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辞赋的名词解释
第三章 汉代辞赋
汉代辞赋
辞和赋各是一种文体;辞发端于春秋战国,主要作者 有屈原、宋玉等,其格式是长短句,以八字句、四字 句为主,押韵;赋兴起于汉代,代表人物有贾宜、枚 乘、司马相如等,讲究对仗。有时辞赋是一种文体的 通称。
汉代辞赋受楚文化的影响,充满了浪漫的精神。 汉赋的大一统的产物,有着明显的时代感和浓厚的政
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 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 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徵》、张协《七命》 等等。
散体大赋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巨大,文字排铺 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从形式上来说,它更像散文,直 接继承了先秦散文。
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扬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两京赋》等。
一、西汉前期
枚乘(?~前140),字叔,西汉 辞赋家。汉族,古淮阴(今江苏 淮安市西南)人 。枚乘因再七 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 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 篇”。
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七发》的艺术特色是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 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 龙·杂文》)
《七发》体制和描写手法虽已具后来散体大赋的特点,但却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样堆叠奇字俪句, 而是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如赋中写江涛的一段,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 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江涛汹涌的情状,如:“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 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 如轻车之勒兵。”再如赋中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表现音乐的动听,用音节铿锵的语句写威武雄壮 的校猎场面,也都颇为出色。
两汉文学汉代的辞赋
第二章 两汉文学第一节汉代的辞赋赋是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结合,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汉赋是在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体制。
一、赋体的形成、兴盛及变化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四百年间,盛极一时。
后世常把赋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专称为“汉赋”。
作为一种文体,赋早在战国时代的后期就产生了。
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
《汉书·艺文志》记有荀子赋十篇,现流传下来的有五篇,即在今本《荀子》中《赋篇》里的《礼》《知》《云》《蚕》《针》。
此五篇赋以通俗的“隐语”铺写五种事物,以咏物为说理,实成为汉赋的直接渊源。
旧传宋玉也有赋作,但今之流传者,疑是后人之伪托。
1993年连云港出土的尹湾汉墓竹简,有一篇重要作品《神乌傅(赋)》,全篇约有664字,作于西汉后期,作者是一位受儒学熏陶很深的下层知识分子。
《神乌傅(赋)》的发现,为赋起源于民间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参看沈颂今著《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243页,学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所谓的铺陈写物。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篇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这是对“诗六义”中赋的表现手法的解释。
赋、敷、铺可通假。
《诗经》中的“赋”,指不假比兴、直接表现事物的时空状态的艺术手法。
《诠赋》篇又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这两段话说明:一、赋,溯其渊源,是诗歌的衍变。
“受命于诗人”,因《诗六义》中有赋,一般认为,赋在《诗经》中并不是文体,是一种表现手法,但赋体与“六义”之“赋”有关,由“赋”转化而来。
二、赋又与楚辞有关,受楚辞的影响很大。
从楚辞开始,以较长的篇幅和优美的词藻来发挥想象倾诉感情,成为战国后期人们所欢迎的形式。
赋作者正是利用这种文体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现实的态度。
我们看西汉初年的“骚体赋”,确与楚辞相当接近。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秦汉文学之四:汉代辞赋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秦汉文学之四:汉代辞赋中国秦汉文学之四:汉代辞赋辞赋是两汉400 年间最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
西汉初期,是骚体赋向散体大赋的过渡时期,辞赋以抒情为主,其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
汉武帝时代是辞赋最兴盛的时代,辞赋内容广阔、辞彩富丽、体制宏大,因此成了文苑的宠儿,共有赋400 余篇。
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
此外,还有朱买臣、东方朔、枚皋等。
西汉末年,较有成就的辞赋家是扬雄。
东汉时期,散体大赋呈日益僵死的趋势,抒情小赋逐渐发展起来。
抒情小赋文字清新,体制短小,表现了汉赋晚期的重大变化。
其代表人物有张衡、蔡邕、赵壹等。
1.枚乘枚乘(公元——公元前140 年),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
西汉著名的辞赋家。
他生活在文景时代,初为吴王刘濞郎中,曾上书谏阻吴王谋反,未被采纳,遂投奔梁孝王,为梁孝王门客。
后来吴王发动叛乱,他又上书劝谏。
