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推荐文档)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推荐文档)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通过对《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

也扩宽了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让我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自麦克哈格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几大要素:地形;建筑物;植物材料;铺装;园林的构筑物;水;设计程序等等。

一: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

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有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互惠共生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生态调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

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

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

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

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生态位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有格林尼尔的“生境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超体积生态位”。

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世骏的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园林规划设计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总结

园林规划设计总结园林规划设计是指通过对园区的地形、环境、人文特色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园林规划方案,并通过设计手段来实现这些方案。

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的塑造、公共空间的功能等因素,以打造美丽宜居的园林景观。

1.全面分析和研究:在园林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园区的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园区的特点和可利用资源。

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规划目标和功能需求,进行方案的制定。

2.环境保护:园林规划设计中,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需要考虑到土地利用、水资源保护、绿化植被的保护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人文景观的塑造:园林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还需要塑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的景观。

通过对园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将其融入到园林规划设计中,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4.公共空间的功能:园林规划设计中,公共空间的功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场所,还需要具有活动、交流和互动的功能。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打造出具有多功能性和互动性的公共空间。

5.合理利用资源: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植被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园林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6.设计手段的应用: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运用各种设计手段来实现规划目标。

比如通过合理布局和绿化设计,打造出美丽的景观;通过景观灯光设计和构造形式设计,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7.参与公众意见: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公众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公众对于园林规划设计的需求和期望,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升园林规划设计的实效性和可接受性。

8.追求可持续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需要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注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笔记】园林规划设计

【福建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笔记】园林规划设计

旗开得胜
园林规划设计
一: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城市问题与环境问题归结
1.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
3.土地资源极度紧张
4.财力有限,自然资源有限
5.欧美文化入侵,乡土文化受到冲击
二:现在园林设计的九种倾向:——创新生态功能文化
1.设计要素的创新
2.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3.现代与传统的对话
4.自然的精神
5.对意义的探索
6.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7.生态与设计8.当代艺术的影响9.向传统挑战
三:观光农业的功能:
1.经济功能——提高农民收入
2.社会功能——稳定农业生产,拓展农村居民人际关系。

提高生活质量
3.文教功能——了解农村,认识农业
4.生态功能——观光农业更强调生态性,吸引游客
5.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区别于一般农业的特点,为游客提供基础游憩、疗养空间和休闲场所
四:观光农业的规划原则:
1.服务城乡发展高效农业
2.因地制宜突出生态
3.统一规划有利设施
4.突出创新重在利用
五:观光农业规格手法:
1
旗开得胜
1.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
2.主观造景服从功能实用
3.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
4.动态参与强化视觉愉悦
5.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
6.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
7.创意美与自然美的和谐
8.主体色彩体现农林氛围
9.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
2。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精选文档】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精选文档】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读书笔记地形1。

在设计过程中的基址分析记得,正确估价某一已知园址时,最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对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该地形既不平坦,又不均匀时。

基址地形的分析能知道设计师掌握其结构和方位。

同时也暗示风景园林师对各不同的用地、空间以及其它因素与园址地形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

2。

设计程序中首要任务之一,通常是要绘制“基础图”(base sheet)或园址的地形图。

这种原地形图通常绘有等高线、地界线、原有构筑物、道路及现存植物。

原始地形图可通过现场勘测、地图测绘或航测等方式绘制而成。

3。

所有的设计思想和方案,都可以覆盖于原地形图上的透明纸上进行研究推敲和绘制。

1) 在原地形图上大致画出用地的功能分区图。

2)研究各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原有地形的关系。

4。

从排水的角度来考虑,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

此外,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

5. 在大陆性温带地区,朝南的坡向在冬季比其它任何方位的坡向受到的直接日照要多。

朝北的坡向在冬季几乎得不到日照。

在夏季,所有方位的坡度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日照,其中西坡所受辐射最强,这主要因为它直接曝晒于午后的太阳之下。

6。

大陆性温带地区的东南坡向由于不受冬季风的侵袭,而受益于夏季微风的吹拂,冬季太阳的辐射和间接受到夏季午后阳光的光照等原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地段.7. 网球场的理想位置应在1-3%的坡度上。

