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辞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辞赋的发展
一、班固及其《两都赋》 1、形制。 2、与西汉赋的不同。(153) 二、张衡《二京赋》 三、张衡的抒情小赋《归田赋》 1、陈述归田原因,抒发厌倦世事之情。 2、表达了想象中的归田之乐。 3、语言清丽典雅。 4、特点:重在抒情。 作业:自学扬雄《解嘲》,并与韩愈《进学解》对
二、在抒情中,杂以问对形式。
三、句式以四五言为主,已有变骚之 意。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此:指长沙;三年:时间;谪宦: 原因,亦有泛指之意;栖迟:居留, 大才以栖,含有惋惜之意,越发可 悲。万古:古往今来;惟:只有; 楚客:指贾谊兼指屈原等被谪之人。 诗概括力很强,带有时空性。首联 字字透出强烈的感情。无一字可更 改,让人折服,悲,是全诗情感的 基调,是诗眼。
举之志。其后卒以良伤哭泣至于死绝,是亦不善处 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 默默以使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 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苏轼《贾谊论》)
4.苏子瞻谓“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是不然, 且未详考贾生之事实也。高汉之初,承秦敝,土宇虽定,而 先王之礼乐、法制所以维社稷安人民者,悉敬且未当。…… 及生迁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乃过湘为赋吊屈原以至其 惓惓不忘君国之意,而故为反词以自解其伤悼之怀,又为 《鹏乌赋》以自广。观其言,殆非达天安命者不能为也,而 可谓其不善处穷者邪?……嗟乎!世多称贾生之才,而余以 为贾生之识,足以见微而知著,其志在防微杜渐,为天下筹 长治久安之策。 (方宗识《贾生论》) 5.人皆以原为楚宗室,义不可去,谓谊不知原之心。然 《离骚》、《远游》诸篇,原曾自述其志,谊所素闻。第以 负长才而不见用,偏值天下一家之世,恨不能如原之时,列 国分域,可以任其所适。此意不敢明言,聊借古人以自寄耳。 非以此责原也。与东方曼倩《答客难》同义。从来未经拈破。 (林云铭《古文析义》) 6.《吊屈原赋》在体制上虽上承《九章》,但前一段连用许 多排比句,第二段多用反诘句和感叹句,形成一种铺张扬厉 的风格,同他的名文《过秦论》相似,具有战国策士说辞那 种雄辩的余凤。 (马极高《赋史》)
2、 赋源于诗、骚。 《文心雕龙.诠赋》:“赋也者,受命 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3 、赋源于诸子杂文及纵横家。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古之赋家者流,原本 《诗》《骚》,出入战国诸子。假设问对,《庄》《列》寓 言之遗也;恢廓声势,苏、张纵横之体也;排比谐隐,韩非 《储说》之属也;征材聚事,《吕览》类辑之义也。”
鵩鸟赋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
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 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 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 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 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 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 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 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 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 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 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 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 坱圠无垠。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 兮,焉识其时。
第四章 汉代辞赋
一、赋的缘起与发展演变 二、了解各个时期赋的发展 及代表作家 三、代表作品 1、贾谊《吊屈原赋》。 2、枚乘《七发》。 3、司马相如《子虚赋》等。 3、张衡《归田赋》。 四、模仿赋的形式写作。
第一节 赋的缘起及演变
一、赋的缘起及演变
1 、赋源于诗。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 也”。
哭泣年余,郁郁而终。 4、贾谊为千古不得志文人的代言人。 5、司马迁的共鸣。 二、贾谊对屈原自沉的态度 三、本文意旨:吊古伤今,自伤身世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 为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 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 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 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 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 具其事仪法……。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 太傅。”
[2]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
[3]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 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 心,有层次,有变化,不象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 直呆板。
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 《七激》、张衡《七辩》等等。因此在赋史上, “七”成为一种专体。
照。 2、用赋体形式仿写。
颔颈两联进一步展开悲情。秋,悲 之象徵,暗寓作者过宅的时间;正 是滴水不漏,无一废字,包孕甚广。 秋,寒,独,空,去,斜,构建空 间环境,呈现弥漫哀怨低徊的悲痛 之情,读来真有空寒的感受。先扬 汉文有道,后斥恩犹薄;
枚乘《七发》
一、主旨 1、诫膏粱之子? 2、说七事,劝百讽一? 二、文章构成 1、主客问答形式。 2、以探病为由,铺排音乐之美、音乐之丰、
4 、谓赋源于“不歌而诵”的赋诗传统。《汉书.艺文 志》:“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 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以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 也。”
总结:
1、赋缘起于诗、骚、文。 2、赋不歌而诵,即不能唱。 3、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四六句
为主。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 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偭蟂獭 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 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 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 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 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 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车马之盛、游观之乐、田猎之壮、观涛之奇、 要言妙道之精微,终使太子霍然病愈。 3、标志着大赋体制的形成。(140)
《七发》的艺术特色:
[1]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 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 “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 骇。”(《文心雕龙·杂文》)
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
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
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
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
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
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
疑!”
