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代政治抒情诗
中国当代文学史之7 郭小川、贺敬之
此部分请结合教材P67—71自学,重点掌握政治抒情诗的含义、渊源、实质、特征及两位代表诗人的思想艺术特征。
一、“政治抒情诗”1、含义:广义上说,十七年的诗歌作为新的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全都可以纳入政治抒情诗的范畴。
但这里还是将政治抒情诗作狭义的理解,强调这一诗歌体式内容与当时政治理念的直接联系。
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影响最大的一种诗歌体式。
十七年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年代。
政治抒情诗植根于这个年代人们对这一种新的政治现实的热情幻想。
它的兴起与新中国的诞生几乎完全同步。
比如,郭沫若正是在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天,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新华颂》,胡风也是在1949年底到1951年初创作了《时间开始了》。
前者以中国、人民、阶级、专政、中共、领袖这些直白的政治语汇构建了一首政治抒情诗;后者则通过政协会议、纪念碑奠基、开国大典三个重大历史场面,象征了一个全新的政治时代的开始。
2、历史渊源从艺术渊源上说,此时对政治抒情诗作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新诗就有着浪漫派风格的诗风;有崇尚宏伟的一脉,如郭沫若等的作品。
当然,更直接的承继是30年代的“左联”诗歌,和艾青等抗战期间大量出现的鼓动性作品。
蒋光慈、殷夫等的诗歌创作,往往注重选取国内外重大的政治时间和历史场景作题材,表达他们的体验、感受或歌颂、赞美之情。
而且作为抒情主体,他们所表达的也不是纯粹的个人情感,而是联系着一个阶级或阶层,是站在一个政治群体的立场上说话。
这些有别于一般抒情诗的特殊的抒情要素,经过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又与朗诵诗所要求的直抒胸臆、朗朗上口和富于鼓动性等诸多特征结合起来,奠定了“政治抒情诗”的最初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基调。
二是受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人,尤其是苏联革命诗人的诗歌影响(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从处理现实政治,到艺术表现,都给当代政治抒情诗提供直接的参照。
其名言“无论是歌,无论是诗,都是炸弹和旗帜”,也被热衷于“政治抒情诗”写作的一部分中国诗人标举为创作宣言。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
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
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的革命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
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
2.“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
马烽、西戎等的共性①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②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主张在生活中“不作旁观者”;③“写实”的风格,作品的思想、形象,来自“当前生活的底层”;④重视故事性、语言通俗3.新生代诗歌“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内容上,反英雄、反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
艺术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
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原生态口语化倾向构成了对新诗潮经典性的意象语言规范的颠覆。
4.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
《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
”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当前政治抒情诗的思考
对当前政治抒情诗的思考桂兴华政治抒情诗,决不能排斥个人情思。
做“思想觉悟大提高”的“押韵传声筒”不行,“文学工具论”早已废弃。
从“我们”到“我”,是新时期诗歌的重大转折。
这些年来总的感觉:该领域压力大,起色却不大。
政治抒情诗的作者姿态没有放低,也没有在意象的高坡上张扬青春之旗。
有所作为者不多。
好多人凡见政治抒情诗,均斥之为“口号诗”,都不愿读具体作品,还在一旁冷言冷语。
1.90 年代以来的诗歌面貌与猛进的中国不相称。
国家战略和大众生活被不少诗人漠视。
诗人的时代责任感过去被过分夸张,现在却以远离政治为荣,以鄙视崇高为乐。
小情调、小思想、小境界走俏,特别私人化的东西太多,缺乏对重大事件的关怀。
诗人是民族的一员,很难超越具体的政治。
政治题材怎么与诗歌艺术紧密融合,怎么大踏步进入大众话题,难题重重。
理论界有些混乱。
政治抒情诗的阵营里,审美标准又远离了艺术,平庸之作被吹捧的现象屡屡发生。
这样,就加剧了有心人的冷笑。
2.政治+抒情并不等于诗。
大题材的诗歌,往往失败于空泛。
政治术语频频入诗,直露而少“诗美”。
如何将大题材与小细节结合,是一个大课题。
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结合得越巧妙,越容易打动人。
军旅歌曲《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对我们有启发“其实我有铁骨也有柔肠,/只是那青春之火需要暂时冷藏。