8。

就大多数园址平面图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1:100-1000),等高差一般有1m或0。

5m.而地区性的比例而言(图纸比例尺为1:5000—30000),平面图的等高差可为5m、10m、15m。

9. 等高线使用原则:1) 原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

2)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

3)所有等高线总是各自闭合,决无尽头。

《园林规划设计》读书笔记

《园林规划设计》读书笔记

《园林规划设计》读书笔记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规划指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及其制作过程。

是宏观、总体、粗线条、大范围、小比例尺的,不详细反映工程各部分内容,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因而规划不满足施工要求。

园林规划主要解决总体控制(规模、经济各部分之间关系)、山水间架结构、功能分区、园路系统、导游路线组织、景点分级、园林建筑布局、环境容量及效益预测等原则问题。

设计指某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计划及其制作过程与规划相比设计则是微观、具体、细线条、小范围、大比例尺的,甚至细微到工程的每一个构件或部位。

设计必须反映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和工程做法,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1.科学依据:工程项目上科学原理和技术,如生物科学、建筑学及水、土科学等。

2.社会需要:游憩职能。

3.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决定设计手法。

4.经济条件:有限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

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适用、经济、美观;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服从总体、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在其框架内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工业企业、居住区、交通道路、管线工程等因素,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协调统一。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自然地形性质,以原有绿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山坡、沟谷水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少耗人力物力。

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多方兼顾、均衡分布、比例合理:兼顾性质、规模、内容、投资等各方面利弊,做到点(公园等公共绿地)、线(街道、滨水绿地、游憩绿地)、面(单位附属绿地)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使各类园林绿地占地比例合理、均衡分布、构成有机统一整体。

园林设计 读后感

园林设计 读后感

基本原则
功能明确,组景有方
1.水景区 ·多做环湖导游 ·水池居中,桥岛相连,四 周山 石、 建筑、花木环 抱,错落布局(苏州古典 园林)。
2.山林区
·道路多沿山脊或山谷走向。 ·游览路线忌直通,方向重复,或树干 分叉。 ·路线组织追求环行,均衡分支, 自成循环体系。
3.景物观赏点 ·一般安排在主景物的南向,景物坐北 朝南。 ·观赏点的位置可高可低,可进可退。 ·观赏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产生不同的 视觉条件 ·观赏点角度的变化
园林的布置方式
h.种植规划
中轴对称,树木配置等距离行 列式、对称式,树干整形模拟 建筑,动物。绿篱、绿墙、绿 门、绿柱。花卉布置以图案为 主的花坛、花带。
园林的设计方法
轴线法产生的规则式园林最适 合大型、庄严气氛的帝王宫苑、 纪念性园林、广场园林等。
i.园林小品
雕塑,瓶饰,圆灯、栏杆。雕塑多置 于轴线的起点,交点,中点。
二、山水法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以山体、水系为全园骨架, 模仿自然界的景观特征, 造就第二个自然环境
b.水体
挖湖堆山
c.种植
反映自然植物群落之美, 树木不修剪,配植以孤植、 丛植、群植、密林为主要 形式。
巧于因借,精在合宜 极目所致,俗则屏之,佳 则收之。
d.建筑
单体建筑多为对称或不对称 均衡布局 建筑群多不对称均衡。 全园不以轴线控制,局部有 轴线处理
e.广场与道路
f.园林小品
假山、石品、盆景、石 刻、砖雕、石雕、木刻 等
园林的布置方式
三、混合式园林 规则式,自然式交 错组合,全园没有 主中轴和副轴线, 或全园没有明显的 山水骨架,形不成 自然格局。
园林的设计方法
三、综合法 介于绝对轴线对 称和自然山水法 之间

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读后感

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读后感

园林景观构造及细部设计读后感以前我看园林,就觉得哇,花花草草加上几个亭子挺美的呗。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那可太多了。

就说这园林的构造吧,那简直是一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

从整体布局上看,就像下棋一样,每一块区域、每一个元素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和作用。

