂术甘汤证。
《伤寒论》113方——茯苓四逆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茯苓四逆汤,典型医案1狂躁转痴呆——周连三医案李某,女,41岁。
因和爱人争吵而发病,初起喧扰不宁,躁狂打骂,动而多怒,骂譬日夜不休,经医用大剂大黄、芒硝泻下,转为沉默痴呆,舌白多津,语无伦次,心悸易惊,头痛失眠,时喜时悲,四肢厥冷,六脉沉微。
处方:茯苓30g,党参15g,炮附子15g,干姜15g,甘草12g,牡蛎30g,龙骨15g。
服3剂后,神志清醒,头疼止,四肢温,改用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服10余剂而愈。
点评:癫狂之病,多属实热之证,病机多为气郁痰火,治疗多以镇心安神、涤痰清热、解郁散结等法。
但周氏认为:“癫狂之疾,属热证者有之,属寒者亦为常见。
”缘于脾气不伸,运化失调,痰浊内生,痰气上逆,蒙蔽清窍,正阳不足,运化无权,以致浊阴填塞于上,亦能发病,故每见沉默痴呆,语无伦次,时悲时喜,四肢厥冷,六脉沉微,汗出遗尿等阳虚证,治疗即以温肾补土,助阳扶正;水邪痰饮伏留,故以茯苓渗湿利水,水邪去尽,神志自清。
本案即为例证。
周氏常用茯苓四逆汤为基本方,若痰盛者瓜蒂散先吐之,再以上方加陈皮、半夏治之。
语无伦次,时悲时喜者加代赭石、磁石潜阳安神;气短声微加黄芪,汗出不止加白芍,并用金匮肾气丸以善后。
《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曾收周氏另一癫狂案,亦用茯苓四逆汤加龙牡、术桂而愈,可互参。
《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伤寒论方运用法》论:泻下之后,随证治之。
舌白多津,火衰而肺寒,心悸易惊者,木气不能升降也,四肢厥冷,此是脾胃虚寒,六脉沉微,此是阴盛之脉,阳气亡败,语无论次者,此是阳神不足。
茯苓四逆汤,泻水而扶阳,龙牡收敛神气。
2癫证——周连三医案唐某,女,43岁。
1964年2月15日初诊:原患痫证,当年元月其子失踪,思想极为忧思纳闷,出现神情呆滞,喜静喜睡,继则昏不知人,语无伦次,神志恍惚,两目直视,心悸易惊,悲伤欲哭,诊治无效。
症见面色青黄,四肢厥逆,汗出短气,倦怠无力,遗尿常湿衣裤,舌白多津,脉沉微无力。
059?茯苓四逆汤
059茯苓四逆汤茯苓四逆汤方义:此回阳、补气、利水,治烦躁之方。
主治:伤寒汗下后,阳虚气虚,水邪不化形成的烦躁之证。
但必须具有脉微无力、四肢厥逆及小便不利等蓄水现象。
药品:茯苓二至三钱炙草一至二钱干姜一至二钱附子二至三钱人参二至三钱煎服法: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禁忌症:凡未经误下,及喜冷性饮食、小便通利之烦躁证,绝不可服。
用药大意:四逆汤回阳,人参补气,茯苓利水。
类似方剂参考:(1)真武汤:此回阳利水,但补气之力不甚之方。
(2)四逆加人参汤:此治阳虚气虚但无停水之方.(3)吴茱萸汤:此治厥阴寒证烦躁之方.(4)大青龙汤:此治太阳病表寒兼里热烦躁之方。
(5)干姜附子汤:此阳虚烦躁之方。
谭杰中论述:茯苓四逆汤【7.40】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人参二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七合,日三服。
那接下来呢,我们来看这个茯苓四逆汤哦。
茯苓四逆汤在历代医家的这个感觉里面是更加的垃圾条。
怎么讲呢?其实它有一些……,它的确是有当垃圾条的实力啦。
它这个主症给人有点让人不安,怎么讲呢?他说,这个人呢,或许发汗后,或者用了下法,然后这个人并没有好,反而烦躁起来了,那这样就给茯苓四逆汤。
那同学听了之后,或者是历代学医的人看了这条,那就是瞪大眼睛,摇头无言,啊,就这样啊,这个听了会怕咧。
怎么讲,因为你想想看,如果太阳病没有解好,它转到阳明,对不对,阳明发高烧的时候,这个人也会烦,也会燥,对不对,那你说阳明病人喝了茯苓四逆汤会不会死人呢?所以,大家都会一想到会觉得好可怕哦,张仲景写得很烂掉,就是叫人家开错药杀人嘛。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你整本《伤寒论》都有读的话,你当然分得出来阳明病是什么样子啊,对不对?这个脉很洪而实啊,发热怕热不怕冷啊,嘴巴干啊,脸看起来特别黑啊,脸看起来脏脏的啦,大便不通啦,对不对。
