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课文《春》。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春天的美景。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默写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春天的美景。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朗读技巧。

3.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4.欣赏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中的美景的欣赏和感受。

5.学习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尝试自己创作。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课后作业背诵课文《春》。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题目自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学生在讨论、分享中,提高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春天的图片、课文朗读音频等。

2.教学参考书:《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

3.网络资源:关于春天的诗词、散文等。

六、教学建议1.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教案(共四课)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教案(共四课)

《春》核心素养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想象文中的春之景。

2.揣摩关键语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深入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忆你们学过的关于春天的古诗,选一首你认为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诗背诵给同学听,好吗?预设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教师点评:这首诗里有春鸟、春风、春雨、春花,还有一个沉醉在春天里的人。

预设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教师点评:诗人将二月春风比作剪刀,冒出嫩芽的柳枝在春风中轻轻摇动,春意盎然。

……春天让人陶醉,春天令人振奋。

现代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名作《春》里,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好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明确:设计意图进行初步感知的朗读。

三、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朗读课文。

小组选择“春日图景”中的一幅图景,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学习任务:①自由朗读课文,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图。

结合具体词句,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②明确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③小组交流,确定小组朗读片段,在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进行投入感情的朗读。

预设1:我们组朗读“春花图”。

这段话写得很美,比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春草春花的五彩缤纷。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非常有动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与灵动。

朗读的时候应该是带着喜悦和新奇。

小组朗读展示。

可以个人读、齐读、轮读。

预设2:我们组朗读“春风图”。

春风是令人陶醉的,首先是春风的轻柔,“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又吹来泥土的气息、花的香味,还传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声。

这段描写既有触觉,又有嗅觉、听觉,全方位地让人感受到“春风吻上我的脸”的那种陶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春》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课程中的生字词是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如“嫩绿”、“抖擞”等,需重点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象,如“春草图”、“春风图”等,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3)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语文《春》教案: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春》这篇课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写作练习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教师需提供具体指导和示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春天的变化?”(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春天的奥秘。
举例:
- “嫩绿”一词表现了春天草木生机勃勃的特点,学生需理解并学会运用这类形容词。
-课文中“春草图”一段,运用了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描绘春天的景象,是教学的重点。
2.教学难点
(1)词语的深入理解:一些词语如“抖擞”、“擞”字的使用较为生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含义,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语境进行解释。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课元《春》语文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课元《春》语文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下⾯是⽆忧考为您整理的⼈教版七年级上第⼀课元《春》语⽂教案【三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1、春 课标及学习⽬标 【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环境中的意义和作⽤;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的语⾔。

【学习⽬标】 1.了解作者朱⾃清的相关内容,学习⽐喻、拟⼈的修辞⼿法及表达作⽤。

2.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描写的⽅法。

3.赏析精美语⾔,体味蕴含的情感。

4.朗读并背诵课⽂,把握⽂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的美丽。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诵读,把握好重⾳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2、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法。

3、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感悟作者⽤诗情画意和⾳乐之美的艺术语⾔,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4、掌握“⽐喻”的修辞⼿法。

【学习难点】 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2、引导学⽣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法(如修辞⼿法、表达⽅式的运⽤)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度、按顺序、绘声绘⾊地描绘春天的写法。

体会本⽂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

利⽤多媒体营造出⾃然、美丽、温馨的春天,给学⽣创设⼀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2、朗读教学法。

每⼀个步骤都注意突出朗读训练,让学⽣在读中学、在学中悟,学会朗读抒情散⽂,体会春的优美意境。

3、⾃主探究教学法。

采取⾃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充分发挥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在合作探究中会的研读、精读、品读的学习⽅法,品味⽂中传神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课时:主要引导学⽣朗读,感受散⽂的意境美;整体把握课⽂感情学⽣⾃主掌握课⽂构架。

第⼆、三课时:深⼊学习课⽂的表现⼿法(情与景关系)、修辞⼿法(⽐喻、拟⼈);重点语句解析(结合课后练习题);课⽂结构。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