山水的安排那可讲究了,不是随随便便挖个坑、堆个坡就行。

山得有起伏,有主次,水要有来源有去向,就像一个故事一样有开头有结尾。

感觉园林设计师就像是大自然的导演,指挥着山石、水体、植物这些演员,让它们在这个空间里演一出好戏。

再说说细部设计,这部分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其实都是“暗藏玄机”。

比如一个小小的花池边缘,它可以是简洁的直线,给人一种现代、干练的感觉;也可以是蜿蜒的曲线,透着一股自然的灵动。

而且花池的材料选择也很有学问,石材的质地、颜色不同,营造出来的氛围就完全不一样。

要是用那种粗糙的石头,就有一种古朴的野趣;要是光滑的大理石呢,又显得比较精致高雅。

书中还提到园林里的铺装,我原本以为不就是铺个路嘛。

错!这铺路就像给地面穿衣服,不同的图案、材质组合起来就像不同风格的服装。

石板路一块一块整整齐齐地铺着,就像是西装革履的绅士;要是用小石子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那又像是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充满了俏皮。

那些园林里的小品,像雕塑、座椅之类的,就像是点睛之笔。

一个好的雕塑放在园林里,立马就能提升整个园子的文化氛围。

我想象着自己坐在一个设计精巧的座椅上,周围是精心布置的花草树木,那感觉就像是坐在一幅画里。

读完这本书啊,我再看身边的园林景观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好像戴上了一副能看穿本质的眼镜,能看到背后那些精心的构思和设计。

我还特别佩服那些园林设计师,他们就像魔法师一样,把一堆普通的材料变成一个个让人陶醉的园林空间。

而且我也在想,要是我自己能有个小院子,我也得按照书里说的这些好好设计设计,让它成为一个独特的小天地,那可多酷啊。

这书啊,就像一把打开园林艺术大门的钥匙,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园林景观设计》读书笔记--谢文华

《园林景观设计》读书笔记--谢文华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摘要: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本书介绍了一种园林最观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极具逻辑性和结构性。

几何学和自然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这种结构性的基础并成为概念设计形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鼓励你用几何学的和自然的思想去构思,利用书中所举的实例,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进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式.本书是你开拓拓思路的一种工具,是你走出设计困境的指引针。

下面就对本书几个重要内容进行探讨。

一、概念概念有多种形式,就本书而言我们必须区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哲学概念,另一种是特定功能概念.一般的哲学概念:哲学概念来表达一个项引的外形、本质特征、目的以及潜在的特点。

这种概念能使场地赋予特定的位置感,使特定位置予超出美学和功能之外的特殊意义。

根植于哲学概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特性,使你身处这一设计空间中便能产生特别的感觉。

生活中有很多专业的园林景观设计缺乏“地方特色”,即场地的一种特有精神。

他们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忽略了地方的文脉、人文精神。

因此,设计师需要发现并且揭示这种精神的特征,进而明确场地如何使用,并巧妙地使它融入有日的的使用和特定的设计形式中,以便体现这种精神,增强地方特色。

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必须投入自已的感情,必须了解和理解业主或使用者的基本情况,情感及日的,必须问自己设计出的具体形式是否融入了他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观,并成为当地文化和个人特点的真实反映.哈普林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设计的“内河码头广场喷泉”是由一些弯曲的、折断的矩形柱状体组成。

作为一种城市经历了剧烈地震所造成的混乱和破坏的象征物,它提醒人们这座城市坐落在不良的地质带之。

再如作者本人设计的“干园",环形的道路系统象征了生命的轮回。

道路同带有扇贝的石墙紧密结合代表着自然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相互依存。

这个小花园的园主人是即将结婚、并共同拥有这栋新房的两个家庭。

园林读书笔记

园林读书笔记

园林读书笔记【篇一:《景观设计学》读书笔记】场地设计初体验摘要: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和体验,其次才是对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

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并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规划的体验。

关键字:人,自然,体验,和谐一、引言初读书名,我便疑惑什么是所谓的“场地规划与设计”?带着这个问题,读完了全书,却发现仅用只言片语还是很难讲明。

场地设计,实质上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它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中都有所体现,尤其是景观设计学中的场地设计比较系统。

