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名师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
3.课件出示:“读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
(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1、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仿写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1.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加以明确:
第一组词语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属于AABC格式。
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2)《美丽的鹿角》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
2.说一说这两句子,都抓住了小鹿和人物的什么方面写的?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是分别写了小鹿的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
(相机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3.照样子,给要求补充填空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
1.课件出示:“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
(1)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不仅仅局限这几个故事,你还可以结合你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说一说。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课堂实录【课前导读】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引导他们养成勤奋认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懂得“日积月累”的重要性。

本节课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什么是“日积月累”,为什么“日积月累”是重要的,如何“日积月累”等知识点。

【课堂实录】一、课前热身1、学生唱歌《勤俭节约》。

老师:同学们,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先听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叫什么?学生:勤俭节约。

老师:非常好!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曲。

勤俭光荣,挥手道别懒惰光阴如箭,时间过得飞快只要勤奋,日积月累准没错懒惰伙伴,别说了,你好好想想吧!粗心大意,不知道错在哪里只要认真,提高不用太痛苦早做准备,珍惜学习的每一刻好孩子,我们一起勤奋去。

2、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日积月累”。

老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什么是“日积月累”吗?学生:不知道。

老师:“日积月累”就是指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成果,它要求我们要有耐心,不断地积累和努力。

二、正文教学1、读一读篇章,并让学生自己试着念。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打开课本,看一看第一篇文章,读一读,并看看有没有不懂的生词?2、宣读生词,解释词义并让学生说一说字词所在的句子。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听我的宣读,然后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生词的意思。

老师宣读:积累学生:积累就是指不断地积累和储存,不停止地像积雪团一样逐渐增高,用我们平时的话说就是“越积越多”。

老师:非常好!现在请你们读读这个字在本文中出现在哪个句子里?学生:它出现在第三、四段的第二句话中。

3、分组朗读文章并背诵。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你们两个人可以互相帮助,一起朗读这篇文章。

然后,请你们将文章背起来。

我们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来检验你们的记忆。

4、口头交流学生的思考。

老师:同学们,请你们将刚才阅读的文章讲一讲,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我们学到了“日积月累”的意义,知道要“勇于付出,坚持不懈”,我们要在学生和生活等方面不断地积累,才能够创造出思维和技能。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22我们奇妙的世界导学案设计22我们奇妙的世界学生预学案设计容预习字词1.读一读本课的生字,给下面的字补全音节。

______énɡ______ú ______ánɡd______ h______ 呈烛芒雕辉2、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并写出读音。

3、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

雕饰奇妙映射余晖变幻诱人圆润领略内容感知课文先写了天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后地上的______________,落日的______________和夜空中的______________;接着写了大地上______________的生长、各种______________诱人的颜色……冬天的______________等景色,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去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搜集描写大自然的优美文章,并读一读。

阅读质疑1.例:怎样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作者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并分别从天空、大地两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世界的奇妙。

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把事情写清楚。

紧扣中年段的词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这些普通事物中的美。

注重多样朗读,在读中感受奇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奇妙”写具体、写生动的。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10纸的发明导学案设计钟) (2)师强调本课生字的字形。

注意强调易错笔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①认真倾听,发现读错、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及时纠正。

②注意长句的正确断句。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围绕“纸的发明”讲了什么。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成课后练习1,填一填。

制、洲”是翘舌音。

观察字形:“录”下部是“氺”,“验”字的部首“”的末笔是提。

(2)反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停顿。

读给同伴听,请他指出不当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这样的词语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完成书后练习题1。

语来把课文内容说一说。

学生得到了语言训练,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

四、指导观察,规范书写(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按结构分类。

2、指出重点字“录、册、存、洲”,播放生字书写动漫。

注意生字的结构、笔顺和易错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5、组织学生作品展示。

1.观察生字表中的会写字,按结构分类,并读一读。

2、观察生字动漫,伸出手指随着书空。

3、观察教师的书写,注意易错笔画。

录:下边是“氺”。

册:最后一笔是“一”。

存:第二笔“丿”要伸展。

洲:左窄右宽。

“州”的三个点在横中线上方,第一个点和后两个点的方向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示,互评互改。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这一步骤很重要,不要流于形式。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认真书写生字。

1.说说本课收获。

2、认真书写生字。

书写有布置有检查。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顾导入,明确学习任务(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都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恩能够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的意思。

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5.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秘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恩能够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教学难点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师出示图片。

2.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

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题。

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海底世界?预设:生: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指名回答。

(3-4名同学)生: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

海底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还有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

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师:难怪作者会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读-随即评价。

师: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对海底世界一无所知,你应该抓住哪些词,来告诉他?生: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师:如果我们把“真是个”读得重一点,就能体会到作者对海底世界由衷地赞美。

我们一起夸一夸海底世界吧!(齐读)师:这一句其实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前面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哪个问题呢?打开课本,在文中找一找。

