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
鼠类、蜘蛛昆虫 理化学环境 温度,湿度,尘埃,有害气体,通分,
光照,蓄舍基本结构
31
动物环境因素对动物疾病的作用和影响
. 养殖场建设 厂址选择、圈舍设计、管理防疫等
. 饲料、饮水 饲料是动物的营养物质,营养与免疫是影响机体健康的
两大因素,营养好坏直接影响免疫力。 水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溶剂,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 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 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 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54
、皮肤和粘膜传播。皮肤和粘膜接触发病动物或发病 动物含有病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 品,病原体通过皮肤和粘膜侵入。如被狂犬咬伤,接 生布病羔羊,抚摸发病动物,接触疫水,通过破损的 皮肤而发生感染。
. 监测范围:规模养殖场、散养畜禽、屠宰场、畜禽交易 市场、动物隔离场等。
.监测对象:某病的易感动物和病原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 壤、水源、饲料、粪便等)
. 监测分类: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发生疫情 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的监测,包括疫区封
39
.监测方式、方法 可全面监测或抽查,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
感染不一定发病
22
3. 动 物具 有易 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 免疫
23
4. 适 宜的 外界 环境
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 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
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
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指细菌(革兰氏阳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动物防疫检疫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

以下将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交配、咬噬、亲吻等方式传播疫病。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病毒颗粒传播疫病。

食物传播是指通过食物中的病原体或病毒传播疫病。

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虫等昆虫媒介传播疫病。

二、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动物的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隔离是指将疫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消毒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病毒。

疫苗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基本法律,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检疫的组织和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五、动物防疫检疫的国际合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国际防疫检疫组织(OIE)是全球动物卫生领域的权威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和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加入OIE、参与国际防疫检疫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合作。

六、动物防疫检疫的意义和挑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

2. 疫情诊断 接到疫情后,立即现场核实、诊断 3.采集病料 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病
料,送有关实验室进行诊断。
4. 调查疫源
2. 疫情控制
“边报告,边调查,边控制”原则
隔离患病动物
根据疫情初步诊断,将动物分为三类: 患病动物:有明显特征症状 可疑感染动物:无症状,但与病畜有接触 假定健康动物:无症状且无接触
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病原体是疫病发生的必要原因
1. 环 境中 存在 病原 体
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稳定性是疫 病发生的基础
动物易接触到病原体
2. 动 物受 到感 染
病原体侵入到动物体
感染不一定发病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3. 动 物具 有易 感性
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
7. 应激
改善和控制到位环境的措施
1. 养殖场的建设符合到位防疫要求
场址地势高燥,远离交通干线、屠宰场和畜禽交易市场,场与场、场
内各建筑物之间注意“卫生距离”,特别是种畜禽场。场内清洁道与 污染道分设,防止交叉污染。
2. 科学饲养管理
饲料、饮水卫生
科学饲喂 饲养密度合理 全进全出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 免疫
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
4. 适 宜的 外界 环境
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
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
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指疫病在动物中广泛传播。流行结果:发病畜禽 数量不断增加(个—群,群—群),波及的地域范围不断 扩大
流行过程:动物疫病发生—传播—终止的全过程
区域化管理: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疫区)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课程学时:48学时开设学期:第3、4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一门技能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树立依法防疫,依法制疫的理念,初步具备执业兽医岗位必需的知识及技能,为适应将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和就业准入制度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升学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畜禽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畜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它课程衔接非常密切。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出发,遵照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性、服务性、职业性”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要求。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考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块教学等课程教学体系。