作为建筑学范围内的场地设计,它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无处不在,小到对细部的控制,大到对总体的把握。

它能够左右到建筑项目的优化方向,甚至有时候会影响到建筑的风格。

场地设计始终贯穿在建筑设计项目中,对场地设计的忽视,是一个建筑师专业不成熟的体现。

二、概述西蒙兹先生的《景观设计学》一书,是景观设计专业的经典和实践手册,作者通过简洁明了、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

全书有21个章节,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2章,首先讲述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必须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从宏观的角度给予读者关于宇宙、太阳、地球、自然、生态、景观、气候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第二部分为3-6章,针对重要的景观元素如土地、水、植物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总结各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第三部分为7-20章,作者具体论述了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社区规划、城市设计的导则和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第21章,作者作出总结,提出质疑和探索。

全书以诗人的语言、哲学家的思辨、艺术家的情感及工程师的严谨,对自然环境和规划设计领域方法进行了详尽深刻的阐述。

三、个人感受对于这门课:大学本科时期我学的是建筑学,并没有接触过场地设计,读研的时候选了这么课,我当时的想法是想通过上课学到点什么。

场地设计这门课,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

园林景观设计格兰特读后感

园林景观设计格兰特读后感

园林景观设计格兰特读后感读完格兰特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的那些东西,就像是被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园艺大师拉着聊了一通,那感觉还挺奇妙的。

首先呢,我就觉得格兰特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解特别有人情味儿。

他不是那种干巴巴地只讲怎么摆弄花草树木,怎么安排石头小径的人。

他把园林当成了一个有生命、有故事的地方。

就好像每一个园子都像是一个小世界,里面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桥都像是里面的居民或者情节。

比如说,他讲到园林里的角落怎么布置的时候,我就感觉他像是在跟我说一个神秘角落的秘密一样。

他说那些角落不能被忽视,哪怕是很不起眼的小角落,也可以种上几株特别的小花,或者放上一个小巧的雕塑,这样就像是给这个小世界里藏了个小惊喜。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在老家的院子里,有个小角落长满了各种不知名的野草野花,那时候觉得那就是个神秘的小天地,自己能在那儿玩好久呢。

还有啊,格兰特对空间利用的那些见解,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他说园林的空间要像一场舞蹈一样有节奏感。

大的空间就像是舞者舒展的大动作,小的空间就像是那些细腻的小动作。

你不能全是大空间,那样就显得空旷又单调;也不能到处都是小空间,会让人觉得拥挤憋闷。

这就跟我们生活一样啊,得有张有弛。

比如说城市里的公园,有那种开阔的大草坪,大家可以在上面放风筝、野餐,这就是大空间的魅力。

但是旁边又会有一些被树木围起来的幽静小道和小亭子,情侣们可以在那说悄悄话,这就是小空间的温馨了。

不过呢,格兰特也有些观点让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吐槽。

他有时候讲的设计理念感觉太高大上了,有点脱离实际。

就像他说某个豪华园林里要用什么稀有的植物来打造独一无二的景观,我就想啊,这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小园子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

我们可没那个财力和精力去满世界找那些稀有的玩意儿。

而且啊,那些稀有的植物可能还不好养活,万一死了,那不是白折腾了。

但是总体来说,读格兰特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像是进行了一场园林之旅。

我看到了那些精美绝伦的大园林的设计思路,也能从中学到怎么把自己家那小小的阳台或者后院捣鼓得更有趣味。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读书笔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读书笔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读书笔记- 园林相关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化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化重要包括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四个重要环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包括下列重要内容1、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2、规划期限和规模范围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4、规划目标与指标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和分区6、城市绿地系统分类规划7、树种规划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9、古树名木保护10、分期建设规划11、绿地规划的实施措施■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性质3、城市规模4、城市自然条件5、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条件6、城市用地分布现状7、城市中已形成的建筑物8、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城市绿地指标的作用1、可以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与绿化效果,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

2、可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是评价规划方案经济性、合理性的数据。

3、可以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如推算城市城市公园及苗圃的合理规模等,以及估算城建投资计划。

