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中国新闻传播史期末复习绪论一、新闻传播史的含义: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
二、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对象:新闻史,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需要研究的是整个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特别是阶级社会诞生以来,各个阶级和阶层,运用各种有效的新闻传播手段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
复习思考题:简述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唐代:中国报纸的起源三种说法:周朝说汉朝说唐朝说唐朝说被公认。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唐朝。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发行的开元杂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已被较多的历史资料证实。
《敦煌进奏院状》(2份)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
唐代官方的传播活动,除了有“报状”、“进奏院状”外,还有沿用前朝的烽燧、露布、檄文、榜文和告示等。
非官方传播活动有士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和民间的传播活动。
前者主要是靠书信、著述、赋诗等;后者主要是口耳相接的口头传播。
唐代驿传系统覆盖全国,为传播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唐人的著作、唐诗里开始出现“新闻”一词。
因此,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传播事业的朝代。
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带有官报性质的新闻传发活动,揭开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序幕,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宋代:一、邸报──官报到宋代开始叫邸报二、宋代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三、宋代小报—非法民报(产生背景与屡禁不止的原因)宋代新闻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出现了朝廷官报:邸报2、出现了民办报纸:小报3、出现了新闻审查制度──定本4、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报纸(雕版印刷始于隋朝)明代:民间报房的出现——民间新闻事业的发展标志:《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清代:提塘报房和提塘小报(何遇恩、邵南山)、民间报房与《京报》、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于唐代?2、为什么说宋代新闻事业有较大发展?第二章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马礼逊、米怜、麦都思)《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中国第一报)(创办人、编辑、创办时间、创办地点、意义等)二、《德臣报》《孖剌报》《字林西报》三、《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万国公报》(《教会新报》)《格致汇编》四、《申报》(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民报》)《新闻报》五、在华外报的历史评价(分清传教士办的报纸和商业报纸、中文报纸和外文报纸)复习思考题:《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过程及其意义。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引言:新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以研究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核心,涉及广泛的理论和实践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闻学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
本文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等几个部分。
概述部分将概括性地介绍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则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每个大点再进一步划分为五到九个小点,以确保内容的详细与专业性。
概述: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内容广泛、触及面广泛,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的特点、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价值判断、新闻专业素养、新闻工作的伦理道德等方面。
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描述研究、解释研究和规范研究等。
在期末考试中,了解新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是重要的。
正文内容:1.新闻的定义1.1新闻的基本概念1.2新闻的特征和要素1.3新闻的功能与价值1.4新闻的分类与形式1.5媒介环境对新闻定义的影响2.新闻传播理论2.1传播理论与新闻学的关系2.2传播过程模型2.3媒体效能理论与媒介依赖理论2.4社会交互和社会网络理论2.5新闻传播的影响因素3.新闻伦理与专业素养3.1新闻职业道德3.2新闻伦理原则与规范3.3新闻自律组织与监督3.4新闻中的道德困境与挑战3.5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与能力4.新闻价值判断与公共舆论4.1价值判断的基本概念4.2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判断4.3新闻选择与价值判断4.4新闻与公共舆论的关系4.5新闻对社会变革的作用与影响5.新闻业务操作与实践5.1新闻采编的基本流程5.2新闻写作与报道技巧5.3采访与新闻素材收集5.4编辑与排版的原则与要点5.5多媒体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总结:本文对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涵盖了新闻的定义、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伦理与专业素养、新闻价值判断与公共舆论以及新闻业务操作与实践五个大点。
每个大点又划分为了五到九个小点,以保证内容的专业性和详细性。
在备考过程中,读者可根据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复习,相信对于新闻学概论的考试会有所帮助。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期末总结
一、名词解释1、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例如反常论,事实论,报道论,信息说等等,侧重点不同。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陆定一的定义,即报道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十讲》3、舆论(在一定的时段地域中多数人对某事物所持有的意见。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十讲》4、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合。
《童兵》陈力丹在《新闻理论十讲》中给新闻价值下的定义是,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叫新闻价值。
构成要素:①时新性——反映了新闻新鲜、及时的特点,时间上的新并不是时新性还要有内容上的新。
②重要性——新闻的影响力的大小,影响范围、产生后果、是否为立即产生后果。
新闻的重要性并不完全是以数量来衡量的,还要依据其独特性等方面。
③接近性——地理环境、性别、年龄、心理等。
④显著性——名人新闻、敏感地点的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知名度。
⑤变异性——与别的事实相比具有变化,而非变态性的,多体现在非事件新闻上。
⑥趣味性(人情味)——满足受众的需要,如动物新闻和奇闻。
⑦冲突性——个人取向、冲突取向、事件取向。
一个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并不一定具备所有的要素,大多只是具备其中的几个,当然具备的要素越多,一个新闻的价值就越多。
5、新闻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即①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真实——必须确有其事,描述必须真实,对事实的分析解释、评价必须真实。
②新闻的总体必须真实——新闻机构或媒介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传播现实出社会的总体面貌,真实的反映社会。
③要求能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绪论第一节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
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
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
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
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
