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036——(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

合集下载

新版MSDS——二乙二醇

新版MSDS——二乙二醇
二乙二醇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有害物成分 二乙二醇 危险标记: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 损害,可致死。尸检发现主要损害肾脏、肝脏。 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 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和储存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 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 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及制造商信息 化学品俗名: 二乙二醇 diethylene glycol 英文名称: M-057 CAS No.: 二甘醇 diglycol 111-46-6

二乙二醇化学性质

二乙二醇化学性质

二乙二醇二乙二醇是常见的化工溶剂。

一般用于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沸点:197.85℃,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如需购买二乙二醇,可以联系:济南神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国内优秀的二乙二醇销售商。

由二甘醇和脂肪酸可生产脂肪酸二甘醇增塑剂,作为聚氯乙烯增塑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寒性,可代替DBS、DOS,在与DOP、DBP 等复配时,可改善塑料制品的耐用低温性能。

该产品工艺成熟,北京燕山前进化工厂和哈尔滨动力化工厂都分别建有C7-9脂肪酸二甘醇酸酯及C5-9脂肪酸二甘醇生产装置。

由二甘醇与苯甲酸为原料可合成二苯甲酸二甘醇酯,可代替DOP、DBP、DOS 作PVC树脂的增塑剂,用于PVC制品、PVC人造革、PVC地板的生产。

二甘醇在质子酸或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可合成1,4一二恶烷。

该产品为优良的溶剂、反应介质及萃取溶剂,用于医药、农药的提取、石油产品脱蜡以及纺织、涂料、合成树脂等的生产,也用作低毒含氯溶剂1,1,1一三氯乙烷的稳定剂,以及用于代替聚氨酯合成革历来使用的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等价格昂贵的溶剂。

CnHnOn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酯,即油脂。

性质又称脂肪酸甘油酯。

通常指由甘油和脂肪酸(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经酯化所生成的酯类。

根据所用脂肪酸分子的数目可分为甘油-(脂肪)酸酯C3H5(OH)2(OCOR)、甘油二(脂肪)酸酯C3H5(OH)(OCOR)2和甘油三(脂肪)酸酯C3H5(OCOR)3。

高碳数脂肪酸(俗称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

其中最重要的是甘油三酸酯,如甘油三油酸酯(油精)、甘油三软脂酸酯(软脂精)和甘油三硬脂酸酯(硬脂精)。

甘油酯是中性物质。

不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会发生水解。

例如油脂用烧碱水解(皂化)后生成高碳数脂肪酸的钠盐(钠肥皂,即普通肥皂)和甘油. 分类植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溶于醇(除蓖麻油外),而溶于脂、乙醚、石油醚、苯等溶剂。

二乙二醇安全说明书

二乙二醇安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二乙二醇;二甘醇英文名:Diethyleneglyc01;Diglyc01分子式:C4H10O3CAS号:111—46—6分子量:106.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组分含量(%)二乙二醇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分类:非危险品。

具刺激性。

接触途径:吸入、眼、皮肤、误服急性健康影响皮肤接触:皮肤持续或重复接触二乙二醇可引起刺激反应,伴有痞痒、烧灼感、发红、肿胀或皮疹。

大量经皮吸收可引起全身毒性。

本品对人的过敏作用尚无结论。

眼接触:可引起刺激、流泪、疼痛或视物模糊。

吸入:常温下吸入其蒸气估计不足以引起中毒。

吸入加热后产生的蒸气可引起恶心和头痛。

误服:估计人一次口服致死量为1m1/kg。

可引起恶性、呕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并有头昏、意识模糊、共济失调、昏迷;肾功能影响包括尿量异常、下腰痛、不适或浮肿;肝功能异常,出现腹痛、呕吐或黄疽;膀胱结石。

严重者发生死亡。

职业禁忌: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或肾功能异常者,过度接触二乙二醇容易发生中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施行人工呼吸。