/你的纤手离开我的肩膀,/我不会低下头泪流两行,/也许我们走的路不是一个方向,/我衷心祝福你啊亲爱的姑娘。
/如果有一天我脱下这身军装,/不怨你没多等我些时光”。
作者抓住了一瞬间,文章却做大了。
有画面,有十分开阔的背景,更有人情味。
揭示了内心活动,切入点巧,感人。
而靠概念生产出来的“政治抒情诗”是短命的,充其量是配合形势的产物。
何其芳早就认为“诗究竟还是不能走标语口号化的道路”。
“万山红遍,繁花似锦,战旗飞卷,鼓角震天”,那是诗的悲剧。
但是,有些作者抱着自己拥有的重大题材不放,听不进尖锐的批评。
殊不知:专门为革命创作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
[名词解释题,2分] 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以表达对社会、政治、国家命运等议题的情感和思考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诗歌形式。
这种诗歌通常以抒发情感为主,通过感情和语言的抒发来表达对政治事件、社会现象或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政治抒情诗既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也是诗人通过诗歌作品表达其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态度的一种方式。
1.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政治抒情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突出时代性:政治抒情诗关注社会和政治议题,时常通过诗歌来反映某一特定时代的政治现实和社会风貌。
诗人常常以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作为切入点,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态度。
(2) 表达情感:政治抒情诗在呈现政治议题的更注重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诗人通过诗歌的语言、意境和形象等手段,抒发对政治事件、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命运的情感和思考,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共鸣。
(3) 反映多样性:政治抒情诗能够通过不同风格、形式和手法来体现政治议题的多样性。
有些政治抒情诗以抒发对政治事件的愤怒和不满为主,有些则以对国家兴衰命运的深沉思考和感慨为主,还有些则以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担忧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 政治抒情诗与艺术创作政治抒情诗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政治抒情诗是诗人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关注,是诗人在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
政治抒情诗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呈现政治议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通过情感的共鸣来理解和认同诗人对政治现实的思考和态度。
政治抒情诗也可以通过诗歌的形式和艺术手法来开拓诗歌的表现领域,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展现政治议题的内容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创作价值和实践意义。
3. 政治抒情诗的现实意义政治抒情诗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抒情诗可以通过诗歌的形式来呈现政治议题,引发公众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有助于增强社会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政治抒情诗能够通过情感和语言的抒发来激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引起社会对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有助于形成更加良性和积极的社会氛围。
政治抒情诗
“
楼梯体
”
。
12
、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
“
楼梯体
”
,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
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
、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
、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
1
)在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典型形象。
梁三老汉:
当代文学史上塑造最经典的中国传统农民的形象。
他动摇与集体和个人两条道路
之间:
一方面自私,
一方面希望儿子成功,
而儿子越成功与他的思想距离却越远。
政治抒情诗:一般情况下,那些在题材上或者视角上被政治化了的诗歌称为政治抒情诗.在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者人民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究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经常使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的组织形式。并不断融入古典诗歌的对偶排比方法,以加强形式感,