生:个别读,(作者知道答案吗?----知道。

知道还问,明知故问,这样的句子叫设问句)师:初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觉,你再想些什么呢?预设生:大海深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是啊,我们在读得时候特别想知道答案,迫不及待地想往下读。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赵州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 (2)

一、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就是《赵州桥》。

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认真书写课题。

注意,“赵”字的最后一笔是“点”,“州”字起笔是左点,其余两笔是右点,“桥”的木字旁也要由捺变成点。

(板书:赵州桥)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师:同学们,老师已经让大家预习过课文,那课文读好了吗?我们现在来玩个小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课文接读我最棒”。

师:同学们课文读得这样好,可见课前一定做了充分预习,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坚持下去。

(出示二三自然段,并把第一句话标红)师:同学们看这里,咦?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两段的第一句标红呢?生1 这两句话写出了赵州桥的特点。

师:孩子,你很会读书,你知道了赵州桥的特点,其他同学有什么样的想法?生2:这两句话都是对这两段话的总结。

师:孩子,你真厉害,你还知道总结。

(出示)孩子们看,这每段话都是围绕着第一句来写的,这样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出示:中心句)。

(出示三句话)师:孩子们,我们只要找到了文中的中心句,就能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哪位同学能用上这三句话,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按照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孩子,你真聪明,一学就会,掌声送给你。

同学们看,我们只要抓住中心句,并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概括)这是概括内容的好方法,请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个词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生写师提醒,孩子们要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要身子坐端正,还要把双脚放平,这样才能写出漂亮的字。

写好了就请做端正。

(师巡视一周)2、巧找句子,体会“设计巧妙”。

师:我们再来玩个游戏怎么样?游戏的名字叫“巧妙句子我来找”,听好哦,我说“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哪位同学能接着找到赵州桥的设计怎样巧妙?(出示:“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

”哪位同学能接着找到赵州桥的设计怎样巧妙?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赵州桥设计巧妙的句子。

)生读师巡视师:我看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现在谁想起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生读,找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实录

《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实录片段: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师: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师: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生:“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师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那些词句有趣?生: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趣了,一个人变成树的感受竟然是“痒痒的”。

生:“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生: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师:还有哪些句子很有趣?说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师: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生:我想还有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形状的鸟窝。

师:还有哪些地方?接着说。

生:“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师: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生: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生:神奇的还不止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师:谁来了?生:妈妈来了,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

师:而“我”——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生:“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师: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生: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师: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生:我的口水流下来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生:“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名师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名师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案名师教学实录一、内容简述本节课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的一堂精彩课程,课程主题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旨在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语文基础能力。

这节课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活动,包括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结构分析以及文学鉴赏等。

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遵循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

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入、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实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1. 介绍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的重要性部编版教材对知识点进行精细的筛选与系统的梳理,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年级下册作为过渡年级的关键阶段,对于承接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向高年级的复杂知识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逐步积累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教材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等。

在三年级下册的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课文选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三年级下册教材在内容难度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实现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自然过渡。

课文内容由浅入深,既巩固了之前学过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这种过渡的自然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避免因内容难度过大而产生的挫败感。

部编版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三年级下册教材中融入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

这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教学实录3 荷花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来的画面!师: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画面?生1:听了刚才的音乐,我好像看见一个仙女在亭子里弹琴,亭子旁边是满池的荷花!生2:我好像看见有一大池荷花在随风飘舞!生3:我仿佛就在荷花池里采荷花!……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

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荷花。

齐读课题)师:想看看荷花吗?生:(齐答)想!师: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可以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讨论。