如呼吸困难,给氧。

就医。

眼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种以上。

就医。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皮肤。

被污染的衣服须洗净后再穿。

.误服:给服2杯水,催吐。

昏迷者禁食。

就医。

医生须知:误服者对症治疗,必要时可使用血液透析。

国外文献报道,根据DEG由醇脱氢酶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产物,因此提出阻断醇脱氢酶对治疗DEG中毒可能有益的设想,并对1例年轻女性口服DEG和三甘醇自杀的患者,在出现酸中毒和昏迷时,经静脉给予4一甲基吡唑(4一methylpyrazole,一种醇脱氢酶的抑制剂),酸中毒消除,患者获得完全康复,出院时无任何后遗症。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闪点:143℃燃烧极限:2.0—12.4%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特殊灭火措施:防止吸入烟雾。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多元醇简介[整理]

多元醇简介[整理]

多元醇包含聚酯和聚醚多元醇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

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生产聚氨酯胶黏剂用的聚酯多元醇的主要原料是多元醇与二元羧酸。

(1)多元醇多元醇通常为乙二醇(EG)1,2一丙二醇(11.,2- PG)、1,4_丁l二.醇(BDO>、1,67己:二:醇(.HD)、新戊二醇 (NPG)、二缩二乙二醇’(EG·)、一缩二丙二醇(I)PG)、三羟甲基丙烷(TMP)和甘油等。

结构对称性的乙二醇如1,4一丁二醇制成的聚氨酯胶黏剂有明显的结晶性,为得到的聚氨酯树脂为非结晶性,常采用1,2-丙二醇与乙二醇混合使用。

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可改进胶黏剂的柔韧性,二丙二醇也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柔韧性和耐蚀性。

新戊二醇.可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耐蚀性,.特别是耐碱性和耐水解性。

由以上几种二元醇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柔韧性太大,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和相应的其他二元醇混合使用,甲基丙二醇为匀称分子结梅,是新戊二醇、l,6-已二甲酯等的最佳代用品,却比新戊二醇与l,6-已二醇便宜。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指由含有多个羟基的多元醇与脂肪酸进行酯化而生成的酯类;此外,还包括由带有-NH2或-NH基的氨基醇,以及带有-CH0基的糖类与脂肪酸或酯进行反应制得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它们在性质上很相似,故统称之为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对皮肤的滋润性能,故常用于化妆品和纤维油剂的生产中。

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有机物,通常是由有机二元羧酸(酸酐或酯)与多元醇(包括二醇)缩合(或酯交换)或由内酯与多元醇聚合而成。

二元酸有苯二甲酸或苯二甲酸酐或其酯、己二酸、卤代苯二甲酸等。

二甘醇的特性和作用

二甘醇的特性和作用

⼆⽢醇的特性和作⽤⼆⽢醇:中⽂名称:⼀缩⼆⼄⼆醇⼜称⼆⽢醇、⼆⼄⼆醇醚,⼆⼄⼆醇。

物理特性:⽆⾊透明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辣⽓味。

有吸⽔性的油状液体。

⽆腐蚀性,易燃,熔点-10.45℃,低毒。

也有说:具有⽆⾊、⽆臭、透明、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着⾟辣的甜味,⽆腐蚀性,低毒。

沸点245℃,熔点-6.5℃,凝固点-10.45℃,闪点123.9,折射率1.4472,相对密度1.1184,粘度0.30泊,可作溶剂、纺织助剂、橡胶与树酯的增塑剂。

分⼦量:106.11溶解性:与⽔、⼄醇、丙酮、⼄醚、⼄⼆醇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CAS号:111-46-6⽤途:主要⽤作⽓体脱⽔剂和芳烃萃取溶剂。

也⽤作硝酸纤维素、树脂、油脂、印刷油墨等的溶剂,纺织品的软化剂、整理剂,以及从煤焦油中萃取⾹⾖酮和茚等。

制作⼯艺:⼆⽢醇是由环氧⼄烷与⼄⼆醇作⽤⽽制造。

⼆⽢醇主要来⾃于环氧⼄烷(EO)⽔合⽣产⼄⼆醇(EG)的副产物,在副产物中⼆⼄⼆醇(⼆⽢醇)含量约占8~9%、三⼄⼆醇(三⽢醇)占~1%、其余为更⾼分⼦量的聚⼄⼆醇,⽽副产物⽣成量随着环氧⼄烷和⽔的配⽐的变化⽽变化。