因此知名当世。
景帝召拜他为弘农都尉。
后来以病辞官,复游于梁。
" 梁客皆善辞赋,乘尤高"。
梁孝王死后,他回到老家淮阴。
汉武帝即位后,慕其文名,以安车蒲轮征其入京,卒于道中。
《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9 篇,今存《柳赋》、《菟园赋》、《七发》3 篇。
前两篇后人多怀疑是伪作。
《七发》比较可靠,它是标志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七发》是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说七事以启发太子。
作者铺写了8 段文字。
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序,叙述楚太子得病的缘由,指出楚太子的病根是腐化懒惰:" 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 这些话切中贵族子弟的要害,批判色彩非常鲜明。
以下7 段是吴客用7 种办法来启发楚太子,为他治病。
前6种办法分别是描述美妙的音乐、丰盛的饮食、排场的车马、宏深的宫苑、壮阔的田猎和舒心的观涛。
一问一答,逐段铺陈,一步步启发太子,诱导他改变生活方式。
结果太子都以病推辞。
辞赋基础知识点总结
辞赋基础知识点总结一、辞赋的定义辞赋,又称辞,是汉代以后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以咏史讴功、议论时政、抒发感情为主要内容,与诗歌相比,辞赋以歌颂英雄伟人和圣贤为主,也具有一定的抒情色彩。
在辞赋体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离骚》。
它是一种在特定的艺术形式下,运用一定的规则和技巧进行写作的,具有一定的形式特征和艺术规律。
辞赋的创作有其独特的规律,包括句法、用字、韵脚等方面。
二、辞赋的特点1. 独特的题材辞赋的题材主要是咏史讴功、议论时政、歌颂英雄伟人和圣贤等内容。
它以弘扬传统美德,颂扬伟大功绩为主要目的,反映出民族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辞赋在题材上广泛,不仅能够抒发风雅的情感,还能够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典故的赞美和回忆,具有一定的史诗特色。
2. 抒情性与诗歌相比,辞赋的抒情色彩更浓厚。
辞赋在表现手法上较为坦率直接,往往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情感体验为材料,表现出较为真挚而直接的抒情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对人物、事物和情感的真实表现和生动描绘。
3. 用典丰富辞赋常常利用历史典故和传统文化来写作,用典内容比较丰富多样,可以是神话传说,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者是民间故事。
用典的内容多样性丰富,能够为辞赋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辞赋在文学形式上更具有内涵和深度。
4. 韵律优美辞赋在韵律上注重音韵的优美。
辞赋往往采用较多的仄韵和平仄相间的韵脚,以此来追求音韵和节奏的和谐美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
5. 艺术风格多样辞赋的艺术风格多样,可以是雄浑豪迈的、也可以是婉约妩媚的、更可以是细腻柔美的。
不同的时代和风格都有不同的辞赋形式,无论是骈文还是骚体,都能够在艺术上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魅力。
三、辞赋的发展历程辞赋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便已开始使用辞赋这一文学形式。
在这一时期,辞赋主要具有祭神祀、赋颂君王和歌咏爱情等内容,已初具规模。
到了汉代,辞赋的发展趋于成熟。
在这一时期,辞赋逐渐成为吟咏神州山河和赞美帝王功德的表现形式,被列为“文体”之一。
两汉的汉赋名词解释
两汉的汉赋名词解释汉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流传于两汉时期。
它以丰富多彩的词藻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两汉的汉赋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带领读者进入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
1. 战国:汉赋的词藻中常提及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各国割据相争,武力和权谋交织,形成了多样丰富的文化风貌。
在汉赋中,战国时期往往被描绘为一个英勇激烈、歌舞升平的时代,同时也揭示了这个时期的痛苦和辛酸。
2. 武装:汉赋的词藻中,武士、军旅常被提及。
当时战国时期的各国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无论是齐国的骑射,还是赵国的火器,都展现了战国时期士兵的机敏和勇气。
汉赋中对武士的描写富有情绪和热情,融入了对战争的理解和追求。
3. 鬓如之期:这个词藻形象地描绘了汉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情景——女子的美丽。
鬓如之期,形容女子的美发,意味着她们的美貌和魅力。
在汉赋中,女子往往被描绘得楚楚动人,她们的美丽和性感是赋诗者的表达对象,同时也是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谷神:谷神在汉赋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
他是农业文化的象征,也代表着庄稼的收成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谷神具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在汉赋中常常以神秘而威严的形象出现,用来象征着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崇敬。
5. 镜子:镜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汉赋中常被提及。
镜子不仅仅是照影的玻璃或金属工艺品,它还象征着内在的美丽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在汉赋中,镜子往往被用于描绘女子的美貌,同时也寓意了人们对自身的审视和追求。
6. 鸿雁:鸿雁在汉赋中常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出现。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鸟类,更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和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鸿雁的飞翔和召唤,成为了汉赋中表达离别与相思的情感符号。
