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

合集下载

英语时间表达中的空间隐喻

英语时间表达中的空间隐喻

- 192 -校园英语 /英语时间表达中的空间隐喻吉林财经大学/沙磊【摘要】有研究表明人类对空间概念的认知早于对时间概念的认知。

因为时间是抽象的,而空间可以通过身体体验而感知,所以人类借助空间隐喻来构建时间概念,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时间概念的认知本质上是空间的。

隐喻遍及我们生活的各方面,我们对一些隐喻表达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有一些隐喻不被我们所察觉。

本文的目的就是发掘那些英语时间表达中的空间隐喻现象。

【关键词】时间 空间 隐喻一、隐喻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属于认知的范畴,隐喻是通过人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抽象性的概念主要以空间概念为基础隐喻而成。

我们在日常语言中见到的隐喻表达法不过是隐喻概念系统的浅层表现。

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二、时间表达与空间隐喻时间作为构成世界的维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但时间是抽象并且难以表述的。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当遇到抽象或难以言说的概念、体验时,往往借助于熟悉的概念来对新事物进行描述。

这便产生隐喻。

蓝纯指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示隐喻,即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其它非空间性的目标域。

”时间隐喻是指用隐喻的方式来表征时间,即将别的范畴里的概念、表达、关系映射到时间范畴中,从而获得对时间的理解和表征。

三、时间是空间隐喻的具体体现王寅在《认知用语言学》中提到:“我们通过身体的感知逐步理解现实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人类逐步形成了一个空间意象图示结构,与此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内在的空间逻辑,在通过人类的理性思维和想象力,便能发展出若干新的概念意义和语言表达。

比如,许多原来表示空间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副词,介词可延伸来表达若干其他语义域。

” 并且早就有学者论述过时间的表达是空间的延伸,即时间是空间的隐喻。

Lyons 和Jackendoff 认为英语中几乎所有表示空间的借介词也可以表示时间,不仅表示空间的介词可以表示时间,许多表示空间的动词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

汉语空间隐喻

汉语空间隐喻

汉语空间隐喻汉语空间隐喻是一种指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非物质现象或概念等抽象概念的语言现象。

汉语中有许多空间隐喻,涉及到物体的高度、宽度以及深度,这些空间隐喻可以用来表达诸如时间、距离、财富等抽象概念。

本文将介绍汉语中的空间隐喻,分析其逻辑与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空间隐喻如何影响汉语的表达形式。

汉语中的空间隐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高度、宽度和深度。

对于高度而言,它可以用来表达抽象概念,例如威望、权威、地位等,而宽度则被用来表达财富及财务状况,而深度则是用来描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以高度为例,汉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如“攀升”、“腾飞”、“直指顶峰”等,这些表达方式可以用来描述某人的地位、权威、地位的提升。

例如,“他的威望直指顶峰”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表达方式。

这里的“直指顶峰”意思就是指他的威望已经达到了最高点,而“攀升”、“腾飞”则意味着他的权威和地位在不断提高。

宽度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财富和财务状况。

例如,“他的财富十分宽广”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表达方式。

这里的“宽广”意思就是指他的财富范围很广,而“财富丰厚”、“财务宽裕”的表达方式则暗示着他的财务状况很好。

最后一个概念是深度,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学识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他的知识深度”就是一个很常见的表达方式,这里的“深度”是指他的知识非常深厚,而“知识丰富”、“广博”的表达方式则意味着他的知识非常广泛。

空间隐喻不仅可以帮助汉语中的说话者更准确地描述抽象概念,而且还能在表达时带来极具说服力的感受。

一方面,空间隐喻的使用可以使汉语的表达更加生动,充满感染力;另一方面,它也能更好地帮助说话者表达情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思。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间隐喻在汉语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说话者更准确地描述抽象概念,也能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如果流利运用空间隐喻,一定能够提升汉语表达能力,从而让别人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意思。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隐喻性意义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隐喻性意义

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隐喻性意义摘要: 英语中存在大量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汇,在诸多场合,这些方位词在使用上带有强烈的隐喻性。

而隐喻已经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此类空间方位的隐喻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意在以实例来探讨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隐喻性。

关键词: 英语空间方位介词隐喻性意义1.空间方位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隐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词汇层次的修辞方式,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发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从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基础。

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其重要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方式的”。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Lakoff Johnson,1980:1)。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从概念系统角度把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方位性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性隐喻。

他们认为空间方位隐喻来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physical contact),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物质化的环境中找到。

我们直立的身体姿态与向前行进的典型性特征就与不同的空间方位和方向所赋予的联想有很大的关系。

隐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空间方位隐喻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为人们很容易将一些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从而形成了一些用方位词语表达的抽象概念。

和世界上任何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中大量空间方位词语的隐喻功能也是以人们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空间方位隐喻,也称空间隐喻(spatial metaphor),是与空间方位的一些最基本概念有关的一种隐喻,诸如up—down,in—out,front—back,left—right等,这些空间词汇的隐喻性既展示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又体现了英语在表达上的特有文化习性。