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只有认真准备好适用于自己的教案,教学能力才会有提升,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课堂效率,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春》教案1、学问目标:⑴积存“朗润、酝酿、卖弄、宛转、衬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⑵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2、力量目标:⑴揣摩观赏文中精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把握比方、拟人的修辞手法。

⑵把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

⑶学习细致观看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展生动描述的方法。

3、德育目标:精确把握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育喜爱生活、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领悟状物抓住特征,写景留意层次。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涵咏中创设观赏气氛,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赐予指导点拨。

3、课堂争论·评述·借鉴:如在争论、评述课文精彩片断的根底上,借鉴语言表达技巧。

【教具预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打印好的“春草图”“春雨图”“迎春图”的讲义资料、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在充分诵读感知的根底上,揣摩品析精彩词句,体会文章朴实隽永的语言美。

理清盼春──绘春──颂春的行文思路。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现冬春比照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背景音乐。

) 同学们,正如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严寒的严冬之后对春天到来的企盼、欢悦,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明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咏对象,很多名句广为传诵。

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表达宠爱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春游的乐趣。

《春》全教案

《春》全教案

《春》全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班黄扬帆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认识这篇散文的写景思路;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体会语言运用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体会行文线索;品味语言,学会运用修辞。

三、教学难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课文写景的语言美感,并将相应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实际当中。

四、教学方法导学法、互动法、交流法五、课时安排及任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结构进行整体感知;第二课时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体会语言运用的魅力。

第一课时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了很多有关春天的课文。

尤其是那些描写春天的诗句,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

春天里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春风细雨、鸟语花香,春天的景色在作家笔下常常令我们读者更加地陶醉。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世界,看看他笔下的《春》,有着怎样的魅力!课堂: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春》。

在这篇课文中,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语句来描写春天的景色。

下面,我们先来听听课文的音频,边听边标记出课文的自然段。

《春》配乐朗读.mp3师:在朱自清先生笔下,课文中描写春天的语言真是太美了。

好了,做完标记,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呀?请大家一齐回答我好吗?生:(齐声)十个自然段。

师:课文总共有十个自然段,是的!很正确!同学们,十个自然段篇幅较长,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几个部分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学习。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课文,快速地给课文进行分段。

请问同学们分好段落了吗?分好段的请举手。

嗯,还有三四位同学没有分好,请抓紧一下。

师:好了,下面,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分段”的结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春》七年级语文课文《春》教案1对于故事性不强的散文,如何在上课之初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学设计上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散文重在传情,在导入方式上不妨走煽情路线,渲染一种情景氛围。

在《春》这节课的导入环节上,我花了很多时间制作了长达三分钟的电子幻灯片。

幻灯片制作精美,动画完全自动并配以能够体现春天特点的背景音乐,很好的渲染了情景,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导入环节是很能够吸引学生并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具有画面感的。

值得注意的时,通过多媒体渲染情境进行导入,音频的渲染作用是很大的。

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作为一篇素以文字优美著称的散文名作,学习《春》时,应当将课堂上的主要环节集中在通过反复朗读品读作者优美的语言。

然而,对于预备班学生来说,通过反复朗读是否能够自然而然就悟出语言之美呢?即使感受到了语言之美,学生们又能否分析出之所以美的原因从而能够对这样的方法加以掌握并在需要之时予以运用呢?恐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不可缺少甚至于至关重要决定成败的。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第一步是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对一个章节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即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如:第六段写的是春雨,是静谧的春雨。

静谧是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能够读出来的,因此老师没有必要带着同学品读词句进而归纳出“静谧”一词。

品味语言的第二步是给予学生朗读的目标——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春雨的静谧的。

这使学生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不至于茫然无措,而是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去阅读。

这样的课堂阅读才是有效的,才是对学生有帮助的,也是学生乐于参与的。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者的表现手法也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品读语言的第三步是重组形成新的整体。

又如《春》的第六小节,第一步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获得对春雨“静谧”的一个初步印象,这个影响是感性的,是一个模糊的轮廓。