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要点1、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取决于人类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动量,二是取决于人类当时的生产能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和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普利策3、、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
4、接近性指的是空间的切近性,人们往往关心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而对远在天边的事漠然。
5、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件表达出来的倾向性意见或态度。
6、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适应人类的生存进化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7、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随着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的新闻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8、新闻活动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社会活动。
9、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10、趣味性反映了人类的好奇本性和投趣心理。
11、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12、广播是听觉媒介,其特点是:语言和音响亲切、逼真、生动,具有感染力;传播快、时效性强,可以对正在发生的事件做同步报道;渗透性强,影响面大;保存性弱;对收受者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13、新闻学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B、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C、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14、互联网的特点是:容量大、速度快、超文本、互动性使新闻真实性受到挑战、冗余信息和垃圾信息多,有害信息的大量存在15、新闻价值规律的基本点是:事实的新近、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程度的高低。
16、广义新闻学指新闻科学,包括三方面: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
新闻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新闻学分类、内容:狭义指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
广义的新闻学是指新闻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及新闻学相关交叉学科。
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和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工作原则及运行规律的观点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现了新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
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新闻舆论特征:现实性、引导性、影响力。
现实性:反映对象的时新性和传播效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导向性:新闻舆论对公众意见、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引导作用。
影响力:新闻舆论对公众精神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公开性、群众性、广泛性、及时性、被监督性。
广泛性:监督对象广泛、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及时性:新闻信息的及时性、监督对象及时反馈回应。
被监督性:媒体不是随心所欲的监督效果也需要被检验,人民群众有权对新闻媒体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监测功能、约束功能、警示功能、反馈功能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什么是舆论: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是人民群众,对象是公共权力、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
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在社会监督方面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舆论是社会生活中公众对某一事态所持的意见和看法。
公众是舆论主体,事实或事态是舆论客体,意见、看法或情绪是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是舆论的表现形式。
最早的新闻出版物:公元前59年,古罗马帝国,《罗马公报》;唐朝,中国,“邸报”1615德意志(最早报纸)《法兰克福新闻》新闻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归类
绪论◎ 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 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 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想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新闻工作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设计到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内涵是: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措施是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
让人民群众和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名词解释1.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和演化取决于多种社会因素。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思想。
4.新闻价值:事实所具有的,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通常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其实现过程包括发现、呈现和检验三个阶段。
5.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主要功能是新闻传播、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6.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舆论工具。
7.党性原则(P86)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8.宣传(P108):行为主体借助媒体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9.对外新闻宣传: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和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舆论导向(P134):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
11.社会舆论(P140):反映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和利益取向。
12.社会热点(P141):一段时间内公众强烈关注的的事态或问题。
13.重大突发事件(P141):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14.舆论监督(P152)广义: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狭义:专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形态。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新闻学:是一门以研究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新闻学的研究对象)2.广义新闻学的基本内容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
它提供理论科学的历史材料,可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作借鉴。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3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个案研究法,检验某一个受研究客体所具有的多方面特征的方法。
B、比较研究法,将已有的新闻资料和新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可分纵向、横向。
综合式比较。
C、调查研究法,以少数的访问调查面获得多数人态度资料的一种方法。
D、内容分析法,以语言方式表述转换为以数量方式表述。
步骤为:选取样本、内容分类、内容编码、统计资料。
4、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及其思想A、《新闻学大纲》徐宝璜1922出版B、《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1923出版C、《中国报学史》戈公振1927出版第二章新闻1、概念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宣传:是运用各种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迅速越快越好。