隐喻

隐喻

古典范畴理论和现代认知范畴理论的分类等级系统中,都 存在基本层次(basic-level)系统。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层 面:
上位层次(supe次(basic level)
下位层次(subordinate)

椅子
猎犬 摇椅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概念隐喻自由度的选择通常定位在最 高层,也就是上位层次上,上位层次上单一特点的意象图 式可以反映到整个概念范畴当中,是最先并且是最容易被 人理解的。
具体的结构隐喻实例
‚争论是战争‛ 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第 一章中就列举了结构隐喻的句子,他较为有名的例子就是 ‚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具体举例如下:
你的辩驳是抵挡不住的(站不住脚的)。
他对我观点中的每一处薄弱环节进行了攻击 他的每一处批判都正中要害
莱考夫曾指出‚隐喻是人类借助对客观世界某一领域的认 知来诠释解读另一领域的认知。‛
西方隐喻研究理论视点
替代论
比较论 相似论 互动论(Interaction Theory) 和Black(1962) 映射论(Mapping Theory) Richards(1965) Lakoff(1980, 1987) Fauconnier
混合哲学
混合哲学是乔姆斯基 转换语法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笛卡 尔哲学(二元论、天赋论)和形式主义哲学的混合观点。 笛卡尔认为,因为所有的自然运动都可以用数学或物理定 律证明,唯有人类的精神运动无法证明,它是另一种形式 的存在,既然思想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存在,那么,其中 一种存在就不需要依赖另一种而存在。乔姆斯基受笛卡尔 天赋论的影响比较大,认为人的心智和认知能力是人类大 脑固有的。后期形成了心智主义,批评了笛卡尔和乔姆斯 基的观点。

意象图式理论下介词in、on、at的空间隐喻拓展

意象图式理论下介词in、on、at的空间隐喻拓展
念ꎬ参照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以及中心—边缘等空
间方位组织起来的ꎮ 空间隐喻是从空间域向非空间
域的映射ꎬ这一映射过程与意象图式密切相关ꎬ空间
域的意象图式结构被映射到目标域中ꎬ使目标域也
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结构ꎮ 换言之ꎬ空间隐喻是空
间概念域和目标概念域中两个相同的意象图式互相
映射的结果ꎮ 空间隐喻的映射过程可用图 1 表示ꎮ
抽象概念( 如时间、社会地位、情感关系等) 具有重
隐喻)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空间概念表达一些抽象概念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
了“ 体—面—点” 的三维空间方位关系ꎮ 本文基于
意象图式理论和空间隐喻ꎬ探讨介词 in、on、at 的语
义拓展理据和拓展途径ꎬ以对其形成更系统的语义
说明ꎬ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界标和路径三部分
第 33 卷 第 6 期
2 0 1 9 年 11 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Vol.33 No.6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Nov. 2 0 1 9
意象图式理论下介词 in、on、at 的空间隐喻拓展
岳好平ꎬ徐明辉ꎬ黄钰涵
(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ꎬ湖南 长沙 410128)
组成ꎬ 体 现 了 射 体 与 界 标 之 间 的 某 种 不 对 称 关
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上 [3] ꎮ 介词
系 [6] ꎮ 意象图式源于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与感知ꎬ是
表示的空间关系是具体的、是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ꎬ
我们认知世界的心理基础ꎬ对认知基本空间概念和
主要通过空间隐喻来建构概念ꎬ介词 in、on、at 体现
作者简介:岳好平(1968—) ꎬ女ꎬ湖南邵阳人ꎬ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ꎮ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和国际教育ꎮ 徐明辉( 1994—) ꎬ

英语介词的隐喻

英语介词的隐喻

英语介词的隐喻理解摘要本文首先简明介绍了隐喻的含义、意象图式的组成和功能及其介词学习的意义,然后以from和by两个词为例分析介词的空间域原型意义及其在其它域的隐喻扩展与意义理解,以期有助于提高学习介词的效率。

关键词英语介词隐喻意象图式一、前言英语介词属于封闭型词类, 总共100多个,在偌大的词汇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但使用频率却非常高,信息丰富。

介词运用广泛,较为重要的有介宾结构,短语动词等。

介词虽然没有词性变化,然而没有合理的理解依据,其语义往往异常复杂,因而也往往是学习中的难点,考试中得分率较低。

传统学习中,学习者往往没有去寻找隐含的核心要义及其扩展,而只是凭借语感,或是认定其为固定搭配并因此死记硬背。

二、介词的隐喻自1980 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g. lakof f 和m. johnson 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 语言学家便开始全面认识隐喻无处不在, 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 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

而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 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 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 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

lakoff给意象图式下的定义是:意象图式是在我们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相对简单结构,如:容器、联系、外力、平衡和各种空间方位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