7. 唐虞:唐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个传说人物,分别代表了封建时代的理想君主形象。
在汉赋中,唐虞常被用来象征治国能力和文明之道。
赋诗者通过对唐虞的描写,表达对上古时代的向往和对乌托邦的幻想。
汉代辞赋知识点归纳总结
汉代辞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汉代辞赋的概念汉代辞赋是汉朝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主要是通过韵文和散文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感悟和思考。
汉代辞赋一般包括文学和诗歌两个方面,它既有承袭先秦韵文的传统,又有自身所创造的新风格。
而且,汉代辞赋还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功能的文学形式,它可以通过文字的艺术表达来体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并且寄托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和理想。
二、汉代辞赋的特点1. 注重审美表达。
汉代辞赋在对事物描写的同时,更注重通过文字的艺术表达来体现作者的审美情感。
例如,在《陈情表》中,张良在表达对汉初政治的忠诚时,他通过文章的精美语言,突出了自己的忠诚和执着,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感。
2. 以婉转含蓄为美。
汉代辞赋的写作风格以婉转含蓄、情意悠远为美。
文学家们常常通过抒情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深沉含蓄,让读者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如《离骚》中屈原通过对逆境的深思熟虑,写出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3. 抒发对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汉代辞赋通过对社会、人生、自然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古代文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三、汉代辞赋的代表作品1.《陈情表》《陈情表》是张良在投奔刘邦途中所作的一篇辞赋,表达了他对汉初政治的忠诚和执着。
这篇辞赋以其精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汉代辞赋的代表作品之一。
2.《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辞赋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离骚》中,屈原通过对逆境的深思熟虑,写出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美风采。
四、汉代辞赋的影响1.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辞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汉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还对唐代以后的诗歌、辞赋等文学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唐代的诗歌大多受到《离骚》的影响,唐代的辞赋也多受到《陈情表》的影响。
2. 丰富了汉代文学的表现形式。
汉代辞赋的出现丰富了汉代文学的表现形式,使汉代文学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汉赋的名词解释
汉赋的名词解释汉赋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汉赋用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汉赋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汉赋的意思汉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发展而来,吸收了荀子《赋篇》的体制,外加纵横家的夸张手法,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
有大赋与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廷生活,小赋富于抒情描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汉赋辞藻华丽,笔势夸张,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面富丽而艰深难读,是汉赋的特色。
左思《三都赋序》中就说汉赋“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
汉赋造句欣赏一、唐诗的简洁搞不懂。
宋词的细腻难弄清。
汉赋的华丽学不会。
元曲的精粹练不成。
文采太低您别嫌弃。
真心送福您就收听。
二、汉赋常常虚构人物,假设问对,并在此背景下虚构情节,亦多言及鬼神怪异,从而使其具有了小说意味。
三、本文重点分析论述了道家思想对汉赋的影响,认为道家哲学思想及文学特质不仅影响了汉赋以大为美、以奇谲恣肆为美。
四、忆秦风周雅、唐诗汉赋,便遗忘、从头始。
李暮寒五、汉赋“劝百讽一”现象,反映了文艺理论建设落后于创作实践的窘困。
六、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并称为我国文化之瑰宝。
七、汉赋,之所以长期受冷落,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专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宫廷文学。
八、汉代器物赋是汉赋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散佚。
九、汉赋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文体特征来看,都表现迥然有异于其他文学的独特风貌。
十、班婕妤、班昭是同出一门的两位汉赋女作家,她们以各自的作品确立了自己在赋史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
十一、汉赋话语具有虚指性特征。
它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虚指性、内容的虚幻性和抒情方式的隐蔽性等三个方面。
十二、汉赋从它产生之初起就与骈俪结下了不解之缘,汉赋是最便于产生并容纳骈俪的土壤,因此,汉赋是骈文之一体。
汉代辞赋与汉代诗歌课件
社会影响与历史地位的比较
汉代辞赋在当时社会中地位较高,被视为文学艺术的代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诗歌则在历史传承中影响更大,成为古典文化的代表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 产生了重要影响。