4、可以统一全国的计算口径,可以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定量分析、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更先进、更严密的方法提供可比的数据,并为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基础数据。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园绿地的数量,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Ag1m=Ag1/NpAg1m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Ag1 ——公园绿地面积(m2)Np ——城市人口数量(人)■人均绿地面积:Agm =( Agl+ Ag2+ Ag3+ Ag4)Agm——人均绿地面积(m2/人)Ag1——公园绿地面积(m2)Ag2——生产绿地面积(m2)Ag3——防护绿地面积(m2)Ag4——附属绿地面积(m2)Np ——城市人口数量(人)■绿地率:是衡量城市规划的重要指标,是指城市中各类园林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了全市绿地总面积的大小。

景观规划与设计原理笔记

景观规划与设计原理笔记

绪论古籍中根据园林不同的性质,亦称作“囿” “园囿”“苑囿”“圃”“园池”“宅园”“别业园林的概念:狭义的园林含意是指:在一定土地范围内,以观赏植物、园林建筑、园路、山石、水体等组成要素,运用艺术法则和工程技术手段构成一个供人们休闲、游览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广义的园林统称绿地,也称园林绿地。

包括狭义的园林,也包括城市街道绿化和工厂、单位、居住区,学校的绿化地及其他林地。

明计成《园冶》世界最早的园林专著园林的基本属性:1园林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基于园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表现出的时代特征,人们将世界园林的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

即:自然阶段、人工阶段和生态学阶段。

2园林实用与观赏的双重性观赏功能——自然美/人工美和艺术美实用功能——保持生态改善环境/休息游览的娱乐场所3园林的多学科性它跨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两大领域4园林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从园林的社会性可以延伸出园林的地方性和民族性。

因为决定园林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因素是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

园林艺术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时空艺术。

园林规划与设计规划与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行,是同一范畴、不同工作性能的两种工作。

规划指导设计,设计(战略性)实现并完善规划(实施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科学依据/社会需要(园林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要反应社会的意识形态。

)/功能要求/经济条件园林形式1规则式地形: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平地和缓坡组成;在山地、丘陵地区,由阶梯台地、倾斜地面与石级组成;其剖面线呈直线组合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体依据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多为几何形体。

水体: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建筑:用建筑、道路广场构成全园主轴线和副轴线。

建筑群和建筑组群采用中轴对称手法布置道路广场:园林道路均为直线、折线和几何曲线组成方格和环状放射形。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六、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人类住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

七、绿道:广义上讲,“绿道”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型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名词解释第三章城市绿地功能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第四章原理及公式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第六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第七章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第八章防护绿地规划设计第九章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9.1城市居住区绿地相关术语1、城市居住区: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居住区。

2、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15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100000人(约17000-32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3、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10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20000人,(约5000-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

4、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5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12000人(约1500-4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

5、居住街坊:由城市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3000人(约300-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4公顷),并建有便民服务设施。

读书笔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读书笔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读书笔记——自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第五章心得随着工业时代的过去,在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中,人们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当时,社会环境状况极差,大量人口死于瘟疫、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人们渐渐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肆意改造环境。

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从人类远古时期开始为自己建造栖息地、建造生活的洞穴开始,到现在摩天楼林立、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甚至是到了社会高度发达的未来。

人类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始终是和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

在自学完教材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之后,我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创作手法等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同时,还对于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一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大概的历史过程。

而这也是我在整个章节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思考清楚历史,就没法更好的生活于当下,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未来的建设,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教材上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人类脱离自然;人类破坏自然;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话,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人类依附于自然。

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在山洞等自然营造的场所中,每天靠打猎为生,几乎完全被自然所控制着。

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基本没有什么改造能力,也没脱离开自然的食物链。

(附图1)在这个时期,人类智力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人类也在慢慢进步。

2,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这个时期很长,从一开始聚落的出现,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前,都大致可以归为这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等需要。

但是,由于人们的力量还是有限,能改造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小。

庭院景观设计读后感

庭院景观设计读后感

庭院景观设计读后感读了庭院景观设计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后,我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小世界的大门,那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藏满宝藏的秘密角落。