意象图式由射体(tr,trajector)、界标(lm,landmark)和路径(path)三个部分组成,直观地反映了射体与界标之间的关系。

同时意象图式可以呈现为静态与动态两种特性,几乎所有意象图式都具有这两种特点,因为绝大多数意象图式既表示一种状态又表示一种过程。

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 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

英语中的介词及隐喻意义探讨

英语中的介词及隐喻意义探讨

英语 中的 介词 及 隐 喻 意义 探 讨
齐 莉
( 天 津 市第一 商业学校 , 天津 3 0 0 1 8 0 )
摘 要: 介 词 是 英语 语 言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而 隐 喻 对 学 习 者 学 习英 语 介 词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 为 明 确 英 语
介 词 的 隐喻 意 义 , 文 章 首 先 对 英 语 介 词 的 空 间愿 意进 行 释 义 , 其 次, 对 英语 介 词 的 隐 喻 意 义 认 知 进 行 详 细 的 分 析 , 最
后 围绕 隐喻 介 词 的修 辞 效 果进 行 了详 细 的分 析 , 希 望 可 以使 英语 学 习 者 明 确 隐喻 能 力 的 重要 性 , 并加强英语 学 习中
第 1 7卷 第 6期 2 0 1 5年 6月
天 津 职 业 院 校 联 合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Ti a n j i n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NO . 6 Vo 1 .1 7
J u n .2 0 1 5
义展 开详 细 的探 讨 。


英 语 介 词 的 空 间原 意
( 一) 表 示具 体 的 空 间 范 围
人 们 最 初 对 英 语 介 词 的 认 定是 表示 一 定 的空 间范 围 。具体 如下 : 在 表 示 具 体 的某 一 点 或 范 围较 小 的空 间都 会 用 到 介 词 a t 。
此外 , 在 日常用 语 中我 们 经 常能 够 看 到介 词 在 表 示 抽 象 空 间 的 概 念 , 例如 : a t l i b e r t y ( 在 闲暇 时 间 ) 、 a t

隐喻中意象图式对于空间介词的认知分析

隐喻中意象图式对于空间介词的认知分析
政 策 的支 持 下 . 目前 “ 语 联 盟 ” 成 立 了 1 0 法 已 0 0多个 , 布 世 界 遍 五大 洲 的 1 0 个 国 家 的大 城 市 。 法语 联 盟 ” 仅 是 一 个 教学 3多 “ 不 机构 . 而且 是 促 进 文 化 外 交 和 政 治 交 往 的 平 台 。不 仅 如 此 , 法 国政 府 还 专 门 打造 了两 个 国 际 电 视频 道 。 中 , 国 电视 五 台 其 法 通过 5 个 卫 星 向世 界 各 国的 15 家 庭传 送 法 语 节 目。 国语 9 1亿 法 言文 化 机 构 还 编 写 专 门 教材 ,以供 全 世 界 以法 语 为 外 语 的 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弓言 I

许 多 研 究 都 指 出 ( ao & Jh sn,9 0;ao ,9 7 Lkf o no 18 L kf 1 8 ; P io&Wa h 19 ) 隐喻 是 意 义 传 播 的 基本 模 式 , 一 种熟 ai v l ,9 3 , s 把 知 概 念 映 射 到另 一 种 抽 象 概 念 中去 ,通 过 这 种 不 断 的 映 射来 加 深 人 对 自然 世 界 的 认 识 , 是 人 类认 知 和思 维 的 基础 。 间 它 空 是 人 类 生存 的第 一 要 素 ,空 间 语 义 范 畴 转 换 具 有 自身 的 规律 和 特 点 , 喻 的很 大一 部 分 来 自空 间概 念 隐 二 、 间 介 词 的认 知 理 据 空 空 间介 词 的义 项 形 成 和 扩 展 不 是 任 意 的 ,空 间 介词 ( 如 o , 等 ) 先 表 达 的是 空 间概 念 , 而构 成 了 它 的 典 型 意 义 , ni n 首 从 空 间 介词 的义 项 形 成 是 从 典 型 意 义 到 次 典 型 意 义再 到边 缘 意 义 这 样 的放 射 性 网 络 结 构 . 有 一定 的理 据 性 。 具 意 象 图式 是 构 建 空 间 概 念 隐 喻 的 路 径 。 意 象 图式 可 应 用 到 空 间 介 词 的语 义 理 据 分 析 , 在 认 知 语 义 学 中 。意象 图式 是 “ 概 念 结 构 的重 要 形 式 。 主 要 构想 是 , 其 由于我 们 在 物 质世 界生 存 并 从 事 各 种 活 动 。 感 知 环 境 事 物 、 动 我 们 的身 体 、 配 如 移 支 外 界 事 物并 受 外 界 事 物 支 配 等 ,在 我 们 大 脑 中 会形 成 一 些 基 本 概 念 结 构 .然 后 我 们 会 用 它 并 通 过 一 系 列 更 抽象 的认 知域 来 组 织 我们 的思 维 活 动 ”S ed2 0 ) (ae ,0 3 。 学 术 交 流 中法 语 的使 用 率 。 文化 传 播 方 面 , 定 各 电 台 的音 在 规 乐 节 目必 须 播 送4 %的 法 语 歌 曲 .各 电视 台每 年 播 放 法 语 电 0 影 也 不 得 少于 4 %. 者处 以罚 款 用 于 资 助 民族 文 化 。在 体育 0 违 方面 . 国际 奥 委 会 的 官 方语 言 是英 语 和法 语 , 国 际 奥 委会 的 但 文 件 包 括 奥林 匹克 宪 章 在 内 的重 要 文 件 里 ,如 果 遇 到英 语 文 本 和 法 语 文本 有 出入 之 处 . 以法 语 文本 为准 。 日常 生 活方 则 在 面 . 国规 定 公 共 场 所 的所 有 标 语 、 告 牌 必 须 用 法 语 书 写 , 法 公 原 文 是 其 他语 种 的也 要 翻译 成 法 语 ,而 且 法 语 字母 不 能 小 于 原 文 。在 对外 传 播 方 面 。 国 于 18 年在 巴黎 成 立 了“ 语 联 法 83 法 盟 ( l a c rn a e ” — 一 个 不 以 营 利 为 目的 , 在 传 播 A l n eF a q i ) — i s 旨 法 国语 言 和 文 化 的半 官 方 组 织 。 为 了保 证 法 语 联 盟 的 良好运 作 . 国政 府 每 年 投 资 高 达4 0 万 欧 元 。 法 国政 府 的财 政 和 法 50 在