04
汉代辞赋与诗歌的文化背 景
汉代的社会文化环境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王朝,创造了著名的汉文化,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总结词
汉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文化,经过楚辞、乐府的发展,最终在东汉时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 风格。
详细描述
汉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其中《诗经》的四言体例 对汉代诗歌的五言形式产生了影响。楚辞则以其华丽的辞藻和抒情的风格为汉代诗歌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诗歌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并经过文人的加工和创
韵律和谐
汉代诗歌注重韵律和节 奏,通过平仄和韵脚的 搭配,使得诗歌更具音
乐美感。
汉代辞赋与诗歌的艺术影响与传承
01
02
03
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代辞赋和诗歌在中国文 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 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对后世文学的启示
汉代辞赋与诗歌的艺术特 色和创作手法对后世的文 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和借鉴。
作,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总结词
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卓文 君、扬雄等,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 有重要地位。
VS
详细描述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作 品以华丽的辞藻、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汉代 诗歌的风采。卓文君的《白头吟》则以其 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汉代诗 歌的佳作。扬雄的《甘泉赋》等作品则以 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 了汉代诗歌的高度。
汉代辞赋
C、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像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刘勰称:“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从汉初的所谓骚体赋到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汉大赋,《七发》是一篇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
体制:篇幅较长,规模宏大,一般千言以上。
结构:多主客问答,句式参差不齐,兮字调基本消失;韵散相间,散文成分较多,故又称“散体大赋”;喜铺采摛文,排比事类,对事物作穷极声茂的描写,故又称“体物大赋”。
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
(三)抒情小赋(东汉后期):是一种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文辞清丽的赋作。
体制:篇幅较小,不采用大赋的问答体,通篇押韵,兮字调基本不用。如张衡的《归田赋》。
三、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一)汉赋发展期:
骚体赋,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多继承楚辞的余绪。当时所谓“大汉初定,日不暇给”,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不严,儒家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当时诸王纳士,著书立说,文化思想还比较活跃。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仍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在形式上初步有所转变。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此外还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鲁迅先生指出:“盖汉兴好楚声,武帝左右亲信,如朱买臣等,多以楚辞进,而相如独变其体,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汉文学史纲要》)这就概括了司马相如在文体创新方面的非凡成就。
2、其他赋家及代表作品:班固《两都赋》、杨雄四赋《甘泉》、 《河东》、《羽猎》、《长杨》等等。
【精选】辞赋的概念及特点
枚乘
枚乘,字叔,淮阴人。有赋九篇。现存三篇: 《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一般认 为只有《七发》可靠。 (a)“七发”的意思:“七发”是“说七事以 启发太子”。 (b)《七发》的艺术特色:极尽铺张。铺写过 繁,刻划有余而生动不足。 (c)《七发》的地位:《七发》是标志新体赋 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多方面奠定了汉赋的基 础。
司马相如
(1)司马相如:约前179 -前118。初名犬子,因 慕蔺相如而改名。字长卿。 蜀郡成都人。 (2)作品:《汉书· 艺文 志》著录有他的赋二十九 篇,今存六篇。其赋作以 《子虚赋》、《上林赋》 最著名,是汉代新体赋的 典范作品。《大人赋》、 《哀二世赋》、《长门 赋》、《美人赋》
“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 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 “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 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 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扬名发誉,而适足以贬君自 损也。” “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 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 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 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 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 始。’”