在第二步中,学生们从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如“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全笼着一层薄烟”“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慢慢走着”等等,学习到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种静谧的氛围,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老师的归纳,学生能够掌握实实在在的写作方法,获得了语文能力的提高。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2024年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2024年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春》教案2024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并背诵《春》全文。

理解并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观察、体验和感悟来描绘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经历过的春天。

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春天有哪些特点?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春》,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段落的主旨、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进行讲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课堂小结强调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7.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描绘春天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通过课堂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多媒体课件3.春天的图片素材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学习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一课《春》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一课《春》教案
2.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其读音、书写和意义。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修辞手法学习: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词语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有了互相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我看到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观察到一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或者是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次的课堂活动中,提供更多的话题选择,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结构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春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春天里的变化”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列举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如“嫩绿、绽放、婆娑”,并结合句子解释其意义,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在课文朗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互相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同时,针对课文结构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图表或思维导图展示课文的层次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描绘春天的顺序和手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课《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课《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课《春》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春》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自己的春天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感悟生活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导入新课。

2.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脉络。

(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解释原因。

(3)教师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4.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创作练习(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的春天故事”。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6.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句子。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在写作练习环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在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篇一」思考的问题:1、引导学生怎样欣赏文学作品?2、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案例描述备课前的思考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有着生命意义的师生的共融共进的历程,是生机勃勃和五彩缤纷的。

新课程标准给了学生海一般阔,天一样高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够充分施展自我个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但这样自然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大难度,备课空间宽了许多,知识储备与容量也丰富了起来。

就像本课《春》,在几次教材改革过程中,都坚如磐石,足见其长久的文学魅力。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好这一课,自然是摆在每位教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时刻想到赋予《春》一课新的教学面貌。

因此在备课中我想到既要向学生讲清知识点,又要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下,发挥“个性”。

因此本篇的讲解,着重从“美读”与“欣赏”两个角度进行,在过程中领略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前交流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老师希望你们用课上的精彩表现来证明你们的自信,相信自己是最完美的!课堂实录片段一、研讨课文第三段1、指名读文章第三段2、交流师:你喜欢这段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喜欢,它们好在哪里?甲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因为这个句子很美。

乙生(补充甲生的遗漏):他还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

师:他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乙生:把桃树红的花比作火丙生:“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因为他用了比喻的修辞,散落的状态好。

师:别的句子有同学喜欢么?丁生:我喜欢“赶趟似的”因为他描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神态很像春。

师:能否读一下这个句子?读出他的竞相开放。

(丁生读)师评:并没有读好,没有读出感觉。

(师范读)师:大家齐读这一句。

(生齐读)师:大家还喜欢哪些句子?戊生:“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因为有生机勃勃的活力,里面的一个“闹”字很精彩,把这样的情景表现的很形象。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春》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春》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语文《春》教案三篇本课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9课。

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点。

所以,《春》作为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出现是有其道理的。

由《春》这个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在诵读中体会、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学习者分析初一学生年龄小,阅读水平不是很强,特别是对写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

我打算从朗读入手,利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朗读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持续的“读”中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逐步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奋发向上的情感。

教学设计《春》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之一,本文不管在选材、布局谋篇还是语言上都堪称典范。

按照编者的思路,通常我们都是采用盼春-绘春-赞春这个顺序来教,重点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描绘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而这次教学设计,我尝试打破这个常规,整篇课文的教学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理论依据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

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中,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

朗读是培养学生精读水平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能够在反复地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品味。

学习目标:知识与水平:A.用普通话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结构,美的语言。

B.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C.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一,教材分析: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盼望她的到来,待她降临之后,则是尽情的欣赏这美丽的大地回春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文章结构体现了作者思路。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难点)过程与方法:在师生互动平等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读,多种活动来共同品析文章。

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

你看在他们的笔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喷薄而出的红日,那姿态万千的彩云,那争奇斗艳的花卉......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那么,同学们喜不喜欢这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的春,来赏析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这令人陶醉的春色。