从空间和隐喻认知角度看介词的多义

从空间和隐喻认知角度看介词的多义

V 1 4. . o . No 1
Ma .(o r216
从空 问和隐喻认知 角度看介词 的多义
刘秀君
( 广东汕头大学 语言 中心, 广东 汕头 556 ) 10 3
摘 要; 空间概念是人类认识过程最早形成 的概念之一 , 认知的发展和深化是空间概念向新 的领域扩展 。隐喻在这一 发展过程 中
t n-w ih pa sak yrl nh ma o ntv e eo me t i o hc ly e oe i u nc g i e d vlp n.Mea h ri o cpu yn tr 。C n e ta tp o 。w ih me s i tp o sc n e ta b aue o cpu meah r hc a l l n ep re cn n hn emso n te -la st ig it tp o .T e p lsmo ssn e fal g i i pee tt n c me it x e n igo etigi tr fa oh r ed ol usi mea h r h oye u e sso i us c rsnai o no i n n c n t o b iga eut fc n e ta tp oiaina dc n e u n n ii tp o.T i a e n ye h rc s nw ihafw E g en sars l o o c pu mea h rzt o s q e tig s cmea h r h sp p ra a zstep esi hc n - l o n lu t l o e l hpe o io so ti oye u ttsb p igters ai e s so t te o isa dtu v astemoiain n ea- i rp st n banp lsmo ssau yma pn h i p t sn e nooh rd man n sr e t t sa drlt s i l a h e l h v o

英语空间介词及其隐喻派生

英语空间介词及其隐喻派生

英语空间介词及其隐喻派生
于善志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本文意在说明两个问题.一、语言发生学的部分理据可由空间关系来解释;
二、语义发生演变的基础在于两范畴间的相似关系以及人们对该范畴间相似关系的感悟能力;除两范畴间的总体对应外,各范畴内部的某个面也可进行比较,心理空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心理空间则来自个人对世界的体验.空间介词是该研究的中心.【总页数】5页(P5-9)
【作者】于善志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
【相关文献】
1.空间隐喻拓展研究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以介词“in”教学为例 [J], 李明
2.Ov er的空间隐喻分析及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 [J], 何运华;郭小华
3.英语教学中空间隐喻的拓展性认知研究——以介词in、on和over为例 [J], 孙蕾
4.英语教学中空间隐喻的拓展性认知研究——以介词in、on和over为例 [J], 孙蕾;
5.基于原型范畴和空间隐喻理论的英语介词教学研究 [J], 栗霞;李丽杰;左巧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隐喻作为方法论

空间隐喻作为方法论

空间隐喻作为方法论空间隐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于将抽象概念和具体空间形象相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抽象概念。

在学术研究、政治演讲、文学作品等各个领域中,空间隐喻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空间隐喻作为方法论,探讨其在思维表达和理解中的作用。

空间隐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

人类的思维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感官经验,而抽象概念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感知范围。

通过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空间形象相联系,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感知这些概念。

比如,我们常说“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将时间比喻成流动的河水,有助于我们理解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性。

空间隐喻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复杂的思想。

有些抽象概念很难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但通过空间隐喻,我们可以用具体的形象来描绘这些概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我们常用“知识的海洋”来形容知识的广博和深奥,用“思维的边界”来形容思维的限制和开拓。

这些隐喻形象使得抽象的思想更加具体可感,更容易为人所理解。

空间隐喻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通过将不同概念置于同一空间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比如,我们常用“三角关系”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互动,用“金字塔结构”来描述组织中的层级关系。