(课件播放荷花录像,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观看时互相讨论。

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惊喜地叫起来,都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给你们带来美的享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好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生1:亭亭玉立!生2:千姿百态!生3:洁白无瑕!生4:冰清玉洁!生5:含苞欲放!生6:翩翩起舞!生7:争奇斗艳!……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我为你们认真的态度而鼓掌!这么多人想说呀,我可不急着听,我觉得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我分享,赶快找到你的朋友,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在他分享你的快乐的同时你也可以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你就收获了双份的快乐!(学生下面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生1: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像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师:你体会得真棒,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生2:我也觉得这一句写得最美!(生读)生3:老师,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我很喜欢小莲蓬,所以我觉得很美!生4: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吃莲蓬,所以我喜欢!生5:我也喜欢!(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嫩黄色”这种颜色,说不清楚,反正我喜欢!师: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生6: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很喜欢那种饱满得要破裂的感觉!师:你的感觉就是最美的!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这一句是写荷花含苞欲放,所以我喜欢!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谈到的其实是荷花的不同姿态,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生自由读书)师: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生:我能想象到荷花从荷叶中长出来,歪着脑袋的样子!师:你能模仿一下吗?生模仿,其他学生都笑了!生:我还知道荷花翘着嘴巴的样子!师:你能学学吗?生做翘嘴巴的样子,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师:荷花的姿态这么多,多美呀!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荷花的美?生:我还能想象荷花的姿态!(又一阵笑声)荷花的花瓣都张开了,就像一张花瓣床,小莲蓬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在床上玩耍!师:你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真佩服你!还有觉得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吗?生:我也想象到荷花的一种姿态!(笑声)好多荷花挨挨挤挤靠在一起跳舞!师:你的想象很美!还有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吗?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好像荷花……荷花……师:你说不清楚了,是吗?不要紧,说不清楚是很正常的,你能体会到“冒”字很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师:我也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呢?生:使劲地长!师:那你能读出使劲的感觉吗?生:能!(读)师:你还觉得怎样的长叫“冒”?生:快速地长!师:那你能读出快速的感觉吗?(生读)生:老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读得还不够快速!师:好样的,那你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快速是怎样的感觉!(生读)师:果然快!同学们,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呢?生1:我可以用“跳”!师:(竖大拇指)把“跳”字带到原句中读一遍!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跳出来!生2:我可以用“探”!师:带到句子中读!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探出来!生3:我想用“蹦”!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蹦出来!生4:我用“伸”!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伸出来!生5:老师,我用的是“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师:好一个“跳出来”“探出来”“蹦出来”“钻出来”!同学们,我要为你们喝彩,我想如果今天叶圣陶爷爷也在现场的话,他也一定会你们感到骄傲的!师:(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生1:荷花想到外面来透透气!生2: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生3: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生4:她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欣赏她的美丽!师: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师生齐读第2自然段)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爷爷!师:再想想?生:(恍然大悟)大自然!师: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在学生结束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4自然段)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想)那就美美地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师: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生:(自己站起来)我做第一朵荷花!师:你真勇敢!我为你配上音乐吧!其他同学,你可以和她一起舞蹈、飞翔、游动。

(生读,学生跟随着进行即兴表演,有的学蜻蜓飞,有的学小鱼游,有的翩翩起舞!)师:第二朵、第三朵在哪里?生:(很多学生一起站起来)在这里!师:哇!这么多荷花!好吧,你们就都做荷花吧!站着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书!坐着的同学也跟着表演!师:还有更多的荷花吗?(几乎全班站起来)师:这一次,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的世界吧!学生轻轻闭上眼睛,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想象,教室里显得很安静!直到音乐结束!师:你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生:(齐答)看到了,听到了!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生1:我看到了我们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生2:我看到了荷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非常好看!生3:我看到蜻蜓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生4:我看到小鱼从我的脚下游过!生5:我看到了老师在荷花池边给我们上课!师:你真会想!听到什么呢?生6:我听到有人在荷花池边弹古筝!生7:我听到蜻蜓在对我说,早上空气真好,飞来飞去真快乐!生8:我听到小鱼在对我说,它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美梦。

生9:我好像还听到青蛙在叫!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叫我佩服!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把它记下来!你们觉得呢?生:我已经会背了!师:再练习一下,等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背得好!(生练习背诵)师:谁先背?(生争着都站起来)师:你们都想背呀?那就满足你们,一起背吧!(生一起背诵第4自然段)师: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就背得这么好!表扬表扬自己!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生1:我想说,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生2:我打算这样赞美荷花:荷花你真迷人呀!生3:我想对大自然说,你太了不起了,你再多给我们创造美丽的荷花吧!生4:我做了一首诗来赞美荷花!师:来,念给我们听听!生:荷花!西瓜熟时荷满池,荷花荷叶龙凤配……(教室里一阵哄笑)师:你在我心中一直就是一个诗人,现在多学习,多积累,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还有很多学生想说)师:我知道同学们还有好多话要对荷花、对大自然讲,这样吧,下课后,把你要说的话,写成信寄给荷花姐姐,寄给大自然,好吗?生:(激动)好!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他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师:这节课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合作!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这么愉快!下课!6 陶罐和铁罐师:昨天,同学们回家已预习课文《陶罐和铁罐》,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篇课文。

(指板书,生齐读课题)师:大家要运用在阅读上学到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懂课文。

下面老师先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样了。

(出示写有“奚落”“傲慢”等11个词语的小黑板。

老师检查预习字词,第一步是要读准字音,第二步是抽查有关词语,其中对词素有“御”“慢”等作简要解释,对“无踪无影”换种说法积累词汇、为重点词“奚落”的学习作了铺垫。

)老师让学生“开小火车”读课文,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师:大家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生1:××同学把陶罐的“陶”读成了“tɑo”了,应该读第二声“táo”。

生2:××同学把“立即动手”读成“立刻动手”。

生3:我给自己提意见,我把“多美的陶罐!”读成了“多美的陶罐啊!”多了一个字。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有的还能自己发现问题,这很好。

读书就得像这样,把字音读准,不添字,不漏字。

(评:通过读书能检查是否真正读准了字音,还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读书不添字、不漏字的好习惯,也为分析课文打下了基础)师: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生1:这篇课文说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