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整体设计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整体设计
4学时
11
乳的卫生检验与处理
知识目标:1、掌握鲜乳的卫生检验 2、掌握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3、掌握乳房炎乳的检验 能力目标:会进行乳的检验。 情感目标: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②有责任心。
重点: 掌握鲜乳的卫生检验 难点: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6学时
1、教学内容的选取
选取原则
基于能力本位的考核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
《动物防 疫与检 疫》课 程总体 目标
工作岗位分析
三个工作情景 十一个项目
3、课程理念与思路
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典型工作任务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分析
职业分析
课程内 容设置
知识目标
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方法;掌握畜禽主要疫病检测,动物检疫相关知识;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各种工作环境下的工作技能,树立对防疫与检疫学习的过程意识和整体意识。
(一)、课程设置背景
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 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能从事畜禽繁殖、畜禽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动物检疫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牲畜总头数连续5年在1亿头只以上,我们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防疫与检疫技术人才在多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重点: 肉新鲜度的感官检验和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方法。 难点: 病死畜肉的各种检验方法和处理方法。
8学时
10
鲜蛋的检验
知识目标:掌握鲜蛋的常用检验方法及蛋的卫生评价。 能力目标:会进行蛋的检验。 情感目标: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②有责任心。
重点: 鲜蛋的常用检验方法及蛋的卫生评价。 难点: 鲜蛋的常用检验方法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05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面 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防疫技术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2. 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 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如疫苗研 发、病毒检测等,提高我国防疫 技术水平。
问题:动物防疫技术不足可能导 致新型病毒的传播与扩散,给畜 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1. 增强科研投入:加大对动物防 疫科研机构的支持,鼓励科研人 员对新型病毒进行深入研究,及 时掌握最新的防疫技术。

现代动物防疫
现代动物防疫技术更加注重综合 防治,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 、消毒、隔离等措施,以及加强
动物保健和流行病学监测等。
动物防疫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 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协调配合
动物防疫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防 控,包括疫病的监测、诊断、治疗等,提 高防治效果。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估
建立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技术的应用 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
制定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国际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3.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 其他国家开展防疫技术合作,共 享防疫资源和技术成果,共同应 对全球动物疫情挑战。
检疫技术不准确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检疫技术不准确可能导致漏检或 误检,使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给公 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3. 加强人员培训:对检疫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确 保准确完成检疫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复习题

动物防疫与检疫复习题

动物防疫与检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动物疫病:指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动物检疫:指国家法定的机构和人员,依照法定方法和标准,对动物、动物产品的健康卫生状况实施定性检测和处理的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3、疫病防制: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疫病限制在局部范围4、疫病预防: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通常采取包括隔离、消毒、检疫等措施不让传染进入目前尚未发生该病的地区;采取群体免疫、群体药物预防以及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保障一定的畜群不受已存在于该地区的疫病的传染5、动物防疫:包括整个动物饲养、经营、屠宰和动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6、产地检疫:动物及动物产品在离开饲养或生产地之前进行的检疫7、净化(疫区)检疫:在国内某地发生规定的检疫对象流行时进行的检疫8、运输检疫:对运输出县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包括发送检疫和途中检疫9、宰前检疫:对代宰动物活体进行的动物检疫10、宰后检疫:对屠宰后的动物酮体、内脏进行的检疫。

11、屠宰:指以人道的和无应激刺激的方式,将动物经过致昏和刺杀放血后而获取肉类的过程12、胴体:指屠宰放血后,除毛、内脏、头、尾及四肢下部(腕及关节以下)之后的部分13、肉(广义的肉):指通常作为人类食用的动物肉,包括肌肉、器官(肝脏、肾脏、脑、心脏等)和其他可食组织14、有机食品:指未被人为制造的化学杀虫剂、除草剂、肥料和许多其他不良物质污染的优质食品,是安全、有营养、不掺假的食品15、食品安全:预防或减少生物学、化学或物理学污染16、屠体:指屠宰放血以后没有脱毛或者剥皮后没有开膛的动物躯体17、摘脏体(肉体):指已经脱毛或者剥皮开膛取出内脏,但带头、蹄、尾巴18、胴体:指屠宰放血后,除出毛、内脏、头、尾及四肢下部(腕及关节以下)后的部分19、僵直的定义:指动物死后肌肉硬度增加的现象20、变质:指食品在储存中发生氧化等化学变化,或由自身酶发生自溶分解,使食品不能食用的变化21、腐败:食品由于微生物分解而不能食用的状态(狭义——蛋白质分解,广义——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22、食品腐败变质:食品本身的因素、环境条件和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3、新鲜度(鲜度),泛指生的水果、蔬菜、鲜活畜产品和水产品的新鲜程度24、保鲜期:维持新鲜不腐败变质的时期25保存期(保质期或货架期):肉制品由于经过加热或干燥等处理,质量稳定,不发生变质腐败的时期26、掺水肉(注水肉、灌水肉),指屠宰前向活畜体内,或放血后的尸体内或胴体肌肉内注入水分或含水物质的肉类二、填空题:1、动物屠宰的放血量约占总血量的(60%约2-4L);20-25%留在内脏,15-20%在瘦肉、脂肪和骨骼中;可食肉残留血不得超过(10%)。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设计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设计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概念,掌握主要动物的常见疾病及其传播途径。