(二)七嘴八舌话作者(三)师生互动,品析文章互动1:教师播放春的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字词读音,把握节奏和感情。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事物。

互动2:师生相互启发理清文章思路。

盼春——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颂春互动3: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中——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这篇文章简直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

老师也真想美美的读一回,同学们想不想读。

请你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有感情的读出来,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让我们一同来分享。

a,师生竞赛读文章,竞赛评析,学生点评。

b,分小组讨论,小组之间竞赛。

c,教师小结学习内容。

(四).体验与反思参照课文描绘春的手法,来描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

(五).课堂小结文中朱自清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春的画面,寄托了作者对春的由衷赞美和热爱之情,文章末尾作者高呼“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抓住春天这大好时机,奋然向上,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如何将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5.课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2)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其它作品。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3.阅读朱自清的其它作品,了解其创作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存在问题。

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课文《春》。

2.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春天的图片。

4.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5.课后作业范文。

6.评价标准。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学设计(优秀4篇)板书设计篇一用精炼、概括的文字勾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晰,形象直观,使美丽、温馨的春天永驻学生心中。

附板书设计:篇二板书:盼春春草图(草报春)山(朗润)春花图(花争春)春绘春总体轮廓水(涨)局部描绘春风图(风唱春)太阳(红)春雨图(雨润春)娃娃——新迎春图(人迎春)颂春三个比喻姑娘——美青年——力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篇三那么,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尤其是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这是需要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的。

对中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传统的要求一般有如下的内容:一是“自觉的获取知识”的心理状态。

指导学法旨在使学生产生自觉的学习心愿、意向、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环境和条件,自我调节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有宽泛持久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踏实训练的学习态度。

二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得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这些方法和技能主要有:学会做读书笔记,会做读书卡片;能借助工具书并参考注释进行阅读,能借助资料进行写作,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等等。

三是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的自学打下基础。

四是养成读书看报、写笔记等良好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学习也必须有所充实,有所发展,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学生今天的学习,就应尽可能考虑到掌握未来社会中会出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策略在一般意义上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

在教育学中它常与“方法”“步骤”同义,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有人也称其为“方法的方法”,它往往是方法之上的用于指导方法的具体实施的措施。

首先,做好语文学习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

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

当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书只是一个基本的准备,关键是养成只要读书就查阅词典的好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并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2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珍惜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2.2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春天的印象。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简要说明原因。

3.合作探究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课堂讲解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5.课堂小结5.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美景。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仿写。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分析了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3.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教学资源1.课文《春》2.春天图片3.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和感悟。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

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的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的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批注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以图片导入,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感受。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重点词语的朗读。

3.分析课文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段落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讲解课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等。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自主认读。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体会作者情感学生自主阅读,找出表达作者喜爱春天的关键词句。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行情感交流。

6.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7.课堂小结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8.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生字词学习方面,学生能够自主认读,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但在分析课文语言特色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继续改进。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春日田野的图片,轻声问道:“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回答:“花儿开了!”“小草绿了!”“温暖的阳光!”2.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尽量读出春天的感觉。

朱自清《春》优质教案

朱自清《春》优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材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春》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课文《春》;掌握生字词及其含义;分析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情趣。

3.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教学难点: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引出本课主题《春》。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查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4. 分析课文:学生讨论:课文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如拟人、排比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品味语言: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分享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如细腻、生动等。

三、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强调课文背诵和生字词记忆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春》。

2.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要求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6. 课堂拓展:学生分享课外的朱自清散文作品,了解其文学地位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朱自清与其他作家的散文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作文讲评:学生展示并交流上周的作文。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春天的美。

八、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强调文学鉴赏和写作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九、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教案
《春》教案
教材解读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我们应注意文章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深入了解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1.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着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2)“一切??????”这个自然段的怎样描写春天的?
(3)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学生体会,逐步建立正确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知会文章的内在含义。
教学内容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音。
Yùnniàngliáochēngsuōlìxīshūdǒusǒu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