1
、
50
年代的长篇小说
“
三红一创
”
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
(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
《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
对政治抒情诗看法
政治抒情诗是一种将政治主题和抒情语言结合起来的诗歌,它通常用来表达作者对政治问题的看法或呼吁政治改革。
对于政治抒情诗,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政治抒情诗是一种有力的表达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政治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通过政治抒情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政治问题的复杂性,并且这种诗歌也可以提高人们的政治意识和参与度。
另一些人则认为,政治抒情诗可能会被滥用,用来宣传某些政治理念或鼓动政治运动,而忽略了其他观点的存在。
因此,在阅读政治抒情诗时,我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尽量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避免一味跟风。
总的来说,政治抒情诗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学形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政治问题,并且可以促进政治改革。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避免政治抒情诗被滥用,保持批判性思维。
对当代政治抒情诗的探讨
5 0年代末 6 0年代 初 的政治 抒情 诗大 都 带有 政 治色
彩, 从政治 角度观察 、 考并 表 现社 会生 活 , 材集 思 取
是作 家人生意识 的全 面表 露 , 当然 也 包括 了政 治 意
识, 只要 它是 通过 审美 手 段 来 表 达 的 , 们 在 反对 我
文学沦 为政治传 声筒 的 同时 , 不 必一 概 反对 文学 也 作品含 的政 治因素 , 只要 这 些 因素 对 于社会 进 步有
利 。[ ’1 ’]
启悟与感 受。
关 键 词 : 治抒 情 诗 ; 治 性 ; 动 性 ; 政 政 鼓 时代 精 神 中 图 分 类 号 :2 6. 12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一l 0 ( 0 9) 5~O 1 17 8 8 20 0 0 9—0 3
在2 o世 纪 中 国文 学史 上 , 随着 社 会 革 命 和 民
调 它在社会 生活 和 群 众 中 的战 斗 性 和鼓 动 宣传 作 用, 与之相 应 的是 对 所 表 现 的 感情 的激 越 、 壮 的 豪
追求 , 以及感 情 表 达 上 的 明快 、 接 和彻 底 。郭 小 直
作 为 2 世 纪 中国左翼 文化 思 潮 在诗 歌 实践 中 0
的直 接成果 , 治抒 情诗 的出现最 早 可 以追溯 到 2 政 0
诗 的 发 展 , 是 当 时 国 内外错 综 复 杂 的 政 治 斗 争 与 社 会 生 活 的 反 映 。 作 为 一 种 特 定 历 史 时 期 又
如何看待当代政治抒情诗
历史与激情——对当代政治抒情诗的话语分析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随着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历史的主题,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便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直接,以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直到70年代末,当代诗歌少有不带有政治色彩的,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并表现社会生活,在取材时集中1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内容,或直接表现具体的政治事件,或通过不同的生活侧面表现社会普遍的政治情绪,并以政治标准评判作品的价值大小,成为相当长的时期中主要的诗歌潮流。
很显然,最能代表这一时期诗歌主潮的诗体,非政治抒情诗莫属。
如果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将这些诗作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来考察并分析其规律性的话,我们则能得到全新的启悟与感受。
作为20世纪中国左翼文化思潮在诗歌实践中的直接成果,政治抒情诗的出现最早可以溯源到20年代瞿秋白的《赤潮曲》、蒋光慈的《血祭》,30年代殷夫的《我们》、田间的《给战斗者》,40年代何其芳的《毛泽东》等都是这一诗体的早期名篇。
但是政治抒情诗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则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
这是由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非同寻常的兴盛所导致的。
1949年底到1950初,胡风创作了交响乐式的政治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1950年石方禹发表《和平的最强音》,1954年有邵燕祥的《我爱我们的土地》,1955年郭小川写下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等)共7首)组诗,1956年贺敬之发表《放声歌唱》等,这都是轰动一时的政治抒情诗名篇,对当代诗歌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这些作品中,尤以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为代表,除了普遍性的政治主题和题材的鲜明的社会性、政治性之外,迄今为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已经不再是以往诗歌作品中的富有独特个性的诗人自己,而往往是一个人民或阶级代言人的“大我”(“我们”)。