2. 学生能够描述动物防疫的主要措施和检疫流程,了解我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

3. 学生掌握动物疫苗接种的基本知识,了解疫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疫情,提出合理的防疫措施。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物检疫流程的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动物疫苗接种计划,并进行风险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动物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增强保护动物健康的责任感。

2. 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对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的认识。

3.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动物福利,积极参与动物保护活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生物学科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动物防疫与检疫有一定兴趣,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动物防疫与检疫基本概念: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定义,以及它们在保障动物和公共卫生安全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常见动物疾病及传播途径:分析猪、牛、羊等家畜及宠物常见疾病,探讨其传播途径和危害。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动物防疫措施:讲解动物隔离、消毒、驱虫、疫苗接种等防疫措施,以及防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4. 动物检疫流程:阐述动物检疫的流程、方法和要求,介绍我国动物检疫法律法规。

教材章节:第三章5. 动物疫苗接种:介绍疫苗的种类、适用范围、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疫苗接种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动物检疫流程操作、疫苗接种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课件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课件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三)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特点
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发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和传播
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
1.散发性
如破伤风
2.地方流性 如巴氏杆菌病、喘气病
3.流行性
如猪瘟、蓝耳病
4.大流行性 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四)影响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对流行过程有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气候因素 (气温、湿度等)、地理因素(地形、海拔高度等)和季 节等。
一、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 1.询问调查 2.现场观察 3.查验有关资料 4.实验室检查 5.数理统计
一、流行病学发调生疫查情时要了解的内容:
⑴最初发病的时间、地点、发病季节、传播速
度及蔓延情况,疫区的各种畜禽的数量和分布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情的况,步发骤病和畜禽内的容种类、数量、年龄、性别及
• 免疫无规定疫病区: 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
过某种或某几种疫病,对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 范围内允许采取免疫措施,对动物和动物产品 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有关概念
• 监测区: • 缓冲区: • 感染区: • 自然屏障: • 人工屏障: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立的目的、意义
• 制定疫情监测规划和计划,科学、全面、准确 地开展动物疫情监测预报,是做好防疫工作的 重要内容。
具体要求
根据动物防疫法,结合本省、本地实际情况。
1、每年进行两次省级以上的实验室检查
2、每月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选3个乡-2个村-20 个养殖户=120个养殖户)
3、检测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临诊症状检查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1. 简介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和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动物防疫和检疫技术的专业人才,能够确保动物健康、食品安全以及人畜共患病的控制。

2. 专业课程2.1 动物免疫学动物免疫学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动物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及疫苗的研发和应用等内容,掌握免疫学原理和技术,为动物防疫和疾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2.2 动物疾病学动物疾病学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动物的常见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了解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措施,掌握疾病的防治方法,为动物健康管理和防疫工作提供基础知识。

2.3 检疫学概论检疫学概论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检疫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具备疫检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植物和动物检疫法规、检疫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疫情监测和报告等内容,了解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和方法。

2.4 防疫工程学防疫工程学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中的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实践操作,掌握防疫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能力。