随着国内⼤型⼄⼆醇⽣产装置的相继建成投产,中国⼄⼆醇⽣产能⼒已⾼达104~105万吨/年,那么⼆⽢醇的产量增长就很快,估计约可达10万吨/年左右。

随着即将建成投产的南海⽯化的32万吨/年⼄⼆醇装置和不久上海⽯化的38万吨/年⼄⼆醇装置也将建成,届时全国和上海地区的⼆⽢醇产量将会进⼀步增长。

因此,开发⼆⽢醇的下游产品,做好⼆⽢醇的综合利⽤,是极具有经济价值和市场潜⼒的项⽬。

下游产品应⽤:以⼆⽢醇与相应的醇或卤代烷为原料,可制得⼆⽢醇单(双)甲醚、⼆⽢醇单(双)丁醚,⼴泛⽤作油墨、油漆、树脂、涂料及染料等的溶剂,也⽤作有机合成的溶剂及汽车燃料的防冻添加剂、主要⽤于硝基纤维素、⾍胶清漆、醋酸纤维素等的溶剂、分散剂、也可制喷漆。

⼆⽢醇与氨反应,可合成吗啉,⽤于制造橡胶硫化助剂、纺织⼆⽢醇助剂、医药、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品。

27.二乙二醇MSDS

27.二乙二醇MSDS

二乙二醇物質安全資料表(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示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二醇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 glycol中文名称2:二甘醇英文名称2:diglycol分子式:C4H10O3分子量:106.12供货商名称: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地址:南通市青年东路81号南通大饭店财富中心大厦11楼1104-1105室紧急联络电话:051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乙二醇111-46-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

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致死。

尸检发现主要损害肾脏、肝脏。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二甘醇

二甘醇
精制方法:所含杂质有水、乙二醇、三甘醇等。可用减压蒸馏后分步结晶的方法精制。取二甘醇1650mL进行 减压分馏,弃去480mL初馏分,收集1000mL中间馏分进行分步结晶,可得700mL二甘醇。
用途
1.主要用作气体脱水剂和芳烃萃取溶剂。也用作硝酸纤维素、树脂、油脂、印刷油墨等的溶剂,纺织品的软 化剂、整理剂,以及从煤焦油中萃取香豆酮和茚等。此外,二甘醇还用作刹车油配合剂、赛璐珞柔软剂、防冻剂 和乳液聚合时的稀释剂等。还用于橡胶及树脂增塑剂;聚酯树脂;纤维玻璃;氨基甲酸酯泡沫;润滑油粘度改进 剂等产品的生产。用作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生态学数据
对水体有轻微的危害。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5.39 2、摩尔体积(cm3/mol):95.9 3、等张比容(90.2K):244.4 4、表面张力(dyne/cm):42.1 5、极化率(10-24cm3):10.06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3 2.氢键供体数量:2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9.7 7.重原子数量:7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6.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S46If swallowe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若不慎 吞食,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穿戴适当的防护服。
3.存在于烟叶、烟气中。
4.食入后的症状类似于乙二醇,请参阅乙二醇。

物质中微量杂质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物质中微量杂质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物质中微量杂质检测方法验证方案(以药用辅料丙二醇(供注射用)为例)文件编号:XXX公司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验证小组成员方案审核方案实施日期:目录一、验证目的 (1)二、验证职责 (1)1 质控 (1)2 质保 (1)三、验证概述 (1)1 方法原理 (1)2 验证内容 (1)2.1 标准品与供试品 (2)2.2 检验仪器 (2)2.3 检验内容 (2)2.3.1、专属性 (2)2.3.2、定量限 (4)2.3.3、耐用性 (5)2.3.4、精密度 (6)2.3.5、准确性 (8)2.3.6、线性及范围 (9)四、验证依据及人员 (10)五、验证结论 (10)六、偏差与变更记载....................................................一、验证目的:对中国药典2015版中1,2丙二醇(供注射用)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进行方法确认,确保此方法适用于检验本公司1,2丙二醇(供注射用)产品有关物质分析项目的检测。