以前吧,我看庭院就只是一个有花草树木的小院子。

但读完这些内容,我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大了去了。

这庭院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舞台,每一株植物、每一块石头、每一个小水景都是精心安排的演员。

比如说植物的选择,可不能随便乱种。

这里面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就像一场持续一年的表演,春天要有开花早的,像迎春花儿,一到时候就像个急性子的小演员,第一个跑出来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夏天呢,得有大片大片绿油油的叶子,像个大伞一样遮荫,那些花也得开得热热闹闹的,就像在开夏季狂欢派对。

秋天要有红叶黄叶,像变魔术似的给庭院换上秋装,到了冬天,那些常青的植物就成了坚守岗位的卫士,让庭院不至于太冷清。

还有石头,我之前觉得石头不就是硬邦邦地放在那里嘛。

可现在知道,石头的摆放那也是有讲究的。

大的石头就像庭院里的老大哥,稳稳当当,小的石头围绕着它,就像是一群小弟。

它们组合起来,有的像小山丘,有的像小动物,给庭院增添了一种自然又神秘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搭积木,看似简单,其实充满了创意和规则。

水景更是庭院的点睛之笔。

小小的一个喷泉或者一个小池塘,那就是庭院的灵动之处。

水流动的时候,发出的潺潺声就像在唱歌,让整个庭院都活了起来。

看着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感觉就像在看一场免费的水下表演。

而且啊,庭院景观设计还得考虑主人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要是主人喜欢在院子里喝茶看书,那就得有个舒适的小角落,放着舒服的桌椅。

要是家里有小孩,还得留出一块空地给孩子玩耍。

这就像是给庭院定制一套专属的个性服装,只有合适了,才看着舒服。

总的来说,庭院景观设计就像是一场充满诗意和创意的艺术创作。

它把大自然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一个小小的庭院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美感和故事的地方。

我现在走在别人的庭院外面,都会忍不住想象里面是不是也藏着这样一个精心设计的小世界,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窥探宝藏的小侦探呢。

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读书笔记

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读书笔记

《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读书笔记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理念在开篇之初,我对园林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要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艺术。

它旨在通过设计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实用功能并能体现特定文化或理念的户外空间。

这一设计过程涉及到自然与人工元素的融合,以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理念是园林景观设计背后的核心思想,它引导设计师创造出有意义且符合人们需求的空间。

我们要认识到园林景观设计是生态友好的,这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我们还要注重可持续性,确保未来的景观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具有持久性。

园林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需求和期望,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和社交等需求的景观空间。

我们还要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序列感和节奏感,创造出富有韵律和节奏的空间,使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舒适和愉悦。

园林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每一个景观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设计师需要通过研究和学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使景观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景观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能成为人们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园林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元素,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将最新的科技和材料应用到设计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

在这一章节中,我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生态友好、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理念将指导我在后续的阅读和实践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园林景观设计。

1. 园林景观设计定义及重要性第一章的标题为我初捧此书所看到的首要章节——园林景观设计定义及重要性。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愈加精致和富有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之我见(全文)

园林规划设计之我见(全文)

园林规划设计之我见XX:生态园林规划设计要以生态原理为基本、以保护环境以及原生态为主旨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和谐生长,共同构筑出一个种群协调,色彩丰富,造型优美的群落。

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以高低、平折等各种形式充分的利用光、水分、营养等要素,构成一个和谐的群落。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对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对于各种植物以及景观的搭配进行处理,以求达到景观效果与生态元素的进一步协调进展,以及研究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其他问题,并使其可以得到合理优化的解决。

1 生态园林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作为第三产业,其再生产本质是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城市土地资源的营养、承载能力,通过转化和固定太阳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生活游憩空间、美化城市风貌。

生态园林是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植物个体和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同时研究以植物群落的进展、组成、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扬其共生,避其相克,形成有规律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

城市生态规划布局是为改善城市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的规模阈、空间阈或时间阈进行配置及相关安排。