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一、四逆加人参汤【方药】甘草二两(炙)(6克)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5~10克) 干姜一两半(6~9克) 人参一两(3克)【煎服】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久煎两次温服【原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4)【解说】少阴阳衰,阴寒内盛,复因下利,津伤气耗故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本方对虚寒下利,阳亡液脱之证,尤为适宜【运用】(一)、真寒假热喻嘉言医案: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
一医汹汹,急以大承气与服。
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谓曰:“此用人参附子干姜之证,奈何认为下证耶?医曰:“身热目赤,有余之耶躁急若此,再与姜附,逾垣上屋矣。
”喻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以姜附救之,尚恐不能胜任回阳之伍,况敢以纯阴之药重竭其阳乎?观其得水不欲饮,情已大露,岂水尚不欲咽,而反可大黄芒硝乎?天气懊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大汗,不可救矣,既认大热为阳证,则下之必成结胸,更可虑也,惟用姜附,所谓补中有发并可散邪退热,一举两得,不必疑虑。
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二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可与诊,阳微之状始见,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
(《寓意草》)按语:本案诊为真寒假热,其辨证的着眼点在于脉重按无力,索水不欲咽。
此等复杂病症,全凭医者仔细诊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不为假象所惑,然后对证下药,始能挽回危局。
若以假为真,误投寒药以治真寒假热之证,不啻落井而又投石,祸不旋踵。
(二)、泄泻危证黎庇留医案:冯某,父子俱以搜取肥料为业。
其父年已古稀,忽患下利清谷,请高姓医,诊治数日。
高因负盛名,而熟读伤寒者也,俱大补大温之剂,附子理中,更重加归芪之类。
乃服药以来,下利不少减,且四肢厥逆,无脉—胃败!予诊毕,断日:症诚重笃,但必利止后,脉渐出,始有生理。
四逆汤的应用心得
四逆汤的应用心得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为少阴病主方,由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
其组成药对贯穿于少阴病始终,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
《伤寒论》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微者。
笔者多年喜用此方,屡起沉疴,对凡是阳虚引起的汗出恶寒、头冷痛、腹痛、水肿、手足冰凉、下利清水、完谷不化、背凉如水、畏寒倦卧、夜尿频多等用四逆汤加减,均获良效,现将笔者运用此方的临床心得介绍如下,望社会同仁不吝指教。
1 四逆汤运用的三大原则1.1 辨证要准。
凡一切阳虚俱可应用,不囿于少阴病,太阴或太阳病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必定要等到“脉微细、但欲寐也”,譬如太阳病发汗引起的冷汗淋漓,一身疼痛,太阴病自利不渴,腹满不食,腹部喜温喜按等。
1.2 剂量要大。
剂量太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犹如战场用兵,寡不敌众,笔者用熟附子轻则30g,重则100g,干姜轻则20g,重则30~50g,从未发生不良反应。
笔者认为对一些急症、痛症剂量要大,如大汗淋漓后四肢发冷,屈伸不利,腹痛所伴发的冷汗大出,但对一些慢性的阳虚证剂量要小些为宜。
1.3 随症加减。
方以药成,药味加减变化直接影响所治病证的主次轻重,所谓“泥其法而不泥其方”,如寒湿困脾可去甘草之壅滞,加半夏、白术燥湿健脾,伴腹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下利日久加赤石脂涩肠,兼外感风寒加桂枝、羌活解表散寒,呕吐者加半夏、生姜化饮止呕……。