冯衍
冯衍,东汉初期的辞赋家。字敬通。《显 志赋》中多用典故,骈偶对仗,用前代名 人的遭际,抒发自己失官的感慨和愤懑。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 子。安帝、顺帝时, 两任太史令。因宦官 谗,出为河间王相。 他精通天文律历,创 制浑天仪、地动仪。 与司马相如、扬雄、 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张衡的创作
(a)《西京赋》、《东京赋》。这两篇赋合称为《二京
赋》,题材体制均模拟班固《两都赋》,但结构更为宏阔, 思想艺术上也显示出某些特色。 “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后汉书· 张衡传》 “下笔绣辞,扬手文飞” ——弥衡 (b)《思玄赋》和《归田赋》。《思玄赋》主要抒写政 治上忧愤不满的心情。《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归 田赋》从思想内容到形式体制均有独创。它是中国文学史 上第一部抒发辞官归田,隐逸山林志向的名赋。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 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 娱情。”
汉代辞赋
二、汉赋的概念及形式 赋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 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 赋颂传统,近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 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 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它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 又有散文句型自由,无严格格律限制的特点。 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 赋、汉大赋和小赋(抒情小赋),但典型的 汉赋是大赋。
(二)作品讲析:《七发》 1、解题: 《文选》李善注称:“《七发》者,说七事 以起发太子也。”(《文选》卷三十四) 文学史家一般以此赋为汉代散体大赋正式 形成的标志。《文选》旧题“《七发》八 首”,实即一篇分为八段。首段吴客问疾相 当于全篇之序,以下七事各为一段。
2、主要内容及主旨: 文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先 陈说音乐、饮食、车马、游观之乐,均未能 使太子兴起;再陈说田猎、观涛,引起太子 兴趣;最后向太子推荐方术之士所陈要言妙 道,而使太子“涊然汗出,霍然病已”。赋 作说明声色犬马之乐,不如圣贤的“要言妙 道”,在于劝戒淫奢,启发人们要注重精神 的追求。刘勰《文心雕龙· 杂文》称:“盖七 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 之子也。”赋中的劝诫之意十分明显,其中 所体现的逸豫亡身而明理救命的道理,所强 调的是精神健康重要性的问题。劝诫膏粱子 弟,也是劝诫世人。
贾谊赋在体制上对屈原作品多有借鉴。 《吊屈原赋》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多用 排比句,后一部分多用反问和感叹,上承 《九章》而来。《鵩鸟赋》主客问答的形式, 在《离骚》中已经采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也继承了《离骚》的比兴传统,风格也接近 楚辞。在形式上也基本保持了楚辞的形式, 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句式整齐而又有 变化。贾谊是散文大家,其赋作也有“以文 为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的趋向。 但总体上说贾谊还是在继承着楚辞的艺术精 神,进行着模仿性的创作。
第三章 汉代辞赋
汉末抒情小赋的特点
1、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或是表达对时势的愤懑,或是表达个 性情感的愉悦。
2、东汉抒情小赋常用四、六字句式,骈俪化倾向明显,而且喜 用典。
司马相如——汉代辞赋创作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 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 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 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 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 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 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 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 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七发》一篇是标志着散体大赋 形成的典范作品,体现出了汉大 赋的基本文体特征。
《七发》
这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 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 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 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 非”,太子乃霍然而愈。
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 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
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 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徵》、张协《七命》 等等。
专业资料三东汉时期?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代辞赋
汉代辞赋一、赋的定义:(辞更接近于诗)1、“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书·艺文志》),引于《礼记》,强调赋的音律,供朗读。
2、“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文心雕龙·诠赋》),强调赋的特色(铺)与功能(体物写志),即其艺术风格。