尽可能准确、尽可能地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多属延缓性新闻,但它讲究写作技巧,必须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要有明确时间。
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很难有明确时间。
2、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迅速3、认识新闻定义的不同观点定义一:新闻史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表达出新闻的实质)现在定义:随社会的发展,新近事实变动或正在发生的信息4、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地区别新闻本源: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新闻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历史、应用。
(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3、世界的新闻从18世纪初开始发轫,到19世界末初步成型。
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后,新闻学逐渐融入大众传播学。
中国的传播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成型。
4、自由主义报刊理论:(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5、社会责任论:是20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构造的,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仍是自由主义报刊论。
我们今天社会需要的是:(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新闻必须真实全面、新闻要报道理智、新闻必须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供社会个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途径6、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核心内容: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和促进国家发汗,尤其是经济发展。
与政府保持一致:注重媒介的守望、整合、教育功能。
守望: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改变闭目塞听的落后观念,注意重大项目。
整合:缓和社会矛盾。
教育:强调大众遵纪守法。
7、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于苏联,后在各社会主义国家流行。
核心内容: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8、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们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从事新闻活动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绪论第一节1. 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 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 世纪20 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 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1. 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
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
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
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 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
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 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
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
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 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3. 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完整版)《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大学课程考核试卷(学年第学期)考核科目新闻学概论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卷别一、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1、从世界各国看,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和国营媒介。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和提供娱乐。
3、从时间性的角度看,新闻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突发性新闻和延缓性新闻.4、新闻选择的标准包括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
5、我国新闻事业的工作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1、舆论2、新闻真实性3、宣传4、受众5、新闻体制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3、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5、新闻体制:媒介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其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题10分).1、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1、(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分)(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2分)(3)实施舆论监督。
(2分)(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2分)(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2分)2、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什么?2、(1)时新性。
包括时间新和内容新。
(2分)(2)重要性。
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
(2分)(3)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接近和心理上接近。
(2分)(4)显著性。
包括名人、胜地和著名团体、单位的动态.(2分)(5)趣味性。
奇事趣闻,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等.(2分)3、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的影响?(1)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2.5分)(2)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新闻学概论(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题库第一章新闻起源1. 导致原始社会新闻产生的社会动因是什么?( C )A 共同一致的社会活动B 必然产生的社会联系C 对信息交流的迫切要求D 对周围事物继续认知的愿望2. 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 B )A 认识行为B 传播行为C 社会行为D 信息行为3. 把运用形体姿态和手势或使用绘画符号传递信息可以称作( B )A 文字语言B 符号语言C 情感语言D 非符号语言4. 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是什么?( A)A 客观存在的事实B 客观存在的信息C 客观存在的事态D 客观存在的环境5. 经新闻报道的事实被称之为( B )A 事实新闻B 新闻事实C 新闻素材D 新闻产品6.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该必须坚持的是( D )A 矛盾论的新闻本源观B 辨证论的新闻本源观C 唯心论的新闻本源观D 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7. 目前已知的的最早在书名中使用“新闻”一词的著作是?( B )A 《披沙集》B 《南楚新闻》C 《红楼梦》D 《朝野类要》8. 《牛津词典》中将新闻一词解释为什么?( C )A “各地新闻”B “快速信息”C “新鲜报道”D “新近消息”9. “新近”是一个相对的( A)概念?A 时间B 地点C 空间D 关系10. 新闻定义中对报道主体的规定是( D )A 受众B 传播者C 媒介D 没有明确规定11.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一对新闻定义的描述属于下列哪种说法?( C )A 功能说B 事实说C 报道说D 信息说12.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的最近之事实也。