2 病案举例案例1:张某,男,49岁,患者患腹泻3年,呈反复发作,泻下物为清水,无脓血便,无呕吐、腹痛及里急后重,每遇食生冷油腻后发作,日达十几次以上,多次拜访名医诊治无效,经西医常规治疗亦无明显效果。
于2006年3月来我处求治,查形体消瘦(呈脱水貌),面色萎黄,自觉身倦乏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缓弱。
笔者认为“本证乃脾胃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反聚水为湿,积谷为滞,致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便处方参苓白术散,无效。
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
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导读:对于还在汗、吐、下的患者,体液锐减难以阻止是病情走向危重的关键,四逆汤类方能够“反发汗、反吐泻”,因此而扶阳气、存津液。
矢数道明认为茯苓四逆汤是治疗感染性休克代偿期的首选方。
一起看看书友对此方的思考。
(编辑/千诚)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周威茯苓四逆汤是《伤寒论》中的沧海遗珠,医家对此方少有关注。
笔者在临证时发现适用此方的场合并不少见。
故不揣简陋,将自己对茯苓四逆汤的思考与实践,简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一、文献考察:茯苓四逆汤条文见:《脉经》《唐本》《宋本》《康治》《康平》,不见于《圣惠》。
表明此条文,可信度较高,是仲景原文的可能性较大。
各版本剂量亦趋于一致。
二、条文解析:【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唐本:发汗吐下以后,不解,烦躁,茯苓四逆汤主之。
)条文无“太阳病”“伤寒”等字样,表明没有太多加工的迹象。
为何在“病不解”,见“烦躁”一症时,立即考虑使用茯苓四逆汤,而非其他四逆类方?【289】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吐利而躁逆者死。
【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三阴病见烦躁,是危象,现代医学称是“休克代偿期”;若兼四逆或吐利,则是死证。
69条症见“烦躁”,危象已显,若不立即干预,必成死证。
三、机理分析:现代医学认为休克代偿期患者的主要临床有:①皮肤血管收缩和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增加,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小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导致脉搏细速;肾脏微血管收缩,灌流量减少,导致尿量减少。
②血液重新分布可以保证脑部血流,因此休克早期患者神志或可因交感神经兴奋而烦躁。
茯苓四逆汤为休克代偿期而设,从茯苓四逆汤的药证角度解析如下:1、汗出不断(津液流失之象,皮肤血管收缩和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增加)——干姜证、附子证;2、皮肤冰冷而潮湿(厥)——附子证;3、心悸(心率加快,进一步发展为心率减低至无)——茯苓证;4、烦躁(交感神经兴奋而烦躁,进一步发展为昏迷)——茯苓证;5、渴感(因细胞外液减少而产生渴感)——人参证;6、少尿、无尿(肾脏血流量减少,排水排钠减少);7、面色苍白。
茯苓四逆汤医案
茯苓四逆汤医案
茯苓四逆汤医案
医案一:女,36岁,多说话后声音嘶哑,无咽痛、咽痒、咳嗽、恶寒、发热等,鼻鸣,鼻腔充满大量鼻涕,擤之不尽。
舌诊:舌淡胖,无苔,裂纹。
脉诊:64次/分,浮微,有紧之象。
辩证:多说话后声音嘶哑,其病性之标为阳虚,大量鼻涕其病性之标为寒饮,脉微迟为少阴脉,紧乃阳郁之象,辩为少阴阳虚水泛湿困虚阳,茯苓四逆汤证。
方剂:茯苓四逆汤茯苓12 党参6 炙甘草6 干姜6 制附子6 二剂水煎服。
疗效反馈:鼻鸣、鼻涕明显改善。
声音嘶哑未再出现。
思考:若合桔梗汤是否更好?