而这,恰恰是政治抒情诗最本质的特征。
那么,这种明显抛弃抒情诗以往的2艺术经验和对独特性的要求,以抽象的“大我”(“我们”)所进行的创作,无疑“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情绪高度政治化的结果”(洪子诚语)。
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
By OpenAI GPT-3
政治的天空,漫布着黑暗的阴云,民众们沉浸在长夜的无尽长久,权力的腐败和贪婪无处不在,脆弱的民主被偷偷损毁。
领导者们已经迷失了初衷,他们的承诺变得空洞而平庸,民众的希望在渐渐消散,他们的呐喊被置之不理。
贫苦的人们在长夜漫漫中苦苦挣扎,他们的权利被凌驾在水晶权贵之上,腐败的政客拿走了他们的馒头,他们只能饥肠辘辘地颤抖。
但愿春天的曙光终会到来,那将是一个公正与尊严的时代,民主的火焰将再次燃起,人民的心声终将得到回应。
我们的声音将继续传承下去,用文字和热血讴歌真理和正义,政治的抒情诗将成为我们的武器,把黑暗的阴云永远驱散。
让我们高唱自由和民主的赞歌,让我们为公平与平等而奋斗,我们相信在众人的努力下,繁华的春天终将到来。
不要放弃,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勇敢地站起来,摒弃恐惧和绝望,为美好的未来奋斗不懈。
政治的抒情诗,正是我们的宣言,我们用文字书写着自由的篇章,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让真正的民主成为现实的方向。
在政治的天空中,我们将用抒情的力量创造奇迹,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康,永远不懈地追求进步。
注:该作品由OpenAI GPT-3生成,仅为虚构内容,不代表任何真实事件或观点。
政治抒情诗特点
政治抒情诗特点政治抒情诗,那可不得了哇!它常常充满激情,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你想想看,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那诗里的词句,多有力量啊!仿佛能把人一下子带到那个充满热血和奋斗的时代。
那感觉,就像你在听一场激昂的演讲,让你的心也跟着沸腾起来。
诗中的情感像汹涌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你的心灵。
政治抒情诗往往有着宏大的主题,像一座巍峨的高山。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就是围绕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期盼展开的嘛。
这就好比你站在山顶上,俯瞰着广阔的大地,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自豪。
它让你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自己的责任,让你想要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去努力奋斗。
政治抒情诗还很有时代感呢,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特定的历史时期。
贺敬之的《回延安》,把那个时代人们的热情和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像你在看一部老电影,那些画面和情感一下子把你拉回到过去,让你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政治抒情诗的语言也很有力量,像一把锋利的剑。
北岛的一些诗,虽然比较含蓄,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能穿透人心。
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前方的路。
它的词句能让你深思,让你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政治抒情诗常常会引发人们的共鸣,像一首动听的歌。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多少人读了都深受感动。
那感觉就像你在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歌词和旋律都触动着你的心弦,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它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刻都能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
政治抒情诗有时候像一阵春风,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当你读到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政治抒情诗时,就会觉得心里暖暖的,仿佛有一股春风吹过。
它让你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政治抒情诗也可以像一颗星星,在夜空中闪耀着光芒。
它能在黑暗的时刻给人指引方向,让人不至于迷失。
就像你在迷茫的时候,突然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它会让你重新找到前进的道路。
政治抒情诗还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前进。
它用鲜明的主题和强烈的情感,号召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政治抒情诗名词解释当代文学
政治抒情诗名词解释当代文学
政治抒情诗:是指那些以诗的形式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的作品。