这些空间隐喻使得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不仅在表达和理解中,空间隐喻也在决策和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面临复杂的决策和规划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将问题空间化,将各种因素和可能性放置在一个抽象的空间中,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比较各种方案。

比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政策选择放置在一个“方格”中,通过比较方格中各个方案的优劣,来做出最佳的决策。

空间隐喻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于思维表达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表达复杂思想、建立概念关系,以及在决策和规划中提供参考。

在学习和应用空间隐喻时,我们应该注意其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歧义和错误信息的出现。

时间空间隐喻

时间空间隐喻

所谓隐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

也就是说,人们根据两个概念域的某种相似性,以熟悉的经历去体验或理解不熟悉的经历,以两种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相互映射,达到以一事物来表达另一事物的目的。

隐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如果没有隐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表达都会缺少很多生命力。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体存在的基本形式,现实中任何事物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之中的。

所以时空隐喻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首先是时间隐喻。

莱考夫将隐喻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而生活中对于时间的隐喻多属于结构隐喻,即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 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将涉及金钱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我们在等待时最常说的“时间就是金钱”就是把“时间”与“金钱”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这句话不论在中文或者英语表达中都实在太普遍了,我们通过结构隐喻,直接将这两个概念叠加,如英语中的“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s?”“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这两个句子,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很显然不可交易,不能由一方给另一方,当然别人也不能把时间用完,所以这都是把时间直接看成金钱,从而使表达生动形象。

同时,时间的隐喻也有属于实体隐喻的,因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为了指代的便利,人们经常把时间看成一个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一个容器性质的实体,如她把希望寄托在时间上。

我们满怀着希望走进新世纪。

其次是空间隐喻。

可以作为空间隐喻的词很多,暂时就用“深”来举例。

1) “深”喻“(关系)亲密”人们常把自身看作一个容器。

重要的脏器被保护在体内,距离皮肤较远的身体深处。

关系亲密的人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

因此人们借助“深”的概念来喻指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亲密和弥足珍贵。

空间隐喻的例子语言学

空间隐喻的例子语言学

空间隐喻的例子语言学
语言学中的空间隐喻
语言学是一门涉及人类交流形式的学科,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空间隐喻。

空间隐
喻指的是在讲述文字中借助于空间等元素来形容、表达一定概念,从而更加生动、形象。

这种表达形式被广泛应用在英语、汉语等语言中。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更详细的说明空间隐喻的作用。

首先,空间隐喻可以用来表达抽象概念。

例如,“上升”可以理解为抽象概念,但可以用一个更具体的图像——“上海”——来表达“上升”。

这样,有关空间的表述就变得更加生动而有意义。

其次,空间隐喻也可以用来表达方位相关的概念。

例如,“从西向东”,用空
间的视角来理解,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从东向西”,而非“从西向东”。

空间隐喻也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相关的概念,只不过用的更加抽象了。

例如,
“落后的”,就可以表示为“往后”,这种表述更能让人有一个时间的感受,也更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

总之,空间隐喻在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借助于空间相关元素,帮
助人们更加清晰、生动地将一些抽象概念展现出来,从而实现语言之间的理解。

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理据——一个古希腊哲学视角

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理据——一个古希腊哲学视角

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理据——一个古希腊哲学视角张德功【摘要】古希腊哲学认为时间不可分割,不可计算,难于量化,处于动态之中,而空间是可以计算和量化的,是静止不变的.时空的这些特性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以空间隐喻来表达时间.古希腊人的这种时空观念也是人类早期时空观念的缩影,为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找到有力的理据.【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2【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古希腊哲学;时间表达;空间隐喻【作者】张德功【作者单位】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06现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时间是通过空间隐喻得以表达的。

Clark(1973)曾经指出,我们常使用空间隐喻来谈论时间。

[1:394]Lyons(1977:718-719)在论述“方位说”(localism)时指出,空间结构是人类认知活动中最基本的概念,由此引申到时间概念,乃至各种各样的抽象概念。

在世界许多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结构中,时间概念的空间化是显而易见、无处不在的一种现象。

[2:37]此外还有Guyan(见Michon等1988)等也认为,空间是时间的表征模式,时间的表示主要是通过空间的隐喻来实现的。

Gluckberg,Keysar & McGlone (1992)在经过大量研究说道:“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性,甚至说,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性,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

”[3:89]。

蓝纯(2003)对汉语的“上”和“下”以及英语中的“UP”和“DOWN”这一对方位词对时间领域的映射也做了详细的研究[4:91],并且以TIME-AS-SPACE为专题加以论述,指出“时间的空间化”的经验基础和实现方式。