医案二:女,47岁,右眼下方面肌阵挛性抽搐(西医诊断:面肌痉挛),眠差,大便溏。
舌诊:舌淡,薄白苔,略干。
脉诊:60次/分,浮大而无根,有紧之象。
辩证:脉迟、便溏其标为寒,面肌痉挛其标为痉病,紧脉为阳郁欲伸之象,脉证互参,虚阳阳郁欲伸之象。
方剂:茯苓四逆汤茯苓12 党参6 炙甘草6 干姜6 制附子6 二剂水煎服。
疗效反馈:痊愈。
补记:茯苓四逆汤君药为茯苓,病机为水邪胜郁虚阳,医案二好像没有水邪胜的表现,潜阳丹?而且茯苓四逆汤好像不应脉大?。
精读茯苓四逆汤思维篇
精读茯苓四逆汤思维篇诊断现场郑某,女,2岁半。
初诊日期:1983年4月1日。
颜面潮红、烦躁惊叫半年,吐泻、浮肿1个月。
半年前发现患儿颜面阵阵发红,发时红若涂朱,伴低热,家人以冷水浇噀,半日许红可去八九,渐见面起小疹,皮肤皲裂。
每3~5日必发1次,肌内注射青霉素后可稍缓解,但膈数日又作。
延请中医治疗,或以阳明胃热,或以血分有热,治疗均不见效。
迁延3个月后患儿纳食日减而频索饮,形渐赢瘦,终日烦躁不已,夜间不时尖声惊叫,当地中医又先后以脾虚、阴虚诊治,而不仅不效,且发现双腕及踝以下皮肤变黑,四肢厥冷,于是又以肾阳虚治。
此时病程已达5个月,虽从未间断医治,而治疗期中更增面目浮肿、腹泻、呕吐。
不得已复又请西医治疗,诊为急性肾炎,但治疗1个月仍无效果。
患者家人中有粗识医道者,谓半年中仅服中药即近80剂,方剂有白虎加人参汤、犀角地黄汤、导赤散、酸枣仁汤、一贯煎、羚羊钩藤汤、珍珠母丸、真武汤、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等。
刻诊:面目浮肿,颜面状若涂朱,散发小丘疹及皲裂纹,形体消瘦,烦躁惊叫,静止时则神疲闭目,四肢厥冷,双腕踝下皮肤变黑。
纳呆,腹泻水样便,日三四次,呕吐。
脉微细,苔薄白。
辨证论治学生甲:本例患儿病情之复杂,为临床所罕见,病程半年,遍服诸方无效。
目前情况,清之则更泻,温之则更热,补之则更烦,利之则更虚。
能否考虑先以资生健脾丸试服,调理脾胃,通过执中州以运四旁之法解决诸症,一旦见效,必可理出治疗的新头绪。
老师:临床不得已时,前贤有药物试探的治法。
资生健脾丸性味平和,不妨试用,可暂予2剂。
4月3日二诊。
除腹泻、呕吐略见减轻外,余皆同前。
面对烦躁不安、尖叫连连的患儿,其母甚为焦急,恳求易方解决患儿烦躁。
易以清营汤加钩藤、龙齿。
4月6日三诊,诸症依然。
老师:看来对这例患者的治疗,我们的思路上有错,必须沉下心来冷静分析。
初时面红发热,喜冷水浇噀,当属阳证。
治不如法,迁延日久,纳食日减,必气血渐伤,阴阳暗耗,此时已由阳证转为阴证,其厥冷面浮、久泻不止即是明证。
茯苓四逆汤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茯苓四逆汤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作者/段星三邓县中医院茯苓四逆汤出自仲景《伤寒论》。
原为治疗太阳坏病而设,具有温脾暖肾,回阳益气的功能。
对于脾肾阳虚之证,服之多获良效。
现将本方临床运用体会,简介于后,以就正于同道。
01茯苓四逆汤的证因茯苓四逆汤证,属脾肾两阳皆伤的重证,《伤寒论》六十九条曰:“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论中“发汗”二字是因重用汗剂或发汗后而复发汗,以致汗出过多,重伤肾阳之意;“若下之”三字,是指医者在发汗重伤肾阳的基础上,不知所误,又误用泻下之剂,再伤脾阳,以致脾肾阳衰,土败水侮,真阳欲脱,扰乱无归,故生烦躁。
02茯苓四逆汤的组成和方义茯苓四逆汤由:茯苓、人参、干姜、炮附片、炙甘草五味药物组成。
方中人参、茯苓、炙甘草利水而补土;干姜、炮附片温脾而暖肾。
诸药同用可使脾运得健,寒湿可除,真阳归根烦躁自愈。
03临床运用体会证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病因是导致病证的内在根源。
仲景在茯苓四逆汤条只提出“烦躁”一证,言简意赅,若推广其用,凡临床出现呕吐泻泄,精神萎靡,腹胀腹痛,面色晦暗,肢冷脉微,舌淡苔滑等证状者,均可以茯苓四逆汤主治之。
现举病案四例于后。