二、验证职责:1、质控1.1起草确认方案及确认报告,报质量负责人及QA主管审核,质量副总审批。

1.2组织、协调确认方案的实施。

1.3负责对确认实施过程中的任何变更与偏差及时报告QA。

2、质保2.1根据确认对象成立确认人员。

2.2负责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三、验证概述:1、方法原理:1,2丙二醇(供注射用)含量采用中国药典2015版的方法,本报告利用气相色谱仪,按外标法测定,验证该方法的专属性、定量限、线性、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线性及、耐用性。

2、检验内容:2.1标准品与供试品2.2 仪器: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安捷伦7890B),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XS205)2.3 验证步骤2.3.1 专属性a)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环氧丙烷溶液、一缩二乙二醇溶液、一缩二丙二醇溶液、二缩三丙二醇溶液、丙二醇溶液及对照品溶液,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药用辅料1,2丙二醇(供注射用)含量检查方法分别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图。

MSDS-036——(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

MSDS-036——(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
环境信息:
防止空气污染法:危害空气污染物(篇1,条A,款112)。
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款313表R,最低应报告浓度 1.0%。
有毒物质控制法:40CFR716.120(a)。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6600mg/kg(大鼠经口);26500mg/kg(小鼠经口)
LC50:
健康危害:
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因严重肾损害而致死。
健康危害(蓝色):1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1.6%
爆炸上限(V%):
1.8%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
易燃性(红色):1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

一缩二乙二醇MSDS教学文案

一缩二乙二醇MSDS教学文案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咼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缩 二 乙 二 醇MSDS
二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生态学资料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无资料
临界温度(C):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
值:
无资料
闪点(C):
124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引燃温度(C):
228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主要用途:
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也用作汽车 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 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 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置。

一缩二乙二醇MSDS

一缩二乙二醇MSDS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乙二醇
化学品俗名:
二甘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ethyleneglycol
英文名称:
di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1
CAS No.:
111-46-6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二乙二醇
111-46-6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二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乙二醇和二乙二醇的区别在哪里?

乙二醇和二乙二醇的区别在哪里?
二乙二醇别名有一缩二乙二醇、二乙二醇醚、二甘醇,化学式为C4H10O3,分子量为106.12,凝固点为-6.5℃,沸点为944.8℃,相对密度为1.1164(20/4℃),折光率为1.4475,闪点为143℃,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二者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别较大,较容易区分。
三、用途分析: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其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还可以用于涂料、照像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于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
一、外观上分析:
乙二醇的外观为无色澄清粘稠液体。二乙二醇则为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
二者如果单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观上区分难度较大。
二、化学性质分析:
乙二醇别名有甘醇、乙撑二醇,其分子式为C2H6O2,分子量为62.07,凝固点为-11.5℃,沸点为197.6℃,相对密度为1.1135(20/4℃),折光率为1.43063;它溶于水、低级醇、甘油、丙酮、乙酸、吡啶、醛类,微溶于醚,几乎不溶于苯、二硫化碳、氯仿和四氯化碳。
二者都属于易燃化学品,在贮存时要注意防火。
二乙二醇主要用作溶剂使用。其用于硝酸纤维、橡胶、树脂、油脂、油漆、家药等的溶剂,还可用作树脂的增塑剂、烟草防干剂、纤维润滑剂和天然气的干燥剂等。
二者因为化学性质的差别其用途也差别较大。
四、贮存方式分析:
乙二醇应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存,长期贮存要氮封、防潮、防火、防冻。
二乙二醇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房要远离火种、热源,还要防止阳光直射。