[5:148]人们甚至在科技文献中,将时间图像化为一种一维的连续空间。

[6:131]莱科夫和约翰逊进一步指出,空间化的隐喻植根于人们身体的体验和文化经验的基础之上。

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隐喻性意义浅析

英语空间方位介词的隐喻性意义浅析
d wna dwh c r o n ih ae业 .
— —
在传 统 的语 言 学 中 .隐 喻 通 常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词 汇 层 次 的 修 辞 方式 , 随着 认 知语 言 学 的 发 展 , 言 学 家 们 发 现 隐喻 不 但 语 仅 是 一 种 修 辞 手 段 , 且 是 一 种 认 知 世 界 的 思 维 方 式 , 体 而 它 现 了 人 们 赖 以思 维 和行 动 的 概 念 系 统 的 本 质 特 征 , 而 成 为 从 人 们 认 识 世 界 和 获 取 知 识 的 基 础 。莱 考 夫 ( a o ) 约 翰 逊 L kf 和
间 方 位 介 词 的 隐 喻 性
Th e e a u ewil o ed wn et mp r t r l c m o .
用 空 间 概 念 喻 指 数 量 概 念 的 用 法 具 有 普 遍 性 .因 为 数 量 的多少在许多时候跟现实 中的“ 下” 置有直接 的关系 . 上 位 比 如 一 些 情 况 下 , 量 越 多 , 度 就 会 增 加 ; 量 减 少 , 度 也 会 数 高 数 高 跟 着 降 低 。 活 中各 种 图示 也是 数 量 多 就 为 “ ” 数 量 少 就 为 生 上 , “ ” 如 温 度 计 、 价 走 势 同 、 民 生 产 总 值 表 等 。 因此 可 以 下 , 股 国
说 : Moei u L s o . “ r p: esi d wn” s s
关 键 词 :英 语 空 间 方 位 介 词 隐 喻 性 意 义 1空 间 方 位 隐 喻 .
( 用 来 喻 指 好 坏 3) 例 句 : nc namot el o tegf hc n utisae Yo a l s tlf m isw ihid sr r r h t e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

认知视角下汉语成语的空间隐喻探究成语作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折射出纷繁的社会生活影像。

汉语成语中大量的空间隐喻,体现出空间概念与民族语言文化的完美融合,有着深刻的认知动因。

标签:成语空间隐喻认知隐喻是指从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映射,前者称为始源域,后者称为目标域。

本文所要论述的空间隐喻,是指由“上下”“高低”“前后”“里(中\内)外”等空间概念构成的隐喻。

当这种空间隐喻被巧妙地用来构成成语时,所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地位、状态、等次、品质等方面就被赋予了空间性特征。

一、汉语成语空间隐喻的类型空间隐喻,是指以空间域为始源域来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

汉语的空间词汇系统,为空间隐喻的构建提供了语言素材,从而产生了大量由空间隐喻构成的成语。

(一)“上”“下”构成的隐喻空间概念的“上”“下”表示空间位置的高低,但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便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掺入了人们的价值判断。

“上”往往表示地位高、质地好、等次高、势头好等好的方面,“下”往往表示地位低、质地差、等次低、势头差等不好的方面。

例如:(1)上善若水: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2)龙驭上宾:皇帝之死的隐讳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3)上根大器:佛家语,指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资、才能极高的人。

(4)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文章。

(5)目无下尘: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6)下愚不移: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在前3个例句中,“上”指的是境界、地位、等次方面的优越;后3个例句中,“下”指的是质地、地位、等次方面的低劣。

类似的还有“巴高望上、上篇上论、后来居上、蒸蒸日上”以及“墙高基下、不愧下学、折节下士、世风日下”等。

(二)“高”“低”构成的隐喻空间概念中的“高”“低”是指由下到上的距离,亦指实际的高度。

但成语中的“高”“低”,多表示抽象层面上的“高度”,如:地位、等级、水平、情绪、状态等。

介词at—on—in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

介词at—on—in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
式 的 构 成 , 即 动 体 ( i ) 界 标 (L ) 和 路 径 Tt 、 M ( A H) P T 。这三个都 是对 空 间位置 和关 系起制 约作用 的
重要 因素 ,动体位置有 待确定 ,界 标为 动体 的位置提供 参照 动体 和界标决定 物体间 的相对位 置 ,路径决定事
物呈静态还是动态 ,以及变化的方向 。 意象图式模式是认知模 式 的一种。所有 意象图式都 涉及空 间结构 ,所 以涉及 形状 、移动、空间关 系的知识 都 以此为模式储存 。一 个命题 或意象 图式模式从某 一认 知域投射到另一认 知 域的相 应结 构上 就形 成 隐喻模式 。
概念” I∞,它是人类借 助空间概念表 达一切抽象概念的 【 ” 思维方式和认 知过 程。空间隐 喻的普遍 性 ,在英语介 词
实际上 ,从某一介词的大部 分示例 中,语 言学家们 都能提取 出该词的大概 意义 或几个基本 意义。例如 ,从
以上 u dr n e 的例子 中我们 可 以说 udr 示 了 “ 某物 ne表 在 ( )下方或低 于某物 的位置 ” 的一般 意义 ,这种 意义 正 在第一例中以字面 意义 呈现出来 了,而在其他 各例 中就 比较抽象 ,更 隐晦 、范 围更 广。怎样 才能很好 地理解 和
中尤为突出。根据认知语 言学 中的意象 图式 和空闯臆喻 理论 ,我们可 以将介词最典 型的空 间意义用 意象图式表
示, 这种意象 图式模式从空间域投射到另一认 知域 的相应
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 , 从而使介词获得空间隐喻意义。
二 、a —o n的意 象 图式及 空间隐喻意 义 t n—i
第2 2卷第 2期 21 00年 4月
安康学院学报
J u n lo k n i est ora f An a g Unv ri y