3. 就业前景在现代社会,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3.1 兽医机构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兽医机构工作,从事动物防疫、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制定动物防疫政策,开展防疫接种和监测工作,协助处理动物疾病的突发事件。

3.2 检验检疫机构毕业生可以在动物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从事动物产品的检验和检疫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制定进口动物产品的检疫标准和流程,保障进口食品和动物产品的安全。

3.3 养殖企业和农场毕业生也可以进入养殖企业和农场工作,负责动物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202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CATALOGUE目录•动物疫病的预防•动物疫病的控制•动物检疫技术•动物疫病的净化与消灭•公共卫生与动物防疫01动物疫病的预防选择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远离污染源及交通要道的地方建舍。

动物饲养管理合理选址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和饮水。

科学饲养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动物排泄物,定期消毒栏舍和用具。

卫生管理诊断技术掌握动物疫病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如病原分离鉴定、抗体检测等。

监测计划制定定期监测计划,包括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疫情报告发现疫情及时报告,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动物疫病的监测与诊断动物疫病的防疫措施根据当地疫情和免疫程序,合理安排动物免疫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免疫接种隔离与封锁消毒措施人员防护发现疫情后及时隔离患病动物,对发病地区进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

对动物舍、用具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

从事动物饲养和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

02动物疫病的控制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常见动物疫病分类流行病学特征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症状三种类型。

每种疫病的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发病特点等都不尽相同。

03动物疫病的分类与流行病学特征0201一旦发现动物疫情,应立即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疫情报告与确认对疫区进行封锁,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内外进行全面消毒。

隔离与消毒针对不同疫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动物疫病的疫情处理动物疫病的控制策略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力度,提高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

强化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监测与预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疫病防治,包括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规范使用兽药、定期进行驱虫等。

科学防治加强与国际动物防疫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与管理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情挑战。

正确处理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关系

正确处理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关系

2020年第04期随着人们对畜禽疾病防控意识的增强,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和检疫之间的重要关系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在畜牧生产中尽可能发挥二者的联动与互补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畜牧生产的安全健康发展。

1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的关系临床生产中对畜禽开展防疫操作会对以后的检疫工作影响,如果能够正常开展防疫工作,并且将消毒、监测和基础免疫工作都落实到位,之后的检疫操作就会比较顺利。

畜禽生产中实施的检疫操作是对动物疫病进行防护的第一关,生产中防疫与检疫工作是相互依赖并且共同促进的关系,切实落实好防疫和检疫工作,能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防疫是检疫的基础畜禽饲养生产工作中,给动物进行防疫操作是开展动物检疫的基础内容。

2018年传入我国的非洲猪瘟,尽管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可用,但在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主管部门都全力开展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反复进行不间断的排查,开展许多次的消毒处理,并且做到及时设置检查站、卡等操作,同时加强了针对生猪流通领域的监管措施,以及严格禁止采用残厨剩余物饲喂猪只的行为。

通过对包保责任制的落实以及长效机制的逐渐形成,目前我国各地的非洲猪瘟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疫情相对稳定,生猪生产已经呈现健康安全的发展趋势。

所以,防疫人员必须提高防疫意识,以较强的责任感开展防疫操作,使复杂的疫情可防可控。

每年的春秋季节是畜禽疾病防疫的重点时间段,应该集中召开及时的各动物疫病防疫会议,对前阶段的防疫工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此外还要将日后的工作加以落实,由相关领导进行监督和检查,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畜禽防疫的大力宣传。

畜禽疫病防控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专业的防疫知识培训,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进行重点讲解,开展相关免疫操作和消毒处理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的提示,介绍疫苗的正确管理和使用原则,便于日后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饲养地区的相关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应该及时将各种防控物资准备充足,主要包括疫苗、消毒药、防控服、靴子、鞋套、口罩、注射器、脱脂棉等物品,要经常进行物资数量的检查,对过期、变质及数量不足的物品要及时补充和更新,确保饲养场内备有充足的物资,能够满足临床生产应用。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关系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关系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关系及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随着我国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在逐步提高。