3、“赋者,古诗之流也。
”(班固),初为不入乐的诗。
二、辞与赋的联系与区别:1、汉代开始,辞赋连称。
辞的特征:描摹物状,抒情写志。
代表作:《离骚》,故又称“骚体”;不入乐,不可歌,只可诵,故又谓之赋,所以辞赋本一体二名。
2、散体赋取代骚体赋的地位:(1)辞主抒情,散体赋以体物为主。
(2)辞句式为骚体,而散体赋韵散结合。
(3)辞:依诗取义,引类譬喻,发愤以抒情。
赋:直陈其事,多侈丽宏衍,铺张扬厉。
(4)辞:婉转曲折,兼长风雅;散体赋雕饰浮词,堆垛名物。
总之:赋可以概括辞,而辞只是赋的一种。
只有骚体赋可称为辞。
三、汉辞赋的三种基本形式(从体裁上):1、诗体赋: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篇幅短小(比诗长)代表作:杨雄《逐贫赋》、《酒赋》2、骚体赋:形式与楚辞相同,句中、句末有语气词,铺陈更多,散文化3、散体赋,亦文赋:韵散结合,多采用对答体,辞藻华美,篇幅宏大。
四、汉赋的判断标准:1、有韵(四大韵:诗词曲赋)2、有铺陈(最显著)3、辞藻华美,盛世的恢弘大气五、文赋的特点及分类:1、特点:(1)框架上:有叙事的框架,以散文形式,不押韵,一般在序引部分(2)描写上:押韵,一般在铺的部分2、分类:(1)旧文赋:即早期文赋(2)汉大赋:汉赋的一种,以表现皇家生活、建筑为主,内容上体现大汉气象,特点是:大、韵、丽、铺A、规模宏大,篇幅长B、韵散结合C、辞藻华美,堆垛辞藻D、铺陈(3)七体:枚乘作《七发》之客,客人笑之,设七事以为问答,加以铺陈,号为“七体”。
用七段文字描写七件事物,韵散结合,以韵为主,借客主问答连缀各段。
(4)对问体:假设客质难,主辩解,与散文相似,大体有韵,多议论,表达思想。
名词解释汉赋
名词解释汉赋汉赋是古代中国文学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赋最早出现于汉代,而汉赋的鼎盛时期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
下面将对汉赋进行名词解释。
一、汉赋的定义汉赋是一种抒发情感、描绘景物、讴歌人物的韵文体裁。
它通过丰富的比喻、夸张的修辞和多层次的意象,以及独特的韵律和韵音的运用,表达出作者的感受和观点。
二、汉赋的特点1.比兴手法:汉赋以比兴为其主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与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描绘绚丽多彩的目的。
比如将云彩比作绸缎、流水比作银河等等。
2.描写技巧:汉赋以细腻的描写技巧著称,通过详细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气味等等,使读者能够产生直观的感受,仿佛亲临其境。
3.抒发情感:汉赋追求情感的真实和直接,通过凝练的词语和精确的构思,将作者的感情直接传递给读者,引发共鸣和思考。
4.韵律和韵音:汉赋注重文章的韵律和韵音的运用。
它采用七言或五言的句子结构,注重音节的抑扬顿挫,使文章既有音乐感,又有节奏感。
5.主题广泛:汉赋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以史事为题材的史赋,也有以山水为题材的山水赋,以及以人物为题材的人物赋等等。
不同的赋体强调不同的主题和情感,但都彰显了作者的才情和才华。
三、汉赋的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篇美得令人窒息的赋体辞章,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
它以婉约的笔触和悲壮的情感,描绘了屈原自贬谪之后的心路历程。
2.《观沧海》:《观沧海》是东汉文学家张衡的代表作之一。
它通过对海洋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沧海桑田的感慨与追求。
3.《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是东晋文学家高适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韵律,描绘了长安城的繁荣和盛景。
以上是对汉赋的名词解释。
汉赋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卓越的创作水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的名词解释
汉赋的名词解释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起源于汉代,流行于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汉赋是一种以辞章婉丽、意境深远、语言华美的散文体诗歌形式,常常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以描绘丰富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
汉赋是由"赋"和"汉"两个字组成的,"赋"是指以文学形式表达感情、描写景象的作品,而"汉"则代表了这种文学形式的发源和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汉赋的特点在于音韵优美、辞章华丽,不仅注重形式上的美感,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青山、碧水、繁花、月夜等自然景观为背景,以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赋予了诸多事物以人类的情感和思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观感和思考。
汉赋的题材多种多样,既有讴歌山川的,也有咏史抒怀的,有描写人物的,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
众多的汉赋篇章中,有的让人敬佩作者的雄才大略,有的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有的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例如,东汉末年文学家班固创作了《咏史赋》,通过描写古代英雄、历史事件,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思考。
除了内容上的丰富多样,汉赋在形式上也有其特点。
它常常运用平行句、插句、反复句等修辞技巧,以丰富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同时,作者还会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事物的形象化表达,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享受。
汉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产生时期,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文人雅士追求艺术的代表,同时也是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
汉赋被后世文人不断研究和模仿,成为了中国文学发展中不可抹煞的一部分。