案一:阴黄王XX,男,8岁。
一九七八年十月诊治。
家长代诉:患儿病已半月,初病自诉上脘痞满疼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小便短黄,恶寒喜暖,精神困乏。
经某公社医院诊断为“黄疸型肝炎”。
给予抗菌素、保肝药治疗,效果不佳,改服中药。
症见:患儿目黄身黄,面色晦暗,大便溏薄,舌淡苔滑,口不甚渴,右胁痛。
证属水寒土湿木郁。
治则:温中散寒,疏木达郁。
方用:茯苓四逆汤合四逆散。
茯苓15克潞参9克炮附片9克干姜9克柴胡9克枳壳9克白芍9克甘草6克鸡内金10克焦山楂15克茵陈15克水煎服。
服药五剂,大便转实,小便色黄已减,畏冷除,食欲增。
惟胁痛如故,守原方增软坚破积之品。
方用:茵陈30克潞参9克黑姜9克炮附片9克炙甘草9克柴胡9克枳壳9克牡蛎10克炙鳖甲10克焦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白芍9克服三剂治愈。
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1拼音fú líng sì nì tāng2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苓四逆汤2.1处方茯苓(去皮.四钱)人参(去芦.一钱半)干姜(炮.一钱半)甘草(炙.三钱)附子(去皮生用.一个.切作八片.只用一片)2.2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之后,病证不解而烦燥者。
2.3茯苓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2.4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3《伤寒论》3.1方名茯苓四逆汤3.2组成茯苓4两,人参1两,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
3.3功效回阳益阴。
3.4主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3.5茯苓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上药以水5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7合,日2次。
3.6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1.烦躁:段某某,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证见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
家属诉:初起微烦头痛,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
面色青黑,精神极惫,气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欲绝。
拟方如下:茯苓1两,高丽参1两,炮附子1两,炮干姜1两,甘草1两。
急煎服之,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10余剂而愈。
2.发热:患者李某某,女,35岁,农民,于1955年诊治。
患者素阳不足,外感寒邪,发热恶寒,寒多热少,入夜尤甚,常增被而不暖。
初用辛凉解表,继用苦寒泄下,以致病重,卧床不起已三月矣。
现证:面色(白光)白无华,精神恍惚,形体消瘦,凉汗大出,面颊沟汗满下流,语声低微、气息奄奄,四肢厥逆,六脉欲绝。
拟方:茯苓1两,炮附子5钱,潞党参5钱,干姜5钱,甘草5钱,1日内连服7剂,汗止足温,六脉来复,继服20余剂而愈。
3.疟疾:患者马某某,82岁,住城关旭光社,于1965年诊治,久患疟疾,触邪而发,六脉沉弦,寒热往来,发作有时。
发则高热谵语,胸满闷而疼,曾用大柴胡治疗,服后下利虚脱,急请抢救。
茯苓四逆汤,小孩受寒