它以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相结合,常采用长诗的形式,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具鼓动性。
代表诗人有贺敬之,郭小川等。
政治抒情诗:(1)特点:政治抒情诗直露的表白诗人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情操,甚至以标语口号来替代感情的抒发.诗的主题是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浅薄的比兴象征、托物言志的方法大量运用.(2)代表诗人:郭沫若、臧克家、殷夫、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及解放区诗人是新诗革命传统的代表;胡适、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等是“和当时革命文学对立斗争的一个反动的资产阶级文艺作家的集体”。
《离骚》是屈原(约前340~前277)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是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崇高理想和炽热的感情,迸发出了异常灿烂的光彩。
《离骚》表现了诗人眷念祖国和热爱人民的胸怀,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有着宏伟的抱负.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国的危亡,还想让楚国强大起来,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离骚》还表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憎恶黑暗、嫉恶如仇的精神。
借鉴与发展——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与俄国未来主义诗歌流派创作手法的比较分析
综合论坛新教师教学一、俄罗斯白银时代及其代表流派的概述俄罗斯文坛的白银时代之名由普希金、果戈里等声名赫赫的文学家所构成的“黄金时代”承接而来,是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最先提出的,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俄罗斯文坛,其成就主要包括了诗歌和小说领域,在此笔者主要强调诗歌。
这一时期活跃于俄罗斯诗坛的分别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阿克梅主义以及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未来主义等,各流派之间如星辉映,共同成就了光辉夺目的白银之光,这一束光芒也跨越时间和国界,通过来往学者和翻译的文稿,为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文坛带来深远影响,其中以未来主义诗歌流派为甚,而政治抒情诗就处在受到影响的首当其冲位置。
二、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对俄国未来主义诗歌流派的相近之处未来主义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是马雅可夫斯基,这是一个从革命活动转到美术界再转到文学界的诗人,他并不是布尔什维克忠心不二的信徒,但这不影响他写出一篇篇被列宁夸奖的精彩诗篇。
而中国当代包括郭小川、贺敬之在内的诗人所写的政治抒情诗,很大程度上对他有所借鉴。
第一是蕴含着未来主义的革命主义这一思想,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典型的未来主义者,他的人生经历可以多次证明这一点。
在创作上,有人认为他横跨了未来主义和革命主义,也有人认为他的革命主义包含了未来主义,笔者赞同后一个观点,从作品中看,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而革命主义恰恰是未来主义一个具体化的外延。
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就有明显的马氏未来主义色彩,在诗歌的题材内容方面,未来主义凸显出极端“自然主义”与极端“社会性”两种选题倾向[1],中国政治抒情诗无疑属于第二种,就如贺敬之的《回延安》,“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里就体现了一种社会主义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散发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强烈的战斗意识,未来主义深深浸透在革命热情当中。
第二是“阶梯式”结构,该结构的具体含义是把本应用一行诗来表达的诗歌内容故意截断,分成两三行排列,不像传统诗歌那样平行并立排列,而是像楼梯的阶梯那样移动式排列[2]。
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政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涉及到国家、社会与人民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
然而,在政治的背后也有着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