”该语出自哪位学者之口?( D )A 邵飘萍B 黄远生C 徐宝璜D 陆定一13. 构成新闻的事实必须具有新意,这就意味着新闻前提是什么?( C )A 信息之新B 内容之新C 事实之新D 素材之新14. 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而言,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把新闻的“快”与什么有效结合?( B )A 政治立场B 社会效果C 经济效益D 文化观念15.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中要把公开透明和什么统一起来?( D )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有效管理16.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注意时效性与什么的结合?( A)A 透明度B 宽容度C 开放性D 准确性17.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哪几类?( CD )A 人际间可以感知的事实B 社会关系发生变化C 社会实践中发生的事实D 自然现象E 生产关系变革18.新闻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ABCD )A 真实准确B 内容新鲜C 报道及时D 公开传播E 反馈迅速19.社会主义新闻宣传要做到以下哪些方面?( ABC )A 公开B 透明C 开放D 广泛E 便捷20.请举例并说明传播公开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意义。
新闻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手法。
(2分)即客观报道,“说话”的含义是“说理”,用事实说话就是用事实说理,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就是用新鲜事实来说理,是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
(3分)2、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3分)它是传播活动的起始点与最终归宿,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起着各种制约作用。
(2分)3、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它是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传播者素质、技巧的综合考量。
(3分)新闻选择的标准主要有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2分)4、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我国的新闻事业既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工具,同是,其本身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即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
(3分)“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2分)二、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价值此种说法错误。
(1分)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包括5个“性”。
即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2分)新闻的价值是指传播之后所实现的各种价值效应之和,如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等。
(2分)新闻价值考虑的仅仅是新闻是否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问题,它并不考虑新闻的社会效果问题,把两者混为一谈,实际上是把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混为一谈。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考试题型:一.判断10个,二.填空10个,三.名词解释4个,四.简答,五.材料分析2个,六.论述。
(结合案例)1.世界新闻学的产生。
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专著---1845年德国人普尔兹撰写的《德国新闻事业史》。
2.中国新闻学的框架和产生。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3.新闻学是近代报纸诞生以后的产物,因此国人起初干脆称它为报学。
4.施拉姆由《报刊的四种理论》提出了世界主导性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①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②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③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④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这四种理论总结了新闻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施拉姆。
5.哈钦斯委员会由《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这一报告,提出了新闻自由。
6.关于新闻起源的不同观点。
“新闻欲”自然论、劳动合作说、哨兵说、生存论。
(这几种观点都是片面的)7.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公开。
真实是区别于文学的,新鲜是区别于史料的,公开是区别于情报的。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公开性是新闻的目的。
(新闻和历史的区别:新闻是历史的第一次草稿。
)8.新闻的定义。
范长江:新闻是人们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9.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10.新闻五要素。
(又称“五W”)WHO WHAT WHEN WHERE WHY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
11.硬新闻。
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
12.软新闻。
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
软新闻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数属延缓性新闻。
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
13.信息的狭义概念、指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4.信息的特点。
(结合案例)①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新闻学概论一、新闻的本源是事实1、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2、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二、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准确(本源、生命)2、内容新鲜(天性)3、报道及时4、传播公开(面向社会)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件。
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五、在新闻工作中坚持真实性原则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误。
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反映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六、新闻价值的内涵1、新闻价值的定义: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3、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1、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2、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3、社会与受众对新闻的检验是客观的七、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1、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新闻事业。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进步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3、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八、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信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
3、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
4、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九、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
1、新闻工作具有阶级性和党性是一种普遍现象。
2、坚持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完整、准确、生动、科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2、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报道事实。