汉赋的名词解释就像是揭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们通过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博大。
汉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
它不仅照亮了古代文人的心灵深处,也启迪和激励着后人在追求艺术和人文精神上的努力。
两汉辞赋
一、什么是辞赋
(一)赋的起源
辞赋又称古赋,汉以后又称汉赋。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两汉四百年
间文人创作的重要文学样式。 赋,原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即铺陈 直叙,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赋是在诗歌和散文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结果。 由于赋与楚辞有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 把辞赋连称。 由上述两点,可概括赋的一般特点是: 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 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 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 是一种独立的、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 殊文体,常采用问答体形式,句式整齐, 铺张,讲究辞采。
赋的定义:
赋是一种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与
散文性质的文学体裁。 赋抒情成分少,重于铺叙和描写,接近 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 半诗半文的性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主 客问答的形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吸收 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如:华丽的词藻、 夸张的手法等。
一、汉赋概说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 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今赋
今赋,即今体赋,又称当代辞赋,或新赋。 今赋是一个相对于古典辞赋的概念,是从古典 辞赋区划出来的新文体,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 过程 今赋,形式以当代抒情小赋成就最为上乘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属于抒情小赋。 一是抒情性强; 二是篇制短小; 题材广泛; 四:用科学管理,筑 发展大厦;靠技术创新,添腾飞翅膀。立 足国际,放眼全球;冲出九州,四海翱翔, 更高,更快,更强! 诗曰:勘探先锋地质眼,开发主力展新 容。增储上产声威赫,缚虎擒龙战绩丰。 挖潜增收开伟业,稳油控水立宏功。医生 巧诊疑难症,起死回生有万能。
(五)赋的基本形式
辞赋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辞赋名词解释古代文学辞赋名词解释:辞赋名词解释(一)1、辞赋的概念辞赋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属于抒情文学。
它用丰富多彩的笔调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所以,辞赋最早称为“赋”或“赋体”。
后来又叫“辞赋”,沿用至今。
“辞”是“辞章”的简称。
“赋”是“铺采摛文”的省称。
“辞”主要是指的文学作品的形式;“赋”主要是指文学作品内容。
“辞赋”合称“辞赋”。
2、辞赋的分类辞赋按照写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别赋”和“骈赋”两大类。
(二)辞赋的体制和格式1、辞赋的体制辞赋是在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源于诗,又与诗有别。
辞赋在形式上表现出特殊性:它的篇幅长短不一,篇幅较长的叫做“赋”,篇幅较短的叫做“辞”;有的把“赋”和“辞”统称为“辞赋”;也有人认为辞赋就是赋体,而且有所谓“三都赋”,即《东都赋》、《西都赋》、《南都赋》。
(1)体例(二)辞赋的体制和格式三、辞赋的特征1、雅言韵语,繁文缛节;2、言约旨远;3、注重细节描写,刻画性格;4、多用排偶句式;5、抒情议论交融。
四、辞赋的作家1、赋的鼻祖屈原,开创了赋体,并将辞赋从哲理性转变成艺术性;2、“三都赋”的作者扬雄,将赋的文体转向叙事性;3、汉代大赋家司马相如,开创了汉赋体制;4、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汉大赋”的先河。
五、辞赋与骈文辞赋这种文体和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严格的格式限制,无严格的体制约束。
因此可以说,辞赋和骈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辞赋和骈文,常常是交错在一起的,比如像辞赋中引用的古代散文,便可称为“古赋骈文”。
五、辞赋与骈文辞赋这种文体和其他文体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严格的格式限制,无严格的体制约束。
因此可以说,辞赋和骈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辞赋和骈文,常常是交错在一起的,比如像辞赋中引用的古代散文,便可称为“古赋骈文”。
汉辞赋的名词解释
汉辞赋的名词解释辞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以韵文为基础,以陈述、议论或抒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汉辞赋,正是在汉代得到大规模发展和繁荣的时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辞赋在古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鲜明的写作风格。
首先,辞赋往往以一种抒发情感、表达主观思想的方式出现,特别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烘托。
其次,辞赋能够通过独特的修辞手法,塑造出鲜明的意象,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化。
此外,辞赋还强调音乐性和节奏感,以便更好地引导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汉辞赋中,有一些名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与辞赋独特的艺术形式密不可分。