茯苓四逆汤,小孩受寒受寒后很多汗,可反而更加不舒服了;不愿意听别人说话,心情特烦躁,甚至听到小孩的哭声都生气;而且不能静,即使看书也没耐心,特别不喜欢吃凉的东西;这到底是什么问题呢?这在1700多年前张仲景就记录了这个问题,属于“茯苓四逆汤症”是受寒后发汗不当造成的身体问题;那到底该如解决呢?敬请期待“愛中医群”,跟您聊聊古经方“茯苓四逆汤”课程要领张仲景《伤寒论》茯苓四逆汤:组成:茯苓15克,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炮附子10克,人参10克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主要解决:元阳不足、阴寒内盛、心肾阳虚、水气凌心、中焦失运等引起的多种疾病。
今天主要用来解决烦躁症、肺心病、肾炎、血虚浮肿等问题。
茯苓四逆汤的适应:无热怕冷,手足逆冷,精神疲惫,心悸恐惧,烦躁自汗;或干呕纳呆,腹痛下利;或腹满拘急,尿少(小便不利),面跗浮肿,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或素有寒饮,咳喘频作,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微细或沉弱。
个别人会面色青黑。
茯苓四逆汤加减能解决哪些问题:1、肾虚浮肿:特点是怕冷,手脚冰凉,两腿浮肿按之有坑。
面色苍白,舌苔薄白,伸舌头会颤抖。
用茯苓四逆汤加减。
茯苓12克,炮附子3克,干姜3克,甘草4克,党参9克,黄芪9克,当归6克,白术9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2、慢性肾炎:全身浮肿、形体肥胖,胸腹胀满,纳少,时泛酸水,大便溏稀,小便不利。
舌胖淡白,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
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
从中医的角度属肾阳不足,水湿内泛。
第一步调整:茯苓12克,党参9克,炮附子6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山药12克,补骨脂9克,椒目3克。
熬5—7付。
用以恢复肾中之阳气。
第二步调整:肉桂粉(打碎冲服)1.5克,五加皮9克,茯苓皮9克,青皮6克,冬瓜皮仁各6克,泽泻6克,人参叶6克,佩兰叶6克。
熬5—7付。
阳气恢复后,增加利湿的作用。
第三步调整:用张仲景栝蒌瞿麦丸加减:瞿麦15克、炮附子6克、怀山药20克、茯苓30克、天花粉15克、椒目3克、路路通10克、车前子15克、怀牛膝20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苓四逆汤临床运用经验
周连三述;唐祖宣整理
茯苓四逆汤出自仲景《伤寒论》,由茯苓、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五味药组成。
五味配合,既可回阳救逆,又能培土补虚。
此方主治,仲景仅提出汗、下后“烦躁”一证,而分析其内容,确包括了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干姜附子汤三个方剂的药物。
四逆汤具有回阳救逆的功能,主治少阴病厥逆,恶寒踡卧,下利清谷,腹疼吐利,脉沉等证,乃阳虚阴盛阳亡之证,故急以姜、附回阳。
此方比四逆汤多茯苓、人参二味,茯苓能补脾渗水利湿,人参补益气血。
四逆汤纯为回阳,本方兼以固正矣。
干姜附子汤治疗汗、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之证,乃汗、下后阳虚阴盛,势急而病轻,故仅用姜、附二味,不用甘草,扶阳以抑阴。
茯苓四逆证,虽亦发于汗、下之后,但阳虚而正亦虚,势缓病重,故用大剂复方,扶阳以补正。
四逆加人参汤比茯苓四逆仅少茯苓一味,主治“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之证,此为阳亡正亦虚,故加人参以固正。