政治抒情诗,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政治现实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自由的风自由的风吹过大地搅动着人们的心灵它穿透枷锁摧毁桎梏让人们飞翔自由的风呼唤平等超越种族和阶级的限制它让人们相互扶持建立公正的社会让每个人都享受尊严自由的风它是希望的象征凝聚着人们的力量它在压迫和苦难中生根萌发出智慧和勇气驱散黑暗,拥抱曙光正义的梦正义的梦是每个人的共同憧憬它引导着我们前行追求公平和平等正义的梦倾听弱小的呼声抵抗暴力和压迫维护人权的尊严正义的梦让真相昭示追究腐败与罪恶扭转谎言的迷幻正义的梦是社会的基石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为人民创造美好的未来平稳之舟政治是一艘船载满了希望和梦想人们从不同的方向走来带来各自的声音政治是一次旅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我们需要共同的力量才能驶向稳定的彼岸政治是一座桥梁连接人与人、国与国我们需要相互理解才能建立和谐的世界政治是一条红线划定了底线和原则我们需要相互宽容才能在冲突和分歧中求同存异政治是一篇抒情诗让人们反思和思考让人们思念和奋斗为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尾声政治抒情诗,以其独特的娓娓道来才华,诉说了人们对政治的追求和期望。
自由的风、正义的梦和平稳之舟,都是政治抒情诗中的图景,唤醒人们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向往。
政治抒情诗提醒我们,政治并不只是冰冷的权力和利益的游戏,它背后有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政治,参与政治,为实现公正与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让我们用政治抒情诗,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和正义的世界而奋斗。
政治抒情诗的当代风采.doc
政治抒情诗的当代风采作为献给共和国六十五周岁生日的一份重要贺礼,谭仲池的诗集《祖国我深爱着你》以饱满的激情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精彩地描绘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和繁荣而兴旺的现实景观,唱出了对祖国情深意切的时代颂歌。
这是难得一见的具有重量和质感的洪钟大吕,它不是小情小调的浅吟低唱,不是碎屑生活的随意记录,更不是下半身感官的欲望化书写,而是在历史与时代的碰撞中奏出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交响乐。
谭仲池的诗襟怀博大,寄意高远,生动折射着政治抒情诗在当代的艺术风采,无论对于书写和反映时代的主旋律,还是对于引导当下诗歌的正确发展来说,它都显示出不可多得的诗学意义。
客观而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至今,由于对“个人化写作”的不恰当理解和过度倚重,中国新诗普遍显得“小”而“轻”:一方面,很多诗歌只是对琐屑的生活情景、一时的个人感念的简单录写,其格局、情怀和境界都显得狭小,不够开阔和大气;另一方面,不少诗歌只是表达一种个人情绪、一些零星感受,缺乏更为高远的生命观照,因此分量和意义都显得很轻,不够厚重和深切。
谭仲池的诗与当下盛行的“个人化写作”大相异趣,它往往是摒弃小我的放怀高歌,是舍弃私欲的大爱阐发,是弘扬正气、抒发豪情的时代组曲,凸显着乐观主义的思想底蕴,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具有别样的美学旨趣。
一、“祖国”形象的审美演绎出生于1949年的诗人谭仲池,他的成长和发展是与共和国同步的,诗人如此追述他独特的人生履历:“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在古老神州黎明的曙光里/我睁开了令望世界的眼睛/浑身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从此浏阳河清亮而甜美的乳汁/滋润着我生命的花蕾/浇灌着我金色的梦想”,独特的出生赐予了诗人特定的人生记忆,共和国的身影从一开始便牢牢植入他的心田之中,成为他始终梦绕魂牵、一直深情凝望的历史对象。
而他的诗歌,也从不同的精神向度上,描绘了伟大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它受世人注目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对“祖国”形象进行了精彩而新颖的审美演绎。
白桦政治抒情诗歌赏析
2019年第04期作者简介:黄春枝(1984-),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9日。
白桦1930年出生,他一生饱经忧患,经历了战乱、反右运动和文革等一系列运动,因此他的诗歌深深的打上了政治烙印,并和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他的诸多诗篇都是政治抒情诗,包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孔雀》,到新时期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船》《一棵枯树的快乐》等等。
白桦的诗歌常以议论和哲理入诗,政治色彩非常鲜明。
或是对自我和历史的反思,或是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或是弘扬爱与美的主题,或是呼唤正义,体现国家大事。
富有对政治的审美建构、反思和想象,与政治有着不同意义、不同层面的关系。
白桦诗歌主要是以情感结构的形式,呈现政治观点。
本文着重从审美层面探讨了白桦诗歌的政治情节。
1作为战士诗人,诗风纯净而明朗,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时候,白桦对不少诗歌进行了创作,用以歌颂新生活、歌颂祖国。
诗人在诗中,流露出深切的希望和欢乐,表达浓浓的爱国情怀。
如《金沙江的怀念》描写了雪山人民对贺龙将军的深厚情谊。
在《寄给北京的礼物》中,对北京金黄色的早晨进行了抒写。
在长诗《鹰群》中,对祖国、北京、新生活,进行了动情的歌唱。
白桦有着纯净而明朗的诗风,使读者很容易感受到身为战士的诗人的政治倾向,而正是这些诗篇,使白桦在当代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白桦在饱经风霜之后,对自己年轻时候跟风的作品不甚满意,认为它们缺乏文学性,而过于紧密的联结政治宣传。
边疆本身就有着非常复杂的生活,而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白桦对生活中的阴暗面和艰苦性进行了回避,并没有写出其中的复杂性。