以下将对其中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1. 辞章:辞章是指辞赋中的一个段落,是一篇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辞章往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完成,通过一种逻辑、连贯的思路,以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作者的思想为目的。
一个好的辞章应该包含着情理相应、艺术独特的表达方式。
2. 意象:汉辞赋中的意象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化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想的一种修辞手法。
意象往往以景物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来传递情感和意义。
辞赋中的意象可以是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也可以是动物、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等。
意象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激发读者的联想,发挥魅力。
3. 诗思:诗思是指辞赋中蕴含的一种对诗歌的思考和体会。
诗思往往是辞赋作者对于古典诗歌的情感和态度的呈现,是一种对传统的“诗”的表达方式。
在汉辞赋中,诗思的运用不仅使作品更加具有审美价值,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4. 巫山不是云:巫山不是云是汉辞赋中的一个典故,形容虚幻的事物。
此典出自《左传·宣公十年》:“故立信者,人之情也。
试以右铭犹有巫山不是云。
”巫山,在汉代诗赋中是一个神秘、神奇的地方,常被人们用来比喻无法捉摸的事物或难以理解的现象。
以上仅对汉辞赋中的一些名词进行了简要的解释,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汉辞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辞赋的名词解释
汉代辞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品种之一,承袭了先秦辞赋的优点,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手法。
这篇文章将探讨和解释汉代辞赋中一些重要的名词和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1. 反诗
在汉代辞赋中,反诗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借鉴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却又有意避开诗歌的严格要求和规范,创作出具有辞赋特点的作品。
反诗常常以长篇为主,情感丰富,表达深刻,内容广泛,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
例如,在《东篱乐府歌辞》中,辞赋作家们通过反诗的形式,揭示出农民阶级的悲苦命运,借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2. 叹歌
叹歌是一种汉代辞赋中的典型形式,通常以抒发哀思、吐露心声为主要内容。
它以辞章、辞章之间的对话形式来展示思想和情感,使得作品充满了悲愤和哀怨。
叹歌常常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伤感情节,抒发个人的思念与痛苦,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当时的辞赋作家们通过叹歌这一形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例如,《九泉赋》是汉代辞赋中一篇著名的叹歌作品,以描写死后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3. 抒怀
抒怀是汉代辞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写作方式。
它通过抒发个人的感情和情绪,表达对于时代和社会的看法。
这种写作方式常常通过感慨万物、抒发心声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辞赋作品中的抒怀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等方式来达到抒怀的效果。
例如,《白马篇》以写白马的形象来引发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思索,并抒发了个人的愤懑之情。
4. 咏物
咏物是汉代辞赋中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通过对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描写和赞美,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汉代的辞赋中,咏物常常表达了辞赋作家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以《蜀道难赋》为例,辞赋作者通过咏史咏物的方式,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伟大成就,同时展示了对蜀道的险峻和艰难的描写。
5. 平仄
平仄是汉代辞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诗句中音节的长短和声调的升降变化。
它对于辞赋的节奏和韵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平仄的运用可以给辞赋作品增加韵律感和音乐美感,使得作品更加动听和优美。
辞赋作家在运用平仄时,需要根据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合理地安排长短音节的组合,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总结:
汉代辞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形式。
通
过对汉代辞赋中一些重要名词和概念的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反诗还是叹歌,抒怀亦或是咏物,每种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使得辞赋作品充满了情感与思想。
同时,平仄的运用也为辞赋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音乐美感,使得作品更具诗意。
在今天,汉代辞赋的影响仍然深远,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珍贵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