意向图式和隐喻对英语介词语义认知的作用-2019年文档

意向图式和隐喻对英语介词语义认知的作用-2019年文档

意向图式和隐喻对英语介词语义认知的作用1.引言英语中介词的搭配,数量众多、灵活多变,是一个较难理解、识记的语言现象。

传统语法从词法、句法的角度研究介词,注重在语言结构内部对它进行研究。

功能主义结合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进行研究。

认知主义则从人的认知经验出发,从认知的角度较好地解释介词语义的演变过程,这对于更好地理解介词的多义现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意向图示和隐喻的理论定义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经过认知层面加工后的认识,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一切认知都是经验性的,人的认知经验是基于人对于自身身体的认知体验。

意象图式就是人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赵艳芳,2000 )。

意象图式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及与外部世界的感知互动当中。

它是以空间关系为基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经验和知识的组织结构。

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抽象性的特征;它是完型结构,并能够被投射到抽象的认知域。

意象图式可以通过人们注意焦点的变化而发生拓展。

意象图式的拓展及其隐喻投射是介词多义性的认知理据。

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认知工具,这就意味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和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它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用已知表达未知,借用已有的意义表达新的意义,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大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需要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思想,新的实体和概念需要用新的词汇和方法表达,而人们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新词汇和表达法,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认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的关联点,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处理、对待、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赵艳芳2000),先有的表达法就会通过隐喻扩充延伸其语义,隐喻概念的建立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词汇的意义。

介词FROM的空间意象图式及隐喻模式解读

介词FROM的空间意象图式及隐喻模式解读

摘要:意象图式来自空间概念,反映人们与客观世界相互动态接触中的经验结构,而基于此的隐喻投射丰富了这些经验。

根据介词from的基本语义,并利用“意象图式”认知工具分析发现from表征了射体从界标延伸的动态或静态的延伸图式,其中动态图式是绝对的,静态图式是相对的。

在此图式基础上,介词from以空间域为源域向其他抽象域进行了隐喻投射,同时得出from在表达否定意义时的意象图,说明图式是可以调整的。

关键词:介词from 延伸意象图式隐喻投射1.引言lakoff(1987)在其《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中提出了意象图式模式和隐喻模式。

意象图式模式主要涉及形状、移动和空间关系;隐喻模式是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是对抽象事物的概念化的过程。

就意象图式和隐喻的关系而言,lakoff(1987)指出,“隐喻使意象图式映射至抽象的领域,并保持意象图式原有的基本逻辑;隐喻不是任意的,而是以人体的经验所产生的结构为理据。

”本文则试从利用“意象图式”认知工具对介词“from”进行初探,并通过隐喻映射来表征其他抽象领域的隐喻义的延伸隐喻映射,使得from丰富了语义。

2.介词from 的意象图式解释《新英汉大辞典》(2011)依次列出了from的10种意义,其中第一意义为“从……起”的空间概念:langacker(1987)将表达空间概念的意象图分成三个成分:(1)射体(trajector):移动的物体;(2)路径(path):移动的轨迹(3)界标(landmark):移动的参照物。

射体是整个图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图式中最凸显的成分;界标为射体提供方位参照物。

图式是动态还是静态取决于射体是否运动,当射体运动的path大于零时,tr与lm之间就呈动态关系,当path为零时,二者则呈静态位置。

4. my school is 100 yards from the bus station.例3 中的射体”the book”的运动轨迹大于零,因此射体和界标呈现动态关系,而例4中则是相对静止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一)摘要:隐喻是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

介词at-on-in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它们的原型义及在时间、动作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

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介词;空间隐喻;认知理据;意象图式Abstract:Asacognitiveactivityinwhichhumanbeingsusetheexperienceofadomaintoexplainorunderstandthat ofanotherdomain,metaphoristhemappingofconceptsbetweenthetwocognitivedomains.Byanalyzin gthecognitivemotivationofprepositionalspatialmetaphor,wecansafelyconcludethatprepositionsha veproducednumerousdifferentmeaningsanddevelopedcolorfulmetaphoricalconnotations,andthe polysemanticnetworkisthusformed.Illustratedbyat-on-in,theirprototypalmeaningsareexplainedan dextendedtotime,actionsandabstractconcepts.Finally,thepaperpointsouttherealisticsignificanceof usingspatialmetaphortoexpoundprepositionalphrasesinEnglishteaching,particularlyinvocabularyt eaching.Keywords:preposition;spatialmetaphor;cognitivemotivation;imageschemata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