暮年再回首时,白桦曾深以为憾,承认自己最初的文学生活并没有对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消极面过多的触及,更多的是为了满足那个时代的要求。
自新中国成立伊始,白桦开始用诗歌讴歌崇高的理想和生活。
在《雀》这部长诗中,虽然和政治的关系不大,但却没有完全脱离政治。
政治抒情诗的艺术渊源
政治抒情诗的艺术渊源
政治抒情诗作为一种诗歌形态,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它与“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济世情怀。
从艺术渊源上说,政治抒情诗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新诗中固有的浪漫派风格的诗风,尤其是那些崇尚力与宏伟的作品,如郭沫若等人的创作。
其次,更直接的影响则来自于30年代的“左联”诗歌,以及艾青等在抗战期间大量涌现的鼓动性作品。
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文学、30年代的左翼文学运动、抗战时期的文学以及解放区工农兵文艺运动中,都出现了强烈的政治抒情诗作,这些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理想的追求以及明确的革命目的性。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常常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和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
总的来说,政治抒情诗不仅是一种诗歌形态,更是当代社会政治生活的艺术反映。
文学与政治的结合在这里显得尤为必然,它们之间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也是无法分离的。
第二节 政治抒情诗
我走遍了
我广大祖国的
每一个地方—— 呵,每一个地方的 我的 每一个
故乡!
……在高压线
飞过的
长城脚下, 在联合收割机
滚动着的
大雁塔旁,
在长江桥头的 黄鹤楼上, 在宝成铁路边的
古栈道旁……
我看见
你们——
我们古代的诗人们!
你们正站在云端
向我们 眺望。 在我们的合唱声中,
传来 你们的惊叹声, 在我们的工作服上, 投下 你们羡慕的眼光……
粮仓!……
呵呵,正是这样!
在节日里, 我们的党
没有
在酒杯和鲜花的包围中, 醉意沉沉。
党,
正挥汗如雨 工作着—— 在共和国大厦的
建筑架上!
呵呵,正是这样! 党的伟大纪念日, 像共和国的 每一个工作日 一样地 忙碌、紧张。
通过贺敬之的诗,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 政治抒情诗的特点: 1、感情的夸张、复沓和铺陈 “夸张”如:五千年的白发,∕一万年的皱 纹, ∕一夜东风全吹净。(贺敬之的诗句) 又如:看不见的麦山稻海, ∕望不尽的铁水 钢花。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五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956年3月9日延安
是何等伟大的
铁壁铜墙!
我听见:
我们的大地上
卷起的
入党宣誓的 不息的风暴! 我看见: 千万双手 举起的 入党申请书的
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激情——对当代政治抒情诗的话语分析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随着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历史的主题,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便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直接,以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直到70年代末,当代诗歌少有不带有政治色彩的,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并表现社会生活,在取材时集中于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内容,或直接表现具体的政治事件,或通过不同的生活侧面表现社会普遍的政治情绪,并以政治标准评判作品的价值大小,成为相当长的时期中主要的诗歌潮流。很显然,最能代表这一时期诗歌主潮的诗体,非政治抒情诗莫属。如果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将这些诗作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来考察并分析其规律性的话,我们则能得到全新的启悟与感受。 作为20世纪中国左翼文化思潮在诗歌实践中的直接成果,政治抒情诗的出现最早可以溯源到20年代瞿秋白的《赤潮曲》、蒋光慈的《血祭》,30年代殷夫的《我们》、田间的《给战斗者》,40年代何其芳的《毛泽东》等都是这一诗体的早期名篇。但是政治抒情诗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则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是由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非同寻常的兴盛所导致的。1949年底到1950初,胡风创作了交响乐式的政治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1950年石方禹发表《和平的最强音》,1954年有邵燕祥的《我爱我们的土地》,1955年郭小川写下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等)共7首)组诗,1956年贺敬之发表《放声歌唱》等,这都是轰动一时的政治抒情诗名篇,对当代诗歌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在这些作品中,尤以郭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