新闻学概论考点汇总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考点整理整理人:熊仔sama一.考试题目安排1.名词解释(共20分,4小题,每题5分)2.简答题(共45分,3小题,每题15分)3.论述题(共35分,1题)二.考点汇总考点一:新闻学内容(框架):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应用 P1考点二:四大新闻学主导性理论:P6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社会责任论;3)发展新闻学;4)党报理论考点三: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P29考点四:宣传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P50考点五:舆论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P55考点六: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P1201)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日益迫切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读者群越来越大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事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这就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4)同时,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
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加速运用到新闻事业上来,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简要概括:信息需要增多,读者群扩大,企业获利,新闻手段现代化)客观规律: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
考点七: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1)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2)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表现形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P145考点八:新闻事业的一般(社会)功能: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3)实施舆论监督;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P151考点九:新闻自由(了解)和社会控制(重要) P2061)新闻自由的含义: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途径:司法控制、行政控制、资本控制、媒体自律3)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形式:新闻法、判例法、新闻法规4)大多数国家共同的新闻法规条目:国家安全法、新闻诽谤、隐私权考点十:受众(预测大题,重点关注) P246考点十一:新闻的真实性含义:是指在新闻的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P273考点十二: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 P340三.考点分析1.名词解释:从题目上看,应该是概念背诵类题目,从考点中来看:考点3、4、5、9、11都属于或包含定义内容预测考题:新闻、宣传、舆论、新闻真实性、新闻自由2.简答题:问答类题目(请概括...请简述...)愿意考一个总点下面几个分点的考点,重点关注考点1、2、7、8、93.论述题:作为压轴大题,从考点内容分布上来看,考点10受众中标率最高,考点6也有出题可能4.关注其他重点内容及时补充。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题库
1、构筑中国新闻学基础框架的三本著作徐宝璜《新闻学大纲》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者标志着新闻学走向成熟。
2、新闻学的定义:新闻学是以人类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新闻工作的基本特点。
3、新闻学与新闻工作的区别:前者仅仅是一门学科,后者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4、世界各国新闻主导理论的类别: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5、社会主义报刊理论的观点:一。
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干涉。
二。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三。
“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四。
对事实的信念。
6、社会责任论的观点:一、新闻必须真实、全面。
新闻报道必须理智、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
二、新闻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三、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这是对新闻时间性的要求。
四、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
第一章新闻活动1、新闻活动的渠道类型:亲身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众传播2、亲身传播的类型以及优点、缺点。
亲身传播分为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
优点:传播信息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
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3、大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第三章新闻1、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迅速及时.2、两种新闻的定义及两者间的关系: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发生变动的信息。
关系:互为表里,在不同的场合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3、新闻的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who。
发生的事情。
What。
发生的时间when。
发生的地点where。
发生的原因why。
作用: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迅速的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新闻学的内容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核心内容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
●三部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的著作:1922年徐宝璜《新闻学大纲》1923年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9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自由主义理论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4、对事实的信念社会责任理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3、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
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发展新闻学功能分为:所谓守望,就是传播国内外重大信息所谓整合,就是缓和社会矛盾所谓教育,强调教育大众遵纪守法,竭力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广新的技术党报理论核心: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第一章新闻活动●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的理解书本●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第二章新闻●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公开●新闻的定义实务界不成文的定义……事实说——本源报道说——形式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说——实质●新闻五要素(5W+H)When、Where、Who、What、why how●新闻的类别内容: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发生地: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时间: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与读者关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区分软硬关键依据在于时间性和重要性✓软新闻硬化,硬新闻软化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信息: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的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这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2.扩缩性3.组合性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5.相对性“宣传,从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动——哈罗德.拉斯韦尔●新闻和宣传的联系与区别(一)联系:✧都属于传播的范畴✧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观点报”向“新闻纸”(二)区别:✧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的方式不同✧传播的要求不同●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舆论导向(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反映并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引导舆论●网络舆论新老媒体形成新格局的新特点:自发性、突发性、鲜明的指向性、诉求明确、直接、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传播符号的娱乐化、网上网下开始频繁互动,而且发生几率在上升。