现阶段,人们大多注重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性,而对生态园林本身的生态学特征关注不够,还没有提出较具体的生态园林建设原则和目标。

而由于现行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前节所述的种种局限及问题,近几年来,学术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名词——生态园林。

2 规划设计景观园林的作用和意义2.1 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中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目标是改善城市的环境、美化城市的面貌,从而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工业的不断进展,使空气的污染越来越严峻,很多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

大量的绿色植物可以汲取大量的有害气体,调节城市的气温,并且能够净化空气、产生新奇的氧气,降低噪音的危害,可以很大的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

城市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设置较全的配套设施、建筑精美而且有合理的布局,植被绿化面积大,花草树木、四季如春,这样的景观园林环境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与身心的愉悦,可以大大的促进社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进步,使城市更加适合人居住,因此,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影响城市的环境。

园林设计笔记2

园林设计笔记2

一:园路铺张:大尺寸的花岗岩、抛光砖等板材适宜大空间,而中、小尺寸的地砖和小尺寸的玻璃马赛克,更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空间鹅子石,宜铺于不常走处乱青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花环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须用砖●主要道路。

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

宽7~8米。

●次要道路。

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

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

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

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

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

建亭地位,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

园亭要建在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

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

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园路的转弯曲折。

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

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

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

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避免多路交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园林绿地规划是指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即按照国民经济的需要,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一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即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规划指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及其制作过程。

是宏观、总体、粗线条、大范围、小比例尺的,不详细反映工程各部分内容,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因而规划不满足施工要求。

园林规划主要解决总体控制(规模、经济各部分之间关系)、山水间架结构、功能分区、园路系统、导游路线组织、景点分级、园林建筑布局、环境容量及效益预测等原则问题。

设计指某项工程施工方案和计划及其制作过程与规划相比设计则是微观、具体、细线条、小范围、大比例尺的,甚至细微到工程的每一个构件或部位。

设计必须反映工程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和工程做法,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1.科学依据:工程项目上科学原理和技术,如生物科学、建筑学及水、土科学等。

2.社会需要:游憩职能。

3.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决定设计手法。

4.经济条件:有限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

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适用、经济、美观;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服从总体、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在其框架内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工业企业、居住区、交通道路、管线工程等因素,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协调统一。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自然地形性质,以原有绿地为基础,充分利用山坡、沟谷水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少耗人力物力。

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多方兼顾、均衡分布、比例合理:兼顾性质、规模、内容、投资等各方面利弊,做到点(公园等公共绿地)、线(街道、滨水绿地、游憩绿地)、面(单位附属绿地)结合,大中小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使各类园林绿地占地比例合理、均衡分布、构成有机统一整体。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既要丛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远景目标和长期发展计划;又要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出发安排近期目标和工程项目,分清轻重和缓急,考虑由近及远的过渡,作到远近结合,避免造成以后改造的困难和浪费。

5.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应结合生产、增加收入、一举多得: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在发挥园林绿地休息游览、保护环境、美化市容等综合功能前提下,注意结合旅游、生产,形成多种经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增加收入。

三中国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由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1.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

殷、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秦、汉的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

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2.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冲击,豪门土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民间的私家园林异军突起。

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起来。

形成造园活动从产生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3.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帝国复归统一,豪族势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抑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为健全、完善。

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帝国历史上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活力的全盛时代。

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4.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继隋唐盛世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成长,城市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应的,园林的发展亦由盛年期而升华为富于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

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清代的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表面的繁盛掩盖着四伏的危机。

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

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大量涌人,中国园林的发展亦相应地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结束了它的古典时期,开始进入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三阶段——近现代园林阶段。

四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气候、文化、取材等的地方性差异,逐渐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巴蜀、西域等各种风格,其中江南、北方、岭南差异尤为突出,代表了中国园林风格发展的主流。

各种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各自造园要素的用材、形象和技法上,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

1.江南园林(庭院)江南的封建文化比较发达,园林受诗文绘画的直接影响也更多一些。

不少文人画家同时也是造园家,而造园匠师也多能诗善画。

因此,江南园林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也最能代表当代文人所追求的“诗情画意”。

2.北方园林(北京室园)在北方园林中,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

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

3.岭南园林(庭院)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

庭院和庭园的形式多样,它们的组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往往连宇成片。

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阳的效果,外墙减少了,室外暴晒的热辐射会相应有所消减,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和防御台风袭击。