自1980年隐喻研究的代表人物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

而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

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

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

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来自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

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一、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人是万物的尺度。

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

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

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

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为每一种事物、每一种感觉和经验去创造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也是没有必要的,不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

为了认识和描写未知事物和现象,人类依据已知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发挥惊人的想象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认识2]。

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起到了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任何语言都具有语义再生功能。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假设,空间表达作为语义编码的基础,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述更为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语义引申的重要手段,具有空间指涉意义的介词意象性强,自然成为隐喻引申的重要温床,从而使空间介词具有了多方位映射的特征。

而在把空间概念作为源域投射到目标域上的过程之中,空间域的意象及内在逻辑都会保留下来,这就形成了空间隐喻的基础。

我们之所以不能随意用一个空间方位来描绘本体,是因为空间隐喻是有理据的,不是任意和约定俗成的。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概念都是根据一个或多个空间隐喻建构的1]42。

根据原型理论,每个空间介词的语义范畴是一个原型范畴,并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映射发展了介词的多义性,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

原型义在语义范畴中最为突显、最具代表性,是人们最先认知,也是介词最初获得的义项,即“空间”义。

其他义项把原型义作为认知参照点,通过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延伸和扩展,形成一条相互关联的意义链。

如在onpinsandneedles中,由于on的原型义是“在…之上,并与表面直接接触”,所以在与无数的针尖接触和摩擦后,肯定会感觉难受,这才有了“坐立不安”的语义。

又如in的原型义是“在…里面”,表示具体的空间方位,但在MarkisinlovewithMary一句中,表征容器意义的in则被投射到抽象的love之上。

通过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投射,介词发展了不同的义项,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尽管每个义项延伸和扩展的语义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交叉相似性,即边缘义项的语义无论如何抽象,均与原型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

源域对目标域映射的制约和控制一直都没有减弱,即目标域内的意象图式结构始终保持着源域的基因。

二、介词at-on-in的原型义及其意义延伸本文之所以选择at-on-in为例,是缘于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点面体三位一体”的微观系统,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而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列出的1877个词组中,与它们相关的词组数量分别为75个(at,所占比例为4%),170个(on,所占比例为9.1%)和281个(in,所占比例为15%),比例合计达到了28.1%,非常具有代表性。

1.at-on-in“点面体三位一体”微观系统空间性是人类最根本的身体经验,是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而形成的最基本概念。

多数介词的原型义都与空间关系密切相关,因此理解它们的形象特征是理解其隐喻含义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介词按维度可分为点、线、面、体四种类型。

点,即无维度,形象特征最为简单;线,即一维形象;面,即二维形象;体,即三维形象。

at的原型义是将某处视为一点或指示较小的地点,如athand(在手边);on的原型义是表示在表面上有接触点,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所支撑这一概念,如onboard(在船、飞机或车上);in的原型义是表示处于某个三维空间之中,其空间意义与容器的意象图式相关联,如inthemiddleof(在…的中间)。

at-on-in的隐喻意义的构建就是由始发的空间域向其他认知域映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各有差异但又相互联系的认知域相互作用,两个不同的语义场相互对立和对比。

王寅认为,上述介词被转用来表示时间、动作和抽象思维等概念时,也大致遵循“点、面、体”系统对应映射规律。

at-on-in“点面体”语义结构形成了一个跨概念域的隐喻微观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当代隐喻认知理论提供一个实例,同时对于英语教学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3]317。

2.at-on-in的意义延伸(1)at-on-in在时间方面的意义延伸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是最为基本、也是最早被认知的,但时空观念并不平衡,空间概念的出现先于时间概念,不借助空间隐喻的载体,就无法直接描述时间。

因此表达时间概念时势必要借用空间意象图式来加以定义和界定。

按照时间概念实际上是对空间概念的隐喻这一假设,英语在表达时间概念时有两个相互参照的意象:时间点和时间段。

at表示时间点,指极短的一瞬间,或作为按时间点考虑的时间段,如allatonce(立刻,马上),attheageof(在…岁的时候)。

on指某一时段中的某一时间点,或两个时间点的紧密接触,表示比at更长的时间,如某日、某日某段时间,或修饰语+某日某段时间,如onthepointof(正要…的时候),onschedule/time,onthehour(准点),onholiday(度假),onarainyday(雨天)。

in表示时间时,通常是把事件或行为看做一个物体,物体穿过有界的空间与物体穿过容器所花的时间产生了空间和时间的内在联系,在时间范围内就在容器里,在时间范围外就在容器之外。

由此可见in表示的是在某段时间里或某一个过程,时间跨度可以和空间一样无穷大,如inthemorning(在早上),inthefuture(未来),inthecourseof(在…期间),intheshortrun(近期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