阳虚者,由于寒盛;正虚者,源于脾弱。
寒则多为水邪克火,脾弱多为水湿不化,故茯苓四逆以茯苓为君,伐水补脾而利湿。
其力较以上三方为缓,而具有三方之总合作用,并有利水去湿之功,临床运用范围较上三方为广。
现将个人运用本方的点滴经验作一简介,仅供同道参考。
谬误之处,希加指正。
1.阳亡正虚烦躁案:
故友段××,素体衰弱,形体消瘦,患病年余,久治不愈。
证见
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冲墙,高声呼烦。
家属诉:初起微烦头疼,屡经诊治,因其烦躁,均用寒凉清热之剂,多剂无效,病反增剧。
面色青黑,精神极惫,气喘不足以息,急汗如油而凉,四肢厥逆,脉沉细欲绝。
拟方如下:
茯苓一两高丽参一两炮附子一两炮干姜一两
甘草一两急煎服之。
服后,烦躁自止,后减其量,继服十余剂而愈。
按:烦躁证,病因颇多,治法各异,有邪在表而烦躁者,治宜清热解表;有邪在里而烦躁者,治宜苦寒清下;此例烦躁,年高体弱,正气素亏,真阳衰败,加之久病误服寒凉泻下,伐其肾阳,败其脾胃,正虚阳亡,则大汗出;汗出多则不仅亡阳,亦亡其阴,阴阳不相顺接,则四肢厥逆;真阳欲绝,无阳鼓血脉运行,脾胃衰败,不能生血,则脉细欲绝。
盖神发于阳而根于阴,阴精者,神之宅也。
故阳气升,阴精不足以济上阳之亢则烦;阴气降,阴虚无阳以济之,阳根欲脱,则躁。
本例微阳飞走,本根欲断,故生烦躁。
仲景说:“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故用此方,回阳固正。
阳壮正复,腠理固密,其汗自止。
用此方而不用四逆者,以四逆为回阳抑阴之剂,无补虚之功。
不用四逆加人参汤者,以兼有烦躁欲死之证,故以茯苓为君,补脾以止烦。
恐药轻不能挽垂绝之阳,故以大剂,频频饮之,疗效颇速。
2.发热不愈正虚亡阳案:
患者李××,女,35岁,农民,于1955年诊治。
患者素阳不足,外戚寒邪,发热恶寒,寒多热少,入夜尤甚,常增被而不暖。
初用辛凉解表,继用苦寒泄下,以致病重,卧床不起已三月矣。
现证:面色白无华,精神恍惚,形体消瘦,凉汗大出,面颊沟汗满下流,语声低微,气息奄奄,四肢厥逆,六脉欲绝,拟方: 茯苓一两炮附子五钱潞党参五钱干姜五钱
甘草五钱
上方二日内连服七剂,汗止足温,六脉来复,继服20余剂而愈。
按:外感之病,本应解表。
但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的患者,辛凉解散、苦寒泻下均不宜用。
若误用之,则伐其脾胃、败其肾阳,必至阴阳俱亡、精神离散,变成坏证。
李××之证,前医愈治愈重的原因,即在于此。
此时,急宜温肾中之阳,培土固正,燥脾去湿而温中,庶可挽回。
服后果获良效。
3.三阴疟疾案:
患者马××,82岁,住城关旭光社,于1956 年诊治。
久患疟疾,触邪而发,六脉沉弦,寒热往来,发作有时。
发则高热谵语,胸满闷而疼,曾用大柴胡治疗,服后下利虚脱,急请抢救。
证见:虚脱,倒卧于地,面色脱落,下利黑屎满身,牙关紧急,不能言语,仅有微息,六脉沉微欲绝,四肢厥逆。
拟方:
茯苓一两炮附子八钱炮干姜五钱人参五钱
甘草五钱急煎服之。
一剂泻止足温,能言气壮,六脉来复,继服三剂,其疟亦随之而
愈。
按《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真气内守,病安从来”。
此高龄患瘧,感邪即发,标为热象,本为内虚,误服泻下,以伐其正,肾中真阳飞走,脾败下利,正虚阳亡,则厥逆脉绝,已现虚脱之象。
此方壮肾阳、补脾胃,阳气来复,正气杜盛,正复而邪自去,故瘧亦随之而愈。
4.虚寒眼疾案:
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上注,神气游行而出入也。
黄元御说:“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烛,一有微阴不降,则雾露暖空,神气障蔽,阳陷而光損矣。
”昔时,吾阅黄元御著《黄氏医书八种》,至创用乌肝汤(即茯苓四逆汤加白芍、桂枝、首乌)治疗眼疾,即合书不观,以为眼疾全为阳热之证,而无虚寒之理也。
后治眼疾,一遇虚寒证,多治不愈。
又细阅黄氏方书,细审其理,才知前者之非。