4.巴蜀(川西)园林巴蜀园林有别于富丽豪华的皇家园林、细腻清雅的江南园林与精巧纤细的岭南园林,它自然天成、古朴大方,是以“文、秀、清、幽”为风貌,以“飘逸”为风骨。

不论是巴蜀的名人纪念园林还是寺观园林都带有公共游览性质,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面向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因而更陵近民间,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特有一种质朴之美。

五外国园林概述1.日本古代园林日本早期园林是为防御、防灾或实用而建的宫苑,周围开壕筑城,内部掘池建岛,宫殿为主体,其间列植树木。

而后学习中国汉唐宫苑,加强了游观设置,以观赏、游乐为主要设景、布局原则,创造了崇尚自然的朴素园林特色。

日本庭园受中国苑园的启发,形成东方系的自然山水园,而日本庭园的发展变化又根据本国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和民族感情创造出了独特的日本风格。

2.欧洲古代园林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建筑、园林开欧洲建筑、园林之先河,直接影响着古罗马、意大利及法国、英国等国的建筑、园林风格。

后来英国吸收了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造园之中,对欧洲造园也有很大影响。

3.西方近、现代园林近代园林一般而言,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唤醒了低落的人文精神。

园林的变革要相对迟一些,而且是曲折的,一般认为它经历了传统园林思想变革和城市公园兴起、城市绿地系统观念的形成两个阶段。

现代园林我国王晓俊在他2000年出版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一书中总结了现代园林的设计的九种倾向:①设计要素的创新;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③现代与传统的对话;④自然的精神;⑤对意义的探索;⑥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⑦生态与设计;⑧当代艺术的影响;⑨向传统挑战。

六园林规划立意中国传统园林意境创作原则1.自然在造园艺术领域,“自然”这一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总体景象的硕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如山水景象要符合自然界山水景观生成的客观规律,是对自然山水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索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淡泊建筑物小巧朴实,不追求宏伟华丽.色彩清新淡雅,不浓妆艳抹。

3.恬稳中国土大夫的心理特征是内向、封闭、习惯于沉思内省以取得内心的清静与心理平衡,审美情趣便是恬静。

幽静的山峦涧谷,水波不兴的江湖溪流;以及苍劲古朴的老树,静寂的山居茅舍。

4.含蓄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特点。

唯有含蓄,才能发人联想、回味无穷,而显露的、过于具体的形象,反而干扰了联想的深入和对意境的挖掘。

七园林规划布局园林绿地总体布局结构是指园林绿地各组成要素之间搭配的关系、方式所呈现的一种总体效果。

具体地说是指整个平面布局、各个景物和空间的立体造型以及整体的空间组织所呈现的一种总体效果和布局方式。

中外各种园林绿地布置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1.规则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

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2.自然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山水式园林。

它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3.混合式园林:混合式园林在创作时运用综合法,即介于绝对轴线对称法和自然山水法之间的一种园林设计方法,因而兼容了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特点。

从整体布局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将一个园林分成两大部分,即一部分为自然式布局,而另一部分为规则式布局;二是将一个园林分成若干区,某些区域采用自然式布局,而另一些区域采用规则式布局。

八园林规划构图法则在园林绿地中,将各种物质材料和时空因素组合成具有审美意义的平面图案、立体空间景观、动态空间景观序列以及最终成为美好和谐的园林整体环境的创作行为和过程,称为园林艺术构图。

在构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些艺术法则。

1.多样与统一: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

十分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即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过分一致又觉呆板、郁闷、单调。

所以园林中常要求统一当中有变化,或是变化当中有统一。

2.对比与微差:对比指的是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微差指的是不显著的差异。

就形式美而言,对比与微差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对比可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微差则可以借相互之间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谐。

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过分地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3.均衡与稳定地球具有引力,造园活动尤其是建筑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与重力作斗争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