同时,各类动物疫病的防治也成为畜牧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正是保障畜牧生产安全、确保畜禽产品质量、维护人类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动物防疫和检疫的关系动物防疫和检疫是两个不同但密切相关的领域,二者互为补充,共同维护了畜牧生产中的动物健康和安全。

动物防疫主要是通过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等综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而动物检疫则是在动物运输、交易、迁移等环节中,对动物进行检查,防止病毒、细菌等携带者传染到其他动物,进而影响整个畜牧生产环节的健康和安全。

二、在畜牧生产中的作用1.保障动物健康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力、加强防疫措施等手段,可以有效保障动物的健康,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另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以减少动物生产能力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2.保障畜禽产品安全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不可或缺。

无论是养殖、屠宰还是运输等环节,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畜牧业生产的环节和流程中不会出现疫情和其他污染,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维护人类身体健康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防止疾病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还能够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从而防止引起人类健康问题。

通过做好防疫检疫工作,能够保障人类健康的同时,也保障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畜牧生产中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加强防疫检疫知识的普及,加强防疫和检疫措施的落实,从而保障畜牧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和发展。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讲解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讲解


清洁养殖及建立无疫区等),防止疫病的发生。

预防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紧急、严
厉的综合措施,迅速扑灭疫情,终止

传播和流行。

预防、控制、扑灭三者互为补充、互为目的。疫
病的预防要求采取控制、扑灭措施;而及时控制、 扑灭疫情,则是最有效的预防。
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流行过程表现形式: 1.散发 2.地方性流行 3.流行 4.大流行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
一、动物环境卫生 1. 环境 2.动物环境: 饲养管理环境 饲料、饮水;饲养方式密度,规模等 生物学环境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其它有害鼠类、蜘蛛
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 寄生虫(线虫、原虫、吸虫、绦虫)等微生物或寄生 虫。非生命的致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 可少的环节,病原突破了人类的中间屏障,动物和人 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是动物源性疾病。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 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 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 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3. 动 物具 有易 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 免疫
4. 适 宜的 外界 环境
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 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
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
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紧急免疫接种
对未感染病原体的动物进 行紧急免疫接种,提高免 疫力。
扑灭性防疫措施
捕杀病畜
对感染病原体的动物进行捕杀, 防止疾病传播。
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 病原体。
消毒措施
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消灭病原体 。
04
动物检疫技术应用
进出口动物检疫技术应用
动物及动物产品
对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严 格的检疫,确保无疫病传入或传
对运输过程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疫,防止 疫病的传播。
屠宰检疫
对屠宰场的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肉品安全 无疫。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应用
疫病监测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动物疫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
对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了解疫病的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 ,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动物防疫概述 • 动物检疫技术 • 动物防疫措施 • 动物检疫技术应用 •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发展趋势
01
动物防疫概述
动物防疫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动物防疫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 施,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 生安全。
意义
动物防疫对于保障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保障国内畜牧业安全。
隔离观察
对进出口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 保无异常症状出现,防止疫病的
传播。
实验室检测
利用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 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病原 学、血清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发展前景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发展前景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发展前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与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紧密相关的领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阔。

首先,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在维护动物健康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动物饲养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养殖密度增加,导致了动物疾病的传播风险增加。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通过疫病预防、免疫接种、疫苗研发等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减少动物疾病对养殖业的损失,保障动物健康。

其次,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对人类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是人类食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通过对养殖环境、动物产品以及食品加工环节的监控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和防止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再次,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在国际贸易中起到重要作用。

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受到一系列的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规定限制。

为了进一步开展国际贸易,各国对动物防疫和检疫要求越来越严格。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通过对进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测和认证工作,帮助企业和贸易机构顺利完成国际贸易,促进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

此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加重,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在应对新兴传染病和环境危害方面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

如近年来出现的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疫情,严重威胁到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开发新的疫苗和防控技术,应对新挑战。

总之,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在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一专业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投入到这个领域,从事疫病预防、动物养殖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为社会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对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培养和发展也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这一专业的发展。

