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 第五章知识点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为海陆风。
2、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
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
3、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
4、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
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流体的连续性原理),从而形成强风,这种风称为峡谷风。
5、厄尔尼诺: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
线(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温现象。
6、南方涛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
(增高),两者气压变化有“蹊跷板”现象,称之为涛动。
7、大体上连续三个月SST(海水温度)正距平在0.5℃以上,即可认为出现一次厄尔尼诺事
件,达到上述数值的负距平时,则为反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
8、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
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
9、龙卷是自积雨云底部伸出来的漏斗状的涡旋云柱。龙卷伸展到地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称
为龙卷风。龙卷是一种强烈旋转的小涡旋,中心气压很低。龙卷主要发生在中纬度(20°~50°)地区。
10、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为内力和外力两种。以北
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西移路径
●西北路径
●转向路径
11、台风消亡的途径:
●台风登陆后
●台风移动到温带后
12、台风形成的合适环境条件和流场:
●广阔的高温洋面
●合适的地转参数
●气流铅直切变要小
●合适的流场
13、台风的结构:
●外圈,又称大风区,主要特点是风速向中心急增
●中圈,又称涡旋区,是台风中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最大
●内圈,又称台风眼区,风速迅速减少或静风
14、台风流场的垂直分布大致为三层:
●低层流入层
●上升气流层
●高空流出层
15、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5°~20°的海水温度较高的洋面上,主要发生在8个
海区,即北半球的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南半球的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
16、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按强度的不同
分为:台风(飓风)、热带风暴、热带低压。
17、东风波是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东风波一般表现
为东北风与东南风的切变。其结构因地区而有不同:
●在西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区,东风波呈倒V形模式,波轴随高度向东倾斜,槽前吹东
北风,槽后吹东南风,槽前为辐散下沉气流区,湿层较薄,只生成一些小块积云或
晴朗无云,槽后为辐合上升气流区,有大量水汽向上输送,湿层较厚,形成云雨。
●西太平洋东风波大多产生于西太平洋东部地区,由于西太平洋东部地区的低空为东
风,高空常为西风,以致东风波波轴向东倾斜,云雨天气发生在槽后气流辐合上升
区。
●当东风波移到西太平洋西部和南海地区时,因为低层经常有赤道西风,5㎞以上才
是东风,而且东风波风速随高度增大,其波轴逐渐变为向西倾斜,结果槽前气流辐
合上升,湿层厚,多云雨天气,槽后气流辐散下沉,湿层浅,多晴好天气。
18、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狭窄气流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
热带辐合带一般只存在于对流层的中下层。按其气流辐合的特性分为两种:
●季风辐合带
●信风辐合带
19、气象上的热带是指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脊线之间的地带。通常把南、北纬30°
以内的地区称为热带。
20、青藏高压又称南亚高压,是暖季出现在亚洲大陆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部的大
型暖高压系统。
21、西太平洋副高是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在它控制下将产生干旱、
炎热、无风天气。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变化对我国(主要是东部)的雨季、旱涝以及台风路径等产生重大影响。西太平洋副高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重要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活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西东,强度增大;自夏至冬则向南偏东移动,强度减弱。
22、在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沿纬圈分布的高压带,称副热带高压。副热
带高压带受海陆沿纬圈分布的影响,常断裂成若干个高压单体,称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副高呈椭圆形,长轴大致与纬圈平行,是暖性动力系统。夏季大陆高原上空出现的青藏高压和墨西哥高压也属于热带高压。
23、副高范围内盛行下沉气流,因而在低层普遍形成逆温层,尤其是高压东部逆温层较
厚、较低。副高内的天气,由于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少云、微风为主。
24、冷性反气旋发生于极寒冷的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如北半球的格陵兰、加拿大、北
极、西伯利亚和蒙古等地,以冬季最多见。其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泛,往往会给活动地区造成降温、大风和降水,是中、高纬地区冬季最突出的天气过程。
25、亚洲大陆面积广大,北部地区冬半年气温很低,南部又有青藏高原和东西走向的高
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因而成为北半球冷性反气旋活动最为频繁、发展最为强大的地区。
26、当冷性反气旋南移时,会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
流滚滚而来,给流经地区造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成为寒潮。寒潮主要出现在11~4月间,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较多,隆冬反而较少。
27、温带反气旋是指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反气旋。
28、锋面气旋的演变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初生(波动)阶段
●成熟阶段
●锢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