二乙二醇安全说明书

二乙二醇安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二乙二醇;二甘醇英文名:Diethyleneglyc01;Diglyc01分子式:C4H10O3CAS号:111—46—6分子量:106.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组分含量(%)二乙二醇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分类:非危险品。

具刺激性。

接触途径:吸入、眼、皮肤、误服急性健康影响皮肤接触:皮肤持续或重复接触二乙二醇可引起刺激反应,伴有痞痒、烧灼感、发红、肿胀或皮疹。

大量经皮吸收可引起全身毒性。

本品对人的过敏作用尚无结论。

眼接触:可引起刺激、流泪、疼痛或视物模糊。

吸入:常温下吸入其蒸气估计不足以引起中毒。

吸入加热后产生的蒸气可引起恶心和头痛。

误服:估计人一次口服致死量为1m1/kg。

可引起恶性、呕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并有头昏、意识模糊、共济失调、昏迷;肾功能影响包括尿量异常、下腰痛、不适或浮肿;肝功能异常,出现腹痛、呕吐或黄疽;膀胱结石。

严重者发生死亡。

职业禁忌: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或肾功能异常者,过度接触二乙二醇容易发生中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停止,施行人工呼吸。

如呼吸困难,给氧。

就医。

眼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种以上。

就医。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皮肤。

被污染的衣服须洗净后再穿。

误服:给服2杯水,催吐。

昏迷者禁食。

就医。

医生须知:误服者对症治疗,必要时可使用血液透析。

国外文献报道,根据DEG由醇脱氢酶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产物,因此提出阻断醇脱氢酶对治疗DEG中毒可能有益的设想,并对1例年轻女性口服DEG和三甘醇自杀的患者,在出现酸中毒和昏迷时,经静脉给予4一甲基吡唑(4一methylpyrazole,一种醇脱氢酶的抑制剂),酸中毒消除,患者获得完全康复,出院时无任何后遗症。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闪点:143℃燃烧极限:2.0—12.4%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特殊灭火措施:防止吸入烟雾。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二甘醇质谱

二甘醇质谱

二甘醇质谱1. 二甘醇质谱性状:无色、无臭、透明,具有吸湿性的黏稠液体,有辛辣气味,无腐蚀性。

2. 二甘醇质谱沸点(ºC,101.3kPa):2453. 二甘醇质谱熔点(ºC):-10.54. 二甘醇质谱相对密度(g/mL,20/4ºC):1.1185. 二甘醇质谱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2.146. 二甘醇质谱折射率(15ºC):1.44907. 折射率(20ºC):1.44728. 常温折射率(n25):1.4469. 黏度(mPa·s,20ºC):35.710. 黏度(mPa·s,25ºC):3011. 闪点(ºC,闭口):14312. 燃点(ºC):22913. 蒸发热(KJ/mol,b.p.):52.29714. 燃烧热(KJ/mol):2380.215. 比热容(KJ/(kg·K),20ºC,定压):2.3116. 电导率(S/m,20ºC):5.86×10-717. 蒸气压(kPa,20ºC):<0.001318. 体膨胀系数(K-1,20ºC):0.00063519. 爆炸下限(%,V/V):0.720. 爆炸上限(%,V/V):2221.溶解性:能与水、乙醇、乙二醇、丙酮、氯仿、糠醛等混溶。

与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直链脂肪烃、芳香烃等不混溶。

22.相对密度(25℃,4℃):1.112223.临界温度(ºC):476.8524.临界压力(MPa):4.725.溶度参数(J·cm-3)0.5:27.77526.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8.920×10927.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60.70028.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432.029.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571.230.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374.731.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628.532.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 :258.4。

多元醇苯甲酸酯增塑剂

多元醇苯甲酸酯增塑剂

多元醇苯甲酸酯增塑剂多元醇苯甲酸酯增塑剂来源:/多元醇苯甲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增塑剂,性能各异,用途广泛。