第四章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规律●为什么说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准备了全部的物质条件●手抄新闻●新闻书●周刊日报●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广播●1923年“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成立,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媒介所有制(区别媒介运行体制)私营媒介完全由私人独资或集股兴办。
以美国为代表。
ABC、NBC、CBS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预算,任命媒介负责人,依托财团,以营利为目的,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节目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
公营媒介由国家委托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管理,是半官方机构,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受政府保护,以NHK、BBC为代表,以播放社会教育和少儿节目为主。
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
国营媒介所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完全信赖政府,是政府的宣传机构,节目严肃但呆板,由国家拨款,不播放广告,不进行节目买卖。
以VOA为代表。
●报纸、广播、电视的媒介特点报纸特点:以印刷文字作为媒介●优点:①易于保存②选择性强③携带方便④深度报道●缺点:①时效性稍逊②互动性不强③报道形式单一④对读者有文化要求广播特点:●优点:①传播迅速,时效性强②渗透性好③对象广泛、群众性强④感染力强●缺点:①稍纵即逝,过耳不留②线性传播,选择性差③符号单一,产生偏差电视特点:●优点:①强烈的现场感②亲切感③简洁明了●缺点:①稍纵即逝,过耳不留②线性传播,选择性差③联想空间小互联网特点:●优点:①信息数字化,容量大②视听综合性③时效性强④超文本链接和易检索性●缺点:①信息垃圾多②把关弱化③安全性差如何扬长避短✓报纸应该发觉新闻事件的内在本质,加强分析报道、深度报道、评论和专栏1、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魔弹论:早期关于新闻媒介效果研究中影响深广的代表性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反应”论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但它的暂时的,与个体的态度、信息或行为的改变有关,是非间接的。
●二级传播理论:指意见从媒介到舆论领袖到受众再从受众到媒介的过程。
美国拉扎斯菲尔德提出。
议程设置: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第七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自由: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新闻自由属于人民●新闻媒介社会控制的途径:司法、行政、资本和媒体自律1、新闻自由是怎样的自由?➢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2、为什么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新闻自由”口号由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提出,它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
第一时期: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争取出版自由第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论和批评政府第三时期: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以法律形式确认下“一个伟大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势力和地主的斗争。
3、如何行使新闻自由?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①司法控制:国家以法律来监控新闻媒介②行政控制,行政部门以各种规定、税收来控制新闻媒介③资本控制,大公司垄断媒介市场,使新来者难以进入④媒体的自律第八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运行体制:特点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美国1.以赢利作为最终目标2.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3.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4.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公私并举的双轨运行体制英国日本1.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实施双轨制有助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2.在经济上,公私并存,互相竞争,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
3.在文化上,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避免外来文化、低俗商业文化冲击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行体制中国1.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2.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3.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4.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集约化、专业化、跨媒体、行业、区域经营目前世界五大媒介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迪士尼集团;维亚康姆集团;新闻集团;贝塔斯曼我国尝试: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广对某一新闻节目分析、探讨它的发展、问题??第九章新闻媒介的受众●几种受众观的理解●A:受众是学生:定位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媒介担当的是教育指导的作用。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需要,这种教育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激烈的社会变革期,先进的政党、先进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媒介为启迪民智的工具。
但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报告社会的最新变化,因此教育是其附属功能,而非第一功能,所以这一理念只有在特定历史时期才适用。
●B: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媒介犹如不见面的指导员、司令员。
传播的内容就是指令、命令,媒介上的内容不仅生硬,简直就是杀气腾腾。
受众被剥夺了最起码的自尊,更谈不上自由和权力了,犹如无知的“阿斗”。
●C:受众是消费者:这是一切商业性媒体最容易接受也最愿意信奉的受众观。
媒介等于企业,执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通过争取消费者,争取广告,获取最终的利润。
娱乐化成为商业性媒体的共同取向。
●D:受众是公民:这是国有或公营媒介的受众观,强调的是一种权利。
把受众看成公民以维护公民权作为媒介责任和运营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市场经济内在运作机制在媒介观上的折射和反映。
●特点: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受众定位(分析节目)●《快乐大本营》受众定位:●1、明星粉丝。
明星嘉宾做客,亲近观众,这样的亲切感更能使观众所接受,所以明星的粉丝们会捧场●2、八零后人群。
《快乐大本营》热播时是八零后人群的青少年时代,他们会对这个节目有依赖感。
●3、综艺节目吸引现在的学生群体。
《快乐大本营》的节目风格轻松活泼,并且在星期六晚上播放,这样的风格和时间就是为了迎合年轻一代的学生群体。
●受众权利知情权、表达权、批评建议和监督权第十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真实性含义细节真实: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史实、引语等都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无误总体真实:要求报道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决不漏报、瞒报重大的新闻事件,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本质真实: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性●新闻失实的表现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要件残缺,隐瞒事实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因果不符●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⑦警戒●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含义✓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形式上:新闻和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