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实验报告单

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实验报告单

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
研究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和效果。

实验原理:
动物防疫与检疫是一项重要的措施,用于防止疾病在动物群体中传播和传染。

在防疫与检疫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动物患有传染病或者存在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对这些动物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动物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屠宰、消毒和安全处置。

实验步骤:
1. 选取健康动物进行实验。

确定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目标种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健康动物。

2. 收集病毒或细菌样本。

从已知感染的动物体内收集病原体样本,如病毒或细菌。

3. 建立无害化处理实验组。

将防疫与检疫中发现的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4. 实验组动物进行屠宰与消毒。

根据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对实验组动物进行屠宰和消毒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的进行。

5. 对照组动物进行安全处置。

对于对照组动物,根据防疫与检疫的规定,进行安全处置,如隔离、消毒等措施。

6. 分析结果。

对屠宰与消毒后的实验组动物进行病原体检测,确保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实验结果:
经过屠宰与消毒处理后,实验组动物的尸体和组织样本均不再带有病原体。

对照组动物经过安全处置后,不再对人体和其他动物传播病原体。

实验结论:
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动物无害化处理的屠宰与消毒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动物体内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传染。

安全处置措施也能确保已处理动物的安全性,避免其对人体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

该方法可以在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与检疫》试题库13套与答案
(每小题2分,共10分)
1、预防性消毒
5、临诊检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传染病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2、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在明确所带病原体的性质时,也可相应的称为、、。

3、检疫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及进行疫病检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4、免疫接种可分为和两种,前者是应用来进行接种,后者是应用来进行接种的。

5、一个畜牧场的畜群往往需要用多种疫(菌)苗来预防不同种类的疫病,并需要根据疫(菌)苗的免疫特点来合理制订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它通常被称为。

6、对某些畜禽传染病实施封锁时,应掌握、、、的原则。

7、综合性防疫措施可分为平时的和发生疫病时的。

这两个方面的措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和互相补充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防疫工作的方针是:()。

a、防治结合
b、养防结合
c、预防为主
d、综合防疫
10. 疫源地是指()。

a、传染源及其排出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b、病畜所在的地区
c、传染病流行的地区
d、被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11. 确定检疫期限是根据该种传染病的()。

a、最短潜伏期
b、最长潜伏期
c、平均潜伏期
d、病程
12. 对细菌、芽胞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的化学消毒剂是()。

a、氢氧化钠
b、漂白粉
c、新洁尔灭
d、酒精
13、具有杀鼠效力又对人畜较安全的灭鼠药是()。

a、磷化锌
b、安妥
c、敌鼠钠盐
d、氟乙酸钠
14、缩写的S P F是指()。

a、无菌动物
b、无病动物
c、无指定的特定的病原体动物
d、无病原体的动物
15、检疫处理的场地由()指定。

a、动物检疫员
b、畜(货)主
c、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d、动物防疫员
16、恶性口蹄疫引起犊牛死亡的原因是()。

a、心肌炎
b、胃肠炎
c、肺炎
d、口蹄部溃烂
17、()是由淋巴细胞增生引起的肿瘤性疾病。

a、鸡白痢
b、鸡马立克氏病
c、鸡新城疫
d、鸡痘
18、()只能通过脾传播。

a、焦虫病
b、囊虫病
c、乙脑
d、鸡痘
19、为防止形成新的疫源地,()病现场不允许剖检。

a、炭疽
b、猪瘟
c、鸡新城疫
d、口蹄疫
20、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是()疫病。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0、病畜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尸体一起落入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均可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炭疽病畜有哪些死后外观?
2、出具动物产品检疫证明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3、肉尸和内脏经检疫后,一般有哪几种处理方法?
4、怎样判断死畜肉?
《动物防疫与检疫》试题13答案
一:解释名词
三:单选题:
1、c
2、c
3、b
4、c
5、a
6、c
7、d
8、b
9、a10、a11、b12、a
13、c14、c 15、c16、a17、b18、c19、a20、a
四、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