《鵩鸟赋》(贾谊)
一、内容:伤悼自己被谪长沙,寿不 得长。以对鵩鸟的臆测,表明自己怀 才不遇的情怀和以庄子齐物我思想排 遣愁怀。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 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 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 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 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 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 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 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 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
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
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
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
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Leabharlann Baidu名。夸者死权兮,品
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
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
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魏晋南北朝时,诗、赋开 始合流。
4、赋的功能是体物,即铺叙描绘客观事物。 诗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
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
“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 情多。”
5、赋体的类型: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汉赋类型及特点 1、骚体赋:是一种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楚辞
司马相如及《子虚赋》
一、并不联属的《子虚赋》《上林赋》 二、写作意图 1、卒章归于节俭讽谏。(主观) 2、客观效果:夸耀汉帝国的繁盛。 三、构成 1、虚构子虚、乌有、无是公三个人物。 2、以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的乌有先生
夸耀楚国云梦之大和田猎之盛,引来乌有的反驳, 认为不及齐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然后无是公 反驳齐楚只知夸耀而不知汉天子上林苑之美,卒 章归于节俭。 四、特点(142)
[ 古今点评 ] 1.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
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乃度 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谊列 传》) 2.贾生浮湘,发愤吊屈,体同而事核,辞清而理哀, 盖首出之作也。 (刘勰《文心雕龙·哀吊》) 3.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
2、大赋。(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 1)汉武帝时代大一统的格局,需要歌功颂德的文
学形式,大赋应运而生。
2)骚赋的单调也促成了赋体的新变。 3)大赋从形式上看,篇幅长,句式以四五言为主。 4)大赋从主旨上说,劝百讽一。 5)从写作手法看,铺排描摹,极尽文字之能事。 3、抒情小赋。(东汉后期) 1)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社会混乱,大赋不适合。 2)文人失志,多愤激情怀,故篇幅短小,以抒情
为主的小赋应运而生。
贾谊《吊屈原赋》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 一、了解贾谊的生平及写作此赋的背景 1、年少得志,被擢拔为太中大夫,遭朝臣弹劾嫉
恨。文帝贬其为长沙王太傅。 2、文帝对贾谊的赏识。 3、后迁梁王太傅。梁王坠马死,贾谊自伤失职。
相同的赋,这类作品一般称为“辞””或“骚。 2、大赋:是一种以状物为主,铺排摹绘、夸饰文
采的赋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 虚赋》、《上林赋》等。 3、抒情小赋:是一种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 篇幅短小,文辞清丽的赋作。如张衡《归田赋》. 三、演变及原因 1、骚赋。(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 1)汉初尚楚风,汉高祖等多为楚人。 2)文人失志,多祖述屈原。 3)汉初唯一的抒情文学样式。 4)时间长了,则有形式单一乏味之感。 5)严忌等尝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