正是由于此类增塑剂的重要性,才引起有些人的格外关照。

有出于各种目的,对多元醇苯甲酸酯的概念做不同的演绎。

其实,多元醇苯甲酸酯是一个类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增塑剂产品把多元醇苯甲酸酯作为一种产品来叫卖是不可思议的(除非混合物)。

多元醇苯甲酸酯是多元醇酯类增塑剂的一个重要类别。

这里的多元醇,是指二元醇以及二元以上的醇,比如乙二醇、二甘醇二醇、三甘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丁二醇、甘油、新戊二醇、季戊四醇、蔗糖、山梨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甘酸酯等;这里的苯甲酸,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多元醇苯甲酸酯就是多元醇与苯甲酸生成的单酯或多酯。

最常见的多甲酸酯有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DPGDB)、二缩三乙二醇二苯甲酸酯(TEDB)、2,2,4-三甲基二醇-异丁酸-苯甲酸酯等。

多元醇苯甲酸酯通常是无色的稳定的结晶固体或液体,熔点较高,但是支链醇往往比相应的直链醇的苯甲酸酯的熔点低许多化合物过冷和重结晶的速度很慢。

多元醇苯甲酸酯的相容性较低。

若与聚合物相容得较多时,则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从制品的表面喷霜或析出结晶。

但在配入其他助剂、聚合物或增塑剂时,可以改善多元醇苯甲酸酯的相容性。

多元醇苯甲酸酯不溶于水(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的聚乙二醇酯可以溶于或分散于水中),溶于芳香烃、醇、酮、酯和醚。

耐对热稳定。

在溶剂成膜中相容性较好。

但在没有溶剂的热成膜中则不能相容。

多元醇二苯甲酸酯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等多种树脂、乳液粘合剂的单体型重要增塑剂。

溶解力强,相容性好,耐油、耐光、耐污染、耐矿物油抽出。

能较快的溶解乙烯基树脂,缩短熔融时间,降低熔融温度。

当用作乙烯基树脂的增塑剂时,填料的允许量,从而增加其拉伸强度。

多元醇三苯甲酸酯(如甘油三苯甲酸酯,甘油单乳酸酯三苯甲酸酯等)与多元醇四苯甲酸酯(如季戊四醇四苯甲酸酯等)的度较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体型增塑剂慢得多。

二甘醇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新)

二甘醇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新)

二甘醇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二甘醇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英文名:Diethylene glycol UN编号:分子式:C4H10O3 分子量:106.12 CAS号:111-46-6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具有吸湿性。

熔点(℃)-8相对密度(水=1)1.12相对密度(空气=1)3.66 沸点(℃)245.8 饱和蒸汽压(KPa)0.13(91.8℃)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毒性及健康危害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容许浓度(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mg/m3)-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16600mg/kg(大鼠经口);26500mg/kg(小鼠经口) LC50:健康危害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

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

可因严重肾损害而致死。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124 燃烧热(kJ/mol)引燃温度(℃) 228 爆炸极限%(v/v)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泄露处理切断火源。

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DS-03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
二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乙二醇
英文名:
Diethyleneglycol;Diglycol
分子式:
C4H10O3
分子量:
106.12
CAS号:
111-46-6
RTECS号:
ID5950000
UN编号:
危险货物编号:
IMDG规则页码:




外观与性状: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10mg/m3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眼睛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环境信息:
防止空气污染法:危害空气污染物(篇1,条A,款112)。
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款313表R,最低应报告浓度 1.0%。
有毒物质控制法:40CFR716.120(a)。
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
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124℃闭杯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228
爆炸下限(V%):
1.6%
爆炸上限(V%):
1.8%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6600mg/kg(大鼠经口);26500mg/kg(小鼠经口)
LC50:
健康危害:
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因严重肾损害而致死。
健康危害(蓝色):1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具有吸湿性。
主要用途:
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也用作汽车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熔点:
-8.0
沸点:
245.8
相对密度(水=1):
1.12(20℃)
相对密度(空气=1):
3.66
饱和蒸汽压(kPa):
0.13(91.8℃)
溶解性:
易燃性(红色):1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