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观的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史观的总结归纳
一、现代化范式(现代化史观)的主要观点及典型试题
1、主要观点
现代化范式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用“现代化范式”指导的命题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

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5页)。

例题1,2011年滨州二轮模拟.(25分)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世界化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

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

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中国在15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

……新大陆及其银矿资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7分)
材料三“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

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


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8分)
材料四“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

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4分)
(4)“欲求超胜,必须会通”,这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中西文化观。

他认为只有走中西会通的道路,中国科学和文化才能走在世界前列。

那么,你对中国现代化之路有何认识?请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传统、西学与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6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二、文明史范式(文明史观)的主要观点及典型试题
1、主要观点
文明史范式就是以“文明”为单位来看待整个人类历史,通过不同文明类型的演进过程探讨人类社会的进步。

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

文明史观在当今的研究中所呈现的特点有五个方面:一是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而来的,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省略那些与现代文明关系不太密切的历史事物;二是从长时段考察历史,重点考察那些历史当中比较稳定、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例如政治经济制度、民族文化、社会心理等等,这其中也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三是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史发展阶段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现代化;四是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进的脉络,总结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的进步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五是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看到不同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具体发展道路。

还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工业社会以来的相互关系,考察国际社会中和全球化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等(杨宁一《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中国历史课程网)。

2、以文明史范式为指导设计的典型试题:
我们要“按照文明史观去理解教材,由此把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给予评价和认识”。

近几年高考试题,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这一文明历史观。

例题2.2011年烟台适应性练习(25分)文明史观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文明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势。

某班同学在探究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遇到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其一一解决。

问题一:异彩纷呈的文明之花
(1)新航路开辟之前,中西方基本处于隔绝状态。

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均以其丰硕的成果,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4分)
问题二:特立独行的文明轨迹
16世纪至19世纪早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在相似的经济状态下,其文明发展的轨迹却出现巨大的反差,表现在政治上是“专制化”与“民主化” 趋势的强化。

(2)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经济地位的“相似”之处。

指出东、西方(以英法美为例)在政治上差异的具体表现。

并分析“民主化”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13分)
问题三:殊路同归的文明交融
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极大冲击了中国传统社会。

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中华文明发生了嬗变,其中更多地容纳、吸收了西方文明。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华文明发生的嬗变。

(8分)
三、整体范式(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及典型试题
1、主要观点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整体史观对中学生来讲,最突出的应把握两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史观”兴起。

在中国,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已故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

吴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

吴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

因此,完全可以把整体世界纳入到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之中去。

2、用“全球史观”指导的命题
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

(这样的观点对于高考备考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一试题的题眼或题魂)
“全球史观”的直接作用是,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察历史。

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这四个“作用”从备考的角度,都要引起高度注意,即我们若从“全球史观”角度编拟一个试题,其题意的价值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全球史观”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例题3,材料二,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

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3)毛泽东是从什么视角(运用什么史观)来观察通商口岸的?(2分)试分别从全球联系和文明
演进的视角来评价通商口岸。

(4分)
4.社会史观
★主要观点
(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

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

五大社会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

例如: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5.生态史观
★主要观点
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放大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透过文明的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和环境污染等。

这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人类文明史上已走过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现在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时代。

在过去的两个文明时代,特别是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发展是以征服自然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

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的财富,而很少关注资源的保护与再生。

在生产方面,只注重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而将其余的物质都作为废物丢弃了。

所使用的技术与装备也大多是单程式的,使原料变成产品加废物,而没有废物回收、再利用等生产环节和技术装备。

在消费方面,用后即丢成为一种消费方式,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来承受其后果。

人类的生态文明,强
调的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6.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1)“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3)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

7. 唯物史观
★主要观点
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

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
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

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

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

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
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

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6、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

理论五: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4、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六:量变与质变
1、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

2、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3、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理论七: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

理论八:认识论
1、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
理论九:评价历史人物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1)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2)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3)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

3、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

4、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
5、透过现象看本质;
6、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看问题;
7、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

8、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
9、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