自此以后,治疗眼疾,若辨证为虚寒者,每用茯苓四逆汤加减治之,疗效确为满意,兹举一例于下:
患者姬××,女,45岁,邓县西关茶园经理,于1964年7月诊治。
主诉:乳子年余,月经淋沥不断,经量过多。
继发眼疾,目昏,视物不清,剧烈疼痛,特来诊治:
眼目红肿,内有白翳,其泪满眼,睁目则下流,剧烈疼痛,头晕目眩,面色青黑,舌白多津,精神委靡,肢节困疼,腰疼如折,腹疼如胶,四肢欠温,六脉沉弦。
经血过多,淋沥不断,经血下注,血不充目而致病。
脾统血而肝藏血,木气不达,脾虚失统,则经血陷流;阳虚不能温运四肢则厥逆;腰为肾之府,肾寒失温则腰疼;眼目红肿,内有白翳,睁眼即流水,此为阳虚不能温阳化气,证属虚寒,宜温肾阳、补脾胃、疏肝木、止血补荣。
处方:
茯苓一两桂枝五钱炮附子五钱干姜五钱
首乌五钱白芍五钱甘草五钱党参五钱
服药二剂,痛止,月经恢复正常,改服苓桂术甘汤加白芍、首乌、丹皮,四剂翳消病愈。
5。
癫狂案:
患者李××,女,41岁,于1961年7月诊治。
因和爱人争吵而发病,初起喧扰不宁,躁狂打骂,动而多怒,骂詈日夜不休,经医用大剂大黄、芒硝泻下,转为沉默痴呆,舌白多津,语无伦次,心悸易惊,头疼失眠,时喜时悲,四肢厥冷,六脉沉微。
处方:
云苓一两党参五钱炮附子五钱干姜五钱
甘草四钱牡蛎一两龙骨五钱
服三剂后,神志清醒,头疼止,四肢温,改用苓桂龙甘汤加龙骨、牡蛎,服十余剂而愈。
按:癫狂之病,多属实热之证,病机多为气郁痰火,治疗多以镇心安神、涤痰清热、解郁散结等法。
本例因多服寒凉泻下,败其阳气,陷其正气,病由阳转阴,虽有神志之变,而虚寒之证已经出现,就不
可再用苦寒泻下。
《难经〃二十难》说:“重阴者癫……”本例因正不足而无力降浊,以致浊阴填塞于上而发病,故用温肾培土、助阳扶正,加以降浊而镇惊歛神。
其次,长期癫狂,又经寒凉泻下,真阳已败,水邪痰饮伏留,是所难免的。
故以茯苓渗湿利水,水邪去尽,神志自清。
6.虚寒泻泄案:
患者李××,女,22岁,现于榆林卫生所工作,于1963年诊治。
久有下利史,经常腹疼肠鸣,大便日四五次,状若清谷而少臭,食后腹胀,经常少腹发凉疼痛,腰疼如折,面色青黑,精神极惫,舌白多津,眼睑经常浮肿如卧蚕状,四肢常厥冷,身有微热,反欲增衣,月经淋沥,白带多,六脉沉细。
处方:
云苓一两炮附片七钱干姜五钱甘草四钱
赤石脂一两肉桂三钱砂仁三钱
连服二十余剂而愈。
按:此病由于久泻,伤及肾阳,脾湿下陷。
肾阳衰败,则四肢常冷;阳不足而不能腐熟水谷,则下利淡薄无臭,状若清谷;水湿内停,阳不化气而出现浮肿;虚阳外脱,故有微热,而反近衣;正弱不能固,则经血淋沥;湿邪郁滞,而为白带。
初用四逆汤以温阳抑阴,服后即愈,停药又发,此正气虚极,故改用茯苓四逆,大补元阳,兼固正气。
因其肠滑下利不止,故加赤石脂以固涩,肉桂、砂仁以燥脾建胃而壮阳。
体会:
1.茯苓四逆汤,温肾而燥湿,补虚而回阳,凡眼疾、下利、疟疾等病,只要具有四肢厥逆、脉沉微欲绝或浮弦、面青黑无华、舌白多津等肾寒、脾湿、正虚、阳弱证候者均可用茯苓四逆,温肾而燥湿,补阳而固正。
2.病有轻重之不同,证有缓急之别,故在用药上也必须灵活加减,方能切中病机。
如阳亡正虚烦躁之证,可重用人参以固正、茯苓以去烦;阳亡正虚的虚脱证,可重用附子、人参以温阳固正;久利不止,虚寒滑脱,可加赤石脂以固涩;癫狂后期,病转虚寒,可加龙骨、牡蛎以潜阳歛神;虚寒眼疾,血不充目,可加芍药、首乌以补血疏肝;若外感久不愈,阳弱正虚,可加桂枝、柴胡以疏利去邪等。
3.吾平生喜用温剂,尤常用附子、干姜二药,对某些重证,每能应手取效。
附子辛温,通行十二经,《神农本草经》列附子为下品;干姜燥烈,最易耗伤津液。
但若用于寒证,切中病机,病虽危急,每收立竿见影之效。
若辨证不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冷热以热,当然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副作用。
上举案中,附子用至一两,用量确为较大。
临床具体运用时,须针对证情,斟酌增减;附子并须久煎为宜。
(本文发表在1965年1期第28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